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2018年上海電影節評委會

2018年上海電影節評委會

發布時間:2025-08-02 02:03:34

Ⅰ 上海電影節得獎名單

以下是第21屆和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部分獲獎名單:

第21屆(2018年6月16 - 25日)

第26屆(2025年6月21日晚頒獎)

Ⅱ 中國電影獎項排名

中國電影獎項眾多,各有特色,難以絕對排名,以下為你介紹幾個較有影響力的獎項及其特點:

  1. 中國電影金雞獎:權威性和專業性強,有「專家獎」之稱。1981年創立,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設最佳故事片、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等多項大獎,由專業電影人組成的評選委員會投票決定獲獎者,注重影片藝術質量、導演手法等。
  2. 香港電影金像獎: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重要獎項,1982年創立,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頒發。採取多輪、多人、多層面的評審制度,與奧斯卡金像獎類似。每年4月中旬在香港舉行頒獎典禮,設有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21個獎項。
  3. 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內地)電影界的政府獎,1994年創辦,由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主辦,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電影事業的鼓勵和扶持。評委會對提名名單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產生評選結果。
  4. 大眾電影百花獎:歷史悠久且群眾基礎深厚,有「觀眾獎」之稱。1962年創辦,由周恩來總理指定舉辦,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獎項由觀眾投票產生,設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等多個獎項。
  5. 台灣電影金馬獎:曾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大陸的中國電影金雞獎並稱華語電影最高成就三大獎。1962年創辦,原由「台灣地區行政機構新聞局」主辦,後由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贊助,評選對象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不過2018年後大陸電影人不再參加,影響力有所下降。
  6. 上海金爵獎: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1993年創辦,由中國國家電影局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分為4個競賽單元,接受世界各地報名,由國際專業人士組成的評委會投票選出獎項得主。
  7. 天壇獎: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官方競賽單元,2013年增設,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在北京國際電影節閉幕儀式上頒獎,設置最佳影片獎等十大獎項。
  8. 金掃把獎:專門用來表彰年度最差影片導演和演員,誕生於大眾對爛片的不滿,雖不被明星待見,但有揭露不良影視現象的意義。

Ⅲ 娛樂圈有哪些明星的同框讓網友都覺得尷尬

娛樂圈說大不大,說小也不算小,在娛樂圈中的明星們,總是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導致和別的明星會產生一些不好的過往,這也造成了,許多時候當兩個人再次同框的時候,會看起來相當的尷尬,讓人感慨不已。

楊紫和關曉彤

華語歌壇天王天後周傑倫、蔡依林曾是一對情侶,2002年傳出「雙J 戀」,後來就分開了。在華語樂壇中,周傑倫是天王級的人物,而蔡依林則是天後級的人物,澳門舉行了一場名為「全球華人金曲排行榜」的頒獎儀式,周傑倫和蔡依林就同框了,只不過之間夾了個李宇春。

盡管他們兩個人同框了,但是全程都沒有交流,甚至連眼神交流都沒有。當蔡依林發言時,周傑倫目光如炬地注視前方;當周傑倫發言時,蔡依林同樣也這樣做。站在他們中間的李宇春也略顯尷尬,無論和他們兩個誰說話都不合適。

Ⅳ 亞洲覺醒30年:藝術變革和社會運動

藝術盒子丨

撰文整理 | 新京報記者 余雅琴

亞洲覺醒30年:全球化下的藝術變革和社會運動

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是動盪不安的年代,冷戰中不同意識形態的對峙,越戰的爆發,國家主義的崛起,如火如荼的都市現代化發展進程,亞洲各地掀起的民主運動浪潮……置身這個時代的藝術家開始質疑傳統藝術的形式與功能,認為其不足以回應時代與創作的需求,他們大膽實驗探索各種藝術媒介的可能性,來表達轉變中的個人和社會身份認同。與此同時,他們不滿足於藝術為藝術或上流社會服務,呼籲藝術家走出畫室,走向民眾。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最新特展「覺醒:1960-1990年代亞洲社會中的藝術」

(Awakenings: Art in Society in Asia 1960s-1990s)

在6月14日開展,通過亞洲12個國家和地區超過百名藝術家的總共142件作品,著力探討戰後亞洲的轉捩點,藝術和社會運動之間的關系,在全球語境中重新定位亞洲藝術。

這場展覽的時序從20世紀60年代發端,這是一個社會政治變革呈現出強勁勢頭的時期,特別考慮到整個亞洲的去殖民主義和獨立運動等等,包含了對冷戰時期的意識形態沖突、越南戰爭、去殖民化、民族主義興起、迅速的現代化和民主運動等事件的回應和思考。

《膠袋錶演》(Plastic Bag Performance),「蛙王」郭孟浩(Frog King Kwok),行為藝術與裝置,1979年, 北京。此次展出於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作為「85美術新潮」中最具顛覆精神的激進藝術團體之一,「廈門達達」代表人物黃永砯創作於1989/2013年的代表作《爬行獸》

(Reptiles)

是本次展覽的亮點之一,這是一件用紙漿重建的中國傳統墓葬裝置,其材料由藝術雜志和藝術書籍放入洗衣機內搗拌而成,龜狀的墳墓將中國傳統文化關於長壽與萬歲的隱喻置於當代藝術語境,集體記憶的碎片與廢墟下,「洗書」的行為過程似乎也成為了一種前衛姿態的策略性表達。黃永砯在1986年的文章《廈門達達,一種後現代?》中寫道:「這種混亂和參與製造混亂本身就具有價值」——極大的混亂,造就了一代人。

《爬行獸》首展於1989年在蓬皮杜藝術中心舉辦的著名展覽「大地魔術師」

(Magiciens de la Terre)

,彼時就探討了通過文化多樣性來解構藝術史中的西方中心主義敘事,幾乎算是中國及諸多前殖民地的前衛藝術家們受到廣泛國際關注的里程碑式起點。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的「藝術抗議」主題展也層出不窮。「覺醒」

(Awakenings)

通過梳理非西方干預下的復數的歷史,展現一個覺醒年代裡亞洲諸多前衛藝術運動中動態的差異與關聯,正如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高級策展人 Adele Tan 在接受采訪時所說,超越了國家地域的比較框架與線性的敘事邏輯。

《爬行獸》,黃永砯,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覺醒:1960至1990年代亞洲社會中的藝術」展覽現場,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亞洲文化協會宣布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獎助金得主

近日,非營利性機構亞洲文化協會

(Asian Cultural Council,ACC)

宣布本年度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地區獎助金得主,這一獎助項目將為藝術和人文領域的藝術家、策展人和學者提供專業發展和文化交流的資金支持。

今年的中國內地得主包括:廣州時代美術館首席策展人蔡影茜、現居北京的策展人陳立、上海雕塑和裝置藝術家於吉、藝術家團體鳥頭、北京獨立編舞家古佳妮,以及清華大學教授兼助理研究員孫詩萌。

中國香港地區得主包括:畫家和裝置藝術家區凱琳、視覺藝術家鄭得恩

(Enoch Cheng)

、作曲家麥啟聰(Mike Orange)

、編舞家盤彥燊(Wayson Poon)

、新媒體藝術家劉浩知和大提琴演奏者Thomas Hung。

圖為此次獲獎者之一蔡影茜,圖片來自網路。

亞洲文化協會由約翰·洛克菲勒三世於1963年成立,自成立以來,亞洲文化協會已向藝術家、專業人士和機構頒發超過6000份獎助金。協會總部設在紐約市,在香港、東京、馬尼拉和台北設有分會。

香港分會總監韋志菲表示:「ACC獎助金項目不僅僅是提供資金幫助,還會給予專業建議,重視研究過程。ACC資助的是藝術行業12位具有天賦的創造者、守護者和闡釋者。ACC的資助貫穿整個藝術生態系統,對於未來幾年最佳新作品而言將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英國泰特美術館參與建設浦東美術館

近期,英國泰特美術館與陸家嘴集團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上海文化新地標——浦東美術館。

浦東美術館位於陸家嘴中央商務區,總建築面積40590平方米。建築地下2層,地上4層。項目設計為讓·努維爾建築事務所,已於2017年9月開工建設,計劃於2021年初竣工,2021年開幕。

雙方簽訂合作協議後,泰特將從成功運營一個國際級美術館的角度,為浦東美術館提供為期3年的培訓和咨詢服務,分享美術館領域專業知識,並舉辦泰特美術館館藏開幕大展。在開幕之後的兩年,雙方還將合作在浦東美術館展出兩個源自泰特美術館的展覽,並且繼續保持戰略合作關系。

浦東美術館。圖片來源:陸家嘴集團

近五年,多樣化的、國際長期合作的美術館項目落地中國,逐漸探索出美術館領域新的運營模式。

由英國建築師大衛·奇波菲爾

(David Chipperfield)

設計的蓬皮杜藝術中心將於今年在上海西岸美術館開放。根據法國巴黎蓬皮杜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Centre Pompidou)

與上海西岸開發(集團)

有限公司合作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未來五年內中法兩地將共同策劃舉辦逾20次不同主題和形式的現當代藝術展及活動。同時開展的還有學術研究、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場館管理人才培養等多方面交流活動。蓬皮杜中心也將藉此機會開始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研究及收藏計劃。

在深圳,2017年開幕的設計互聯是招商蛇口與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先鋒合作的成果。作為VA唯一的海外國際合作項目,VA向設計互聯提供專業的顧問和培訓服務,並精心策劃設計互聯旗下 VA 展館的館藏精華展「設計的價值」。按計劃,VA展館還將在未來幾年舉辦兩場VA大型巡迴展。

除了合作建館、運營之外,歐美博物館與中國的合作嘗試還包括建立聯合基金會和共有收藏。印尼華裔收藏家余德耀與洛杉磯郡立藝術博物館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在2018年合作創立聯合基金會。2019年4月,雙方進一步考慮建立一個由洛杉磯藝術博物館和上海余德耀美術館共有的捐贈基金。

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

6月15日晚,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式舉行。此前因技術原因未能在開幕式放映的《八佰》劇組也如約走上紅毯。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是請到了土耳其電影大師努里·比格·錫蘭做評委會主席。作為導演,錫蘭有著一套獨特的電影語言,他用悠長的鏡頭和文學性極強的敘事方式,准確地表達其哲學思考,讓觀眾在沉默中窺見人生的真相。錫蘭總是會在影片中流露出宗教般的夙命感,比如堅持不懈地跟拍一個落地的蘋果,完整地展示它從墜落、滾動、跌入溪流、順水而下直至被淤泥阻擋的全過程,在安靜的鏡頭中盡顯生命的軌跡與張力。真不知道錫蘭要浪費多少膠片,才能完成完美流暢的長鏡頭語言,但是物有所值,這些自然、不施加影響、不隨便剪輯的鏡頭准確地表達了導演的哲學思考。

錫蘭在上海國際電影節

錫蘭擔任評委也反映了突出亞洲元素是今年電影節的鮮明態度,將更加彰顯「立足亞洲、關注華語、扶持新人」的定位,促進亞洲電影交流。除了在展映板塊設立「亞洲傳說與現實」單元,並特設泰國、印度、伊朗、日本、菲律賓五國的專門影展外,電影市場中也新增多個亞洲國家項目,增設亞洲電影沙龍。

閱讀全文

與2018年上海電影節評委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財險 瀏覽:364
電影大全是什麼軟體 瀏覽:169
網易的第一部電影 瀏覽:96
動漫電影推薦十部經典 瀏覽:400
穿越時空古代電影大全 瀏覽:910
中票娛樂電影票怎麼用 瀏覽:26
微信的電影票可以退嗎 瀏覽:171
韓國犯罪動作復仇電影 瀏覽:554
美國禁忌3電影1982年 瀏覽:406
成龍吃飯電影叫什麼 瀏覽:60
3D電影院兒童免費 瀏覽:851
電影里騎馬是怎麼回事 瀏覽:627
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是那家 瀏覽:855
手機往電腦傳電影 瀏覽:250
歐陽娜娜電影節 瀏覽:825
印度電影開掛捉子彈 瀏覽:141
超燃英語電影推薦 瀏覽:825
下載36o電視劇電影大全 瀏覽:818
怎麼把一個電影平均切割 瀏覽:544
劉德華演老大的電影推薦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