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部二战波兰抵抗苏联的电影
是不是华沙之战
华沙之战1920的剧情简介 · · · · · ·
波兰首部3D片《华沙保卫战》将于9月23日上映。该片反映了1920年波兰人民抵抗苏联红军入侵的著名战役,造价约830万美元,是波兰史上投入最高的影片之一。夹在世界上两个最好战的大国德国与俄罗斯中间的波兰俗称欧洲“垫脚布”——谁出门都要踩上一脚。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对历史有种特殊的偏好,广从电影票房上来看,波兰史上最为卖座的四部影片《剑与火》、《塔杜斯先生》、《你往何处去》以及《卡廷惨案》全都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影片。波兰人民的大国理想也只有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才能得到伸张和舒展。而这部《华沙保卫战》虽然没什么出奇之处,但从气势恢宏的预告片看到波兰的诗人、歌女、神父统统揭竿而起,对苏联两位领导人描绘也是“举重若轻”,倒流露一丝浑不吝的气魄。
㈡ 俄罗斯二战经典电影推荐
最后的前线,斯大林格勒,潘菲洛夫二十八勇士, T,,34坦克
㈢ 二战电影 保卫一所学校 好像是俄罗斯的
这个二战电影应该是俄罗斯拍的布列斯特要塞,是讲述德军进攻布列斯特要塞,然后里面的苏联红军浴血奋战的故事。
㈣ 找一部电影,战争片,感觉像俄罗斯拍的,讲俄罗斯派军队守住一个阵地,最后一个山头就剩最后一个士兵。。
貌似没有最后就剩一个的试试《风暴之门》2006 《安静的前哨》 《爆破》和《第九突击队》估计是这四部中的一部
导演: 安德烈·马柳柯夫 / Андрей Малюков / Andrei Malyukov
编剧: Aleksandr Buravsky / Aleksandr Tamonikov / Anatoli Usov
主演: 安德烈·卡拉斯科 / Андрей Краско / Andrey Krasko / 米盖尔·普莱切科夫 / Михаил Пореченков / Mikhail Porechenkov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俄罗斯
语言: 俄语
首播: 2008-02-14
集数: 4
单集片长: 50分钟
㈤ 1944的电影剧情
1944年,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了一连串战斗。7月,苏军攻占了纳尔瓦,这座古城九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线。纳尔瓦身后的坦能堡防线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最后防线,一群20岁出头的爱沙尼亚青年人志愿加入武装党卫军亲卫队第20师,开始在东线迎头痛击苏军装甲部队,为反抗苏联的占领而战 。 这不是爱沙尼亚第一次沦为东方和西方、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交战的战场。从楚德湖的冰上大战算起,这一战斗已持续了七百多年,夹在中间的爱沙尼亚人也不可避免地被双方裹挟其中,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到了9月,由于芬兰宣布停止同德国的军事合作并签订莫斯科停战协定,腹背受敌的德军决定撤出爱沙尼亚。苏军尾随着德军一路前进直至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红军中的叶沙尼亚(俄罗斯化的爱沙尼亚人)士兵也亲眼见证了,那面象征着爱沙尼亚民族独立的蓝、黑、白三色旗,于德军撤离的9月18日在塔林市的象征——赫尔曼塔悬挂了四天之后,终于在9月22日被苏联的红旗所取代 ……
占领塔林,并非苏德双方在爱沙尼亚的最后一战,11月,在萨雷马岛泥泞、茂密的森林中,叶沙尼亚士兵顶着德军舰艇的炮火,驱逐了爱沙尼亚最后一批德军。大规模的战事终于结束了,但和平和自由仍未降临这片小小的国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仍难以抚平 …… 这,就是爱沙尼亚人的1944年 。
㈥ 1944年坦能堡防线是什么电影
《1944》
2015年02月25日
1944年,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了一连串战斗。7月,苏军攻占了纳尔瓦,这座古城九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线。纳尔瓦身后的坦能堡防线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最后防线,一群20岁出头的爱沙尼亚青年人志愿加入武装党卫军亲卫队第20师,开始在东线迎头痛击苏军装甲部队,为反抗苏联的占领而战。
㈦ 求俄罗斯09年电影《第涅伯河防线》的中文字幕文件
1、可以用迅雷播放器进行播放;
2、鼠标右击,字幕选项中,进行选择。
㈧ 斯大林格勒这片子大家怎么看
斯大林格勒战役无疑是整个二战甚至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也是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它不仅与中途岛、阿拉曼一起构成了二战的重要转折,更以巨大的伤亡与破坏,绝望的攻伐与残酷杀戮被世人所铭记。持续一年的战争将偌大的城市碾成粉末,双方几乎在每一寸土地上开展了殊死争夺,红军平均存活率不超过24小时,而德国人则每天会损失2000多名士兵,这场战役最终造成了近200万的伤亡,成就了一场伟大的胜利,也铸造了一次惨痛的失败,而那些鲜活又脆弱的生命,在似乎无比辽阔的历史面前,最终只沦为了空洞的数字与注释。
不需要文学的描绘,这天然就是产生戏剧的温床。俄罗斯或者苏联曾经无数次将斯大林格勒搬上大银幕,其中1948年的版本作为政治产物,甚至由斯大林亲自参与后期剪辑。德国也曾以失败者的视角描述过这场战争。而国内观众最为熟悉的,则是2001年由裘德诺主演的《兵临城下》。然而论及影视开发度,斯大林格勒远不及中途岛、珍珠港或者诺曼底,这一定程度上也是与苏联解体后,伴随着经济下滑,俄罗斯文化创造力的衰退不无关系。如同月盈月亏,经历谷底的俄罗斯电影在经济复兴的背景下迎来重生,2004年的《守夜人》重振了俄罗斯商业电影的国际声威,而提莫·贝克曼贝托夫更是由此进军好莱坞,拍摄出了《通缉令》这样让世人眼前一亮的精彩作品。此次俄罗斯导演奥多尔邦达尔丘克拿到索尼影业3000万美元的投资,终于有机会让“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一题材焕发出新的光辉。以拍摄战争而言,3000万美元的投资水平在好莱坞只能小打小闹,最多也就弄点儿中近景对付或是蒙太奇交待。即使放在国内,这也就是个不过如此的水平。可是奥多尔的确是用这些资金弄出了非常恢弘的战争场面,以及水准相当不俗的特效。
与所有主流战争电影一样,《斯大林格勒》也选择了“以小见大”的方式来描绘这场战争。一支由先遣侦察兵组成的队伍潜入被德国占领的市中心,占据了一幢战略位置重要的大楼,并与近在咫尺的德军形成对峙。此后陆续有被打散的士兵加入防守,而德军也一再发起进攻,双方互有损耗,过程中构建起敌我双雄对决的模式。再加上一个独守孤楼的美女,掺入与六名军人暧昧不清的情感,便构成了《斯大林格勒》的全部情节架构。
这样的剧情明显借鉴了斯大林格勒“巴普洛夫大楼”故事。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由扬科夫·巴甫洛夫指挥的一个小分队占据了城中心的一座公寓,顽强抵抗数倍于己的德军。在战争最为胶着的阶段,这栋大楼甚至成为苏联抗击德国的精神堡垒。大楼的红军击退了德军无数次进攻,一直坚守到斯大林格勒地域的德军集团被消灭。
如此振奋人心的故事,无疑是最适合好莱坞式战争英雄题材的蓝本。但到底是制作经费的掣肘,抑或导演叙事的失当,电影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并不如预期。这样的题材与俄罗斯的制作背景,电影想要动员的,显然不是那些文艺向的女性观众。在关于《斯大林格勒》电影的叙述中,有几个关键词最吸引男人:二战、俄罗斯、战斗民族、斯大林格勒战役。尽管有IMAX3D的噱头,但是显然粗砺、直接、干脆的镜头更能满足那些想要一睹凶悍真实战斗场面的汉子们。电影的开篇的确也给予了观众足够刺激,夜渡偷袭失败后,燃烧着的红军士兵从地平线上冲出,扭曲的表情伴随着怒吼冲向德军防线。在高速摄影的镜头里,最为残酷的画面被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表现了出来。这是奠定整个故事的铺陈,也是预先便注定的失败一战。可是电影所能给予的惊喜,也就仅此而已。两个小时的篇幅里,太多时间用来描写角色们的状态与那些细枝末节的情感。战斗民族的汉子们仿佛都成为了话痨,絮絮叨叨地对话加上失职的翻译几乎让我一半时间都在揣测角色的真实动机到底为何。而本应你死我活的交战双方似乎是偶尔心血来潮才想要上去打一场。更多的时间里,他们愿意以各种符合本民族文化的方式各自谈人生和泡妞,又或者享受那似乎有些狼狈却又慵懒的闲暇时光。
而在经历了飞机扫射的大场面后,电影的整个叙事环境便几乎固守在了有限的广场一周。大量的内景戏,想必也是预算限制,搭建的一比一场景实在费钱,电影便做成大一号的情景剧场。而导演对慢镜头的滥用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这似乎成为俄罗斯商业电影比肩印度电影歌舞桥段的诡异存在,开枪慢镜头,拼刺慢镜头,杀人慢镜头,连被杀也是慢镜头。本来就不够丰富的战斗戏份因为甚至要打上一半的折扣。这些慢镜头一方面让剧中的角色已经无限接近于史诗英雄,但另外一方面也让人的热情被那些缓慢的动作、低沉的延声拖到了谷底。
而电影最大的问题甚至还不在于此。电影用了大量篇幅来描写军人的对话,甚至对于反派那诡异的爱情也毫不吝惜笔墨,却到最后也没能把几个主要的角色的性格描写清楚。以相对封闭的空间来叙述这样一个攻与守的故事,从情节的完整性上算是有了交待。然而对于多数观众而言,他们要看的是“斯大林格勒”,本片所描写的战斗当然也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一部分,但在多数时间里,故事与二战的背景是割裂的,甚至与斯大林格勒战役本身也联系甚少。导演既没有说清楚孤军据守大楼的战略意义,更缺乏纵深上小格局与大背景的交待。战斗脱离了战役,而战役离开了时代,士兵们如同被架空到了另一个空间,有时连战斗的理由都需要画外音进行补充。而到了最后,这些军人甚至将情绪的爆发都不约而同地归系在了女人身上。这样的小家子格局,真的让人不敢相信是出自战斗民族的视野。而仅就格局观而言,无论是《拯救大兵瑞恩》、《兵临城下》甚至《太极旗飘扬》,都要胜过太多。
当然,客观地说,以硬指标而言,俄罗斯的电影工业制作水准已经相当出色,其也成为可与中国市场分庭抗礼的另一大海外票仓。与中国一样,俄罗斯也在尝试着将好莱坞成熟的工业体系与本土题材进行有效结合,而在题材的丰富性与尺度的开放上,俄罗斯已经走在了前面。当然,《斯大林格勒》的问题却在于过份依赖于模式化的套路,反而丢失了风格。没有了需要大声呐喊的主义,却也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如何面对历史的遗产,如何评价苏联的影响,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世界上更多的观众去了解和接受,俄罗斯的电影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㈨ 这是什么电影
《生化危机6终章》
《生化危机:终章》是《生化危机》系列电影的第六部,是由德国康斯坦丁国际影业公司出品的动作惊悚片,由英国导演保罗·安德森执导,米拉·乔沃维奇、伊恩·格雷、艾丽·拉特、露比·罗丝、李准基等联合主演。
该片根据日本CAPCOM公司同名游戏改编,讲述了因受到T病毒侵袭而产生异变的活死人在全球范围内肆虐横行,爱丽丝是人类最后的希望,于是她承担起了拯救人类的重任,同时也和幕后主使保护伞公司决一死战的故事。
该片于2016年12月23日在日本上映,2017年1月27日在美国上映,2017年2月24日中国内地上映
导演
保罗·安德森
编剧
保罗·安德森
制片人
保罗·安德森、杰瑞米·博尔特
类型
动作、惊悚、科幻、冒险
主演
米拉·乔沃维奇,伊恩·格雷,艾丽·拉特,鲁比·罗丝,李准基,肖恩·罗伯茨,威廉·利维,伊恩·马肯
片长
106分钟(美国)、99分钟(中国)
上映时间
2017年1月27日(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imdb编码
tt2592614
上映格式
2D、3D、4DX、中国巨幕3D
剧情简介
编辑
在华盛顿特区爱丽丝被威斯克背叛后人类几乎要失去最后的希望。作为唯一的幸存者,也是人类对抗僵尸大军的最后防线,爱丽丝必须回到噩梦开始的地方——浣熊市。在那里保护伞公司正在集结所有的力量企图对残余的幸存者发起最后的打击。
在和时间赛跑的过程中,爱丽丝将和昔日的朋友一起对抗僵尸和最新变种怪物。爱丽丝失去了自己的超能力,加上保护伞公司的疯狂进攻,这将是她拯救人类以来打得最艰难的一仗
音乐原声
编辑
专辑信息
专辑类型:原声带、影视音乐
艺人:Paul Haslinger
唱片公司:Milan Records
发行日期:2017年1月27日
曲目
1、ThisIsMyStory
2、AForcesoEvil
3、ReturntotheHive
4、TheTurbineSequence
5、MakeItRight
6、EnteringRaccoonCity
7、TunnelVision
8、IPromisedYouanAnswer
9、SealtheHive
10、HistoryisWrittenbytheVictors
11、DownloadingAlicia'sMemories
12、LaserCorridorRevisited
13、Ascension
14、Isaac'sDemise
15、TheAnti-VirusSacrifice
16、WhyamIAlive
17、TowardsaNewHorizon
18、MyWorkIsNotDone
19、TheRunTowardstheCrater
幕后花絮
编辑
影片拍摄期间,米拉·乔沃维奇曾误伤3名演员及剧组人员,其中包括保罗·安德森。米拉·乔沃维奇身上的轻微擦伤和青肿都是真实的。
2015年9月5日,南非片场,米拉·乔沃维奇的特技替身演员在拍摄一场摩托车飞跃的戏份时,不幸撞上了半空中的摄像机大摇臂而严重受伤,三个多月后,由于伤势过重不得不截去左臂。
2015年12月3日剧组在南非拍戏时,男特技演员里卡多·科尼利厄斯驾驶一辆悍马发生交通事故,他身受重伤,不幸的是,这名特技演员还是在当天就去世了[10]。
制作发行
编辑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中国 2017年2月24日
中国香港 2017年2月2日
日本 2016年12月23日
法国 2017年1月25日
马其顿共和国、哥伦比亚、匈牙利、以色列、泰国、巴西、新西兰、马来西亚、希腊、斯洛伐克、荷兰、葡萄牙、阿根廷、丹麦、澳大利亚、捷克、德国、智利 2017年1月26日
立陶宛、西班牙、美国、波兰、挪威、保加利亚、爱沙尼亚、加拿大 2017年1月27日
菲律宾 2017年2月1日
新加坡 2017年2月2日
瑞典、爱尔兰、英国 2017年2月3日
比利时 2017年2月8日
哈萨克斯坦、意大利、俄罗斯 2017年2月16日
票房收益
《生化危机:终章》于2016年12月23日在日本上映,票房一路飘红。开画三天内票房为9.78亿日元(约830万美元),将周末票房和观影人次双料冠军收入囊中,次周末353家影院上映,周末两天再动员18.57万名观众,再收2.86亿日元(约250万美元),仅比前一周末小跌5%,轻松实现三连冠。上映十七天后,该片日本累计票房网32亿日元,约合2770万美元 。
《生化危机:终章》于2017年1月27日在美国3104家院线上映,首日票房510万美元排名第三,28日票房515万美元,周末三天票房为1360万美元,是该系列电影在北美上映的首周票房最低的一部[13]。次周末收450万美元,大跌67%。电影上映10天北美累计2185万美元 。
《生化危机:终章》于2017年2月2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零点场票房突破1500万人民币。首映当日的票房意外爆表2.08亿元人民币(约3030万美元),中国市场仅用了一天就把该片在北美上映一个月的总票房(2655万美元)轻松超越,《生化危机:终章》的开画成绩在进口片中仅次于《速度与激情7》的3.46亿元、以及《魔兽》去年暑期制造的2.52亿元开局,力压《美国队长3》1.81亿元的首日成绩[15-16]。上映首周三天票房6.06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