A. 中央政府對縣級市電影院建設有哪些扶持和政策
在2013年召開的全國電影專資工作會議上,根據多方討論後的結果,新的《縣城影院建設補貼政策》即將出台。據內部消息:資金來源於中央財政補貼資金,而且補貼的額度還不小。相信這對於全國縣級影院投資者而言,無疑是一件令人歡欣鼓舞的大事件。
從近些年國家頻繁頒布影院建設的有關政策來看,充分展現了國家對於發展影視影院產業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隨著國家對影院相繼推出的多項引導和鼓勵發展的政策等等多種跡象,充分說明了,中國的影院發展又將會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到達一個新的高度。
以下僅是列舉了一些草案中的基本條款(具體政策以國家頒布的正式文件為准):
(一)補貼范圍
1、中西部地區和東部困難地區縣城(含鄉鎮)數字影院。
2、2011年1月1日以後新建或改擴建並投入正式營業。
3、依法取得《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
4、符合《電影院星級的劃分與評定》(GB、T21048-2007)中一星級影院的評定標准。
5、使用符合規范的售票軟體系統向全國電影票務綜合信息系統正常報送票房數據,及時足額上繳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
6、已經加入城市電影院線公司,且在經營中無違法違規行為。
7、不低於3個放映廳,合計達到200個座位的,或者少於3個放映廳,但中、東部地區年度票房達到100萬(含100萬)以上。西部地區年度票房達到50萬(含50萬)以上。
8、所有放映廳安裝使用2K數字電影設備。
(二)補貼標准
中央財政補貼資金每廳補貼標准為40萬元,最多3個廳。不到3個放映廳,但符合補貼條件的,按實際放映廳個數補貼。地方財政可以適當提高補貼標准,所需經費由地方自籌解決。
中央財政補貼資金採取「先建後補」方式,延後一年、分兩年進行補貼的方式下達。2011年新建的影院,2013年全部補貼到位;2012年新建的影院,2013年每廳補貼20萬元,2014年每廳再補貼20萬元。依此類推。
(三)申報程序
符合條件的縣城數字影院應當按照規定程序向省級廣電部門,報送資金補貼申請報告及《縣級數字影院建設補貼資金申請表》、放映場所地址方點陣圖和觀眾廳座點陣圖、《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2K數字放映伺服器注冊證明》與院線公司簽訂並在有效期內合同復印件等申請材料,由省級廣電部門審核匯總後報送同級財政部門。省級財政部門審核同意後,會同廣電部門於2013年9月10日前將本省資金申請報告經及《縣級數字影院建設補貼資金審核匯總表》和相關申請材料,以省級財政部門文件形式聯合報送財政部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凡越級上報或單方面上報的申請均不受理。
B. 為什麼現在說投資電影賺錢
進入2019年以來,互聯網愈加頻繁的被院線電影的相關消息刷屏,「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新紀元「、「老師好,小成本電影大回收」、「復聯4票房破38億」、「吳京,首個內地票房破百億演員」、「如果可以這樣愛,收視率破1」等消息接連占據微博熱搜......
從2018年開始,《我不是葯神》、《無名之輩》等好影片層出不窮,單日票房記錄、內地前十榜單等數據在不斷的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增長之快有目共睹,且已經逐步實現了佳片票房雙贏的局面。
影視行業發展現狀
01 票房直線飆升,數據說明趨勢;
2018年內地電影票房突破600億大關,並且有望於2020年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市場。2018年我國的銀幕數量已達60079塊,且國家明確目標與任務,到2020年銀幕數量要達到8萬塊以上,可想而知今後的票房會有多高!2018 年我國年度觀影人次再破新高,達17.16 億人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電影也成為了人們平常生活娛樂的方式之一,消費者的觀影需求在日益增長中,內驅消費動力不斷增強。
從逐年攀升的票房數據、不斷突破的現象級電影數據中我們就不難看出,文化產業正在騰飛,並且向著國民經濟支柱的方向發展。同時,影視文化產業佔世界文化市場的比重:美國占 43%, 中國不到 5%!影視文化產業在 GDP 中的佔比:美國占 21% ,中國只有 2.5%!在中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球第二的基礎上,我們依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02 中式大片表現突出;
中國影視產業在國際影響方面也正呈現出良好態勢。一方面,中式大片在產量和社會效果兩個方面都越來越好,贏得了國內觀眾的信任;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也出現持續上升的趨勢,對於推廣我國文化價值體系及其軟實力起到積極作用。
03 票房口碑正相關,好電影春天到來;
018年影視行業增量更保質,年度滿意度明顯提升。早在2017年底,電影主管部門就把2018年命名為「中國電影質量促進年」。一年過去了,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不但以破600億元的票房成績順利收官,年度觀眾對重點國產影片的滿意度大有增長。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電子政務平台12月13日消息,國家電影局近日印發《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
該文件提出的目標任務為:
第一,到2020年,全國加入城市電影院線的電影院銀幕總數達到8萬塊以上,電影院和銀幕分布更加合理,與城鎮化水平和人口分布更加匹配。
第二,大中城市電影院建設提質升級,先進放映技術和設施廣泛應用,舒適度等觀影體驗進一步提升。
第三,縣級城市影院數量穩步增長,有條件的地區加入城市院線的鄉鎮電影院數量快速增長。
第四,院線制改革不斷深化,涌現出一批實力較強、經營規范、資產聯結為主的大型骨幹電影院線,特色院線形成差異化優勢。
文件提出的主要措施有:加快電影院建設發展、深化電影院線制改革、加快特色院線發展、規范發展點播影院和點播院線。其中包括通過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對電影院安裝巨幕系統、激光放映機等先進技術設備給予資助。資助金額不超過設備采購支出的20%,每家影院不超過50萬元。還包括鼓勵電影院線公司依法依規並購重組。鼓勵跨地區、跨所有制進行院線整合,推動電影院線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電影的發展前景是比較光亮的,那麼我們就要選擇好的電影去投資,這樣我們才能無風險的去盈利。
怎樣才能使投資的電影能收益呢?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口碑:一部電影是否有好的票房和電影的口碑有著很大的關系,對於一些特殊的檔期而言肯定會有一堆電影扎堆上映的,這個時候電影的口碑就十分重要了,口碑好的電影會比較有票房號召力同樣票房也會比較高,而口碑差的電影的票房可能就會受到影響
題材:決定電影口碑的因素也必然是跟電影的題材有關的。例如去年暑期檔的《我不是葯神》,揭露了社會醫療現實,社會大眾也密切關注的醫療話題無疑是推動觀影的動力之一。也例如一直以來頗受大眾喜愛的喜劇題材,社會壓力那麼大,總歸要有點笑話來釋放一下。另外就是能弘揚國家文化精神力量的軍事動作片,彰顯祖國實力,加強民族自豪感。(軍事片受到國家管制,審核時異常的嚴格,而且像《戰狼3》、《利刃破冰》這樣的影片,一旦發布各大企業就已經爭先恐後的投資,根本不會留給大眾,那些能剩下的版權的,只可能是企業等大公司不看好的影片,所以現在的軍事題材影片其中的風險是比較大的。)
主創:就包含導演、監制、總顧問、編劇、服裝、化妝等等。像最近一段時間王寶強的樂開花影業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28億天價保底一部電影,牛。因此,旗下的導演也可謂是水漲船高。像執導過《大鬧天竺》、《唐人街探案2》等多部作品的王宥皓最近就炙手可熱。
宣發團隊:也就是電影上映前的宣傳和發行工作。中國現在最大的是中影集團,全國最大的數字管理發行平台,全國市場票房份額它就佔一半左右。然後是像華夏、八一製片、大地、影聯等等。宣發實力都是非常有力度的。畢竟一組營銷物料可影響至少電影3000-4000萬左右票房的。
最後是製作、演員:製作就涉及到後期的配音、剪輯、特效製作等等。是直接影響到整部電影的流暢完整度和良好的觀影體驗度的。像知名的《泰囧》、《港囧》、《北京愛情故事》等等都是由被業內稱為「百億票房剪刀手」的屠亦然剪輯的。
C. 個人投資電影國家支持嗎
中國電影近年來呈現爆炸式增長,特別是2018年,今年僅上半年票房就突破400億,業內專家據此預測,中國電影將迎來黃金發展期。一直以來,企業都跟隨這政府的方向走。政策方向的調整、新政策的出台往往能給相關產業帶來巨大影響,而跟著國家政策走,才能更好地把握時代發展機遇,抓住商機,國家政策導向使我國電影投資行業日益火爆。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對於文化產業的發展愈發的重視起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電影行業,2017年國家開始正式實施《中國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電影產業促進法》是我國文化產業領域的第一部法律,這部法律的通過意味著,電影被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成為拉動內需、促進就業、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我在《影視投資:影視市場前景好,投資者要抓住機遇》一文也闡述了影視行業前景,可以去看看。
2018年4月,中宣部國家電影局正式成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專門處理、負責電影事業的事務發展。2018年還明確規定:國家鼓勵扶持企業、個人以投資的形式參與電影的拍攝。這也使得很多民間資本開始紛紛涉足影視行業,全民參與電影已經成為了一種時代潮流。國家大力扶持電影市場總結有三:
1,電影是文化輸出的重要途徑,我國加大了對意識形態的管控。這幾年減少對於好萊塢大片的引進,盡量避免美國文化進入,同時擴大我國影視文化的輸出;
2,電影是一項性價比很高的休閑娛樂項目,平均20元左右就可以享受;
3,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指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過去,房子可能是大多數人投資的首選,未來的房地產業不敢說會衰落,但可以肯定的是,過去的快速發展是看不到的。在未來10年,房地產業相信不會有特別大的跳升。在相反的電影業,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對精神消費的渴望也越來越強烈。因此,未來十年影視產業的發展只會越來越繁榮!影視投資也會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和普遍現象。有了國家的大力扶持,影視行業一定會越走越好。
D. 作為電影投資人+如何利用好中央和政府政策
摘要 ,國家對意識形態管控,電影是文化輸出的最好途徑。目前國內每年只引進36部左右的好菜塢影片,盡量避免美國文化進入,同時擴大我國影視文化的輸出;
E. 國家對關於拍攝微電影有哪些扶持政策嗎
國家對關於拍攝微電影的扶持政策是財教〔2014〕56號,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於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廳(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委)、國家稅務局、廣播影視局,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促進中國電影繁榮發展,提高中國電影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推動中國電影在關鍵時期邁上一個新的台階,實現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的跨越,現就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通知如下:
一、加強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的管理
加強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征徼、使用和管理,支持電影事業產業發展,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二、加大電影精品專項資金支持力度
中央財政繼續安排電影精品專項資金促進電影創作生產,其中每年安排1億元資金,採取重點影片個案報批的方式,用於扶持5-10部有影響力的重點題材影片。
三、通過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電影產業發展
在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專門安排資金支持電影產業發展,主要用於五個方面,一是推動高新技術在電影製作中的應用;二是支持中國電影企業走出去;三是支持重要電影工業項目和高科技核心基地建設;四是資助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重點影片;五是加強重點專業性電影網站建設。
四、對電影產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
對電影製片企業銷售電影拷貝(含數字拷貝)、轉讓版權取得的收入,電影發行企業取得的電影發行收入,電影放映企業在農村的電影放映收入,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免徵增值稅。
一般納稅人提供的城市電影放映服務,可以按現行政策規定,選擇按照簡易計稅辦法計算繳納增值稅。
五、實施中西部地區縣級城市影院建設資金補貼政策
中央財政通過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安排補貼資金,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及東部困難地區縣級城市數字影院建設。地方財政根據本地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資金,促進縣城數字影院建設的均衡發展。
六、加強和完善電影發行放映的公共服務和監管體系建設
適應電影技術革新、產業升級的發展趨勢,加強和完善電影發行放映的公共服務和監管體系建設,推動電影發行放映的運營、服務和管理向現代化、智能化轉變。
七、對電影產業實行金融支持政策
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快推動適合電影產業需求特點的信貸產品創新,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逐步擴大融資租賃貸款、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產業鏈融資、股權質押貸款等適應電影企業特點的信貸創新產品的規模,探索開展無形資產抵質押貸款業務,拓寬電影企業貸款抵質押物的范圍。
積極推動適合電影產業需求特點的服務模式創新,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電影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和金融需求特點,有效銜接信貸業務與結算業務、國際業務、投行業務,有效整合銀行公司業務、零售業務、資產負債業務與中間業務;鼓勵銀行、投資基金、保險等機構聯合採取投資企業股權、債券、資產支持計劃等多種形式為電影企業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
大力推進電影企業直接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電影企業上市,鼓勵電影企業發行公司債[-0.01%]、企業債、集合信託和集合債、中小企業私募債等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引導私募股權投資資金、創業投資基金等各類投資機構投資電影產業;中央財政對國家重點支持的電影基地、企業和項目,給予一定比例的貸款貼息和保費補貼。
八、實行支持影院建設的差別化用地政策
鑒於影院用地來源形式多樣,放映方式多樣,為鼓勵影院建設,可通過單獨新建、項目配建、原地改建、異地遷建等多種形式增加觀影設施,並針對不同情況分別實行協議、掛牌等差別化的土地供應政策。一是新建單體影院建設用地實行掛牌出讓政策。政府供應影院用地時,可提出影院建設標准要求,通過公開掛牌方式確定土地使用權人。二是積極探索在商服設施項目中配建影院等建設途徑及土地供應方式。市、縣在供應商服用地或其他房地產用地時,可將在項目中配套建設影院相關要求納入出讓條件,並依法明確影院建成後的處置方式。三是支持現有影院實行改造建設。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現有影院改造可兼容一定規模的商業、服務、辦公等其他用途,並按協議方式補充辦理用地手續。四是鼓勵其他公益場所建設適應電影放映的設施。對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和青少年活動場所等非營利性公共文化設施中建設適用電影放映設備和場地的,因主用途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經批准以劃撥方式供應用地的,影院用地部分可按文體娛樂用途採取協議方式辦理供應手續。五是鼓勵利用現有工業、倉儲等存量建設用地建設影院。經出讓方和規劃管理部門同意,可按文體娛樂用途採取協議方式辦理用地手續。六是嚴格影院用地供後監管。嚴格影院用地改變用途的審批程序。影院用地使用者應按土地出讓合同約定開發、利用、經營土地,需改變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須取得出讓方和市、縣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對新供單體影院建設用地,應在出讓合同中明確,如改變土地用途的,需由政府依法收回後重新供應。
各地應根據當地影院建設和發展實際,科學規劃影院建設布局和總量,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和過度競爭,確保影院建設有序進行。影院建設過多的地區應嚴格控制新建影院數量,以調整優化影院布局、結構作為重點;影院建設滯後的地區,應按相關規劃,積極推進影院建設。
九、狠抓落實,加強管理
各級發展改革、財稅、金融、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認真落實關於支持電影發展的各項經濟政策,盡快制定完善各項配套政策措施和辦法,建立健全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制度,加強對資金的宏觀調控和評估監管力度。各級新聞出版廣電部門要切實強化責任意識,認真抓好具體實施工作,及時研究解決新情況、新問題。
F. 電影投資怎麼樣
進入2019年以來,互聯網愈加頻繁的被院線電影的相關消息刷屏,「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新紀元「、「老師好,小成本電影大回收」、「復聯4票房破38億」、「吳京,首個內地票房破百億演員」、「如果可以這樣愛,收視率破1」等消息接連占據微博熱搜......
從2018年開始,《我不是葯神》、《無名之輩》等好影片層出不窮,單日票房記錄、內地前十榜單等數據在不斷的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增長之快有目共睹,且已經逐步實現了佳片票房雙贏的局面。
再觀今年的電影市場,《流浪地球》等電影迅速靠著好口碑逆襲成王,說明「口碑佳片好票房」這一趨勢正在加強。
G. 影視版權投資收益回報率是多少,投資電影國家政策支持嗎
電影投資肯定是受國家政策支持的 。
2017年國家頒布實施了《電影產業促進法》,另外《電影管理條例》第十七條明確提出:國家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個人以資助或投資的方式參與電影攝制,以促進電影產業健康繁榮發展。國家從立法層面保障了電影投資的合法性。
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
電影票房分成以100元為例。
1.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專項基金----分5%=5元。
2.營業稅----分3.3%=3.3元
以上2項支出後,剩餘91.7元才由影院(院線)、製片(發行)瓜分。
3.影院(院線)----根據影片強弱勢按57%~62%分成,如張馮陳導演或大片則按下限分57%=91.7*57%=52.27。其中院線明面上分成為7%,但院線為擴大市場份額和拉攏影院實際按2%~7%之間分,一般為5%=91.7*5%=4.59元。
以上即影院分47.68元,院線分4.59元,合計52.27元。
4製片(發行)----根據影片強弱勢按38%~43%分成,如張馮陳導演或大片則按上限分43%=91.7*43%=39.44。其中發行一般分5%=91.7*5%=4.59元。
以上即製片分34.85元,發行分4.59元,合計39.44元(象華誼自己製片和發行則全拿這部分)。
H. 國家扶持電影行業迅速發展,一部電影最大的收益方是誰
受益方就是投資人啊。
影視投資是近些年潛力最大能在影視行業獲利的重要部分之一。 隨著時代的發展,影視市場越來越火熱,電影票房持續走高,國家對於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節節高升,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數據顯示,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尤其是18年2月電影票房一舉打破世界單月最高紀錄100億,2017年度中國電影年度票房突破500億元,2018年度中國電影年度票房突破609億,中國電影票房已保持了近10年的高速增長,增長速度超百分子50%,目前行業進10年 中最穩最快的高速發展行業.
四、分紅模式一部電影上映以後,一位投資者究竟可以分到多少錢?相信這是很多投資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電影公映結束後,影片背後投資方因此獲得怎樣的回報,這離不開兩大要素,一是票房收入,二是電影投資成本。其中,票房是進行票片分賬的基本要素。附電影票房分賬原則:0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0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03.電影院級院線為57%,而電影出品及資金投資入方大致收益為票房收入的33%—42%。
I. 國家有送電影下鄉的扶持政策嗎具體的是那些
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是一種服務基層群眾的文化娛樂活動。國家扶持政策為:發放農村數字電影放映設備。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場次補貼資金預算等。
J. 電影行業有哪些優勢
電影娛樂已經成為全民消費的新模式,中國觀影人次和觀眾數量增長率在顯著提升,就連五線小縣城的影院在春節期間也是場場爆滿。觀眾選擇觀影的影院數增多,消費主導權也隨之提升。另外,電影導演、新製作公司紛紛加強與主流互聯網平台的合作,推動電影新勢力的崛起。加之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導向,也讓電影投資成為未來5-10年最火熱的投資方式!它到底有哪些優勢呢?
優勢一:國家政策上的扶持
2016年頒布的政策,出台「一帶一路」文化發展產業規劃;2017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振興法」;以及在2018年又成立了「國家電影局」,其目的就是扶植影視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部等支持鼓勵個人,企業參與電影,促進電影產業健康繁榮發展,更使得整個電影行業勃發新的光彩。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投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