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劉偉強導演的作品有哪些
劉偉強導演的作品有傷城、頭文字D、古惑仔、無間道。
劉偉強(Andrew Lau),1960年4月4日出生於中國香港,華語影視導演、攝影師。
2018年12月,其執導的電影《武林怪獸》正式上映。
2019年9月,執導的劇情傳記片《中國機長》上映,憑借該片獲得第11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20年10月1日,執導的電影《中國醫生》開機。
人物評價
從攝影師到導演,劉偉強在黑幫片、警匪片、愛情片、懸疑片、武俠片等都有涉獵,正是憑借豐富的閱歷、敏銳的視角、扎實的功底和獨特的思考,劉偉強以多元化類型交融變奏拓寬了香港電影的視野,其流變卻始終獨特的敘事風格更讓他獨樹一幟。
難能可貴的是,在諳熟商業電影游戲規則的同時,他尤為關注人物精神內核和文化特質,對人性的深入剖析使他的影像作品富有哲理的思考。因而劉偉強電影既獲得觀眾認同創造了巨大票房價值,又在業界贏得了普遍的尊重,可謂引領了香港電影的發展潮流。
Ⅱ 杜琪峰和劉偉強最近拍了什麼新電影嗎
杜琪峰新片《紅圈》邀周潤發與奧蘭多強強聯合,他的新片《鬼吹燈》也即將拍攝! 《The Flock》將是一部總預算為3500萬美金的獨立製作影片,該片的導演確定為中國香港導演劉偉強,這將是劉偉強首次赴好萊塢執導英語片,同時亦是他繼《頭文字D》之後的又一部大製作。
記得採納啊
Ⅲ 劉偉強一共拍過哪幾部電影主演及大概劇情
風雲之雄霸天下
決戰紫禁之巔
中華英雄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古惑仔之猛龍過江
古惑仔之隻手遮天
古惑仔之戰無不勝
古惑仔之龍爭虎鬥
廟街故事
慈禧秘密生活
戀愛的天空
人皮燈籠
香港奇案之強奸
咖喱辣椒
擔任攝影:
老鼠愛上貓
風雲之雄霸天下
古惑仔系列
韋小寶之奉旨溝女
雷洛傳
咖喱辣椒
旺角卡門
橫財三千萬
我就知道這么多了
Ⅳ 劉偉強拍過多少電影名字
攝影出身的劉偉強,這些年開始在香港的電影舉足輕重。
1960年出生於香港。自小愛好攝影,1980年中學畢業後投身邵氏。第一部參與的電影為劉家良的《十八般武藝》,當一名攝影小工。1985年正式擔任攝影師,作品有《龍虎風雲》,《旺角卡門》等。1990年開始執導筒,拍攝了《朋黨》,《人皮燈籠》,《廟街故事》等影片。1995年與文娟雋,王晶合組最佳拍檔電影製作公司,1996年執導最佳拍檔的創業
作《古惑仔之人在江湖》,結果此片成績斐然,接連三部《古惑仔》系列電影全部進入當年香港十大賣座電影行列,掀起香港影壇的江湖片熱潮,《古惑仔》系列更是連拍六集,長盛不衰。劉偉強也一舉進入一線導演行列,其後一發而不可收拾,連續拍攝了多部大製作賣座強片。近些年來已成為振興香港影壇的中流砥柱,尤其善於拍攝漫畫改編電影以及大量運用電腦特技的影片。2002-2003年劉偉強與麥兆輝執導的無間道三部曲則把劉的事業推向的顛峰。
主要作品年表:
2003《老鼠愛上描》、《咒樂園》
2002《衛斯理--藍血人》、《無間道》(獲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剪接,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等獎項)
2001《愛君如夢》
2000《決戰紫禁之顛》、《勝者為王》、《一見鍾情》
1999《烈火戰車2--極速傳說》、《中華英雄》
1998《98古惑仔.龍爭虎鬥》、《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 《風雲》(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接,最佳服裝造型設計,最佳電影原創音樂,最佳音響效果等獎項)
1997《97古惑仔戰無不勝》
1996《飛虎雄心 II之傲氣比天高》、《古惑仔 II之猛龍過江》、《古惑仔 III之隻手遮天》、《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1995《廟街故事》、《慈禧秘密生活》
1994《新邊緣人》、《戀愛的天空》
1993《人皮燈籠》、《香港奇案之強奸》
1992《伴我縱橫》
1991《朋黨》
男演員:
《咖喱辣椒》 (1990)
監制影片:
1. 愛上百分百英雄 (1997)
2. 百分百感覺 (1996)
3. 怪談協會 (1996)
4. 紅燈區 (1996)
5. 人細鬼大之三個Handsup的少年 (1996)
攝影作品:
老鼠愛上貓 Liu sue oi seung mau (2003)
風雲之雄霸天下 (1998)
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 (1998)
97古惑仔戰無不勝 (1997)
古惑仔 II之猛龍過江 (1996)
古惑仔 III之隻手遮天 (1996)
飛虎雄心 II之傲氣比天高 (1996)
韋小寶之奉旨溝女 (1993)
五億探長雷洛傳 I:雷老虎 (1991)
豪門夜宴 (1991)
咖喱辣椒 (1990)
伴我闖天涯 (1989)
旺角卡門 (1988)
橫財三千萬 (1987)
Ⅳ 劉偉強 拍攝的一些經典電影
我也是他的 超級粉絲
如果喜歡、劉偉強 就請耐心讀完下面的內容
劉偉強:由商業到文藝
劉偉強在八九十年代為香港著名電影攝影師,曾以《五億探長雷洛傳Ⅰ之雷老虎》(1991)、《重慶森林》(1994)等影片多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獎或提名。他亦於90年代初開始執導影片,並在90年代後半期以一枝獨秀的「古惑仔」系列影片挑起救市重任。90年代末,劉偉強首次將電腦特技與動漫效果相結合,拍攝了《風雲雄霸天下》(1998)、《華英雄》(1999)等動漫古裝武俠片,這些影片均早於徐克的數碼特技武俠片《蜀山》(2001),開創了香港武俠數碼特技電影的新紀元。新世紀之初,劉偉強又推出了在香港和內地都反響強烈的《無間道》系列片(3集,2002—2004), 為疲軟的香港影市注入了強心劑,對日趨滑坡的香港電影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也由商業路線逐步向文藝路線轉變。他後來的跨國製作《雛菊》(2006)、《傷城》(2006)更是有著濃郁的文藝氣息。
「古惑仔」電影時期為劉偉強的第一個創作階段。1996-1998年間,劉偉強和其最佳拍檔公司的編劇文雋相繼推出了《古惑仔之人在江湖》(1996)、《古惑仔之猛龍過江》(1996)、《古惑仔之龍爭虎鬥》(1998)等5部「古惑仔」影片,這些影片全都根據漫畫家牛佬的流行漫畫改變,更具流行性和動慢性。「古惑仔」影片延續了香港電影繁榮時期的「黑幫片」的某些主題,表現了街頭邊緣青少年們對抗社會、天馬行空、為所欲為的生活態度和生存方式。因此這類影片又不同於面對一般觀眾的「黑幫片」,它的目標觀眾很明確,是拍給時下年輕觀眾的青春化的「黑幫片」。「古惑仔」影片也始終保留著以往「黑幫片」、「英雄片」中的 「忠義」主題,「古惑仔」們靠義氣和群策群力打出江湖。影片專捧的主角陳浩南對兄弟講義氣,對女友不棄不離,而且尊敬老人,被塑造成為後傳統社會中理想的英雄人物,進而引起多數青少年觀眾的「追捧」。作為攝影師出身的導演,劉偉強深諳商業電影的語言規則。他的「古惑仔」影片攝影多為肩抗、搖、移等運動鏡頭,除了暗合古惑仔們青春、狂躁的心理,也對整部影片的節奏有了很好地控制。另一方面,劉偉強巧妙地利用了漫畫產生的影響,他的人物出場時,都是由漫畫的草圖開始,黑色人物的勾勒製造出了神秘的引子,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看到了以往漫畫的投射,產生了進一步的認同感。
「古惑仔」電影構築起的個性化、時尚化、青春化的影像風格和人物群像,在香港掀起了一股熱潮,不僅以「古惑仔」為名的跟風式漫畫充斥全港,而且此類電影也一再延續,之後除「古惑仔」電影外又出現了如《灣仔十二妹》(1999)之類的「古惑女」電影。這些影片並非劉偉強執導,主題、風格也有較大差異,如鍾繼昌編劇、查傳誼導演的《旺角揸Fit人[1]》(1996)、《去吧,揸Fit人兵團》(1996)等對黑社會極盡嘲諷,表現「古惑仔」不過都是葉公好龍之徒,遇事時個個膽怯心虛,挖苦江湖中人的滑稽、浮躁與淺薄,深刻批判黑社會的暴力崇拜。
動漫特效動作片的創作,為劉偉強電影的第二個階段。這一階段的影片如《風雲之雄霸天下》、《華英雄》以及《決戰紫金之巔》(2000)等同樣改編自漫畫。香港赫赫有名的漫畫家馬榮成的漫畫原著,為這些影片賦予了流行和動慢的底蘊,如其流行漫畫《風雲》利用通俗的媒體形式,配合連環畫的連載特性與視覺要求,再現一個沒有時代背景、卻與香港文化潮流息息相關的故事。劉偉強的電影《風雲之雄霸天下》在這個通俗基礎上進行修剪,刪除了許多支線,把一些復雜的情節進行簡化,使之更適合電影表達,劇情和人物性格也更符合大眾所需。這些影片在影像上將傳統古裝刀劍片與現代科幻類型相結合,企圖利用現代數碼科技柔和東方武俠想像,更新以刀劍拳掌及輕功為格鬥形式的動作畫面。其中數碼科技帶來的科幻感和動漫感,把傳統武俠奇情帶入充滿現代意識及未來想像的空間,同時,傳統武俠片中飄逸的輕功、具有舞蹈感的劍招以及力拔山河的掌風等,亦通過數碼科技而更加活靈活現。這些影片大量使用數碼合成技術,如《風雲之雄霸天下》數碼鏡頭多達550個。影片的這些特技畫面,大部分根據原著漫畫設計而成,既具有漫畫的神韻,又充滿科幻和超現實的色彩。其中樂山大佛的比武、郭富城的麒麟臂、鄭伊健劈起的雪飲狂刀等還具有電子游戲的模式,使影片更具時尚性。這種以電子游戲作為視聽效應的特技畫面,使影片風格在結合動漫的天馬行空之際,也呈現出了東方武俠世界中獨有的虛幻意境。《風雲之雄霸天下》還很好地掌握了特技與敘事之間的分寸,把重點仍放在人物性格和情感表現上,較好地把握了商業價值和藝術品味的統一。而其他兩部影片雖也大量使用數碼鏡頭,但終因其結構的支離破碎和人物的單薄無力而票房失敗。
劉偉強的另一部根據日本漫畫家重野秀一的同名漫畫改編的影片《頭文字D》雖拍攝於2005年,但它亦屬於動漫特效動作片。與漫畫原著相比,影片更突出了主角藤原拓海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同時也細致展示了親情、友情、愛情等情感層面的東西。在特效應用上,該片更體現出一種不露痕跡的味道,而且強化了音樂和音效的應用,再結合賽車專業人員的幫助,用充滿視覺動感和心理刺激的電影語言營造出風馳電掣、疾風勁草般的賽車世界。
以《無間道》系列片為代表的警匪片創作,為劉偉強電影的第三階段。其中最先引起轟動的《無間道》(2002)在內容與形式方面都與著力於創新,與傳統警匪片有很大不同。如影片不再以暴力動作和江湖義氣為推動力的傳統敘事模式,不再從黑社會與警察對立的表面意義去詮釋,而是以細膩的內心解剖和人性化的故事情節另闢蹊徑。影片採用全知的視點,開篇便交待了人物的真實身份和被賦予的使命,這就決定了影片不以「到底誰是卧底?」來製造懸念,而是以「他們遇到危機時會發生什麼?他們會怎麼辦?」來提醒觀眾時刻關注著人物的命運,關注著兩個人物危機四伏的生活,探知他們未知的命運,同時也時刻關切他們恐懼、矛盾又充滿壓力的內心。影片以此獲得了關注人物的生存狀態的人文深度和文化含義。劉偉強本人對此有如下闡釋:「這部電影就要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和好與壞在現代社會的定義,藉此啟發大家對金錢、地位和真理的價值觀。也就是說,做壞事而成功,並非表示他將來或離開人間之後的道路也如此地如願」。[2]在《無間道》系列的後兩部影片《無間道Ⅱ》(2003)和《無間道Ⅲ之終極無間》(2003)中,這種人文主題逐漸向深度延續,表明劉偉強逐漸完成了從商業到文藝類型的轉變。
與韓國影人合作的跨國製作《雛菊》,更是完美體現出了劉偉強電影的風格轉變,也以此為分界,標志著劉偉強第四個創作階段的開始。影片極力渲染了一個浪漫愛情故事,異國的邂逅與愛情、緩慢的節奏、較多回憶性的抒情畫面、迷人的阿姆斯特丹景色等為其賦予了典型的文藝片風格。同時,影片又以香港類型片中的諸多商業元素進行包裝,如警匪動作場景、營造懸念氛圍等進一步增強了劇情的感染力;此外還使用三條線索並進的方法,分別以畫家惠英,警察鄭宇,殺手朴義三個人的角度,對故事同時敘述了一番,用三個人各自的角度來增強了「錯愛」的悲情色彩和主題。劉偉強最新完成的影片《傷城》依然遵循著商業包裝的文藝片路線,影片試圖以「落難公子風塵女、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經典傳奇模式,來療救都市深處的黯然情傷。片中有《無間道》警匪身份認同的迷失和陰謀的戲劇張力,只是前者沒有了後者那份警匪對峙、黑白混淆的凌厲之感和悲壯氣勢。影片注重的是人物內心的陰霾和城市背景的曖昧駁雜,並把溯源人性殘缺的驚心動魄打造成電影的最大賣點。男女的情愛刻畫較之《無間道》更為細膩深入,文藝片路線亦顯得更為堅定。
Ⅵ 劉偉強擔任電影《建軍大業》導演,大家看了覺得這部劇怎麼樣
我覺得看完之後,熱血沸騰,這部電影拍攝的確實不錯。
這部《建軍大業》同樣是超級大咖眾星雲集,但在演員的選擇上,不難發現劉偉強的個性之處。因為在劉偉強眼中,年輕人就代表著希望、力量、勇氣、改變。年輕人才是革命的動力。由此引出劉偉強的另一個特點——善於挖掘新的視角。他為《建軍大業》提供了極為大氣的影像風格,無論是表現歷史角色個人色彩之處,還是對戰爭場面的調度都頗為華麗,部分場景堪稱神來之筆,如開場四一二政變的描寫,影像風格與剪輯爐火純青,渲染了極佳的隱喻悲涼氣氛。此外劉偉強對節奏的把握獨樹一幟,對戲劇張力的調節游刃有餘,整體收放自如,極為嫻熟,加之音樂和剪輯的配合,使得影片極具娛樂性。以接近地氣手法拍攝,人是有感情的物種,不是舊時代的一直硬綁綁的滿臉嚴肅樣,《建軍大業》青年演員陣容再現熱血歲月,總體來說是相當成功的電影了。大家覺得呢?歡迎留言評論哦
Ⅶ 《中國醫生》定檔7月9號,新電影已獲鍾南山獨家授權
是的,《中國醫生》是由劉偉強執導,劉偉強、李錦文共同監制,張涵予、袁泉、朱亞文、李晨領銜主演,易烊千璽特邀出演,歐豪特別出演的抗疫題材醫療片,已獲得鍾南山院士的獨家授權。
據報道,影片拍攝用的全部醫院設備嚴格按照真實醫院建造標准1:1打造,甚至由專業醫院改造工作人員到場驗收合格後才投入拍攝,拍攝的每一場戲都有親歷抗疫一線的專業人員親臨指導,群演中很多人也都是真正的醫務工作者。
袁泉貢獻「毀容式演出」
6月22日,電影《中國醫生》發布定檔預告,目前發布的兩款定檔海報,中心人物分別是張涵予和袁泉。
袁泉在電影《中國醫生》中飾演重症醫學科主任文婷,為真實還原抗疫工作下的醫護人員狀態,她貢獻了「毀容式演出」:臉頰被口罩勒出壓痕,因長時間穿戴防護服、護目鏡和口罩,皮膚被汗水浸泡得發白,每次出現的時候都是滿面倦容,只有眼神依舊透著醫者的堅定和勇敢。
據了解,為了拍攝一場重頭戲,袁泉曾經連續穿了8個小時的防護服,但她事後表示自己其實沒有特別計算過時間,當時只是想盡全力向真實靠近,「一旦穿上那身衣服,進入那個狀態,就不會特別留意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