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絕地逃亡觀後感
絕地逃亡該片講述一個背負承諾的警察和一個身為賭徒卻恰巧目睹兇案現場的犯罪嫌疑人,在異國他鄉開始逃亡之旅的故事。下面是絕地逃亡觀後感3篇,請參考!
經過一段時間的推檔,《絕地逃亡》終於在昨天開始點映。這部片子在去年12月准備上映的時候一直擱置,可能是受到《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的原因。到春節的時候可能是信心不足,一推再推,推到7月這個國產保護月才上映。作為成龍的粉絲,母上在半年一直期待著,總之,這部片子總算是上映。
成龍是個熱愛國產電影,並且希望國產電影發揚光大的人,即使最近幾年在拍例如《天將雄師》,到後面在拍《龍震天下》的合拍片。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看《天將雄師》點映之後他說的那番激昂的那些話:「希望你們多多去電影院支持國產電影。」成龍的片子一直被彈「愛國教育片」,這我倒是覺得不能苟同。你說愛國教育片,分為那種《百團大戰》《建國大業》諸如此類,而成龍是後者的那種商業性很強的愛國片。玩個自high的同時不妨也宣傳一下正能量就如民族大合唱的《天將雄師》和《十二生肖》,愛國片我覺得沒什麼不好的,放在一些《尋龍訣》神鳥么的其實效果是一樣的,只是成龍表現的方式有點直白(說起來相對於前面的片子來說本片也沒什麼說教的)。蘿卜青菜各有所愛。觀眾們可能不會那麼迷戀成龍,但也不至於討厭他,起碼態度是真誠的。我一直覺得電影還是不要期待那麼高好,往往有不錯的驚喜。
說到民族大合唱,本片《絕地逃亡》(我覺得叫做《跨境追捕》好一點)也有一段民族大合唱,再次顯示成龍先生為各個國家的友誼而努力。前有宏偉的《大漠英雄》在新疆地域里給民族團結宣揚一翻,這次更是唱起阿黛爾的《rolling in the deep》,也算是再次展現一把中西文化交融吧。
就本片來說,其實說是成龍再翻新版的警察故事也不為過。畢竟上一部《警察故事2013》實在是太過沉重,看慣成龍輕松搞怪靈活的動作片的觀眾難免有一點不適應,《絕地逃亡》也算是成龍的回歸之作,感覺就像裡面的瀕死雙D女滿血復活一樣,那個滿腔熱血的他又回來。偉大的香港演員!他繼承香港演員的優良傳統,陳港生、房仕龍、陳元龍此刻靈魂附體!成龍一個人代表香港電影的悠久歷史和傳統,在此刻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不是一個人!
的確,作為本片的男二號約翰尼.諾克斯維爾和成龍的好雞油。他也有一定的嘴炮功夫,更重要的是他也能打,並不是只會發嘴遁的boy。要說存在感肯定是比演員表排名第二的范冰冰高出不少,搞笑的段子也不是像我上面一段照抄黃健翔段子那樣枯燥無味。
按劇情(或者說根本沒有劇情)的走向來看,我覺得《絕地逃亡》應該是定檔在春節前後的,畢竟聽說這部片保底需要10億,在人多熱鬧的春節,就連我家附近一家老影院也會擠爆人的季節里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很顯然,發行方可能是高估《澳門風雲3》與《西遊記三打白骨精》的實力。如果是在今天普通話配音的前提下(是的,是普通話配音),雖然演員的陣容弱一些,但是和我前些年的《天將雄師》的7億是可以媲美的。不過能不能過10億則另當別論。終究到底我還是買著特價票進去的,在全場幾乎爆滿的情況下到時候是40*100呢還是15.9*100呢,這個只有上面的人才知道。最近兩年出現《捉妖記》《葉問3》《美人魚》刷票房的現象,盡管我只是一個能便宜去電影院看電影的就能滿足的`觀眾,那麼發行方肯定是低估豆瓣評分網的能力,雖說如果真的是感興趣的話多少分也會去看的,但難免會有點影響觀影心情:一方面評價那麼低不想去看,另一方面也會簡介地降低期待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絕地逃亡》電影觀後感《絕地逃亡》電影觀後感。總結一句話就是說是金子的總會發光的,個人感覺在這三部片雖然質量不算好,但放在當今的電影還算是過得去的,起碼要比《小時代》系列能看。
成龍依舊還是拼啊,在後面看到的花絮中真的看出來有些動作可能已經吃不消,個人認為做電影的基本法是要有誠意的,這個在成龍的最近這幾年的電影中都是在國產片――這里拋開類似《路邊野餐》的文藝片,更主要的是說說商業片――都是數一數二的。最近推出的《寒戰2》為挖坑而挖坑難免像《赤道》一樣令人懷疑是否有騙錢的嫌疑,起碼《寒戰》的第一部我覺得是可以不拍的,2填1的坑,又把新的坑挖出來。
不知不覺成龍已經是位年過六旬的老人,《絕地逃亡》裡面的陳港生裡面很喜歡養羊駝,喜歡它們的無拘無束。與其說心疼看成龍打,還是看看有沒有接班人,我相信如果看到如此相信大哥也能安心地退吧。
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
你知道的,有些東西,一輩子難得改變:有些人,難以被時光磨滅。
自少不更事起開始看成龍的電影,如今已少年老成。轉眼,十來個年頭悄然遠去。
成龍和周星馳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青春。美人魚上映之際,大家嚷嚷著還給乍然再出世的星爺一張電影票,於是締造票房神話。可大哥依然年年活躍熒幕,所以在常人心中,情懷便顯得不那麼地重要。普世之思想,初於末是為最深重之情懷,中間自是無謂。但今日,點映完後,卻想要為一份情懷正名。(即使大哥或許並不需要這一份微末的力量,卻仍舊想說點什麼。)
先說一點,這部片子你會有回到從前的感覺,若你想像力豐富,把3d當作破舊DVD,把豪華影廳當作當年逼仄小房間,把周遭素昧平生的人當成小夥伴的話,那你真的會有回到世紀交錯之際的感覺。笑點戳心窩。(雖然有很老的梗而且那幾個梗有刻意討好之嫌,但並不妨礙全場的哈哈聲。)
我給這部劇的評價是,若是湊齊七小福共上陣,拋開製作不算,完全能夠當作當年的《福星高照》來觀看。
然後,不得不說,劇情嘛,挺老套的,幾乎能夠從頭看到尾。唯一能算驚喜的地方可能就是最後大boss出場的時候。不過,其中穿插的逃亡之路,著實精彩紛呈,笑點頻出(說到這,不得不吐槽一下國語的配音,估計很多梗都被國語配沒)。還有就是,個人認為宣傳有點誇大,所謂傳統文化及民俗出現得太少。當然,一部105分鍾的片子,那些作為支線的東西,出現幾個也差不多。
再說製作。講真,這個我並不太解,不太好深入去說。不過也提一句。3D效果著實還蠻有良心。
接著就是一系列無比貼合名字的奇聞趣事。「絕地逃亡」應該改兩字兒,叫逗比逃亡可能更形象,哈哈。總之,導演安排你看的每一小段情節里幾乎都有讓你情不自禁發笑的地方。大哥的角色耿直固執,還是一貫的角色屬性。美國人不愧諧星出身,演得也挺歡樂的。冰冰有醬油嫌疑,卻又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曾志偉一出場原以為真是醬油,沒想到……
總之,大哥的片子,即使劇情稍有欠缺,可依舊能讓你全程精神在線,不至於覺得無趣。這是一部很輕松詼諧,讓人放鬆的電影。
再來,大哥是真的老,即使骨子裡的一切沒有變,也僅僅是面相變得蒼老,可歸根結底,還是老。只希望,大哥在可以拍戲的時候拍出越來越好的作品,在不拍戲的時候,也要好生照顧著身體。
《絕地逃亡》中的三位主演都在逃,范冰冰在逃避黑道人士的追殺、成龍和約翰尼·諾克斯維爾面臨的難題更多,除無孔不入的香港黑道,還有時不時殺出來的俄羅斯黑幫。正所謂險中求生,夾在兩組殺手之間的兩人,只得臨時起意組成不靠譜的搭檔《絕地逃亡》電影觀後感讀後感、觀後感。這對搭檔可是沒少吃苦,從橫穿戈壁灘到跨過蒙古草原;從跳火車到開手扶拖拉機;從皮筏求生到飛躍山澗;從俄羅斯逃到蒙古,又從中國大陸逃到香港、澳門。短短的一個多小時,將歐洲到亞洲的風土人情和旖旎風光盡收眼底。
片中,成龍和約翰尼·諾克斯維爾組成「逃亡搭檔」,本應該相互輔助的他倆,卻相互拆台,又互相使伴,是一對名存實亡、貌合神離到極致的「搭檔」。除要應付隨時殺出的黑道人馬,倆人之間還相互較勁。就是這么一對組合,在歷經數次生與死的洗禮後,逐漸加深認識和解。在燃放孔明燈時倆人思想開始同步,在山洞裡相擁而眠後,兩人終於摒棄前嫌,共同面對的接下來的挑戰。
片中,和成龍一起逃跑的搭檔是約翰尼·諾克斯維爾,聽名字很陌生,提到他演的節目您就門清。他是真人秀節目《蠢蛋搞怪秀》的核心人物,一直以瘋瘋癲癲又腦殘、無下限的「熊樣」著稱於世
影片里「羊的蛋蛋」、「踢他的襠」、「你扯到我的蛋」等種種金句,皆出自他之口,加上對成龍不勝枚舉又令人發指的惡搞行為,他的加盟不光將全片幽默搞笑全面升級,也為觀眾帶來更多無節操的歡樂。
成龍在逃亡路上還不忘「撩妹」,成龍撩妹可以想像是怎樣一番奇景。當然撩的還不是一般人,是個漂亮的警察妹妹。用的手段也是非比尋常,成龍化身《來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使用炸雞和啤酒的必殺技,試問男神當道,又有炸雞和啤酒加持,誰人能敵!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冥冥中影片的結局早已在觀眾的意料之中,但當真正的BOSS降臨時,還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未曾想到竟然是他!多年的藏匿、深不可測的城府、各種工於心計的設計隨之昭告天下,但善與惡、勝與負的大局早已註定、無法逆轉,而人性的使然還是為影片的結局增添全新的看點。
『貳』 刮痧的讀後感300字中文
上周看了老師推薦的電影《刮痧》,感覺《刮痧》的確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同時至真至純催人淚下,刮痧觀後感.
《刮痧》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北京移民家庭正在美國生活時發生的故事:5歲的華裔孩子丹尼斯鬧肚子發熱,他的爺爺由於剛從北京到美國,不了解葯品上的英文闡明,便用中國官方流傳已久的刮痧療法給丹尼斯治病,沒想到這卻成為了丹尼斯父親許大同孩子的證據,鬧到了法庭上走.正在法庭上,一連串的辯論辯論更是相繼而來,一個本來僥幸美好的家庭就這樣轉眼間變得四分五裂.
本來在國內普遍的一件小事,怎麼在美國就鬧出如此大的麻煩來,最後以至於要打官司?電影本身想要表現中西文化差異,我們從中又能得到什麼思考啦?
首先,電影的主線在於刮痧,刮痧也是貫穿全文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正是由於美國法院不了解中國刮痧療法,不了解中國傳統理療的背景,所以在法庭上,他們根本不能接受和體會這樣的一種文化.就許大同來講,處理問題的關鍵也就集中在如何證明刮痧是一種傳統療法,並且與「虐童」無關,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讓法院的相關人員或者諸如電影後面他的老闆所做的那樣,只有這種思路下,才能最快的解救自己的兒子,打贏官司.
其次,美國人和中國人教育子女的方式不一樣,所以導致原本很幸福的許大同一家,在撫養院的律師逼供下,顯得如此狼狽.而美國這種方式,並不是說不可取,但至少也可以聽取孩子的意見和心聲,觀後感《刮痧觀後感》.小孩雖然沒有獨立的民事能力,但是他是一個有意識並且有一定辨別能力的獨立個體.即使不能全部相信小孩的話,也可以通過部分他的反應來判斷他真實的狀況.這一點上面,電影中根本沒有體現.
另外,父愛也是電影的一個特色.電影中對於父愛的刻畫非常細致,特別是許大同在法院聽證會和最後爬樓的這兩場戲.在聽證會上,一向淡定的許大同也被律師逼的發瘋,這其實就是他對於丹尼斯極其深刻熱烈激情的父愛所導致的,真是由於這樣的愛,讓他無所顧忌,甚至冒著觸犯法律的危險帶兒子見姥爺,最後還爬上了九層的高樓.其實看到最後的時候,我就怕導演故意安排一個悲劇的結尾,讓許大同「含冤而死」,看不到自己平反的時刻.不過導演沒有和我們開玩笑,最後大團圓的結尾時我們所樂於看到的.
這樣的一部電影,能給我們在中美文化交流的時候提供什麼啟示啦?
首先,全球文化的融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正是由於整合過程當中存在一些困難,所以我們一定要抱著寬容的態度,包含並且盡可能多的去交流.所有的矛盾都來自於誤會.跨國企業在跨國經營時,也應該多了解多學習,互相取長補短,彼此促進.
第二,從文化角度來講,中西方文化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以醫學為例,中國的醫葯學是建立在陰陽和氣血的基礎上的,而西方醫學則建立在以解剖學為根基的實證理論.所以兩者的差異導致兩者在操作上存在很大的不同.沒有人能否認那一種學說和體系,只是兩者要完全融合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再者,在文化整合的過程當中,始終應該堅持的就是以人為本.只有基於這樣的一個出發點,文化整合過程中出現的所有矛盾才會在已有的條件下,得到解決,不至於釀成悲劇.文化整合後,重構的價值觀一定要與整合前的文化習俗相適合,不能顛覆某一方的文化基礎,否則會引起人們心底的抵觸和反對.這也告誡企業在跨文化整合的過程中,不能偏袒某一方而傷害另一方的利益,一旦這樣做了,後果一定是非常嚴重的.
最後,對於兩國的司法監督體系,我也有一點自己的建議.西方人標榜的民主和民權,並需是建立在真正的以人性最正式的需求為出發點,開放和民主是兩碼事.同時中國的司法體系也應該在民主方面思考,我們到底缺什麼或者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大家滿意.還是一句老話,真正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並且為人民服務的監督機制,才是大家最想要的.
『叄』 哪本抗戰電影好,請寫下讀後感
我只推薦經典的,:
《血戰台兒庄》——中國至今為止拍得最成功的一步抗戰電影,全球票房2.7億!中國的抗戰電影都應該以部電影此為基準,否則不能稱之為大片!但國內的人卻反而不知道;
《烈火金剛》電影版——雖然帶有濃厚的政治主旋律色彩,但是對於平原抗戰的殘酷性和真實性的描寫至今無有與之匹敵的;後來模仿其拍攝的《平原槍聲》,我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不堪入目!
《南京1937》——第一次看是初中時學校包場,印象很深刻。這是一部另類的反映南京大屠殺的電影,之所以說另類,是因為本片是以一個日本婦女的視角和超出種族主義的人性的高度來審視這場浩劫的,比陸川的《南京!南京!》要大膽,要大氣!其中的大批國軍俘虜走過城牆的和日軍闖入安全區大肆強奸的場面那真是相當的震撼!絕對能讓你對日本人恨的咬牙切齒!(劉若英在裡面飾演的是小學老師,竟也被強奸了…..)
《屠城鐵證》——我第一次接觸的南京大屠殺的電影!當時的震撼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本片主要是描寫一個安全區醫生保護日軍屠殺相片證據的故事,故事結尾有對那些屠殺照片來歷的真實還原,真實的簡直像部紀錄片!要想了解真正的南京大屠殺,必看此片!(陳道明演的是一個日本軍官)
《截殺香閣寺》——這部電影很多朋友估計沒什麼印象,我也只看過一次,但是十多年過去了我仍然記憶猶新,主要描寫我八路軍一部與日軍一滲透分隊鬥智斗勇的精彩故事很值得一看!(裡面的主角是周傑哦!)
《狼牙山五壯士》——個人覺得拍得很不錯的一部紅色經典,作為一種回味,感受那個激情的年代;
《戰爭子午線》——馮小寧導演作品,恐怕很多人都只知馮小剛而鮮知馮小寧導演吧?中國的導演人中,我特別敬重馮導,總是能以小成本製作大場面,雖有諸多瑕疵,卻瑕不掩瑜可圈可點!此片描述的是一個八路軍小分隊(確切的說是一個傷員和一群戰爭孤兒)為了完成炸掉了日軍運送化學武器的軍車而最終全部壯烈犧牲的悲壯故事。這群孩子們的遭遇扣人心弦,故事催人淚下,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好電影;
《黃河絕戀》——又一部馮小寧導演的作品,我個人認為是馮導最為經典一部抗戰題材電影!故事以美軍飛行員的自述開始,講述了抗戰時期八路軍小分隊救助一位迫降在敵占區的美軍飛行員而的精彩故事,裡面不但有精彩的戰斗場面還有飛行員與八路軍衛生員凄美的愛情故事,故事情節生動豐富,表現手法也很高明,對於喜歡抗戰電影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
《七七事變》——總體上說本片基本上還原了史實,場面也蠻龐大的,看得人熱血沸騰的,但是情節把握不好,結局很悲慘。
《三毛從軍記》——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一個奇跡!雖然是喜劇電影,但是影片對於細節的刻畫(軍服、戰場等)以及情節場面的描述都令很多抗戰大片遜色三分!我覺得這是一部不可多得,不得不看的一部好電影!
《黑太陽731》——反映731部隊的電影不多,這部是香港製作的,拍得還可以,很多場面真的比較恐怖,膽小的就要謹慎對待了!
看了以上這些電影,我相信,你肯定清楚什麼叫「抗」戰了!
抗戰的電視劇我就推薦一部〈我的團長我的團〉,雖說有點搞,但導演基本還是用了心思拍的。其他的建議別看了,電影都拍成這樣,更不要指望電視劇了!什麼《小兵張嘎》、《烈火金鋼》、《敵後武工隊》…….實在是不敢恭維!
另:《喋血孤城》場面還可以,可惜主線太單薄,故事性太差,看完了跟沒看一樣——空洞!所以不能稱為大片;《太行山上》可以看看,場面還可以,就是太做作了!純粹的政治片,說實話,看完了有點想吐的感覺!
《遠東特遣隊》就更難看了,看了傷身體的!
另外推薦幾部台灣拍攝的幾部抗戰電影:《旗正飄飄》全方位反映抗戰、《英烈千秋》張自忠將軍的傳奇人生、《八百壯士》謝晉元堅守上海最後陣地——四行倉庫的故事,由於那邊資源技術和水平均有限,所以僅供參考,權當學習以及開眼界之用。
真的不得不佩服以前那些導演對於歷史的嚴苛的考究和尊重,中國電影要是能保持這種純朴真實的品質該有多好啊!現在技術、資金條件都這么好,還批量的出垃圾電影,真對不起那些老一輩的電影工作者和我這樣的忠實的觀眾!由於水平有限希望其他高手補充一下,我也很喜歡這個類型的電影,謝謝!
『肆』 革命電影觀後感500字
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為了慶祝建國60周年,我們郭里園小學組織全校老師觀看了《建國大業》這部影片。9月25日,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在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建國大業》,讓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對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有了更具體的了解,讓年輕一代的我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認識。
電影將重大歷史事件在宏觀和微觀間切換,增強了影片的歷史感和真實感,從45年重慶談判講起,講到談判破裂,內戰爆發,三大戰役,其間穿插了敵機轟炸中毛澤東的淡定沉著,聞一多的慷慨就義,傅作義被女兒感召,李宗仁履新後的無奈,蔣經國穩定上海經濟,國際上對於共產黨、國民黨的態度等小故事,展示了共產黨、國民黨、各個民主黨派幾十位人物不同的立場、思想、做法,人物性格形象鮮明,讓人印象深刻。
當我看到劉燁扮演的小兵角色,在向儀仗車上的毛主席敬軍禮時那堅毅而充滿信念的目光,讓我們不難理解人民解放軍為什麼是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隊伍;當我們看到蔣介石一聲長嘆說:反腐,亡黨,不反腐,亡國,讓我們看到一支腐敗的政黨滅亡的必然性。當我們看到共產黨人的禮賢下士,虛懷若谷;國民黨對民主人士的威逼利誘,瘋狂殺戮,一個政黨的從容大氣與另一個政黨的狹隘猥瑣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等等這些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四海皆準的真理:一個成熟健康的政黨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必須能不斷完善自己,修正自己,讓自身的肌體保持青春與活力,否則必將被歷史所淘汰。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事事想著人民。
這部影片在短短2個多小時的時間內,再現了我國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了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斗,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整部影片內容十分的飽滿、緊湊。
影片展現的新中國成立的艱難過程,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的中國共產黨是多麼偉大,他們總是事事想著人民的利益,為了全國人民,為了解放新中國,他們不怕辛苦和困難,最終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和平安樂的家——成立了新中國。感謝中國共產黨,感謝你們讓祖國變得如此繁榮富強,是你們讓我們這祖國的下一代享受這么美好幸福的生活。作為教師的我也一定會繼續努力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扎實教育基本功,積累教學經驗,努力提升教學水平,繼承、發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