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音樂勵志電影
一、《布達佩斯之戀》
首推的,當然是這個,若熟悉莎拉·布萊曼,一定聽過她的《Gloomy Sunday》「憂郁的星期天」,我沒有追根溯源去考究這首歌的出處,但電影中伊蓮娜的演唱,勝過莎拉·布萊曼很多倍,不是聲音,而是演唱者內心所飽含的那份真摯深沉的感情。
眾多影評描述這部電影時會說:一段錯綜復雜的四角性關系。我推薦給別人時會說:三個人的完美愛情。伊蓮娜是一個餐廳女招待,男主角分別是餐廳老闆、鋼琴師和一位德國軍官,一個女人跟三個男人之間的愛與恨,圍繞一首《GloomySunday》展開,拯救與復仇,背叛與相守。
《Gloomy Sunday》在二戰中致無數人自殺,人們聽著這首歌走向生命盡頭,它是否是索取生命的惡魔,還是讓靈魂解脫的安魂曲,也許,只有你聽過了,才會明白。
看點:都說愛是自私的,但這部電影推翻了這種說法,兩個男人都認為:我寧願共享,也不願失去這個女人。當伊蓮娜懷抱里躺著兩個男人時,我覺得很美好。
二、《ONCE》
我們可能經常會在地鐵站、天橋上看到彈著吉他賣唱的藝人,也許是城市生活過於快節奏,我們大多數時候只是輕輕一瞥然後繼續行色匆匆,甚至沒有時間留意一下自己剛剛聽到的是什麼歌……
生活不缺美麗與浪漫,缺的是一雙發現它的眼睛,如果你有一顆像女主角那樣善良敏感浪漫細膩的心,還擔心這個城市沒有屬於你的美麗的愛情和音樂嗎?
看點:一部純愛電影,音樂是最好的詮釋愛情和表達內心的方式,靜靜看一部溫暖的電影,聽聽音樂聊聊愛情,就是完美的某個午後……
三、《琴謎變奏曲》
女主角梅蘭妮從小愛彈鋼琴,長大後去一位當紅女鋼琴師家裡當助理,在鋼琴師演奏時,她在旁邊翻琴譜。漸漸,女鋼琴師離不開她,不僅因為梅蘭妮工作出色,還因為,她懂她。梅蘭妮在鋼琴師演奏成功後親吻她,給她鼓勵,愛情,滋生於兩個女人之間……
一部非常好看的復仇電影,對,復仇,不是愛情。音樂,是愛的起源,也是恨的起源。音樂是溝通的最好方式,孤獨的人需要聆聽者,只是當愛是有預謀的進行時,我們只能任其擺布,無能為力了……
看點:通俗點說: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好壞已經不能界定某些人的行為,當人們心裡對你充滿仇恨的時候,那顆仇恨的種子,或許就是你自己種下的。
四、《莫扎特傳》
影片一開始,就是驚悚的謀殺場景,一部傳記能拍的如此驚心動魄實在讓我驚艷。
莫扎特是個音樂天才,天才總是遭人嫉妒,也會被上天嫉妒,於是他的不幸生涯有了兩個主線:一是同行對他的排擠和陷害,其手段之陰毒和殘酷讓人非常不忿;另一個就是天妒英才,35歲即早早離開人世。
看點:圍繞其中一個嫉妒者展開的故事講述更能獲得認同感,編劇的倒敘手法也讓故事很飽滿,人物刻畫立體,觀點立場鮮明,看得人比較過癮。
五、《鋼琴課》
好吧,我確定,這是一部能讓寂寞的人看得血脈賁張的電影,每一堂鋼琴課都是一場情慾的挑逗,每一個琴鍵里,都隱藏著深切的渴望與糾纏,一個黑鍵,一個親吻;一個白鍵,一次撫摸……
男人與女人,兩個世界的人,卻因為鋼琴越走越近,流氓與紳士的差別,盪婦與賢妻的差距,大概都只是一架鋼琴的距離吧。音樂,讓所有愛情的發生都那麼偉大而浪漫。她的心,終被俘虜。
看點:要想成功勾引一個對你反感甚至厭惡的女人,一定要耐心點,慢慢來。首先找到她所愛的東西,然後投其所好;再利用她的缺點,慢慢引導。這種功課,需要非常大的耐心和韌性,不得不說,男主角是一個聰明的第三者,勾引的一點都不猥瑣,反而很誘人。
六、《海上鋼琴師》
大家耳熟能詳的電影,因為太經典了。
你願意跟你摯愛的東西一起死亡嗎?「大多數人和他們心中的音樂一起死亡」這是《寂寞鋼琴師》里的台詞,用來總結這部電影也相當合適。
1990說,88個琴鍵是有限而確定的,而陸地是無限而不能確定的。
「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一個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長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種我不會創作的音樂。我永遠無法放棄這艘船,不過幸好,我可以放棄我的生命。」
PS:最愛的是他遭遇愛情時彈奏的那段音樂,音樂忽然從沉悶轉而歡快,他的笑容無邪的像個孩子,帶著憧憬而朦朧的美好夙願。
七、《寂寞鋼琴師》
天才總是寂寞的。
寂寞的根源,是因為性格偏執、孤僻、神經質、敏感、脆弱等等,而這些性格的造成,又源於一次車禍。車禍發生前,他和親愛的媽媽相視微笑,幾分鍾後,媽媽與他天人永隔。
愧疚和悔恨造成他一生的悲劇性格,但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天才鋼琴家,內心豐富深沉又無處傾訴的感情讓他的音樂富於情感和表達力,他不善言辭,所有的訴說,都在音樂里。
他用音樂拯救自己,以維持這荒涼人生,只是孤獨這種腐蟲,一旦侵入內心,要想根除很難,只能任其蔓延,最後吞噬掉自己。
天才的孤獨,無人可解。死亡,未嘗不是一種解脫。只願所有天才而孤獨的人,能在另一個世界找到他們的快樂。
八、《不能說的秘密》
必然有一部應該是國產的,它是國產電影中我唯一收藏的一部。
實在是喜歡周董講的這個故事,穿越類愛情片拍的這么浪漫感人,對80後們是個激勵。有才,鋼琴又彈得那麼漂亮,這個單眼皮男生確實不簡單。
不過我依稀又想起來,他似乎是抄襲了歐洲某個老片子的路數。我不批判抄襲,只要抄的有水準。我們所有的文化傳承其實就是抄襲的另一種形式罷了。
好電影有目共睹,如果某部電影讓你感覺內心柔軟,它一定值得推薦。葉湘倫與父親的那段探戈,是我推薦的主要理由:愛,就是陪他做令他開心的事。雖然這段,與電影的主題無關。
看點:漂亮的男孩和女孩,用細長的手指滑過琴鍵,音樂響起,愛情萌動,世界,美好的讓人留戀。
2. 自殺小隊那段片尾曲叫什麼
有兩首。
1、彩蛋前出現前的《Heathens》
《Heathens》是美國搖滾樂隊二十一名飛行員演唱的歌曲,由泰勒·約瑟夫作詞作曲,於2016年6月17日作為電影《X特遣隊》原聲帶的主題曲以及首支單曲,由大西洋唱片和華納兄弟唱片發布。
2、彩蛋之後的《Sucker For Pain》
《Sucker For Pain》是美國說唱歌手李爾·韋恩、維茲·卡利法和美國搖滾樂隊夢龍樂隊主唱、Logic、Ty Dolla $ign和X Ambassadors伴唱的歌曲,是DC擴展宇宙系列電影《X特遣隊》的插曲,由大西洋唱片與華納兄弟於2016年6月4日發行。
《Heathens》是泰勒·約瑟夫特地為電影《X特遣隊》而創作的,其創作受到了電影主題的啟發。創作開始前,電影導演大衛·阿耶給了泰勒·約瑟夫一些自己的想法和電影中的一些片段。泰勒·約瑟夫認為這是一首意義非凡的歌曲,所以很認真地完成了這首歌。
2016年6月15日,二十一名飛行員用摩爾斯電碼發出了一條內容為「takeitslow」(第一句中的歌詞)的信息。隨後,《Heathens》在網上被公布。
在2016年美國公告牌年終百強單曲榜中,《Sucker For Pain》位列68位。
2017年5月22日,《Heathens》獲得公告牌音樂獎最佳搖滾單曲獎。
3. 求一些美國關於樂隊的電影,不要六七十年代的 要像樂隊狂飆和搖滾校園那樣年代的 我不看老年代的提不起精
《Bandslam》
《rock star》
《混混天團》
《海角七號》
《搖滾校園》
《樂隊年華》日本
《果》大陸
《五人樂隊》馬來西亞
《盲人樂隊》德國
《樂團狂飆》
《星羅之戀》
4. 克里斯汀·斯圖爾特演過什麼電影
1,《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飾演:凱瑟琳·林恩。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由美國索尼電影娛樂公司發行,由李安執導,喬·阿爾文、克里斯汀·斯圖爾特、克里斯·塔克、加內特·赫德蘭聯合主演劇情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根據本·芳汀同名小說改編。
2,《咖啡公社》,飾演:Vonnie。
《咖啡公社》是由伍迪·艾倫自編自導的愛情喜劇片,傑西·艾森伯格、克里斯汀·斯圖爾特、史蒂夫·卡瑞爾、布蕾克·萊弗利聯合主演。影片於2016年7月15日在美國上映。
3,《私人采購員》,飾演:Maureen。
《私人采購員》是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執導的劇情影片,由克里斯汀·斯圖爾特、西格麗德·波瓦茲、安德斯·丹尼爾森·李等主演。該片於2016年10月19日在比利時上映。主要講述了在巴黎的美國女孩莫林作為一位明星私人時裝采購專員在巴黎捲入一宗謀殺案的靈異故事。
4,《某種女人》,飾演:Beth Travis。
《某種女人》是由凱莉·雷查德執導,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米歇爾·威廉姆斯、勞拉·鄧恩等主演的劇情影片,該片於2016年10月14日在美國上映。
5,《同等族群》,飾演:尼婭。
《同等族群》是由德雷克·多雷穆斯執導,尼古拉斯·霍爾特、克里斯汀·斯圖爾特聯合主演的科幻愛情片。該片於2016年7月1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在一個完美無缺卻無感情的世界裡,人類情感被去除,兩個因患病而有了情感的人相遇,產生情愫,最後決定攜手逃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