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2015年電影消費

2015年電影消費

發布時間:2022-06-13 11:07:42

『壹』 貓眼票房怎麼分析

只統計已開映場次和當天未開映場次票房。根據自己平台統計加上估算其他渠道售票估算而得。

貓眼電影是美團旗下的一家集媒體內容、在線購票、用戶互動社交、電影衍生品銷售等服務的一站式電影互聯網平台。

2015年6月,貓眼電影覆蓋影院超過4000家,這些影院的票房貢獻佔比超過90%。目前,貓眼占網路購票70%的市場份額,每三張電影票就有一張出自貓眼電影,是影迷下載量較多、使用率較高的電影應用軟體。

重大事件:

2015年7月,貓眼電影獨立為美團網旗下全資子公司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簡稱貓眼公司)。

2015年7月13日,美團公布2015年上半年總體和各項業務數據。其中貓眼電影2015年上半年交易額達60億元,超過2014年全年,佔70%市場份額。

2015年7月9日,美團貓眼電影發布第二期大數據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電影消費洞察》。報告樣本抽取於超5億人次的貓眼電影消費數據,覆蓋影片映前映後全部用戶流程,並提供了最多的電影畫像實例解析。

2015年7月6日,電影《梔子花開》在北京舉行首映禮,貓眼電影作為《梔子花開》的聯合發行和聯合營銷方,為影片舉辦了主題為「全明星首映觀影畢業晚會」的粉絲專場觀影活動。

『貳』 影片沒那麼好《哪吒》15億票房背後中國人在被誘導消費么

我認為截止7月30日14點,上映5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已經斬落驚人的10億元票房。根據貓眼預測,該片最終票房或達22.59億元。此前,中國市場動畫電影票房最高的是《瘋狂動物城》,為15.27億元。

目前已破15億元。

有證券分析師表示,考量光線傳媒不僅參與該片製作亦有發行,如按投資比例為20%計算,本片將為凈利潤貢獻3億元。《哪吒》在微博、新聞平台一片叫好,在文青聚集地,豆瓣,更是收獲了8.8的高分,進入了神片的行列。看起來,《哪吒》是一次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

但《大聖》宛如天空的流星。自此之後,似乎再也找不到值得考究一番的作品了。國漫可謂負重難行。此刻,它正緩慢爬行在技術與藝術難以平衡的分水嶺上,且更傾向於前者。

這不是藝術家的選擇,而是市場的選擇。

一方面:2015年的中國電影票房冠軍《捉妖記》,及2016 年中國電影票房冠軍《美人魚》均採用大量CG元素。自2014 年起,奇幻類影片的票房及數量佔比均持續走高,動畫電影的票房增速及數量增速均保持在 10%以上。

2015 年,動畫影片《大聖歸來》斬獲 9.6 億元票房,居同年票房第7名。2016 年,票房排名前10位的影片中,動畫/奇幻類電影占據5席。在鏈條前端的帶動下,中國的CG影視製作市場空前巨大。

另一方面。有人如此打趣國漫:關鍵時候喊口號,天空大地放特效。人物塑造單薄、情感表達單面。CG不像是為情節服務的技術,反而就是電影本身的目的。以《哪吒》為例,片中設置了一個花了大量筆墨描繪的「一鏡到底」段落。但當觀眾聚焦情節的時候,卻發現,這段「精彩」對於情節、情感的推動,沒什麼意義。

「特效套路」,為中國動漫電影在短期內贏得了市場。但梳理電影作品的發展方向,對技術的沉溺,既是國漫的崛起的墊腳石,又是國漫崛起的絆腳石。我們似乎再沒有機會看到一個純然用心的想像世界、一個中國的《千與千尋》了。

02

從作品的角度,發燒友看到了中國漫畫電影十幾年來的巨大困局。從商業的角度,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大護法》等影片背後,出品、投資人光線傳媒,看到的是中國國產電影發展的巨大機會。

2016年,是中國動畫電影市場的轉折之年。這一年,靠著兩部引進動漫《瘋狂動物城》《功夫熊貓3》,票房整體水平突破了70億元。近5年來,國內動畫電影的平均票房約處於45億元左右,佔到全年總體票房的10%,已經形成了規模相當的市場。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國產動漫與引進動漫的票房差距正在縮小,在2018年上半年,二者已經能夠打成平局了。

而如果再仔細觀察:國產動漫的票倉,往往聚集在二三線城市。並且,每每出現好片,就會有大量的一線票倉增量。

有趣的是,每年穩定發電影版的動漫《熊出沒》成績一直很穩定,去年甚至以6.05億元,斬獲了去年的動漫票房冠軍。

這里,小編沒有不尊重《熊出沒》的意思。但是一切都指向一個答案:國產動漫在中國有極為巨大的市場潛力。而且,整個市場實在是太缺乏爆款、缺乏好片了。

在引進與製造動漫電影方面,光線傳媒,毫無疑問是國內影視企業中的先行者。

去年六月,光線旗下,專事布局國漫領域的孫公司——彩條屋影業,發布了2019國產動畫片單,並曝光一組先導概念海報。這也是相繼與國產動畫「三大」系列(《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大護法》)合作後,彩條屋再一次公布三部國產原創動畫。它們分別是國產動畫「神話三部曲」:《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和《鳳凰》。

『叄』 超強吸金的中國電影產業,不同年齡層次的觀眾都是啥特點

2012年:170.73億元,2013年:217.69億元,2014年:296.39億元,2015年1-9月:突破297億元。這是內地電影市場近四年的表現,其超強的吸金能力令人側目,引得各路豪強紛紛跑來分食這塊蛋糕。中國內地觀眾對電影產業的高速增長貢獻了大量的真金白銀,對觀影群體的必要了解,有助於電影產業的發展和生態的培育。下面,結合自己的親身感受,談一下對內地電影觀眾的了解,由於缺乏數據支持,這些認識只是停留在粗淺的感覺層面上,也只能粗略地用年齡層次對觀眾進行劃分。
首先提到的是當前電影的主流消費群體——年輕人,年齡層次以90後為主,這幫年輕人作為觀影主力托起了中國電影業的「牛市」。與此同時,她(他)們的消費傾向也受到了不少非議,主要表現在兩點上:一是對喜劇電影的過度偏好。看一下內地電影市場的票房榜單,除去引進的好萊塢大片,過10億的6部電影中,有5部是喜劇類型。前兩年的《泰囧》以12.67億登頂國產電影票房榜首,今年的《捉妖記》又以24.38億登頂了內地電影票房榜首,著實令人眼紅耳熱。用「億」為單位計量喜劇電影的票房已經很平常了,「破五」、「過十」更是不稀奇。這給很多人造成的感覺是:現今的年輕人太喜歡沒心沒肺的笑了。現場觀影的感覺也是如此,年輕人的笑點普遍很低,稍有點笑意的情節都能讓她(他)們笑出聲來。二是對電影消費的缺少理性。現在的年輕人對一些披著電影外衣,實則用帥氣、名氣、闊氣搞行銷的東西情有獨鍾,向一些純粹以斂財為目的的玩電影者大灑金錢。我曾經問過一名90後,《小時代》與《何以笙簫默》這樣的電影好看嗎,回答是看著挺爛的,可絕不會缺席。這種不理性的任性消費行為尤其為人詬病,被貼上了「無腦」的標簽。年輕人的這兩種消費偏好,給電影市場造成了旱澇不均的狀況,投其所好的賺的盆滿缽滿,一些高品質的電影卻少人問津,部分用心作電影的人連成本都收不回來,年輕人的觀影喜好因此廣受指摘。其實,更應該試著去理解年輕人這樣的消費行為背後的原因。
為什麼喜劇片廣受追捧
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累並煩惱著的時代,自打懂事起,累與煩就無所不在。上學的年輕人為學業所累為考試心煩,上班的年輕人為工作所累為生活心煩,有錢的不知道該做什麼,沒錢的恨不能什麼都做,壓力無時無處不在。有很多年輕人要聽著郭德綱的相聲入睡,就是要用輕松來舒解心中的壓力。走進電影院圖個輕松放鬆,開心笑笑緩釋下內心的壓力,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也就少有心情去體味憂苦的內容了。不獨年輕人如此,各年齡層次想笑的需求都一樣強烈,所以質量高點的喜劇片都會受到廣泛追捧,票房大賣也就不足為奇了。
為什麼低劣的東西深受青睞
當今的年輕人對用帥氣、名氣、闊氣包裝起來的東西沒有絲毫的抵抗力,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忠誠度,確實是一件讓人不太好接受的事情。可這與社會環境有很大關系,在這個瘋狂的追名逐利的社會,還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可以去信呢,在信無可信的情況下,年輕人對長相、名氣、物質的喜好就成為最本能最直接的選擇了。除了年齡尚小的孩子,我們哪個年齡層次的人不為利與名所左右呢。當年輕人需要用這些麻醉自己的時候,善斂財者就會提供「麻醉劑」,收益想不好都難。
為什麼高品質的影片遭受冷遇
部分高質量的影片遭受冷遇確實令人寒心,但如果用文化、品味、層次什麼的居高臨下地來說年輕人,就是一件挺裝的事情了。70後喜歡過瓊瑤,80後喜歡過韓寒,90後喜歡郭敬明也就是正常的事情,誰也不比誰高到哪裡去。年輕人之所以對好電影不感冒,除了上面提到的兩個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年輕人還沒有必要的生活體驗。拿《鋼的琴》與《闖入者》這樣的影片來說,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經歷看了之後才會有觸動內心的感覺,年長點的對其中的情境深有體驗的就會感到回味良久。年輕人還沒有這方面的經歷,也就難以體會到其中的深意。換成我自己二十多歲的時候,看這樣的片子也會覺著沉悶。近幾年,部分愛情片特別是校園青春片受到追捧,就是因為這是當下年輕人正在體驗或者剛剛走過的經歷。好電影沒有好票房,與年輕人沒有太大關系,與觀影群體不夠多樣化有關。
所以,年輕人有這樣的觀影行為是可以理解的,不應該把社會的問題推到年輕人頭上,更應該看到年輕人給中國電影業帶來的深刻變化。其中,最突出最直接的變化是,年輕人的消費有力拉動了電影業的發展,吸引了大量的資源流入,短短兩年時間,有多少大鱷、多少資本進入了電影產業。相比前幾年,電影業的資源配備和行業地位變化巨大,年輕人無疑是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主力推動者。
還有一個深刻的變化是,當年輕人毫不吝惜地掏出腰包走進影院時,也在改變著我們傳統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我曾經向60、70、80後的人推介過好電影,回應都是一副不屑不解的表情,為什麼要花錢去電影院看呢,從網上看又省錢又省事。當年輕人越來越喜歡花錢走進影院享受身臨其境的視聽感受時,也在改變著那種根深蒂固的習慣於吃免費午餐的快餐式消費行為。不管她(他)們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她(他)們的行為都在說明著一個被很多人忽略了的道理:你花錢消費才能養活為你服務的人,才能讓你享受到更好的服務。所以,當年輕人填滿影廳座位的時候,我們應該對這些年輕人表示感恩,她(他)們的這一小步,是中國電影業的一大步。
下面再打包說一下其他年齡層次的觀眾,從小到大說起吧。先說少年兒童,作為令人欣喜的新生力量,孩子們的觀影消費特點很明顯:一是不太在意花錢,家長們為孩子掏錢買票看電影是件很痛快的事情。二是大多是捆綁消費,孩子們可以把家長一同領進影院,而不管家長是否願看,還拉動了「爆米花經濟」。三是從小就養成了看電影的習慣,長大了也會將看電影作為生活中的一大喜好。這些孩子們的勢力有多大,看看今年火爆程度前所未有的暑期檔就知道了,120多億的票房,孩子們有一多半的功勞。隨著孩子們的日漸長大,電影市場會有更紅火的未來。
再說中青年人,60—80年代的人應該是電影消費最荒瘠的地帶了,要麼日常俗務纏身,要麼習慣網上掃片,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沒進過電影院的不在少數。諸多原因造成的觀影熱情低落,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最後重點說一下老年人,老年群體的觀影消費潛力其實遠超出我們的印象。從個人經驗看,在影院見到的老年人越來越多,男性與女性觀眾有著不一樣的表現。男性觀眾數量相對要少,在售票處與影廳內碰到他們時,可以覺出他們有點不自然。這種感覺我也有同感,由於不再年輕,在看一些愛情片青春片時,在售票處、檢票口和影廳內,面對年輕的工作人員和觀眾,總會感覺有點不好意思,在影片結束時會盡量早些離場。
相比男性觀眾,女性老年觀眾則絲毫沒有這方面的矯情,她們在影院里表現的從容投入。有一次在影廳內碰到兩位70左右的老太太,一位在放映前自在地與旁邊的年輕人交談,說自己從《黑貓警長》到《滾蛋吧 腫瘤君》把近期上映的片子都看了個遍;還有一位老太太提著一大包東西,電影完場後站在當月排片欄前端詳了老半天,恰好她旁邊站著一位領著小孩的父親,三個不同年齡層次的人並排站在那兒看排片預告,感覺很有些意味。我與兩位老人一同看的那場電影是《華麗上班族》。中秋期間,前後多次碰到了或結伴或由子女陪伴的老年女性觀眾,而且可以明顯感受到她們很高的觀影興致。如果說這些還是個例的話,那麼在看《闖入者》時碰到的老年人就更能說明問題了,當時的影廳雖然不算大,但老年人坐了有一半還多。關鍵不在於數量,而在於她們不約而同地來看電影,說明她們是在主動獲取影片信息,背後的觀影熱情是很高的。《智取威虎山》近9億的票房,老年人的消費應該不在少數。老年人有收入,有生活體驗,更重要的是有空閑,還沒有網上掃片的習慣,與保健、旅遊、跳廣場舞這些愛好相比,看電影得到的精神享受有著得天獨厚的魅力,老年人觀影的「白發經濟」還是大有可為的。
上面說到的這三個年齡層次的觀眾,是有關聯效應的。中青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孩子有孩子喜歡看的,老人有老人願意看的,只要把孩子與老人的文章做足,也就不愁把中青年人帶進影院里了。由此可見,除了年輕人,其他年齡層次的觀影消費也有比較大的引導、拉動、開發的空間。
額外多說一點的是,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在影院里碰到的女性觀眾都明顯多於男性觀眾,即使是年輕情侶,應該也是女性左右著觀影消費。所以在用到第三人稱時,我把「她」放在前面,把「他」放在了括弧里。不管在哪個市場什麼消費,女性都是永遠的主角
國內電影市場處在有史以來最好的時候,觀眾是電影產業的「衣食父母」。可是在其他行業將消費者奉為圭臬、把營銷做到極致,用「大數據」去把握和滿足消費需求的時候,電影觀眾卻似乎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還是說一下切身體驗,作為一名骨灰級觀眾,我從未收到過院線的任何訊息,哪怕是一條簡訊。在淘寶上買一次東西,還能不時收到一些問候呢。感覺電影行業還是有點靠天吃飯、等米下鍋的狀態,對我們的觀眾缺乏主動深入的了解。對於電影從業者來說,只有發自內心地去愛觀眾,觀眾才會更愛電影。

『肆』 2015年全球電影產業總值

1. 長城 The Great Wall
導演 : 張藝謀 Yimou Zhang
2.【阿凡達2】
類型:動作/科幻/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5-12(美國)
3.【復仇者聯盟2】
類型:動作/科幻/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5-05-01(美國)
又名:復仇者聯盟2/復仇者聯盟:奧創時代/復仇者聯盟:奧創年代
4.【星球大戰7】
類型:劇情/動作/科幻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5.【碟中諜5】
主演:湯姆克魯斯
類型:劇情動作科幻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又名:職業特工隊5
6.【魔獸爭霸】(據說這個電影裡面有真愛如血的瓦洛,沒錯就是帥小伙笨笨)
類型:動作/戰爭/奇幻/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5-12-18(美國)
又名:魔獸世界
7.【終結者5:起源】
主演:斯瓦辛格
類型:動作/科幻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5-07-01(美國)
8.【獨立日2】
類型:科幻/驚悚/災難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5-07-03(美國)
又名:天煞-地球反擊戰2
9.【功夫熊貓3絕領全球】
類型:喜劇/動畫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5-12-23(美國)
10.【侏羅紀世界】
類型:動作/科幻/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5-06-12(美國)

『伍』 中國電影票房9年來首次負增長,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中國電影票票房一直在下降,很多人都說中國的電影已經到了強弩之末的境地,我覺得這句話沒有說錯,中國電影的發展現狀的確不容樂觀,發生這種現狀的原因我覺得應該從多方面來討論。

國產電影和國外電影相比人們更加樂於選擇在電影院看國外電影,而不是國產電影,電影院消費人群主要是在年輕人,顯而易見的是國外的電影更加受到年輕人的吹捧。現在人們對於電影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對於電影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現在電影的內容已經不能夠適應人們精神生活上所發生的變化,人們更加需要的是那些有內涵的電影,可以反映出生活的電影,我覺得在這方面中國的電影做的還不是很好。

『陸』 看 2015年上映的電影需要多少錢

這個根據每個城市的情況還有就是影院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像我們這里的話2D 的一般在30以上,3D一般在50以上,各個廳也不一樣的,可以上摳電影查下你所說的電影的情況,一般要是趕上活動的話,9.9什麼的還是很好的

『柒』 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多少億

年度票房收入:440億人民幣

『捌』 為什麼現在電影院消費那麼貴

場地成本上漲,人力成本上升,設備維修和置舊費用,物價上漲,加上平時的觀影淡季影院入不敷出,旺季的時候就會隨著電影的市場需求成倍上漲票價

打開購票APP,你或許會發現,一部電影的票價已經最低30元起步,而繁華地段影院的票價則一般高達60、70元,甚至百元以上。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約朋友看一次電影可能比聚一次餐還貴了。


而與我們相鄰的印度,電影票價格普遍約合人民幣5、6元。首都新德里最豪華的電影院看一次電影大概16元人民幣,加上印度高分電影頻出,難怪有網友驚呼:「印度是影迷的天堂」。


可能很多年輕人並不知道,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電影票價才2角左右,如此低廉的票價也曾經令外國影迷羨慕不已。而如今,四十年過去了,票價翻了不止百倍,占人們收入比重也越來越大(據統計,過去一張電影票價占人均收入0.67%,如今已經上升到2%)。


那麼電影票為什麼越來越貴?我們梳理了中國電影票價變化的歷史,期望能找出票價變貴的原因。


二十世紀50年代~80年代:低票價政策


在民國時期,電影並不是一個親民的娛樂活動。當時一流影院的票價大概分為4角、6角、1元等三個級別,普通影院的票價一般在2角左右。要知道,那時候一元錢就能買20斤麵粉,所以普通人一般看不起電影。在這個時期,電影票還是相對昂貴的。


新中國建立之後,我們各項管理政策都向隔壁蘇聯大哥學習,電影票價的制定機制當然也不例外。當時蘇聯為讓盡可能多的群眾走進影院,接受國家意識形態宣傳,採用低票價政策。所以,當時中國電影也是由政府統一定價,票價甚至低至幾分錢。在這個時期,電影迅速成為真正大眾的娛樂藝術品。



所以,想不降價又能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影院,電影本身的質量是首當其沖的要素。在此基礎上,採取更加靈活的定價機制,制定多層次的票價體系,才能讓每個觀眾都能買得起電影票,才能讓電影真正成為他/她娛樂生活中的一項重要選擇。

公眾號:狸貓電影惠,一隻貓為你推薦最新電影資訊解讀和電影票優惠資訊

『玖』 新上映的電影2015年8月票價多少

35,30的一般都是這個價,也有便宜的像淘寶電影20左右,很多時候還有活動

『拾』 2015年大家買過最便宜的電影票多少錢

九元

閱讀全文

與2015年電影消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成龍大哥拍的最新電影片 瀏覽:185
關於西藏動畫電影 瀏覽:305
韓國影片中的電影字幕如何翻譯 瀏覽:167
金融電影電視推薦 瀏覽:247
1905電影如何轉格式 瀏覽:671
英男是日本什麼電影 瀏覽:350
類似愛情電影上映 瀏覽:226
多a夢哆大電影大全 瀏覽:584
好看的大俠電影推薦 瀏覽:740
國內搞笑電影推薦 瀏覽:998
15電影網電影城宅男 瀏覽:456
有關音樂與愛情的電影 瀏覽:167
印度電影主角勇者 瀏覽:634
電影院基金 瀏覽:924
蘇州大光明電影 瀏覽:242
淺淺電影網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