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第五屆「十大華語電影」表彰典禮完整版獲獎名單介紹
2017第五屆「十大華語電影」表彰典禮完整版獲獎名單如下:
十大華語電影:
單項獎:
2. 好萊塢暑期檔有哪些電影值得看 2017暑假夏天看什麼電影
2017年好萊塢暑期檔值得看的電影主要有以下幾部:
《銀河護衛隊2》:
《亞瑟王:斗獸爭霸》:
《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
此外,雖然未提及具體上映日期,但以下幾部好萊塢大片續集也值得關注:
《變形金剛》系列新片:作為擁有眾多粉絲的系列電影,每一部都帶來了震撼的特效和動作場面,新片同樣值得期待。
其他好萊塢大片續集:暑期檔往往是好萊塢大片續集扎堆上映的時期,除了上述提到的電影外,還可能有其他備受矚目的續集電影上映,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
注意事項:
3. 2017年MTV電影大獎提名名單【完整版】
2017年MTV電影大獎提名名單如下:
最佳年度電影:
最佳電影主角:
最佳年度劇集:
請注意,由於時間久遠且信息來源可能有限,以上提名名單可能並不包含所有獎項的提名者。此外,頒獎典禮上的實際獲獎者可能與提名名單有所不同。
4. 2017日本最好看的十部電影
2017年,日本電影界熠熠生輝,權威媒體《電影旬報》公布年度十佳佳作,為影迷們奉上了一次視覺與心靈的盛宴。這份榜單不僅是對過往一年電影成就的肯定,更是一個深度觀影的指南,歷年來,其冠軍之作往往承載著影史的輝煌。在2017年的榮光榜上,石井裕也的《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曾榮膺第二名),以其深邃的藍色寓意,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大林宣彥的《花筐》,這位80高齡的導演在癌症病榻上完成了這部力作,展現了堅韌與藝術的執著;岸善幸的《啊,荒野》分為兩部分,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人生百態;三島有紀子的《生在幼子》改編自直木獎小說,深入探討家庭與成長的主題;黑澤清的《散步的侵略者》改編自舞台劇,將戲劇與電影完美融合;富田克也的《曼谷之夜》則講述了泰國女性與日本男性的復雜情感糾葛,跨越地域與文化的界限。
在國際電影領域,《電影旬報》同樣慧眼識珠,將《海邊的曼徹斯特》和《愛樂之城》這樣的外國佳片納入十佳,展示了其對世界電影文化的包容與鑒賞力。這些作品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熱烈的討論,為觀眾們呈現了一場跨越國界的視覺盛宴。
2017年的《電影旬報》十佳電影,從《夜空》到《人生密縫》,每一部都蘊含著獨特的故事與情感,它們不僅是年度佳片的象徵,更是電影藝術的瑰寶。而那些獲獎的導演們,他們的才華與堅持,無疑為日本電影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5. 你心中的 2017 十佳電影有哪些
每年我都會撰寫一篇關於國內院線電影的感想,不僅僅是對優秀電影的贊賞,也包括對表現不佳電影的反思,以及觀影過程中的趣事。去年觀看《羅曼蒂克消亡史》時,「禁室培欲」場景引發前排大哥爽朗的笑聲,至今難以忘懷。這篇回答較為雜亂,若無耐心,可直接略過。
2017年我共觀看了43部院線電影,從《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開始,以《妖貓傳》結束。但由於骨折和康復期間行動不便,錯過了一些影片。我意識到,沒有完美的電影,一部電影總有其優點和缺點。以下是我心目中的佳作:
《降臨》與《銀翼殺手2049》。丹尼斯-維倫紐瓦在2017年導演的電影封神,尤其是《銀翼殺手2049》的問世,讓科幻迷們歡呼雀躍,稱其為能與克里斯托弗-諾蘭相抗衡的科幻導演。這類導演在評論界備受歡迎,而維倫紐瓦偏向於反類型,因此在商業成績上並不理想。
以《降臨》為例,觀影過程中,前排四個男生的吐槽讓人忍俊不禁:「電影到底在講什麼?」「你以為會有外星人大戰嗎?」「是啊,可電影就這樣...結束了?」對於原著黨而言,《降臨》後半部為了製造戲劇高潮而努力,但偏離了原著主旨,讓原著黨感到不滿;普通觀眾則對沒看到外星人大戰的高潮場面感到失望。更糟糕的是,部分觀眾因劇情陷入邏輯困境。盡管如此,前半部的「解謎」過程堪稱完美,敘事節奏也與原著風格相符。艾米-亞當斯的「外表柔弱內心堅強」的氣質成功補完原著女主角的形象。去年,《降臨》獲得了雨果獎最佳影視長片獎,頒獎現場掌聲雷動,甚至有人站起來鼓掌,可見核心科幻迷對它表示滿意。
《銀翼殺手2049》則更上一層樓,成為年度最佳科幻電影,證明了維倫紐瓦具有執導大製作電影的能力。它的優點已被評論界廣泛討論,而挑出的毛病則無傷大雅,如有人認為續作比前作說得太清晰,缺乏曖昧感。然而,其最大的問題是商業成績不理想,1.2到1.5億美元的投資最終虧損了6千到8千萬美元,成為新世紀又一叫好不叫座的典範。
在我看來,《銀翼殺手2049》的最大挑戰在於,它在巨額投資的文藝片定位上與觀眾的期待產生錯位,導致商業成績不佳。維倫紐瓦已被選為《沙丘》導演,未來的電影投資製作是否會受到《銀翼殺手2049》的影響,目前還不得而知。至於《神經浪遊者》電影版,似乎暫時沒有指望。
《愛樂之城》是2017年的另一部佳作,盡管國內檔期安排使得同一年上映了兩部高司令主演的電影,使得迷妹們能夠欣賞到高司令的大長臉。從技術方面來看,《愛樂之城》堪稱完美,攝影、美術、配樂、表演等各方面表現卓越。作為一個單身狗,電影中的浪漫愛情橋段並未觸動我,但影片的劇本受到一些批評,如認為電影將「夢想」與「成功」混為一談,實際上在販賣成功學,或從邏輯方面批評女主角在獨角戲失敗後沒有努力改進,而是選擇逃避,這樣的行為如何能成功呢?面對這些批評,我認識到電影是造夢的世界,其世界觀自帶邏輯,如果觀眾無法理解,可以將其視為浪漫主義的世界,與現實主義的世界相對比。
《敦刻爾克》是一部選擇現實題材的電影,沒有以往科幻電影的視覺奇觀,觀眾覺得「不過癮」。然而,它繼承了諾蘭作品中的特點,即對時間/結構的巧妙處理。諾蘭不是簡單的類型片導演,他的電影對技術的追求有時會使得人物形象顯得單薄,成為劇情的工具。盡管如此,諾蘭孜孜不倦地給主角安排喪妻設定,嘗試豐富人物形象,但效果並不理想。《敦刻爾克》中抹去了人物背景,僅稍微提及民用船主的過去,直接讓所有人物沖著最終目標(撤退)行動。這樣的處理方式並未對影片產生影響。
對於2017年國產最佳電影,實難下定論。《嘉年華》、《八月》和《芳華》都有各自的亮點與缺點。《八月》的結構瑣碎是新人導演常犯的錯誤,而《芳華》則表達曖昧。《嘉年華》因社會熱點而受到加分,但史可和劉威葳的表演不盡如人意。主要問題是2017年沒有能夠引起我感情共鳴的電影,與2016年的《路邊野餐》形成鮮明對比。當然,這可能只是我個人的問題。
以下電影雖然口碑不錯,但在我看來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金剛狼3》因為刪減內容導致劇情缺乏高潮,嚴重削弱了影片的吸引力。《摔跤吧!爸爸》創造國內口碑新高,但價值觀受到一些批評,觀影過程中我特別留意了關於女性地位的問題。《極盜車神》的劇本令人難以捉摸,後半段逐漸崩塌,讓人感覺別扭。《尋夢環游記》雖然獲得好評,但劇本的某些轉折顯得過於突兀。《至愛梵高 星空之謎》在國內評分極高,但在形式上的高分並不能掩蓋其內容上的平庸。《美女與野獸》的亮點在於野獸恢復人形後,影院內觀眾(包括我)的驚嘆。然而,艾瑪-沃森為《美女與野獸》放棄《愛樂之城》的決定引發了持續一年的討論。
以下電影評分不高,但在我看來有其亮點。《西遊伏妖篇》的視覺奇觀部分吸引了我,尤其是決戰時三尊佛像的出場,讓人感到莫名的激動。《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展現了古典太空歌劇風格和星際種族的視覺奇觀,但為表現而表現導致主線劇情脫節。《雷神3》在向《銀河護衛隊》風格靠攏時引發了觀眾的吐槽,但在平衡度上優於《銀河護衛隊2》,成為我今年最喜歡的超英電影。盡管《雷神》系列早期試圖打造史詩奇幻風格,但最終轉型為喜劇風格,抓住了市場口味。《春嬌救志明》的開頭恐怖橋段讓觀眾產生疑問,而我已經熟悉了前兩部的套路,因此能心領神會。盡管今年上映的超英電影數量眾多,但《伯德小姐》和《三塊廣告牌》將在年內引進,為我帶來了期待。
6. 2017最值得看的電影推薦 十大華語新片完整片單盤點
2016年的華語電影以高開低走的姿態,已經告一段落,從年初《美人魚》的口碑票房雙收,到年底《長城》、《擺渡人》幾部賀歲大片的紛擾風波,2016年可以說是華語片的小年,而電影市場也從上半年何時成為世界第一的雄心壯志,一路速度放緩,到歲末,總票房險險過線。泡沫和野心或許會隨著票房的冷清而消減,不過認真做電影的人,還是繼續拍著他們的片,2017年,又有一波新片可以期待了。
陳凱歌新片《妖貓傳》定檔2017
小鳳從這些新片中,挑選出2017年十部最值得關注的華語電影,包含不同題材類型,在主創陣容和劇情上都有一定看點,不一定都是佳作,但是目前來看值得期待。
另外像《不成問題的問題》、《八月》、《中邪》等2016年面世、但要今年才在大陸公映的電影,小鳳上次已經推薦過,這次暫不列入考慮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