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苏联卫国战争电影!!!
苏联电影“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指的是由苏联电影导演尤里·奥泽洛夫执导的三部战争故事片——《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莫斯科保卫战》和《解放》。
推荐理由:
A.“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完整地再现了1941年至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和欧洲战争苏联战场的全貌,兼具编年史性质和史诗气质,即便稍有政治倾向,还原真实亦堪称完美。
B.“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中的三部电影都是真正大制作的巨片和大片,最短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也有三小时,而《莫斯科保卫战》和《解放》则更是长达六小时以上。
C.“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为同一导演即前苏联导演尤里·奥泽洛夫(Yuri Ozerov)作品,其中三部电影的风格和水准均相当统一。
D.“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拍摄时间绵延20年,从1969年到1988年,且不谈时间和精力的巨大投入,能做到有始有终已自不易。
E.“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拍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均创世界影坛纪录,这些电影拍摄时,曾一次出动近万名士兵,数千辆坦克。几百架摄影机需要同时拍摄。有很多战争场面都是空前的。这样不计成本的大投入在当下的电影制作中,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也只有当时的苏联可以做到。这些电影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也是不可复制的。
F.这些全景式的战争巨片也保持着较高的艺术水准。特别是《莫斯科保卫战》,曾跨过了意识形态的界限,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电影讲述了卫国战争前期,苏联军民为保卫莫斯科付出沉重代价的悲壮事迹。整个电影的节奏如同交响乐,既有斯大林,朱可夫这样决定着历史航向的大人物,也有被战争的洪流裹挟着前进的普通人。
电影中那句经典的台词:“俄罗斯领土广大,但我们已无退路,后面就是莫斯科。”还有那首雄壮的插曲《神圣的战争》都为很多中国人所熟知。《莫斯科保卫战》大量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方式,特别是很多战争场面,在实景的条件下,用长镜头拍摄,其真实性堪称完美。
G.遗憾的是,这些战争巨片在苏联解体之后,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由于这些电影本身在拍摄时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对历史的描述也是有选择性的。苏联解体之后,很多战争中阴暗的一面被挖掘了出来。比如苏德密谋瓜分波兰,以及随后的卡廷惨案,这些都让电影中最值得称道的真实性遭到了质疑。与政治紧密相连的电影,当政治的风向改变之后,电影就沦为了牺牲品。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电影本身所具备的独特艺术价值。
『贰』 苏联电影
原音版本的你要吗??只找到其中一部!!!
紧供下载:
打开网址:http://lib.verycd.com/2004/10/28/0000024493.html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A zori zdes tikhiye)[DVDRip]
[[eMule专用的下载链接,您必须安装eMule才能点击下载]]
中文名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英文名称:A zori zdes tikhiye
别名:The Dawns Here Are Quiet
资源类型:DVDRip
发行时间:1972年
电影导演:斯塔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
电影演员:
安德列依·马尔蒂诺夫(饰瓦斯柯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饰丽达)
奥尔迦·奥斯特洛乌别柯(饰丽萨)
叶卡捷莉娜·玛尔柯娃(饰迦尔卡)
地区:俄罗斯
语言:俄语
简介:
【片 名】: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影片类型】:战争
【国 家】:前苏联
【导 演】:斯塔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
【主要演员】:安德列依·马尔蒂诺夫(饰瓦斯柯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饰丽达)
奥尔迦·奥斯特洛乌别柯(饰丽萨)
叶卡捷莉娜·玛尔柯娃(饰迦尔卡)
【出品公司】:莫斯科电影制片厂
【获奖情况】:获197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
全苏电影节大奖1975年列宁奖金.
【字 幕】:简繁英法西日荷德意阿希葡俄
【原 作】: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影片介绍:
你明明知道这是戏,
可就是没法把戏仅仅当成戏来看,
你明明知道这是假的,
可它就是比许多真实的东西还能淬历你的心,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这样一群年轻美丽的女兵好象真的在世间存在过,
她们永远年轻,而你老了。
在前苏联由小说改编的战争题材电影中,引得最大世界性反响的,当推1972年罗斯托茨基导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世界性轰动,这部瓦西里耶夫创作的中篇小说未必会如此引人注目。但是,如果没有原著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也就不会有电影的成功。
我们都知道,在二战中俄罗斯人民蒙受的牺牲是最为惨重的,他们一共损失了二千多万人的生命。《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要像我们展示这二千多万人中的五个活生生的人,从而也表现了俄罗斯战争文学中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怀。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有具体的生活原型,不过实际生活中1942年5月在沃比湖畔牺牲的五个战士是男兵,而导演瓦西里耶夫把男兵改称女兵,便尖锐地提出了“战争和女人”的冲突。
电影里有一段“澡堂”的场景,其中有全裸的少女的镜头,我们在公映时把这整场戏都给删掉了。一位著名的老实人惊讶地说:这简直是艺术奇迹,全裸的女人镜头全然不使人产生“黄”的感觉。
这个艺术奇迹是怎样产生的呢?是因为作家是在一个圣洁的思想指导下写下这个场景的。请看小说中的描写:
那天正好是沐浴的日子……姑娘们在更衣室里打量着这个新来的女兵,像瞧什么稀罕物件似的——
“冉卡,你真是个美人鱼!”
“冉卡,你的皮肤像透明的!”
“冉卡,你真可以作模特儿!”
“冉卡,你根本不用戴胸罩!”
……
“不走运的女人!”基梁诺娃长叹一声,“这么好的身材,偏偏裹上一身军装——这比死还难受。”
少女的魅力白白地被不能显现女性身材的军装给埋没了!而当五个女兵一个一个地在与德国法西斯的搏斗中牺牲的时候,对于五个女兵的安全负有责任的瓦斯科夫准尉发出了感人心腑的悲鸣:“在战争时期,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以后,到了和平时期呢?到那时也能理解为什么你们非死不可吗?……如果将来有人质问我:这些男子汉是怎么搞的,为什么没有把我们的妈妈保护好,而使她们饮弹而亡呢?”
小说把像契诃夫这样的俄罗斯作家曾经表现过的“美的毁灭”的经典主题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作了新的发挥,也因此凸现了俄罗斯战争文学的潜在的反战主题。但这并不妨碍小说的爱国主义激情的张扬。垂死的丽达就是在听了瓦斯科夫这一番撕心裂肺似的自白后,轻轻地说:“不必这样,我们在保卫祖国,首先是祖国……”
而小说对于瓦斯科夫所表现出的英雄主义的描述, 读了也令人荡气回肠—— “在这次战斗中,瓦斯科夫记住一条:决不后退,决不能让德廛上岸一步……这时,他胸中满怀激情,仿佛整个俄罗斯都在他背后, 仿佛他, 瓦斯科夫,此刻是她最后一个儿子和保卫者,整个世界空无一人——只有他、敌人和俄罗斯。原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我国有几个中译本,最早的一本是由王金陵同志翻译的,于1980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它的译文流畅自然,值得一读。
此段摘自童道明先生的《恰巴耶夫》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文
『叁』 俄罗斯电影无名高地简介
无名高地,也叫敢死连
1944年,白俄罗斯西部,红军已经推进到苏联国界线。苏德双方生死对决,战场是白俄罗斯森林中的一个无名高地。苏军为打破德军大规模进攻粉碎德军战略集团,而在北高加索平原的一个无名高地实施了一次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阵地战!苏德双方百万大军,动用数以千计的坦克和作战飞机,上万门火炮和追击跑对垒,展开了苏德间最大的一次会战!
为了以最快的时间占领高地,红军指挥部派出了一支军中罪犯和受处分士兵组成的敢死连队,并让他们冲在正规军的前面,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减少正规军的伤亡。尽管这支敢死连当中尽是精兵强将——老辣的老兵塞蒙尼克,全国有名的狙击手女兵索罗委奥拉,机灵勇敢的罪犯马里赫夫,以及作战经验丰富的马留赫中尉。连长也深知他们将有去无回,但他们依然将勇往直前。等待他们的将是胜利的曙光还是死无葬身之地,大家都不得而知。
前线的作战充满着来自敌方的危险和间谍的攻击,敢死连成员们身处险境。尤其敌军一名百发百中的狙击手成为了对我军的最大阻碍,而敢死连成员们的任务就是先行消灭这个狙击手,为后方的大部队开辟道路。美丽的女兵索洛委奥拉冷漠孤傲,但却深深地吸引了马里赫夫。一场恋爱追逐战伴随着战争也渐渐展开,但索洛委奥拉对此却视而不见。
情势越来越危急,不断传出我军藏有奸细的谣言,军中人心惶惶。而此时,米洛哈夫也被敌人重伤,赶死连的担子越来越重。紧要关头,上级命令敢死连即刻消灭对方的狙击手。但这个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马里赫夫主动请缨,索洛委奥拉对其表露真情,并告知一定要活着回来。最后,奇迹发生了,马里赫夫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红军拿下了无名高地。
精彩视点:
《敢死连》由俄罗斯政府投四亿巨资全力支持!动用了两个师的军队,5000名军人,300百辆坦克,200架飞机参与拍摄,壮烈再现二战最后的大反击中最为悲壮惨烈的“高加索平原”大血战。同时,本片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大投资的新型战争影片,藉以恢复其战争影片生产强国的地位。影片阵容强大,《守夜人》、《土耳其开局》、《血影迷城》三部影片中的主力演员加盟浴血演绎。该片一举夺得俄罗斯奥斯卡金鹰奖,俄罗斯尼卡国际影展大奖等多项荣誉。
『肆』 求片 有哪些关于俄罗斯车臣战争 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 二战的电影
车臣:
1.《12怒汉》
【影片简介】
《12怒汉:大审叛》是俄国大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Nikita Mikhalkov)的最新作品,也是他继荣获‘威尼斯金狮奖’最佳影片《蒙古精神》和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烈日灼身》后,再次感动世人的杰作。《12怒汉:大审叛》虽取材自好莱坞名导薛尼卢梅(Sidney Lumet)五十年代的同名旧作,片长却长达155分钟,不但比旧作版本多出63分钟,并将时空搬移至今天俄国,以叙述一名陪审团员为一名被控谋杀的车臣少年奔走翻案的故事,暗喻如今已重拾当年荣耀繁盛的大国俄罗斯,在面对‘车臣问题’所应有的宽容与大度。
2.《炼狱》
【影片简介】
1995年格罗兹尼之战,激烈的巷战有如当年的斯大林格勒,俄车双方死伤惨重,就连美国军方也惊叹“打不起这样的城市战”。
典型的低成本影片,这是俄罗斯人自己拍的关于第一次车臣战争的电影。讲述了俄军一座野战医院惨遭车臣恐怖分子袭击的故事。摄影师用写实手法,刻意拍摄了许多以往战争题材片所未描绘过的惨烈场景。车臣雇佣军把俄军士兵的头割下来,挂在火箭弹上射向对方;俄军坦克手奉命把战友们的遗体碾碎。现实就是现实,虽然是模糊的画面、单调的机位、幼稚的音效以及少得可怜的特技,但这些丝毫不能阻止本片向我们展现一场血淋淋、赤裸裸,充满死亡与歇斯底里的车臣战争。这里没有攻克冬宫一样豪迈的冲锋,却有坦克碾压着战友的尸体迂回前进;没有马恩列斯光辉思想的指导,却有两个专打男人下身的变态的匪帮女狙击手……本片颠覆了太多东西,又塑造了太多东西。
3.《爆破》
【影片简介】
本片以2000年2月29日至3月3日的真实事件改编,介绍的是一只俄罗斯军队的英勇事迹,他们以一百人对战两千人,战斗虽然以放弃告终,终于但是他们的英勇的献身精神,为本片增添了很多壮烈的色彩.主人公虽然最后都没能与亲人团聚,但是他们的事迹经历了6年,由电影人重新讲述,为的是颂扬这种对国家忠贞,无私的热爱甘愿牺牲和勇敢的精神。本片首映是在克林姆林宫进行,而且普京钦点的消灭车臣叛乱分子的统帅Dmitri Kozak出席了这次盛大的首映。
要去探究战争的本意是很困难的,正义或邪恶,这世界真不能截然分开。但终于职守者总是应该获得尊重,这俄罗斯时代拍摄的影片和苏联战争片一样,充满悲情、壮烈。
4.《倒计时》
【影片简介】
《倒计时》讲述斯莫林被恐怖分子俘获的故事,他在西方记者(由英国女演员路易丝·隆巴德扮演)的帮助下逃出敌人的巢穴。恐怖分子对斯莫林的逃走非常愤怒,于是劫持了一个马戏团,斯莫林的女儿和她的同学正好要去那个马戏团看表演。
在这起事件中,恐怖分子绑架了800多名观众。在斯莫林的带领下,联邦安全局的特种部队对恐怖分子发起进攻,打死多名恐怖分子,没有一名人质伤亡。在影片高潮部分,接受恐怖头子指挥的几名顽固匪徒逃出重围,窃取了大量钚,企图在一架飞往罗马参加北约领导人会议的飞机上将它们引爆。经过殊死搏斗,斯莫林消灭了这帮恐怖分子,拯救了整个世界。
观众把电影中的联邦安全局成员都看作是英雄,评论家认为,这是普京总统所倡导的文化改革的一种迹象。普京已提出了加强俄罗斯人的爱国精神。
5.《战争vojna》
【影片简介】
英国人约翰和他的未婚妻玛嘉烈,在车臣被恐怖份子掳获,而艾云是战俘,他们跟众人被囚禁在一起,其后约翰及艾云被释放,但恐怖分子要约翰付两百万镑赎金,否则奸杀他的未婚妻。约翰向英国及俄国领事馆求助,但被拒绝。最后英国电视台愿意资助约翰救出其未婚妻,但要把过程拍摄下来。约翰最后得艾云相助,闯入恐怖分子阵营救出玛嘉烈和俄国军官,但恐怖分子继续追杀他们,幸得俄军战机协助才能脱险。
6.《我们的荣誉》
关于俄罗斯伞兵的4集200多分钟的电视电影。
这是一个发生在2000年2月末的真实事件,在车臣在阿尔坎地区发生。104 空降师VDV团第6分队的士兵与20倍于己的恐怖分子正规部队作战。每个空降兵成员都无所畏惧,他们没有撤退,而是以生命为代价对匪徒拦截 国家杜马这样评价他们:伞兵们把生命献给我们的祖国,在打死超过700名战士之后,仍然不愿撤退!
7.《车臣不相信眼泪》纪录片
该片在凤凰卫视播放过,由俄罗斯战地摄影师在第一线拍摄车臣战役的全部真实镜头。将心比心的话,我站在车臣人这一边,哪个有血性的男人愿接受曾给自己带来深重灾难的异族统治。但车臣武装那些极端残暴的恐怖活动也让我反感,加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本性必然会给周边各国带来灾难,因此俄罗斯还是博取了我更多的同情。
那些镜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看着被炮火摧毁的城市,被炮弹搭打得千窗百孔的建筑,俄军被伏击的时的情景和一排排死去的年青俄军战士尸体被大雪掩埋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妈在一坐废虚边哭泣,还有一名俄军战士刚冲进一坐建筑物的门就中弹到地枪也摔了出来。体会到的只有毁灭
先去吃饭,一会再给你补充~
『伍』 求一电影(也许是电视)线索也许是苏联抗战片,一群孤儿院的孩子,其中一个用的是弹弓,最后被烧死在高塔
俄罗斯其他题材电影可能比较一般,但战争类电影还是非常出彩的,有很多经典的战争电影奉献给世界,小编盘点了下,推荐10部这几年比较经典的战斗民族的战争电影。
T-34坦克 T-34 (2018)
本片讲述1944年,一群英勇的俄罗斯士兵用一辆半损坏的传奇T-34坦克从德国人手中成功逃脱,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充满勇敢、激烈的战斗、牢不可破的爱情和不可思议的奇迹的时代。
提起二战,除了莫斯科保卫战,闪电战,最令俄罗斯人骄傲的当属“坦克战”。二战期间,苏联和德国双方共投入了几万数量级的坦克冲锋陷阵,捉对厮杀。双方通过战场情况,不断改良自己的坦克装备,靠技术竞赛,生产速度,对战斗的转折和结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豹式中型坦克名声在外,但一旦提到苏联的T-34中型坦克,所有军事迷都会暗自称奇。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А (2015)
1942年之夏,瓦斯柯夫准尉(彼得·费奥多罗夫 Pyotr Fyodorov 饰)带领两个班的女机枪手驻扎在一个靠近小车站的村子里。一天,班长丽达(阿纳斯塔西娅·米库尔钦娜 Anastasia Mikulchina 饰)在不远的树林里发现了两个空降的德军计划要袭击苏联腹地的军事设施。瓦斯柯夫带领一支小分队去搜查敌军,成员包括丽萨(索菲娅·列别杰娃 Sofya Lebedeva 饰)、迦尔卡(克里斯蒂娜·阿斯姆斯 Kristina Asmus 饰)、丽达、索妮娅(雅戈尼娅·库兹涅佐娃 Agniya Kuznetsova 饰)、冉妮娅(叶夫根尼娅·马拉霍娃 Zhenya Malakhova 饰)等五个姑娘。但敌人的力量与自然环境的恶劣远比她们想得要残酷,这些美丽的苏联女战士,不得不在丛林中与人数众多的敌军反复周旋…… 电影根据前苏联当代着名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代表作改编。
斯大林格勒 Сталинград (2013)
1942年秋天,人类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争在寒冷的土地上爆发。德国人穿越伏尔加河抵达对岸斯大林格勒设防固守,苏联红军与对手展开城市争夺战,双方你来我往,城市化作废墟焦土,成千上万人死亡,放眼望去俨然人间地狱。在一次反攻行动中,苏军严重伤亡,仅有大尉格罗莫夫(彼得·费奥多罗夫 Pyotr Fyodorov 饰)率领的侦察小队到达对岸,占领了一栋破烂的建筑。他们在建筑内发现一名19岁少女卡嘉(玛丽亚·斯莫尔尼科娃 Mariya Smolnikova 饰)。卡嘉的父母早已死于战火,由于眷恋自由生长的城市和家园,女孩固守此地,麻木穿梭战火之中。 鉴于建筑的位置极其重要,极度厌战的德国军官彼得·卡恩(托马斯·克莱舒曼 Thomas Kretschmann 饰)奉命夺回该据点。惨烈无情的修罗场,人性和兽性的角力永无休止……
女狙击手 Битва за Севастополь (2015)
苏联女学生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在一次射击游戏中无意间发现了自己的射击天赋,1941年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参军。帕夫利琴科成长为全苏联最出色的狙击手,同时她被德军视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除掉的巨大的威胁。柳德米拉遇到一名男子并坠入爱河。然而,好景不长,战争过去,厄运却再次降临……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Брестская Крепость (2010)
故事发生在1941年的6月,布格河畔回荡着欢声笑语,就在一片歌舞升平之际,几架飞机飞过投下了炸弹,将一切摧毁殆尽,霎时间,河畔边成为了鲜血和火焰的海洋。德国人的入侵让位于华沙和莫斯科之间的布列斯特要塞陷入了动荡和战争之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八千名苏维埃红军战士们拿起了武 器,与亲人告别,走上了战场。 草草建立的军队中人员情况十分复杂,但是,每个人心中的信念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顽强抵抗贼寇的入侵。粮食短缺,武器简陋,装备寒酸,在及其恶劣的条件之下,苏维埃青年们和装备精良的敌方展开了一场又一场险象环生的激烈战斗,并且最终获得了胜利。
五月的四天 4 Tage im Mai (2011)
德国,二战结束前的四天。一位率领着他的部队占领海边孤儿院的苏联军官。一支在海滩驻扎的纳粹德国国防军部队。一种反常的危险的爱。 所有人都对战争感到疲惫,只有十三岁的孤儿彼得,想要证明自己是一个英雄,千万百计煽动两支部队。直到他意识到,真正的敌人早就潜伏在其他地方,而他所谓 的敌人,其实是如父亲般的朋友。 这时划清的不是敌与友之间的界线,而只是善与恶之间的界线。
炼狱 Чистилище (1998)
1995年格罗兹尼之战,激烈的巷战有如当年的斯大林格勒,俄车双方死伤惨重,就连美国军方也惊叹"打不起这样的城市战”。 典型的低成本影片,这是俄罗斯人自己拍的关于第一次车臣战争的电影。讲述了俄军一座野战医院惨遭车臣恐怖分子袭击的故事。摄影师用写实手法,刻意拍摄了许多以往战争题材片所未描绘过的惨烈场景。车臣雇佣军把俄军士兵的头割下来,挂在火箭弹上射向对方;俄军坦克手奉命把战友们的遗体碾碎。这里没有《Black Howk Down》里"Leave no one behind”式的宣言,只有呛人的硝烟、无限的仇恨以及苦涩的胜利。老实说,如果本片有美国大片那样的资金撑腰,绝对可以成就一番票房,至少也决不会1997的片子至今也默默无闻。可现实就是现实,虽然是模糊的画面、单调的机位、幼稚的音效以及少得可怜的特技,但这些丝毫不能阻止本片向我们展现一场血淋淋、赤裸裸,充满死亡与歇斯底里的车臣战争。这里没有攻克冬宫一样豪迈的冲锋,却有坦克碾压着战友的尸体迂回前进;没有马恩列斯光辉思想的指导,却有两个专打男人下身的变态的匪帮女狙击手……本片颠覆了太多东西,又塑造了太多东西。
第九突击队 9 рота (2005)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为背景。1987年到1989年期间,阿富汗战场异常惨烈。由于穆斯林的强烈抵抗,苏联在阿富汗损兵折将,死伤无数。 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六名新兵应征入伍,以协助前线战斗。他们接受严苛的魔鬼训练,进行各种特种培训。1987年末,这支奇兵组成“第九突击队”前往阿富汗,受命占据3234高地,以掩护苏联士兵撤退。第九突击队保护苏军大部队安全通过,而自己却弹尽粮绝。血腥而残酷的战场上,他们视死如归的身影显得异常悲壮。
战场上的布谷鸟 Кукушка (2002)
故事发生在1944年的秋天,芬兰士兵维伊克(威勒·哈派塞罗 Ville Haapasalo 饰)和苏军少尉伊万(克多·贝彻科夫 Viktor Bychkov 饰)都走到了各自人生的尽头。维伊克因为违反了军令而被锁在了一块巨大的岩石上,而伊万则因遭到诬陷而坐上了前往审判场的汽车。神秘女人安娜(安妮·克里斯汀娜·朱索 Anni-Kristiina Juuso 饰)的出现成为了两人最后的希望,她不仅将垂危的两人从死亡线上挽救了回来,还将他们带到了自己所居住的,犹如世外桃源般的仙境之中。 在那里,三个语言互不相同的人开始了他们的奇异生活,对于这种平静而友好的生活,每个人都乐在其中。停战的消息传来了,这意味着三人生活无法再继续下去,面对心中涌现的感情,依维柯和伊万再一次的站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前。
『陆』 求第九突击队电影资源
《第九突击队》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Q63CfX7Hnt-E4WFCNEcRlA
《第九突击队》(《9-yarota》)是FyodorBondarchuk执导,FyodorBondarchuk、AlekseiChadov等领衔主演的战争片。该片于2005年上映。影片主要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为背景,讲述了苏联成立“第九突击队”的故事。
『柒』 车臣炼狱资料
转自铁血。
剧情简介:
1995年格罗兹尼之战,激烈的巷战有如当年的斯大林格勒,俄车双方死伤惨重,就连美国军方也惊叹“打不起这样的城市战”。
典型的低成本影片,这是俄罗斯人自己拍的关于第一次车臣战争的电影。讲述了俄军一座野战医院惨遭车臣恐怖分子袭击的故事。摄影师用写实手法,刻意拍摄了许多以往战争题材片所未描绘过的惨烈场景。车臣雇佣军把俄军士兵的头割下来,挂在火箭弹上射向对方;俄军坦克手奉命把战友们的遗体碾碎。这里没有《Black Howk Down》里“Leave no one behind”式的宣言,只有呛人的硝烟、无限的仇恨以及苦涩的胜利。老实说,如果本片有美国大片那样的资金撑腰,绝对可以成就一番票房,至少也决不会1997的片子至今也默默无闻。可现实就是现实,虽然是模糊的画面、单调的机位、幼稚的音效以及少得可怜的特技,但这些丝毫不能阻止本片向我们展现一场血淋淋、赤裸裸,充满死亡与歇斯底里的车臣战争。这里没有攻克冬宫一样豪迈的冲锋,却有坦克碾压着战友的尸体迂回前进;没有马恩列斯光辉思想的指导,却有两个专打男人下身的变态的匪帮女狙击手……本片颠覆了太多东西,又塑造了太多东西。
评 论:
车臣是当代伊斯兰宗教狂热者、理想主义者实践宗教乌托邦的试验场(除了车臣以外,还有塞尔维亚、伊拉克、阿富汗等),也是俄罗斯人捍卫民族尊严的最后底线,成为俄罗斯走向历史衰亡或复兴的象征。而车臣题材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是俄罗斯人对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情感的集体体验的介质。电影《炼狱》(《Чистилище》)中,俄罗斯军队在车臣遭到伏击,伤亡惨重,表现了车臣战争(特别是在车臣战争初期)的残酷。按照导演亚历山大·涅夫佐罗夫的说法,是为了尽量真实地展现车臣战争的画面:“我没有人为的英雄,所有的名字都是真实的。我不能容许自己造假。我追求、并且创造了一个战争本身应有的世界”。类似影视剧的情节多半是:恐怖分子野蛮残忍,绑架人质,索取赎金,于是俄罗斯军队运用谋略,或动用勇敢无畏的特种部队,展开搜索和围剿,最终将恐怖分子消灭,表明俄罗斯反恐战士的英雄主义和无畏气概。这些作品对参加军队、参加战争(保卫国家)在价值上作出肯定。如《士兵叙事歌》(《Балладаосолдате》)中,生病的父亲对主人公(一位年轻的战士)说:参加过战争,这很好,它能够将一个小伙子变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从车臣前线归来,乃是一个人获得男子汉气概和成为非凡战士的骄人资历,正如美国电影中男主人公拥有在越南战场的经历一般。可以说,《男人的行当》(《Мужская работа》)、《特种部队》(《Спецназ》)、《祖国在等待》(《Родина ждет》)等影视剧是俄罗斯的《第一滴血》,其中,浓墨重彩刻画的主人公也是一个个俄罗斯的“兰博”们。
还有一些作品则是为了配合俄罗斯的反恐行动,具有政治宣传的功能,其情节多为:恐怖组织打算攻击俄罗斯的水库、大坝、核电站、核设施等(德米特里·切尔卡索夫的小说《科索沃原野》中,恐怖分子打算在圣彼得堡实施核爆炸)。
车臣分裂派得到外部支持的事实,已经得到披露。第二次车臣战争以来,许多通俗小说中刻画一些车臣分裂派的“帮凶”的形象:俄罗斯国内,是国家杜马的政客、记者、维权人士、叛卖的军官等;在国外,则是伊斯兰激进分子、格鲁吉亚人、西方情报部门的特工等。
任何冲突或危机并不总是坏事,社会冲突本身还有许多积极的功能,它可以使民众极大地团结起来,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实现民族认同、凝聚国民,等等。俄罗斯军队已经在车臣控制局面,大规模战斗已经从俄罗斯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要画面隐退,渐去渐远,成为背景。这些以车臣战争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消解1994年以来车臣战争中血与火的残酷真相,消弭因旷日持久的车臣战争而付出惨重的社会代价和人员伤亡的阴影(至今,车臣战争的另一种形式:周期性的、持久的恐怖袭击事件也仍旧没有彻底终结),安抚那些因战争而受难的心灵,鼓励士气,振作民族精神。这种记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忘却什么。俄罗斯军人在车臣战争中付出伤亡数万人的代价,蒙受了巨大的耻辱,受到反战团体的抨击和诋毁,社会形象消极恶劣,需要正名和重新审视。有关车臣战争的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流传和繁荣,植根于俄罗斯社会的巨大需求,正面地宣扬了车臣战争中俄罗斯军人的形象。
有一个细节当一个俄军士兵的头被割下来后,躯体还挣扎了好一大会儿,这个细节到底真实吗?
『捌』 俄罗斯二战经典电影推荐
最后的前线,斯大林格勒,潘菲洛夫二十八勇士, T,,34坦克
『玖』 有一段是坦克碾轧阵亡士兵的俄罗斯电影叫什么名字
炼狱 Чистилище
导演: 亚历山大·涅夫佐罗夫
编剧: 亚历山大·涅夫佐罗夫
主演: Alexandr Baranov / Viktor Stepanov / Viktor Stepanov
类型: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俄罗斯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1998-03-23
片长: 120分钟
『拾』 电影 八月八日 是真实的战争么 电影里就这么屠杀平民 这不跟鬼子一样
电影八月八日不是真实的战争,是以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发生的五日战争为背景。
八月八日也叫做《穿越火线》是由贾尼克·法伊济耶夫执导,斯维塔兰娜·伊万诺娃、弗拉季米尔·弗多维琴科夫、尤里·库琴科、马克西姆·马特维耶夫等主演的动作片。
该片是以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发生的五日战争为背景,透过母亲的视角,讲述战争背景下一位年轻母亲只身奔赴战场历经九死一生救出儿子的故事。该片于2012年2月21在俄罗斯首映,2013年9月13日在中国上映。
(10)俄罗斯伤亡惨重的电影扩展阅读:
八月八日中感人至深的母子深情配以真枪实弹的战争场面,以及孩子眼里的机器人大战给观影的观众们带来全然一新的体验,影片在呈现大规模的战争场面时又不失温情,令观影的不少家长很感动,电影融入亲情题材,结合很到位。
该片在母亲营救儿子的点上,做得非常卖力而到位。能让一个什么技能都缺失的年轻母亲,干出这么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光辉事情,剔除刻意的痕迹,搭设合理的铺垫,形成一套完满的自圆其说的框架,是非常有难度的。
该片在牺牲整体节奏的基础上,圆满的完成了用情感来代替叙事的艰巨任务。使得故事的说服力张弛有度,适可而止的夸张都几乎寻觅不到,所有的桥段过度几乎都做的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