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个贵族女人突然变穷的外国电影,电影名字中有 蓝 这个字
满意的话,请采纳一下吧,谢谢
电影《蓝色茉莉》是由伍迪·艾伦执导的剧情片,凯特·布兰切特、莎莉·霍金斯和亚历克·鲍德温领衔主演。影片于2013年7月26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一个经历破产、丈夫自杀、继子出走的落寞名流,搬到已然生疏的妹妹的旧金山家中重新开始生活的故事。
茉莉(凯特·布兰切特饰)和丈夫哈尔(亚历克·鲍德温饰)曾是曼哈
顿的商业名流,一次妹妹金洁(莎莉·霍金斯饰)和丈夫拿着中乐透了20万打算请教哈尔关于开公司的建议,哈尔却建议他们投资给自己结果让他们输的血本无归。茉莉自以为信任的丈夫在她背后和数名女人有婚外情,当她质问丈夫时,却被告知丈夫已经“认真的爱上了”一个法国帮佣——她甚至还未成年。茉莉崩溃了,她打电话告发了丈夫,未想到丈夫的公司涉嫌诈骗漏洞百出,二人就此破产,并欠下大量债务,在哈佛学习的继子丹尼(阿尔登·埃伦瑞奇饰)也愤而出走,丈夫在狱中自杀。
茉莉离开了纽约,搬到已然生疏的妹妹金洁的旧金山家中试图重新开始生活,但是一切不尽如人意。她试图在牙医诊所上班,但是受到牙医(迈克尔·斯图巴饰)的骚扰。她仍梦想回到过去光鲜的生活方式,同时开始上电脑和室内设计补习班,但是过去曾是优秀学生的她似乎已无学习的天分。她妹妹和她的工人粗鄙的未婚夫和她也是矛盾重重。她过去的华丽生活和噩梦般的坠落仍旧折磨着她。
回到现实,茉莉在一个聚会中认识了钻石王老五德怀特·韦斯特莱特(彼得·萨斯加德饰),为了抓住他,她编造了自己的工作,对他撒谎说自己丈夫是个外科医生,心脏病去世,无子。德怀特很快爱上了优雅,见多识广的茉莉,并开始谈婚论嫁。但是在一个偶然的场合,她的谎言被戳穿,德怀特愤而离去。
茉莉找到继子丹尼工作的店,丹尼却让她滚出自己的生活。她回到妹妹家,又和妹妹大吵一架。她的精神已经崩溃,她坐在长椅上默默自言自语起她的过去。[2]
② 求法国电影《蓝》从色彩造型角度分析
法国人那棕色的卷发和美妙的法语发音就像是巧克力遇上了交响乐,庄重洒脱搅拌着温柔浪漫,让人久久品味其中。法国的电影是生活气息十分浓郁的,在法国人的生活中爱情是永恒的主题。爱情和哲理交织,爱情和道德碰撞,爱情是法国的味道和香气。“骨灰级”的殿堂大师基斯洛夫斯基用爱情为我们的法国电影之旅开辟了新的视角——爱是哲理的载体和人性深刻的反思。基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部影片恰好代表了法国国旗的三种颜色——蓝、白、红,分别寓意了自由、平等、博爱。 《白》中地铁隧道里,小伙子拿出了枪,你确定要死吗?确定!真的确定?确定!碰!一声枪响(空),老男人哆嗦着倒下了。你真的确定要死吗?老男人摇了摇头,小伙子哆嗦着出了汗。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谈到白色的平等主题时说:“我们了解平等的理念,人人都向往平等的地位,但我认为这完全不是真的。我不认为有哪个人真的想平等,每个人都想‘更平等’”。妓女在酒吧里跳脱衣舞,但是谁都有尊严。当她看到自己贫穷的父亲在酒吧时,她求女主人公将自己的父亲劝走。当女主人公将自己的遗产留给自己丈夫的情人时我看到了自由。给别人自由自己也得到了自由,这是生命的解脱。我忘不了《蓝》给我的震撼和对我的启迪。有偷窥欲的老男人听到女主人公乘坐的船出了事,瞪着电视看幸存几个人的画面,当看到女主人公还活着,可是她跟她的男朋友在一起时,老男人流下了眼泪……泪水是复杂的是发自内心的是纯洁的。那就是爱。那是人生的意义,灵魂因为有爱而满足。《红》是他的封箱之作,在一部部对生命破碎和背离的描绘之后,基斯洛夫斯基终于表达了他对爱的肯定和盼望。在静静的夜晚,当我品着微甜的咖啡欣赏着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时,内心感受到丝丝的苦楚和焦虑。然而《蓝》、《白》、《红》却已经在我记忆的深处留下这来自法国电影的浓郁的纯香。
③ 法国文艺电影
近几年的
天使爱美丽————很经典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
钢琴教师————当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最佳男女主角三项大奖
八美图(八美千娇)————在欧洲电影节上创造了8位女演员共得影后的奇迹,恺撒奖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
躲避————欧洲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
帝企鹅日记————奥斯卡最佳记录片
从前的好多好多的
给你说几个吧,《红》,《白》,《蓝》三色,这三个颜色也是法国国旗的颜色,《罗丹的情人》,《芳芳》,《玛戈皇后》,《最后一班地铁》,安托万五部曲,《白日美人》,《大鼻子情圣》等等
④ 请推荐一些法国电影 感谢
天使爱美丽
漫长的婚约
公寓
两小无猜
这个杀手不太冷
放牛班的春天
帝企鹅日记
迁徙的鸟
难兄难弟
虎口脱险
还有很多
⑤ 世界几大电影节以及对应的电影奖项的名称,解释,由来
柏林国际电影节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1951年创办于当时的西柏林,每年一次,原在6~7月间举行,后为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 2~3 月间举行,为期两周。其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 ,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主要活动有 :① 举行影片比赛评奖,设有金熊、银熊奖,评委会特别奖,分别授予最佳影片、导演、男女演员、编剧、摄影等;②举行会外放映;③举办回顾展;④开设电影市场;⑤举办宣传品展览。80年代后,平均每年有30~40个国家参加,放映影片近 300 部。1988年,中国影片《红高粱》获金熊奖。2006年,中国导演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再获金熊奖;2008年,中国王小帅导演凭《左右》斩获银熊。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戛纳国际电影节
Festival De Cannes
亦译作康城或坎城电影节,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1939年,法国为了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决定创办法国自己的国际电影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使筹备工作停顿下来。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9月20日在法国南部旅游胜地戛纳举办了首届电影节。自创办以来,除1948年、1950年停办和1968年中途停断外,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两周左右。原来每年9月举行。1951年起,为了在时间上争取早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改在5月举行。1956年最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起改为“金棕榈奖”,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此外,历年来还先后颁发过爱情心理电影、冒险侦探电影、音乐电影、传记片、娱乐片、处女作、导演、男女演员、编剧、摄影、剪辑等奖。
戛纳电影节因大海、美女和阳光(Sea Sex Sun)而被称为3S电影节。每年盛事期间,在著名的海滨大道及附近的海滩上都会有众多美女云集,期待着影界大腕、星探们的发掘,一圆她们的明星梦。
电影节的活动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非竞赛部分以提拔新人为主,其中“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发掘了不少颇具潜力或业有成就的导演。
戛纳电影节自创办之日起,就得到法国外交部、教育部、国家电影中心的支持和资助。除了1981年第34届电影节,因法国政局变动以及教皇保罗二世在电影节开幕这天遇刺的原因,法国政府当局无人参加开幕式外,一般每届电影节的开幕式上,都有一名法国部长级的官员亲自出席并致辞。在戛纳50岁的大典上,法国总统希拉克专程从巴黎飞抵戛纳致贺。这是戛纳半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有总统大驾光临。
1993年陈凯歌导演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奖。
1997年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的电影《春光乍泄》,入选影展竞赛单元,王家卫并夺得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导演。
2002年伍仕贤导演的电影短片《车四十四》成了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首部华语短片。
第60届法国戛纳电影节将于5月16日开幕,组委会19日公布了角逐“金棕榈奖”竞赛单元的21部入围影片名单,王家卫导演的英语新片《蓝莓之夜》成为唯一入围的华人导演作品,这部影片也同时获邀作为电影节开幕影片在16日举行全球首映,这是戛纳电影节60年来第一次由华人导演的电影作为开幕影片。遗憾的是,在今年这份大牌导演作品云集的参赛名单上,曾经热炒有望入围的姜文新作《太阳再次升起》,以及侯孝贤的《红气球》均抱憾出局,华语影片提前告别本届“金棕榈”竞逐。
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官方网站:http://www.iffkv.cz/
捷克斯洛伐克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世界上历史最久的电影节之一。1946年(第1届)至1949年(第4届)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马里安温泉举行。 1950年(第5届)起改在疗养地卡罗维发利举行。1958年以前,除1953年和1955年未举行外,每年举行一次。1959年苏联创办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后,为了与之交替举行,便改为两年一次,在6~7月之间举行,为期两周。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为和平、为人类幸福、为各国自由而斗争,同不道德的影片作斗争。1948年起正式授奖。最高奖为“水晶地球仪”(分为大奖和主要奖),其次有评委会特别奖、“利迪策玫瑰奖”。此外,还有导演奖、男女演员奖,编剧奖、摄影奖、荣誉奖、世界进步奖、为新人斗争奖、自由斗争奖、国际友谊奖等。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俄罗斯(前苏联)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由前苏联电影委员会和前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创办于一九五九年,两年一次,一九九九年起改为一年一届,原定七月举行。一九七九年为了纪念苏联电影事业诞生六十周年,改为八月举行,为期两周左右,地点在莫斯科市。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放映具有艺术价值和思想内容的影片,促进各国电影工作者交流经验和相互合作。最高奖名称为“圣 乔治奖”,靠政府拨款。该电影节向来是规模大,参加国多,而且东西方客人并重,亚非拉国家也很踊跃,七十至八十年代,常有一百多个国家,五百至六百多部电影参展或参赛。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主要活动项目有:一由三个评委会分别对故事片、儿童片、短片进行评奖。二举行会外演映和专场演映;三分别召开各种专题讨论会;四举办回顾展;五开设电影市场。故事片奖项原来分为大奖、金质奖、银质奖三种。一九六九年起取消大奖,相应增加金质奖和银质奖的数量。以上奖项授予最佳故事片、儿童片、短片。此外,还有最佳导演奖、男女演员奖、评委会特别奖、荣誉奖、纪念奖等。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一九七七年,于每年的八月二十五日至九月四日举行。最高 奖名称为“美洲大奖”。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于每年八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举行。主办者希望从电影中看世界,所以称谓“世界电影节”。此电影节的活动有很多。有故事片和短片的比赛;而且奖项名目繁多,但每一届实际评出颁奖的项目不多。电影节每年对本国参赛的影片都要颁发“国际电影评论奖”。除比赛外还有各种专题展映和研讨会。一九九五年为了纪念世界电影诞生一百周年,该电影节邀请全世界最具影响的一批影评人评出本世纪世界十大最具成就的电影导演给予表彰,举行表彰大会,在这十名导演中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名列第七,也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电影导演。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一九三二年八月六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一九三四年举办第二届后每年八月底至九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一九四六年恢复举行。一九三二至一九四五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取消了“墨杯”。一九四九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电影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二战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一九四六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电影节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西班牙第一个,也是该国最大的电影节(全称为多诺斯蒂亚 圣 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被称为“西班牙国际电影节之父”。创办于一九五三年,于每年的9月21-30日举行,最高奖为“金贝壳奖”。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支持世界各国电影界人士进行合作,以促进世界电影艺术和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节规定,凡参赛或参展影片都要打上西班牙字幕,并经电影节主席及选片委员会批准。奖项设正式奖和非正式奖二种。正式奖以“贝壳”命名,分金贝壳奖(大奖)、银贝壳;非正式奖有雅典娜奖、西班牙旅馆奖、堂 吉诃德奖等。
东京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一九八五年,于每年的10月28日至11月5日在日本东京举行最高奖名称为“东京大奖”。它起步较晚,但是由于财大气粗的日本财团和政府的资助,电影节的经费富足,所以规模大,起点高。每两年举行一届,活动内容丰富,仅电影节大赛就有二种:国际电影节大赛和青年导演作品大赛。国际电影大赛设:电影节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女演员等。而表年导演作品奖设:金樱花奖、银樱花奖、铜樱花奖。获此三奖同时还颁发巨额奖金。由于奖金丰厚,青年导演作品大赛更具吸引力。但此项大奖规定,凡参加比赛的导演年龄要在三十五周岁以下,作品不满五部。所以青年作品大赛在发掘青年导演人才方面,作出了贡献。
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瑞士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创办于一九四六年(另一说是一九四八年),每年七至八月间举行,为期两周。每年有二三十个国家参加,放映几十部影片。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放映瑞士从来没有看过的外国影片,鼓励各国青年导演或新导演拍摄具有新风格的新内容的影片。
英国电影学院大奖(BAFTA):
在英国的地位等同于好莱坞的“奥斯卡”,故此亦被称为“英国奥斯卡”地位同样崇高。英国电影学院创建于一九四七年,一九五九年与电影制片人和导演公会合并,改名为电影和电视学会,一九七五年又改名为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British Academy of Flim and Television Arts,BAFTA).一九四七年开始评奖,每年一次,2月25日开奖。首届设最佳影片、最佳英国片、最佳纪录片等。第二届增设最佳专题片奖。第三届增设联合国奖。第六届增设最佳英国男女演员、最佳外国男女演员奖,最有前途新人奖等五项。第八届增设最佳动画片、最佳电影剧作(英国)两项奖。第十三届增设最佳短片奖。第十七届增设最佳英国片摄影奖。第十八届增设了最佳英国片艺术指导、最佳英国片服装设计两项奖。第二十由增设最佳英国片剪辑奖。第二十二届增设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男女配角;一九六七年前,电影和电视分开授奖,一九六八年起,每届同时授奖。原主要表彰对象是英国电影及由英国籍演员演出的外国影片,但近年来提名较开放,只要在英国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获得提名,奖项敢改为面向世界各国的影片进行评奖,使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现在的奖项设置已与奥斯卡类似。
欧洲电影奖:
一九八八年在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倡议下设立的欧洲电影奖。其宗旨是永久树立欧洲各国都遵循的电影的艺术精神。当时柏林是电影奖的永久举行地。进入九十年代后期,欧洲电影奖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庆典移师伦敦。2000年欧洲电影奖在法国的巴黎举行。
开罗国际电影节:
由埃及电影作家与评论家协会主办,创办于一九七六年,于每年的11月七日至18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金字塔奖”。该电影节的宗旨是:发展世界电影事业,促进各国之间的互相了解和经验交流。它规定,凡是不带政治色彩的纯艺术性的故事片、纪录片、短片均可参展、参赛。电影节设立的奖项以古埃及阿米诺菲斯国王的王后娜菲蒂蒂命名,娜菲蒂蒂以美貌著称,开罗博物馆里至今仍保存着她的塑像。此金奖为大奖,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短片。最近开罗又把大奖改为金字塔金像奖。金字塔银像奖分别授予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等。
上海国际电影节:
电影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创办于一九九三年十月,成为中国唯一的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即非专门类竞赛电影节。最高奖名称为“金爵奖”。根据国际制片人协会的章程,每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由四个主要活动组成:“金爵奖”国际电影评选、国际影片展映,国际电影交易市场以及国际电影学术研讨会。电影节的口号是:团结、友谊、进步
⑥ 求好看的法国电影
◆【喜剧】◆
◇《TAXI》系列(共三部):法国电影史上最卖座(观影人次最多),吕克.贝松 Luc Besson 担任制片编剧,拥有法国第一票房记录!
◇《你丫闭嘴》:备受中国观众喜爱的法国喜剧,主演 让·雷诺 Jean Reno 杰拉德·德帕迪约 Gerard Depardieu 也都是法国影坛大腕级的人物,搞笑而不夸张,绝对值得一看!
◇《两小无猜》
◇《任性天使》
◇《天使爱美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总理若斯潘都曾在公开场合对该片大加赞扬
◇《埃及任务》:第28届法国凯撒奖 (最佳男配角、最佳美术……)取材自法国最受欢迎的漫画
◇《皇牌警差》
◆【剧情】◆
◇《蓝》《白》《红》三部曲:几乎所有的法国人都知道的片子
◇《隔壁恋人》:这部片子是给所有曾经相恋过的人看的 细腻而深沉 ...
◇《非常公寓》:非常公寓,非常感觉,命运还是巧合,相爱还是错过
◇《情感》 有感觉就会有故事 …
◇《云上的日子》:三大巨星(苏菲·玛索//樊尚·佩雷//让·雷诺)倾情演绎
◆【情感】◆
◇《蝴蝶》:温馨童真,其影视插曲《Le Papillon》 最受国内法友喜爱
◇《放牛班的春天》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奥斯卡最佳音乐提名
◆【偶像】◆
◇《初吻》:苏菲·玛索主演的第一部电影,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柏林影展最佳影片,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奖。而苏菲·玛索也凭借此片成为欧洲影坛著名的小明星!
◇《芳芳》: 爱情,总是在犹豫,其实,只是自己不敢去爱,女人无奈的叼着一根拉长的口香糖,试图贴近它的爱情,男人轻轻的后退,留给女人慢慢的等待。 ...苏菲·玛索,樊尚·佩雷主演
◆【动作】◆
◇《暴力13区》:2005年法国电影展,最受中国观众喜爱的影片,欧洲街头运动与中国功夫的完美结合
◆【人物】◆
◇《凡高传》:法国电影节“恺撒奖”最佳男主角。本片主要记叙了1890大画家凡高搬到巴黎近郊的奥维而,在那里度过的自杀之前几十天的生活
◆【动画】◆
◇《勇猛的小红狼》非常不错的一部法国动画片,无论情节还是画面;语速和句子都很适合初级\中级法友!
◇《高卢夺宝》:幕;法、德两国首次大投资合作的动画巨作,故事发生在中国!
◆【风情】◆
◇《露点的诱惑》:法国裸体海滩,天体浴场
◆【战争】◆
◇《漫长的婚约》:首次以法语原声的方式引进中国de大片
◆【情色】◆
◇《秘密事件》:两位失意的巴黎俪人靠着女人最原始的本钱 —— 性 ,开始进行钓金龟的行动...
◆【古装】◆
◇《芳芳郁金香》:中法文化年开幕电影
◆【记录】◆
◇《迁徙的鸟》 :唯美的画面,富有情感的镜头,是公认的世界上最美的记录片之一。世界上恐怕也只有法兰西这个把浪漫当作生命的民族才会用三年时间拍摄出这样的一部记录片.
◆【综艺】◆
◇《法兰西广告之夜》:法国人中的部分世界上最优秀的广告,其中还收录了一部分中国的广告片...
红白蓝系列
⑦ 想看法国电影
我觉得不错的:天使爱美丽、虚幻的爱、两小无猜、这个杀手不太冷
⑧ 一部名为[蓝]的电影,谁看过它还有别的名字吗
不知道是不是朱丽叶比诺什演的那一部
其实这个系列有三部,叫做《蓝白红三部曲》
蓝
《蓝白红》三部曲的第一部,片名取自法国国旗上的三种颜色,蓝色象征自由,影片相应地把视角转入到对自由涵义的探寻中。 一次车祸使Julie失去了丈夫和女儿。在医院里她企图自杀,但未能成功。康复之后,Julie竭力摆脱过去的记忆,孤身一人迁往别处,准备投入自由的新生活。 然而前夫(欧洲著名作曲家)的阴影依然笼罩着她的生活,丈夫生前未完成的欧洲联盟交响乐片段时时在耳畔响起。在经历了反复漫长的思想挣扎后,Julie终于鼓起勇气,和丈夫的助手一同完成了谱曲,并按照丈夫的夙愿,交响乐结尾处是以古希腊文演唱的圣经选段:“信心、盼望和爱,这三样是永存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爱。”(《科林多前书》)
白
卡罗尔是一位生活在巴黎的波兰籍理发师,工作上的压力和生活在异国他乡的陌生感使他变得萎靡不振,无意间时常得罪他那已婚不久的年轻任性的法国妻子多明妮戈。她对丈夫的冷漠感到愤怒,于是以婚姻有名无实为理由到法院请求离婚。离婚目的没有达成的多明妮戈烧毁了卡罗尔的发廊使他沦落街头。此时,只有一只皮包和一张美发师证书的卡罗尔唯一的目标便是回到波兰重整旗鼓,让多明妮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 在热心的波兰人米科拉伊的帮助下,卡罗尔回到了华沙。他来到其兄尤雷科开办的单位工作,同时又兼了一份保卫员的差事。为了多嫌钱,偶然的机会,卡罗尔义无反顾地将所有的财产都投入了房地产买卖中,他还拉了有些不情愿的米科拉伊入了伙。此后,卡罗尔因炒地皮而在一夜之间成了富翁。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又当上了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的总裁。 发迹后的卡罗尔千方百计同多明妮戈取得联系,虽然她拒绝同他会面,但卡罗尔并不放弃,发誓要征服多明妮戈。于是,卡罗尔精心策划了一个骗局,在米科拉伊的帮助下,他对外谎称自己已死,买了具死尸冒充自己埋在墓中,遗产留给了多明妮戈。多明妮戈从巴黎赶来华沙参加葬礼,并继承了卡罗尔的遗产。但出人意料的是,已死的卡罗尔活生生地出现在了她的房内。多明妮戈欣喜若狂,终于投入了卡罗尔的怀抱。在一夜狂欢过后,第二次清晨,多明妮戈一觉醒来,发现卡罗尔失踪了,随即警察赶来,把多明妮戈作为谋害前夫的嫌疑犯逮捕了起来…… 牢中的多明妮戈隔着监狱的窗子,向注视着她的那位曾被她抛弃过的前夫平静地挥了挥手。而此刻,遭到了报复的她又到底想要对他诉说些什么呢?……
红
在瑞士日内瓦,年轻的女学生瓦伦丁在求学的同时又到一广告公司兼职作了模特,其住处附近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叫奥古斯特,他正热恋着一个叫卡琳的女孩。 瓦伦丁十分想念在英国出差的男友米歇尔,但米歇尔却总在电话那头传来不信任的猜疑语气,这使瓦伦丁很压抑,与此同时,奥古斯特也在不远处用电话倾吐着他对卡琳的爱情。 一天夜里,拍完了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的瓦伦丁开车回家时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狗的主人——一个老头对此十分恼火,瓦伦丁一气之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家。一天,康复的小狗竟跑掉了,瓦伦丁来到狗的主人家,意外地发现了这一个自称是老法官的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 广告摄影师主动追求着瓦伦丁,而瓦伦丁却在深情思念着米歇尔,但是他的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那边,奥古斯特给卡琳打的电话也始终没人来接。 瓦伦丁和老法官之间产生了一种很奇妙的感情,他们互相顶撞,讥讽,挑动。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老法官竟跑到法院去自首,而奥古斯特这时正巧在法庭上。 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爱过一个女人,谁知道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有钱男人的怀抱里……不甘寂寞的奥古斯特爬到了卡琳窗户前,见到的居然是女友和另一个男人在做爱…… 奥古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以暂时忘却这块令他痛苦的土地;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敦找米歇尔了。 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了英法海峡传来的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400多人中仅7人幸存,电视镜头前出现了幸存者的面容。解说员在其后又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古斯特……此刻,红面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庞,他们好像认识,却又非常陌生……
⑨ 法国三色电影指的哪三部啊
[法国电影]蓝白红--三色曲 juliette,2005-02-14 20:18:42
三色:蓝 Trois Couleurs: Bleu 别名:蓝色情挑
出品: 波兰 (1993)
类别: 剧情
语言: 法语
技术细节: 100分钟;彩色;杜比
推荐站点:
评价: 可视性 ***+;艺术性 ***
相关: 回放;剧照;影评;海报
制片: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 导演
阿格尼斯兹卡·霍兰德(Agnieszka Holland) ...... 编剧
主演:
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 ...... 朱莉(Julie)
贝努特·里格恩特(Benoit Regent) ......
弗罗伦斯·派梅尔(Florence Pemel) ......
影片简介:
《蓝色》是波兰籍世界级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继其探讨当代人道德困惑的宏篇巨制《十诫》后的又一力作《蓝·白·红》三部曲的第一篇。该片一出品即获取了第50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最佳女主角奖、摄影特别奖等诸多殊荣。
《蓝色》以诗意酣畅的忧郁格调讲诉了作曲家妻子因车祸痛失丈夫与爱子的悲伤。对往昔的追忆,亡夫好友的温情本已使她在两难中徘徊;而她更大的心理创痛却是在整理亡夫遗作时发现了他生前的艳遇...恨爱交织的灵魂煎熬过后,她似乎获得某种心理解脱,似乎意味着她获得了“自由”选择新生活的权利。
2.
三色:白 Troi Couleurs: Blanc 别名:白色情迷
出品: 波兰 (1993)
类别: 剧情
语言: 法语/波兰语
技术细节: 100分钟;彩色;杜比
推荐站点:
评价: 可视性 ****;艺术性 ***
相关: 回放;剧照;影评
制片: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 导演
主演:
扎马切瓦斯基(Zbigniew Zamachowski) ...... 卡洛
朱莉·德尔比(Julie Delpy) ...... 多米妮克(Dominique)
雅努什·加若(Janusz Gajos) ......
影片简介:
本片讲述了一个波兰理发师卡洛被其法国妻子多米妮克抛弃后,回国发迹又向妻子进行“报复”,骗回妻子重聚的故事。
《白色》一片使基斯洛夫斯基荣获1994年第四十四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影片女主角多米妮克由法国女星朱莉·德尔比扮演,她与以往塑造的人物十分贴近——外表傲慢, 内心却狂热似火。此外,朱莉的面色足够苍白,这也正符合了影片《白色》的不加滤色镜的写实风格。
3.
三色:红 Troi Couleurs: Rouge 别名:红色情深
出品: 波兰 (1994)
类别: 剧情
语言: 法语
技术细节: 96分钟;彩色;杜比
推荐站点:
评价: 可视性 ***;艺术性 ***+
相关: 回放;剧照;影评;海报[1][2]
制片: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导演/编剧
克日什托夫·皮耶谢维兹(Krzysztof Piesiewicz) ......编剧
主演:
亮漳 ·雅各布(Irène Jacob) ...... 伦婷(Valentine)
让-路易·特兰 夏岚海↗ean-Louis Trintignant) ...... 法官(The Judge)
弗蕾德莉克·费德尔(Frédérique Feder) ...... 卡琳(Karin)
让-皮埃尔·洛里(Jean-Pierre Lorit) ...... 奥古斯特(Auguste)
赛缪尔·勒·比安(Samuel Le Bihan) ...... 摄影师(Photographer)
剧情梗概:
《红色》描绘了众多人物间的复杂纠葛:热恋男友的 伦婷总被对方猜?,追求卡琳的奥古斯特却发现她同另一男子缠绵,而命运中的偶然又将窥伺他人隐私的退休老法官卷入复杂矛盾中...
影评人语:
象征着博爱的《红色》是三部曲的完结篇。基氏称“最接近人道精神的是博爱。而我们或许都是博爱的,因为我们总是在目光中显露出慷慨...”。意味深长的阐释引导我们去窥探《红色》的底蕴。它给人的体验或许更接近于《十诫》,其中的偷窥、窃听、背叛、报复、抉择、预兆等等甚至可称综合了《十诫》乃至《蓝色》与《白色》的全部道德命题。
《红,白,蓝》三部曲,在线看
《红色》http://jx.yorton.tv/YT_FREE/MovieDetail.aspx?ContentId=1864
《白色》http://jx.yorton.tv/YT_FREE/MovieDetail.aspx?ContentId=1863
《蓝色》http://jx.yorton.tv/YT_FREE/MovieDetail.aspx?ContentId=1711
我这里看速度暴快,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万一失效了大家可以去这个网站自己找一下吧。http://jx.yorton.tv/YT_FREE/Movie.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