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推薦幾部關於狙擊手的電影
兵臨城下(Enemy at the Gates, 決戰中的較量) 重裝捍將 狙擊手的電影與現實 最近,美國的華盛頓特區出了個連環殺手,專門躲在暗處用狙擊步槍射殺普通民眾、一槍斃命、彈無虛發,引起了美國社會的極大恐慌——我還真有點兒佩服美國人,什麼事兒都能搞得跟電影似的。說到電影,相信這位「華盛頓狙擊手」也一定會在銀幕上亮相,但不是現在,因為眼下就有一部「狙擊手電筒影」、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電話亭》被推遲上映。影片講述的是一個狙擊手將不同的人引誘至一個電話亭里,一旦他們掛斷電話,便將其一槍擊斃的故事。面對發行公司推遲本應於下月15日上映該片的決定,劇本原作者拉里·科恩表示對此「並不介意」,他說:「如果你看了影片,就會知道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現實生活中」。而福克斯公司發言人顯然被嚇壞了,他表示:「該片內容與目前現實生活中的案件太相似了,此舉完全是為了保護觀眾」。你瞧,有時候,假的成了真的,電影也可能變成現實。 狙擊手溯源 現代意義上的狙擊手「Sniper」這個單詞的詞根「snipe」則在1832年第一次出現,源自於英軍在印度邊區的一種獵鳥活動。據說snipe是一種身體嬌小、動作十分靈活的小鳥,要獵獲這種鳥並不容易,需要相當不錯的射擊和潛行的技術,這種運動也就被叫做snipe。等到一次世界大戰時,sniper成了軍事上狙擊手的通稱,強調的除了射擊之外,還有掩藏自己蹤跡的能力。同樣的,德文中的「Heckenschutze」與法文的「tireurembusque」也都有埋伏射手的意思,而中文譯成了「狙擊手」,勉強算是不差。 雖然狙擊不一定要用火器來進行;但是在一般意義上,它的發展還是跟近代槍械工藝的水平息息相關。自16世紀起,具有改良膛線的前膛來福槍在德、奧兩國開始大量的應用,主要用途是在打獵和競賽上。在美國開拓初期,有部分中歐移民也移到美洲來,定居在賓夕法尼亞州一帶,這種前膛來福槍也隨之傳入美國,以供墾荒、狩獵、自衛之需。經過拓荒者的改良,口徑變小,槍管加長,加上槍托,也將彈頭用浸了油脂的布或皮革包上以利前膛裝彈。這就是著名的「肯塔基來福槍」的由來,因為當時肯塔基是拓荒的前哨。 我們可以從電影《最後的莫希幹人》里看到這一時期的狙擊射擊情況。片中有一個段落,為了能讓送信的信使從包圍城堡的印第安人手中安全脫逃,劉易斯在城牆上用遠程狙擊火力掩護,一槍一個,彈無虛發。從史實上來說,這個電影一方面誇大了劉易斯的射擊水平,另一方面也虛構了槍械工藝的發展史。在這個電影所講述的年代中,他還沒有得到後來讓他威鎮四方的名槍「打鹿將」(肯塔基來福槍)。 肯塔基來福槍真正的用武之地是在美國獨立戰爭的戰場上。華盛頓義勇軍中的狙擊手配備了這種當時射程最遠的火器(200碼左右),專門用以對付英軍軍官。而英軍正規部隊配備的是老式的BrownBess前膛裝填的滑膛燧石槍,有效殺傷射程僅為80碼——超出這個距離被打中的人可說是運氣極背。英國陸軍的漢格上校在1814年寫下過這么一段話:「如果一個士兵的槍膛不是製造得很糟的話(許多都很糟),可以打中80碼外的人;至於想射擊200碼外的人的話,你不如改為射擊月亮,兩者打中目標的機會都是一樣的」。 電影《敵人的榮譽》描寫的就是肯塔基來福槍手在獨立戰爭中創下的最有名的狙殺成績。英軍狙擊手佛格森上尉(Capt.PatrickFerguson)潛心研究設計了新型的來福槍,有效射程在200碼以上,性能和射速都遠勝過滑膛槍;而且是後膛裝彈,這在當時是個創舉。他在1776年向英軍高層展示他的新槍,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生產了100支,並且讓他招募了一個連的狙擊步兵到美洲作戰。他首次上陣在1777年的白蘭地酒之役,把美軍打得大敗。在此役中他還瞄準了125碼外一個正騎馬離去的美軍軍官,大概是由於紳士的風度他沒有對那軍官背後開槍,殊不知那軍官正是華盛頓。這就是有名的「未開的一槍」。 歷史上的狙擊手佛格森的右臂在此役中受傷,三年後的一次戰斗中,他被一個肯塔基來福槍手射殺,死後他的新型來福槍也隨之湮沒。歷史的瞬間真是可嘆。 真正意義上的後膛裝彈步槍是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投入使用的。克里斯丁·夏普斯(Christian Sharps)在1848年設計了一種落下式的後膛閉鎖裝置,成為他日後一系列後膛來福槍的基礎。經過多次改良後,他1859型的設計被美國聯邦軍隊採用。夏普斯後膛來福槍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後膛槍幾乎在任何姿勢下都可以裝填,這就大大地方便了狙擊手們;如果是前膛槍的話,他們必須直立裝填,目標暴露太大。 只能使用戰前進口的德國電影《兵臨城下》 在電影《全金屬外殼》 電影《阿甘正傳》
② 有一2018美國軍事電影,士兵說西班牙語的,圍傷打援狙擊戰。
雅克維爾保衛戰
③ R級電影《鐵血戰士》好看嗎值得去電影院看嗎
這得分群體,如果你是《異形》和《鐵血戰士》系列的鐵粉,那麼肯定是必看無疑了,如果你只是一個路人,對於兩個系列並不太了解,那麼即將上映的這部片子其實不用去看了。
畢竟是上個世界80年代延續下來的外星人老系列了,從故事形式和角色設計來看,都顯得乏善可陳,沒有太多的新意,自然不能夠讓現在的新的影迷被吸引。
④ 電影鐵血戰士4
鏈接:https://pan..com/s/1nHa6fl2CbBWNK7IoW6Gzbg
《鐵血戰士》是約翰·麥克蒂爾南、斯蒂芬·霍普金斯執導的恐怖電影。《鐵血戰士》系列電影第一集講述了特種部隊少校達奇(施瓦辛格飾)帶領特種部隊前往熱帶雨林營救失事的直升機成員。不料在途中遭遇不明生物攻擊,由此引發了一場血戰。而第二集鐵血戰士移師到了洛杉磯,加入了警局與黑幫的火拚。
⑤ 電影名字是啥
《鐵血戰士》(The Predator)是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沙恩·布萊克和弗萊德·戴克爾編劇,沙恩·布萊克執導,波伊德·霍布魯克、奧立薇婭·瑪恩主演的電影。
該片講述狙擊手奎恩的兒子觸碰機關將外星人—鐵血戰士引來地球,奎恩不得不帶領一群問題士兵與女生物學家一起向鐵血戰士奮起反抗的故事。
該片於2018年9月14日在北美上映,於2018年10月26日在中國上映。
⑥ 求這個電影的名字
電影:《鐵血戰士2018》
劇情簡介:
狙擊手奎恩·麥肯尼(波伊德·霍布魯克飾)與外星人鐵血戰士發生激烈交戰,奎恩機智脫身後將撿到的外星人高級裝備秘密寄回家。奎恩的兒子(雅各布·特倫布萊飾)以為是父親送的禮物拆開擺玩,卻無意觸碰機關引來鐵血戰士的同伴。奎恩帶領一群問題士兵與生物學家(奧立薇婭·瑪恩飾)一起勇敢反抗外星人入侵。與此同時,DNA升級後的終極鐵血戰士首次登場。人類、鐵血、終極鐵血三方大戰即將展開 。
⑦ 十部燃到炸裂的狙擊手電筒影,全程高能!
前言
「我只有一顆子彈,我瞄準了他的眼睛。」這是《兵臨城下》電影中一句經典的台詞。電影中的槍戰有很多種,但狙擊電影以其修長的槍管和狙擊手凌厲冷靜的目光,將觀眾引入其中,緊張程度堪比懸疑大片。今天為大家推薦十部經典的狙擊影片,保證每一部都讓你熱血沸騰。
1、《鍋蓋頭》(2005)
該片由薩姆·門德斯執導,講述了一隊海軍在第一次美伊大沖突中的遭遇,是一部經典的反戰題材電影。豆瓣評分7.5,IMDb評分7.3。
2、《雙狙人》(1993)
由羅沙執導,聚焦資深狙擊手和年輕情報員之間的身份與感情矛盾,加上極富震撼力的視覺效果,營造了一部令人叫絕的叢林動作大戲。豆瓣評分7.2,IMDb評分6.1。
3、《生死狙擊》(2007)
鮑勃在總統街頭演講充當隱形狙擊手暗中保護總統,會場突然遭到槍手襲擊,總統身邊的衣索比亞主教被殺。鮑勃被當成暗殺者遭遇警方追捕,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出幕後的真凶,為自己洗刷罪名。影片的視覺鏡頭以及場面的處理都很到位,緊張的心理角逐再次為本片添彩。
4、《狙擊電話亭》(2002)
講述了一個美國年輕人斯圖在電話亭中打電話,卻被威脅不能走出電話亭,否則就會被槍殺的故事。豆瓣評分7.9,IMDb評分7.1。
5、《美國狙擊手》(2014)
克里斯·凱爾原本是一名普通美國牛仔,「911」事件後他以30歲的高齡參加了海豹突擊隊,並成為了伊拉克戰場上的一名優秀狙擊手。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豆瓣評分7.4,IMDb評分7.3。
6、《女狙擊手》(2015)
取材於蘇聯女英雄、神槍手帕夫利琴科的生平,講述蘇聯她在戰爭爆發後中斷學業,參軍奔赴前線,書寫了二戰史上一段不朽的傳奇故事。豆瓣評分7.6,IMDb評分7.1。
7、《狙擊手》(2022)
影片改編於抗美援朝戰爭「冷槍冷炮」運動中神槍手群體事跡,通過一段中國志願軍狙擊小隊與美軍精英狙擊隊之間的殊死對決,展現了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戰士艱難取勝的英勇故事。豆瓣評分7.6。
8、《生死之牆》(2017)
圍繞駐扎伊拉克的兩名士兵展開,隊友受傷,神秘狙擊手的窮追不舍,矮牆鑄成最後一道生命線。兩人將何去何存?緊張刺激的貓鼠游戲順勢展開。豆瓣評分7.3,IMDb評分6.2。
9、《狙擊手的戰爭》(2018)
在烏克蘭戰爭爆發期間,一名來自塞爾維亞的狙擊手自願參軍,保護一方平安。他名叫「德基」,在沖動之下退學身赴戰場。通過這段經歷,影片展現了狙擊手的內心世界。
10、《兵臨城下》(2001)
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與德軍頂尖的神槍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場生死之戰。豆瓣評分8.5,IMDb評分7.6。
結語
這些電影以不同的方式展現了狙擊手們的英勇、智慧與堅韌。他們往往隱藏在暗處,默默無聞,但每一次的出擊都足以改變戰局,甚至拯救無數生命。通過這些電影,我們得以窺見狙擊手們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的孤獨、掙扎與榮耀。他們不僅是戰場上的英雄,更是人性中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