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吕克·贝松的最新电影《安娜》好看吗
很好看,我很喜欢!!!
《安娜》的故事发生上世纪80-90年代的冷战时期。故事聚焦神秘女杀手安娜的成长及执行各种暗杀任务的经历。在美丽的外表下,安娜拥有聪明绝顶的头脑和强大的战斗技巧,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刺客之一,她游走于黑白两道,只要被锁定的目标,从不失手。
一个优美而高贵的俄国小姑娘,但是生活没有给她应该有的体面和尊重,她从小就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她开始被渣男虐得体无完肤,后来又被抓进了KGB,这样的组织能够接纳她,也是一番血雨腥风。磕磕绊绊总算是完成了这次的任务,她终于进入了KGB。
超模+女特工,从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大致看出本片的调性了:一边是性感时尚,一边是暴力血腥。
这部影片还是不错的,大家有空可以看一下哦!!!
Ⅱ 电影《安娜》为什么能满足观众心理期待
在电影《安娜》中导演充分满足观众心理期待,将“超模”与“女特工”两种身份融为一体塑造出安娜这一完美角色,身材高挑、容貌清冷,妖娆又能打,这无疑加强了观众观影中的“投射——认同”进程,看的快感在此时充分发挥为主动的男性和被动的女性,安娜不仅在银幕中被观众凝视,同样在影片中被其他男性角色凝视,完成被人看与被展示的双重凝视,满足男性窥淫的欲望。
戈达尔说:“电影为人类的欲望提供了身体”,女性身体无疑成为最好的发泄出口,而为强化观众的投射——认同这一过程,影片制作者运用包装精美的糖衣逐步吞噬观众缺席的客体,让观众在观影中逐渐带入角色,成为亚历克斯或是兰尼,成为决定安娜命运的主宰者,正是因为认同的自恋性,使观众缺席的客体在自我中复现,通过这种自恋性复现否定缺席,形成一种自恋性退化来满足,观影中退至婴儿的状态使观众沉迷于银幕幻想而缺乏主观能动性。
而电影对此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分支:为抵抗自恋性退化而推行的先锋派实验片,完全顺从自恋性退化的政治宣教片,两者都是极端案例,更多的电影是像《安娜》一样带着观众的欲望,沿着缺席,不断被延迟的欲望,最终到达满足,安娜在最后戏谑了想要保护他的两位男性,通过“Girls help Girls”找到了独属于自己难得的自由,观众也在此时投射出欲望的幻想,以期能达成自己的自由的向往,这种“想象性解决”一方面完成了观众认同达到欲望的满足,另一方面也是对现实无法实现的无力,给予观众在“黑匣子”里做梦的权利。
此外,《安娜》这一电影还采用了非线性叙事,利用时间线的来回穿插用以构建叙事悬念,带来套娃般回环的故事讲述方式,五年前、五年后,三年前、三年后,六个月前,一年后……导演运用时间线的来回翻转带来剧情的来回反转,延迟着观影最终的高潮。站在上帝视角不断玩转时间,通过蒙太奇的剪接给予观众截然不同的故事发展可能,与亚历克斯的情意绵绵到与兰尼的合作,安娜以一己之力撬动了两个国家之间的腥风血雨,而最终与奥尔加的一出好戏演给了亚历克斯、兰尼两人,也捉弄了观众一番,随着安娜从火车道中换了衣服、摘下假发走向自由,达到了观影的终极满足。柳暗花明,导演在此揭示了早在夏威夷度假前便与奥尔加牵上线的段落,故事在此大白天下。
总之,吕克·贝松是法国少有的类型片导演、商业片鬼才,从业近四十年的他一定深谙观众心理,面对当下电影商业化严重,观众成为各类电影间互相争夺的资源,所谓赢得观众便赢得了市场,尝试各类影片后,导演仍选择他最擅长拍摄的“美女故事”一方面是其个人特色的体现,另一方面更是观众众望所归的期待。
Ⅲ 怎么评价经典作品改编电影《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电影作品自然无法与原著进行相媲美,但对于作品所要传递的主旨与精神,电影诠释的很到位。《安娜卡列尼娜》文学作品曾风靡一时,至今成为永远的经典之作,对于经典作品改编,本面临着极大挑战,也需要足够的勇气,各个国家对于该作品的改编已足达数十部之多,总体而言对于原著都做了极大还原。
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不仅是对原著的致敬,更是作为小说迷的福音问世,尽管有诸多不足之处,却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还是值得前去观摩一番的。
Ⅳ 谍战电影《安娜》讲述什么故事
《安娜》的故事发生上世纪80-90年代的冷战时期。
1987年,莫斯科。
正在街头行走的安娜,身材高挑,五官立体,超乎常人的漂亮。
但是她的脸色却苍白憔悴,眼神中满是苦涩。
《安娜》的故事本身其实不算太复杂,就是一个双面间谍的自我救赎
这一切都要拜她的街头混混男友所赐。
安娜原本是个无家可归的孤儿,后来被男友收养带回了家。
跟着男友,她染上了吸毒,还动不动就被拳打脚踢。
《安娜》的故事本身其实不算太复杂,就是一个双面间谍的自我救赎
但这一切,很快被一个闯进家里的黑衣人改变。
这个黑衣人效力于苏联最顶级的间谍组织,克格勃。
他这次来,是来邀请安娜加入组织的。
《安娜》的故事本身其实不算太复杂,就是一个双面间谍的自我救赎
安娜的父亲原本是个军官,后来车祸去世,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再加上本身天赋过人,安娜其实极有当特工的潜力。
当然,安娜并没有当间谍的意愿,所以与其说是邀请,不如说是胁迫。
无奈之下,安娜同意加入了培训。
从这里开始,她的人生也完全走上了另一条路。
时间来到三年后,一个法国星探正在莫斯科搜寻美女。
在一个菜市场里,星探发现一个姑娘身材高挑,气质出众。
走近一看,这个姑娘,就是安娜。
《安娜》的故事本身其实不算太复杂,就是一个双面间谍的自我救赎
就这样,安娜很快被送往了巴黎,凭借着出色的天赋,不久后成为了时尚超模。
《安娜》的故事本身其实不算太复杂,就是一个双面间谍的自我救赎
为什么三年前安娜被叫去参加克格勃的特工培训,怎么突然又去巴黎当了超模?
很明显,这些都是障眼法。
安娜真正的目的,是打入巴黎的上流圈子,使用美人计,为克格勃猎杀目标......
《安娜》的故事本身其实不算太复杂,就是一个双面间谍的自我救赎
超模+女特工,从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大致看出本片的调性了。
一边是性感时尚,一边是暴力血腥。
而且电影因为裸露和血腥镜头较多,还被评为了R级片。
这么一看,简直就是为可乐爆米花量身定制的年度爽片。
《安娜》的故事本身其实不算太复杂,就是一个双面间谍的自我救赎
但吕克·贝松当然不会满足于只拍一部无脑爽片。
安娜伪装成超模猎杀目标,只是故事的第一层,事实上,电影后面还设置了层层反转。
而且既然是在冷战的大背景之下,除了苏联间谍组织克格勃,当然还少不了美国的中情局。
安娜因为有一次在酒店里枪杀了一名富豪
Ⅳ 类似于《安娜》《暴力街区3》,还有哪些非常经典的法国动作片值得一看
谢邀!感谢关注奥斯卡,与你一起分享电影的乐趣。
5、《法国缉毒风云》
豆瓣6.7分,这是一部真人真事改变的犯罪电影。
难得的一个好法官,表面上的邪恶势力被粉碎,但更深层次下的肮脏却未根除,公职人员的腐败难以打击,这也是一种无奈。。。
Ⅵ 安娜这部电影怎么样
动作电影,就是看着爽而已
Ⅶ 如何点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乔·怀特大胆使用了舞台化的场面设计,戏剧式的多幕结构,再加上他标志性的长镜头,把贵妇安娜的悲剧浓缩在一个小小的剧场中。让观众主动参与场景,脑补故事逻辑。舞会上惊艳的长镜头,身段姿态都被处理得美轮美奂;赛马场的超现实主义处理,时空拓展与人物情绪巧妙融合。整部影片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处使用了外景实拍,大部分内景就如戏剧般“简陋”,直接向观众坦露过程
Ⅷ 电影《安娜》是怎样惊艳观众欲望的
导演吕克·贝松精心设计了电影《安娜》的剧情结构,在不断的插叙与倒叙过程中巧妙地讲述了一个女人反抗自己被操纵的一生的故事,但由于整个故事本身过于脱离实际,这部电影并未引起大部分观众的共鸣。
如果这部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诞生,它或许会给观众带来新鲜感,但是在21世纪,关注于女性意识觉醒的肤浅特工电影已经泛滥成灾了。
剧情介绍:
一名谜一样的女子,闯入了巴黎酒店并杀光了所有黑道分子,随后旋即被警方逮捕,但是她聪明慧黠,避开了所有的摄像头,仅仅拍到她进出酒店,并且没有她的杀人证据,警方只能将她无罪释放。
她卧底于黑白两道,弹无虚发惩治恶徒,是世界上最令人恐惧的政府刺客。在她引人注目的美丽之下,有个天大的秘密,而众人只知道她的名字叫安娜。
Ⅸ 安娜卡列尼娜电影值得看吗
我看的是
苏菲玛索
的版本,感觉不好看
可能是看过书的缘故吧,觉得电影演的特别空洞,只是蜻蜓点水的带过重要情节,原著中最重要的人物心理刻画都
没办法
尽善尽美的呈现出来。毕竟电影是比较单一的呈现方式,而文字则厚重得多。如果是单纯的看电影的话,画面并不算特别华丽,情节也不够精彩,而且虽然苏菲玛索演得很传神,但是她毕竟是个
法国人
,总觉得缺了一股
俄国
女人的味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