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襄陽的民間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12年底,襄陽市共有6個項目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8個項目被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有1人被文化部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0人被省文化廳確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保康縣的民間文學《黑暗傳》,保康、南漳縣的民間音樂《沮水巫音》,南漳縣的民間音樂《薅草鑼鼓》,老河口市的民間音樂《老河口絲弦》,宜城市的民間舞蹈《趕象》,南漳縣的民間舞蹈《端公舞》,宜城市的傳統戲劇《襄陽花鼓戲》,宜城市的曲藝《宜城蘭花筒》,老河口市的民間美術《老河口木版年畫》。南漳縣傳統舞蹈(民間舞蹈)高蹺花鼓、傳統音樂(民間音樂)南漳陰鑼鼓,谷城縣傳統音樂(民間音樂)南河套曲、石花奎面製作技藝、襄陽區醬菜製作技藝(襄陽大頭菜腌制技藝)。
荊楚文化
襄陽是荊楚文化的發祥地。楚國歷史800多年,在襄陽經歷了兩個重要的發展階段,長達500多年。自西周初周成王封熊繹於荊山丹陽,到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定都鄢郢,歷時300多年;從定都鄢郢,先後經歷了十代楚王,到遷都紀南城,歷時186年。孕育了楚賦開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傳至今。留下了穿天節、端公舞、牽鉤戲、鎖吶巫音、苞茅縮酒等楚風遺俗,留下了西周鄧城、宜城楚皇城、南漳楚寨群、棗陽九連墩等楚文化遺址。
三國文化
上承漢末,下啟魏晉,在近百年群雄爭戰、風雲際會的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謀劃《隆中對》,襄陽成為三國鼎立格局形成的源頭;以羊祜鎮守襄陽、杜預上表滅吳方略為標志,襄陽成為晉滅吳、完成統一大業的策源地。東漢末年,北方戰亂,劉表領荊州牧(公元190—209年),「愛民養士,從容自保」,把襄陽治理得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成為亂世中一片安寧的「綠洲」,數以千計的士人紛紛來到襄陽,諸葛亮、司馬徽、龐德公、龐統、徐庶、崔州平等一批謀略精英,經學家宋忠、文學家王粲、書法家梁鵠、音樂家杜夔等一批傑出人物匯聚襄陽。東晉史學家習鑿齒著《漢晉春秋》、《襄陽耆舊記》等,對中國史學發展影響深遠。
東晉高僧釋道安在襄陽長達15年之久,研究佛學,講經弘法,統一佛教姓釋,確立僧律戒規,首創中國僧制,編撰中國第一部佛經目錄,奠定了印傳佛教中國化的基礎,對中國文化儒釋道格局的形成乃至整個漢傳佛教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使襄陽一度成為全國的佛教傳播中心。襄陽是「中國三國文化之鄉」,三國文化遺產豐富,《三國志》86卷中有18卷寫到襄陽,《三國演義》120回中有32回故事發生在襄陽,現存有50餘處三國歷史文化遺址遺跡,司馬薦賢、三顧茅廬、馬躍檀溪、水淹七軍、刮骨療毒等發生在襄陽的三國故事。諸葛亮「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和品格,三國演義世人尊崇。
漢水文化
古有「江河淮漢」之說,漢水流域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襄陽踞漢水中游,東西交匯、南北貫通,「漢晉以來,代為重鎮」,是漢水流域最重要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襄陽成為歷史上的區域性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成為漢水文化中具有重要影響和代表性的區域。主要體現在商業文明歷史悠久。漢水是中國古代內河最便捷、最暢達、最繁忙的「黃金水道」。襄陽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是漢水流域最重要的水陸碼頭,商業文明延綿2000多年。漢代襄陽「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隴坻,下接江湖,導財運貨,懋遷有無」;唐代襄陽「往來行舟,夾岸停泊,千帆所聚,萬商雲集」;明清時期的襄陽「商賈連檣,列肆殷盛,客至如林」,建有20多個商業會館、30多個碼頭,商業輻射到黃河上下、長江南北。
詩賦文化
中國文學的兩大源頭《詩經》、《楚辭》均發源和交匯於漢水流域,《詩經·漢廣》描寫的漢水女神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影響最深遠的江河女神形象。一直演繹至今,從未間斷。歷經千百年流傳,漢水女神形象成了千萬漢水女兒美麗、善良、聰慧、高貴的象徵,寄託了漢水流域人民在不同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對美的追求、善的推崇和情的嚮往。襄陽人宋玉和王逸是《楚辭》的主要作者,宋玉推動了楚辭向楚賦的轉變,王逸編撰了《楚辭章句》。這里產生了大量吟誦襄陽山水之勝和美麗傳說的古代詩歌,出版清晰、有據可查的達2500多首。其中尤以唐詩為盛,多達300餘首。襄陽是中國文學史家公認的唐詩高地,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張繼、皮日休、白居易等唐代所有著名詩人都有吟誦襄陽或涉及襄陽題材的詩歌。《唐詩三百首》中就收有涉及襄陽的詩27首,其中孟襄陽的詩15首。
書畫文化
襄陽是「中國書法名城」,歷史上代表性人物有三國時期的梁鵠、邯鄲淳,隋唐時期的丁道護、杜審言,北宋時期的米芾、米友仁、張友正等。米芾世稱「米襄陽」,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合稱「宋四家」,他的畫以「米點山水」著稱於世,他的《研山銘》成為千百年來人們習書臨摹的法帖。襄陽的漢水文化影響深遠。如果說漢水上游的漢中地區是西漢源頭的話,那麼漢水中游的襄陽地區就是東漢的源頭。劉秀在舂陵發起,中興漢室,成為東漢開國皇帝,使襄陽在漢水文化傳播中具有重要影響力。韓國至今沿襲漢朝建制,設有襄陽郡,保留有峴山、漢水、鹿門、太平門等襄陽的地名。美國、日本、台灣、香港以及上海、天津等地都有以襄陽命名的街道和公園。
古城文化
襄陽古城文化積淀深厚、內涵豐富、特色鮮明,在中國古城文化中具有獨特性和代表性。主要體現在:一是古城遺址富集、歷史悠久。在市區建成區130多平方公里范圍內就有三座古城遺址,西周鄧城遺址有3000多年歷史,樊城、襄陽城都有2800多年歷史。在一個城市內有三座獨立建城的古城,且歷史都如此悠久,在全國是少有的。
古城軍事文化印跡深刻、聲名遠播。襄陽城的前身是楚北津戍,是一個大型軍事渡口,自建城就打上了軍事文化的烙印。據史料記載,歷史上曾有172次有名的戰爭發生在襄陽。其中,元宋大戰曠日持久,長達六年,使「鐵打襄陽」之稱名噪海內外。「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兵家必爭之地,天下之腰膂」,描述了襄陽軍事戰略地位的重要。
都市文化
悠久深厚,曾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大都會。唐代元和年間,襄陽是全國4個人口達10萬戶以上的州治所之一。唐代詩人張九齡描述:「江漢間,州以十數,而襄陽為大,舊多三輔家,今則一都之會」。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記述,襄陽中古時代800多年的繁華「猶先秦之邯鄲、明清之秦淮」。四是古城布局「道法自然」,是中國古代山水城市的典型代表。襄陽城、樊城依江而建、隔江相望,古城外南部峴山至宜城間是時稱「冠蓋里」的望族名士聚集之地,「南城北市」、「峴首名望」,順山形水勢自然勾勒出的空間格局全國少有,被譽為「中華腹地的山水名城」。襄陽古城既有城防功能,還有水利、生態功能,古城池以漢江為濠,引襄水(今南渠)入城,創意獨具匠心,池寬天下第一。襄陽古城建設所蘊含的生態智慧和文化價值,為當代中外城市規劃大師所贊嘆。
紅色文化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襄陽誕生了鄂西北第一個黨組織、第一支正規紅軍武裝,中國早期革命家蕭楚女兩次到襄陽傳播革命火種,賀龍帶領紅三軍轉戰鄂西北、中原突圍鏖戰襄陽、「五路大捷」之一的襄樊戰役等,在中國革命史和軍事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襄陽大地涌現了程克繩、謝遠定、黃火青、吳德峰、胡繩等一批老一輩革命家、理論家,涌現了張光年、陳荒煤、梁斌、藍光等一批文學藝術家。抗日戰爭時期,襄陽成立了第五戰區文化工作委員會,李公僕、老舍、姚雪垠、臧克家、李可染等一批愛國文人志士來到襄陽工作,給襄陽的文化藝術帶來新的繁榮。胡繩在這里主辦《鄂北日報》,梁斌以襄陽為素材創作了史詩巨作《紅旗譜》,張光年創作的《黃河大合唱》堪稱中國當代最傑出的文藝作品之一。
方言節慶
襄陽方言准確來說是指其所屬各縣市方言的總和,語言學分類屬於官話中的西南官話鄂北片,除入派陽平之外,音調與成渝片差別較大,又類於中原官話。西南邊受秦巴方言的影響,語言「清輕略帶秦」,東北邊語言濁得近豫音。從語音、詞彙、語法諸方面來看,襄陽話與普通話均有差異,而以語音差異較大。
由於1960至1970年代三線建設時期,襄陽主城區及下屬縣市遷入大量使用吳語與東北官話的人口,今日市區仍然存在吳語與東北官話的方言島,同時也造成了北部城區,以及原三線建設單位附近地區大部分居民普通話語音十分標准但不能使用本地方言進行交流的情況。
襄陽本地流行的節日和習俗:火把文化節、拔河節、穿天節、諸葛亮文化節等。
影視作品
電影《襄陽》取材青年諸葛亮隱居襄陽10年的史實,由諸葛亮與黃月英的愛情起始,轉而描述卧龍鳳雛「雙雄會」友情,再整體再現才俊雲集的襄陽文化圈,展示風雲際會的建安亂世,揭示千錘百煉方成才的東方價值觀。
電影創意當時定名《諸葛亮與黃月英》。劇本創作完成後,電影更名為《襄陽·卧龍出山》。在「2011中國·襄陽諸葛亮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上,電影正式定名為《襄陽》,湖北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范銳平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影局副局長毛羽共同為該片揭幕。
諸葛亮文化節
「襄陽諸葛亮文化旅遊節」又稱「諸葛亮文化節」,是襄陽為紀念古代傑出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而舉辦的一項節日文化活動,是「文化襄陽」中重要組成部分,形式靈活多樣。
大學生電影節
中國襄陽大學生電影節創立於2011年,是由中共襄陽市委、襄陽市人民政府、湖北文理學院主辦,天一兄弟傳媒、中共湖北文理學院黨委宣傳部、襄陽廣播電視台聯合承辦一項大型文化活動。大學生電影節主打微電影,以「大學生辦、大學生評、大學生看」為特色,以「夢想!創新!正能量!」為主題。
B. 什麼叫做微電影
微電影就是短片電影,時間不長。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小型電影,指的是在電影和電視劇藝術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可觀賞性。
C. 襄陽巨元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本公司於二零一三年十月開始組建創業團隊,二零一四年七月正式注冊成立,「巨元」意味著美好的開始,將取得巨大的成就。公司是由中國襄陽大學生電影節創始人黃蕾組織成立。襄陽在經歷了三屆大學生電影節之後,影視傳媒行業也慢慢發展起來。襄陽巨元影視以襄陽為根據地,輻射周邊各大省、市、縣,以「立足襄陽,輻射全國」為公司發展規劃,以製作、發行電影為主要模式,打造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影視公司。公司經營范圍: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國內各類廣告;攝影攝像服務;影視策劃、活動策劃;大型會展活動服務;文化藝術交流服務等襄陽巨元影視以襄陽為根據地,輻射周邊各大省、市、縣,以「立足襄陽,輻射全國」為公司發展規劃,以製作、發行電影為主要模式,打造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影視公司。
法定代表人:黃蕾
成立時間:2014-07-09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2060000032960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襄陽市高新區長虹北路6號廣景碧雲天1幢A單元6層3號
D. 青春期1.2.3現在在哪能看
芒果TV有的看
不是很清晰
《青春期》由光影華視、友緣影業、芭樂聯合出品的勵志影片,由管曉傑執導,趙奕歡、王一、古箏、王夢婷等人主演。
講述了一位正值青春期的90後問題少女程小雨,由於父母離異造成的價值觀錯誤,而生性膽怯的王小菲被程小雨深深吸引,從而追求小雨,在過程中為了保護小雨同時讓小雨找回自我,改變錯誤的價值觀做出了大膽勇敢的行為,直至用鮮血和意志喚醒了了小雨,用身殘的代價驗證了90後青春的價值。
中文名:青春期
外文名:pubescence
出品公司:光影華視,友緣影視,芭樂
發行公司:廣西南寧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導演:管曉傑
編劇:管曉傑
製片人:金瑩、王鶴霖、周遊
類型:勵志、青春系列、微電影
主演:趙奕歡,王一,古箏,王夢婷,郭佳偉,張倩
片長:61分鍾
上映時間:2011-07-20
對白語言:漢語普通話
色彩:彩色
主要獎項:襄陽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女演員,襄陽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男演員
集數:4部
總監制:范江浩
E. 王曼妮的介紹
王曼妮,1991年6月1日出生於山西陽泉,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四川外語學院,現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2010年出演愛情劇《不如跳舞》,開啟演藝事業。2012年王曼妮參演動作電影《天機·富春山居圖》1。2013年王曼妮憑借微電影《愛情防線》獲得第三屆中國襄陽大學生電影節上最佳女主角獎2。2014年出演奪寶題材劇《迫在眉睫》3。
F. 什麼叫做微電影
概念微電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台(各種具有視頻功能的手持移動設備,如3G手機,手機電視等,具有無線移動功能的筆記本電腦和其它移動視頻接收設備)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專業製作商製作或者委託製作、有專業或業余導演和藝人或草根群眾參與、以產生話題為目的、適合廣告植入、具有某種連續性和後開發潛力)的「微(超短)時」(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1-7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
G. 哪個電影
青春期
《青春期》由管曉傑導演,趙奕歡、王一主演的一部關於90後青春期的故事。影片講述了一位正值青春期的90後問題少女程小雨,由於父母離異造成的價...>>>
評分3.8
信息中國大陸|61分鍾|2011-07-20
導演管曉傑
主演趙奕歡 / 王一 / 古箏 / 王夢婷 / 郭佳偉 / 梁庭瑜 / 張倩>>>
類型青春系列、微電影
收藏
18565
4829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演員表
角色介紹
電影評價
圖片
在線影音
更多
基本信息編輯
《青春期》由管曉傑導演,趙奕歡、王一主演的一部關於90後青春期的故事。[1] 影片講述了一位正值青春期的90後問題少女程小雨,由於父母離異造成的價值觀錯誤,而生性膽怯的王小菲被程小雨深深吸引,從而追求小雨,在過程中為了保護小雨同時讓小雨找回自我,改變錯誤的價值觀做出了大膽勇敢的行為,直至用鮮血和意志喚醒了了小雨,用身殘的代價驗證了90後青春的價值。[2]
中文名
青春期
外文名
pubescence
出品公司
光影華視,友緣影視,芭樂
發行公司
廣西南寧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 演
管曉傑
編 劇
管曉傑
製片人
金瑩、王鶴霖、周遊
類 型
青春系列、微電影
主 演
趙奕歡,王一,古箏,王夢婷,郭佳偉,梁庭瑜,張倩,秦漢擂,韋寒冰
片 長
61分鍾
上映時間
2011-07-20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主要獎項
襄陽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女演員
襄陽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男演員
H. 楊緒春的相關報道
2012年2月1日下午,中共襄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楊緒春,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廷興一行到襄樊日報社調研,並視察了漢江傳媒網。
楊緒春認真聽取了襄樊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杜道中和漢江傳媒網負責人的情況介紹,詳細詢問了網站的訪問量和《襄陽日報》、《襄陽晚報》數字報的發展狀況。
在漢江傳媒網網站辦公區域時,看到一張張年輕的面孔,楊緒春說,這是個充滿朝氣的地方。當得知漢江傳媒網每天的訪問量超過20萬人次,全球5.5億個網站中排名在24000位時,他充分肯定了大家的辛勤工作。在觀看工作人員的操作後,他關切地詢問了網站後台伺服器存放、與其他網站的鏈接等。
楊緒春說,今年是早春,雖然是過年,但看到傳媒戰線尤其是網站的工作人員都在辛勤地工作。大家早耕、早播、早種,襄陽才能有一個「秋的收獲」。楊緒春親切地說,現在每一個人都要被「e網打盡」,沒有被「e網打盡」那就out了,現在政府也好,群眾也好,不論是80族、90族、還是50、60、70族都身處網路信息世界。網路的傳播力量是非常迅捷,是無國界的傳媒。網路的傳播力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且親和力、影響力越來越大,發展會越來越好。
談到網路的責任時,楊緒春強調,在數字化傳遞更鮮明的今天,民眾和政府對網路的重視是超凡的,因此在這個時候,漢江傳媒網要發揮作用,向全球、全國、湖北省推介我們黨委、政府的聲音,把襄陽民眾的力量凝結起來,把所有支持襄陽的人們的精神氣凝聚在這里,網路是非常有意義的傳播媒體。
楊緒春希望漢江傳媒網要學習先進的網站,學習先進的經驗和傳播理念,將襄陽主流的聲音向外界傳遞,同時要運用博客、微博等新媒體傳播來起到監督作用。他說,相信漢江傳媒網的路會越走越寬,辦得越來越好。 5月27日晚,襄陽鳳凰溫泉廣場燈光璀璨、鮮花爭艷,掌聲不歇,笑聲不斷……由湖北文理學院黨委宣傳部、湖北文理學院團委、襄陽市廣播電視協會等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襄陽大學生電影節在美麗的鳳凰溫泉圓滿落下帷幕。
襄陽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市楊緒春,襄陽市副市長丁亞琳,襄陽市政協副主席王萬清、武保健,湖北文理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化凱,襄陽市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劉智勇,市委宣傳部紀檢組長楊克萬,襄陽市文聯、襄陽市電視台、學校宣傳部、管理學院等有關部門負責人,著名導演王剛強、韓露,第50屆國際小姐中國大賽冠軍、第50屆國際小姐全球大賽季軍袁思怡,全國文藝推新人大賽影視十佳金獎獲得者、第二屆全國美女盛典電眼公主任晗等多名藝人出席了閉幕式。
電影節由湖北文理學院學生吳昊天等人發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電影節以「90後——世界因你而改變」為主題,秉承「大學生辦、大學生拍、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的活動特色,旨在以節為媒,匯聚國內優秀大學生電影人才和微電影作品於襄陽,傳播時尚新風,融入襄陽元素,努力打造具有襄陽特色的大學生電影節,以促進文化襄陽建設。
本屆自5月7日開幕以來,受到社會各界及媒體廣泛關注。電影節設置「獨立電影」與「微電影」兩類參賽作品,共收到全國63所高校的近百部作品參賽,一同角逐「評委會大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故事片獎」等十二個獎項。
閉幕式上,楊緒春等領導們為獲獎者頒獎,楊緒春對第二屆中國襄陽大學生電影節成功舉辦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希望湖北文理學院的廣大師生和襄陽文藝工作者再接再厲把電影節辦好辦強,力爭將電影節辦成襄陽市乃至湖北省的一張文化名片。
I. 我是原創電影導演。我的作品是去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呢還是去參加中國襄陽大學生電影節呢
肯定去襄陽大學生電影節啊!舞台更廣闊,而且實力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