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2015年電影凈利潤高

2015年電影凈利潤高

發布時間:2025-09-01 01:10:00

❶ 哪個題材的電影容易成為票房熱點 一部電影的凈利潤大概在多少 票房越高繳稅比例越高嗎

隨著文娛行業的發展,電影行業也在逐漸走向成熟!也讓各類題材走進大眾的視線,從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可以看到,第一部是我們的主旋律電影《戰狼2》,第二部國漫《哪吒之魔童降世》,第三部科幻片《流浪地球》,那麼目前的熱門題材到底有哪些?



其稅收比例是不變的,但是票房越高,片方的分賬比例就越高!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距離財富自由,我們只差留言區一個機遇!!



❷ 開電影院多少錢一個電影院一年賺多少

1. 假設一個能容納500人的電影院,我們先計算總收入。
2. 並非每天都座無虛席,我們按平均每天300人計算。
3. 假設每張電影票價格為10元,那麼每天的收入為300人 x 10元/人 x 365天 = 109.5萬元。
4. 接下來,我們需要扣除各種雜費,如果雜費共計30萬元,那麼凈利潤大約為109.5萬元 - 30萬元 = 79.5萬元。
5. 這是粗略的估算,實際盈利可能會因各種因素而有所不同。

❸ 華誼提檔「羅曼蒂克消亡史」與萬達同台打擂,王中軍道歉有何苦衷

近日,萬達家的王思聰跟馮小剛導演的互嗆搶佔了娛樂圈的頭條位置,之後再加上華誼兄弟CEO王中磊加入戰局,讓這場明爭暗戰持續升級。

不過許多人沒注意到的是,華誼出品的「羅曼蒂克消亡史」恰巧在「我不是潘金蓮」的首映當天宣布提檔,從12月23日改檔至12月16日,跟萬達旗下傳奇影業出品的「長城」同天對打。

同台打擂必有一傷

張藝謀的魔幻巨制「長城」則是萬達為主要投資人出品的影片,雲集了馬特·達蒙、景甜、佩德羅·帕斯卡、威廉·達福、劉德華、張涵予、鹿晗、彭於晏、林更新、鄭愷、黃軒、陳學冬、王俊凱等中美大牌。而「羅曼蒂克消亡史」的女主角恰恰是張藝謀一手捧紅的章子怡。

兩部影片作為賀歲檔的重量級影片,又是同一檔期,讓人不免要做一些比較。從影片製作來說,「羅曼蒂克消亡史」是程耳導演的第一步真正意義的商業片,因此導演從劇本打磨到拍攝,以及後期製作,都付出了大量精力,影片從2014年9就開始拍攝,拍攝完畢之後,由於後期製作原因,上映檔期一改再改,終於確定於12月16日上映。可以說從拍攝到上映,經歷了2年多的時間,可見導演程耳對這部影片的用心程度。

而「長城」是張藝謀導演在2014年9月開始籌備,2015年8月拍攝完畢,之後開始了歷時1年多的後期特效製作,直至2016年11月才完成全片的最終製作,整個過程也有2年多,可以說是張藝謀導演所有片子中歷時最長的影片,傾注了張藝謀等創作人員大量的心血。

有意思的是,12月16日這個檔期本來是其他電影的「雷區」,誰都不想跟「長城」撞檔, 馮小剛之前接受采訪回應「我不是潘金蓮」調檔的時候說:不希望進入賀歲檔攪合「長城」。但現在,「羅曼蒂克消亡史」和「長城」同台打擂,必定會有一傷。

王中軍道歉的背後

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19日「我不是潘金蓮」劇組上海見面會,馮小剛又爆了個猛料。「王中軍因為害怕跟萬達的關系鬧僵特意跑到王健林那去賠禮道歉,但人家沒給他這面子,繼續「報復」到「我不是潘金蓮」這兒來,我把這個矛盾公開了。」

那麼問題來了,王中軍為何會出此下策,真是害怕「我不是潘金蓮」賣不出去?其中緣由得從2014年說起。

盡管2012年、2013年,華誼兄弟發行的電影總票房一路領跑,但是到了2014年,華誼發行電影總票房全國佔比縮水近三成,滑到7%,2015年電影市場大好,440億的年度總票房中,華誼的市場份額僅佔4.5%左右。

而今年以來,華誼影片也並非一帆風順,除了參與全球分賬的「魔獸」國內票房表現算是不差外,暑期檔主推影片「搖滾藏獒」、「陸垚知馬俐」口碑、票房雙雙失利,在剩下的時間里,華誼最能拿出手的影片也就只有「我不是潘金蓮」。

作為華誼兄弟和馮小剛合作的第13部影片,「我不是潘金蓮」誕生在華誼轉型布局的陣痛期。9月19日,上海電影公告稱公司將對華影天下12%股權進行投資,而華影天下的掌舵人正是華誼兄弟影業新上任的CEO葉寧,華誼對其控股60%。

在業內看來,擁有華誼、微影、上影上中下游基因的華影天下在葉寧手中會成長為第二個「五洲發行」,屆時,華誼將會是最大受益方。11月16日,華誼兄弟又宣布了「華誼兄弟電影匯」開業,外界紛紛揣測華誼在為轉型憋大招。但就目前來看,華誼轉型布局還在初期,作為公司主要營收來源的影視娛樂項目不能半路撂挑子。

另一方面,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中國有48家電影院線。2015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440.69億元,觀影人次12.60億。

2016年3月30日,萬達電影院線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9.9%,凈利潤11.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8.1%。實現票房63億元,觀影人次1.51億人次。

也就是說,2015年全國票房是440.69元,萬達院線票房63億,占據全國總票房的14%。全國觀影人次12.6億人次,萬達觀影人次1.51億人次,佔全國總觀影人次的12%。

此外,在「電影匯」開業之前,華誼兄弟相繼完成了全國17家影院的布局。由數據對比可以看出,華誼兄弟的影院數量為萬達院線影院數量的4.89%。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華誼對抗萬達院線不在一個重量級上。

折射出的壟斷陰影

同為上市公司,華誼兄弟以電影製作為主,今年前三季度參與投資發行影片12部,總票房為50.98億元。相比之下,萬達則橫跨製作、發行、放映全產業鏈,背靠萬達商業帝國,萬達院線、萬達影視、五洲發行構成了龐大的文化產業布局,今年7月又收購了時光網,打造自己的產業閉環,萬達的壟斷顯而易見。

作為國內最大的院線,截至9月底,萬達院線已開業影院347家3056塊銀幕,實現票房收入57.6億元,佔全國票房比重超過17%。把控著放映終端,又在發行渠道上有很強的話語權,萬達有足夠的底氣打壓對手。

不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萬達院線和華誼兄弟影業,一個是院線公司,一個是製片公司,不構成競爭關系。而馮小剛曾提到的壟斷問題,盡管萬達院線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約為13%,排名第一,但還遠遠達不到壟斷地位,因此也無法援引「反壟斷法」。

雖然按照目前萬達院線的市場份額,談壟斷有些為時過早,但是由此暴露出來的,卻是近些年國內電影公司全產業鏈式擴張的隱患。

華誼和萬達,都已經實現了「製作-發行-放映」一條龍的全產業鏈布局,而一旦製片公司同時擁有院線,帶來的問題可能就是:自己的片子瘋狂排片,同檔期競爭對手的片子則往死里壓。比如,萬達不待見「我不是潘金蓮」,而對自己出品的電影「勇士之門」,則給出了22%左右的最高排片,盡管該片票房和口碑都非常一般。

綜上所述,兩家公司的較量,折射出的是中國電影市場面臨的深層次問題。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派拉蒙一家獨大,美國就出台了反托拉斯方案,要求電影公司不能上下通吃,這也促成了美國電影產業的長期繁榮。如今中國電影市場是否已經到了需要反壟斷法案的時候,可能是全行業要反思的問題。

「娛樂調查局」新銳娛樂產業媒體,聚焦影視、游戲、網娛、IP、VR、動漫、音樂等泛娛樂產業資訊,並提供各種衍生服務。

娛樂調查局

你的過去我不願過問

那是你的事情

你的未來我希望參與

這是我的榮幸

公眾號版權歸娛樂調查局創作團隊所有

❹ 中國影業三巨頭分別是誰

中國影業三巨頭分別是:英皇娛樂、萬達影視和華誼兄弟。

1、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民營娛樂集團,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1998年投資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影片《沒完沒了》、姜文導演的影片《鬼子來了》正式進入電影行業。

2、英皇娛樂集團,英皇娛樂集團有限公司是英皇集團的一家下屬子公司。英皇集團成立於1942年,從一間鍾表零售店鋪,發展成為涉足地產、酒店、金融、娛樂、電影、出版印刷、飲食及零售的多元化上市公司集團。集團在香港擁有六家上市公司。

3、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隸屬於萬達集團,成立於2009年,影視傳媒公司的成立標志著萬達集團正式進軍影視行業,開展影視投資、製作、發行、放映及後產品等全產業鏈業務。

萬達集團以三年作為影視傳媒公司的考核周期,力爭做到行業第一。2017年11月,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獲2017年中國版權最具影響力企業獎。

五大影業公司:

這里的「五大」應該沒有多大異議:華誼兄弟、博納、光線影業、樂視影業,加上後來居上的萬達。2015年的《尋龍訣》,不僅製作上是電影工業的標桿,在幕後操盤上也比較符合電影工業的一種理想狀態:萬達、華誼、光線三巨頭聯合投資,風險共擔,共同推動項目進展。

三家閉仔公司各有所長,華誼資歷最深,1998年開始從事製片發行業務;萬達產業最大,國際化擴張買買買不停;光線做娛樂報道出身,營銷團隊實力驚人。因《西遊降魔篇》官司,華誼喪失了和周星馳合作的機會,《美人魚》投向光線,34億的票房分成必將為光線今年業績添彩不少。

從發展機遇上來講,光線是電影市場審美趣味轉變最大的受益者,不管是喜劇(《泰囧》、《港囧》)還是青春片(《致青春》、《左耳》),都是引領潮流者。

而華誼以馮小剛為代表的老派則在這場悄然無息的變化中落後了,提出了「去電影化」的發展思路,去年又以《老炮兒》重新揚眉吐氣。雖然華誼兄弟在電轎晌汪影行業佔有率快速下降,但仍然在上市公司層面保持著良好的盈利能力。

以9.8億的凈利潤在去年的影視類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華誼今後要激活實景娛樂等其他版塊,還是需要在電影業務上發力,沒有足夠多熱門的影片,其他版塊也難以為繼。

萬達就對此心知肚明,買下傳奇影業還是看重它旗下的IP,作為後起之秀,自己的影片庫不足以支撐起文化地產的大局。

和香港影人密切合作是博納的一大特色,以至於有「港片橋頭堡」之稱。於冬最先喊出了「電影公司都要給BT打工」的論斷,危機意識源於在《智取威虎山》之前,博納沒有一部在票房口碑謹陪雙贏的代表作。也正是因為《智取威虎山》,讓於冬做出了從美國退市的決定,票房大賣但同期博納在納斯達克的股價卻一直在下跌。

❺ 萬達電影重組後有什麼新劇情

萬達電影重組新劇情:納「新歡」新媒誠品,棄「舊愛」傳奇影業

「本次重組標的包括新媒誠品,而沒有傳奇影業。」

1月8日,萬達電影證券事務部相關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確認。

萬達電影重組有了最新的劇情。

傳奇影業「又貴又賠錢」

本次萬達電影對萬達影視100%股權的收購,實則為2016年萬達院線(「萬達電影」更名前)重大資產重組的續篇。

2016年5月,萬達院線曾披露重組預案,擬以372億元收購萬達影視100%股權。3個月後,因交易各方認為重組時機尚不成熟,萬達院線宣布中止此重組方案。

2017年7月4日,萬達電影開始停牌,並隨後宣布重啟對萬達影視的收購計劃。但與2016年所披露預案不同的是,美國傳奇影業被剔除重組。

一位市場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傳奇影業的巨額虧損是2016年萬達院線收購萬達影視告吹的原因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美國傳奇影業於2016年3月被青島萬達影視投資(全稱:青島萬達影視投資,萬達影視子公司)以3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兩個月後,萬達院線公告稱,將購買萬達影視及子公司傳奇影業,預估值約375億元。

萬達院線業績補償方案顯示,萬達影視承諾在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內,扣非歸母凈利潤累計不低於50.98億元。而2014年和2015年,萬達影視的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分別-26.91億元和-39.70億元,連續兩年負增長。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新媒誠品是新三板的創新層企業,公司的注冊地址位於浙江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新媒誠品在電視劇上深耕多年。

新媒誠品先後製作發行或聯合發行了電視劇《賢妻》、《誰是真英雄》、《刺刀英雄》、《絕地槍王》、《如果愛可以重來》 、《馬上天下》等電視劇。2015年,新媒誠品又投資了《夢想越走越近》、《老公們的私房錢》、《東方球王》等電視劇。目前,正在湖南衛視播出的《親愛的她們》也由新媒誠品出品。

值得去看。

閱讀全文

與2015年電影凈利潤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看店電影網站哪個最好免費 瀏覽:499
二戰電影打日本電影 瀏覽:538
李小龍美國好萊塢電影 瀏覽:542
2016年演上海灘的電影 瀏覽:71
劉德華和萬茜拍過什麼電影 瀏覽:946
南寧瑞和金視華藝國際電影城 瀏覽:132
抖音最好聽的電影插曲 瀏覽:776
泰國復仇電影動作片 瀏覽:472
2015真人漫改電影 瀏覽:125
學生在假期適合看的勵志動漫電影 瀏覽:150
美國電影銀行搶劫 瀏覽:572
電視電影100分鍾 瀏覽:999
電影翻拍小說國外 瀏覽:287
成仁撲克視頻是哪個電影的 瀏覽:814
妖姬有哪些電影 瀏覽:915
百萬新娘泰國電影 瀏覽:434
兩個印度富豪打賭的電影 瀏覽:87
那個有什麼電影好看2015 瀏覽:437
美國所有電影 瀏覽:404
韓國電影萬 瀏覽: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