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爛片成堆,數據分析告訴你為什麼攔不住春節期間看電影
根據貓眼電影的實時數據,截止2018年2月22日下午5時,2018年春節檔的六部中國電影總票房已經突破63.8億元——10億美元。這幾乎是2017年春節檔同期總票房的兩倍。可以說,今年的春節檔電影打破了不少歷史記錄,用實實在在的票房讓大家看到了中國觀眾的觀影熱情。
貓眼大數據顯示,春節期間的主要觀影人群來自三四線城市,而且觀影人群的年齡也較為均衡。也就是說,大齡觀眾的比例增加了。
春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也是我國法定假日里最長的假期之一。在春節期間,大家可以說是有大把休閑娛樂的時間。回家過年,百無聊賴,總要打發打發時間嘛!拉著爸媽一起去看電影,也是很時髦的。
隨著近幾年我國電影業的蓬勃發展,大量院線在三四線城市建成,也為觀影提供了必要的硬體條件。再加上,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大多有去電影院觀影的習慣,當他們返鄉後,也會帶動身邊的親戚朋友一起去觀影。
所以說,春節檔對於電影公司來說簡直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商機啊!觀眾的審美也有了提高,並不那麼容易就會為爛片買單,所以電影公司也知道,必須拍出好片子排在春節檔,才能真正賺得盆滿缽滿。春節檔期間,電影公司一般會有一些補貼,用誘人的價格吸引觀眾。這期間看電影是很實惠的,也許二三十元就能看到一場2D電影。拖家帶口的觀眾自然也是想看便宜電影啊。
中國電影春季檔的正式形成不到五年時間,但是已經用次次刷新紀錄的高票房證明了中國市場的實力。電影公司努力在春節期間推出佳作,推廣力度很大,而中國觀眾也慢慢被培養出了在春節期間和親戚朋友看電影的習慣
『貳』 影視投資渠道有哪些
2018年春節期間,幾部電影熱播,單部票房輕松過十億,影視行業如何投資?風險如何?作為參與過影視投資的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首先,我們看看2018年春節這幾部熱播的電影票房情況(截止到2.23日):
1、《唐人街探案2》 累計票房22.1億
2、《捉妖記2》累計票房 18.44億
3、《紅海行動》 累計票房 15.31億
4、《西遊記女兒國》累計票房 6.42億
5、《熊出沒變形記》 累計票房 4.72億
但我們也發現,由郭德綱、岳雲鵬、吳京、吳秀波、井柏然主演的《祖宗十九代》累計票房才1.04億(勉強過億)。
備註:以上數據來自於貓眼電影
從以上數據來看,口碑至關重要,同一檔期好多影片在上映,口碑差的票房可能受到影響,王寶強在喜劇方面的確有票房號召力,去年的大鬧天竺票房也不錯。相反,德雲社的祖宗十九代,票房非常不理想,西遊記那個去年票房不錯,今年似乎差強人意。
一、關於分賬
一部電影,涉及到製片方、發行方、院線等機構,怎麼分賬呢,站在投資者(一般為製片方)一部10億的票房到製作方能有多少呢?在這里,有必要做一些簡單說明:
1、首先繳納5%的電影事業發展基金 相關稅費 3.3% ,扣除這些的叫做為可分賬票房(相對應的是綜合票房)
2、院線等分得 分賬票房大部分,根據經驗製片方可分的票房約38%-40% (含宣發成本)
電影製作成本主要有2部分,一部分叫製作成本,一部分叫做發行成本(這部分在上映前產生,具體看和發行方的協議,很多靈活方式,比如是固定費用,或者保底發行等),簡單的記憶就是製作方分得分賬票房的38%-40%左右,比如一部電影,製作成本1億,宣發成本5000萬,那麼分賬票房在3.8億左右才能保本。
二、關於製作成本
製作成本中能有一多半是導演、主演、其他演員的成本,國內一線大咖可能有幾千萬,一般的也有大幾百萬身價,導演大咖級的可能也有上千萬,我記得有個采訪節目,說甄子丹拍《葉問4》片酬要價1億,除了這個還要參與分成,哈哈,真是想大賺一把,稅務局的朋友們啊,你們要盯緊點。嘿嘿!
以上,我簡單的梳理了電影的收入分賬、成本構成,對於收入,我再補充一下,那就是除了院線分賬外,新媒體版權(在視頻網站播放)、海外版權、贊助、廣告(唐人街探案2裡面出現了很多廣告,比如招商銀行、神州租車等)、衍生品、動漫等等都是收入一部分,但主要是院線分賬。
三、關於拍攝周期
一部電影從開始籌備可能1年、兩年、甚至更久,當然也有幾個月的。一般籌備越久,質量越好。
四、影響票房因素
那麼影響一部電影的票房因素有哪些?分析如下:
1、題材
題材很關鍵,一般來說喜劇電影容易賣座,文藝片反而不賣座。當然這不是絕對的,還有些恐怖題材我感覺也不太賣座,但不一定影響賺錢,也許他成本就很低。這一點,大家都會有自己的判斷。
2、IP系列
現在很多電影都在打造一個IP,這個價值越來越大,《葉問》拍了好幾部、《唐人街探案》也拍了2、《賭神》系列、《戰狼2》等,一般後面的都比前面的賣座。
3、演員
一年國產電影那麼多,但都賺錢么?顯然不是的,根據2017年票房前100部的統計數據看,大約20%賺錢、30%持平、50%虧損,但是你會發現,賺錢的哪些,基本都是有知名導演、演員的,沒辦法,他們自帶流量。當然從風險角度來看,演員有些也會有風險,比如你剛拍完電影,你就吸毒了,嫖娼了,這電影恐怕會收到影響的。
4、時段
《戰狼2》為啥那麼火,除了製作精良外,我覺得和那個時段弘揚的主旋律有關。還有一類,就是某一時段,好的電影扎堆了,所以之前經常有國產片避開美國大片,怕拼不過人家。再有,春節檔明顯票房就好很多,大家春節都有空了,不消費,幹嘛。
5、劇本
我們經常會看到,某些演員演了很多電影,但都被罵慘了,比如劉天王;然而也有一些演員,很在乎劇本,很在乎自己的作品,優秀的劇本基本保證了影片的質量。
五、怎麼去投資
主要有兩種投資方式,一種是固定收益,就是借錢給製片方,然後按照一定利率收利息;另外一種是根據投資比例,參與分成。
『叄』 中國票房為什麼能突破100億
2月28日,中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球電影行業矚目的焦點——這個2月,僅僅1個月時間,中國電影市場就突破了100億元票房。2月15日至2月21日,除夕至大年初六,全國電影票房突破57億元,《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西遊記女兒國》《熊出沒變形記》等題材類型豐富的影片,為2018年的春節增添了濃厚文化氛圍。
距離2月結束還有3天時,大洋彼岸的《洛杉磯時報》就評價道:「中國春節一周的票房達到9.46億美元,這是世界紀錄。單日票房突破2億美元,是世界紀錄。單日觀影人次超3000萬次,是世界紀錄。單片單日白天場票房高達8500萬美元,還是世界紀錄。」
單月票房100億元意味著什麼?
2010年,國內全年電影票房突破100億元,整個電影行業振臂歡呼。要知道,2003年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之初,國內全年電影票房僅為10億元,為了畫上一個新的「0」,中國電影篳路藍縷整整7年。然而在數字面前,有人打趣道:「100億元的市場規模,還不及鮮花產業一年的收入,何喜之有?」殊不知,世界電影史上,還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有過這樣的發展速度。2012年,全國電影票房達到170.73億元,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電影市場;2013年,突破200億元……2017年,全國電影票房逼近560億元。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油門從來沒有松,不斷擴大的產業規模,給那些動輒認為「中國電影到了天花板」的論調以有力回擊。
或許票房還不足以說明一切。全球電影市場上,好萊塢的影響力無人不曉,每一年,好萊塢電影都占據著全球70%以上的票房。但在中國市場,多年以來,國產電影卻始終保持著50%以上的市場份額。
市場份額的較量終究是文化話語權的較量。中國電影的迅速崛起,中國電影在本土市場優勢地位的堅挺,不僅意味著中國的民族電影工業正在改變著世界電影格局,更意味著以中國電影、中國文化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和審美體系,正在積極地為世界電影和人類文化的多樣性作出貢獻。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和城鎮化的迅速推進,中國電影還有更宏闊的市場空間等待開掘。隨著一代又一代青年電影人才的成長,他們對廣袤的人生和生活的進一步探究,中國電影與觀眾心靈的共振也將越來越強烈。
中國電影通過培養自己的觀眾和市場,滋養著泥土中生發出來的、具有獨特民族文化氣質的電影美學體系,同時以兼容並蓄的心態,大口地呼吸著世界電影最新鮮的養分。從這個意義上說,單月票房100億元的世界紀錄,不僅是一個里程碑,更顯示出中國電影不斷向上的姿態。
『肆』 57點幾億是誰的票房
1、春節檔的票房。2018年2月15日至21日春節假期中(合計7天),中國電影票房為57.23億元,相較2017年春節檔同比增長了66.94%。
2、戰狼2的票房
戰狼Ⅱ票房:56.8億人民幣,約等於57億。(戰狼II是中國電影乃至華語電影票房中最高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