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奧斯卡頒獎禮大烏龍驚到了全世界,真有大小年的說法嗎
第91屆奧斯卡確實是小年,最佳影片《綠皮書》和其它電影都是西方「政治正確」中的權衡和扯皮。
其實,在影視界一直有關於大年小年的說法。
答案也非常的簡單,專注拿獎的人文關注的文藝片,和專注技術的商業大片,與往年大量佳作涌現的作品相比,這一年不管文藝片還是商業片,無論數量,質量,還是整體的平均水準都不是太高。
即使不談美國的「政治正確」,這些獲得今年大獎的美國藝術片,都沒有太過超出往界奧斯卡藝術電影的范疇。
最終第91屆奧斯卡成為小年,便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更多關於91屆奧斯卡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戛納電影節向來以它比誰都更華麗的紅毯首映和大量的電影交易而聞名,這么多年來一直穩當當地坐著全球最高大上的電影節的寶座。紅毯上明星爭奇斗艷的禮服,和成千上萬揮金如土的交易額,常常讓人忘記了,戛納的本質依然是個電影節,是個向全世界展示傑出電影人作品的盛會。而它的盛名則給了戛納比其他電影節更大的壓力,讓它每年都要給我們選出佼佼者中的佼佼者。今年將是戛納電影節的第71個年頭,在日新月異的電影圈中,戛納電影節始終保持著它對影片甄選的高標准和高質量。
戛納為了表示其先進性,選擇了著名女星凱特.布蘭切特作為本屆電影節競賽單元的評委會主席。這是戛納電影節70年間的第11個女性評委會主席,可喜可賀!布蘭切特更是進一步貫徹了平等、多樣性的時代訴求,選了5女4男、分別來自7個不同國家的影視工作者來組成本屆的評委會—— 這也讓本屆電影節最終的評獎結果比以往都要難以預測,當然,這也讓這屆戛納更有趣了。
縱觀本屆被選中的影片,也可以看出本屆電影節著重選擇了更多新手導演的作品,而且種類、和入選國家也更加多樣。
C. 東京電影節入圍片單揭曉,哪部劇最具爭議
一年一度受人歡迎的東京電影節開始了。1985年首次舉辦,剛開始為每兩年舉行一次,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東京國際電影節致力於發掘優秀的亞洲及國際電影,為年輕電影人提供更廣闊的展示平台。電影節更在2013年設立全新競賽單元"亞洲未來",旨在挖掘亞洲電影新人。
第3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將於10月28日至11月5日舉行。9月26日下午,電影節主競賽及各單元入圍影片名單正式揭曉。主競賽影片共14部,唯一一部中國電影是王瑞導演的《白雲之下》。
黃慶勛導演的《麥路人》、陸以心導演的《Baby復仇記》,以及尤行導演的《夏夜騎士》。
其他的華語片:《繼園台七號》(楊凡)與《陽光普照》(鍾孟宏);特別展映單元的《冰峰暴》(余非),還有公映20周年、章子怡主演的《我的父親母親》(張藝謀)。
章子怡擔任本屆東京電影節主競賽評委會主席的消息早在5月的戛納電影節便已經宣布。在此之前,還有鞏俐(第16屆)、張藝謀(第18屆)、陳凱歌(第26屆)在東京電影節擔任過主席,趙薇、范冰冰、王祖賢、李嘉欣曾擔任評委。
D. 什麼是21世紀最具爭議的電影
我很難想像過去20年中最有爭議的電影-但是這里有5部粗糙的電影供您咀嚼。每個人都是靈魂和眼睛的直擊。
我很好奇,看到其他人覺得這是2000-2019年間最有爭議的電影。
不可逆轉(2002)
導演:加斯帕爾·諾(GasparNoé)
劇情:一名年輕女子想報復那些被綁架並折磨她的孩子的人,導致她和一位也是虐待兒童的受害者的朋友踏入了墮落的墮落地獄的恐怖之旅。
為什麼帕斯卡爾·勞吉爾的烈士是21世紀最偉大的恐怖電影
八年前,恐怖片被通電,這是一個既震驚又激動,刺痛皮膚的覺醒,因為它發行了一部堅決慘淡的法語電影《烈士》。影片由迄今默默無聞的帕斯卡爾·勞吉爾(Pascal Laugier)執導,並由不知名的女演員莫里安娜·阿拉奧伊(Morjana Alaoui)和米琳·詹帕諾伊(MylèneJampanoï)出演,這部低成本的加拿大加拿大電影製作成本不到300萬歐元,很快就在恐怖電影的歷史中佔有一席之地。
當它於2008年在戛納電影節首映時,一些觀眾看到了它。這是自加斯帕爾·諾埃(GasparNoé)的《不可逆轉》以來最受爭議的電影之一;而當年晚些時候,其他人在倫敦的FrightFest上看到了它。其他人首先是通過口耳相傳聽到的-通過聽眾在觀看過其極度酷刑的場面後暈倒在走廊中並嘔吐的報道。
E. 從撤檔爭議到上映,國產戰爭巨制八佰突破了哪些困難
F. 《綠皮書》獲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劇情為什麼深受觀眾喜歡
托尼說,我很清楚我是誰。我是一輩子都住在布朗克斯區的人,和我母親父親兄弟,現在還有我老婆孩子。就這樣,我就是這樣的人。我才是那個急吼吼的人。每天要去賺飯錢。你,大人物先生,你住在城堡的頂部,周遊世界為富人演出音樂會,我住在街上,你坐在寶座上。所以,是的,我的世界比你的黑得多。
唐下車站在雨里說,是的,我住在城堡里。托尼,一個人。有錢的白人付錢讓我彈鋼琴,因為這使他們感到有教養,但我一離開那個舞台,我不過又是一個黑鬼,這才是他們的文化所在。我獨自忍受這種煎熬,因為我不被自己的人所接受,因為我和他們不一樣。所以如果我不夠黑,如果我不夠白,如果我不夠男人,那就告訴我,托尼,我是誰。
G.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社會評價
這屆電影節的論壇部分,沒有曝出什麼大新聞,也沒有敏感話題被延伸為公眾議題,不少論壇被互聯網大企業承包,做了不少廣告。電影節被過多地捆綁於產業身上不是好的跡象,電影節要提供的應該是作品和價值導向。本屆上影節也有一大亮點,那就是它在價值取向方面比往屆要更清晰明確。《烈日灼心》是部爭議作品,評委會給了它兩個大獎,大有「舉賢不避親」的自信。電影頻道傳媒大獎單元里,口碑好但票房差的《十二公民》獲得多項大獎,這本身就是立場堅定的表現。 (《京華時報》評)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日票房便破千萬,展映9天期間,觀影人次超30萬,票房近1800萬元。然而,熱門排片臨時被取消、展映電影字幕錯亂、影展期間組織混亂的消息卻也如影相隨。 (《21世紀經濟報道》評)
因上海電影節沒有外片進口權,進口權都被中影公司把控,上海電影節國際檔次未能到位,市場做得還不行。 (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石川評)
H. 大陸電影常常因為過於平淡而備受爭議,有哪些比較優秀的文藝愛情片嗎
說到大陸的文藝愛情電影其實是有很多的,但是可以稱之為經典的並沒有很多。當看到這一題目時,伙哥腦海中第一個浮現出的電影是《失戀33天》。
正如電影中的那句台詞所說: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但卻沒有了我們。而脫離電影本身,回歸到現實中,又有多少愛情也正是因此才走到盡頭的呢?說起來難免會有遺憾,但或許正因為遺憾才讓我們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吧...
I. 求幾部中國最受爭議的電影
中國大陸十部禁演的國產片
十七歲的單車 / Beijing Bicycle(2001)
2001年02月17日 / 崔林 / 李濱 / 高圓圓 / 中國 / 王小帥 / 唐大年 (Danian Tang) / 徐小明 (Hsiao-ming Hsu) / 焦雄屏 (Peggy Chiao) / 中文普通話
該片是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王小帥的最新作品。王小帥在沒有拿到審片結論之前便攜片參加了柏林國際電影節,雖贏得一尊銀熊,卻被禁止在國內公映。
鬼子來了 / Devils on the Doorstep
姜文 / 中國 / 姜文 / Fengwei You / 李海鷹 (Haiying Li) / Jianquan Shi / 中文唐山話 / 日語
獲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影片以獨特的視角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的兇殘本性,圈內口碑不錯,因沒有突出某些政治派別的良好形象,迄今不能公映。
蘇州河 / Suzhou River
周迅 / 賈宏聲 / 中國 / 德國 / 婁燁 (Ye Lou) / 婁燁 (Ye Lou)
獲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日本銀座影展大獎。影片以王家衛的電影風格敘述了一個愛情悲劇故事,表現對愛的執著和愛之意義的探討。因首先在台 灣上映遭禁映。
過年回家 / Seventeen Years
李冰冰 / 劉琳 / 李野萍 / 中國 / 義大利 / 張元 (Yuan Zhang) / Dai Ning / 余華 (Hua Yu) / 朱文 (Wen Zhu) / 普通話
獲1999年第56屆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這是一個關於寬容和愛的故事,主人公過年回家,傾訴了17年的難言人生。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導演張元受到處罰。
趙先生 / Mr. Zhao
1998(國內禁映) / 蔣雯麗 / 施京明 / 張芝華 / 陳怡南 / 中國 / 香港 / 呂樂 (Yue Lu) / 述平
本片獲第51屆瑞士洛迦諾電影節「金豹獎」導演:呂樂 攝影:王大麟 主演:施京明 張芝華 陳怡南 蔣雯麗
小武 / Xiao Wu
1998年02月18日 / 王宏偉 / 郝鴻建 / 左百韜 / 中國 / 香港 / 賈樟柯 / 賈樟柯 (Zhang Ke Jia) / 山西方言 / 中文
導演賈樟柯憑借《小武》在國際影壇一舉成名,成為青年導演中後來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與其他一些人並無二致,都是走國際融資與發行的道路,基本與本土電影市場不發生任何關系。在國內,《小武》及其他類似的電影作品,因詆毀政黨形象,涉嫌煽動都是通過盜版VCD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郵差
馮遠征 / 濮存昕 / 梁丹妮 / 中國 / 何建軍 / 中文
這部電影是導演何建軍得到鹿特丹電影節的一個基金的資助拍攝,並在歐洲完成後期製作的。這就決定了本片不可能在國內獲得放映的機會。從國外電影節或電影基金獲取資金支持是不少青年電影導演的基本運作方式,也是他們完成的電影無法與觀眾見面的重要原因。涉嫌詆毀中國官員形象。
活著 / To Live
葛優 (You Ge) / 鞏俐 (Li Gong) / 中國 / 香港 / 觀看http://www.vvband.com/html/lunli/20080125/1520.html / 張藝謀 (Yimou Zhang) / 余華 (Hua Yu) / 蘆葦 (Wei Lu) / 中文(普通話)
獲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和男演員獎。根據余華小說改編,表現人在極端艱難的生存環境下可悲的頑強和堅韌,因詆毀社會主義法制,詆毀政黨執政能力,迄今不能公映。
東宮西宮 / East Palace West Palace / Behind the Forbidden City (USA)
胡軍 / 司汗 / 中國 / 張元 / 王小波 (Wang Xiaobo) / 張元 (Yuan Zhang (I))
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編劇、攝影大獎。根據王小波的小說改編,講述一對同性戀者復雜的心路歷程,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涉嫌宣傳腐化思維,迄今未被准許上映。
藍風箏 / The Blue Kite
呂麗萍 / 濮存昕 / 李雪健 / 郭寶昌 / 中國 / 香港 / 田壯壯 (Zhuangzhuang Tian) / 蕭矛 (Xiao Mao) / 普通話
獲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大獎。以悲哀、灰暗的基調講述幾十年的故土舊事,透視埋在歷史灰燼下的人的命運,審查未通過即參賽,導致中國電影代表團退出東京電影節。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詆毀之政黨形象,該片迄今不能獲准上映。
J. 盤點戛納電影節史上那些令人發指的電影,你看過哪一部
《櫻桃的滋味》
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相對於那些真正令人發指的影片,《櫻桃的滋味》並沒有什麼大問題。而且以今日我們的視角看待這部影片可謂是影史的上乘之作,也是少爺本人很喜愛的影片。但在三十年前的戛納上,該片大量的情節都發生在汽車內,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只是給行駛的汽車特寫,對話全部為畫外音。這樣的情節因其評委的很大爭議,人們認為從電影美學的角度上來看該片有失技術水準,但是最終該片還是奪得了當年的金棕櫚獎。
《甜蜜的生活》
導演:費德里·科費里尼
費里尼在該片中空前地對基督教進行了褻瀆,雖然影片對義大利中產階級的浮華加以諷刺,但片頭直升機托基督像的情節還是引來了教會的譴責。影片結尾長時間的縱欲鏡頭也被人們批判是傷風敗俗。雖然口碑很差勁,也被評價為國家之恥辱,但是它的票房成績卻是絕佳出色。
《放大》
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安東尼奧尼總是走在挑戰觀眾視覺底線的前沿,就像戈達爾走在影迷思想的前沿一樣。其在《放大》中的尺度更是一個巔峰,該片的尺度在如今看上去似乎並沒有什麼,但是五十年前,該片的對戛納評委的影響是巨大的。事實也證明,好的影片不僅能在當年獲得金棕櫚,即便今天來看,《放大》也是值得深思的佳作。
《不可撤銷》
導演:加斯帕·諾
該片可謂是臭名昭著,不僅在戛納上惡心了一眾人,其中近乎充斥全片的淫亂戲也成功讓該片躋身影迷心目中的「世界十大禁片」名列。主演文森特·卡索甚至當中對加斯帕·諾破口大罵,戛納首映途中也是有大批觀眾退場,但堅持到最後的觀眾還是對影片獻上了掌聲。
《極樂大餐》
導演:馬可·費雷里
該片明顯是收到薩德主義的深刻影響,為了抨擊中產階級上流社會的浮華,費雷里為我們獻上了一部吃貨版的《索多瑪120天》,正因如此該片充斥著大量讓人斥責的情節。影片主演馬爾切洛·馬斯特羅亞尼的女友在看完該片與他打了一周的冷戰。《極樂大餐》少爺認為是很值得討論的一部影片,之後少爺會著重介紹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