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愛壯族三月三,民族團結一家親》觀後感怎樣寫
《我愛壯族三月三,民族團結一家親》觀後感
壯族傳統歌節。又叫「三月三」、「歌圩節」、歌圩,狀語交「窩埠坡」、「雙龍洞」。
壯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時,方圓數千里的男女青年,都開開心心地穿上盛裝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多則數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響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擺歌台、拋綵球、則佳偶,別有風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的答應;彼此互相了解之後,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即編即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男女青年經過對歌接觸之後,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約下一次歌圩再會。
在歌圩上還有碰蛋的習俗:小夥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願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夥子碰。蛋碰裂後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此外,還有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無彩鳳、武術表演、唱桂劇等,整個山鄉沉浸在節目的氣氛中。
⑵ 幼師觀看庫爾班大叔上北京心得體會
組織大家觀看了電影《庫爾班大叔上北京》,影片都非常感人。《庫爾班大叔上北京》這部片子對我的觸動很深。
片中記錄了庫爾班被地主巴依迫害有家不能回,在胡楊木樹叢里生活,與現實生活脫離,最終被解放軍解救出來。在毛主席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幫助下,分得了土地房產,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妻兒。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影片在播放到庫爾班大叔見到毛主席恭敬握手問候:「主席您身體好嗎?」的時刻,令人心潮澎湃、熱淚盈眶、思緒萬千。庫爾班大叔的一聲問候,說出了新疆各族人民對主席的祝福,說出了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決心。片中也回顧了庫爾班大叔感恩黨、愛祖國、珍視民族團結一心跟黨走的決心。
通過此次觀片,使我意識到身為幼師中的一份子所肩負的責任與義務。更多的是學習到了庫爾班大叔那腳踏實地的精神,軍民魚水的情懷及民族團結一家親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