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票房除了人口數量還和什麼有關
經濟,分析如下:
美國電影協會發布了2017 年電影市場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票房收入創新高
達406億美元。其中:
第一名——北美市場(美國+加拿大)——111億美元
第二名——中國大陸市場(不算港澳台)——79億美元
第三名——日本——20億美元
第四名——英國——16億美元
第五名——印度——16億美元
第六名——韓國——16億美元
第7名——第11名分別為:
法國15億美元;德國12億美元;俄羅斯10億美元;澳大利亞9億美元;墨西哥9億美元
也就是說,經濟第一位,票房第一,經濟第二位的票房第二,經濟第三的票房第三。所以,票房跟經濟和人口有關!
⑵ 爆紅的《摔跤吧,爸爸》,有哪些是中國電影
印度大片《摔跤吧!爸爸》在中國市場爆紅,盡管印度市場已經驗證了它的票房實力,但卻在中國市場來了個大奇襲。截止發稿時間,5天累計票房1.33億,單日票房2473萬,無論票房亦或口碑,都會給中國電影帶來一些啟示。
爆紅的印度電影:曲折中或刷新記錄
由於這部影片是華誼引進的,而去年馮小剛就院線排片和王思聰撕過,因此這次情況大抵類似,萬達院線只給了3%的排片率,遠低於其他院線13%的排片率。盡管不受萬達待見,但是《摔跤吧!爸爸》憑借超好的口碑上座率一直排在首位,相比同一天上映的《銀河護衛隊2》,上座率是是後者2倍多。同樣的數據在5月5日首映當天,《銀河護衛隊2》,排片佔比約13%,票房1600萬,上座率21.4%,只比《銀河護衛隊2》的19.5%,高出一點。
爆紅的《摔跤吧!爸爸》,有哪些是中國電影應該學習的?
一般電影上映後,豆瓣評分都會出現下降的情況,但是《摔跤吧!爸爸》上映後,評分不降反升,從8.7飆升到9.3。
在豆瓣評分排行榜上,9.3分排在第8位,排在它前面9.4分的分別是1994年羅伯特•澤米吉斯導演的《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和1993年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導演的《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
依照目前的形勢,《摔跤吧!爸爸》超過《我的個神啊》,刷新印度電影在中國的票房記錄已不在話下。就像影片中的故事,很激勵人,但是絲毫不覺得被灌輸雞湯,它本身就足夠好,配得上好的票房和口碑。
中國國產電影:還在沉睡中
與之相比的是中國電影,正處在十分尷尬的位置,從票房來看,,截止到目前,2017年票房最高的的是《速度與激情8》,總票房263219萬元,但製片方是美國,票房前十名,製片方為中國的佔2個名次,分別是排名第7的《乘風破浪》,總票房104914萬元和排名第8的《大鬧天竺》,總票房75853萬元。
2016年全年,票房排列前10,製片方為中國的共有5席,其中包括3部電影是和香港合作製片,但不包括2部和美國合作製片。如果只算中國大陸,票房排列前十的中國電影只有2部,2015年這個數字是6部。
從豆瓣評分來看,《摔跤吧!爸爸》取得9.3分高分,2017年無出其右,已是高不可攀。2016年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是《驢得水》,評分8.3分,評分最高的外語電影是《血戰鋼鋸嶺》,評分8.7分。
由此看來,《摔跤吧!爸爸》是中國電影難以企及的一個高度,豆瓣評分里歷史上能超過9.3分的只有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評分跟他相鄰排位卻相差甚遠的1995年劉鎮偉導演的《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評分9.2分。
相比與《摔跤吧!爸爸》這樣來自生活,從平凡中打動觀眾的電影,中國的國產電影似乎仍在沉睡中。投資方希望投資很快能獲得收益,導演、製作人則大多隻考慮最近什麼類型火?哪些「小鮮肉」能帶動票房?
學習好萊塢:工業化生產
中國電影底子薄,基礎差,因為改革開放幾十年,首先解決了溫飽問題,也就是最底層的需求,其次才是精神需求,現在我們製作的主力還是第五、第六代導演,第一批、第二批接受專業教育的導演,和發展了100多年電影基礎成熟的有電影工業化體系的好萊塢相比,判若雲泥。
目前來看,中國電影行業的規則、秩序、邏輯都沒成型,從上游到下游都這樣,從內容端到市場端都沒形成一套完整的成熟的邏輯和秩序,還都處在試錯的階段,仍存在爛片橫行、撈錢成風的情況。
所以,近年來中國電影向好萊塢看齊,去年上映的《長城》無疑是近年來中國向好萊塢學習的一個案例,而《長城》也成為張藝謀想要在電影工業體系中生產的一個標准化產品。但《長城》從電影藝術或是商業層面來說,都不算成功。
而學習好萊塢的工業模式則是裡面的重中之重,學習如何流水化、標准化生產一部影片?學習好萊塢創作的模式,這樣能夠更快地創作故事,但產生更好的電影靠流水線依然不夠,或許《摔跤吧!爸爸》爸爸就是,沒有炫酷的特效,也沒有藍幕摳圖,甚至沒有很華麗的道具,主角詮釋不同年齡狀態,完全靠主演自身增肥或減肥來完成。
超越好萊塢:普世價值觀的作品
無論是正在熱映的電影《摔跤吧!爸爸》,還是前不久的票房黑馬《一條狗的使命》,這些低成本,小故事的電影在上映後,不僅收獲國內觀眾的爆棚口碑,也為國產電影上了一課,我們究竟什麼時候才能拍出這樣一部激勵人心的體育電影?
中國電影市場對大IP、大明星、大製作的力量深信不疑,卻往往忽略了一個好故事,才是直指人心的文化內核;能夠引發觀眾共鳴的才是一部好電影。當我們越來越注重大IP、大製作,拼盡全力追趕世界一流的視覺效果,在故事上費盡全力玩「燒腦」、玩懸疑時,像《摔跤吧!爸爸》這樣故事朴實,卻激勵人心的電影則反而越來越少。
畢竟,打動人心,應該是任何一部好電影的初衷。具有普世價值觀的作品,才能沖出地緣界限,抵達全球觀眾的內心。
隨著我們的資本「出海」和人才的成長,中國電影的2.0時代或許不日就會到來,那是好萊塢的生產模式,就像工業革命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靠流水線生產降低成本擴大規模才能盈利,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工業製品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定製化,每個人都可以定一個不一樣的工業品,同樣依賴流水生產,成本能夠接近大規模製造,而銷量卻能更上一層樓。
那一天的到來,或許就是中國電影3.0時代的到來,每一部電影都是不一樣的,流水生產已經刻在我們腦海里。但我們不以大規模製造降低成本來獲得市場認可,而是能夠引起觀眾共鳴的,具有普世價值觀的故事。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⑶ 摔跤吧爸爸是不是印度票房最高的電影
應該是的
1、摔跤吧,爸爸,票房12.9億!摔跤吧爸爸,在中國2017年電影排行榜中(今年未過完,截至到11月),排行第7名。還超過加勒比5、極限特工3、生化6、金剛等美國大片。
摔跤,爸爸!在印度大約6.5億,大約是中國的一半!全世界票房為大約22億人民幣左右!
2、按照以上22億的水平,摺合美元就是3.3億!
而印度電影,第一位是我的個神啊,1.2億;下一位是巴霍巴利王,1億,而摔跤遠超這兩部電影。
所以,按照以上的票房,摔跤排第一是不成問題的,但是很多排行未列入中國票房,這樣摔跤就只能位列第二。
⑷ 印度電影的海外市場為什麼比中國電影強
匿名提問是不是該匿名回答呀,哈哈。
原因很多,說三個直觀的吧。
印度是世界上第一大電影出品商。
說個數字吧,2017年的票房,寶萊塢的年全球銷售36億,而好萊塢是26億,都指美元哈
印度電影業發展很早,在30年代已達到年出品200部的數量,和好萊塢已有一拼。所以印度電影系統經驗豐富,製作力強大,且有相對完善的體系,畢竟有這么多年的歷史嘛。
3. 現在看看印度的海外市場
除了太平洋島國,那裡的排序是Hollywood,Australia/New Zealand,Bollywood,其他地方的外片排序都是Hollywood-Bollywood-其他國家(不過在西亞,南亞,是Bollywood第一,好萊塢第二,而在如今的解體蘇聯則是兩極分化,有的推崇,有的因宗教問題自發抵制)
印度電影在歐美做得很成功,當然有其特殊原因,還是撿個直觀的說吧。
美國市場:美國人至今也喜愛好萊塢的音樂片,印度電影里常見的歌舞,很對美國人的胃口,且有些人對印度音樂和舞蹈也很痴迷。還有,英文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從30年代起,印度電影就提供英文版,就是說美國人很早就能直接觀看印度電影,多年的的基礎了,已形成了觀眾群,這里指印度裔以外的穩定觀眾群...
⑸ 2017年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不論中國還是外國
2017年電影票房排名:
戰狼2。(中國內地)票房56億,中國年度票房總冠軍,世界單一市場電影票房總冠軍,中國票房破億速度最快電影(上映4小時後破億),好萊塢電影100強,第二屆中國電影金鶴獎最佳影片。
速度與激情8。(美國)票房26億。
羞羞的鐵拳。(中國內地)票房19億。
功夫瑜伽。(中國內地)票房17億。
西遊伏妖篇。(中國內地)票房16億。
變形金剛5。(美國)票房15億。
摔跤吧爸爸。(印度)票房12億。
加勒比海盜5。(美國)票房11億。
金剛:骷髏島。(美國,中國,加拿大)11億。
極限特工3。(美國)票房11億。
⑹ 印度電影為什麼火了
近幾年來,中國頻繁引進印度的電影,並且引進的這些電影中大多數都是非常經典的電影,往往都能夠取得非常好的成績,《摔跤吧爸爸》最終票房12億,《神秘巨星》7億,《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最終票房2億,最近上映的《起跑線》預測總票房也在2億左右。
阿米爾汗到薩爾曼汗,《摔跤吧爸爸》到《起跑線》印度電影頻繁有佳績,這到底是為什麼?因為演員和因為電影的劇情貼近生活
第二:劇情
就像小編標題所說,為什麼印度電影可以這么火,就是因為電影太貼近現實生活了,《三傻大鬧寶萊塢》是抨擊教育制度的,《我的個神啊》是抨擊封建迷信的,《神秘巨星》是抨擊家暴,《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是宗教、最近上映的《起跑線》是抨擊教育的。在印度這些所謂大爆的電影裡面都有一個共同的點——就是和現實結合非常的緊密,這些電影都是在拍和社會相關的問題,這些台詞、劇情都寫進了人們的心中,這些電影想不大爆都不行。除了《神秘巨星》是中印同步上映,其他的電影都是印度上映最少半年才引進中國,但是同樣都大爆,這就是劇情的魔力。
⑺ 印度史上最大IP之一,間諜宇宙動作大片!比戰狼還猛的《猛虎3》
印度史上最大IP之一,間諜宇宙動作大片!比戰狼還猛的《猛虎3》
提到印度電影,多數人會想到其獨特的舞蹈與民族音樂。盡管這些元素常被調侃,但印度確實產出過不少高口碑作品。在動作片領域,印度電影的表現尤為亮眼。《猛虎3》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猛虎3》屬於雅什.拉吉影片公司(Yash Raj Films)YRF間諜宇宙,該宇宙由各種虛構的RAW特工組成,是印度首個間諜驚悚動作電影宇宙。該系列始於2012年的《代號猛虎行動》,接著是2017年的《猛虎還活著》,2019年的《寶萊塢雙雄之戰》,2023年的《帕坦》。其中,《帕坦》是印度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電影,而《寶萊塢雙雄之戰2》與《猛虎VS帕坦》也相繼推出,形成六部曲。
該系列在印度市場取得了巨大成功,累積了龐大的粉絲群體,成功構建了獨特的間諜宇宙。宣傳中強調該系列擁有令人震撼的視覺效果、緊張的動作場面、扣人心弦的情節、充滿力量的角色和震撼人心的音樂。這系列從娛樂的角度來看,無疑是一部頂級爽片。
導演瑪尼什·莎瑪,作品包括《印度羅曼史》、《腦殘粉》等,雖然豆瓣評分不算高,但至少保持在及格線以上。作為商業片導演,他擅長製作如《猛虎3》這樣的超級爽片,劇情往往不被關注,關鍵在於提供足夠的娛樂價值。
主演薩爾曼·汗是印度電影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三汗天王之一。他憑借1989年的作品《真愛在我心》嶄露頭角,深受不同年齡段觀眾的喜愛,具有顯著的票房號召力。薩爾曼主演的電影多次成為年度票房冠軍,至今無人能破其記錄,這無疑為《猛虎3》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期待。
《猛虎3》預計於今年11月10日在印度上映,內地暫無引進消息。對這部電影感興趣的觀眾,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選擇觀看。對於喜歡該作品的朋友,希望可以關注我,分享你的感受,謝謝大家的鼓勵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