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现在的欧美电影是不是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这要看你怎么理解这个下坡路。
如果说电影行业的发展,那肯定没有现在这么鼎盛了,几乎每个人每个月都会去看几部电影,拍电影赚的钱是越来越多了。
如果说电影本身和它所承担的道德教化作用,电影毫无疑问走了下坡路,剧情、演员根本达不到之前的水准,至于道德教化也被许多公司抛在脑后。
B. 欧美动画电影的发展史 急啊!!1
开创
1907~1937年是开创阶段。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这一时期的动画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钟左右,用于正式电影前的加演,制作比较简单粗糙。这个时期的动画先驱还有温莎·麦克凯、派特·苏立文、弗莱舍兄弟等。麦克凯是美国商业动画电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龙》〈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等。苏立文刨作了美国动画片史第一个有个性魅力的动画人物“菲力斯猫”。弗莱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大力水手>等。华特·迪斯尼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崛起,1928年他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
初步发展
1937~1949年是美国动画片的初步发展时期。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长达74分钟,这在美国动画片史上是个史无前例的创举,继而推出《木偶奇遇记》《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动画长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迪斯尼公司停止了动画长片的拍摄,直到40年代末期才恢复过来。查克·琼斯创作的动画短片如《兔八哥》《戴飞鸭》等在战争期间也非常受欢迎。
第一次繁荣
1950—1966年是美国动画片第一次繁荣时期。这个时期,迪斯尼公司几乎每年都推出一部经典动画片,如《仙履奇缘》《爱丽斯梦游仙境》《小姐与流氓》《睡美人》,等等。其他的动画制作公司在迪斯尼公司的排挤之下纷纷关门停业,迪斯尼公司成为动画电影业的霸主。
蛰伏
1967~1988年是美国动画的蛰伏时期。1966年12月15日,伟大的华特·迪斯尼因肺癌去世,迪斯尼公司陷入了困境,美国动画业也进入萧条时期。此时,电视动画逐渐发展起来
猫和老鼠
,汉纳和芭芭拉是电视动画的代表人物,他们创作了电视系列片《猫和老鼠》《辛普森一家》等。整个70年代,只有数部动画片,质量也平平。80年代初,老一代的动画家都到了退休的年纪,迪斯尼公司努力培养新人,处于新旧结合时期,拍出了颇有争议的动画电影,如 《黑神锅传奇》等。80年代后期,迪斯尼公司开始尝试着利用电脑制作动画,1986年的《妙妙探》,第一次用电脑动画制作了伦敦钟楼的场面。同时,公司任用了专业的企业经理人麦克·艾斯纳接管了公司。
又一次繁荣
1989年是美国动画又一次繁荣时期。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鱼》,获得了极大成功,标志着美国动画片又一次进入繁荣时期,一直持续至2002年。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很多,如创造了票房奇迹的 《狮子王》、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以及可以乱真的《恐龙》,等等。20世纪90年代末期,各个大制片公司纷纷涉足动画界,使这一时期的美国动画异彩纷呈。
据《美国动画大网络全书》(杰夫‘伦伯格著,切克马克出版社,1999年,第2版)统计,自1911至1998年,美国共生产动画片2286部。
动画家主要有:温莎.麦克凯,代表作品有《恐龙》(1914)、 《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1918);弗莱舍兄弟,代表作品有《小丑柯柯》(20世纪20年代)、《大力水手》(20世纪30年代)、《蓓蒂·波普》(20世纪40年代);华。特.迪斯尼,代表作品有《米老鼠》(1928)、《唐老鸭》 (1934)和《白雪公主》(1937)、《小飞象》(1941)、《睡美人》(1959)、《幻想曲2000》等41部经典动画片;汉纳一芭芭拉,代表作品有<猫和老鼠》(1939)、《辛普森一家》(20世纪60年代)、 《杰特森一家》(20世纪60年代);凯
利.艾西贝瑞,代表作品《小鸡快跑》(1998)、《埃及王子》(1998)、《怪物史莱克》 (2001)、 《小马王》(2002)等。
美国主要动画制作公司主要有:迪斯尼公司,成立于1923年,一直由华特·迪斯尼掌门,1967年华特去世后,由他的哥哥罗伊掌管,后交给华特的女婿米勒,在80年代雇佣职业经理人艾斯纳接管,使得迪斯尼公司重获新生;华纳兄弟公司,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制作动画短片,1962年关闭了动画部门,直到20世纪90年代,又开始重新制作动画片;梦工厂,成立于1994年,由原迪斯尼公司高层领导人卡赞伯格、音乐界泰斗大卫·格芬以及著名大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共同组建,从1998年开始陆续推出非常有票房号召力的大型动画片,欲与迪斯尼公司分庭抗礼,2001年出品的《怪物史莱克》获奥斯卡大奖。
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的特点。它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引人入胜,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做到了雅俗共赏,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大多不大变形,形象优美;动物形象大都作大幅度的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到了20世纪末,大量运用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结合,使画面更趋逼真形象,达到完美的画面效果。美国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从1914年的恐龙葛蒂到2002年的小马王斯皮尔特和怪物史莱克,美国为世界动画艺术宝库推出了难以计数的具有各种造型和各种鲜明性格的为全球人稔熟和喜爱的动画明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与之比肩的。美国动画片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
美国动画行业发展
介绍
美国的动画市场非常成熟,并借助电影业的飞速发展而不断完善自己。在世界动画史上,美国动画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它拥有比较成熟的商业动画运作模式,众多运作非常成功的制片厂以及世界一流的动画设计和制作的人才资源。所以它是当之无愧的电影和动画王国。
介绍美国动画片的发展,我们以这些著名的动画公司的发展为主线,因为他们的发展见证着美国动画行业的发展。
1)迪斯尼公司
“我讨厌只为了赚钱而去做事,当然你也不能说我不重视金钱,我对金钱只有一个看法,不要把它堆在那里,而要用它去办些有益的事。”——沃尔特·迪斯尼
迪斯尼公司动画片《木偶奇遇记》
1901年12月5日,沃尔特·迪斯尼出生在美国芝加哥的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期他以卖报纸为生,但他却梦想着能够成为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一战爆发后,年少的沃尔特结束了他的学生生涯,开始了从军当兵的军旅生活——野战救护车驾驶员。
1919年战争结束,沃尔特开始为动物卡通做广告。
1922年,时年22岁的沃尔特孤身从老家来到了好莱坞,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动画创作工作室,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历程。
1925年7月,25岁的沃尔特·迪斯尼和哥哥洛伊·迪斯尼创立了迪斯尼兄弟制片厂,拍摄了《爱丽丝梦游仙境》及其系列片。同年,迪斯尼推出的《兔子奥斯华》获得社会广泛认同并产生巨大的影响。“迪斯尼兄弟公司”于1926年正式改名为“沃尔特·迪斯尼公司”的名称。
1928年是迪斯尼公司最辉煌的一年,迪斯尼动画的品牌形象得到了确立,动画的市场运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一年里,沃尔特和依沃克斯合作,创作了动画史上最伟大的明星之一——米老鼠。它在动画片《疯狂飞机》中首次亮相,就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了著名的动画明星。迪斯尼的首部有声动画片米老鼠系列第三部《威利号汽船》也是在这年诞生。米老鼠乐观进取、快乐天真,很快风靡全世界;胆小、憨厚、敏感的普鲁托,土里土气、毛手毛脚、反应迟钝又自以为聪明的高飞狗,以坏脾气著称的唐老鸭等动画明星陆续诞生。这些动画明星不仅为迪斯尼带来了荣誉,更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它们的形象被开发为玩具、文具、服装、家庭用品等,深受人们尤其是儿童所喜爱。
迪斯尼公司从1929年到1939年共拍了60多部动画短片,它在这些动画片里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几乎把这十年里所有的奥斯卡最佳动物短片奖囊括入手,例如1932年的《花与树》、1933年的《三只小猪》、1934年的《龟免赛跑》、1935年的《三只小猫咪》、1936年的《乡下表亲》、1937年的《老磨坊》、1938年的《斗牛费迪南》和1939年的《丑小鸭》。
而最让迪斯尼公司出彩的是1937年拍摄完成的世界首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这部动画片很快在美国和世界上风靡开来,使迪斯尼公司在美国无可匹敌、首屈一指,并且确立了美国动画王国的地位。1937年这一年成为了迪斯尼动画发展的标志年,同时也是美国动画发展的标志年。
迪斯尼有个从1939年延续至今的传统,那就是基本上一年生产一部长片。这个传统是在1939年到1966年形成的,在这27年时间里,创作出了许多名著,比如:1940年的《木偶奇遇记》、1941年的《幻想曲》、1942年的《小鹿斑比》、1946年的《南方之歌》、1950年的《仙履奇缘》、1951年的《爱丽丝梦游仙境》、1953年的《小飞侠》、1961年的《101忠狗》、1963年的《石中剑》。以上这些影片都是迪斯尼亲自领导创作的。
迪斯尼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动画界的最璀璨最耀眼的明星,在1966年离开了我们,带去了动画界许多美好的梦。而他生前最后一部作品是直到1967年才公映的《森林王子》。
沃尔特·迪斯尼去世后,迪斯尼公司先后由他的哥哥洛伊、华特的女婿米勒、职业经理人艾斯纳掌管。艾斯纳掌门迪斯尼是在80年代了,他为公司的重生做出巨大的贡献,让迪斯尼再次放出了光彩。
70年代的时候,迪斯尼公司又制作了《救难小英雄》、《罗宾汉》等动画影片。90年代后,迪斯尼公司的影片内容开始向着其他国家的文学、故事题材扩展,丰富了影片内容,拓展了创作思路,产生出了诸如《狮子王》、《风中奇缘》、《花木兰》及《人猿泰山》等作品,让人赏心悦目。
近年来,电脑为迪斯尼公司开拓了新的天地。利用电脑技术,他们在1995年推出了第一部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之后又陆续推出《海底总动员》等,1999年推出的三维动画大片《恐龙》,又将人的创造力推向了极致。那些仿真形象表演毫不逊色于好莱坞大牌明星领衔的影片。这些动画片的极限仿真技术可谓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了,甚至有人看过后,都不知道这些片子是用电脑技术创造出来的。
通过迪斯尼人的勤劳与创造,直至今天迪斯尼迪斯尼公司在商业动画领域的领先地位仍然无人可及。
2)梦工场
梦工场——迪斯尼最大的敌人。
梦工厂公司动画片《狮子王》
“梦工场”是在1994年初,由原迪斯制片部总裁杰夫利·科兹恩伯格与大导演斯皮尔伯格、音乐巨子大卫·盖芬筹组而成。其中尼科兹恩伯格曾让迪斯尼动画达到一个高峰。他从1984起十年间担任迪斯尼制片部总裁,曾制作出《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狮子王》、《阿拉丁》等动画片,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它的创建,与老牌动画巨头迪斯尼形成了正面竞争的格局。
1998年,梦工场创作的如梦如幻气势磅礴的《埃及王子》技惊四座、大卖特卖,也让迪斯尼为自己数十年来没有突破性的前进而汗颜。《埃及王子》、仿造迪斯尼模式的动画片《黄金国之路》、《小蚁雄兵》、粘土动画片《小鸡快跑》等佳作让梦工场冲破了迪斯尼一家独大的局面。
梦工场在2001年暑假强档推出《怪物史莱克》,让它的对手迪斯尼着实吃了一堑。这部影片让迪斯尼花了7年时间费尽心思制作的影片《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失去了应有的光彩,更为严重的是,它让迪斯尼投入了1.7亿美元拍摄的电影巨作《珍珠港》票房冷淡。究其原因,是因为《怪物史莱克》这部全电脑动画片中的史莱克虽然长相丑陋,并且长着绿毛,但是招人喜欢,不仅赢得了无数观众为之青睐,还获得影评人的高度评价。
3)华纳电影公司
华纳兄弟公司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直到20世纪30年代开始了动画片的制作之路,但是途中遇到困难,曾一度关闭了动画部门,从1962年关闭到90年代才重新拾起动画制作这个行当。
华纳电影公司动画片《兔八哥》
1930年以来,华纳公司开始制作时长6分钟的系列动画短片,如《兔巴哥》、《疯狂曲调》、《达菲鸭等作品》、《快乐旋律》、《猪豆子》等等,他的这些短篇获得当时电影公司的青睐,成为这些公司电影前播放的首选。其中诸如兔巴哥和达菲鸭这样的角色成为了历史上的经典动画明星,而当中最耀眼的明星还得数兔巴哥,它曾经三次获得奥斯卡提名,并且在1958年成为了奥斯卡小金人的主人。
《猫和老鼠》是由好莱坞动画界的传奇人物威兼·汉纳和约瑟夫·巴伯拉于1939年共同创作的,它是美国华纳兄弟公司的著名动画品牌,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动画片之一。自这部动画片创作出来后,一直备受世界影迷的热烈喜爱,它创造的业绩至今仍然很耀眼。
1988年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和1996年的由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出演的《空中大灌篮》两部影片,就是由华纳推出,曾经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多年后,华纳公司汇聚好莱坞影星和公司旗下的兔巴哥、太菲鸭、猪小弟、火星人、爱发先生、大嘴怪、燥山姆、BB鸟、歪心狼、崔弟和傻大猫等动画明星,隆重推出影片《巨星总动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哥伦比亚公司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成立于1920年,开初叫做CBC电影销售公司,它是由H·科恩、J·科恩两兄弟和J·布兰特在好莱坞成立的,他们最初是环球影片公司的员工。这家公司开始摄制喜剧短片,1924年改名为现在这个名称,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0年后发展成为美国的8大电影公司之一。
哥伦比亚公司动画片《精灵鼠小弟》
1999年,哥伦比亚公司推出《精灵鼠小弟》震撼美国电影市场,成为全美电影票房排行冠军,并且持续了几周。这部影片的风格是幽默,并且充满了家庭氛围,是由真人、动物演员和三维动画形象共同完成,给人带来了新鲜的感觉。
2005年,哥伦比亚公司完成了耗资近1亿2千万的动画大作——《最终幻想》。它历时四年,为了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哥伦比亚公司在组织架构上花费了大力气:组织上百名漫画家和电脑技师进行绘画和动画设计,建立专门的制作室。它的影片背景设计的蓝本与众不同,使用的是专人航拍了整个纽约和洛杉矶的地形。片中的动作场面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其中80%使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电脑动画技术,连人物的纹理和衣服的褶皱等细节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逼真程度。
5)福克斯公司
福克斯电影公司成立于1935年5月,是30-40年代好莱坞8家大电影公司之一,这家公司是由默片时代的大公司福斯电影公司和20世纪影片公司合并而成。
福克斯公司动画片《真假公主》
在1997年的时候,福克斯公司推出动画电影《真假公主》,它的内容是关于俄国罗曼诺夫王朝著名的“真假公主”的故事,并且是福克斯公司首部关于这个内容的动画片,虽然它对历史题材作了翻新,但是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效果即在动画史上留下名字。
而在2000年,福克斯公司推出了曾定名为《冰冻地球》的动画片《泰坦A. E》,它是继《真假公主》后的第二部。这是一部科幻动画片,主题是以拯救人类和地球,片长为95分钟,情节险象环生引人入扣,画面雄伟壮丽吸人眼球,在场景音乐等方面借鉴过《星球大战》的招巧。它属于辗导级即PG级动画片,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青少年观众。这部动画片采用了传统动画与CGI动画结合的手法,即电脑动画生成技术,而这种手法在创作动画片的时候是很少用到的。
2002年时,福克斯推出的《冰冻星球》在动画市场上反响平平,原因是其故事老套不合时宜,不受观众欢迎。因此,公司被迫采取裁员的措施对动画部门进行了裁剪,后来投资6千万到已签下的蓝天工作室,用三年时间制作出了让众人喜爱的动画片《冰河世纪》。《冰河世纪》选用的是弃子归乡的故事,风格幽默搞笑而又浓情其中,感染着广大影迷,成为第一部票房突破两亿的动画长片,让福克斯公司在动画领域站稳了脚跟。
2005年,蓝天工作室推出了继《冰河世纪》后的第二部动画长片《机器人历险记》,同时由他们原创的两部动画短片获得了奥斯卡的提名奖,虽然仅仅是提名而已,但是对福克斯电影公司有着非凡的意义,这标志着迪斯尼和梦工厂垄断动画市场的局面已经被打破,从此好莱坞动画界有了和迪斯尼与梦工厂相竞争的对手了。
6)派拉蒙公司
派拉蒙公司成立于1912年,由美国一家演员公司和一家故事片公司合并而成。五六十年代,美国影业
派拉蒙公司动画片《天才小子吉米》
开始萧条,收入严重下降,派拉蒙也没有逃脱这样的厄运,1966年石油资本集团购买了走下坡路的派拉蒙,使其成为海湾与西方石油公司的一家子公司。70年代,美国电影业开始恢复昔日的辉煌,派拉蒙又借着这股东风慢慢回到了以前的样子。
派拉蒙历史悠久,而迪斯尼是动画王国中的巨人,他们不可同日而语,但派拉蒙近几年推出的动画片《棉球方块历险记》、《天才小子:吉米》连获好评,其中以《天才小子:吉米》最为著名,它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的提名。派拉蒙公司创作出这些让人叫好的动画片后,又出品游戏和动漫,从中大赚了一把。在过后的经营中,派拉蒙收购了能与迪斯尼叫板的动画新贵梦工场,其在动画市场的竞争力大大增加,加上有《天才小子:吉米》成功的运营模式和梦工场丰富的实战经验,今后派拉蒙定会有惊人的表现。
美国的独立制作动画人在20世纪80年代后发起了反商业的动画浪潮,他们制作的动画片有着不同的制作路线和制作风格,与美国主流动画工业完全不同,这些作品有的是批斗世俗,有的是创作人自发感想即兴创作的,形式上多选择短篇这种富于集中表现的形式。从此,美国的动画片内涵的表现力随着这些作品的出现而得到了丰富。
美国动画发展的特点:
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了的特点。美国动画片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
第一, 频繁丰富涌出动画周边产品。
第二, 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
第三 大团圆结局,悲剧很少,迎合观众心理需求;
第四, 注重细节刻画,雅俗共赏,迎合观众审美口味;
第五, 动物形象夸张,成为被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
第六, 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原形差别不大,形象优美;
第七, 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结合,使画面达到完美的效果;
第八, 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
动画简史
动画,顾名思义就是“会动的画面”。它起源于人们记录运动事物的一种强烈渴望。从人类发展的历程来看,人类一直在尝试着用画来展现事物的运动。动画的起源和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朦胧意识
(1)朦胧意识时期。
让静态的画面动起来一直是人类执著追求的一个梦想。人们公认的最早的“动画现象”是一幅旧石器时代的野牛图,它在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壁画中,其野牛的尾巴和腿均被重复绘画了几次,看起来有奔跑的动感。在约2000年前的埃及的墙饰上,描绘着两个摔跤的一小段连续动作。其动作分解准确,过程表现完整,类似今天的连环漫画。在古希腊的陶瓶上也发现了连续动作的绘画。
这充分地说明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产生了动画意识。无论是大型的壁画,还是长篇的连环画,虽然能给人以运动的意念,但毕竟都还是静止状态的画面。怎样能够使动画真正动起来,成为了人类不断追求和探索的一个执著梦想。
思想形成
(2)思想形成时期。
大约在十九世纪20年代,随着科学的进步,英国科学家发现著名的“视觉暂留”现象,即一个物体被移动后其形象在人眼视网膜上还可停留约1秒的时间,这揭示了在快速闪现连续分解的动作时可以产生活动影像的原理,由此许多关于活动影像的视觉装置或玩具被创造出来,例如幻盘、走马盘、西洋镜等等。这里我们以“幻盘”为例进行简单的说明。“幻盘”是一个边缘画有连续动作形象、内圈刻有直条细缝的硬纸圆盘,其中心有可活动的固定转轴,圆盘快速运动时,透过细缝从对面的镜子中便能看到活动起来的物像。
技术探索
(3)技术探索时期。
1877年,雷诺将诡盘与幻灯相结合,研制出“光学影戏机”并取得专利。这个伟大的发明为日后动画能够真正在电影、电视上放映奠定了基础。这个装置由数个转盘组合而成,外加投射光源,大型的圆形转盘内侧装置一圈镜片以折射图片,图片则环绕在圆形鼓状物之间跑动,经由幕后光源的投射和镜片投射,幕布上便可看到活动的影像。雷诺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早放映动画片的人,他放映的作品有《丑角和它的狗》、《一杯可口的啤酒等》。这些早期的动画已经具备了现代动画的一些基本特点。
1906年,也就是在电影出现十年后,美国人斯图尔特·勃莱克顿拍摄了一部名叫《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的动画片,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片诞生了。
动画表现突破
(4)动画表现突破时期。
随着人们对动画片的不断探索和深入认识,动画片的制作方法也有了巨大的突破。1914年,美国人埃尔·赫德发明了透明赛璐璐片,它结束了以往绘制动画时,必须将每一次变化的形象连同不变的背景都要画一遍的繁重工序,为动画影片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能。
赛璐璐片也称明片,是一种以醋酸纤维为原料的透明度强的薄片。绘制时,可以把活动的形象画在赛璐璐片上,然后再与静止的背景叠放在一起进行逐格拍摄,这就是电脑动画出现之前传统的动画制作方法。
至此,动画片技术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
动画生产成熟
(5)动画生产成熟时期。
1906年后期,被奉为“现代动画之父”的法国人爱米尔·科尔拍摄了他的第一部动画片《幻影集》,该片表现了一系列影像之间神奇的转化。爱米尔·科尔也是最早尝试将动画与真人动作相结合的人。1908年到1921年间,科尔共拍成250部左右的动画短片。他的作品致力于动画视觉表现力的挖掘,极富个性和自由创作精神。
1914年,美国人温瑟·麦凯 创作了代表当时动画艺术最高水平的真人与动画合成的影片《恐龙葛蒂》和第一部以动画形式表现的纪录片《路斯坦尼亚号的沉没》。他也是在沃尔特·迪斯尼之前对动画艺术性及商业化进行建设性探索的功臣。爱米尔·科尔和温瑟·麦凯的作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代表了动画不同的发展走向。而日后的事实也证明了欧美动画果然沿着艺术动画和商业动画两个方向前进着。
C. 游戏CG的欧美CG电影发展简史
1967年:第一部英国CG电影《Modern Mathematics》在IMAX展演。
1973年:电影《血洗乐园》中的CGI成为第一部使用2D CGI的主流电影。
1975年:乔治-卢卡斯为了创作《星球大战》,创立了工业光魔。
1976年:《未来世界》成为第一部使用3D CGI的主流电影。
1982年:《电子世界争霸战》成为第一部出现CGI角色的主流电影。
1985年:第一个可以行走的数字角色出现在主流影片《少年福尔摩斯》中。
1989年:电影中第一个用CG制作的栩栩如生的生物诞生在《深渊》里。
1991年:CGI人物出现在主流动作片《未来战士2》中,而3D CGI则第一次出现在迪士尼的故事片里,即《美女与野兽》。
1993年:Renderman将数字视觉特效与实拍有机结合,被广泛运用于《侏罗纪公园》的制作。1995年:《玩具总动员》成为第一部CGI动画长片。
1998年:《美梦成真》证明了全部由CGI制作精致布景的可能。
1999年:工业光魔为《星球大战前传之魅影危机》创作了第一个完全由电脑生成的主角宾克斯。
2001年:首个CGI照相写实主义角色出现在故事片《最终幻想》中。
2004年:《极地快递》试用了表演捕捉工具,可以将演员变成电脑动画人物。
2005年:《星球大战前传之西斯的复仇》成为第一部没有使用胶片拍摄的主流故事片
D. 欧美电影的历史
要想了解欧美电影的历史?网上是很难找到的,除非有人愿意写这些学术性的论文。我的建议是去图书馆或是书店找找乔治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这部著作主要讲的就是电影的发展史。你要老电影啊,可以去看一下《卡萨布兰卡》,最老版本的《魂断蓝桥》。还有《罗马假日》,罗马假日别去找中文配音版的,配的超级恶心!!这些电影在迅雷上一搜就有的!!
E. 关于欧美喜剧电影的历史
在无声电影时期,诞生了一大批电影艺术大师,梅里爱、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勒内·克莱尔、茂瑙等,他们在电影创作实践中已经积累和完善了一套成熟的影像蒙太奇艺术 里面尤其以卓别林的无声喜剧最为我们所熟悉
现代的动作喜剧电影融合了戏剧中的滑稽元素和动作,在其中电影演员在刺激的情节和惊险特技加入了幽默搞笑。这种类型影片在八十年代的北美特别流行,当时的喜剧演员,比如,艾迪·墨菲开始参与了更多动作为主的角色,比如在电影《48小时》和《比佛利山超级警探》里面的角色。 这种类型的电影通常是关于友谊的影片,常常带有错乱的友伴,典型电影是《午夜狂奔》、《尖峰时刻》、《绝地战警》 和《终棘警探》。滑稽功夫电影在成龙的努力下成为香港动作影院中的主流。这种电影也可能着重于超能英雄,比如《超人特攻队》、《全民超人》和《特攻联盟》。
滑稽恐怖片是一种恐怖电影,在影片中传统的黑暗主题被人以幽默的方式诠释。这些电影要么是愚蠢的恐怖杜撰,典型影片是《鬼屋魅影》、《新科学怪人》、《异形奇花》、《鬼屋》 ,而且在恐怖电影中夸张做作的风格受到推崇。有些电影内容很具神秘气息,但是没有做作地地制造恐惧,诸如《活人甡吃》。另一种类型的滑稽恐怖片则是主要渲染极端的血腥和暴力,典型影片是《新空房禁地》 (1992)、《鬼玩人》 (1981)和 《恐怖俱乐部》。
奇幻喜剧,这类电影使用魔幻、超自然抑或神话元素来达到喜剧效果。大多玄幻喜剧包含恶搞或者讽刺的元素,把诸多玄幻规条抛置脑后,比如,一个英雄变成了胆小的傻瓜,公主沦为笨蛋。这类电影的典型包括《变脑》、《公主新娘》、《博物馆惊魂夜》、《今天暂时停止》、《命运好好玩》和《史瑞克》。
科幻喜剧电影,就像大多数混合喜剧类型一样,使用科幻电影的元素到了极致,并且夸张科幻老套的角色。这类电影广为人知的例子要属《回到未来》、《星战歪传》、《魔鬼克星》、《进化特区》、《惊异大奇航》、《惊爆银河系》、《星战毁灭者》和《MIB星际战警》。
军事喜剧电影,包括在军事场景设置下的喜剧情形。军事喜剧的例子有《逃亡大作战》、《异想天开大逃亡》、《乌龙大头兵》、《乌龙军校》、《风流医生俏护士》、《小迷糊当大兵》、《乌龙潜舰》、《开麦拉惊魂》、《男人战役》。
你要想做课件 我可以建议下 1 电影的开始 无声时代 2 电影的发展 有声电影 黑白片 3 电影的普及 彩色时代 4 电影的现在和将来 3D时代 虚拟影像时代 然后再讨论欧美喜剧发展的状况 但是说真的 我影响中美国的最多 法国的有几部比如虎口脱险等 英国的比较少 俄罗斯的也不是特别多
F. 你们有没有感觉这两年美国电影质量越来越低了现在是不是最好的中 国电影崛起的时机
这两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美国的电影质量确实存在一路下降的情况,就像过山车一样,现在处于低谷期,中国的电影质量现在变得越来越好。
尤其是近两年的一些国产大片,包括长津湖等最新上映的电影,不得不说中国的电影比前10年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演员们的演技还是电影的大制作场面,都有了一个质的飞升。
我们现在回过头看一看中国电影10年走过的艰辛道路,有很多电影人也受到了埋怨,不理解,但是也有一批始终坚持在岗位上的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中国的电影行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G. 世界电影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作
1、开端,1888年10月14日,路易斯·普林斯使用改进版的单镜头摄影机(即MkII)拍摄了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是IMDb认证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该片记录了一群人在花园里做着一些滑稽的动作。
2、电影初期成长为艺术,1896-1912年,代表作——《火车到站》、《膝行的人》到《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大火》、《拯救遭难者》等影片,卢米埃尔创造了最早的新闻片、旅游片、纪录片、喜剧片等影片样式。
3、电影艺术初期,格里菲斯在1915年以艺术家的勇气拍摄出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无声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在1916年又拍摄了《党同伐异》。这两部被誉为电影艺术的典基之作,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4、电影艺术重要发展期,1946-1959,苏联的一些电影工作者拍摄出了一批有感情冲击力的战争片和有一定形象感染力的人物传记片。如《青年近卫军》、《攻克柏林》、《易北河会师》等。
5、电影多样化,1960年,以非理性为基本特征,是对戏剧化电影更大的一次冲击。这次电影运动以夏布罗导演的《漂亮的塞尔杰》和《表兄弟》公映起始,特吕弗《四百下》,阿仑雷乃《广岛之恋》在戛纳电影节引起轰动为开端。
H. 欧美恐怖片的发展历史和各个时段比较突出的拍摄手法和题材
恐怖电影的历史与电影本身的历史一样古老。历史上的第一部恐怖电影是由乔治·梅里耶于1890年代晚期所拍摄的怪物默片,他所拍摄的恐怖电影,是一个充满恶魔,巫术,女巫,捣蛋鬼,疯狂博士的世界。 在1900年代初期,德国拍摄出大量表现主义的恐怖电影。由斯特拉·瑞耶导演的《布拉格的大学生》(1913),该片被视为精神分裂症恐怖电影的典范。斯特拉·瑞耶参与了最早的重要恐怖影片《泥人》(1914)及《泥人出世记》(1917)的导演工作,并在其中扮演一个由魔法赋予其生命力的雕像的角色。
德国表现主义的经典作品来自于罗伯特·威恩导演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描述一个邪恶的催眠师的故事。在德国表现主义的电影中,最为知名与不朽的杰作,是由弗雷德里希·威廉·茂瑙所拍摄的第一部吸血鬼电影《吸血鬼》(1922),该作改编自布拉姆·斯托克的《德古拉》,后来所有的吸血鬼形象,都以它为原型。
德国导演保罗·莱尼拍摄的《蜡像馆》(1924),描述一个蜡像具有生命,并且成为杀人凶手的故事。保罗·莱尼拍摄完这部电影后,远赴好莱坞发展,并推出了两部电影《录像带谋杀案》(1927)及《嘻笑的人》(1928)。这时好莱坞正开始其恐怖电影热潮。
1930及1940年代
好莱坞在1920年代初期就已经出产过恐怖电影,但是从1930年代开始,特别是由环球影业所出品的恐怖电影,才真正开启了好莱坞的恐怖电影时代。在相当程度上,这些恐怖电影都受到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它们涉及了德古拉,科学怪人,以及木乃伊等等主题。至1940年代,好莱坞恐怖电影已发展至一个成熟阶段,各类型题材泰半涉足。
1950年代
受到核武竞争的影响,恐怖电影脱离了以前的哥特式风格,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恐怖电影时期。这个时期的恐怖电影,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人类遭受到非人世界的威胁,例如外星人,死尸,植物,昆虫等等。像是霍华德·霍克斯的《魔星下凡》(1951),唐·席格的《天外魔花》。将恐怖与科幻掺杂在一起,是这个时期开始的特色,这类型新近较为知名的电影是雷利·史考特的《异形》(1979)。
在1950年代晚期及1960年代早期,一些电影公司特别集中在恐怖电影的制作上。例如英国的锒头影业,以及美国的美利坚国际影业。后者制作了一系列爱伦·坡小说改编的电影。
1960年代
希区考克《惊魂记》剧照1960年代的恐怖电影,逐渐脱离对超自然的兴趣,转向非超自然的恐惧。比如希区考克的《惊魂记》(Psycho,1960)就以人的精神变态来惊吓观众。米切尔·鲍威尔的《偷窥狂》也是一个显著的例子。新近的例子则有《沉默的羔羊》(1991)。
保罗·威尔士以1960年代为当代恐怖电影的分界点,在这之前的是共识与制约,在这之后的则是混乱与瓦解。伊萨贝尔·彼耐多以1968年为分界点,区分出传统意义上的现代恐怖电影,以及后现代意义上的恐怖电影。 这一分界点,一般公认以乔治·罗梅罗《活死人之夜》(1968)的诞生为标记。
1970年代
在1960年代晚期,有一些严肃的、以超自然为主题的恐怖电影,获得了观众的注意力。例如罗曼·波兰斯基的《失婴记》(1968)。该片的成就,实际上是威廉·佛瑞金的《大法师》(1973)成功的基础。在《大法师》后,引起了大量的跟风之作,其中显著的例子是《天魔》(1976)。
许多原创性的电影都来自于这个时期的独立制片,低成本与富原创性的特点,一直持续至最晚1990年代晚期。这些独立制片的澎湃发展与家用录像带市场的兴起是紧密关连的,也促使恐怖电影找到了它的新市场;另方面,延续恐怖电影传统的恐怖影片,则继续在大银幕市场中发展。
197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开始以理论探讨恐怖电影的存在意义。
1980年代
1970年代晚期,恐怖电影的主流转向骇俗的题材,诸如陶比·胡波的《德州电锯杀人狂》(1974),约翰·卡本特的《月光光心慌慌》(1978)。还有诸如《十三号星期五》系列及《半夜鬼上床》系列。这类青少年与邪恶刽子手的恐怖电影,漫延整个1980年代。
1990年代
《鬼玩人》电影海报1990年代的恐怖电影脱离了以往外在的暴力形式,转向自我嘲讽的方式。韦斯·克莱文将别的恐怖电影的内容放置到《惊声尖叫》中,并在惊吓中掺杂着反讽的幽默,把陈腔滥调的肢体语言转化成新一代年青人的词汇。山姆·雷米的《鬼玩人》(1981)融合了旧与新的僵尸类型。《厄夜丛林》以恐怖电影的内容呈现,却参照到纪录片的形式。《厄夜丛林》不止使电影成为一种跨媒体,且使得恐怖电影能够成为通俗的享乐品。
2000年以后
2000年早期的恐怖电影承续了以往的杂揉性质,并持续聚焦于年青人的世界,例如《绝命终结站》系列,并且有向主流电影市场迈进的企图,例如《水中的女人》和《七夜怪谈西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