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欧美电影 > 美国下岗工人电影

美国下岗工人电影

发布时间:2022-08-03 08:02:08

『壹』 阳光下的星期一的剧情简介

这部影片表现了在西班牙北部的一群码头工人在码头关闭后寻找工作生存的经历。在他们中产生的长期友谊也在这次失业中结束,他们只有很少的时间集在小酒馆中,内容也仅限喝酒和谈话,但是,他们一直很执着地寻找一种东西,一种以前生活中所拥有的高贵和尊严。
由于他们的执着,没有过着几天,桑塔.何塞和利洛都没有了工作,整天泡在一间也是由以前同事开的酒吧里,整天乱扯一通,发泄没有工作的无聊,谈论谁的老婆,而找工作的日子是令人痛苦的,已过四十不光之年,就连去银行贷款也觉得别人在嘲笑,在平常的日子里,他们演绎着平淡的生活在那平淡的生活当中还透露出非凡的一面而日子也算是过的非常多姿多彩……
这是一部很好看的片子,故事讲的是西班牙一个造船厂工人的生活,电影围绕着5个造船产下岗工人的不同生活经历展开,反映了40-50年代西班牙的真实生活。该片的精彩之笔在于对人物的塑造,后来成了电影界的佳话。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独特的是其中穿插了很多幽默的情节。中国人对西班牙式的幽默很陌生,该片会永远让你记住西班牙的音乐和幽默。看来下岗也是个国际性的问题哟!
本片荣获西班牙哥雅奖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5项大奖
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提名
2003年奥斯卡最佳外语参赛影片
费南多·列恩·阿拉诺亚的这部影片打败了著名导演阿莫多瓦的《对她说》获得了西班牙电影学院的青睐。
《阳光下的星期一》居然取代《对她说》,作为官方选送的影片参加第75届奥斯卡奖的角逐,它囊括了西班牙电影最高奖——“戈雅奖”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哈维尔·巴尔台姆)、男配角(路易斯·托萨尔)和最佳突破性演出(何赛·安杰尔·艾伊多)五项大奖。该片叙述西班牙北部一群工人,在码头关闭失业后,在寻找工作的同时也在寻找新的东西,以维持他们做人的尊严。影片在欧洲上映后引起了较大反响.

『贰』 《钢的琴》要说明什么

一种儿时记忆和父辈时代的过去。

这部片子是很难得的,我跟我爸都很喜欢的电影。我留美五年了,离爸妈很远,我爹是很老派很传统的人,有一天我在微信上说,很喜欢《钢的琴》这部片子,感觉好电影都被埋没了,结果我爹居然回复我说,他也很喜欢这个电影,觉得看完了很感动。

顿时,我就觉得,也许这个片子要缅怀的就是这种说不出来的“通感”,联系着中国社会进步变化中的两代人。而给予了父辈们,过去的辉煌的一辈人的,最温暖的悲怜。

也许是一种工业时代过去的挽歌,看起来唏嘘。

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是几处场景的设置安排,有戏剧舞台的美术感。背景出的安排甚至超过了电影中情节和人物的表现。

这是种类似于 Edward Hopper 对于美国逝去时代的描绘,《钢的琴》里的时代风情画,充满了怀旧情绪,出现在电影的多处场景里。

电影一开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笔直地站着出现在镜头前,他们各自望向不同方向,虽然在相互对话但都没有扭头看对方一眼。陈桂林和妻子小菊用这样子的方式出场,既体现了他们分崩离析的感情关系,也在画面上制造了一种戏剧冲突。

小菊问他,“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

陈桂林答,“别拿幸福吓唬我。”

小品式的对话风格充满了浓郁的东北味儿,但也契合了这种视觉上的戏剧感。

画面远景里慢慢拉出的那两根巨大的工厂烟囱,一方面在形式上对应了一男一女的视觉构成,达到了一种观感上的和谐之美,同时也在心理上暗指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年代,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心理情绪和故事走向。

冒着稀疏烟圈的烟囱如地方神仙一般地注视着这片土地上男人和女人,各家的悲欢离合都净收它的眼底。但它只是默默地看着,不做任何评价。因为它知道,自己已经是时代的淘汰品,而土地上人们所经历的欢笑或泪水也不过就是时代转型时期里的必经过程。这过程不能说其好坏对错,只能远远地看着,多读出一份温馨,试着用笑去化解泪的苦涩。

另一个时代风情画的描绘发生在陈桂林拜访汪工之前,他来到潜水池塘旁边炸鱼,想用不要钱的鱼作为见面礼去请教汪工。

对于这个画面我个人十分有感情,作为八十年代后期生人的我们都没有机会亲眼见到这样的场景,但这种炸鱼吃鱼的活动充满了父母亲对上一辈人的描绘里。

我的外公也是一名金属冶炼厂的工人,在母亲的回忆里,父亲带着孩子们去荷塘里炸鱼补贴家中伙食的故事既是心酸的过去,但也是甜蜜的记忆。

陈桂林炸鱼的这片水塘已是荒草丛生,毫无生气,眼看就是这段靠天吃饭的时代尾声。这里的自然环境已在奄奄一息的边沿,看来再过几年,经济发展带来的工业污染就会将这水塘里的鱼消灭干净,甚至那时这里还会不会有水塘都是个问题。陈桂林站在溏边捂着耳朵抽着烟,看着泛着白肚皮漂上水面的几条小鱼,似乎在思考些什么,但也许什么也没想到。画面的远景里,水泥高架桥上一列绿皮火车吐着浓烟轰轰隆隆地驶过,打破了这看似平静的画面。靠天吃饭的时代已彻底被“不劳而获”的时代所取代了。

马上,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将不再是只要你劳动就可以致富,反而是那些靠着钱生钱、或是钻时代空子的行为才会占去既得利益。陈桂林看着那几条死鱼,也看着属于自己的工人时代的死去。

这种对一个过去的工业时代的刻画其实出现在电影的每分每秒里,很多时候,导演甚至是在用破坏画面的方式去打破叙事常规,为了突出展示一些遥远而沉默的东西。在《钢的琴》里,讲故事、表情感的,不仅是前景里的男人和女人,还有中景里的房屋街道、过往人群,更还有远景里的绿皮火车,无声无息的大烟囱。这些镜头的设计十分讲究,有时内容完全居中,有时人物就出现在镜头的黄金分割点上,这种近乎舞台剧的构图设计让那个时代的风貌完美地呈现在了一幅幅画面里,看上去甚至不像是电影,而更像是对于一张张珍贵的泛黄老照片的动态想象。

而有的时候,在某些动作镜头里,人物甚至已经跑出了电影画面,但创作者对于时代背景的关注和留恋甚至超越了对于人物关系或者动作的描述。在很多转场切换中,镜头对于背景和环境的表现成为了主要任务。似乎相较于人物间的矛盾关系、爱恨情仇,导演张猛在更多的时候,是在电影里表达了对那个时代和环境的怀念和不愿离去。

镜头长久地定留在那里,注视着没有人物的空镜头,深情地望着远处的背景,目送那个时代的消逝。

看看郭四娘的小时代系列已经票房突破16亿了,我就为中国电影感到悲哀。

用电影中陈桂林评价前妻小菊的话说,“她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不劳而获的生活”。

这也适用于中国电影美好时代的拜拜。

好电影不卖座,脑残导演站着把钱给挣了。

《钢的琴》这部电影是在导演四处借钱,剧组处处省钱,演员自己掏钱的状况下拍摄完成。张猛终于在2010年造好了自己的《钢的琴》,也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大奖,但进入国内院线却没法挣钱。张猛就跟陈桂林一样,终于意识到了社会的现实,资本的力量。

电影结尾处,造好的钢结构钢琴在车间被缓缓吊出,那气势如虹的现身,如森林之王一般的气质让人动容,虽然弹出的声音和高级钢琴的音准和音色都有差别,但这架钢的琴还是如梦如幻般地完成了。结果,这激情的事业完成后,女儿还是没能留下;在激情的文艺情怀的实现中,观众还是没有用票房留住这部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票房过百亿的传说中,《钢的琴》和工人阶级的时代一样,被市场快速地淘汰了。

对于中国的电影而言,现在的确是一个市场繁荣、气势磅礴的大时代;但对于《钢的琴》这样的非主流、非商业之作而言,这一定不是一个最好的年代。

我不知道导演张猛对于他这腔热情的滑铁卢会作何感想,但在电影里,陈桂林发现偷琴行动失败后,并没有选择逃跑,而是选择在雪夜里,独自浪漫地在钢琴上演奏一曲。这种极其不合常理,没有逻辑,荒诞滑稽的行为也许是一种口号,一种情怀,一种理想。

此时坐在这里给自己演奏的,不仅是陈桂林,也是张猛本人。

一种儿时记忆和父辈时代的过去。

这部片子是很难得的,我跟我爸都很喜欢的电影。我留美五年了,离爸妈很远,我爹是很老派很传统的人,有一天我在微信上说,很喜欢《钢的琴》这部片子,感觉好电影都被埋没了,结果我爹居然回复我说,他也很喜欢这个电影,觉得看完了很感动。

顿时,我就觉得,也许这个片子要缅怀的就是这种说不出来的“通感”,联系着中国社会进步变化中的两代人。而给予了父辈们,过去的辉煌的一辈人的,最温暖的悲怜。

也许是一种工业时代过去的挽歌,看起来唏嘘。

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是几处场景的设置安排,有戏剧舞台的美术感。背景出的安排甚至超过了电影中情节和人物的表现。

这是种类似于 Edward Hopper 对于美国逝去时代的描绘,《钢的琴》里的时代风情画,充满了怀旧情绪,出现在电影的多处场景里。

电影一开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笔直地站着出现在镜头前,他们各自望向不同方向,虽然在相互对话但都没有扭头看对方一眼。陈桂林和妻子小菊用这样子的方式出场,既体现了他们分崩离析的感情关系,也在画面上制造了一种戏剧冲突。

小菊问他,“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

陈桂林答,“别拿幸福吓唬我。”

小品式的对话风格充满了浓郁的东北味儿,但也契合了这种视觉上的戏剧感。

画面远景里慢慢拉出的那两根巨大的工厂烟囱,一方面在形式上对应了一男一女的视觉构成,达到了一种观感上的和谐之美,同时也在心理上暗指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年代,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心理情绪和故事走向。

冒着稀疏烟圈的烟囱如地方神仙一般地注视着这片土地上男人和女人,各家的悲欢离合都净收它的眼底。但它只是默默地看着,不做任何评价。因为它知道,自己已经是时代的淘汰品,而土地上人们所经历的欢笑或泪水也不过就是时代转型时期里的必经过程。这过程不能说其好坏对错,只能远远地看着,多读出一份温馨,试着用笑去化解泪的苦涩。

另一个时代风情画的描绘发生在陈桂林拜访汪工之前,他来到潜水池塘旁边炸鱼,想用不要钱的鱼作为见面礼去请教汪工。

对于这个画面我个人十分有感情,作为八十年代后期生人的我们都没有机会亲眼见到这样的场景,但这种炸鱼吃鱼的活动充满了父母亲对上一辈人的描绘里。

我的外公也是一名金属冶炼厂的工人,在母亲的回忆里,父亲带着孩子们去荷塘里炸鱼补贴家中伙食的故事既是心酸的过去,但也是甜蜜的记忆。

陈桂林炸鱼的这片水塘已是荒草丛生,毫无生气,眼看就是这段靠天吃饭的时代尾声。这里的自然环境已在奄奄一息的边沿,看来再过几年,经济发展带来的工业污染就会将这水塘里的鱼消灭干净,甚至那时这里还会不会有水塘都是个问题。陈桂林站在溏边捂着耳朵抽着烟,看着泛着白肚皮漂上水面的几条小鱼,似乎在思考些什么,但也许什么也没想到。画面的远景里,水泥高架桥上一列绿皮火车吐着浓烟轰轰隆隆地驶过,打破了这看似平静的画面。靠天吃饭的时代已彻底被“不劳而获”的时代所取代了。

马上,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将不再是只要你劳动就可以致富,反而是那些靠着钱生钱、或是钻时代空子的行为才会占去既得利益。陈桂林看着那几条死鱼,也看着属于自己的工人时代的死去。

这种对一个过去的工业时代的刻画其实出现在电影的每分每秒里,很多时候,导演甚至是在用破坏画面的方式去打破叙事常规,为了突出展示一些遥远而沉默的东西。在《钢的琴》里,讲故事、表情感的,不仅是前景里的男人和女人,还有中景里的房屋街道、过往人群,更还有远景里的绿皮火车,无声无息的大烟囱。这些镜头的设计十分讲究,有时内容完全居中,有时人物就出现在镜头的黄金分割点上,这种近乎舞台剧的构图设计让那个时代的风貌完美地呈现在了一幅幅画面里,看上去甚至不像是电影,而更像是对于一张张珍贵的泛黄老照片的动态想象。

而有的时候,在某些动作镜头里,人物甚至已经跑出了电影画面,但创作者对于时代背景的关注和留恋甚至超越了对于人物关系或者动作的描述。在很多转场切换中,镜头对于背景和环境的表现成为了主要任务。似乎相较于人物间的矛盾关系、爱恨情仇,导演张猛在更多的时候,是在电影里表达了对那个时代和环境的怀念和不愿离去。

镜头长久地定留在那里,注视着没有人物的空镜头,深情地望着远处的背景,目送那个时代的消逝。

看看郭四娘的小时代系列已经票房突破16亿了,我就为中国电影感到悲哀。

用电影中陈桂林评价前妻小菊的话说,“她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不劳而获的生活”。

这也适用于中国电影美好时代的拜拜。

好电影不卖座,脑残导演站着把钱给挣了。

《钢的琴》这部电影是在导演四处借钱,剧组处处省钱,演员自己掏钱的状况下拍摄完成。张猛终于在2010年造好了自己的《钢的琴》,也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大奖,但进入国内院线却没法挣钱。张猛就跟陈桂林一样,终于意识到了社会的现实,资本的力量。

电影结尾处,造好的钢结构钢琴在车间被缓缓吊出,那气势如虹的现身,如森林之王一般的气质让人动容,虽然弹出的声音和高级钢琴的音准和音色都有差别,但这架钢的琴还是如梦如幻般地完成了。结果,这激情的事业完成后,女儿还是没能留下;在激情的文艺情怀的实现中,观众还是没有用票房留住这部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票房过百亿的传说中,《钢的琴》和工人阶级的时代一样,被市场快速地淘汰了。

对于中国的电影而言,现在的确是一个市场繁荣、气势磅礴的大时代;但对于《钢的琴》这样的非主流、非商业之作而言,这一定不是一个最好的年代。

我不知道导演张猛对于他这腔热情的滑铁卢会作何感想,但在电影里,陈桂林发现偷琴行动失败后,并没有选择逃跑,而是选择在雪夜里,独自浪漫地在钢琴上演奏一曲。这种极其不合常理,没有逻辑,荒诞滑稽的行为也许是一种口号,一种情怀,一种理想。

此时坐在这里给自己演奏的,不仅是陈桂林,也是张猛本人。

最后引用剧中汪工对两根大烟囱的讲话来描述这种对已逝的理想主义,和辉煌不再的工人阶级的怀念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些话语可以看作是对工业时代生活印记的告别,也可以看做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独白,最终也成为了《钢的琴》这部好看但不卖座的电影挽歌:

“这两根大烟囱,在我看来,他们是某些人成长的记忆,也是某些人回家的坐标,但他们更像是两个被我遗忘的老朋友。我不知道是应该极力地挽留,还是应该默默地看着他们离去。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忧伤,似乎觉得自己有话要说,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时光荏苒,社会变革,如今为了时代的发展进程要求他们离开,我们总还是要试着做点什么。如果我们成功,他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我们失败,他们也将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

最后引用剧中汪工对两根大烟囱的讲话来描述这种对已逝的理想主义,和辉煌不再的工人阶级的怀念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些话语可以看作是对工业时代生活印记的告别,也可以看做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独白,最终也成为了《钢的琴》这部好看但不卖座的电影挽歌:

“这两根大烟囱,在我看来,他们是某些人成长的记忆,也是某些人回家的坐标,但他们更像是两个被我遗忘的老朋友。我不知道是应该极力地挽留,还是应该默默地看着他们离去。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忧伤,似乎觉得自己有话要说,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时光荏苒,社会变革,如今为了时代的发展进程要求他们离开,我们总还是要试着做点什么。如果我们成功,他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我们失败,他们也将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

『叁』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首先,让我从个人角度来谈谈观影的主观感受~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推荐指数:四星+0.5

细腻指数:四星+0.5

基本信息

类型:剧情

编剧:让-克里斯托弗·卡斯特里

导演:李安

主演:乔·阿尔文,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等

上映时间:2016年11月(国内)


上面的故事,我有加工,颠倒了原顺序,因为影片是两条叙事线(现实、回忆)交叉进行。

故事讲完了,那《中场战事》中,比利到底是个什么角色,他做什么呢?他的战役是什么呢?

比利一直在战斗,只是你一人未发觉:比利有两条重要的线,被导演隐藏了起来。


1,故事结构

通过影片中的镜头语言,我们不难发现,比利在自己世界中幻想时,在比利家中客厅没有收拾的餐桌是彩色的,镜头继续从客厅到卧室,在床上比利跟彩虹的交欢的画面是灰色的。也就是说,在比利心中,吃完饭后,离开家回到战场是他的第一选择,跟彩虹在一起也是他想要的,但是他自己给抹杀了这个选择。

B班在一次室内采访结束后,比利和彩虹一见钟情,在后台亲热,导演并没有拍他们是怎么亲热的,在故事结束的时候,导演用台词交代比利还是一个处男,也就是说比利和彩虹只是接吻,并没有交欢。比利见到了那个想跟她厮守终生的女人,但还是选择了自己军人的身份。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故事是从第一幕转到第二幕,比利的在中场的战役(成长、身份认同以及更多)打响了!


2,战役

在比利最后一场表演前两天,凯瑟琳就跟比利说,只要比利愿意配合,她有能力将比利留在国内,而不是服从政府命令,回归伊拉克战场。凯瑟琳有什么能力呢?是不是她跟橄榄球队老板诺姆、心理医生已经达成了某种共识:只要比利愿意配合,比如说比利自己有病,比如听从诺姆拍低价电影的建议,比利就有可能留在国内(这条线大家可以忽略,1,诺姆拍电影借助的是主旋律,如果比利不去伊拉克反水,那他可能无利可图,所以可能凯瑟琳没有跟诺姆达成共识;2,游完泳很累了,晚上又看了如此烧脑的电影,只看了一遍有些情节我不敢保证真实)

文章开始时,我说看比利被人们当做木偶一样,站在舞台上,我差点泪崩。当时,舞台上放着音乐,歌词大概的意思是:我爱你士兵的所以原因,因为你是英雄,会给我热泪和幸福。

在比利等人离开场馆时,彩虹出现跟比利道别,比利对彩虹说,他其实有机会跟彩虹永远在一起的。彩虹不明白比利说的话,彩虹的回答是:“你不是英雄吗?”言外之一就是老娘把你当英雄才愿意被你感染和驱使,愿意跟你睡的,不然你以为你是谁。

这场戏的交代,不仅从反面证明了比利选择回归战场是正确的、表明了导演观点,而且使得整个故事比较完整,又省去了拖泥带水的各种交代。(电影中有很多台词:“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个军人”、“我必须回去,我有过承诺,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巧妙地来表达比利的心声。)


关于亮点,比利和诺姆在跟戴姆杀价的时候:“五千不行,必须十万!”运用的真是巧妙。我们先不管那五千是定金或给多给少,比如有这样一个机会,如果给你十万,你会不会把你老婆让我睡一个月再还给你,答案一般是否定的,那如果我出一个亿呢?你还答应不答应我这个条件?

所以我个人觉得除了交代故事外,导演是不是有另一层意思:导演自己把B班的战争英雄光环拿下了,告诉观众,B班他们不过也是在交易而已,军人不过是他们的一个职业而已。


关于《中场战事》,很多人说该片含有反战啊社会现实啊这个那个的亮点和立意,你们就扯淡吧。作为一个擅长掌握细腻情感的导演,李安所有心思还是在比利这个人物上,把人物表现好了,反战也好其它也好,都是外壳,自带的光环而已,但前提是把比利这个人塑造的鲜活起来。

所以电影才运用120帧/4K/3D的最高技术规格,才在电影中无数次正面拍摄比利的脸庞、无数次出现以比利视角出现的世界,都在向观众表达比利内心关于这个世界胶着的战役。


影片内含的思考

佛经上有个经典的案例:当智者伸出手指指向月亮时,愚者却朝着智者的手指望去。

那愚者的思路就不对吗?他们眼光没有智者那么远,但他们活在自己的规则中,凡是智者说的话办的事儿,一定是对的。

每个人的人生可能有无限的可能,但世界上有很多跳脱者,无论是思路上,行为上,表达上都有。活着就有可能,张幼仪在18岁之前,在她的认知中她一辈子或许只是相夫教子,从来没有想过会出国,谁又想到后来她不但出了国,还成了职业经理人?


但电影故事中表现出来的东西,基本都是固定的。每个时代,有不同的价值观,每个时代看同一部电影的角度和思路是不一样的。然而人性是想通的,世界看着比利,比利也观察着世界,他得有个立场,他长大了,他必须长大,因为他下了投名状(跟蘑菇生死之交、杀了人),进入了成年人的世界,就得按着成年人的规矩去办事儿。


按照这样的思维去办事儿,那智者指着月亮也没人管它了,因为没有人是傻子。他们不是看不见月亮,而是甘心认可手指就是真理。

在《太阳的后裔》中,女主问大尉,我跟祖国非要选一个你会选谁,大尉回答是祖国。好一场主旋律教育!我这里有个问题,大尉爱的是祖国还是爱的他的职业?

如果这个国家是非正义的发动战争,大家明明知道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还要继续战争,那一些战士的牺牲还有意义吗?在影视剧中,大尉必须正能量爱的是他的祖国,但如果现实中,他就是下了投名状,他的世界观必须要维护,哪怕是用生命。


投名状都下了,还有什么事儿不敢干的,我世界的尊严,必须我来维护,我也必须维护!

橄榄队老板下了投名状,所以他无奸不商,极力维护着自己的世界:利益和商业版图。电影中的影视明星下了投名状所以只是跟英雄们客气的打着招呼,以维护自己在影迷心中波澜不惊的形象/或是怕有绯闻(根据镜头语言:在后台明星跟比利等B班成员打招呼的镜头是,明星背对着镜头,正对着B班)


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何尝没有下投名状呢。管它什么样的投名状,小三为了转正毒死正室;办公室甄嬛传每天上演,玩死一个是一个。平静的小湖中,实际上暗流涌动。

每个人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则是在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系中(父子、邻居、战友、同事等)体会着乐趣、感受对比、学习带来的认知和满足。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名利场都有交集,这个交集中有一种价值观容不得侵犯,那就是道理。因为这个道理对每个人的利益都构不成威胁,这个道理比如是正义、比如是善良、比如是付出。


在小众的音乐节目中,大家共同认同的道理是《我是歌手》,那重金广告就来了,也就是说认同也能被利用。

导演眼中,《中场战事》中的爱国主义宣传队B班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我们下了各自的投名状,各自安排着自己的命运,你若听话和安好,那全世界都是晴天。比利到最后选择了战场,那是他主动的选择,那是他的人生,成长过程中总是有心无力,管不了那么无奈。

比利在这些光怪陆离的世界中,不过是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路而已,那还怪什么现实社会中的虚情假意,把美国英雄当成蛋糕来分割利益的各色人等呢?走吧,走吧,每个人都要学会长大。


最后抛个问题:比利最后赢了吗?

一个完整的电影,有终点有归宿的结尾好像是标配,但我想一部好的电影,仿若人生,人生又岂止一种可能。

不要问我为什么有钱能看这么贵的电影。博纳影城的会员,每年生日的时候,影院都会免费赠送一场电影看。我就是《独家记忆》中,每年看一场孤单电影的主儿……你明年再看电影时,身边要有菇凉。

『肆』 一起来回忆九十年代的往事,一部《钢的琴》是怎样虏获了观众的内心

电影《钢的琴》是一部大时代碾压下,小人物的浪漫情诗。

虽然《钢的琴》当年秉持着“国产片希望”的高口碑,虽然它没有刻意走现实主义尴尬卖惨、强行反思的路线,甚至在这种令人有些心疼的故事中,展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浪漫情怀,但电影上映期间,它过于平实内敛的风格使得票房和排片都将它完全冷遇了,这可以说是国产电影市场的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无奈,如今它以这么高分数排在豆瓣电影TOP250的榜单上,姑且算是一种最低限的安慰吧。

『伍』 谁能推荐几部以制造业为背景的美国电影

《光猪六壮士》-外国工人也下岗
《机械师>>-帅哥搞工业制造
《摩登时代》-恶搞工业革命
《战争之王》-军火制造业的故事

『陆』 《钢的琴》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什么道理

私以为这部电影不像是在讲什么道理,正如张猛导演电影的一贯风格,通过电影并不是传达什么道理,而是通过电影展现一个故事。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于电影的理解,对于“钢的琴”也会有不同的解构。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没落的东北老工业区,男主角离家许久妻子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要离婚,并且带走女儿。男主因为舍不得女儿,于是问女儿如何才能留下,女儿道“如果爸爸能让我拥有一架钢琴,我就愿意留下”。

如果强行要说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个人认为大概就是勇敢尝试、大胆放手。即便明知造钢琴千难万难,男主仍要尝试,再想通问题以后大胆放手,让女儿和母亲一起,也让放开自己内心,接受一段新的感情。

阅读全文

与美国下岗工人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中小演员都是怎么选的 浏览:942
G版电影网 浏览:688
洪金宝刘德华肥猫电影名字 浏览:195
看新猪猪侠的电影2015 浏览:328
杀人狂魔是哪个电影 浏览:199
电影龙年女主角叫什么名字 浏览:653
粤语电视粤语电影网 浏览:27
bilibili怎么查看电影 浏览:466
一部泰国斗鸡的电影 浏览:78
罗浮宫谜案电影法国 浏览:551
2015类似夺命手机的电影 浏览:47
电影2017必看电影 浏览:195
人老精鬼老灵刘德华电影图片 浏览:228
德国动作大片果然不简单什么电影 浏览:204
万象电影网 浏览:457
长隆水上电影节几点开始 浏览:873
老电影爱情大全 浏览:961
阿勒泰市电影院有哪些 浏览:676
外语真人动画电影 浏览:595
欧美电影赛车的 浏览: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