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每年引進外國電影有數量限制嗎
進口外國影片是有配額限制的。
普通分賬片20部,3D和IMAX電影的特種分賬片14部,進口買斷片(又叫批片)30部。
㈡ 電影配額制度是什麼
配額制度 (QUOTA),最常見的一種電影保護政策,規定進口影片與本國影片要成一定比例。
電影審查: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為規范和改進電影劇本(梗概)備案和電影片管理制度,提高電影質量,繁榮電影創作,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電影業健康發展,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對影片的內容和技術進行審查。
(2)2017進口電影配額擴展閱讀:
電影表現手段:
電影是一種以現代科技成果為工具與材料,運用創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
電影能准確地「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以逼真感,親近感,宛如身臨其境。電影的這種特性,可以滿足人們更廣闊、更真實地感受生活的願望。
電影的幀速率一般是24幀每秒,隨著技術的提升,即將出現48幀甚至60幀每秒的電影。
㈢ 進口買斷片的配額
在中國每年64部的引進片配額里,除了近34部的分賬大片外,「批片」佔了30部左右。
㈣ 進口哪些商品有配額限制具體是哪一類清關時候如何操作
某些大宗類商品有配額要求,比如小麥、棉花、玉米、大米等,這類商品進口前境內收貨人必須取得相關國家部委下發的批准文件,即配額許可證。
㈤ 2017年國產片票房比進口片更高嗎
據報道,來自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559.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5%,其中,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6.2億,同比增長18.08%。
2017年共有15部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其中有3部超過20億元。票房過億元的影片92部,其中國產電影51部,《戰狼2》以56.8億元的成績成為當之無愧的年度冠軍,《速度與激情8》(26.7億元)、《羞羞的鐵拳》(22億元)分獲年度票房亞軍與季軍。在2017年票房前十名的影片中,國產片和引進片各佔5部。
希望更多國產電影可以產出!
㈥ 美國國內進口中國電影有多少部的限制嗎
中國每年有20部電影的配額,其中14部不能在美國製造。在美國沒有限制。你想輸入多少都可以。可能不少於100或200。看看別人怎麼說。
㈦ 什麼是電影進口配額制
電影配額制度是最常見的一種電影保護政策,規定進口影片與本國影片要成一定比例。
從國產片保護的角度來看,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措施,中國設置配額制,也在情理之中。隨著中國市場的不斷增大,讓更多的國外電影進入市場,一方面是供應觀眾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對國產片的刺激和促進。
㈧ 進口片配額放開或取消對中國和美國的影響
據外媒報道,中國電影集團和美國電影協會有望達成兩項協議:一,中國引入國際審計機構對票房進行第三方監督;二,中國將取消批片配額限制,並於明年1月1日施行。目前,中美雙方尚未有官方消息確認此事。 這一消息對於影迷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因為進口片配額限制,現在每年只有34部「分賬片」和30部左右的「批片」能登上中國大銀幕,對於很多影迷來說,這樣的數量仍然不夠。 對於中國電影行業來說,或許會感到深深的寒意。根據2012年簽署的《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中國每年引進「分賬片」的數量已經從20部升至34部,《備忘錄》2017年到期後,雙方還將進行談判,中國電影市場到時有可能全面開放。 一旦進口片配額全面取消,意味著中國本土電影將與國外電影短兵相接,國產電影還能像現在這樣火爆嗎?
㈨ 中國現今每年對美國電影的進口配額是多少
原來20部,現在增加14部。
美國電影是按照國家分類的電影類型,美國是世界第一電影強國,雖然美國只有200餘年歷史,但在幾百年的短暫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美國文化,其核心就是追求夢想,平等,自由,以及包容一切。
1893年,愛迪生發明電影視鏡並創建「囚車」攝影場被視為美國電影史的開端。1896年,維太放映機的推出開始了美國電影的大眾放映。
而這些在其電影中都有著很好的體現,這些都是很多其他國家電影所不具備的。包容這一點尤其是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最典型的例子是2006年的電影《硫磺島來信》,能從侵略者和敵人的角度來表現戰爭,發掘敵人身上的閃光點與無奈,在全球恐怕沒有多少國家能做到。因而美國電影一直是著世界電影產業發展的潮流。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城市工業經濟和中下層居民數量迅速增長,美國電影成為適應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種大眾娛樂。它起先在歌舞游樂場內,隨後進入小劇場,在劇目演出之後放映。
㈩ 進口影片票房分配原則
2015年外國進口電影數量為34部!
2012年以前是每年20部,但是2012年中美簽訂了電影新協議,增加的14部配額屬於3D、IMAX等特種電影
分配原則基本上是好萊塢六大公司內部協調,國內由中影集團負責
「電影紅黑榜票房資料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