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酒干倘賣無 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台灣老電影《搭錯車》里的
Ⅱ 「酒干倘賣無」這首歌出自哪部電影,是誰演的
歌曲《酒干倘賣無》是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由歌手蘇芮演唱。此後被多次翻唱。
由虞戡平導演,演員包括孫越、江霞、吳少剛、劉瑞琪,幕後配唱則由蘇芮擔任。
Ⅲ 酒干倘賣無是哪個電視劇的主題曲
是電視劇《搭錯車》的主題曲。
《搭錯車》是由山東衛視、鳳儀傳媒、鳳凰傳奇影業、東陽福添影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情感劇,由羅燦然執導,馬少驊、關曉彤、牛駿峰等主演。
該劇講述的是啞父佟林與孤女阿美之間的親情大愛的故事。
該劇於2015年12月17日在陝西二套播出。
Ⅳ 《酒干倘賣無》是哪部電影或電視劇的主題曲
《酒干倘賣無》是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
《酒干倘賣無》由羅大佑與侯德健作詞,侯德健作曲,台灣女歌手蘇芮演唱,飛碟唱片公司發行,是一首勵情勵志的國語歌曲。
《酒干倘賣無》這首歌在作為電影主題曲後,被多次翻唱,並於1984年獲得第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4)酒干倘賣無電影2015擴展閱讀:
《搭錯車》本片捧紅了為影片唱主題歌及插曲的蘇芮。《灑干倘賣無》及《一樣的月光》、《請跟我來》等歌一時間風靡台灣全島。
並進而風靡了中國大陸、香港地區,街頭巷尾到處都迴旋著蘇芮攝人心魄的歌聲。人們很快發現,蘇芮近乎吶喊的演唱是華語歌壇未曾有過的一種聲音,一種力量。而這力量不只是聲音的威力,而是歌者本人不屈的生命力。
Ⅳ 《酒干倘賣無》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
酒干倘賣無
這是一首年代久遠的老歌了,卻彷彿經久不衰般地一直傳唱到現在。其實是一首很感人的歌曲,卻慢慢由歌手們翻唱得變了原味。先是蘇芮,唱得還好。然後到現在的迪克牛仔,已經變得越來越趨向於一首單純的搖滾歌曲了,沒了催人淚下的感覺。
閩南、台灣一帶的男女老少們,人人都會扯著嗓子唱上幾句「酒干倘賣無,酒干倘賣無……」。
這是一句閩南語,大概意思是說「有酒瓶子要賣嗎?」。閩南、台灣一帶收購廢棄的空酒瓶子,再賣到廢品回收站里賺點小錢的人,都是一邊走街串巷,一邊高喊「酒干倘賣無」。若有誰家裡有空酒瓶子要賣,就會叫住這收購廢品的人。
很小的時候,我就常常在吼著這首歌——「酒干倘賣無,酒干倘賣無……」。從不知道原唱是誰,只當是流傳民間的民歌;從不知道完整的歌怎麼唱,只會這一句最膾炙人口的。
到了再大一點點,上了小學,會聽歌了,知道大概歌詞了,知道唱這首歌的是個女歌手。但一直想不通,印象中隱隱約約的那些歌詞,和這句「酒干倘賣無」有什麼關系。單單聽這一句,我一直以為,這只是一首勁爆的搖滾歌曲,卻沒想到它的背後,隱藏了那樣凄楚的故事。
我不知道那故事是真是假,但從看過那故事之後,每每聽這首歌,我都情不自禁地落淚。
那是一部關於《酒干倘賣無》的電影。片名叫《搭錯車》——也許我比較愚笨,直到現在我還是不明白這個片名和故事內容有什麼聯系。但感人的是影片,可以不在乎其名。
那時候,是十多年前了。
那時候,鮮有VCD,看的是租借來的錄相帶。
那時候,我還只是上小學。所以關於那部片子,我現在也只能拾起記憶中殘存的斑斑碎片。
故事說的是一個聾啞男子,我不記得他靠什麼為生,只記得在他的家裡,牆壁是一個一個空酒瓶子放平了,瓶身疊在一起疊成的。整個所謂的「牆」看過去,就是一個一個圓圓的玻璃酒瓶底。綠色的。整齊的。簡陋的。現在想來,他的職業,應該就是收購空酒瓶子的吧。沒有妻兒。沒有朋友。我隱約印象,因為他不能說話,所以似乎用另一種譬如敲啊打啊的聲音來代替「酒干倘賣無」的喊聲吧。
窮苦的聾啞男子有一天撿到了一個棄嬰。是個女孩。他滿臉笑容,高興地把她抱回家去。一個單身而又窮困潦倒的聾啞男子養育一個未滿周歲的嬰兒,那份辛苦,可想而知。他每天忙忙碌碌,但看著她一點一點地長大,辛勞化成臉上的喜悅。
女嬰終於長大。乖巧,孝順,開朗,亭亭玉立。男子終於蒼老。皺紋,白發,瘦弱,老態龍鍾。
不變的是變成老人的男子依然慈愛善良,家裡依然不富裕,牆依然是那些酒瓶子。
男子就那樣用每日賺得的那一點點錢,養大了一個人。
少女愛唱歌,有一把好嗓子。她後來結識了一個青年,英俊而有才華。只是,懷才不遇,僅僅是個未成名的詞曲作者。
他們彼此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常常在一起,說些音樂,一起唱唱歌。
少女身體不太好,有一日,老人買了一隻小狗准備殺了給少女吃,讓她補身子。可少女捨不得,便把小狗留下養了起來,大概是取名叫「旺才」之類的。暫且叫它旺才吧。
青年常到少女家,幫他們家一些忙,和她一起喂喂旺才逗逗旺才。青年幾乎成了他們家的一份子。
斗轉星移,時光飛逝,老人鬢已如霜。當日那留得一命的小狗也已成了威武的大狼狗。
少女越唱越出色了。後來,她終於成名。由窮苦樸素,變得亮麗耀眼。可卻忙得沒有時間回家,沒有時間陪伴老人,沒有時間和青年在一起。少女和青年甚至有了爭吵。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了。直到最後,少女成了紅透半邊天的女歌星,而青年依舊是濟濟無名地塗寫些詞曲。
少女出了名,卻失去了自由,經紀人不許她回家,不許她和青年來往,更不許她和聾啞的老人見面。因為,一個大明星,怎堪有個貧窮的家 ,怎堪有個沒前途的男友,怎堪有個殘疾的老父。那樣,說是會影響她在歌迷心目中的形象。
青年勸說少女不該棄那含辛茹苦養大她的老人而去,少女卻和他鬧翻。
有一日,少女召開記者招待會,青年拉了老人去看她。久已不見,老人顫巍巍、激動地含笑看著女兒,渴望再次看到她叫他一聲爸。少女的經紀人在旁邊一直阻止少女與這破落的老人相認。鎂光燈閃耀,少女在幾分痛苦的掙扎猶豫之後,狠下心否認老人是她的父親。老人雖聽不到,但他知道女兒不願認他。失望的眼神和渾濁的老淚,簡直要讓人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叫人的心裡狠狠地揪緊。
破舊的家中,一下子變得寂靜,沒有了女孩的歡聲笑語,只剩無邊的空洞。老人落寞的身影,在路邊沉沉移動。身邊跟著的,是那隻養了多年的旺才,同樣低著頭,彷彿知道主人的心痛。
突然,一輛摩托車疾馳過來,老人因為是聾子,所以聽不見那狂嘯的馬達聲。旺才一個飛奔,撲向老人的背後,把主人推到路邊,而自己被摩托車撞飛,軋過,從肚子一碾,翻了個身,躺在路邊,腹部起伏,滿地是血。
至今我仍在想,不知那個鏡頭是不是真的,拍攝時是不是真的讓一輛摩托車碾過那隻狗的腹部。那個鏡頭那麼真,真得讓我揪心。
老人把旺才帶回了家。獸醫搖搖頭,意思是沒救了。
旺才躺在桌子上,滿身是血,身體一起一伏地急促呼吸,一雙眼睛凄楚而痛苦地看著主人。老人老淚縱橫。總歸是要死,與其讓它忍受疼痛的煎熬,不如讓它痛快地離去。老人痛苦地舉起了一根棍子,猶豫著,然後狠狠地朝旺才的頭部砸去……
一切變得更加荒涼。老人什麼都沒有了。然後,是疾病纏身。老人得了絕症。
一邊,是落幕般的清冷;一邊,是舞台上的喧囂。
一邊,是曲終人散的凄涼;一邊,是好戲開幕的熱烈。
一邊,是失去的悲傷;一邊,是成功的喜悅。
父女倆一直沒再見面。少女的成功,阻斷了他們的聯系。以至於對老父的疾病,少女一無所知。
少女並非冷血,她也在無奈中掙扎和矛盾。
少女要開演唱會了。她開演唱會的那天,正好是老人入手術室的那天。
青年為了喚醒少女,為她寫了一首歌,歌名是《酒干倘賣無》。青年在演唱會前把歌送到了她手裡並告訴她老人時日不多的消息。也許,若她仍然執迷不悟,青年也會心灰意冷了。
少女看了歌詞,痛哭流涕,父親辛苦撫養她長大的一幕幕全都如潮般湧向眼前。
她不停地學唱那首歌,在演唱會結束的時候作為壓軸,演唱了《酒干倘賣無》:
「多麼熟悉的聲音/陪我多少年風和雨/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你/
Ⅵ 酒干湯賣無那部電影是什麼
故事主人公啞叔是曾參加過抗日戰爭的退伍軍人,他在一次沖鋒時被敵人用刺刀割斷聲帶,變成了啞巴。他後來到了台灣,靠撿破瓶子為生,他家裡的牆壁是由一個又一個空酒瓶疊成的。他不能說話,只能用嗩吶吹出「酒干倘賣無」的聲音。
窮苦的啞叔有一天去撿破瓶子時撿到了一個棄嬰,是個女孩。女孩身上有封信,信上寫著:「她叫阿美,希望好心人能撫養她成人,好人一生平安。」啞叔滿臉笑容,高興地把她抱回家去。回到家之後,啞叔和老婆吵了起來,因為老婆實在忍受不了本來已經窮困潦倒的家庭還要再多撫養一個人。第二天,她寫了封信放在桌上,就離開啞叔了。
單身而又窮困潦倒的啞叔養育著一個未滿周歲的嬰兒。他每天忙忙碌碌,但看著她一點一點地長大,心裡也是很高興的。女兒一周歲時終於開口叫了聲爸爸,這使啞叔激動不已,辛勞化成臉上的喜悅。
時間又過了幾年,某一天,啞叔的鄰居捉了一隻小狗,跟啞叔商量,准備殺了吃肉,剛把小狗打個半死,沒想到趁他們說話的時候,小狗跑到正在寫作業的阿美身旁,阿美看到了受傷的小狗,覺得很可憐,便要求啞叔把小狗留下養了起來,取名來福。
啞叔依然慈愛善良,家裡依然不富裕,牆依然是那些酒瓶子。啞叔就那樣用每日賺得的那一點點錢,養大了阿美。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斗轉星移,時光飛逝,老人鬢已如霜。阿美也長大了,變成了美麗乖巧、孝順開朗、亭亭玉立的少女。啞叔終於蒼老,皺紋、白發、瘦弱、老態龍鍾。而當日那留得一命的小狗也已成了威武的大狼狗。
阿美愛唱歌,有一副好嗓子。她結識了一個青年,英俊而有才華,只是懷才不遇,僅僅是個默默無聞的詞曲作者。他們彼此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常常一起說些音樂,一起唱歌。
阿美越唱越出色了。後來,她終於成名。由窮苦樸素,變得亮麗耀眼。可卻忙得沒有時間回家,沒有時間陪伴啞叔,沒有時間和青年在一起。阿美和青年甚至有了爭吵,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了。最後,阿美成了紅透半邊天的女歌星,而青年依舊是濟濟無名地塗寫些詞曲。
阿美出了名,卻失去了自由,經紀人不許她回家,不許她和青年來往,更不許她和啞叔見面。因為,一個大明星,怎堪有個貧窮的家,怎堪有個沒前途的男友,怎堪有個殘疾的老父。那樣會影響她在歌迷心目中的形象。
有一日,阿美召開記者招待會,啞叔和鄰居阿明用了最大的努力以最體面的裝束去記者招待會。
久已不見,老人顫巍巍、激動地含笑看著女兒,渴望她叫他一聲爸。阿美的經紀人在旁邊一直阻止少女與這落魄的老人相認。鎂光燈閃耀,阿美走去想擁抱老人卻被經紀人攔住。現場騷亂,啞叔的鄰居阿明開始叫囂少女為什麼不認爸爸。啞叔害怕自己會影響女兒的前程,於是推著鄰居離開了。
破舊的家中,一下子變得寂靜,沒有了女孩的歡聲笑語,只剩無邊的空洞。啞叔落寞的身影,和那隻養了多年的來福,同樣低著頭,彷彿知道主人的心痛。
一天,啞叔在散步的時候,一輛摩托車疾馳過來,啞叔因為時時刻刻惦念著女兒,而沒有留意那狂嘯的馬達聲。來福一個飛奔,撲向啞叔的背後,把主人推到路邊,自己卻被摩托車撞飛,軋過,從肚子碾過,翻了個身,躺在路邊,腹部起伏,滿地是血。
啞叔把來福帶回了家。獸醫搖搖頭,意思是沒救了。
來福躺在桌子上,滿身是血,身體一起一伏地急促呼吸,一雙眼睛凄楚而痛苦地看著主人。啞叔老淚縱橫。總歸是要死,與其讓它忍受疼痛的煎熬,不如讓它痛快地離去。啞叔痛苦地舉起了一根棍子,猶豫著,然後狠狠地朝來福的頭部砸去……與啞叔相依唯命的來福也離開這個世界了,啞叔處境更加凄涼。
一邊,是落幕般的清冷;一邊,是舞台上的喧囂。
一邊,是曲終人散的凄涼;一邊,是好戲開幕的熱烈。
一邊,是失去的悲傷;一邊,是成功的喜悅。
阿美終於成了台灣當紅的歌星,她吩咐經紀人帶20萬(70年代的20萬應該等於現在不少錢了)給啞叔,希望啞叔能買間新房子,希望他能生活得比以前舒適。阿美並非冷血,她也在無奈中掙扎和矛盾。之後父女倆一直沒再見面。阿美的成功,阻斷了他們的聯系。以至於對老父的疾病,阿美一無所知。
阿美要開演唱會了。青年為了喚醒阿美,為她寫了一首歌,歌名是《酒干倘賣無》。青年在演唱會前把歌送到了她手裡。阿美看了歌詞,痛哭流涕,她不停地學唱那首歌,父親辛苦撫養她長大的一幕幕全都如潮般湧向眼前。
演唱會開始了,當阿美唱完第一首歌的時候,啞叔的鄰居阿滿嫂跑來,告訴阿美,啞叔心臟病發,快不行了,阿美立即趕去了醫院,但演唱會尚未結束,經紀人唯有找公司里別的歌星上來替場。
阿美趕到醫院,終於見到了父親,阿美連喊:爸,爸! 可此時,啞叔已經在阿美跨進門前停止心跳了。 啞叔去世時也沒看女兒最後一面,阿美也痛哭流涕,傷痛欲絕。
演唱會快要結束的時候,阿美含淚演唱了《酒干倘賣無》……
觀眾們從沒聽見過這么動人的歌曲, 全場觀眾感動落淚,報以雷鳴般的掌聲。
之後,我終於能把影片中的情節和歌曲的歌詞一點一點地對號入座了,終於明白歌詞中表達的意思了。故事就是這樣。記憶中的這些碎片雖不完整,但刻骨銘心。寫完這些文字,我竟也流下兩行清淚。十幾年前的影片,因為童年時的不盡全懂,我一直想再重溫一遍,但卻難尋它的蹤影。如果你在哪裡看到《搭錯車》,就借回家看看吧,看了之後聽《酒干倘賣無》,會有感動盤旋在心裡,會有淚水徘徊在眼裡。而我也會繼續追尋它的蹤影,希望有一天還有機會再感動一次,痛哭一次 。
Ⅶ 酒干倘賣無的電影叫什麼
你好,你提出的問題我試著回答一下
這部電影叫:搭錯車
英文名 Ride the Wrong Car
1983年出品
導演: 虞戡平
主演: 孫越 劉瑞琪 吳少剛
Ⅷ 「酒干倘賣無」這首歌是哪一年流行的,裡面講的故事是什麼
晚上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
酒干倘賣無,閩南語「有酒瓶子賣嗎」的意思,是收酒瓶的叫賣語。歌曲《酒干倘賣無》是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由歌手蘇芮演唱。此後被多次翻唱。
這首歌曲是由蘇芮在在1983年春晚演唱的。
歌曲影響
一首《酒干倘賣無》曾經在祖國大陸大街小巷傳唱,時至今日,這首歌仍備受當代青年喜愛而成為許多人日不離口的小曲在哼著。我雖不是什麼歌迷,甚至也稱不上愛好者,有時卻也隨口哼哼「酒干倘賣無……」那麼,怎麼突然想起這首歌呢?這是因為想起有關這首歌的話題:酒、干酒、酒干、倘賣、倘賣無……等等等等這些外地人聽起來吞吞吐吐、斷斷續續的語句,使我萌生了為《閩南語林趣話》寫篇短文的念頭。常看報紙的朋友也許記得,幾年前,這些吞吞吐吐、斷斷續續的語句曾經以《酒干倘賣無》這首歌為由頭,成為我國南方某報「夜光杯」專欄用一整版、數篇文章來研究這句閩南話的話題。一整版文章中,除了對酒的解釋正確外,沒有一篇對「酒干倘賣無」這句話的本意、本義講對的。多數觀點認為「酒干」就是把酒幹了;「酒干倘」即喝剩下一點在「流淌」;「酒…賣無」是「無酒賣」的倒裝……如比這般,分析得有滋有味。我相信,略為熟知閩南話的人聽了這種分析都會為之捧腹!大家知道,研究任何一種語言首先要熟悉這種語言。同理,研究閩南話而不熟悉閩南話怎麼行呢?「酒干倘賣無」原本是閩南和台灣沿街叫買、叫賣的一句生意話,當時由於各地街頭巷尾都在唱《酒干倘賣無》這首歌,一些文人在覺得新鮮之餘動了惻隱之心而對這句在台灣和閩南很平常的話展開了研究,他們並不知道這類「街巷語言」真要研究,是取之不盡,道之不絕,難研究透的。再說,研究閩南每句話都應首先熟悉、了解它的使用環境、語詞結構,否則肯定會鬧出笑話。比如你如果真夠條件研究「酒干倘賣無」這句歌詞,那你起碼應根據其原本可以准確斷開、組合、衍生的詞語有:酒、酒干、干酒、幹了;倘、毋倘、有倘、無倘;倘賣、倘賣無、無倘賣、有倘賣、賣多少、很好賣、賣無了、無賣了……等等。有意思吧?一句「酒干倘賣無」短短五個字,一下子可以分解成這么多的詞和片語。這又說明,研究閩南話還要有相當數量的閩南語詞積累,才能准確分解出更多閩南語片語合並弄清它的真意。將正確的語詞分斷出來後,再來研究它的本意、本義。在閩南話中,「酒」即人們日常飲用的各種酒的總稱;「酒干」是什麼呢?這是外地人最不了解的閩南名詞——空酒瓶子;「干酒」是閩南話的倒裝「把酒幹了」的提議或氛圍;「倘」的本義是可以;「毋倘」是否定詞不可以、不應該;「有倘」是設問,有沒有什麼可以……怎麼樣;「無倘」也是肯定詞,無什麼可以……怎麼樣;「有倘買」是肯定句,有什麼可以買;「有倘賣」也是肯定句,有什麼可以賣;「買無」是買不到;「賣無」根據語氣分意思:語氣輕是賣完了、賣了啦。語氣重了是設問「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賣?」至此,「酒干倘賣無」這句話的本意、本義就推出來了,即「有沒有空酒瓶子賣?」的意思。「酒干倘賣無」這句話的關鍵詞是「空酒瓶子」,中心意思理解了,怎麼斷句意思都會對。如喊成「有空酒瓶子賣嗎?」也對。那麼,怎麼回答「酒干倘賣無」呢?可以是「有」、「有倘賣」、「賣無啦」、「賣了啦」、「無倘賣羅」……等等,也對准了中心意思。還有一點要注意,「賣無」是設問,如答成「賣無啦」,這個語氣詞「啦」又成了關鍵詞「賣完了」的意思。由此可見,閩南方言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有嚴謹的邏輯意思,而其中也不乏一句之師,一字之師可供效法。
背後的真情故事這是一首年代久遠的老歌了,卻仿久不衰般地一直傳唱到現在。其實是一首很感人的歌曲,卻慢慢由歌手們翻唱得變了原味。先是蘇芮,唱得還好。然後到現在的迪克牛仔,已經變得越來越趨向於一首單純的搖滾歌曲了,沒了催人淚下的感覺。閩南、台灣一帶的男女老少們,人人都會扯著嗓子唱上幾句「酒干倘賣無,酒干倘賣無……」。這是一句閩南語,大概意思是說「有酒瓶子要賣嗎?」。閩南、台灣一帶收購廢棄的空酒瓶子,再賣到廢品回收站里賺點小錢的人,都是一邊走街串巷,一邊高喊「酒干倘賣無」。若有誰家裡有空酒瓶子要賣,就會叫住這收購廢品的人。很小的時候,我就常常在吼著這首歌——「酒干倘賣無,酒干倘賣無……」。從不知道原唱是誰,只當是流傳民間的民歌;從不知道完整的歌怎麼唱,只會這一句最膾炙人口的。到了再大一點點,上了小學,會聽歌了,知道大概歌詞了,知道唱這首歌的是個女歌手。但一直想不通,印象中隱隱約約的那些歌詞,和這句「酒干倘賣無」有什麼關系。單單聽這一句,我一直以為,這只是一首勁爆的搖滾歌曲,卻沒想到它的背後,隱藏了那樣凄楚的故事。我不知道那故事是真是假,但從看過那故事之後,每每聽這首歌,我都情不自禁地落淚。那是一部關於《酒干倘賣無》的電影。片名叫《搭錯車》——也許我比較愚笨,直到現在我還是不明白這個片名和故事內容有什麼聯系。但感人的是影片,可以不在乎其名。那時候,是十多年前了。那時候,鮮有VCD,看的是租借來的錄相帶。那時候,我還只是上小學。所以關於那部片子,我現在也只能拾起記憶中殘存的斑斑碎片。故事主人公 啞叔 是曾參加過 抗日戰爭的退伍軍人,他在一次沖鋒時 被敵人用刺刀割斷聲帶,變成了啞巴,他後來 到了台灣,靠撿破瓶子為生,他家裡的牆壁 是由一個又一個空酒瓶 疊成的。因為他不能說話,所以只能用嗩吶 吹出「酒干倘賣無」的聲音。窮苦的啞叔有一天去撿破瓶子時 撿到了一個棄嬰。是個女孩。女孩身上,有封信,信上寫著:「她叫阿美,希望好心人能撫養她成人,好人一生平安」。啞叔他滿臉笑容,高興地把她抱回家去。回到家之後,啞叔和老婆吵了起來,因為老婆實在忍受不了 本來已經 窮困潦倒的家庭還要再撫養多一個人。第二天, 她寫了封信 放在桌上,就離開 啞叔 了。一個單身而又窮困潦倒的啞叔養育一個未滿周歲的嬰兒,他每天忙忙碌碌,但看著她一點一點地長大,心裡 也是很高興的。女兒一周歲時終於開口 叫了聲 爸爸,這使啞叔激動不已,辛勞化成臉上的喜悅。時間又過了幾年,某一天,啞叔的鄰居捉了一隻小狗,跟啞叔商量,准備殺了吃肉,剛把小狗打個半死,趁他們說話的時候,小狗跑到正在寫作業的阿美身旁,阿美看到了受傷的小狗,覺得很可憐,便要求啞叔把小狗留下養了起來,取名來福。不變的是啞叔依然慈愛善良,家裡依然不富裕,牆依然是那些酒瓶子。啞叔就那樣用每日賺得的那一點點錢,養大了阿美。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斗轉星移,時光飛逝,老人鬢已如霜。阿美也長大了,變成了美麗 乖巧,孝順,開朗,亭亭玉立的少女。啞叔終於蒼老。皺紋,白發,瘦弱,老態龍鍾。當日那留得一命的小狗也已成了威武的大狼狗。阿美愛唱歌,有一把好嗓子。她後來結識了一個青年,英俊而有才華。只是,懷才不遇,僅僅是個未成名的詞曲作者。他們彼此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常常在一起,說些音樂,一起唱唱歌。阿美越唱越出色了。後來,她終於成名。由窮苦樸素,變得亮麗耀眼。可卻忙得沒有時間回家,沒有時間陪伴啞叔,沒有時間和青年在一起。阿美和青年甚至有了爭吵。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了。直到最後,阿美成了紅透半邊天的女歌星,而青年依舊是濟濟無名地塗寫些詞曲。阿美出了名,卻失去了自由,經紀人不許她回家,不許她和青年來往,更不許她和啞叔見面。因為,一個大明星,怎堪有個貧窮的家,怎堪有個沒前途的男友,怎堪有個殘疾的老父。那樣,說是會影響她在歌迷心目中的形象。有一日,阿美召開記者招待會,啞叔和鄰居阿明 用盡了最大的努力 穿著了最體面的裝束去記者招待會。久已不見,老人顫巍巍、激動地含笑看著女兒,渴望再次看到她叫他一聲爸。阿美的經紀人在旁邊一直阻止少女與這破落的老人相認。鎂光燈閃耀,阿美走去想擁抱老人卻被經紀人攔住。現場騷亂,啞叔的鄰居阿明開始叫囂少女為什麼不認爸爸。啞叔他害怕影響女兒的前程,於是推著鄰居離開了。破舊的家中,一下子變得寂靜,沒有了女孩的歡聲笑語,只剩無邊的空洞。啞叔落寞的身影,和那隻養了多年的來福,同樣低著頭,彷彿知道主人的心痛。一天,啞叔在散步的時候 一輛摩托車疾馳過來,啞叔因為 時時刻刻 惦念著女兒,而沒有留意 那狂嘯的馬達聲。來福一個飛奔,撲向啞叔的背後,把主人推到路邊,而自己被摩托車撞飛,軋過,從肚子一碾,翻了個身,躺在路邊,腹部起伏,滿地是血。至今我仍在想,不知那個鏡頭是不是真的,拍攝時是不是真的讓一輛摩托車碾過那隻狗的腹部。那個鏡頭那麼真,真得讓我揪心。啞叔把來福帶回了家。獸醫搖搖頭,意思是沒救了。來福躺在桌子上,滿身是血,身體一起一伏地急促呼吸,一雙眼睛凄楚而痛苦地看著主人。啞叔老淚縱橫。總歸是要死,與其讓它忍受疼痛的煎熬,不如讓它痛快地離去。啞叔痛苦地舉起了一根棍子,猶豫著,然後狠狠地朝來福的頭部砸去……,與啞叔相依唯命的來福 也離開這個世上了,使啞叔 處境更加凄涼。一邊,是落幕般的清冷;一邊,是舞台上的喧囂。一邊,是曲終人散的凄涼;一邊,是好戲開幕的熱烈。一邊,是失去的悲傷;一邊,是成功的喜悅。阿美終於成了台灣當紅的歌星,阿美吩咐經紀人帶20萬(70年代的20萬應該等於現在不少錢了)給啞叔,希望啞叔能買間新房子,希望他能生活得比以前舒適。阿美並非冷血,她也在無奈中掙扎和矛盾。之後父女倆一直沒再見面。阿美的成功,阻斷了他們的聯系。以至於對老父的疾病,阿美一無所知。阿美要開演唱會了。青年為了喚醒阿美,為她寫了一首歌,歌名是《酒干倘賣無》。青年在演唱會前把歌送到了她手裡。阿美看了歌詞,痛哭流涕,她不停地學唱那首歌,父親辛苦撫養她長大的一幕幕全都如潮般湧向眼前。演唱會開始了,當阿美 唱完第一首歌的時候,啞叔的鄰居 阿滿嫂 跑來,告訴阿美,啞叔 心臟病發,快不行了,阿美立即 趕去了醫院,但演唱會 尚沒結束,經紀人唯有找公司里別的歌星上來替場。阿美趕到了醫院,終於見到父親了,阿美連喊:爸,爸! 可是 此時 啞叔 已經在阿美跨進門之前停止心跳了。 啞叔 去世時 也看不到 女兒最後一面,阿美她也痛哭流淚,傷痛欲絕。在演唱會快要結束的時候,阿美含淚演唱了《酒干倘賣無》……觀眾們從沒聽見過 這么動人的歌曲, 全場觀眾 感動落淚,報以雷鳴般的掌聲。之後,我終於能把影片中的情節和歌曲的歌詞一點一點地對號入座了,終於明白歌詞中表達的意思了。故事就是這樣。記憶中的這些碎片雖不完整,但刻骨銘心。寫完這些文字,我竟也流下兩行清淚。十幾年前的影片,因為童年時的不盡全懂,我一直想再重溫一遍,但卻難尋它的蹤影。如果你在哪裡看到《搭錯車》,就借回家看看吧,看了之後聽《酒干倘賣無》,會有感動盤旋在心裡,會有淚水徘徊在眼裡。而我也會繼續追尋它的蹤影,希望有一天還有機會再感動一次,痛哭一次 。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去一點幫助,謝謝。
Ⅸ 酒干倘賣無的故事
《酒干倘賣無》是1983年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搭錯車》講述了一個退伍老兵啞叔與棄嬰的故事。退伍老兵以撿拾破爛為生。1958年冬天的一個清晨,啞叔在高級住宅區撿回一個被遺棄的女嬰,取名阿美。此後,啞叔又當爹又當娘,父女二人相依為命,在艱辛貧困的日子中掙扎,憑借著微薄的收入將阿美撫養成人。
在青年作曲家時君邁的幫助下,阿美成了一名紅歌星。不料阿美成名之後,竟然遺忘了啞叔對她的恩情。在一次演唱會上,時君邁在阿美家附近的時候想去看看阿美的父親,走到阿美父親的窗前,鄰居給時君邁講述了阿美父親從小用《酒干倘賣無》的小號聲來逗阿美歡樂,時君邁得到了靈感,沒有見阿美的父親,而是立馬回到家裡,為了喚醒阿美,為她寫了一首歌,就是這首《酒干倘賣無》。
時君邁在演唱會前幾天把歌寄到了她手裡。阿美看了歌詞,痛哭流涕,她不停地學唱那首歌,父親辛苦撫養她長大的一幕幕全都如潮般湧向眼前。阿美沒有遵從經紀人的安排,演唱了這首《酒干倘賣無》,雖然觸怒了經紀公司,卻堅定地表明了她對自己過去人生的歉疚和懺悔,痛悔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搭錯了車。
(9)酒干倘賣無電影2015擴展閱讀:
酒干倘賣無是一句閩南語,大概意思是說「有酒瓶子要賣嗎」。閩南、台灣一帶收購廢棄的空酒瓶子,再賣到廢品回收站里賺點小錢的人,都是一邊走街串巷,一邊高喊「酒干倘賣無」。若有誰家裡有空酒瓶子要賣,就會叫住這收購廢品的人。
歌曲《酒干倘賣無》是閩南語,但是有兩個錯別字。閩南語中保留很多古漢語的成分,有很多字如果不懂古漢語,根本寫不出來,比如歌名中的「干」和「倘」,就是錯別字。「『干』正確的應該是『瓨』(音同祥),這個字出現在2000年前司馬遷的《史記》里,就是酒瓶子的意思;『倘』應為『當』,《古詩十九首》里就有這樣的用法」,由於許多人不了解,所以便音譯成「干」和「倘」。
Ⅹ 酒干倘賣無電影是誰主演的呀 叫什麼名字
那是一部關於《酒干倘賣無》的電影。片名叫《搭錯車》——也許我比較愚笨,直到現在我還是不明白這個片名和故事內容有什麼聯系。但感人的是影片,可以不在乎其名。
〖演職員表〗
導演
虞戡平 Yue Ham Ping
編劇
黃百鳴 Bak-Ming Wong
吳念真 Wu Nianzhen
葉雲樵 Yunqiao Ye
宋項如 Hsiang Yu Sung
演員
孫越 Shueng Yue ...啞叔 Uncle Dumb
劉瑞琪 Shui-Kei Lau ...阿美
吳少剛 Shaogang Wu ...時君邁
李立群 Lichun Lee ...阿滿
江霞 Xia Jiang ...滿嫂
原創音樂
陳志遠 Chi Yuen Chan
李壽全 Shou-Chuan Lee
攝影
賀用正 Yongzhong He
美術設計
張季平 Chi-pin Chang
錄音
高富國 Fu Kuo 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