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2016年華誼兄弟電影匯

2016年華誼兄弟電影匯

發布時間:2022-07-02 08:19:05

1. 華誼兄弟惹了誰

華誼兄弟並沒有特定的招惹了誰,因為資本的蛋糕就那麼大,自然會有爭奪。

一方面在過去的時間,華誼兄弟電影業務表現不佳,另一方面,其押注收購的明星公司也未能帶來預期的效益,更關鍵的是,此前華誼兄弟曾靠投資獲得的大量收益,已接近清倉。

華誼兄弟給出的解釋是:「影視娛樂行業經歷震盪,增速低於市場期望,公司影視娛樂板塊及互聯網娛樂板塊收益不及預期,業績較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今年無論是單片票房還是市場佔有率都有明顯退步。」

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王中磊亦曾在2016年年底給員工的公開信中表示。這一年華誼兄弟參與製作發行的諸如《我不是潘金蓮》、《羅曼蒂克消亡史》等共10部影片,只獲得了約31億的國內票房,同比下降了28%。

「華誼兄弟電影業務上都缺乏亮眼表現。」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新金融觀察記者,從上映的《搖滾藏獒》,再到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華誼兄弟都曾寄予厚望的多檔電影,最終票房都不理想。

不僅如此,與萬達就《我不是潘金蓮》排片發生恩怨,更是將華誼兄弟自身在院線和發行能力上的弱勢暴露。這個事情的特殊意義在於,《我不是潘金蓮》是華誼兄弟深度捆綁馮小剛後的第一仗,但依舊打得並不漂亮。

要知道,馮小剛剛成立不久的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在所有者權益為負5500萬元的情況下,被華誼兄弟以10.5億元買下了70%的股權,彼時就已經受到市場質疑。

此外,2016年被寄予厚望的華誼浩瀚和浙江常升影視都未完成對賭協議。前者背後站著是李晨、Angelababy、馮紹峰、杜淳、鄭愷、陳赫6位明星股東,成立於2015年10月21日。該公司成立第二天,就被華誼兄弟以7.56億元天價收購。

後者的實際控制人則是張國立,在2013年9月,成立僅3個月,便被華誼兄弟通過全資子公司以人民幣2.52億元收購70%的股權。華誼兄弟多次嘗試「明星資本化」的運作,先用一大筆錢買明星股東手中的股份,然後簽訂對賭協議。

在華誼兄弟看來,這樣既能保證上市公司業績,又能達到綁定明星的效果。「想的很好,但很明顯沒那麼容易實現。」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道。

最近華誼兄弟這家娛樂行業內的龍頭公司最近頻頻爆出負面新聞,從這些負面新聞中就能看出華誼公司今年開始走下坡路,面臨資金緊張的問題了。

華誼兄弟就被爆出法院強制執行23萬的合同款,經過了解觀眾才知道華誼兄弟是因為和某人之間的工程分包合同導致,當時因為涉及到的金額不大,這家公司很快就出來回復了這件事,表示會好好處理這個事情。

華誼被法院強制執行3個億。這次金額非常大,看來華誼兄弟並不像大家看到的那樣財大氣粗,並且從華誼公司的財報也能看出華誼如今的賬面情況非常難看,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在公布被執行3個億之後,華誼兄弟的創始人王中軍兩兄弟也被限制了高消費,這對於華誼公司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有人說,華誼背後有很多互聯網資本,找他們幫忙就行,但是大家可能不了解的是資本市場從來都是殘酷的。華誼爆出這么多負面新聞,不僅影響股市,而且投資者也並不看好,資本只會持觀望態度。

業務范圍

華誼兄弟是國內最早布局互聯網娛樂領域的綜合性娛樂集團。2010年華誼兄弟入股掌趣科技成為其第二大股東,2012年掌趣科技上市後為華誼帶來高額回報;2013年華誼兄弟合並手游領域內市場佔有率僅次於騰訊的銀漢科技,並結合自身優勢娛樂資源助推其手游新作上市推廣,

以銀漢科技為代表的手游業務已成為華誼兄弟新的業績增長點。2016年,華誼兄弟入股電競市場英雄互娛並成為其第二大股東。至此,華誼兄弟已在游戲行業打通「研發-發行-電競」的完整鏈條。

2015年,華誼兄弟旗下控股子公司華誼創星獲批掛牌新三板。華誼創星致力於構建以粉絲用戶為核心,內容IP為基礎的「娛樂+」生態系統,提供連通多屏終端的內容產品及相關服務,

以及線上線下全方位的粉絲經濟娛樂服務。其與騰訊手機QQ合作推出的星粉互動產品「星影聯盟」,用戶已超過1.5億,並已與400位合作藝人、150部影視作品和150家國內外知名影視娛樂機構達成合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華誼兄弟

2. 14億票房《芳華》的老闆華誼兄弟,現在只剩下兄弟了,這是怎麼回事

經歷重重的曲折後,《芳華》二度出場。好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一部被馮小剛電影導演稱作「心願清單」上最終一部的影片,並沒有由於錯過國慶檔而被觀眾們忘卻,反倒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乘勢而上。不論是首映客座率,或是得分、票房都超過當期影片躍居至第一。應對在此情景,心裡樂開花的當屬發行方兼出品方的華誼兄弟。對於此事,嘉行CEO王中磊表明,《芳華》有希望完成十億級票房。更關鍵的是,伴隨著播映的推動,為拍攝《芳華》而打造出的「芳華庭院」所意味著地實景拍攝娛樂業將邁入採摘期。

殊不知,向陽的199棵松柏樹若能低下頭看一眼腳底支撐點他們的草坪,便會發覺,非是全部的景色都能四季如春,小花一直一歲一枯榮。夢終歸是要醒的。也許有一天,藝術館內的梵高名畫依然會被取下,再一次注入銷售市場。那就是王中軍為理想投入的成本——盆友再多,能幫的終歸僅僅一程。真真正正的飛升,或是得依靠自己。

3. 華誼兄弟王中磊兒子

王元也,華誼兄弟執行總裁王中磊與王曉蓉的兒子。於2006年4月28日出生。
2014年4月24日,王中磊攜兒子王元也參加浙江衛視親子真人秀《爸爸回來了》,王元也用美式英語與老外流利對話,走紅網路。2016年出演華誼兄弟出品的電影《美好的意外》。

4. 華誼兄弟這個公司大家覺得怎麼樣

提到華誼兄弟,就會想到他捧紅的很多藝人,它就像是一個升級的跳板,跟他簽約的藝人大部分都是一路走紅。

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於2015年12月14日在東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王忠軍。

現在華誼音樂(張靚穎、羽泉、黃征等)被國內一家大的SP公司華友世紀收購,實際上已不屬於王中軍兄弟集團了。那華誼簽約的藝人只有是華誼經紀公司里的藝人(演員)了。目前華誼經紀范冰冰、李冰冰一花旦一青衣當家壓寨,其它藝人有左小青、孔鐿珊、王岩等等。原來華誼經紀的藝人我知道的有夏雨、肖容生是隨王牌經紀人王京花一起跳槽的,還有一些不大清楚。林心如也簽約華誼,,和蘇有朋一起簽的。

華誼兄弟旗下藝人:安以軒 BOBO 陳紫涵 車曉 陳思成 董璇 範文芳 馮遠征 胡靜 何佳怡 胡可 霍思燕 黃曉明 何啄言 李冰冰 劉孜 劉芸 李玥 李宗翰 李晨 羅海瓊 李易祥 劉科 李玲 李琳 李乃文 劉曉虎 林心如 李海濤 馬可 任泉 任斯璐 蘇有朋 湯嬿 吳佩慈 王斑 王寶強 王岩 徐帆 羽泉 尚雯婕 張靚穎 黃征 李慧珍 張靚穎 許還幻 熊乃瑾 徐若瑄 楊立新 袁文康 張涵予 周迅 趙毅等等...

這些藝人有的已經大紅大紫,有的很有潛力,看來華誼兄弟的眼光很獨特。

5. 華誼兄弟股票代碼是多少及股票分析

300027 華誼兄弟,公司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於1994年創立,1998年進入影視業,2009年創業板上市,是中國影視行業首家上市上市公司。公司目前主營三大業務板塊:以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等業務為代表的影視娛樂板塊;以電影公社、文化城、主題公園等業務為代表的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板塊;以游戲、新媒體、粉絲社區等業務為代表的互聯網娛樂板塊。是業內產業鏈最完整、娛樂資源最豐富的公司之一。
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03億,同比下降9.5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8.08億,同比下降17.21%。其中,影視娛樂主營板塊營收25.62億,同比減少9.56%,主營佔比73.12%,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板塊營收2.57億,同比增加362.34%,主營佔比7.33%,互聯網娛樂板塊營收6.76億,同比減少21.47%。 主營佔比19.3%。2016年,公司在原有三大業務板塊基礎上,圍繞主營業務加大產業投資力度,完善主營業務矩陣,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平滑主營業務業績波動風險。
娛樂影視方面,2016年,內地票房457.12億,與2015年440.69億相比,增幅僅為3.73%,國產片票房更是同比下跌近2%,內地影市的發展在2016年進入了瓶頸期。2016年3月底上映的《葉問3》被爆出存在大量票補以及票房作假的行為,震動市場,隨之票補潮水退去,連續5年以超過30%的幅度高速增長的神話一朝破滅,內地影視行業進入拐點。公司更是創出了上市8年凈利潤首現負增長。公司2016年新開業四家影院,截止2016年底開業影院19家,打造高端定製影院品牌--華誼兄弟電影匯。公司計劃2017年上映10部影片,17部電視劇及網路劇,參與綜藝節目11部,有望帶來豐富營收。
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板塊方面,截止2016年底,公司累計簽約項目16 個,2017年將有10個項目在建,公司實景娛樂板塊的第一個主題公園項目,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和華誼兄弟電影小鎮(長沙)預計將在2017年開業,實景娛樂業務開始進入爆發期,未來幾年有望帶來豐富的現金流和營收貢獻。
互聯網娛樂板塊方面,公司加深與中國移動、騰訊、阿里巴巴、東方明珠新媒體等平台的合作,逐漸形成「互聯網+粉絲」生態圈。公司控股子公司廣州銀漢科技《時空獵人》IP 計劃籌備中,預期打造其成為超級IP,研發全新游戲《時空獵人3D》,並計劃於2017年5 月推出的影游聯動IP 手游《思美人》、暑期退出S 級IP 手游《拳皇命運》等。
公司於2016年數次減持掌趣科技股票,獲得投資收益10.16億,截止2017年1月18號剩餘持有掌趣科技3869.25萬股的股權,公司參股的英雄互娛,確認了相應投資收益1.09億元。
2017年,公司將產業投資列入第四大業務板塊,2018年電影片單強勢回歸,實景娛樂業務也有望發力,隨著三大板塊之間的良性互動,延伸IP價值。公司綜合娛樂布局成效顯著,看好公司長期發展前景。

6. 華誼兄弟為什麼失守電影市場

多頭均衡發展策略,可以更大應對極有可能在下半年出現的電影行業票房泡沫破裂的風險。



近日,華誼兄弟發布2016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盈利2.52億~3.78億元,凈利潤下滑25%~50%。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光線傳媒等幾大影視公司業績都同向上升。此番華誼兄弟業績驟降也被業界解讀為公司「去電影化」戰略導致主業發展不利。


自2014年華誼兄弟宣布「去電影化」開始,華誼兄弟開始多元化布局,電影、游戲、實景娛樂成為其「三駕馬車」。 對此,許多業界評論均認為這是其在自己起家的根據地電影領域出現失利的原因所在。對此,筆者和《中國經營報》記者石英婧進行了一番交流。

票房盛世!為何華誼反而在撤退?


華誼兄弟在報告中其稱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電影《天降雄師》《奔跑吧兄弟》《失孤》取得較好的票房成績。另外,公司參投於2016年6月18日上映的《魔獸》創造了人民幣14.7 億元票房收入,但因參與全球分賬,確認收入時間較長,在上半年尚未形成分賬收入。


愚以為,在票房盛世的大背景下,華誼兄弟不升反降,除了上半年沒有主力作品這一內因外,更主要是來自外部競爭加劇,來自互聯網領域和各種影視創業型機構的大量入侵,在某種程度上也對大漲的票房形成了「分賬」效應。


當然,因為泛娛樂化下,確實華誼出現了對電影投入不比從前的狀態。但必須要指出的是,華誼兄弟的投入不高,更多的表現在其對當下電影行業重磅投入IP的趨勢上並沒採取跟隨策略。它反而選擇了將經營模式分散到影視、綜藝乃至網劇等多個領域,這在某種程度上會表現為投入不高和精力分散。但實質上,這種多頭均衡發展策略,可以更大應對極有可能在下半年出現的電影行業票房泡沫破裂的風險。

華誼用沒有分賬來解讀自己的「失利」,某種程度上甚至可能包含了有意遮掩它們多元布局的戰略意圖,繼續誤導外界將其簡單定義為一個不務正業的電影公司。

電影下滑,營收卻是第一?


單純把華誼兄弟定義為一個電影主業公司未免過於簡單。選擇多元布局,本身也是因為IP被重視後,電視劇集、網劇以及多平台播出的綜藝節目因此大爆發的時間點上,國產電影反而顯得不 溫不火的大背景下。所謂票房盛世,也大多是在給好萊塢大片貢獻票房。因此,華誼的主業其實並沒分食,只是多元布局需要耗費更多資金,因此顯得業績不佳。這只是短線問題,從長線角 度,仍然大有可為。畢竟,電影這一塊,在整個泛娛樂產業中,目前只是最吸睛、但在盈利能力上並不最強的一環。


華誼兄弟電影業務營收不佳,但營業總收入卻占據上市影視公司第一的位置,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其實這部分來源或許是來自於投資,特別是對游戲、互聯網娛樂等泛娛樂領域的成功投資。


而隨著國內電影票房泡沫的隨時可能發生的崩裂,下半年,預計華誼繼續深耕泛娛樂,尤其是互聯網領域的新興泛娛樂板塊,將逐步讓華誼兄弟有更多的收益入賬,因此下半年走勢並不會差。

去電影化其實就是要玩好電影


在很多時候,人們總是會被字面意思所蒙蔽。比如華誼的去電影化,大家就都以為它是要離開電影市場了。這其實只是文字游戲。


真正意義上的去電影化,個人以為,在華誼的動作中,可以看做是在內容供給上,不像新晉的影視公司那樣押注在IP這個大起大落的風險項上,而是更多的注重對編劇人才特別是中青年後晉影視人才的培養上,其實就已經是在給華誼兄弟培養真正活的IP,而非簡單的購買、改編和被束縛的IP。這些活IP一旦注入到華誼兄弟當下的多元化布局中,將用專業化的角度顛覆那些新興、但內容還在UGC向PGC過渡上掙扎的那些泛娛樂領域,尤其是互聯網上的泛娛樂板塊。


尤其是今年年初,原萬達文化集團副總裁葉寧加入華誼。葉寧的進入,目標是逆轉發行上的頹勢,而且更多的是借住葉寧的人脈,進入正在越來越強大的萬達影院體系之中,形成良好的院線輸出。但僅僅靠人脈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其實更多的時 候,反而是逆傳統發行的模式,深入研究線上線下活動推廣的更多形態,打破國內電影行業總是發布會、首映禮、紅地毯的營銷僵硬形態。

7. 北京華誼兄弟電影匯電影院什麼來頭,為什麼票這么貴

baby曉明鄧超等都是旗下的演員范冰冰也是

8. 北京一影院春節檔電影定價680元,這定價是否合理

北京一影院的春節檔電影定價680元,我認為定價如此之高有以下原因:

9. 華誼兄弟旗下的藝人有哪些

1、安以軒,1980年9月29日出生於台灣省台北市,中國台灣女演員、歌手,畢業於台灣觀光學院。2015年,主演了年代偵探懸疑劇《曇花夢》。2016年,憑借浪漫愛情電影《我是處女座》獲得了第8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提名。



安以軒人物評價

在電視劇《水滸傳》中,安以軒飾演的李師師不但外形符合施耐庵筆下李師師的貌美如花、溫雅氣質,而且她還在煙花女子的妖嬈嫵媚之外,又多了一份賢淑婉約,讓觀眾有一種我見猶憐、攝人心魂的感覺。

而相比唯美大氣的「一代名妓」李師師,安以軒在《西遊記》中飾演的「白骨精」可謂是驚艷動人,她的造型多變,細致入微,媚眼生動嫵媚,讓人記憶深刻。

10. 華誼兄弟公司簡介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英文:Huayi Bros. Media Group),創業板股票代碼:N華誼 300027,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娛樂集團,由王忠軍、王忠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開始時是由投資馮小剛、姜文的電影而進入電影行業,尤其是每年投資馮小剛的賀歲片而聲名鵲起,隨後全面投入傳媒產業,投資及運營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唱片、娛樂營銷等領域,在這些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且在2005年成立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公司全稱: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簡稱:華誼兄弟 證券代碼:300027 交易市場:創業板 總 股 本:16800萬股 發行總量:4200萬股 所屬行業:廣播電影電視業 上市時間:2009年10月30日(首批創業板上市股票) 公司地點:北京市朝陽區朝陽門外大街18號豐聯廣場A座第9層公司概況 2008年華誼兄弟並購經紀公司中乾龍德和影視公司金澤太和後,實力進一步增強。華誼兄弟在中國的主要競爭對手有海潤、橙天娛樂、保利博納等公司。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旗下有華誼兄弟時代文化經紀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華誼兄弟電視節目事業有限公司、華誼兄弟音樂有限公司、環球熱力兄弟影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廣告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國際發行有限公司等。 2009年9月27日晚,證監會宣布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第七批創業板擬上市企業審核,擬發行4200萬股A股,發行後總股本約為16800萬股;發行前每股凈資產為2.22元。 【2010-04-23】 刊登2009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公告 華誼兄弟2009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公告 公司2009年度權益分派方案為:以公司現有總股本16800萬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3元人民幣現金(含稅,扣稅後,個人、證券投資基金、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實際每10股派2.7元);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對於其他非居民企業,我公司未代扣代繳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所得發生地繳納。 分紅前公司總股本為16800萬股,分紅後總股本增至33600萬股。 本次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為:2010年4月27日 除權除息日及紅利發放日:2010年4月28日 本次所轉增的無限售條件流通股的起始交易日為2010年4月28日。 本次實施轉增股後,按新股本33600萬股攤簿計算,2009年度歸屬普通股股東的每股凈收益為0.32元。
編輯本段公司結構
2010年11月26日,華誼兄弟再遭大宗交易減持,當天出現3筆大宗交易,累計股數400萬股,套現金額達1.2億元。深交所統計數據未披露上述大宗交易詳細情況,不過華誼兄弟董秘辦人士向記者證實,馬雲減持了所持華誼兄弟300萬股,「是為了改善生活」。 按11月26日30.04元的交易價格計算,馬雲300萬股的套現金額高達9012萬元,相較其不足1000萬元的入股成本,盈利已近10倍;若算上剩餘2464.8萬股零成本持股市值,浮盈超過百倍。由於300萬股尚未達到披露要求,馬雲的減持行為未獲公開披露。 百倍盈利 根據深交所大宗交易數據和《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相關人員持有本公司股份變動情況》(簡稱《持股變動情況》)披露,11月1日至26日,共有12筆大宗和21筆競價交易減持華誼兄弟1558.56萬股,累計套現金額4.69億元。 其中,深交所大宗交易數據顯示,11月1日至26日,共有12筆大宗交易賣出華誼兄弟1264.5萬股,均價29.44元,套現金額達3.73億元。其中,11月1日-19日賣出的8筆均來自中信建投北京東直門南大街營業部。根據深交所《持股變動情況》披露,除11月1日一筆中金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營業部以30.31元接手的200萬股無記錄外,其餘7筆全由孫曉璐賣出。 11月22日,華誼兄弟仍被以29.82元價格在大宗交易平台賣出50萬股,買賣方均為中金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營業部。11月26日,大宗交易上升到3筆,中金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營業部分別賣出200萬股、100萬股和100萬股,價格均為30.04元。其中,200萬股接手方為中金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營業部,後兩筆則為民族證券北京西壩河營業部。 上述4筆大宗交易累計減持華誼兄弟450萬股,成交金額1.35億元。不過,深交所《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相關人員持有本公司股份變動情況》並未記錄該4筆交易,賣出方無法從中獲悉。 從大宗交易買賣營業部來看,11月1日無記錄的200萬股應該同為孫曉璐所售,而馬雲減持的300萬股則發生在無記錄的26日,成交價格30.04元,金額累計9012萬元。 而馬雲參股華誼兄弟的成本是多少呢? 公開資料顯示,馬雲入股華誼兄弟最早在2006年。該年6月15日,周石星將華誼兄弟前身浙江華誼10.7%的股權轉讓給馬雲,轉讓價款為53.5萬元;同日,汪超涌、王忠軍、王忠磊、劉曉梅分別將其持有浙江華誼2.1%、0.525%、0.105%、0.07%的股權轉讓給馬雲,轉讓價款分別為10.5萬元、2.625萬元、0.525萬元、0.35萬元。轉讓結束後馬雲出資金額為67.5萬元,占出資比例的13.5%,持股成本為67.5萬元。 2006年6月23日,浙江華誼注冊資本由500萬元增至5000萬元,其中增加的4500萬元全部由股東華誼廣告認繳。華誼廣告注冊資本200萬元中,王忠軍出資144萬元,佔72%;王忠磊出資8萬元,佔4%;馬雲持有15%的股權。增資後,華誼廣告出資浙江華誼4550萬元,佔比91%;馬雲在浙江華誼中直接出資67.5萬元,佔比1.35%。假設馬雲在華誼廣告中出資價格與王忠磊一樣,則馬雲持有華誼廣告15%股權的成本為30萬元,加上其在浙江華誼的出資成本67.5萬元,馬雲直接和間接在浙江華誼的投入為97.5萬元。 2006年8月1日,浙江華誼變更為華誼有限。2007年8月28日,馬雲將其持有的華誼有限0.27%的股權轉讓給魯偉鼎,轉讓價款為13.5萬元。轉讓後馬雲持有華誼廣告12%股權,出資華誼有限54萬元,佔比1.08%。2007年11月19日,華誼廣告將其持有的華誼有限91%股權中的12.7048%轉讓給馬雲,轉讓價款為635.24萬元,馬雲共出資金額689.24萬元,佔比13.78%。2007年11月華誼有限增資至5264 萬,馬雲出資金額689.24萬元,佔比13.09%。2008年1月華誼有限整體變更設立股份公司後,馬雲持股華誼兄弟1310.4萬股,佔比13.09%。2008年2月華誼兄弟增資至1.26億股,增資每股定價3元,馬雲認購72萬股,出資216萬元,累計持股1382.4萬元,佔比10.97%。 2009年10月30日,華誼兄弟在創業板上市,馬雲持股仍為1382.4萬股,占總股本的8.23%。綜合歷次股權變更馬雲直接投入資金約為935.24萬元,持股成本約0.68元/股。 2010年4月28日,華誼兄弟實施2009年分紅方案每10股轉10股派3元,馬雲持股變更為2764.8萬股,佔比8.23%,在扣除3元派現獲得的414.72萬元(含稅)分紅款後,馬雲2764.8萬元的持股成本只有520.52萬元,為0.188元/股。 2010年11月1日,華誼兄弟1.36億股限售股解禁,馬雲所持2764.8萬股全部解禁,兌現每年轉讓的比例不超過其所持股份總數25%的承諾後,實際上市流通股數為691.2萬股。 此次,馬雲減持其中的300萬股,套現9012萬元,相比原始投資的935.24萬元,獲益達8.64倍,扣除現金分紅後的盈利為16.31倍。剩餘的2464.8萬股則為零成本,以11月29日30.6元收盤價計算,市值為7.54億元。若匯總2764.8萬股的盈利,市值加套現總額達8.44億元,原始投資獲益為89.28倍,扣除現金分紅後浮盈161.21倍。
編輯本段進軍網游
華誼兄弟今日公告,將以IPO超募資金7500萬元收購北京華誼巨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51%股權。後者運營網路游戲「萬王之王3」,系史玉柱旗下公司為進行本次收購而於今年12月專門在北京設立的項目公司。這是繼今年6月華誼兄弟宣布切入手機游戲領域後,再次在游戲娛樂領域展開布局。 公告顯示,華誼巨人目前注冊資本為2500萬元,其中,上海巨人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出資額850萬元,股權比例為34%;上海巨焱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出資額375萬元,股權比例為15%;上海征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出資額1275萬元,股權比例為51%。本次華誼兄弟系以9.5倍左右市盈率為交易價格,通過對原有股權進行收購及增資,獲得華誼巨人51%股權。收購完成後,華誼巨人的注冊資金將增加為5000萬元,上海巨人和上海巨焱仍合計持有其49%的股權。 華誼兄弟稱,股權轉讓協議簽署後,公司就將對華誼巨人的財務和業務進行接管。華誼巨人將以2500萬元的價格取得網路游戲「萬王之王3」之完全知識產權和商業運營權,原「萬王之王3」產品負責人將轉到華誼巨人繼續擔任總經理。 據悉,「萬王之王3」已經於2010年4月底正式運營,是今年上半年國內網路游戲市場中表現最搶眼的游戲之一。華誼巨人預計公司2011 年-2013年平均每年的稅後凈利潤將達1441.3萬元, 另據了解,華誼兄弟收購後,「萬王之王3」與電影的營銷聯動將首先展開。2011年下半年,該公司將開始研發一款基於全新3D引擎的產品,目前類型風格尚在評估中,此產品將與華誼兄弟具有影響力的電影或電視劇相關聯。 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透露,本次收購從意向到落實長達一年之久,是此前公司影視與新媒體相結合的發展戰略中的首要內容。華誼兄弟旨在成為「綜合影視娛樂集團」,而游戲實質是具有互動特點的娛樂內容,華誼兄弟進入網路游戲領域是在數字時代對影視全產業鏈的自然延伸,也是完善戰略布局必然的選擇。 騰訊投資華誼兄弟4.5億元 持股4.6% 2011年5月9日,騰訊公司與華誼兄弟周一共同宣布,騰訊對華誼兄弟進行戰略投資人民幣近4.5億元。投資完成後,騰訊持有華誼兄弟4.6%的股權,成為華誼兄弟第一大機構投資者。此次投資已在5月6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平台完成。據悉,為了引進騰訊作為新的投資者,身為華誼董事的馬雲、虞鋒等人分別出讓了部分股權。

閱讀全文

與2016年華誼兄弟電影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暴風在汕頭哪裡開拍 瀏覽:802
小學生第一次看電影作文 瀏覽:545
2017年部隊題材電影 瀏覽:231
如何看英語電影學習 瀏覽:998
在獄中練習隱身是哪個電影 瀏覽:405
中國動作槍戰電影推薦好看的大片 瀏覽:66
倫理片桔子電影網 瀏覽:416
有成龍的電影大全 瀏覽:572
泰國的一部電影老師 瀏覽:985
吳孟達全部電影大全 瀏覽:641
沈陽鐵西大天地電影院 瀏覽:837
大傻拍的電影 瀏覽:416
超級漂亮女主角高鑫電影 瀏覽:992
海綿寶寶大電影版全集 瀏覽:820
電影院聲學 瀏覽:694
2017年first青年電影展 瀏覽:264
法國電影小偷槍戰 瀏覽:524
國外教育題材的電影 瀏覽:987
法國超級間諜電影 瀏覽:310
遼化新視覺電影院排表 瀏覽: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