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际A类电影节到底有哪些
国际A类电影节,是指由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划分的“竞赛型综合类电影节”,此类电影节有评奖,但不设置特定的主题。
目前全世界共有15个A类级别的电影节,分别是: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罗加诺国际电影节,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华沙国际电影节,塔林黑夜国际电影节,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映画祭(东京国际电影节),开罗国际电影节。
国际A类电影节,代表着世界电影的最高水准和最高评价,因此能够在A类电影节获奖的演员或导演都非常不简单,哪怕只是一个提名,都足以令人自豪。
很多人以为世界电影的最高奖项是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其实不是。奥斯卡充其量只是美国本土的一个奖项,只不过奥斯卡在世界上比较著名,所以很多人就以为奥斯卡是最高荣誉,其实非也。奥斯卡金像奖其含金量等同于中国电影金鸡奖。
请大家记住,世界电影的最高水准是A类国际电影节!不是奥斯卡!
❷ 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有马里奥毛瑞尔吗
Mario吧官方微博:#天马行空#微博上有位亲公布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马里奥毛瑞尔MarioMaurer 会出席电影节。这个消息是有误的,马里奥因档期很满所以不能出席电影节,请这位亲不要放出虚假信息误导粉丝。如果Mario要来中国参加活动的话,本微博及其Mario吧均会发布消息。
❸ 中国电影的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
中国唯一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在中国有很高的重要性。每年6月在中国上海举行。上海国际电影节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及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文化广影视集团国际大型活动办公室承办。电影节在1993年首次举办,1994年,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承认,每年6月上旬举行,中国唯一的一个A类国际电影节,最高奖名称为“金爵奖”,下设8个奖项,都由来自各国的国际评委评审产生。上海国际电影节共分为4个主要部分,包括竞赛部分金爵奖、国际电影展览放映、国际电影交易市场,及金爵国际电影论坛暨亚洲新人奖评选。电影节举办至今,已经吸引了世界各洲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3823部影片的报名, 959部影片展映,累计票房2770万人民币。这是尚没有完全开放的中国电影市场每年度唯一的一次世界影片集萃,因此,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对上海及周边城市的观众无疑是一次期待已久的电影朝圣,创办至今,已经有150多万人次融入这个中国重要的电影活动中。每年六月期间九天的电影节已然成为上海文化生活一个重要的景观。
长春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本届电影节的宗旨是:友谊、交流、发展。电影节组委会将聘请电影界各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本届电影节设下列奖项:1、最佳华语故事片奖(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语故事片奖;3、优秀华语故事片奖;4、优秀外语故事片奖;5、最佳编剧奖;6、最佳导演奖;7、最佳男主角奖;8、最佳女主角奖;9、最佳男配角奖;10、最佳女配角奖;对获奖者,电影节组委会分别颁发金鹿杯、银鹿杯,证书和奖金。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中国电影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她创建于1993年,是当今中国每年始于春季的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历届有多部获奖影片后来在国内政府奖、金鸡奖、百花奖和东京、柏林、西班牙等国际电影节获得各种奖项。 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电影前辈凌子风、著名导演谢铁骊、谢晋等曾为大学生电影节题词,希望大学生电影节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大学生电影节”还是中国青年导演初试艺声的舞台,霍建起、张扬、金琛、施润玖等新生代导演曾在这里首次获奖,最佳处女作奖和艺术创新特别奖的设立传达出大学生们对影坛新鲜力量的期待和鼓励。“大学生电影节”不但赢得电影创作者和大学生观众的青睐,还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同,在广电部2001年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中,赵实部长两次提到大学生电影节对我国电影事业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大学生电影节日益成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民间电影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80余家媒体对电影节进行系列报道,电影节闭幕暨颁奖晚会在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欢聚一堂》栏目、北京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多次播出,取得较大反响。“大学生电影节”于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间召开。电影节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第九届电影节已在积极进行。她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参赛影片几乎囊括最新优秀国产影片,学生评委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 本届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观赏效果、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艺术创新特别奖等奖项,在大学生投票推选的基础上,由大学生和青年评论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定。电影节主会场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此外还将在北京20余所著名大学放映参赛影片,观影人次达20余万人次。“大学生电影节”还将举办专题影展、专题讨论和专题讲座等众多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老中青年导演与演员,在新片首映式、参赛片剧组见面会、著名导演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中与大学生欢聚一堂。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是大学生的电影盛会,也是电影人的青春聚会。“大学生电影节”还对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录像作品进行评奖。“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是国内唯一面向大学生的影视文化赛事。参赛片规模和评奖规模进一步扩大,参赛对象扩展到香港,关注群体成直线上升。
台北电影节
由台北市政府主办、台北市文化局承办,台湾电影文化协会、台湾艺术大学执办。始于1998年,每年一届。 是台湾地区重要的电影盛会,从第四届开始把主题定位于“城市、市民、学生”,并由以国际城市为主题的“城市影展”、以“台北电影奖”“台北主题奖”为况赛单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国内外学生作品为主的“国际学生电影金狮奖”三部分级成。
❹ 介绍一下爱德华诺顿
爱德华·诺顿(Eward Norton)生于1969年8月18日,毕业于耶鲁大学。他自幼即对戏剧表演兴趣浓厚。1996 年, 理查德·基尔(Richard Gere)要主演的一部好莱坞法庭悬疑片《一级恐惧》需要找一个男演员演对手戏。这个角色本来要请里奥纳多·迪卡普里奥来演,但他拒绝了。正在理查德·基尔要放弃此片时,诺顿出现了。他从2000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这在当时的好莱坞都掀起了轰动。不久后他就得到伍迪·艾伦(Woody Allen)《大家都说我爱你》(1996)和《性书大亨》(1996)中的角色。诺顿还因在《一级恐惧》中的出色演出获得金球奖最佳男配角奖和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的提名。1998年影片《美国历史X》中他的精湛演技为他赢来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再次提名。诺顿1999年拍了《搏击俱乐部》,2000年又首次做导演执导《保持信仰》。
影片:
The Painted Veil (2005) 《面纱》
Pride and Glory (2006) 《自尊与荣誉》
Motherless Brooklyn (2006) 《无主布鲁克林》
The Illusionist (2006) 《魔术师》
Down in the Valley (2005) 《地狱深谷》
Kingdom of Heaven (2005) 《天堂王国》
The Italian Job (2003) 《偷天换日》
25th Hours (2002) 《25 小时》
Red Dragon (2002) 《红龙》
Frida (2002) 《弗里达》
Death to Smoochy (2002) 《杀死斯魔奇》
The Score (2001) 《大买卖》
Catch Her in the Eye (2001) 《慧眼识她》
Keeping the Faith (2000) 《保持信仰》
Fight Club (1999) 《搏击俱乐部》
American History X (1998) 《美国X档案》
Rounder (1998) 《牌神》
Everyone Says I Love You (1996) 《大家都说我爱你》
The People vs. Larry Flynt (1996) 《性书大亨》
Primal Fear (1996) 《一级恐惧》
❺ 历届上海电影节获奖名单
历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奖名单
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993年)
金爵奖最佳影片: 《无言的山丘》(中国台湾)
金爵奖最佳导演: 林权泽《悲歌一曲》(韩国)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简·德克莱尔 《达恩斯教授》(比利时)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 吴贞孩 《悲歌一曲》(韩国)
评委会特别奖:《 笼民》(中国香港)
第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995年)
金爵奖最佳影片:《打破沉默》(瑞士)
金爵奖最佳导演 :埃里克·克劳森《我童年的交响乐》(丹麦)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让·皮埃尔·马瑞勒 《自由列车》(法国)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 郭柯宇 《红樱桃》(中国)
评委会特别奖: 《火屋》(阿根廷) 《美国女儿》(俄罗斯)
第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997年)
金爵奖最佳影片:《门德尔》(挪威)
金爵奖最佳导演: 菲尔·阿格兰德《丛林人》(英国)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米歇尔·比高利《旅伴》(意大利)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潘予《安居》(中国)
评委会特别奖: 《安居》(中国) 《门德尔》(挪威)
第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999年)
金爵奖最佳影片:《小镇里的国界线》(土耳其)
银爵奖最佳影片:《幕后的演员》(挪威)
金爵奖最佳导演: 山田洋次 《新的旅程》(日本)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阿曼德·赞基《笑一笑,你会更动人》(埃及)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艾丽娅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中国)
金爵奖最佳音乐:《野女》(奥地利)
金爵奖最佳技术:《仲夏夜之梦》(美国)
评委会特别奖:《悬情疯人院》(新西兰)
第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1年)
金爵奖最佳影片: 《反托拉斯行动》(美国)
金爵奖最佳导演: 《反托拉斯行动》(美国)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丹尼尔·奥特沃尔 《下岗风波》(法国)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彭玉《月圆今宵》(中国)
斯坦尼拉娃·塞林斯卡《富则思变》(波兰)
金爵奖最佳音乐: 《凤囚狂沙》(乌兹别克)
金爵奖最佳技术: 《夺标奇缘》(美国)
第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2年)
金爵奖最佳影片:《生活秀》(中国)
评委会特别奖: 岩井俊二 《豆蔻年华》(日本)
金爵奖最佳导演: 大卫·凯撒 《鲻鱼》(澳大利亚)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科林·法瑞尔《哈特的战争》(美国)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 陶红《 生活秀》(中国)
金爵奖最佳编剧: 朱京中 《童僧》(韩国)
金爵奖最佳摄影: 孙明 《生活秀》(中国)
金爵奖最佳音乐: 小林武史 《豆蔻年华》(日本)
第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4年)
最佳影片:《代价》(伊朗)
评委会特别奖:《茉莉花开》 (中国)
最佳导演: 李在容 《丑闻 》(韩国)
最佳男演员: 安德鲁斯·威尔逊《校园规则》 (瑞典)
最佳女演员: 顾美华 《美丽上海》 (中国)
最佳编剧: 艾撒·伊里 《兄弟》 (芬兰)
最佳摄影: 马瑞塔·豪福斯 派卡·欧提拉 《兄弟》 (芬兰)
彼德·莫克罗辛斯基 《校园规则》 (瑞典)
最佳音乐: 李炳宇 《丑闻》 (韩国)
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结伴同行》(日本)
最佳导演: 朱文 《云的南方(中国)
《我记忆中的女孩》(泰国)
CCTV6传媒大奖
最佳剧情片:《茉莉花开》(中国)
最佳视觉效果:《丑闻》(韩国)
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5年)
最佳影片:《乡村写真馆 》 (日本)
评委会特别奖:《求求你,表扬我》(中国)
最佳导演: 拉姆尔·哈默里克 《年青的安徒生》 (丹麦)
最佳男演员: 藤龙也 《乡村写真馆》 (日本)
最佳女演员 :赵薇 《情人结》 (中国)
最佳编剧 :黄欣 一凡《求求你,表扬我》 (中国)
最佳摄影: 斯徒安·瑞伯《我父亲的小屋 》(新西兰)
最佳音乐: 邓右福 《变迁的年代》(越南/法国)
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造雨者》 (印尼)
最佳导演: 哈桑·叶塔潘 《有话未讲完》(伊朗)
最受欢迎影片:《绿草地》 (中国)
CCTV6传媒大奖
最佳剧情片:《求求你,表扬我》 (中国)
最佳视觉效果:《探戈》(阿根廷)
最佳服装造型:《年轻的安徒生》(丹麦)
探索精神奖:《求求你,表扬我》 (中国)
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张艺谋(中国)
成龙(中国)
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6年)
最佳影片:《四分钟》(德国)
评委会大奖:《天狗》(中国)
最佳导演:法比安娜·戈代《心力交瘁》(法国)
最佳男主角:奥力维耶·古尔梅《心力交瘁》(法国)
最佳女主角:埃尔斯·多特曼斯《爱无专属》(比利时)
最佳编剧奖:雨果·凡·莱尔《爱无专属》(比利时)
最佳摄影奖:《土地》(意大利)
最佳音乐奖:《河道女王》(新西兰)
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奖:《活在惊恐中》(越南)
最佳导演奖:万玛才旦《静静的嘛呢石》(中国)
评委会特别奖:《光荣的愤怒》(中国)
大学生最喜欢的电影:《光荣的愤怒》(中国)
CCTV6传媒大奖
最佳剧情片: 《天狗》 (中国)
最佳视觉效果: 《理发师》(中国)
探索精神奖: 《黑衣女人的香气》 (法国)
华语电影海外贡献奖:李安(中国)
杰出艺术成就奖:凯瑟琳·德纳芙(法国)
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7年)
最佳影片: 《完美计划》 (德国 )
评委会大奖: 《逃往疯人院》(瑞典)
特别奖: 《云水谣》(中国)
最佳导演: 田壮壮《吴清源》(中国 )
最佳男演员: 胡安-约瑟-巴勒斯塔《疯狂的萨姆埃尔》(西班牙)
最佳女演员: 卡里娜-哈夫、戴格玛-曼佐、克斯汀-布洛克、克里斯汀-肖恩
《完美计划》(德国 )
最佳编剧: 谢米-扎林《艾维瓦,我的爱》 (以色列 )
最佳摄影: 王昱《吴清源》(中国 )
最佳音乐: 富田勋 《武士的一分》 (日本 )
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 《浮生》中国
最佳导演: 拉姆-拉班尼-比普洛《竹篮打水》 (孟加拉国 )
大学生最喜欢的电影: 《箱子》(中国)
CCTV6传媒大奖
最受关注男演员:赵文煊(《夜·明》)
最受关注女演员:赵 薇(《夜·上海》
最具票房潜力奖:《夜·上海》
最具潜力新人奖:吴越(《夜·明》)
最具探索精神奖:《革命到底》
最具视听效果奖:《剃头匠》
最具流行潜力电影歌曲:“星光伴我心”《老港正传》
最受关注导演奖:田壮壮《吴清源》
特别奖:靖奎老人《剃头匠》
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 张曼玉 (中国)
杰出艺术成就奖: 谢晋(中国)
张瑞芳(中国)
❻ 上海电影节谁是影帝和影后
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圆满闭幕 6月24日晚,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大剧院落下帷幕。“金爵奖”获奖名单在颁奖典礼暨闭幕式上揭晓。“金爵奖”国际评委、国内外影视明星和嘉宾为获奖者颁奖。闭幕电影《红气球》为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众多知名电影人出席了闭幕式,包括功夫巨星成龙、国际著名影星巩俐、中国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中国香港著名影星郭富城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仲伟,市人大常委副主任胡炜,副市长杨定华,市政协副主席王荣华,新华社副社长鲁炜和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等有关领导出席了颁奖典礼暨闭幕式。 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颁奖典礼暨闭幕式于2007年6月24日晚19:30在上海大剧院举行,东方卫视、东方文艺频道、东方电影频道进行直播,搜狐网进行网络直播,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在21:30延时播出。曹可凡、陈辰和瑶淼主持了颁奖典礼暨闭幕式。 颁奖典礼暨闭幕式由女子十二乐坊的民乐演奏《自由》拉开序幕。接着,颁发了经“金爵奖”国际评委会严格评选产生的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以及评委会奖等奖项。 最早颁发的奖项是最佳音乐奖和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由日本影片《武士的一分》音乐人富田勋摘得,最佳摄影奖由影片《吴清源》的摄影王昱夺得。以色列影片《艾维瓦,我的爱》的编剧谢米·扎林荣获了最佳编剧奖。最佳男演员奖被西班牙影片《疯狂的萨穆埃尔》中的胡安·何塞·巴列斯塔获得。最佳女演员则是德国影片《完美计划》中的考瑞娜·哈佛赫、达格玛·曼泽尔、科斯腾·布劳克和克莉斯汀·施恩。最佳导演奖则被中国影片《吴清源》的导演田壮壮夺走。备受关注的评委会奖被芬兰导演克劳斯·哈洛执导的影片《逃往疯人院》获得。“金爵奖”国际评委会副主席、西班牙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费尔南多·特鲁巴和中国香港著名演员成龙共同颁发了这一奖项。副市长杨定华,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童刚和“金爵奖”国际评委会主席、中国著名导演陈凯歌一起颁发了最佳影片奖,获奖的是德国导演弗兰基斯卡·梅莱茨齐执导的《完美计划》。此外,中国导演尹力执导的影片《云水谣》以古典情感演绎的一段纯真感情打动了评委,获得了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奖,中国著名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吴贻弓和中国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颁发了奖项。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节歌《银色的梦》的悠扬歌声中闭幕式结束。随后放映了中国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的法语新作《红气球》。
❼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历届回顾
历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奖之最入围最多的导演霍建起2002年第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陶红)、 最佳摄影(孙明)《生活秀》
2005年第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赵薇)《情人结》
2012年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石栾)《萧红》
2015年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入围《1980年代的爱情》
四部影片两个影后、两个最佳摄影、一个最佳影片,也是截至2015年第18届以来唯一一位获得最佳影片的中国内地导演。 获奖最多的导演 高群书 2008年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最佳男主角(马国伟)《千钧一发》、
2012年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神探亨特张》,其中马国伟还是一位非职业演员,其本质工作是警察,他也是迄今(2012年)为止第一位中国籍影帝。 克斯罗·马素米 2004年第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代价》、2012年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熊》先后两次获得最佳影片奖 年纪最小的影后李馨巧2013年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马来西亚籍小演员凭中国香港影片《激战》获得最佳女演员奖,年仅10岁。同时,该影片男主角张家辉亦获得最佳男主角奖,是第一位中国香港籍影帝,也是目前为止第一次影帝影后出自同一部影片。 同一届获奖最多的电影人(3奖)尤里·贝科夫2013年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俄罗斯籍导演凭借《警界黑幕》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艺术成就(原创音乐)三项大奖,在该电影中,他一人身兼导演、编剧、剪辑、电影配乐等多职。 影帝影后多黄蛋影帝篇2015年第18届最佳男演员奖由邓超、段奕宏、郭涛三位中国男演员凭借电影《烈日灼心》获得,评委给出的评语是:他们个个表现优秀,缺一不可式的表现,让影片完美呈现,让人刮目相看;此外,该片导演曹保平还获得最佳导演奖。影后篇2007年第10届最佳女演员奖由科琳娜·哈弗奇、达格玛·曼泽尔、科斯腾·布劳克、克莉斯汀·施恩四位德国女演员凭借电影《完美计划》获得,同时该片还获得最佳影片金爵奖,加上同样身为女性的制片人及导演,本届电影节完全成了六个女人的天堂。年纪最小的评委黄轩2015年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是85后第一个评委。
❽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
红地毯仪式 2015年6月13日18点,开幕式的红地毯仪式开始,红毯仪式由蒋小涵、金玮、优嘉三位主持。期间,包括参赛剧组、特别展映单元的影星,及评委等在内,共有400多位明星走上红毯。因为受到MERS影响,原定出席开幕仪式的部分韩国演员缺席。 开幕式 2015年6月13日晚20点,开幕式正式开始,仪式由林海、杨澜主持。期间,上海市市长杨雄、组委会评委发表了致辞,卢燕、陈凯歌、佟大为老中青三代影人讲述了各自的“电影情缘”。随后,本届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安德烈·萨金塞夫,及蔡尚君、郝蕾、等7名评委一起亮相,安德烈·萨金塞夫发表了致辞。随后,王景春、周冬雨介绍了14部入围金爵奖的影片。开幕片《我是路人甲》剧组亮相后,开幕式到此结束。 开幕式之后,开幕片当晚即在上海大光明影院首映。
❾ 中国第一个a类国际电影节是什么
国际A类电影节是由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划分的“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根据FIAPF官网公布:至2015年,全球有15个国际A类电影节,目前中国为上海国际电影节。
国际A类电影节中,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是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承认的世界三大电影节,以上三大电影节加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和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国际五大电影节。
❿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竞赛单元
评选影片 选片人大概从2015年3月开始工作,进行三轮选片。参与第一轮、第二轮的主要是上海10所高校的研究生、博士生,他们在隔成小间的看片室里,戴着耳机拿着笔,每部片子要从头看到尾,并写下对影片的评语、故事梗概,还要标注哪些时间节点有暴力、血腥等。第二轮推荐的或有争议的,进入到第三轮,由更为专业的业内人士考量,这个环节更需要对影片的国际性、艺术性、可看性做综合考虑。电影节重点追踪的影片如果还未完成,选片人也需要赶去当地,在片厂或导演工作室看样片。
最终,组委会在2015年5月27日公布第一批9部入围影片, 6月3日公布第二批5部入围影片。 颁奖典礼暨电影节闭幕式 2015年6月21日晚,金爵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大剧院举行,由胡军和陈辰搭档主持。闭幕式以一段“回忆,不忘初心”的短片开场。在颁出10项金爵大奖前,组委会首先向83岁的表演艺术家夏梦颁出了一个特殊的奖项——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随后的10项金爵奖中,法国、比利时合拍片《守夜》获金爵奖最佳影片奖;中国影片《烈日灼心》导演曹保平获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奖则由邓超、段奕宏、郭涛共同获得;法国电影《守夜》获得最佳影片奖。
颁奖典礼结束后,电影节组委会还在THE NEST举办了闭幕酒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