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看看俄罗斯世界的电影五百字
俄国1908年始有电影,第一批艺术片出现于1916年,1919年列宁签署电影国有化法令,这是苏联电影事业的开端。
国内战争年代占据苏联银幕中心的是新闻纪录片,主要反映红军的英勇战斗和工农群众的业绩。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联电影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拍摄反映革命历史和苏联现实的新影片。1925年,谢.米.爱森斯坦(1898~1948)导演了无声影片《战舰波将金》,歌颂1905年革命。影片在世界电影历史上首次采用了蒙太奇的剪辑手法,被称为里程碑式作品,在1927年巴黎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的优秀影片有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母亲》、《土地》等。 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的出现是电影史上的转折点,苏联的一批作家开始创作电影剧本,作曲家开始为电影谱曲,戏剧演员转而从影。20年代电影方面的革新主要在剪辑、节奏和群众场面上,30年代则转向剧情安排、人物性格塑造以及运用语言、音乐、歌唱、音响等表现手法。苏联第一批有声影片中较好的有《迎展计划》和首次搬上银幕的古典戏剧名著《大雷雨》等。1934年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导演的根据富尔曼诺夫的长篇小说改编的影片《夏伯阳》,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继该影片后出现了一系列较好的革命历史影片,有《马克辛三部曲》、《波罗的海代表》、《肖尔斯》、《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雅科夫.斯维尔德洛夫》等。
1937~1939年,列宁的形象连续出现在银幕上,这是苏联电影艺术的一项重要成就。影片主要有《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和《带枪的人》等。
20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苏联电影在主题、体裁和风格方面趋于多样化。有描写历史活动家的大型史诗影片《彼得大帝》、《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有反映当代生活的《政治委员》、《灿烂的生活》等。此外,还拍摄了一些动画片、喜剧片、纪录片和科普片。 卫国战争年代用以鼓舞战斗士气的电影小型片居多。四年间共拍摄了489部新闻纪录片,67部小型片和34部大型片。著名的艺术片有《区委书记》、《她在保卫祖国》、《虹》、《卓娅》等。战争年代还创造了文献纪录电影形式,纪录下了从德国法西斯入侵到他们彻底失败的许多重大事件。这类影片有《莫斯科城下大败德军》、《斯大林格勒》、《柏林》等。
战后初年的影片有《青年近卫军》、《易北河会师》、《乡村女教师》、《西伯利亚交响曲》等,反映卫国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回顾重要的历史事件,表达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向往。传记片在战后的苏联电影片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有《米丘林》、《巴甫洛夫》、《穆索尔斯基》和《塔拉斯.舍甫琴科》。战前苏联已有彩色片,战后进一步提高了色彩技术,并在完善立体声、环幕电影和全景电影技术方面取得进展,1955年苏联拍摄了第一批宽银幕影片,立体影片。
5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拍摄了不少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影片,这些影片的思想艺术倾向几经变化。50年代着重表现下级官兵的战壕生活;战争中人们的悲剧性命运和表现战时普通人的道德心理。如丘赫拉伊导演的《士兵之歌》,邦达尔丘克根据肖洛霍夫同名小说自导自演的《一个人的遭遇》,卡拉托佐夫导演的《雁南飞》等。60年代以后逐渐转向表现苏联官兵的英雄行为,并把激烈的战斗和前线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影片着力表现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在关键时刻人的心理和道德面貌,这也是70年代战争题材的影片的鲜明特性之一。这方面著名的影片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热血》等。70年代战争片的另一特征是展现战争全景,对反法西斯的历史进程进行客观的概述。奥泽罗夫导演的《解放》是全景式的5集史诗片,它从苏、德两军统帅写到普通战士、从苏军开始反攻写到德军全军覆灭,是一部反映二次世界大战的文献性故事片。类似的影片还有《围困》(原着恰科夫斯基、导演叶尔绍夫)。80年代初问世的战争片,如《胜利》、《岸》(原着邦达列夫,导演阿洛夫、纳乌莫夫)具有更加强烈的政治色彩。他们把过去的战争同当代苏联的对外政策联系起来,涉及到诸如战争与和平、东西方缓和等重大国际政治问题。另外,根据肖洛霍夫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他们为祖国而战》(导演邦达尔丘克)也取得很大成功。 表现当代生活的影片题材广阔、形式多样,道德题材影片有《湖畔》、《热爱人》、《红莓》、《稻草人》、《怀恋的冬夜》、《合法婚姻》等,70年代的故事片《红莓》展现了一个刑满释放人员重新做人却遭黑社会杀害的经历,在苏联评论界引起了长时间的讨论。根据舞台剧改编的电影《办公室的故事》、《两个人的车站》受到观众的欢迎。其中1964年舒克申自编自导的影片《有这样一个青年》获全苏电影节嘉奖和第16届威尼斯电影节“圣马克金狮奖”。80年代初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曾获奥斯卡金像奖。生产题材的影片有《最热的一个月》、《奖金》等。
苏联的电影工作者注重将国内外的文学名著搬上银幕。苏联银幕上的文学名著优秀影片有科静采夫导演的《哈姆雷特》、尤特凯维奇导演的《奥赛罗》、罗沙里导演的《苦难的历程》、谢.阿.格拉西莫夫导演的《静静的顿河》、扎希尔导演的《安娜.卡列尼娜》、伊.亚.培利耶夫导演的《白痴》和《卡拉马佐夫兄弟》、库利让诺夫导演的《罪与罚》等。
戈尔巴乔夫时期放宽了文化限制,电影界发生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⑴出现反对斯大林的影片。1986年11月上映的格鲁吉亚电影制片厂摄制、坚吉兹.阿布拉泽导演的影片《忏悔》和1987年12月上映的电视纪录片《再揭露》。⑵重新审查过去发行的影片。苏联影协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调查近20年来禁止放映的影片25部,公映了克利莫夫导演的《垂死挣扎》等影片。在赫鲁晓夫时期曾轰动一时,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被禁演的影片《晴朗的天空》,于1987年在中央电视台播映。1971年摄制的影片《途中考验》(根据尤.格尔曼的小说《“祝贺新年”行动》改编,阿.格尔曼导演),1986年开禁。同时,苏联政府以个别情节“严重失实”为由,把《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等其他9部电影列为禁片,不得在影院、电视台播映。⑶放宽进口电影的标准,过去被严格禁止的流亡西方的苏联导演安德列.塔尔科夫斯基的作品《乡愁》和《牺牲》也在莫斯科上映。
除开禁了许多影片外,随着国家对电影监控的取消,出产影片数量增加,且主要是描绘社会的阴暗面并充斥着暴力与色情。这类影片有《克莱采奏鸣曲》(1987,施维策尔导演),《小维拉》(1988, B.B.皮丘尔导演),《仆人》(1989,阿布德拉希托夫导演),《衰弱综合症》(1989,穆拉托娃导演),《星空下的房子》(1991,C.A.索洛维约夫导演)以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出产的影片《深坑》(1992,B.德霍维奇内导演),《太阳灼人》(1994,米哈尔科夫导演),《高加索的俘虏》(1996,C.博德罗夫导演)。
苏联有电影从业人员30万人,电影制片厂39个,其中拍摄故事片的制片厂19个。苏联设有国家电影委员会,负责领导电影事业。1965年成立的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是电影艺术工作者的专业联合组织。苏联从1958年起以举办全苏电影节的形式展映所有制片厂的影片。 苏联电影从《战舰波将金》开始登上国际影坛,30年代以后经常参加戛纳、卡洛维伐利、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屡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苏联电影在134个国家上映,在世界影坛上享有盛誉。从1959年开始隔年举行一次莫斯科电影节,放映来自五六十个国家的几百部影片。80年代,苏联每年摄制故事片约150部,电视片约100多部,科普片约1000多部,动画片约130部。
俄罗斯的电影产业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在莫斯科有“莫斯科电影制片厂”、“高尔基儿童与青年中心电影制片厂”、“联盟木偶电影制片厂”、“中央科学电影制片厂”。在圣彼得堡的有“列宁电影制片厂”、“文献和科普电影制片厂”、在叶卡捷琳堡和其他一些城市也有电影制片厂。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电影业陷入了困境。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的10多年间,俄罗斯电影业发展十分不均衡。1991年拍摄430部电影,而1996年产量仅为26部。近年来影片产量有所回升。进口影片,尤其是美国影片占据着俄罗斯的市场。以1995年为例,俄罗斯全年上映影片共286部,其中,美国电影就占了111部。
近几年来,俄罗斯大力加强对国产电影的扶植,通过了《电影法》,为发展“民族电影”铺平了道路。从政府组织机构上也进行了调整:撤销了主管电影的电影委员会,电影归文化部管理;政府设专项电影基金;制片厂设备得到更新;电影院逐步改建,采用最新的放映设备;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改为一年一次,并且由政府拨款资助。俄罗斯电影正在逐渐走出困境。
近两年最新拍摄的《战争》、《小狗与流浪儿》、《他妻子的日记》、《布谷鸟》、《情人》、《致艾丽斯的信》等影片基本代表当代俄罗斯电影的发展水准,反映俄罗斯现代社会和民俗风情。
《西伯利亚理发师》以1885~1905年沙皇俄国时期的社会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凄婉美丽的浪漫故事,受到俄罗斯各界观众的喜爱。该片导演尼.米哈尔科夫拍摄的《太阳灼人》获199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谢尔盖.索洛维约夫(1944~)1968年毕业于莫斯科电影学院导演系。主要作品有:《童年过后一百天》(1973年,获第2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救生员》(1979年,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温柔年华》(2001年)以苏联解体前后15年的生活为背景,展示主人公的种种际遇。
近年来,俄罗斯私营电影公司发展迅速,私人资本投资于电影业,完全进行商业化运作,投拍了一批新影片。如《罗曼诺夫王朝》(1997年,潘菲罗夫导演)、《小偷》(1997年,巴维尔.朱赫莱导演)、《聋者之国》(1998年,瓦.塔达洛夫斯基导演)、《伏罗希洛夫的枪手》(1999年,斯.加沃罗辛导演)、《宝马》(2003年,彼.布斯洛夫导演)等。
动作片的数量在增加。《兄弟》(2000年)的主人公达尼拉从部队复员后来到圣彼得堡投奔自己的朋友──职业杀手,故事在俄美两国展开,以当代为背景。这是俄罗斯第一部完全按照动作片模式拍摄的电影。
阿.罗果什金从1995年到2000年这五年中,连续拍了三部以俄罗斯民俗为背景的喜剧片──《民族狩猎的特点》(1995年)、《民族捕鱼的特点》(1998年)、《冬日民族狩猎的特征》(2000年)。
2003年,俄罗斯年轻导演安德烈.兹维亚金采夫的导演处女作《回归》夺得第60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回归》描写的是一对兄弟如何面对10年未曾谋面的父亲突然归来的故事。这部影片的获奖对俄罗斯电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这是40年来俄罗斯电影首次获此殊荣。此前,安德列.塔尔科夫斯基《伊万的童年》和尼.米哈尔科夫的《库伦》分别于1962年和1991年赢得威尼斯电影节大奖。
近年来,战争题材的影片不仅把镜头对准50年前的那场大战,譬如阿.罗果什金的《布谷鸟》(2002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展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影片中的三个主人公语言不通,最后却能相互理解。 故事片《哨卡》(1998年,阿.罗果什金导演)、《战争》(2002年,阿.巴兰巴诺夫导演)以最近的车臣战争为背景,直接反映了内战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不幸。
历史题材的《小牛犊》(2001年,亚.索库洛夫导演)描述列宁逝世前一年的生活,对列宁的形象进行了全新的诠释。
故事片《寡头》(2002年,巴.鲁金导演)反映俄罗斯近20年暴富起来的人及其为此付出的高昂代价。
总体而言,近年来随着经济情况的改善,俄罗斯电影的数量与质量在不断提高,电影业正在逐步走出困境。
② 俄罗斯摄制组将飞往国际空间站拍摄电影,此次拍摄的电影是什么类型的
此次拍摄的电影应该是科幻类型的电影,这是俄罗斯准备拍摄的一组太空电影《挑战》,这也是他们首次尝试拍摄这种类型的电影,不得不说这次电影的拍摄的电影还是很有挑战性,成员们真正飞往国际空间站拍摄电影,可以说对于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吗,目前成员正在做相关的准备工作,这次电影也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热点话题。
或许只是一个纪律片
或许这也只是一个纪律片而已,因为也不可能真的会在太空国际站拍摄什么很激烈的电影,估计是记录太空国际站的工作日常和生活,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测而已,具体还需要等官方公布,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电影,这次俄罗斯摄制组的电影《挑战》都有可能会成为爆款。
③ 首个太空电影拍摄组成功返回地球,他们在太空中停留了多长时间
拍摄组一共在太空中停留了12天。
探索地球以外的空间一直是人类的梦想,所以现在的航空航天工程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最近俄罗斯的一部电影就去到了太空中进行实景拍摄,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太空进行电影的拍摄工作。
一、发生了什么?
在2021年的10月17日,俄罗斯的一只电影拍摄小组乘坐着联盟号载人航天飞船在哈萨克斯坦的大草原上安全着陆。该部影片是由俄罗斯航天局联合拍摄的,讲述了一名外科医生去太空空间站给宇航员做手术的故事。
④ 关于俄罗斯电影守夜人和守日人的剧情介绍
《守夜人》第一部2004年7月在俄罗斯上映后,在俄国内票房收入达到1600万美元,在国外也劲收1500万美元。作为该系列三部曲的第二部,《守日人》(Day Watch)于2006年元旦在俄罗斯上映,当周拿下惊人的1870万美元,8天即突破2000万美元,成为俄电影史上最高成绩。
影片是根据谢尔盖·卢科扬涅科的三部曲(守夜人,守日人,黄昏使者)中的第二部《守日人》拍摄的。光明与黑暗的力量必须存在于两个世界:现实世界与非现实世界,善恶两种力量相互斗争,一方想把人类推向罪恶的深渊,而另一方则想拯救人类于罪恶。
世界上充满了异类生物。这些异类有光明的,也有黑暗的。他们可以进入冥界,可以完成被人类称为魔法的种种行为。一千年前,代表光明的军队与代表黑暗的军队狭路相逢,展开了一场恶战。双方势均力敌,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双方签订了一项为期一千年的合约和几项模糊的协议。
时光荏苒,一千年后,两支军队的首领-格谢尔(符拉季米尔·门少夫饰)和扎乌龙(维克多尔·维尔热宾茨基饰)生活在今日的莫斯科。其他的巡查队员都在他们的领导下工作。守夜人跟踪黑暗的异己势力,他们的使命是维持善与恶之间的平衡;而守日人的工作则是监视光明力量的活动,一旦善恶比例失衡就会引起战争、革命、毁灭甚至全世界的灾难……
⑤ 俄罗斯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爱情片
谢邀!感谢关注奥斯卡,与你一起分享电影的乐趣。
5、《潮人》
豆瓣8.1分的,高分电影。
最后一场戏,万人街头合唱,明明是那么幸福那么开心看的我眼泪直流,美好到让人心碎。
⑥ 俄罗斯战争电影《天空》哪里可以看
俄罗斯战争电影《天空》没有引进国内。
《天空》是伊戈尔·科皮洛夫执导,伊戈尔·别特连科、伊凡·巴塔列夫、谢尔盖·古巴诺夫主演的战争动作电影,于2021年11月18日在俄罗斯上映。
2015年,俄罗斯空天军远征叙利亚,在叙利亚赫梅米姆空军基地,飞行员索什尼科夫中校和领航员穆拉维约夫上尉在赫梅米姆军事基地相识。
在一次飞行侦察任务期间,索什尼科夫驾驶的战斗轰炸机被土耳其战斗机击落。这一轰动性事件被世界所有媒体报道,整个俄罗斯都在关注救援行动的进展。战机被击落之后,奥列格·索什尼科夫和康斯坦丁·穆拉维约夫双双成功弹射,但他们二人中注定只有一人能活着回家。
解析:
《天空》是一部关于俄罗斯真正英雄的主旋律电影,这些真实存在的英雄准备时刻为其头顶天空的和平献出生命。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是艺术和现实的结合。
影片本身是在极端条件和危险地点拍摄的,分别在叙利亚境内和俄罗斯的现有军事基地内取景。拍摄中使用了真实的俄军现役军事装备。“TriX Media”电影公司与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以及“俄罗斯第一”频道为这部电影设定了最高标准:制作一部关于意志坚强的俄罗斯军人的电影。
⑦ 俄罗斯将首次在太空拍摄电影,摄制组将如何工作
对于这个话题,我还是非常感兴趣的,毕竟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俄罗斯在自己的媒体公关上表示,将会选择首次在太空当中拍摄电影,说实话作为一个行业内的人员,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非常激动的,毕竟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可以说是一次颠覆性的挑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果真的在太空当中拍电影的话,摄制组应该如何工作?
第三,如何看待俄罗斯发出这样的言论?
首先在我看来,俄罗斯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拍摄电影,主要就是因为一方面这样做会消耗大量的资金,而俄罗斯本身并不具备这样的资金消耗成本能力,而另外一个角度是因为俄罗斯目前的空间站已经基本退休,而他们本身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发射新的空间站,所以想要完成拍摄任务难于登天。
⑧ 9几年拍摄于俄罗斯的电影都有那些,,谁知道有没有一个红字开头的电影,,知道的告诉我下,谢谢。。
西伯利亚理发师 乡愁
红色之路 还是蓝白红三部曲之红(红色情深)? 可是并不是俄罗斯的
⑨ 一部俄罗斯电影大片用核弹要炸毁莫斯科,主演是个女的,电影名字4个字
密码疑云 (2007)
导演: 瓦季姆·舒梅列夫
编剧: 丹尼斯·卡里谢夫 / 瓦季姆·舒梅列夫
主演: 文森特·佩雷斯 / 安娜斯塔西娅·扎沃洛纽克 / 弗拉基米尔·缅绍夫
类型: 动作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俄罗斯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2008-04-17(中国大陆)
密码疑云的剧情简介 · · · · · ·
俄罗斯国家安全局女特工达莎(安娜斯塔西娅·扎沃洛纽克 Anastasiya Zavorotnyuk 饰),受命在恐怖组织首领扎法德的武装基地担当卧底,逐渐获得信任,得知扎法德即将实施一起全球性恐怖计划——犯罪组织已在四个人口密集的国际大都市内秘密安放了四枚遥控核弹,几乎可以破坏整个亚欧大陆。然而扎法德却突然被同伙巴特杀死,并被盗取了引爆密码。达莎又受命联络一位法国银行家路易斯(文森特·佩雷斯 Vincent Perez 饰)一同阻止阴谋。两人在追查的途中,达莎的恐怖分子身份不料引起了美国中情局的注意,跨国追查遇到重重阻碍。然而就在达莎击毙恐怖分子巴特之后,核弹危机竟然仍未解除,事态远比想象中复杂……
本片由俄罗斯国家电影基金会投资,并获得俄罗斯军方全力支持。美国、法国、挪威、英国等多国均参与合拍,并在巴黎、佛罗伦萨、挪威、吉隆坡双子塔等地取景拍摄。
⑩ 俄罗斯在空间站拍摄电影,俄罗斯对太空的研究达到了什么水平
俄罗斯对于太空的研究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高的地步,而且他们可以随意进出太空,说明他们国家是非常发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