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戴劍平主要作品
戴劍平先生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在學術界做出了顯著貢獻。他的專業論文涉及影視藝術、文學和文化等多個領域,總計發表了八十篇以上,其中包括在國家一級期刊如《文藝研究》、《當代電影》等發表的文章,以及核心期刊如《北京電影學院學報》、《戲劇界》等。他的作品被廣泛引用,有二十二篇論文被《影視藝術》、《現當代文學》等權威資料全文復印,部分論文被收入文集和摘錄介紹,顯示出其研究的深度和影響力。
其中,《一種道德觀念與一種文學模式》較早探討了20世紀女性形象與道德觀念的關系,具有較高的學術代表性;《在運動中認識自然美》提出「動態的自然美觀」這一獨特見解,被《高校學術文摘》引用;《一種文化機制:廣義影視教育的通俗形態及其構架》則深入研究了影視教育的普遍文化內涵,榮獲中國高校影視學會一等獎;《電視觀眾心理面面觀》在2004年中國影視高層論壇中榮獲二等獎。
戴劍平與張涵、王冠華合著的《影視美學》(1989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是首部以「影視美學」命名的學術著作,受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媒體的關注;他個人的另一部著作《影像美論》(南方出版社)更是獲得了第二屆中國高校影視教育優秀學術著作一等獎。作為主編,他參與編撰的《中外文化新視野》叢書(1992年黃山書社四卷本)在國內文化研究領域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學術生涯中,主持過多個國家級和省級課題,如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香港回歸以來粵港電視劇比較研究》和省社科項目《粵港青年族群網路使用的傳播學研究》,體現出他在學術領域的廣泛涉獵和深度研究。
自2006年起,戴劍平加入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並擔任副院長,繼續在教育和學術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❷ 投稿經驗:10本不歧視博士生一作的CSSCI期刊
推薦10本不歧視博士生一作的CSSCI期刊
一,《語言教學與研究》
雙月刊,主要收漢語教學方面的稿件,審稿流程規范,每個審稿節點可查,官網在線留言回復及時。
二,《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雙月刊,公正,收稿量大,對稿件質量要求高,注重選題,審稿周期稍長,返修意見詳盡。
三,《廣西民族研究》
雙月刊,民族學類老牌C刊,聲譽好,投稿2-3個月內有回復,無學歷院校歧視,無版面費,博士獨作可發表。
四,《黨的文獻》
雙月刊,質量優先,難度較大,編輯耐心,不歧視博士作者。
五,《當代電影》
月刊,對博士生友好,若錄用回復快,返修周期可能較長。
六,《高教探索》
月刊,發文量大,偏好實證研究,對論文規范性要求高,版面費約4000-5000元,編輯負責,返修意見中肯。
七,《中國青年研究》
月刊,公正,值得一投,不歧視作者身份,看重文章質量,編輯態度好,審稿效率高,投稿至見刊周期短。
八,《雲南社會科學》
雙月刊,收稿量大,投稿難度較大,若不合適退稿較快,編輯認真負責,重視文章質量。
九,《北京社會科學》
月刊,高質量公正期刊,對博士生友好,編輯嚴謹認真,稿件評審流程規范,返修意見詳細。
十,《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雙月刊,關注選題角度與質量,編輯態度好,不歧視博士生作者。
以上十本期刊,為博士生一作提供良好平台,不歧視作者身份。投稿時,作者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謹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