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沖出亞馬遜的影片評價
與以往中國戰爭影動輒追求數萬人的大場面不同,《沖出亞馬遜》的視覺沖擊更具有現代感,更符合觀眾被好萊塢所培養出的觀影習慣,大量低空航拍和扛拍鏡頭以及快節奏的剪輯加上光線對氛圍的營造,使得整部影片在陽剛英氣之中流動著一股金屬質感。再配以刺激的音響和MIDI音樂。可以說達到了目前(2002年5月)國產動作電影的最高水平。(新浪娛樂評)
影片情節設置出人意料,把兩個有個性的中國軍人送到異域他鄉,接受非人的考驗,與鱷魚搏鬥,在爛泥里摸爬滾打,泡在臭水溝里吃蜥蜴,空中跳水等等場面都讓人嘆為觀止,通過這些非人的、殘酷無情的訓練,讓觀眾從另一個側面突擊視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對一些細節的處理,黑人對數字的講究和敏感,國旗懸掛的位置及相互的關系,中國特種兵和西方特種兵的身材的反差,既富有喜劇的效果,又在其中滲透了一些意念。影片的聲音是大氣磅礴的,它借鑒了國外一些片子的優點,讓人極易想起《桂河橋》的豪邁和《巴頓將軍》的氣勢。不足之處是劇情簡單,為了視覺效果和動作場面而鋪設劇情。(南方都市報評)
影片以真實感人的故事,逼真的場面,極具沖擊力的視聽效果和高昂的愛國主義激情,深受廣大觀眾的好評。 該片除真實地再現了各國特種兵在「獵人學校」接受近乎泯滅人性的殘酷訓練外,還虛構了一條與武裝販毒集團刀光劍影的實戰線索,給人們一種冷竣、悠遠、深沉、嚴厲、懸念、驚險的灰藍色的視覺感受。(廣州日報評)
《沖出亞馬遜》是一部很寫實、又很類型化的動作片。它的「好看」絕不止於因為銀幕故事的別具一格或那種通常的跌宕起伏,而是或主要是影片所擁有的能讓觀眾熱血沸騰的沖擊力,特別是那種人所期待的尊嚴與光榮的誕生。影片傳達了一種讓現實的中國人仰慕與渴望的鐵血精神。(中國新聞網評)
『貳』 《沖出亞馬遜》講了什麼
隨著霧鍾的響起,一位外國軍人流下了悔恨的淚水,因為他失去了鬥志,拋下了個人與民族的尊嚴,辱沒了國旗。目睹這一情景,兩名中國軍人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著,他們凝視著國旗,兩只手緊緊握在一起,從王暉的嘴裡蹦出了幾個堅定有力的字眼:「在這里,你和我就是中國
『叄』 沖出亞馬遜影評500字
提起軍事題材的電影,雲集著眾多明星大腕兒的好萊塢電影應該是獨樹一幟了。且不說那些火爆的動作場面是多麼的令人驚心動魄,單單是環境的渲染與特級的添加就足以令人為之瘋狂。或許這種傳統的好萊塢模式過於血腥暴力,我一直都不是太「感冒」,甚至有點兒「恐懼」。 相對而言,我更加傾心於立志型的軍事題材電影,而《沖出亞馬遜》就提供給我這樣一種精神上的動力。
這部影片是以真實的事件改編而成的,它講述了兩名中國特種兵在南美某國組織的世界特種兵競技訓練營中的一段難忘的經歷。在這個訓練營中,聚集了來自世界眾多國家的特種部隊成員,其中不乏美國「三角洲特種部隊」,「海豹突擊隊」這種聞名於世的王牌特種兵,競爭相當的激烈。應為是特種訓練競技,所以這種生活當然是常人難以想像的殘酷。在影片中不提每天超負荷的魔鬼訓練,單單是每天的緊急演習就令人咂舌。在常人看來這種訓練簡直就是一種對人身心和肉體的折磨。但是這恰恰是作為一個軍人一個特種兵的要求。
影片中雖然沒有對中國隊員的大幅刻畫,但是從其他國家的隊員的反應和我們戰士的對比。我們不難看出,在意志力與忍耐力的較量上,孰高孰低已見分曉。當我看到我國的隊員在身體受傷的情況下依然咬緊牙關,帶傷前進的時候。從他那剛毅的臉上,我看到了對信念的執著,從他深邃的眼神中,我讀懂了軍人的涵義,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中國軍人的定義。我感動的留下了淚水,這是對民族的驕傲也是對我們最可愛的人的一種敬意。從他們的身上我真切的體會到了軍人的魅力,軍人的堅毅,軍人的執著。同樣都是血肉之軀,他們所承受的是常人所難以想像的艱辛。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的經受住了考驗正如他們在最後所講的那樣,在他們心中,他們代表的已不單單是自己了,他們承受了中國軍人的寄託,承受了國旗和國徽的重量。正因為如此,即使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他們依然憑借著鋼鐵般的意志,頑強的堅持了下來。並且在後來與恐怖分子的戰斗中贏得了勝利。我想這並不是什麼巧合,這是一種必然。我相信在應對未來的挑戰中,中國軍人必將取得最終的勝利,這是一種堅定的信念也是一種執著的追求。
電影雖然看過了,但是英雄們的形象始終不能在我的腦海中磨滅。正是由於有了這些最可愛的人,我們才能沉浸在這安詳和平的環境中,自由的生活。請允許我深深的向我們的戰士鞠一個躬。
提問者評價
謝謝啊~~
『肆』 沖出亞馬遜電影的觀後感
《沖出亞馬遜》觀後感
電影《沖出亞馬遜》應該說它不僅僅是一部動作、戰爭電影,而應該說它是一部教育當代人民要情系祖國、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影片。影片以獨特真實的視角和清晰的情節脈絡,以及人物逼真的情節展現把當代軍人不怕困苦艱辛的風范很好的展現了出來。影片聚集了多國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展現出來每一位人對自己國家的熱愛和為祖國的榮耀堅持不懈的故事。
不能讓我們國家的國旗降下來; 既是為了我的祖國也是為了作為一名軍人的榮耀;你走了我都不知道我們的國旗到底能不能保得住。
影片是由一個真實事件改編而來。講述的是1999年我國的兩位特種兵在聞名世界的「獵人學校」中,接受長達兩個多月非人的軍事訓練。憑借超凡的意志和毅力,順利畢業後並獲得「勇士勛章」,為國家、為軍隊贏得了榮譽的故事。 「他們是哪兒來的」 「我們來自中國。」
1999年8月,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畔國際軍事組織舉辦的「獵人學校」開學典禮上,來自世界各國軍隊的特種兵,以特殊方式進行入學報到。隊列中年輕的中國特種兵王暉和胡小龍與各國學員一樣親手升起了自己的國旗。校長羅斯將軍宣布:任何人在訓練中經受不住考驗,超過48小時將被除名,並降下本國國旗。 在以嚴厲著稱的教官「鱷魚」的指揮下,學員們開始了嚴格的近乎殘酷的訓練。兩天後,就有兩名學員被淘汰了,兩面參訓國的國旗被降下。其中有一名外國士兵躺在擔架上抱著自己國家的國旗痛苦流淚時王暉和小龍也深刻的意識到自己來到這里就代表著自己的國家絕不能讓自己國家的國旗降下,他們也知道要讓自己國家的國旗留在那裡那麼他們就必須付出不懈的努力。 「在這里,我和你就是中國!」 「走到那裡,我們都代表中國。」
「無論走到哪裡,無論訓練有多苦,我們都代表著集體的榮譽和個人所獨具的那份骨氣。」
但是在第二天因為前夜有人進入食堂拿了玉米餅,王暉、小龍二人被認定為是他們所做。王暉在一怒之下選擇了要放棄當他走向灰鍾就要敲響之時小龍奮盡全力並給了王暉一拳這時王暉才冷靜下來,並和小龍一起去接受了本不應該的懲罰。
王暉、小龍在同一組的13號隊員由於參加過戰爭大腦得了一種神經疾病並不適合繼續留下來訓練,但是他為了自己的女兒和作為軍人的榮譽他仍然堅持要歸隊繼續訓練。 在一次打擊毒販的行動當中被歹徒刺傷了大腿但是他仍然堅持要繼續參加訓練甚至在自己有恐高症的情況下仍然參加跳傘訓練,這就是因為他心裡裝著祖國的原因。而且王暉和小龍的團隊精神相當的好,在訓練中他們互相幫助彼此為彼此加油打氣才使得他們兩個都堅持了下來。
通過該影片我們從王暉與小龍的身上知道我們應該要有情系祖國的意識當我們離開自己祖國的時候我們所做行為就代表著我們國家的形象,也許僅僅是一件小事哪都會使我們國家的形象大打折扣,不要僅僅認為只有關繫到國家安全的事情才是會對國家造成影響,一些小的事情同樣會對國家造成很大的影響,影片中王暉和小龍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完全可以選擇放棄的但是他們確沒有選擇那樣做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知道此時的他們自己已經不僅僅代表自己了而是代表著自己的國家。在王暉受傷的時候他也完全可以滿載榮譽退出的,但是他也同樣沒有那樣做,因為他心裡明白如果自己不留下來自己的國家就很可能不能夠獲得更好的形象,所以他選擇了留下來。我相信我們大多數人當中都想讓我們的國家在國際上有一個更好的形象和有一個好的國際地位,但我們又是否有想過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和我們能夠做些什麼?我想這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做到的。這也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
既然我們存在著這樣的問題那麼我們就應該去解決它,所以我們平時應該加強思想主義教育,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把自己和國家的命運相聯系起來時時刻刻想到自己的身後還有一個自己深愛著的國家,我絕不能應為自己的原因而影響的自己深愛的國家。同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當我們有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那麼當我們出國旅行時就不會做處類似隨地大小便和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的事情了。俗話說平時要注意修養那麼在關鍵時候才不會讓自己出醜,況且我們中華名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厚文化底蘊的國家我們不能夠使我們悠久的文化毀於我們的手中吧。同時我們也不能使外國人看不起我們中國人,我們要讓他們知道中華民族是一個既強大又是一個有極具內涵的國家。
總之來說自己的國家需要我們自己去維護它的地位和它所具有的影響力,自己時時刻刻清楚的明白只有自己的祖國強大了自己在外國人的面前才能夠有足夠的自信,要想自己不被人欺這是必然的選擇,想想我國古代的唐朝它的影響力是何其的大,我們也應該以此為目標力增要把自己的國家建設的更強大,這是我們作為國家新一代必須做的事情。
『伍』 電影《沖出亞馬遜》主要演的是什麼
我很震撼的一部電影!
地獄般的殘酷訓練,炎熱、潮濕的亞馬遜叢林,向人們展示了一群軍人面對艱難困苦所表現出的堅強的毅力,以及維護國家榮譽的強烈使命感,這一切都給了我強烈的震撼。
《沖出亞馬遜》譜寫了一曲英雄的頌歌,它歌頌了當代軍人在危急面前,鎮定自若、機智勇敢的大無畏精神。當王暉從直升飛機上跳入水中,因恐高症而昏迷,醒來後卻毫不猶豫地要求再跳一次;當胡小龍因靴子太大而掉隊被處罰時,他沒有退縮和申辯,而是設法克服;在接受考驗時,中國軍人沒有畏懼、毫不妥協,他們迎著困難前進,從不考慮自己會面對什麼,正所謂「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
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贊!
『陸』 沖出亞馬遜電影簡介
該片講述了我軍兩名特種兵中尉王暉、胡小龍在赴美洲亞馬遜流域的「獵人學校」訓練期間,作為中國鋼鐵戰士超極限戰勝各國強手,為國家和軍隊爭光的感人故事。
劇情簡介——
亞馬遜是南美洲一條大河,聯合國相中了這里惡劣的氣候和異常艱苦的環境,在委內瑞拉境內創辦了國際特種兵訓練中心,代號「獵人學校」。中國政府派遣了兩名特種兵到這里接受兩個多月的「非人」軍事訓練。學校規定,如果誰不能完成訓練,可以中途退出,但要摘掉懸掛的那個國家的國旗。特種兵戰士王暉和胡小龍在超乎生理極限的軍事訓練和極其艱苦的生活條件面前;
時刻抱定「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我代表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信念,用肉體和鋼鐵般的意志堅持下來,維護了國旗的尊嚴。最後,只剩下了四面國旗,其中一面就是五星紅旗,在那裡高高飄揚。在訓練中,校長假扮成黑社會的匪徒,考驗學員們的意志;
卻被一些外國黑社會的人利用,企圖破壞「獵人學校」,王輝和胡小龍充分發揮了中國軍人的勇敢和智慧,擊敗黑社會,挽救了校長的女兒麗娜。憑借超凡的意志和毅力,兩位中國特種兵順利畢業,並被訓練中心授予「勇士勛章」。為中國,為中國軍隊贏得了榮譽。
(6)沖出亞馬遜電影推薦卡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王暉 演員侯勇
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種兵部隊中尉,7號學員。堅毅,但在教官冤枉他們偷竊並評價「中國人原來是這樣的」時表現出了失望和憤懣,有較強的民族自尊心,因此而沖動。絕不屈服,渾身充滿著陽剛志氣。過去有恐高症。
2、胡小龍 演員穆立新
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種兵部隊少尉,5號學員。堅定,身材瘦小,卻有一副很好的中國功夫。家境良好,曾因鞋子碼數不合適發牢騷想讓父親給寄一雙;同時處事靈活,在挨餓的時候向其他偷偷進入餐廳的學員換來食物。
3、科迪·羅斯 演員湯姆·巴特勒/Tom Butler
職銜少將,代號為「獵人」。是這所國際組織的獵人學校的創辦者兼校長。女兒是麗娜中尉。盡管身為將軍仍以身作則,麗娜中尉心軟為約翰遜打電話給他女兒違反校規後,和她一起受罰負重跑四個小時。
『柒』 沖出亞馬遜簡介
《沖出亞馬遜》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拍攝的一部現代軍事動作片。亞馬遜是南美洲委內瑞拉的一條古老河流。聯合國相中了這里惡劣的氣候和艱苦的環境,創辦了國際特種兵訓練中心,代號"獵人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某軍特種兵大隊兩名年輕的中尉王亞林、扈華國,參加國際軍事組織舉辦的「獵人學校」的反游擊訓練中,經歷了近乎泯滅人性的殘酷考驗,圓滿完成了38個科目的訓練任務,最終榮獲了「國際反游擊戰隊員」榮譽勛章。
影片《沖出亞馬遜》拍攝時極力追求真實。片中除了扮演王暉的候勇是軍人外,其他的幾位主演都不是軍人。外籍演員中有不少還是在校留學生。由於這部片子反映的是特種兵的訓練生活,演員除了要有普通軍人的素質外,還得具備特種兵的特點。因此拍攝時需要完成許多本該用特技或替身處理的驚險動作:如攀網牆、鑽鐵絲網、登峭壁、飛機跳水等。對演員而言確實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飛機跳水」那場戲,劇組請來了20名海軍陸戰隊員協助拍攝。這些隊員的平時訓練的是平台跳水,與拍攝時從正在飛行的飛機上跳截然不同,跳水之前,由於水對飛機的吸力過大,隊員們都流出鼻血,而且下海近兩米深後才能上游。可他們毫無懼色,個個英勇。這也給了演員們極大鼓舞。為保證拍攝順利,在草地上試跳時,演員們十分認真,勇敢。實拍時,在導演及翻譯的不斷鼓勵下,他們未帶任何保險,雖然心裡害怕、戰戰兢兢,有些外藉演員嘴裡嘰里哇啦地不知說些什麼,但表演卻非常自然,勇敢地從20多米高的空中一個接一個地往海里跳。
片中精彩的「人鱷大戰」一定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實際上,除了三個鱷魚標本外,其餘的全是真鱷魚。拍攝前,劇組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首先將外景定在三亞地區的紅樹林里,那兒有一條彎彎的小河。道具師去當地鱷魚養殖場租了兩大箱鱷魚,可是通往大海的小河會讓鱷魚逃跑。怎麼辦呢?正當道具師一籌莫展時,還是養殖場的同志出了個好主意:把鱷魚的嘴用透明膠布纏死,再用鐵絲將它們的腳拴連在一起,然後道具師在遠處的水裡拉著鐵絲,這樣既能防止鱷魚吃人,也能防止它們逃跑了。
突然鱷魚張開大嘴,在准備吃掉美國學員的千鈞一發之際,王暉拔出匕首,對著鱷魚一口氣扎了若干刀,頓時,小河紅彤彤一片,兇殘的鱷魚也不能動彈了,觀眾在驚心動魄之時,決不會想到這只不過是道具師手動擒來的雕蟲小技而已:在鱷魚標本上藏了幾個血袋。
早期軍事題材的影片
八一電影製片廠文學部研究室主任張東:軍事題材電影,從五、六十年代(以來)一直是一種非常受觀眾歡迎的類型,當時大部分人都喜歡看「打仗的」,「反特的」,「驚險的」跟軍事有關的影片。影片有深厚的生活底蘊,就像很多作者,很多藝術家從戰爭年代走過來,對那些戰場上的事情非常了解,對那些部隊中的人物也都非常了解。他們在拍片中把這些東西非常好的揉在影片里,大家就覺得非常的真實,看著很有意思。
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明振江:很多觀眾都熟悉蘇聯衛國戰爭時的影片,比如像《解放》就很轟動,《解放》一共放映8個半小時,我們的《大決戰》,遼沈、淮海、平津加在一起11個半小時,無論從放映的長度,規模,參拍部隊動用的兵力,武器裝備,都大大超過前蘇聯的《解放》,那時候三大戰役連起來看,一點不比《解放》遜色。
《沖出亞馬遜》
八一電影製片廠故事片部導演室導演宋業明:從策劃這部影片,當時廠領導抓了這個題材以後,就是必須要出新。
八一電影製片廠文學部劇本編輯室編劇王戈洪:反映特種兵生活的影片,本身就比較少,反應部隊現實的東西本來就少,特種兵是這種部隊里的精英就更少,所以本身就覺得這個題材本身就比較吸引人。沒有局限在軍營里邊,來搞訓練,而是走出去的,它本身這個事情就是他走出國門去的那個地方又在亞馬遜這種流域,又是叢林、大山啊,反正就是那種異域的風光吧,覺得它整個就比較吸引人。
八一電影製片廠文學部劇本編輯室編劇趙峻防:它是一個動作片、情節片,實際上它結合了很多種影片的特點,各種元素它都有了。所以我在一次談劇本創作的時候,生活原型為影片創作提供了可視性比較強,要講三性統一,它這裡面,思想性沒問題,它這個藝術性,它的可視性在裡面它都有。所以當時得這是我們創作影片的一個很好的題材。這次在大學生電影節上,把它歸類為軍事動作片,因為覺得它沖擊力很強;如果你把它歸類成情節片,它裡面也有懸念,也有部分情節。實際上所有這些東西都為了一個好看的電影元素。
當代軍事題材影片的發展
明振江:題材的劃分往往就是按照不同的工業題材、農村題材、軍事生活部隊題材這樣的去劃分,但是世界上劃分題材不是這樣,它劃分為驚險片、愛情片、警匪片、動作片這種劃分,有一些約定俗成的東西,有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就是走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軍事電影的創作的道路,學習借鑒外國好的做法和經驗。
八一電影製片廠文學部研究室一級編輯宋業明:現在觀眾不是一味的來聽你敘述一個故事,他是找到一種感覺,有的是美術的,有的是音樂,有的是各個方面這種欣賞,欣賞層次很高。
明振江:因為八一廠的作品,最終還要走到市場上,接受觀眾的檢驗。所以能不能贏得觀眾,贏得市場,實現雙贏,在服務部隊廣大官兵的前提下,來服務全國的電影觀眾,這也是我們追求的最大的一個目標。
周政保:從上座來看,戰爭片要拍好了,總是有很多人看的,所以要講到中國的戰爭片能不能拍出自己的優勢,我覺得是可以的。
趙峻防:世界進入了今天,我們中國軍隊怎麼樣?像江主席講的,能不能打得贏?現在我們中國的觀眾,中國的青年或者大學生,或者中國老百姓,他也很關心這個問題。
王戈洪:他同時也是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他的那種思想情感,他的生活方式、觀念、理念吧,它應該是跟現代社會同步的。所以我想除了訓練,和表現他的奉獻、吃苦精神之外,也可以找到一些這種跟現代社會比較和拍的,能夠引起除了士兵以外,更廣大群體共鳴的一些點。
軍事影片的發展
張東:現在沒有那種戰場了,沒有那種大場面,沒有火光熊熊的這種情況下,軍事片靠什麼吸引觀眾?靠人物,靠性格非常鮮明的軍人形象,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軍人形象,每一個時代有不同的英雄。
宋業明:盡管現在的軍人沒有打仗,但是軍人有一個共同的東西,大家畢竟從過去的題材到現在的題材,還是希望一種英雄的東西體現在影片中。之所以有軍人的存在,也就是社會畢竟還意味著他是一個較量的一個點。
明振江:在電影的觀念上也要創新,這種穿新我們在不論是題材選擇上,或者主題的開掘上,還是人物的塑造上,還是表現手法上,都應該追求新,追求跟世界上接軌。這樣做的目的,還是弘揚我軍的革命英雄主義、愛國主義的精神,塑造當代軍人的形象。用一切藝術手段,用一切方法來展示這樣一個目的。
張東:在遠離了戰爭年代以後,有一種更人性化的更有普遍意義的一種人文關懷的東西,讓觀眾特別受感動。並不是告訴你,這仗怎麼打的,誰勝了,誰負了,只不過在這種戰爭的背景下,個人是怎樣在這個環境中生存的,這是很重要的一些東西。(電影頻道供稿)
『捌』 <沖出亞馬遜>影評
提起軍事題材的電影,雲集著眾多明星大腕兒的好萊塢電影應該是獨樹一幟了。且不說那些火爆的動作場面是多麼的令人驚心動魄,單單是環境的渲染與特級的添加就足以令人為之瘋狂。或許這種傳統的好萊塢模式過於血腥暴力,我一直都不是太「感冒」,甚至有點兒「恐懼」。 相對而言,我更加傾心於立志型的軍事題材電影,而《沖出亞馬遜》就提供給我這樣一種精神上的動力。
這部影片是以真實的事件改編而成的,它講述了兩名中國特種兵在南美某國組織的世界特種兵競技訓練營中的一段難忘的經歷。在這個訓練營中,聚集了來自世界眾多國家的特種部隊成員,其中不乏美國「三角洲特種部隊」,「海豹突擊隊」這種聞名於世的王牌特種兵,競爭相當的激烈。應為是特種訓練競技,所以這種生活當然是常人難以想像的殘酷。在影片中不提每天超負荷的魔鬼訓練,單單是每天的緊急演習就令人咂舌。在常人看來這種訓練簡直就是一種對人身心和肉體的折磨。但是這恰恰是作為一個軍人一個特種兵的要求。
影片中雖然沒有對中國隊員的大幅刻畫,但是從其他國家的隊員的反應和我們戰士的對比。我們不難看出,在意志力與忍耐力的較量上,孰高孰低已見分曉。當我看到我國的隊員在身體受傷的情況下依然咬緊牙關,帶傷前進的時候。從他那剛毅的臉上,我看到了對信念的執著,從他深邃的眼神中,我讀懂了軍人的涵義,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中國軍人的定義。我感動的留下了淚水,這是對民族的驕傲也是對我們最可愛的人的一種敬意。從他們的身上我真切的體會到了軍人的魅力,軍人的堅毅,軍人的執著。同樣都是血肉之軀,他們所承受的是常人所難以想像的艱辛。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的經受住了考驗正如他們在最後所講的那樣,在他們心中,他們代表的已不單單是自己了,他們承受了中國軍人的寄託,承受了國旗和國徽的重量。正因為如此,即使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他們依然憑借著鋼鐵般的意志,頑強的堅持了下來。並且在後來與恐怖分子的戰斗中贏得了勝利。我想這並不是什麼巧合,這是一種必然。我相信在應對未來的挑戰中,中國軍人必將取得最終的勝利,這是一種堅定的信念也是一種執著的追求。
電影雖然看過了,但是英雄們的形象始終不能在我的腦海中磨滅。正是由於有了這些最可愛的人,我們才能沉浸在這安詳和平的環境中,自由的生活。請允許我深深的向我們的戰士鞠一個躬。
『玖』 電影《沖出亞馬遜》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地獄般的殘酷訓練,炎熱、潮濕的亞馬遜叢林,向人們展示了一群軍人面對艱難困苦所表現出的堅強的毅力,以及維護國家榮譽的強烈使命感,這一切都給了我強烈的震憾。胡小龍,一個矮個子中國人,出生於優越的家庭,卻甘願來到「獵人學校」,一個最艱苦的地方去接受最嚴厲的考驗,最終向世界證明中國人不輸於外國人。王暉,一個患有恐高症的軍人,面對自己害怕的跳傘,卻毫不猶豫地跳下了,並在與毒販的搏鬥中表現出了大無畏的精神,把毒販一網打盡,最終獲得「獵人學校」的最高榮譽?----勇士勛章,給我們中國增添了光彩。《沖出亞馬遜》譜寫了一曲英雄的頌歌,它歌頌了當代軍人在危急面前,鎮定自若、機智勇敢的大無畏精神。當王暉從直升飛機上跳入水中,因恐高症而昏迷,醒來後卻毫不猶豫地要求再跳一次;當胡小龍因靴子太大而掉隊被處罰時,他沒有退縮和申辯,而是設法克服;在接受考驗時,中國軍人沒有畏懼、毫不妥協,他們迎著困難前進,從不考慮自己會面對什麼,正所謂「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