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際電影節有哪些新特點
電影節設立的最初目的,在於評選優秀的電影作品,獎勵優秀的電影人,促進國際電影文化交流。隨著時代的變化,電影節之間的競爭開始變得激烈,單純的電影評獎已經不能支撐電影節本身的發展。
國際電影節近年發展還有另一大特點,那就是越來越注重電影節的運營。電影節從本質上講是會展活動,隨著電影節發展的成熟,作為經濟組織的電影節也越來越重視戰略運營,更重視專業服務。比如戛納電影節每年會在上一屆電影節閉幕當天就開始下一屆的運營,了解參展商的需求,組委會還建立了戛納村,方便參展商進行發布、交易、簽約。多倫多電影節以電影為核心開發旅遊項目,遊客可以參觀古堡、釀酒廠等電影拍攝地,效益可觀。而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定位是亞洲最大的電影交易市場,2018年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交易總金額達260億元。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B. 2018年北京國際電影節有哪些值得一看的電影
2018年北京國際電影節精選推薦
北京國際電影節是每年四月北京影迷的盛宴,吸引著來自全球的業界精英。以下是值得一看的電影亮點:
開幕影片《幕後玩家》由任鵬執導,徐崢主演,劇情圍繞著坐擁數億財產的鍾小年在事業與生活困境中實現自我救贖的故事。影片時長110分鍾,將於4月28日上映。
閉幕影片《戰神紀》由哈斯朝魯執導,陳偉霆主演,講述成吉思汗少年時期的傳奇冒險故事。影片時長119分鍾,同樣在4月28日上映。
主競賽單元影片包括:
《紅海行動》:中國出品,林超賢導演,張譯、黃景瑜、海清、杜江、蔣璐霞主演。影片類型為劇情,時長138分鍾,已發行。
《十八洞村》:中國出品,苗月導演,王學圻、白威、陳西貝、陳瑾主演。影片類型為劇情,時長124分鍾,已發行。
《赤足》:捷克出品,Jan Svěrák導演,翁德雷·維特希、特蕾扎·沃里斯科娃主演。影片類型為劇情,時長104分鍾,為亞洲首映。
《黑暗之風》:印度出品,Nila Madhab Panda導演,時長99分鍾,為亞洲首映。
《媽媽》:喬治亞、卡達、愛爾蘭、荷蘭、克羅埃西亞出品,Mariam Khatchvani導演,喬治·巴布盧安尼、娜蒂亞·維布里安尼主演。影片類型為劇情,時長97分鍾,為亞洲首映。
《狗》:法國出品,薩米埃爾·本謝特里導演,凡妮莎·帕拉迪絲、伯利·蘭內爾、樊尚·馬凱涅主演。影片類型為劇情/喜劇,時長90分鍾,荒誕又真實。
《目視朱麗葉》:加拿大出品,Kim Nguyen導演,喬·科爾、Lina El Arabi主演。影片類型為劇情,時長90分鍾,中國首映。
《旅程盡頭》:英國出品,Saul Dibb導演,山姆·克拉弗林、阿薩·巴特菲爾德主演。影片類型為劇情,時長107分鍾,中國首映。
《克洛多娃》:南非出品,Roberta Durrant導演,阿曼德·奧坎普、戈登·麥肯齊主演。影片類型為劇情,時長117分鍾,亞洲首映。
《奧克塔夫》:羅馬尼亞出品,塞爾日·奧爾良·切利迪亞奇導演,馬塞爾·尤勒斯、安迪·瓦斯盧亞努主演。影片類型為劇情,時長102分鍾,亞洲首映。
《驚慌媽媽》:喬治亞、愛沙尼亞出品,Ana Urushadze導演,娜托·穆爾萬迪澤、迪米特里·塔蒂什維利主演。影片類型為劇情,時長107分鍾,亞洲首映。
《灼熱之夏》:伊朗出品,Ebrahim Irajzad導演,薩伯·阿巴、莉莉·法哈多普爾主演。影片類型為劇情,時長83分鍾,中國首映。
《希望的另一面》:芬蘭、德國出品,Aki Kaurismäki導演,韋勒·維坦恩、卡蒂·奧廷寧主演。影片類型為劇情,時長98分鍾,中國首映。
《證言》:以色列、奧地利出品,Amichai Greenberg導演,Ori Pfeffer、Rivka Gur主演。影片類型為劇情,時長94分鍾,中國首映。
《末擇之路》:伊朗出品,Tahmineh Milani導演,Mahoor Alvand、Afsar Asadi主演。影片類型為劇情,時長106分鍾,中國首映。
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期間,近500部珍貴電影進行展映。除了入圍影片,還有多個展映單元,如女性力量、驚喜首映、特別放映等,為影迷帶來豐富選擇。通過排片攻略,可以安排觀影時間,享受電影的視聽盛宴。
C. 誰擔任了今年北影節的形象大使
吳京擔任了本屆今年北影節的形象大使。
本屆電影節以「圓夢、奮進」為主題,
運用了北京元素「風車」;
設計師將風車想像成放映機,
把風車的吉慶、活力和中國電影的生生不息緊密結合在一起。
發布會還官宣了本屆電影節的形象大使——吳京宣傳片同步釋出「十年練熟一套拳
十年愛上一座城
奮斗、堅守、夢圓、奮進
每個電影人都是一道光
蓄勢待發、照亮中國電影的未來」。
D. 揭曉2018第8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
揭曉2018第8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驚慌媽媽》(喬治亞/愛沙尼亞)
最佳導演:瑪麗安·卡琪瓦尼 《媽媽》(喬治亞/卡達/愛爾蘭/荷蘭/克羅埃西亞)
最佳男主角:喬·科爾 《目視朱麗葉》(加拿大)
最佳女主角:娜塔·墨文耐茲 《驚慌媽媽》(喬治亞/愛沙尼亞)
最佳男配角:保羅·貝坦尼 《旅程盡頭》(英國)
最佳女配角:米娜·薩達緹 《灼熱之夏》(伊朗)
最佳編劇:阿米查伊·格林伯格 《證言》(以色列/奧地利)
最佳攝影:康斯坦廷·艾薩澤 《媽媽》(喬治亞/卡達/愛爾蘭/荷蘭/克羅埃西亞)
最佳視覺效果:《紅海行動》(中國)
最佳音樂:希爾都·古拿托蒂爾/娜塔莉·霍爾特 《旅程盡頭》(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