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2016最虧賠錢電影

2016最虧賠錢電影

發布時間:2025-09-01 01:17:51

㈠ 電影《大轟炸》宣傳如此好,最後卻無法播出是因為太爛了

導致電影《大轟炸》多次延期上映,後來乾脆取消上映計劃的原因其實有很多個,但個人認為主要原因一共有二。

其一是影片資金鏈斷裂;

其二則是片方及演員涉及了過多負面新聞。

電影《大轟炸》改編自著名的「重慶大轟炸」事件,2010年開始籌備,隔年正式立項。因為涉及到了二戰內容,初始時定於2015年上映,為紀念反法西斯勝利七十周年獻禮。影片陣容相當強大,不但請到了梅爾·吉布森擔任藝術總監,還有找到了劉燁、布魯斯·威利斯、宋承憲、陳偉霆等人擔任主演,還有眾多友情加盟的大牌明星,可謂是星光熠熠。

由於牽扯的投資方、演員人數較多,問題也相對敏感,《大轟炸》只能放棄10月上映的打算;與此同時,因為影片籌備、拍攝、製作周期過長,片方過於疲憊、投資方也急於謀求回報,《大轟炸》也沒有時間再去等待上映機會,只能退而求其次,以低價賣給網路播放平台謀求微薄回報而宣告終結。

2016年電影圈最火的十大事件是什麼

(本文由劇透社公號原創:jutou321)

這一系列尷尬,讓它們在口碑和票房之間,也僅完成了一半任務。

眼下,影視投資風潮愈發強勁,影視從業者如雨後春筍般涌現,中國電影產業正在面臨一場抉擇。

商業就一定不會產出好的藝術么?

不知為何,這明明已經有正確選項的問題,

如今,卻讓人答不出來。

- END -

微信搜索關註:劇透社( jutou321)

每天牛逼一點點!

㈢ 電影變壞,是從小鮮肉開始的——2016年國產電影盤點

2016年的華語電影,開年表現亮眼,年末卻陷入低谷。從《唐人街探案》、《老炮》、《尋龍訣》的元旦檔大熱,到《美人魚》春節檔的票房奇跡,再到《卧虎藏龍之青冥寶劍》、《奔愛》等作品的爭議,以及《葉問3》、《劍士柳白猿》等影片的冷遇。春節後,市場熱度不減,《美人魚》以33億的驚人票房,證明了周星馳的IP力量。然而,隨著《卧虎藏龍之青冥寶劍》的豆瓣評分僅為4.7分,《奔愛》的票房慘敗,2016年華語電影的口碑與票房開始分化。
進入3月,電影圈出現《葉問3》的資本保底發行事件,引起行業關注。《劍士柳白猿》雖有高分評價,但票房僅收332萬,與觀眾期待相去甚遠。韓寒的《喜樂長安》也因自戀的導演、業余的鏡頭語言和莫名其妙的對白,僅收獲130萬票房。4月,《火鍋英雄》成為第一季度的佳作,票房3.7億,而《誰的青春不迷茫》低成本運作收獲1.7億票房。4月的《冰河追凶》雖有梁家輝加持,卻意外失敗,僅收3300萬。
進入5月,《北京遇上西雅圖2》成為愛情片的票房冠軍,而《百鳥朝鳳》因營銷方式的爭議性收獲8600萬。6月,引進片《美國隊長3》、《x戰警天啟》等作品大熱,而《魔獸》更是創造首周10億票房的佳績。《三人行》勉強過億,但未帶來驚喜。6月暑期檔,成龍的《絕地逃亡》拿下8.8億票房,成為亮點。《封神傳奇》則以8億票房成為敗局,而《盜墓筆記》成為暑期檔唯一破10億的影片。《微微一笑很傾城》收獲2.7億,井柏然成為暑期檔最大贏家。
暑期檔後,國產電影保護月結束,引進片占據市場。《長江圖》、《路邊野餐》等影片雖獲得好評,但票房表現不佳。《大話西遊3》以3.6億票房成為話題,而《七月與安生》以豆瓣7.6分和1.6億票房成為清流。9月,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成為年度笑話之一,而《驢得水》成為豆瓣電影年度最高分8.3分的喜劇,收獲1.7億票房。
進入10月,多部期待大作如《我不是潘金蓮》、《28歲未成年》等未能達到預期,而《我在故宮修文物》在電視紀錄片的帶動下收獲600萬票房。賀歲檔,《情聖》逆襲成為元旦檔冠軍,而《長城》、《擺渡人》等影片則成為大製作的尷尬之作。全年票房為455億,與年初的600億目標相去甚遠。
回顧2016年華語電影市場,盡管經歷了從熱到冷的轉變,但仍有一些影片憑借好項目、好劇本、精製作脫穎而出。資本的盲目介入與市場的過度樂觀使得部分作品未能達到預期,教訓了那些試圖從電影市場搶錢的幻想家。中國電影觀眾雖然仍處於培育期,但《爵跡》、《封神》、《擺渡人》等影片的失敗,已經充分展示了電影產業的規則與價值。希望2017年能有更多優秀作品,為華語電影市場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即使遇到挫折,這也是中國電影最好的時代。

㈣ 2016十大虧損電影出爐,什麼是壓垮國產電影的最後一根稻草

016年雖然已經過去,但影視行業的多項年度盤點才剛剛開始,比如,近日新鮮出爐的2016年度電影票房。從各項數字來看,2016年電影市場遇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不僅去年初許下的600億票房目標遠未達成,甚至連年度票房增長率都未能突破5%。日前,有媒體根據去年電影行業的多項數字,總結出了年度虧損最多的幾部電影。從這份表格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去年電影市場的虧損數字從數千萬到數億元不等,而其中亦不乏大製作、大導演、重磅明星加盟的影片。何以這些曾經的「票房靈葯」慘變「票房毒葯」?而除了票房之外,發行、營銷渠道是否也應背負虧損的鍋?去年票房虧損的原因究竟在哪裡?高成本動畫?觀眾不買賬從這些電影中,首當其沖的一類就是以《搖滾藏獒》《小門神》和《精靈王座》為代表的高成本動畫電影。這類電影都打著畫面精良的旗號,將大把製作費用投入了前期的製作公司。無論是由美國好萊塢團隊斥資6000萬美金打造的《搖滾藏獒》,還是由7000萬人民幣支撐了三年漫長製作期的《小門神》,在這些漂亮的投資數字背後都是後期上映時巨大的回本壓力。然而,國內觀眾卻似乎並不願意為這類電影買賬。幾部高成本動畫電影在上映後,無一不是票房低迷,最終慘淡收場。如此低回報率的影片,也就註定了前期高昂的製作費用付諸東流。重金並沒有砸出水花,虧損也是在所難免。合拍科幻動作片:披著「洋」皮的國產片而另一類在中國電影市場遇冷的就是中外合拍的科幻動作片了,前文榜單中出現的《勇士之門》和《蒸發太平洋》都屬於這一類型。這類電影在投資、演員、上映地區等方面通常是由中外聯合,電影類型無一不是故事格局大、後期特效要求高。然而這類中西合璧的產物卻在中國電影市場上顯得水土不服,東方元素與西方科幻的結合差強人意、缺乏誠意,觀眾自然不買賬。《勇士之門》預算4800萬美元(摺合約3.3億人民幣),然而國內上映後票房僅有2283萬,凈虧損預估超過3.2億。《蒸發太平洋》票房收益3500萬,但和900萬美元(摺合6000萬人民幣)的投資相比,也損失了至少3700萬。對賭or保底?投資與票房的較量近年來的國產電影市場,出現了「對賭」和「保底」兩項新發行策略。「對賭」往往是資本市場的概念,在電影行業里又被稱為「保底發行」。所謂「保底發行」,即製片方與發行方在影片上映前簽訂的一個對賭協議。根據協議,雙方確認一個數額,無論影片票房最終是多少,製片方都能提前鎖定一筆高額收益,而發行方則在實際票房超出這個數額的部分,優先獲得額外收入。不過,保底發行雖然贏面大,但也是具有極高風險的,一旦失敗,也需要承擔巨額虧損。《夢想合夥人》就是因保底虧損的一部典型代表。該片由一眾明星出演,然而上映後卻因口碑不佳,最終僅獲得票房8100萬(投資方分賬約3000萬)。這樣一來,為這部電影花了3億保底的福建恆業影業就損失了一大筆錢。據悉該片電影投資9000萬,預估凈虧損6000萬。同樣因保底而慘遭虧本的還有《葉問3》。該片製作成本和發行等費用共計約3億,保底票房為10億,然而最終卻僅收獲了8億票房,因此保底失敗的快鹿投資集團將承擔巨額虧損。此外,《葉問3》上映期間還爆出了虛假排場(鎖定座位、幽靈場等)的黑幕,涉及虛假票房3200萬。因此《葉問3》到底虧損了多少錢,除了投資方心中有數外,外人恐怕無法算清這筆糊塗賬。古裝武俠IP:市場盡失,春天不再曾經風靡一時的古裝武俠電影,近年來逐漸失去了其在電影市場的地位,《三少爺的劍》票房滑鐵盧就是最好的證明。這部由博納和爾冬升打造,原著為古龍的大IP電影,上映之後卻因口碑不佳,最終票房收益不足1億,凈虧損達6300萬。而另一部同樣命運的是《封神傳奇》。這部由中國星主控,博納、阿里巴巴、愛奇藝等聯合投資的影片,雖然眾星雲集,但無奈觀眾對這類噱頭大卻不會講故事的電影早已失去興趣,上映後口碑欠佳也是可想而知了。最終電影票房僅以2.84億草草收場,投資方能獲得分成約1.1億。如果成本按4億算,凈虧損達2.9億。意外虧損:李安效應失靈、主旋律沒市場李安的年度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意外反響不佳,最終以3093萬美元的票房成績收場。雖然李安這面金字招牌在國內的影響力非同凡響,上映後在豆瓣和時光網的評分分別達到了8.6和8.0,但該片在美國本土的口碑欠佳,IMDb評分只有7.2分,爛番茄新鮮度45%。因此在最終的總票房上,美國市場僅收益174萬美元,占總票房的5.6%。海外已經在中國兩岸三地、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墨西哥、丹麥、挪威等地上映,票房2919萬美元,其中中國內地1.63億元。另一部反響不佳的影片是去年代表中國參加奧斯卡外語片競選的歷史大片《大唐玄奘》。這部影片在題材上貫徹了中央「一帶一路」的主旋律,主演黃曉明也憑這部片連續獲了義大利中國電影節和長春電影節兩個影帝。然而觀眾卻對這類題材興趣不大,豆瓣評分僅有5.2,票房也只有3300萬,這讓投資過億的中影集團虧損預計達到8800萬。賀歲檔:口碑票房雙撲街眼看2016票房目標無法達成,不少人將目標盯緊了年底的賀歲檔,期望能最終發力,讓慘淡了一年的票房迎來最後一次爆發。然而即便是祭出了國師張藝謀的大旗,《長城》依然沒能讓去年的電影大盤起死回生。不僅如此,賀歲檔上映的四部大片還尷尬「領銜」了年度票房虧損榜。賀歲檔集體虧損的首要原因,就是票房低迷造成的低回報率。以《長城》為例,預算為1.5億美元(約10億人民幣),如果僅算國內票房,要達到近26億才能回本。然而目前上映三周,票房才剛剛突破10億,遠未達到預期。《鐵道飛虎》也面臨同樣的窘境。這部主打精美特效製作的動作喜劇,前期投資成本高達2.5億,加上後期營銷、發行等費用,總投資約3億。雖然微影時代總裁林寧曾信誓旦旦給《鐵道飛虎》保底8億票房,不過目前已上映2周,而且經過了聖誕和元旦兩個假期後票房尚不足6億,日後若要完成這8億目標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虧損的另一方面原因則是來自電影口碑的集體撲街,無法激發觀眾貢獻票房的意願。無論是萬眾期待的《長城》,還是明星雲集的《擺渡人》,又或者是成龍領銜一眾鮮肉的《鐵道飛虎》,上映後豆瓣評分均在5分以下。而唯一一部有口碑的《羅曼蒂克消亡史》卻又因為其題材太過文藝、宣傳缺少熱度、排片率低等原因,大有陽春白雪、曲高和寡之嫌。因此,《羅曼蒂克消亡史》總投資在1.5億,最終票房落在1.19億,虧損高達1億。綜上而言,去年電影市場的大范圍虧損與影片類型、天價投資額、保底分賬形式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影視行業表面看似風光無限,不斷有資本湧入,然而從這些虧損數字背後卻也看到了市場的殘酷。若單從票房的角度看,觀眾逐漸回歸理性、明星效應不斷減弱、惡意炒作難以吸引眼球,因此,相較於五花八門的炒作和營銷途徑,拍一部真正好看的電影或許才是提升票房的正途。

閱讀全文

與2016最虧賠錢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好看動作電影華語 瀏覽:680
看店電影網站哪個最好免費 瀏覽:499
二戰電影打日本電影 瀏覽:538
李小龍美國好萊塢電影 瀏覽:542
2016年演上海灘的電影 瀏覽:71
劉德華和萬茜拍過什麼電影 瀏覽:946
南寧瑞和金視華藝國際電影城 瀏覽:132
抖音最好聽的電影插曲 瀏覽:776
泰國復仇電影動作片 瀏覽:472
2015真人漫改電影 瀏覽:125
學生在假期適合看的勵志動漫電影 瀏覽:150
美國電影銀行搶劫 瀏覽:572
電視電影100分鍾 瀏覽:999
電影翻拍小說國外 瀏覽:287
成仁撲克視頻是哪個電影的 瀏覽:814
妖姬有哪些電影 瀏覽:915
百萬新娘泰國電影 瀏覽:434
兩個印度富豪打賭的電影 瀏覽:87
那個有什麼電影好看2015 瀏覽:437
美國所有電影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