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部拿斧頭殺德國兵的二戰電影叫什麼名字
一部描繪蘇軍特種兵勇敢對抗德國士兵的電影,其中主人公使用斧頭作為武器,創造出令人矚目的戰績。這部電影名叫《斧頭》。
㈡ 求一部電影名 二戰一蘇軍逃出德國的地下人體實驗室
這部影片應該是《弗蘭肯斯坦兵團》。
導演: Richard Raaphorst
編劇: Miguel Tejada-Flores / Richard Raaphorst / 瑪麗·雪萊
主演: 卡瑞爾·羅登 / 約書亞·薩斯 / Robert Gwilym / Alexander Mercury / 盧克·紐伯里
類型: 動作 / 恐怖
製片國家/地區: 荷蘭 / 美國 / 捷克
語言: 英語
㈢ 索菲亞馬切伊是哪部電影的男女主人公
是電影《沃倫》的男女主人公。
故事講二戰期間東歐沃倫地區的一段歷史,借用豆瓣網友@飯團的短評:
「真正的恐怖片」
沃倫地區在烏克蘭西北部,現在接壤波蘭、白俄羅斯,地理位置就註定是紛爭之地。
1939年到1944年,沃倫地區的政權更迭頻繁,影片的時間線就按這種變化分成三段:蘇維埃政權流放富農,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烏克蘭人屠殺波蘭人,
所以《沃倫》還有另一英文名,Hatred,仇恨。但影片一開始並沒有仇恨,反而是喜慶祥和的氣氛。
沃倫地區一個波蘭家庭在為大女兒舉辦婚禮,女婿是烏克蘭人。
妹妹索菲亞,也就是女主角,在姐姐的婚禮上帶著女性親友團唱著歌擋著門。
但喜慶之下,卻遍布裂痕和陰謀。
烏克蘭人說找不到好工作,蘇聯政府還拆毀東正教堂,強迫他們改信天主教。
有人開著「波蘭人是貴族,烏克蘭人是無賴」的玩笑。
有人為波蘭人住在烏克蘭的土地上而憤憤不平。
索菲亞的父親為了土地,把她許給了一個波蘭富農——鰥夫馬切伊。
婚禮上的村民都不知道,他們的美好家園,將會變成人間地獄。
1939年,蘇聯進攻波蘭,馬切伊參加了這場被稱為「1939年保衛戰」的戰役。
波蘭戰敗之後,他和其他波蘭人士兵一起返回沃倫,在路上目睹了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活活割下戰友的皮。
馬切伊假裝烏克蘭人,一路提心吊膽地逃回了家。
剛剛嫁給馬切伊的索菲亞雖然不是甘心情願,但仍然盡心盡力地撫養著繼女繼子,管著馬切伊的農場。
而對索菲亞來說,苦難才剛剛開始。
蘇聯政府鎮壓地主,要流放富農馬切伊和已經懷孕的索菲亞。
愛著索菲亞的烏克蘭青年賄賂了看守,救出了她和繼女繼子,
隨後卻被蘇聯軍人一槍爆頭。
到這里,才是地獄的第一層。
第二層從1941年6月開始,被蘇聯流放的馬切伊還沒回來,沃倫就被德軍佔領了。
但作惡的不僅是德軍,有些村民指認猶太鄰居的孩子,也毫不內疚手軟。
這樣的情況下,索菲亞的善良沒有一點用,她幫助過的猶太夫婦後來被鄰居殺了,她剛剛回家的丈夫馬切伊也被殺了。
把馬切伊割皮砍頭的,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烏克蘭起義軍。起義軍打著民族復興的旗幟,要把烏克蘭土地上的波蘭人趕盡殺絕。
起義軍同時又要對抗蘇聯,於是權衡之下,他們就變成了德軍的狗腿子。
不僅幫納粹屠殺猶太人,還私下裡屠殺波蘭人,
最初殺的是波蘭青壯年男人,但1943年到1944年德軍撤退之後,這支極端主義軍隊佔領了沃倫,就開始喪盡天良地屠殺婦孺。
東正教教堂也宣傳烏克蘭民族主義,讓烏克蘭農民拿起鐮刀斧頭。
他們把沃倫變成了真正的地獄。
㈣ 一部拿斧頭殺德國兵的二戰電影叫什麼名字
我知道一個電影,一個老兵參軍用斧頭殺德軍的,電影名字就叫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