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動畫電影有哪些值得推薦
我這里只推薦幾個我之前看過,覺得不錯的:
1、言葉之庭 5、天氣之子 9、你好世界
2、秒速5厘米 6、聲之形 10、煙花
3、你的名字 7、千與千尋 11、我想吃掉你的胰臟
4、螢火之森 8、歲月的童話 12、追逐繁星的孩子
⑵ 大家看過哪些好看的動畫電影
好看的動畫電影《紅辣椒》、《在這個世界的角落》、《怪物之子》、《魁拔》、《天空之城》。
1、《紅辣椒》
動畫大師「今敏」生前製作的作品之一,通過夢境與現實的交互,以一種「心靈創傷」作為主題「面對真實」此電影獲獎無數,而今敏的眾多作品,對日本動畫影響不大,卻對歐美的視覺方面有巨大的影響,就此部直接就是《盜夢空間》的一個鏡頭借鑒,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5、《天空之城》
說到動畫電影,怎麼可能不提我「宮崎駿」老爺子呢,作為「終身奧斯卡」的獲獎者,他製作執導的眾多作品,每一部都有著非常不錯的成績。
而這部《天空之城》則是我從小看到大的經典,已經看過不知多少遍,劇情故事有著童話一般的浪漫,宮崎駿的每一部作品都有著一種浪漫,而我個人覺得這是最經典的一部作品,需要的要素全部集齊了。
⑶ 盤點2017年看過的電影
我是從上班以後才開始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上學的時候經濟比較窘迫,記得只和舍友一起看過《親愛的》,還是APP搞活動免費看的。
上班以後,經濟自主了,花自己的錢不覺得心疼,再加上工會福利電影票,去電影院越來越多。
1.《你的名字》
日本動漫大師新海誠的電影。我是從男神那知道新海誠的,他一直都喜歡動漫,愛屋及烏,我一直循著他的蹤跡,看他愛看的東西,希望能了解他的世界。
這部電影畫面色彩很棒,bgm也非常好聽,看完電影以後聽了好多遍,(原諒我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詞語來形容,總之就是非常好),據說動漫中的一些場景在日本都能找到原型。剛開始的時候,我以為這就是一部簡單的交換身體穿越劇,沒想到男女主年齡相差了三年。看到最後,我也默默在心裡祈禱,他們一定要認出來對方啊。
2.《瘋岳撬佳人》
這部電影是和相親對象一起看的,如果自己看我是肯定不會選這部電影的。一直很喜歡小嶽嶽的相聲,雖然賤賤的,但總能讓我笑,但是小嶽嶽的電影我萬萬不想欣賞,不只是出於對他演技的懷疑,關鍵是相聲演員演電影,總有一種違和感。印象比較深的是影片中的瓷房子,記得16年3月去天津的時候去過那,但沒捨得買票進去看看。
3.《血戰鋼鋸嶺》
當時去看這部電影是因為評分特別高,於是我叫了另外三個同事一起去看,看完之後同事們紛紛表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創作,講述了一個堅持不拿槍的軍人在鋼鋸嶺挽救了幾十名戰友的故事。看完很受震撼,也很感動,覺得主人公太偉大了,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在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仰和原則,反對戰爭,支持和平。
4.《情聖》
這部電影是用工會福利電影票去看的,當時正鬧影荒,同事在網上看說這部電影特別逗,就一起去看了,反正不花錢。說實話看的時候笑了幾次,看完很快就遺忘了,前兩個月同事之間聊起電影的時候,我們想了半天也沒想起來影片名,看了到海報也沒回憶起多少故事情節,影片質量可想而知。
5.《加勒比海盜5》
如果沒記錯應該是第五部吧。前四部其實都看過,但是基本沒什麼印象了,只是很喜歡德普船長,覺得特別逗比。劇情走逗比加溫情路線,有親情,有愛情,也有友情,德普的演技堪稱經典,3D效果很棒,場面很壯觀,影片結尾的彩蛋為第六部埋下了伏筆,值得持續關注,不過看之前一定要把前五部復習一遍。
6.《敦刻爾克》
和男神一起看的第一部電影,他一直秉承只看製作精良的影片這一原則,本來說看《聲之形》的,但他說刪減太多,於是選擇了這部大導演諾蘭的作品。因為買票太晚,坐在了第一排,開場後炸彈爆炸的聲音把我嚇了一跳,影片中海水裡全是泡沫,男神告訴我那是因為海里有很多屍體。影片有從海陸空三個視角記述了二戰敦刻爾克大撤退事件,但由於我比較臉盲,開場後很久才分清誰是誰。
7.《羞羞的鐵拳》
之前特別喜歡開心麻花的作品,一直夢想著去現場看一場他們的演出,所以看之前對這部電影還是抱了很大期望的。但看了之後發現,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影片里的笑點都很尷尬,全程我基本沒笑,尤其是馬麗帶著艾倫去寺廟找沈騰練習武功那段,完全是為了搞笑而搞笑,感覺就是拿來湊時長的。
8.《縫紉機樂隊》
這部影片基本是和《羞羞的鐵拳》同時上映的,觀影日期也相差沒幾天,個人感覺《樂隊》比《鐵拳》好很多,無論是立意還是搞笑。影片以導演大鵬上學時組樂隊的經歷為原型,講述了幾個懷揣著音樂夢想的人勇敢追夢的故事,樂隊的成員涵蓋了老中青幼四代,有男有女,大家經歷不同,背景不同,因為種種原因組成了樂隊,影片最後集體演奏合唱的場景很燃。
9.《尋夢環游記》
同樣和男神一起看的,看完之後男神變成了男朋友。記得影片好像很長,劇情我用一兩句概括不出來,很暖,溫馨感人,人死後會進入另一個世界,被活著的人都遺忘了才會徹底消失。主題曲《remember me》特別好聽。
10.《芳華》
被同事拉去看的,本來十一前後上映,結果拖到了12月。影片畫面非常養眼,一群美女帥哥,大長腿,多才多藝。
文工團解散以後,大家選擇了不同的路,好人不一定有好報,劉峰過得並不幸福。
劇情可能刪減比較多,有些情節感覺比較突兀,前面沒有鋪墊。看完電影,歌曲旋律在腦海里不停閃現,尤其是韓紅演唱的《那些花兒》,很有感覺。
11.《再見前任》
不記得自己有沒有看過第一部和第二部了,周圍的同事都說第三部最好,於是和同事兩個沒有前任的人去看了。男女主之所以分開其實主要是因為誰也不肯低頭,你以為我不會走,我以為你會挽留。
同事說最感動的場景是孟雲扮成至尊寶不停說我愛你,我最感動的場景是王子對孟雲說,我走到拐角之前如果你說出你愛我我就回來,很佩服王子這樣的女生。
影片主題曲《體面》《說散就散》很好聽,歌詞寫的很好,現在還是排行榜的前幾名。
12.《神秘巨星》
又是和男神一起看的,看完之後男神從男朋友變成前男友了。小女孩唱歌真的很好聽,媽媽長得也很漂亮,阿米爾汗演技沒得說。影片全場兩個半小時,看完之後哭的稀里嘩啦。看之前覺得題材可能和《尋夢環游記》重復,看之後發現完全是不一樣的風格,而且真人比動畫更具感染力。
13.《解憂雜貨店》日版
上映一個多星期了吧,好像評價不太好,想看又不敢去看,只能把小說又重讀了一遍,年後從網上找資源補上。
結束語:
有些電影記不清了,可能是2016年看的;有些看過的電影可能一時沒想起來,以後補上。我喜歡看,但不喜歡寫,喜歡聽,但不喜歡說。其實這篇隨筆與其說是盤點電影,不如說是回憶過去,是一篇年底總結。2017年有失有得,有悲有樂,希望以後回顧這篇隨筆的時候,能夠回憶起曾經的點點滴滴。
2018,希望我們都過得好。
⑷ 20部不同視角的二戰電影!值得收藏
1、《最長的一天》
1962年上映的電影,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角度,同時描述了諾曼底登陸這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影片製作宏大,眾多明星參與演出。
2、《啊!海軍》
1969年上映的日本電影,以江田島精神為背景,曾轟動國內,被視為「軍國主義」大毒草電影。
3、《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1972年上映的前蘇聯電影,根據鮑里斯·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說改編,80年代引進國內,成為一代經典。
4、《大君主》
1975年上映的電影,描寫D-day,即1944年6月6日盟軍的諾曼底「大君主」登陸行動,該片榮獲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5、《從海底出擊》
1981年上映的電影,講述德國U艇戰的故事,影片榮獲9.1的高分。
6、《斯大林格勒戰役》
1993年上映的電影,描繪了二戰中最為宏大和慘烈的戰役之一,斯大林格勒戰役。
7、《辛德勒的名單》
1993年上映的電影,影史最偉大的二戰電影,榮獲當年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
8、《拯救大兵瑞恩》
1998年上映的電影,由斯皮爾伯格執導,其逼真的戰爭場面和顫鏡效果成為後來戰爭片的效仿對象。
9、《細細的紅線》
1998年上映的電影,根據詹姆斯·瓊斯的小說改編,講述二戰南太平洋戰場上,日美雙方的激烈角逐。
10、《兵臨城下》
2001年上映的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與德軍頂尖的神槍手康尼少校的生死之戰。
11、《珍珠港》
2001年上映的電影,由邁克爾·貝執導,講述了珍珠港事件後,兩位美軍飛行員的特殊使命。
12、《進攻列寧格勒》
2009年上映的電影,講述1941年德國納粹入侵蘇聯,列寧格勒的圍困和抗爭。
13、《女狙擊手》
2015年上映的電影,取材於蘇聯女英雄、神槍手帕夫利琴科的生平,書寫了二戰史上的一段傳奇故事。
14、《開戰日》
2015年上映的電影,再現了1940年丹麥淪陷的歷史事件。
15、《國王的選擇》
2016年上映的電影,講述1940年挪威國王在面對德國入侵時做出的艱難選擇。
16、《敦刻爾克》
2017年上映的電影,導演為克里斯托弗·諾蘭,三條不同時間線的主觀戰場體驗,表現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獨特視角。
17、《冒牌上尉》
2017年上映的電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名普通國防兵威利赫羅德在二戰最後兩周內成為所謂的「埃姆斯蘭德劊子手」的故事。
18、《永遠的0》
2013年上映的日本電影,通過尋找飛行員久藏,回顧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種種經歷,榮獲日本電影學院獎多項大獎。
19、《無聲的抵抗》
2020年上映的電影,講述傳奇法國啞劇藝術家馬塞爾·馬索在二戰時期的經歷。
20、《灰獵犬號》
2020年上映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主演,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展現美國驅逐艦和德國潛艇的連場對決。
⑸ 介紹幾部特別感人的動漫電影
特別感人的動漫電影有《螢火之森》、《螢火蟲之墓》、《追逐繁星的孩子》、《天空之城》、《穿越時空的少女言葉之庭》、《哈爾的移動城堡》、《幽靈公主》、《夏日大作戰》等。
(5)2017日本動漫電影二戰擴展閱讀:
一、《螢火之森》
《追逐繁星的孩子》是繼2007年的《秒速5厘米》後,新海誠執導的另一部動畫作品。
故事環繞著女主角明日菜的冒險展開。主人公明日菜自從父親死後,當護士的媽媽也因為工作繁忙而很少回家,明日菜便一直過著孤獨寂寞的生活。有一天,透過從她爸爸留給她的水晶收音機遺物中,突然傳出了不可思議的音樂,這首不可思議的音樂同時改變了她的日常生活。
明日菜決定追尋著這段來自遠方的聲音而展開新的冒險之旅,只為了與一個生活在異國的男孩再相遇而來到了地下世界雅戈泰,最後明日菜終於明白,自己之所以開始這場冒險只是因為自己太寂寞了,影片結尾明日菜回到陸地上,開始了平淡的生活。
網路 螢火之森
網路 螢火蟲之墓
網路 追逐繁星的孩子
⑹ 有類似《大魚海棠》相似,很感人,很虐的電影嘛動漫 或者有撒子很感人的電影
1.《起風了》(英語:THE WIND RISES)
是導演兼腳本的宮崎駿以同名漫畫所改編的動畫電影。該片於2013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該片講述的是日本零式戰斗機的開發者堀越二郎年輕時的故事。
宮崎的作品,大多洋溢著像出現乘著掃帚在天空飛、魚子從海邊而來這樣的幻想元素。
2.《秒速5厘米》
是新海誠創作的一部寫實動畫,於2007年3月3日在日本正式上映。動畫以一個少年為故事軸心而展開連續3個獨立故事的動畫短篇,時代背景是從1990年代至現代的日本,通過少年的人生展現東京以及其他地區的變遷。
3.《螢火蟲之墓》
是由高畑勛執導,辰巳努、白石綾乃等主演的日本動畫電影。
影片講述了在二戰後期的神戶,因空襲而失去母親被親戚家領養的哥哥清太和4歲的妹妹節子在臨組的(二戰時期為統治當時的人們而設立的機構)統治下,遠離人們,藏在一個洞穴里生活,但因得不到大人的援助而漸漸走向死亡的故事。
4.《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宮崎駿擔任原作、監督、腳本設計、角色設定及導演,田中真弓、橫澤啟子、初井言榮、寺田農等人配音。該片於1986年8月2日在日本上映。該片講述的是主人公少女希達和少年巴魯以及海盜、軍隊、穆斯卡等尋找天空之城拉普達(Laputa)的歷險記。
5.《懸崖上的金魚姬》
是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宮崎駿執導、編劇,奈良柚莉愛、山口智子、長島一茂等配音的長篇動畫電影,於2008年7月19日在日本首映。該片講述了住在深海里、一心想變成人類的人魚波妞與信守承諾的五歲男孩宗介之間的愛情故事。
《起風了》劇情
從大正到昭和的這段時光,20世紀20~30年代的日本動盪不安,貧困與疾病,加上不景氣的經濟和破壞力巨大的關東大地震,讓生活在這座島嶼上的人民惶惶不可終日。而隨著戰爭腳步的臨近,年輕人們的未來愈加變得撲朔迷離,捉摸不定。
自幼便對飛機抱以濃厚興趣的堀越二郎(庵野秀明配音),與他所景仰的義大利飛機設計師卡普羅尼(野村萬齋配音)建立了穿越時空的友情,並從對方那裡汲取勇氣和靈感。他發誓設計並製造出優美的飛機,長大後如願考入東京某大學學習航空工學。
在此之後,他遠赴德國留學,憑借自身掌握的航空技術,二郎成為一名戰斗機設計師,經典機型七試艦上戰斗機(九六式艦上戰斗機)便曾留下他智慧的結晶。可在一次試飛中,他的飛機意外墜毀,頗受打擊的二郎前往位於長野縣北佐久郡的輕井澤療養,誰知竟在那裡結識了一生的最愛。
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她叫菜穗子(瀧本美織配音),在1923年9月1日(日本十年前的關東大地震期間)曾與二郎有過一面之緣。兩人一見鍾情,彼此約定相守終生。然而菜穗子罹患了在當時被視作絕症的肺結核,前方的道路一片黑暗。
但二郎始終無法放棄製造優美飛機的夢想,二郎再度投身零式戰斗機的設計工作中去。另一方面,自知去日無多的菜穗子偷偷溜出療養院,奔向她的愛人二郎。動盪的年代,有限的生命,青年男女風中殘燭般的飄搖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