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蝴蝶效應觀後感
[《蝴蝶效應》觀後感]ps(此劇目前為止有三部,強烈推薦第一部,《蝴蝶效應》觀後感。) 我想我能看到《蝴蝶效應》這部電影 也是一個絕對的機緣巧合,首先我要感謝推薦這部影片的人和此劇導演。這樣的導演不多,我真的佩服這位導演,五體投地,看得我,無法言語 不看真心是一個遺憾,如果想一遍過,希望不要快進(也可能是本人比較膚淺,呵呵~)曾幾何時,我們會想起過去那些不堪回首的記憶,也許我們都曾這樣想過,時間會因我而倒退,退到整件事的開始,讓我把它做得完美。沒有人可以判斷這個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實的,僅僅憑借現有的感官來判斷是不可能的,所以就要藉助第六感,然而第六感是個很玄虛的東西很難把握,總之它比我們可以把握住的感官要難以控制,聽、觸、嗅、視、味,來的是那麼真切,然而那些所謂的真切就真的是真的么?庄生夢蝶,被自己的夢所縈繞,自此分不清自己夢蝶,還是蝶夢自己。我當年曾說,我不會像庄生一樣,我還分得清自己,那是因為我還沒有庄生那種境界。然而今天我迷惑了,或許這種迷惑是一種開始,也是一種結束。我想,該發生的就一定會發生,「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我和大多數人一樣,也希望有回到過去這個能力,但是看到主角擁有這...
❷ 看《蝴蝶》電影寫一篇心得
今天上下午,我們到少年宮一樓大廳觀看「世界珍稀蝴蝶標本展」。
來到大廳,只見四周的牆壁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的蝴蝶標本,非常美麗。我最喜歡那隻名叫「歡樂女神蝶」。它是巴西的國蝶,翅面寬大,均為普藍色,像穿著一件漂亮的衣裳,在花叢中翩翩起舞,閃爍出絲綢般的光彩,彷彿仙女在輕歌漫舞一般。「愛神鳳蝶」也很美麗。它全身撒滿了翠綠色粉點,前後翅中部有一閃光藍色寬頻。更為漂亮的是「貓頭鷹蝶「,它是南美洲熱帶地區物有的一種珍稀蝴蝶。聲翅上面的顏色和花紋與貓頭鷹的羽毛很相似,特別是後翅的眼斑,幾乎和貓頭鷹的大眼睛一模一樣。
「歡樂女神蝶」、「小天使風蝶」、「光明女神蝶」等它們好像穿著五彩的衣裙翩翩起舞,看著看著我陶醉在蝴蝶的世界裡。
❸ 求法國電影《蝴蝶》觀後感
精湛的演技,清純的眼神,深邃的話語,濃濃的親情,還有美好的風光,這一切的一切,似乎就是這部電影的亮點。聽完那內心的獨白,彷彿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小麗莎問朱利安爺爺,怎樣才能變富有?朱利安並沒有多解釋,只是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管麗莎有沒有聽懂,誠然,這句話不只是物質上的富有,還有精神上的。難道說只要快樂就能富有嗎?其實也不全錯。一個人,如果戰勝了精神上的挫折、痛苦、打擊與憤恨,去接受另一種全新的並且你熱愛的事物,你就會變的快樂,從此變得精神上富有的人。換一個角度想想,精神比物質上的富有來的更加不易,而欣喜與快樂且能使你終生受用……一個男孩要求一個女孩為了彼此的愛的約定,和他一起勇敢的跳傘,雖然女孩不同意,但最後男孩還是硬拉著她跳傘。看到這一幕,老人對孩子說,他們的愛情只用一根繩子維系著。這似乎是導演特地安排進去的,目的就是告訴我們,人們口中的信物,恰恰是不相信的證明,如果兩個人真心相愛,疼愛對方都怕不夠,都怕來不及,誰還會破天荒要用一個巨大的行動來證明心中的愛意?再價值連城的一個鑽戒能貴重過一個人的生命嗎? 最後,他們回到了家中,沒有「滿載而歸」,因為麗莎毛手毛腳的嚇跑了蝴蝶。不過, 最後的最後,總是美好的,她的媽媽對麗莎說出了久違的三個字;朱利安也完成了他多年前許下的諾言。也就是在那個晚上,他們都找到的那些被忽視的愛! 不過最後我們還是等待到了伊莎貝拉,就在兩人兜兜轉轉一圈之後,在老人的溫室里,一隻郵寄來的伊莎貝拉誕生了,兩個人的心願都得到了實現,女孩的媽媽也告訴她「她愛她」。我看到這里,也才赫然明白,這部片子所要表達的意義原來就是,不要忽視身邊的愛。
❹ 寫一篇看法國《蝴蝶》的觀後感
不要忽視身邊的愛——《蝴蝶》觀後感
這是一部關於親情的法國電影,一個老人和一個10 歲女孩共同去尋找一種阿爾卑斯山脈中的稀有蝴蝶「伊莎貝拉」,老人為了死去兒子的遺願,女孩為了尋找失去的母愛,走在同一條尋找的路上。整部片子以尋找來一步步梳理出電影本身要體現的內容,尋找並不是意義本身,尋找的動力和根源——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對親情的寄託才是這部電影最終要表達的內容,也是要傳達給觀眾的意義。
「伊莎貝拉」是老人瘋掉的兒子死前最後的希望,他想看看叫「伊莎貝拉」的蝴蝶,為了兒子,老人成為了一個蝴蝶專家,在山裡找伊莎貝拉找了15年,這是一種一年只出現10天的短暫生命,但卻被譽為最美麗的蝴蝶;單親女孩的媽媽忙於工作,女孩受到冷落,所以在沒有告訴家人的情況下偷偷鑽進老人的汽車去了山裡,為的就是看到老人所說的蝴蝶。電影最後我們才知道,女孩的媽媽就叫「伊莎貝拉」,她的尋找,純粹是出於對母愛的渴望。一老一少在山林中露營,對話,從互相排斥到共同攜手,當伊莎貝拉就要到來時,女孩卻因為毛手毛腳讓它飛走了。雖然我覺得電影最後的結局有點俗套,是以警察抓到老人以為他拐賣兒童最後兩家冰釋前嫌結束的,但是我認為這部片子所表達的意義和拍攝的景色還是挺值得一看的,畢竟法國電影都是比較有人文色彩的,總看美國大片,偶爾看看這種法國文藝電影還是挺享受的。
這部電影,能夠欣賞到老人家裡無處不在的各式各樣的蝴蝶標本和阿爾卑斯山脈如畫的風景。導演還把蝴蝶的所有生物形態和破繭過程都一一展示給了觀眾,這是電影的一大特色。最令人意想不到的要數老人家裡一扇緊閉的門了,在小女孩偷偷打開之後,發現那屋子裡竟然是一個精心營造的蝴蝶溫室,飛舞著各色美麗的蝴蝶,就像城市中童話里的另一個世界,比阿爾卑斯山脈的天然景色更令人驚嘆。
整部電影話語不多,但都耐人尋味,一少一老一問一答,滿篇基本都是這樣的對話。女孩看到一個男人強迫女友和她共同滑翔來表示愛他時,問:什麼叫一根繩子維系的愛情?答:當愛情需要證明時,那它本身就不存在;女孩問:為什麼有富人和窮人之分呢?答:平等、自由、博愛的口號雖然叫起來響亮但實施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的。諸如此類……人生的經歷和哲理就這樣在對話中簡單清晰的進行了解釋,展示在了人們面前。最後的片尾曲也是一老一少的問答歌唱,很可愛、很有趣,這大概是這部影片的又一個特色吧。
不過最後我們還是等待到了伊莎貝拉,就在兩人兜兜轉轉一圈之後,在老人的溫室里,一隻郵寄來的伊莎貝拉誕生了,兩個人的心願都得到了實現,女孩的媽媽也告訴她「她愛她」。我看到這里,也才赫然明白,這部片子所要表達的意義原來就是,不要忽視身邊的愛。當身邊的親人和愛人都還在的時候,要懂得珍惜,不要等到親人失去了才通過實現當初未能實現的願望來回憶和遺憾,這是老人給我的啟示;要懂得珍惜,不要因為最親的人在身邊就以為他知道自己的心,愛是需要溝通的,也是需要表達出來的,不要讓身邊的人受到冷落,這是那對母女的啟示。愛身邊的人和事吧,它會讓我們的心裡永遠駐留著那遍尋不著的最稀有美麗的蝴蝶,讓我們不會有遺憾。參考資料: http://shineapril.spaces.live.com/blog/cns!6cd94bac6e27511c!905.entry
❺ 法國電影:《蝴蝶》影評 500字左右,快,好的加分
《尋找屬於我們的伊莎貝拉》
看完法國電影《蝴蝶》的晚上,許久不肯閉上眼睛。彷彿眼瞼一合,那些影像便要談去,世界將重又歸於嘈切、繁囂。不會再有天籟般的童聲一記記問詢,仿若幼嬰的耳語。
《蝴蝶》象一組清新的田園詩,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一點點滲入眼耳。那片屏幕,穿過蝴蝶斑斕的羽翼,給我一座驚艷府邸,如此寧馨,靜美。
蔚藍晴空下,一望無際碧綠的草原,微風中搖曳的金色麥浪,草原上爛漫的野花和撲蝶的小女孩。大自然的靜美與生命的動感,在這部影片里,融合得如此無缺。
如此看來,圈子裡的幾個朋友都偏愛法國電影,並不是沒有理由。
《蝴蝶》沒有跌宕迂迴的劇情,也沒有刻意做秀的煽情,只是一場平淡的講述。
八歲的小女孩麗莎是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媽媽未婚先孕生下了她,卻又不知該如何照顧她。孤單的麗莎只能與心愛的藍球為伴,在母親失約或晚歸的時候,一個人坐在咖啡廳里、或者電話亭邊的長椅上無助地等待。直到有一天,失去兒子的孤寡老人朱利安把麗莎領進了他的家,麗莎第一次接觸到了蝴蝶這種生物,並跟隨著酷愛收集蝴蝶的朱利安一起,去尋找全歐洲最罕見、也最美麗的蝴蝶「伊莎貝拉」。
口齒伶俐、思維敏捷的麗莎在與朱利安同行途中,不停地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並與固執嚴肅的朱利安鬥嘴。一老一少在不斷地爭執與妥協中,漸漸親近。這一趟旅程,變成了尋找愛與親情的路途。
法國優美的鄉村風光和老少之間諧趣的對話,使得整部片子看來心曠神怡。
法國天才童星柯萊兒布翁尼許是本部影片的亮點。她將一個生活在單親家庭的,聰明伶俐又孤獨敏感的小姑娘麗莎演繹得如此傳神。她的笑容與憂傷,是整部片子的光影,牽扯著所有觀者的視線和神經。
所以本片在法國上映時,吸引了上百萬觀眾前去觀看,票房突破了2億元。這其中,柯萊兒布翁尼許的出色演技居功至偉。她那雙純澈的藍眼睛,羞怯迷人的笑容是這個殘酷世界的抗體,任誰都無法拒絕這樣一個精靈的慰藉。
看法國電影,總能讓人感受到身心的愉悅。原因在於法國電影總是能將很深刻的主題演繹得輕松詼諧。許多人生的哲理與隱喻,被有條不紊地編織進情節的前生後世,於細節處,一一表露。
這部79分鍾的影片,其實涉獵了相當廣泛的內容。親情、友誼、愛情、戰爭、金錢、命運、人生等等。看起來似乎是極深奧的話題,本片卻以簡單的對話和簡潔的鏡頭語言做了近乎完美的闡釋。
比如,當那隻美麗的鹿倒在偷獵者的槍聲里,朱利安沒有去擋住孩子的眼睛,他讓她知道了什麼是「偷獵者」。當朱利安爺爺把捉到的蝴蝶放入盛有葯物能致蝴蝶於死地的瓶中時,麗莎冷冷地吐出了「偷獵者」三個字。這是一種意味深長的諷刺。成人的世界,太多的理由和解釋,但在孩子的眼中,並沒有實質的不同。
比如,麗莎與朱利安在山上看到一對情侶,男孩要求女孩為了證明愛情,勇敢地和他一起跳傘。
朱利安告訴麗莎,這對情侶的愛情只靠著一根繩索維系著。通常人們要求對方做些什麼來證明他們的愛情時,就表示不信任對方,沒有信任,愛情就撐不住.。
再比如,在一次富人的聚會上,麗莎問朱利安怎麼樣才算是富有。朱利安告訴她:最好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片中還有多處涉及到了政治敏感話題(在國內的審片制度中,經常會出現此類術語)。反戰,應當是它隱藏的主題。
我至愛朱利安用手影給麗莎講故事一幕。個人感覺,它是整部影片中最匠心獨具的表達。
麗莎入睡前要聽故事。朱利安於是藏身於床單後,就著昏黃的燈光,用手影的方式,惟妙惟肖地講了動物界及整個人類世界生存的殘酷。上帝的手,同時製造了美醜與善惡。似乎臨到末日審判那一日,誰都是一具待罪之身。
這個隱喻,生動又驚心。三屆法國凱撒獎影帝得主米歇爾塞侯飾演的朱利安,在此將他人生經驗中的睿智與曠達表述得淋漓盡致。
朱利安與麗莎借宿農家的時候,聽男主人訴說政治與民生的利益對沖,戰爭的殘酷及對人性的摧殘。男主人的老母親仿如蠟像般凝固的身影也帶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震憾。
也是在此,朱利安終於說出,他如此痴迷於尋找「伊莎貝拉」,是為了要滿足兒子臨終遺願。他的患重度抑鬱症的兒子,臨死前惟一的願望,是想看一眼傳說中最美麗的蝴蝶伊莎貝拉。
親情的主題,在這里被濃墨重彩地渲染開來。雖然朱利安敘述得不動聲色,而內里蘊含的深沉情感卻教人動容。他其實深愛著兒子,卻從不曾對他說出「我愛你」三個字,當兒子英年逝去,所有的遺恨都已來不及彌補。
所以,對此深有感觸的老人,在片子近尾聲的時候,當警方出動人力,將不慎跌入山洞的麗莎救上來之後,才會對麗莎年輕的媽媽說:去,告訴孩子你愛她。
鏡頭語言在此處,又轉入了對於法國某些社會問題的探討,例如單親家庭孩子的撫養及教育問題。
朱利安對麗莎的媽媽說:不快樂的小孩通常都會渴望快快長大,脫離令自己感覺痛苦的生活,到自己能掌握的世界中去。
麗莎的媽媽幡然醒悟。
在野外的時候,「伊莎貝拉」因為麗莎的莽撞被驚飛,老人帶著小小的遺憾返家。但導演卻在尾聲掀起了一個小高潮。老人和孩子費盡心機尋找的「伊莎貝拉」蝴蝶其實就在家中。她最初的形象,只是一隻醜陋的蝶蛹。
原來,他們一心想追尋的東西,其實就在自己身邊,只是被忽略了而已。
這是片中會讓人發出會心微笑的鏡頭:下了課的小女孩每天飛快地穿過街區,跑上樓梯,氣喘吁吁敲開朱利安的家門,只為了能夠親眼看到一隻蝴蛹蛻變成蝴蝶的過程。
導演給了長達4分鍾的鏡頭,用來表現伊莎貝拉破蛹而出的畫面。伊莎貝拉在燈光下緩緩打開翅膀,那一刻,美麗震懾人眼,彷彿所有的疼痛都被忽略。
似乎也在那一刻,聽到麗莎內心的蛻殼聲。
我們人生中那些難捱的辰光,那些對疼痛與苦難的隱忍,就象一隻蝶蛹,等待蛻變的過程。從醜陋的蝶蛹到美麗的蝴蝶,是生命中經歷成長蛻變的最好隱喻。
片子里的最後,麗莎放飛了「伊莎貝拉」。末尾的點睛之筆,是小女孩神秘兮兮地貼著朱利安的耳朵說:我媽媽的名字,也叫伊莎貝拉。
朱利安抬起頭對她微笑:那我們都找到了它。
這是法國影片中又一觸動人心的溫情點,也是影片的主旨所在。身兼編劇與導演兩職的菲利普.穆樂擅長處理家庭喜劇,在本片中,他舉重若輕,將深厚涵義融化於輕松溫情,使得整部片子充滿幽默感,人情味十足。劇本里的對白及導演鏡頭語言的運用,講究對內心忠實,對情感忠實,所以每一個觀看的人,都能從中找到共鳴。
而法國人一貫擅長表達的浪漫在這部電影中穿插始終,朱利安雖然表面嚴肅,其實內心也天真如孩童。他與麗莎之間孩子氣地鬥嘴,令整部影片諧趣橫生。
法國,做為藝術電影的源流之地,的確有許多方面值得借鑒,因其電影文化的深厚底蘊無人能及。
比如電影原聲音樂。在本片中,麗莎與朱利安的一問一答,將那些雋永清新的人生哲理做了淺顯而通透的闡述。小女孩的聲音活潑俏皮,老爺爺冷靜嚴肅。融合在一起,聽來耳目清新。
法語一向被公認同為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而小女孩童聲稚氣的法語更是彷彿天籟。這首電影原聲歌曲,被許多人視為靈魂的洗劑。執掌配樂的Nicolas Errera,用醇美的鋼琴和行雲流水的弦樂來合成了這首曲子,為影片增色不少。
再比如色彩的運用。79分鍾的影片,象一場聲色光影的旅行。參與過藝術電影《情慾飛舞》和奧斯卡得獎影片《美麗心靈》的攝影師尼可拉斯海特,用明朗的鏡頭,將法國阿爾卑斯山的自然景緻拍得如同一副寫意山水畫卷。
國內的影片,雖然也不乏此類手筆,但總覺得似一場視覺盛宴。饕餮之後,味蕾也隨之麻痹,沒有餘味值得反芻。所謂的大投資、大製作,象一場轟轟烈烈的煙花,綻放的,只是瞬間艷光,沒有可以長久存留下來的美麗。場面再宏大,情節再壯闊,缺少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做支撐,就會感覺蒼白無力。
但《蝴蝶》就不同。雖然它只是一部低成本的小製作電影,故事也非常簡單,但它象一部多棱鏡,人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它,就會引起不同層面的反思。
現今的觀眾,已被眾多的歐洲片養刁了口味。他們要的是視覺與感覺的雙重享受,這一重境界,才是對電影藝術的最終要求吧!
❻ 電影蝴蝶的影評
看完法國電影《蝴蝶》的晚上,許久不肯閉上眼睛。彷彿眼瞼一合,那些影像便要談去,世界將重又歸於嘈切、繁囂。不會再有天籟般的童聲一記記問詢,仿若幼嬰的耳語。《蝴蝶》象一組清新的田園詩,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一點點滲入眼耳。那片屏幕,穿過蝴蝶斑斕的羽翼,給我一座驚艷府邸,如此寧馨,靜美。
蔚藍晴空下,一望無際碧綠的草原,微風中搖曳的金色麥浪,草原上爛漫的野花和撲蝶的小女孩。大自然的靜美與生命的動感,在這部影片里,融合得如此無缺。如此看來,圈子裡的幾個朋友都偏愛法國電影,並不是沒有理由。
《蝴蝶》沒有跌宕迂迴的劇情,也沒有刻意做秀的煽情,只是一場平淡的講述。口齒伶俐、思維敏捷的麗莎在與朱利安同行途中,不停地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並與固執嚴肅的朱利安鬥嘴。一老一少在不斷地爭執與妥協中,漸漸親近。這一趟旅程,變成了尋找愛與親情的路途。法國優美的鄉村風光和老少之間諧趣的對話,使得整部片子看來心曠神怡。
看法國電影,總能讓人感受到身心的愉悅。原因在於法國電影總是能將很深刻的主題演繹得輕松詼諧。許多人生的哲理與隱喻,被有條不紊地編織進情節的前生後世,於細節處,一一表露。
這部79分鍾的影片,其實涉獵了相當廣泛的內容。親情、友誼、愛情、戰爭、金錢、命運、人生等等。看起來似乎是極深奧的話題,本片卻以簡單的對話和簡潔的鏡頭語言做了近乎完美的闡釋。比如,當那隻美麗的鹿倒在偷獵者的槍聲里,朱利安沒有去擋住孩子的眼睛,他讓她知道了什麼是「偷獵者」。當朱利安爺爺把捉到的蝴蝶放入盛有葯物能致蝴蝶於死地的瓶中時,麗莎冷冷地吐出了「偷獵者」三個字。這是一種意味深長的諷刺。成人的世界,太多的理由和解釋,但在孩子的眼中,並沒有實質的不同。比如,麗莎與朱利安在山上看到一對情侶,男孩要求女孩為了證明愛情,勇敢地和他一起跳傘。朱利安告訴麗莎,這對情侶的愛情只靠著一根繩索維系著。通常人們要求對方做些什麼來證明他們的愛情時,就表示不信任對方,沒有信任,愛情就撐不住。
再比如,在一次富人的聚會上,麗莎問朱利安怎麼樣才算是富有。朱利安告訴她:最好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片中還有多處涉及到了敏感話題(在國內的審片制度中,經常會出現此類術語)。反戰,應當是它隱藏的主題。我至愛朱利安用手影給麗莎講故事一幕。個人感覺,它是整部影片中最匠心獨具的表達。麗莎入睡前要聽故事:朱利安於是藏身於床單後,就著昏黃的燈光,用手影的方式,惟妙惟肖地講了動物界及整個人類世界生存的殘酷。上帝的手,同時製造了美醜與善惡。似乎臨到末日審判那一日,誰都是一具待罪之身。
朱利安與麗莎借宿農家的時候,聽男主人訴說與民生的利益對沖,戰爭的殘酷及對人性的摧殘。男主人的老母親仿如蠟像般凝固的身影也帶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震憾。也是在此,朱利安終於說出,他如此痴迷於尋找「伊莎貝拉」,是為了要滿足兒子臨終遺願。他的患重度抑鬱症的兒子,臨死前惟一的願望,是想看一眼傳說中最美麗的蝴蝶伊莎貝拉。
親情的主題,在這里被濃墨重彩地渲染開來。雖然朱利安敘述得不動聲色,而內里蘊含的深沉情感卻教人動容。他其實深愛著兒子,卻從不曾對他說出「我愛你」三個字,當兒子英年逝去,所有的遺恨都已來不及彌補。所以,對此深有感觸的老人,在片子近尾聲的時候,當警方出動人力,將不慎跌入山洞的麗莎救上來之後,才會對麗莎年輕的媽媽說:去,告訴孩子你愛她。
在野外的時候,「伊莎貝拉」因為麗莎的莽撞被驚飛,老人帶著小小的遺憾返家。但導演卻在尾聲掀起了一個小高潮。老人和孩子費盡心機尋找的「伊莎貝拉」蝴蝶其實就在家中。她最初的形象,只是一隻醜陋的蝶蛹。原來,他們一心想追尋的東西,其實就在自己身邊,只是被忽略了而已。
片中會讓人發出會心微笑的鏡頭:下了課的小女孩每天飛快地穿過街區,跑上樓梯,氣喘吁吁敲開朱利安的家門,只為了能夠親眼看到一隻蝴蛹蛻變成蝴蝶的過程。導演給了長達4分鍾的鏡頭,用來表現伊莎貝拉破蛹而出的畫面。伊莎貝拉在燈光下緩緩打開翅膀,那一刻,美麗震懾人眼,彷彿所有的疼痛都被忽略。似乎也在那一刻,聽到麗莎內心的蛻殼聲。片子里的最後,麗莎放飛了「伊莎貝拉」。末尾的點睛之筆,是小女孩神秘兮兮地貼著朱利安的耳朵說:我媽媽的名字,也叫伊莎貝拉。
朱利安抬起頭對她微笑:那我們都找到了它。這是法國影片中又一觸動人心的溫情點,也是影片的主旨所在。身兼編劇與導演兩職的菲利普.穆樂擅長處理家庭喜劇,在本片中,他舉重若輕,將深厚涵義融化於輕松溫情,使得整部片子充滿幽默感,人情味十足。劇本里的對白及導演鏡頭語言的運用,講究對內心忠實,對情感忠實,所以每一個觀看的人,都能從中找到共鳴。而法國人一貫擅長表達的浪漫在這部電影中穿插始終,朱利安雖然表面嚴肅,其實內心也天真如孩童。他與麗莎之間孩子氣地鬥嘴,令整部影片諧趣橫生。
比如電影原聲音樂。在本片中,麗莎與朱利安的一問一答,將那些雋永清新的人生哲理做了淺顯而通透的闡述。小女孩的聲音活潑俏皮,老爺爺冷靜嚴肅。融合在一起,聽來耳目清新。
法語一向被公認同為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而小女孩童聲稚氣的法語更是彷彿天籟。這首電影原聲歌曲,被許多人視為靈魂的洗劑。執掌配樂的NicolasErrera,用醇美的鋼琴和行雲流水的弦樂來合成了這首曲子,為影片增色不少。
再比如色彩的運用。79分鍾的影片,象一場聲色光影的旅行。參與過藝術電影《情慾飛舞》和奧斯卡得獎影片《美麗心靈》的攝影師尼可拉斯海特,用明朗的鏡頭,將法國阿爾卑斯山的自然景緻拍得如同一副寫意山水畫卷。
《蝴蝶》雖然它只是一部低成本的小製作電影,故事也非常簡單,但它象一部多棱鏡,人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它,就會引起不同層面的反思。
❼ 法國電影《蝴蝶》觀後感!急需!!!!!!!!!!!!!!!
電影蝴蝶通過一個沒有爸爸跟著媽媽一起生活的小女孩走失後,遇到一位失去兒子的老人安利文之後兩人一起找「依莎貝拉」的蝴蝶的過程。通過她們之間的交流,所看,所遇,而間接揭示有關親情、愛情、人生、小孩教育、生活及戰爭的無情,及讓我們思考該怎麼處理問題、處理愛情、當親情缺失之後應該以一種什麼樣態度來生活一部溫情電影。
它拋棄了一般以愛情為主題的電影手法,通過一老一少的對話及尋找蝴蝶的經歷。將我們的思維跟著一個又一個為什麼,而思考我們自己平時處理問題是否有些偏激或不足之處。
❽ 《蝴蝶》觀後感
很多年前, 一個爸爸和一個媽媽想休假,所以他們決定晚上去城鎮。他們叫來最信任一個人來照看孩子。當保姆來的時候,他們的連個孩子已經在床上睡著了。所以保姆只是看了看孩子是否睡的好,就坐下了。
深夜,保姆覺得無聊就想去樓下看電視。但是她看不了,因為樓下沒有電視(因為孩子的父母不希望他們的孩子看太多垃圾)。她就打電話給孩子的父母,問是否可以在他們的卧室看電視,當然孩子的父母同意了。
但保姆又想要最後一個請求。
她問是否可以用毯子或者衣服蓋住那小丑雕像,因為那使她感到很害怕。
電話沉默了一會。
(此時爸爸在和保姆通話)
他說:帶孩子離開房間……
我們將會叫警察……我們從來沒有什麼小丑雕像。
那小丑很可能是一個從監獄逃出來的殺人犯。
電話里沉默了一會兒。
(正在跟保姆通話的孩子的父親)說:帶上孩子們,離開房子……我們會通知警察……我們沒有一個小丑雕像……
孩子們和保姆被小丑謀殺了。
結果是,小丑是一個從監獄里逃出來的殺人犯
如果你不在5分鍾內轉發這個貼子,這個小丑在凌晨3點時將會拿著刀站在你的床前。
我在這里發了,這就是惡魔般的小丑沒有殺我的原因
❾ 法國電影蝴蝶觀後感
法國電影《蝴蝶》觀後感
這部影片 輕松,幽默,溫馨,洋溢著濃濃的親情,既沒有跌宕的情節,也沒有精彩的動作,但卻揭示了很深刻的哲理:「有時候愛就在我們身邊,卻常常被我們忽略」 !
朱利安是一位喪妻喪子的孤獨老人,多年前兒子抑鬱症自殺,他為了實現對兒子許下的諾言,執著地尋找一隻叫做伊莎貝拉的蝴蝶。一個單親家庭的小女孩麗莎,偶然闖進老人尋找蝴蝶的旅程,而女孩的媽媽也叫伊莎貝拉,16歲時懷孕生下來麗莎,媽媽忙於工作,似乎又不懂得如何愛她,女孩受到冷落。女孩在這次旅行中實際上是在尋找母愛。 短短的旅程,老人完成了兒子的遺願,女孩找到了母愛,他(她)們都找到了自己心中的伊莎貝拉。
影片中很多細節值的品味,女孩一路上天真的問,老人充滿哲理的回答,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啟示。這位看似孤獨的蝴蝶老人卻對生命有著宏大的感悟。
看到一對戀人要用跳傘來證明彼此的愛情,老人就說,「他們的愛情很危險,只靠一根繩子在維系,因為他們之間沒有信任」;
看到一位登山者瞬間賺到35萬美元,老人絲毫不為所動,因為他懂得,「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是真正的富有」;
看到母鹿被偷獵者射殺,老人平靜地說出自己的生死觀——「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他會隨時造訪而沒有預告,生命都是一秒鍾一秒鍾地度過的」;
他告訴麗莎的媽媽,要去愛撫、親吻自己的女兒並告訴她「我愛你」….因為老人有切身的體會,親情對一個人有多重要、有多珍貴. 老人也為始終沒對兒子說出「我愛你」這三個字而愧疚 。
影片的最後,朱利安老人對媽媽說,「缺少母愛的小孩都渴望自己快快長大,脫離讓自己感覺痛苦的生活,到自己能掌握的世界中去」。麗莎媽媽才幡然醒悟,她擁抱著女兒,輕輕的告訴她「我愛你」!
尋找蝴蝶並非意義本身,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對親情的寄託才是這部電影最終要表達的主題。整個電影充滿了人性關懷和智慧火花,她讓我們用心關注那些孤獨的老人、不安的孩子,和日漸麻木的自己。
看完電影後,那位孤獨,善良,充滿滄桑卻智慧的蝴蝶老人,那位聰明伶俐,又孤獨敏感,清澈藍眼睛裡的憂傷,羞怯迷人的笑容,精靈般的小女孩, 以及親情,友情,美麗的大自然,充滿生命哲理的對話,生動而立體,久久的的展現在眼前,那種精彩難以言表!
❿ 電影蝴蝶告訴了我們什麼
第一次被《蝴蝶》吸引是因為它的海報,在昏昏欲睡的夏日午後看到那麼蔥蘢的一片綠色,不由得精神一振。
然後聽到了它的片尾曲。稚嫩的童聲"布瓜布瓜",好象看到一隻小鴿子站在窗檯上沖你眨巴眼睛。於是我知道,這會是一部可愛的片子。
一部讓你靜靜看著然後會從心底微微笑起來的片子,為這個驕陽似火的夏天,配上一抹深深又淺淺的綠色。我們為了找它跑了那麼大老遠的路,而它一直就在這兒等著我們。生活縱有諸多不如意,至少還能笑看蝴蝶破蛹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