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2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如果要去看的话,是随便进的还是要门票的
就门票来说你自己吃点什么喝点什么不香吗?
看一堆艺人人走个红毯而且观看的人加媒体屁股碰屁股的你不嫌太热闹了就行。。。
有些铁杆粉丝会花钱去看,我个人感觉没必要。。。。
就算你去电影节抢先看电影也可以提前预约,钱能解决你所需要的。
具体价位可以联系主办单位,反正我感觉就是钱多烧的。
②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相关介绍
经过近20年发展,上海国际电影节以海纳百川的风范,充分发挥文化推广、产业集聚和经济带动功能,被业内誉为全球成长最快的国际电影节。在中国电影产业持续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迈入20个年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无论报名影片、市场招展、创投项目,还是出席红地毯、电影论坛的名人与嘉宾,以及前来报道电影节的媒体数量都再次刷新电影节创办以来的纪录,成为亚太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电影盛会。
金爵奖项核心内涵,展现多元包容特色
如同金棕榈奖之于戛纳、金熊奖之于柏林、金狮奖之于威尼斯,金爵奖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核心。作为主竞赛单元的奖项,它是电影节赋予优秀电影人最新作品的最高荣誉。金爵奖对多元文化的推动和引领有目共睹,赢得了海内外业界的尊重。
除竞赛影片外,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受大众欢迎的国际影展单元,也始终坚持多元包容的特色,通过近20年电影节带来的大量影片的熏陶,已培育起观众接纳多元题材影片的观影习惯,大大提高了观众的鉴赏水平和专业素养,比起平时大量好莱坞商业大片,每年电影节期间集中放映一大批高质量的优秀文艺片、欧洲片受到青睐,电影节通过国际影展真正做到了吸引观众回归影院,培养了健康多元市场。
国际平台助推华语电影,彰显中国力量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之初就始终将自己放在中国电影产业大环境中,思考探索产业现象,寻找中国电影突破之路,与中国电影产业同呼吸,共命运。电影节通过多板块的打通融合,有效建立起完整的助推中国影片、集结中国影人,彰显中国力量的平台机制。
上海电影节的开闭幕红地毯完整呈现华语影坛的最新风貌与动态,成为展示年度华语电影人创作实力的最佳窗口。电影节由此所形成的兼具推广、营销、发行的功能已得到国际业界的认同和肯定,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公司把参加上海电影节作为重要的亮相机会,发挥出了电影节助推华语电影走向国际的重要推广功能,赢得了“亚洲第一红毯”的美誉。金爵奖大师与新锐同台竞技,一些获奖的中国作品受到国际影坛关注,走向了世界。项目市场的中国电影项目创投成为华语电影力量的一次集结,不仅被国内外业界普遍关注,并纷纷被其他国际电影节所仿效。
坚持孵化新人集聚年轻力量,助推产业健康发展
上海电影节身处产业发展前端,助推新人、新作、新项目。自2004年起,陆续通过设立中国电影项目创投、亚洲新人奖、手机电影节(国际学生短片大赛)等活动,并发挥各主体活动的板块联动效应,搭建了中国-亚洲-世界三个阶梯式的评奖与推广平台,为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人群提供专业化、定向化服务。
坚持创新与传承,拓展新兴媒体,保护经典遗产
上海国际电影节不仅敏锐把握产业发展与新媒体的最新关系,推出创新活动手机电影节,而且自觉坚持文化传承,承担起保护经典电影遗产的社会责任。2012年的手机电影节规模和影响力更有所创新,推出手机短片评选系列活动、短片展映、新媒体论坛及手机电影节颁奖盛典等4大主体活动。
经典影片拷贝修复,历时1年成果卓现,上海电影节成为国际电影节中首个自觉承担修复拷贝、推动文化传承的电影节。《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在大银幕上重焕光彩,经典再现。
③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现场情况如何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6月16日晚间拉开帷幕,星光熠熠的“亚洲第一红毯”迎来了李冰冰、徐峥、秦海璐、尼古拉斯・凯奇、杰森・斯坦森等中外明星以及《战狼2》《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等剧组。
当天,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9个国家31个机构的代表在上海共同签署关于建立“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的备忘录。联盟签约方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互相推荐影片参加展映,推荐电影人担任评委及大师班、论坛嘉宾,互相推进电影合拍项目等,在交流合作中互学互鉴、共谋发展。
备受关注的“金爵奖”主竞赛单元,今年有美国的《星期五的孩子》、伊朗的《帽子戏法》、中国的《找到你》、古巴与加拿大合拍的《翻译家》等十多部佳片力作入围。中国导演、演员姜文担任主竞赛单元“掌门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
④ 上海国际电影节 多久举行一次
每年一次 一般都是6、7月份
⑤ 2017上海国际电影节购票详情
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于2017年6月17日—26日举行。
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从2017年4月17日起,开通媒体线上报名通道。
⑥ 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错时开票火爆吗
6月9日7点,90后小陆在“夺命连环”闹钟铃声里起床,守候在手机前。今天,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开票,首次实行错时开票的方式,8点淘票票网上开票,两小时后,10点电影院前台开票。热门影片遭“秒杀”“怕自己又睡过去,我又定了7:55的闹钟。”小陆笑着说,比起不少网友,自己非常“佛系”。微博上,许多影迷秀出自己的EXECL版排片表。
据淘票票官方数据,一分钟内,有超5万张影票售出;五分钟后,数字飙升到超15万张。8点58分,出票数已经突破23万张,只花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超越了去年上影节的线上出票数。
有不少没有抢到票的影迷赶往上海影城排队,等待10点钟影院前台开票。“来碰碰运气”是他们共同的心声,不过,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影院的购票系统也是淘票票的票池,网上已经售罄的热门电影票,影院也爱莫能助。
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上海电视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傅文霞告诉记者,电影节根据售票的情况,尤其是热门电影,会与片方联系,争取加映。一旦得到授权,将会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及时把加映的影片、影院和售票时间及时公告。
来源:东方网
⑦ 上海国际电影节能抢几张票
缺乏明确宗旨上海电影节晋级一流需调整定位
1.与其他电影节的综合差距较大
虽然名义上跻身于世界9大A级电影节行列,但是真正放眼国际业界,上海国际电影节从举办规模、参赛作品质量、国际影响等各种指标上与夏纳、柏林、威尼斯等国际一流电影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多种多样,这与中国电影的综合实力、整体氛围、国家对电影节的重视程度、上影节本身的运营规模和操作经验等都有莫大的关系,更何况,至今为止只举办过十届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当属A级电影节队伍中的年轻一辈,而世界最著名的五大电影节均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因此全世界对上海电影节的熟悉和认可程度自然达不到一流国际电影节的水准。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片质量、影人知名度都不甚响亮、阵容相对较平淡,而正因为缺乏人气旺盛的影人和作品,上海国际电影节亦无法获得媒体和民众的巨大兴趣,参赛成员与上海电影节之间没有达到相互烘托的“双赢”效果。
即使不谈与国际电影节的差距,在国内,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状态也只是不温不火。从目前的形式看来,它的声望和影响力远不及金鸡百花电影节和香港金像及台湾金马,这不仅表现在知晓度、关注度上,还表现在其评奖的效力和奖项的含金量上。上海电影节颁出的奖项缺乏代表性和说服力,既不能权威地肯定影片的艺术价值,也不能暗含强劲的票房号召力,换言之,无论对于对于业界人士还是普通观众而言,能否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奖,都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至于对未来电影制作方向的启示方面,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声势则更微弱。要想真正符合“国际电影盛事”的身份,上海国际电影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缺乏明确定位是最大内在弱项
一流的电影节总能够有明确的定位,这相当于对世界范围内形形色色的影人和作品发出了富有号召力的邀约,参加者抱着具有针对性的目标前来,通常也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志同道合的影人们也在这里找到了最好的交流与合作场所——这是它们聚集人气的关键因素。因此无论是怀抱艺术梦想的电影导演,或是把电影当作流通商品的片商,还是以探索、融资、合作为目标前来交流与洽谈的业界人士,均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颁奖结果的观众们也能看到最心仪的影人、并得到所关注的影片信息。
这一点正是上海国际电影节最缺欠的。在相关的简介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宗旨显得很模糊:“以其博大的情怀和包容的态度热诚地吸收来自世界各地不同人文、不同潮流、不同形态的优秀电影佳作”,这个听起来海纳百川的口号,其实最缺乏核心吸引力的。如今的世界电影形态多样、竞争激烈,在这个没有衡定标准的电影节上,如何甄别品质高下是参与者的疑虑之一;上海国际电影节没有挑剔的口味,但无疑也降低了自己在某一固定方面的权威性,缩小关注范围,同时也意味着提升在某方面的权威性,这种因素常常是此消彼长的。
3.找准定位、标明宗旨是关键问题
上海国际电影节缺乏知名度和影响力是目前最大的瓶颈,这个瓶颈限制了电影节的质量和档次,吸引不了最具实力的导演与作品,就无法晋级为真正的国际A级电影节。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竞争和自身条件的不足,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发展战略也许应该具备广告商的思维:分析市场、打出鲜明标识,然后抓住并保持细分市场——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毕竟国际电影节的立意远比纯粹的商业交易要高远。上海国际电影节需要知道,自己对电影和市场的看法是什么,电影节自身追求的宗旨和目标是什么,关注的是哪一类导演和作品,对未来的电影业趋势有什么预测和指导,这样才能划定自己的评选范围,并从这个固定的范围中树立出一套标准,评奖的根据是符合这套独特标准的影人和作品,然后实现更深一步的效力:培养出知名作品和相关的导演、编剧、演员以及越来越多的拥护者。
年轻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肩负着宣传国家形象、促进电影艺术与文化交流、提供电影交易平台、推动电影事业发展的重任,它目前最需要的是坚韧地生存下去、逐步走进世界电影界的视野,建立自己的评判维度,并建立核心的权威性。目前这个“海纳百川”的定位等于没有定位,它不适合目前中国电影事业和上海电影节的现状,在现实语境下它的潜台词只能是“大而空”。上海电影节应该从电影观念、意识形态、导演类别、市场预测等诸多因素中突围出来,或许能走一条有别于戛纳、柏林、威尼斯的清新道路,避免与东京国际电影节和亚洲电影大奖的同质化倾向,才能于林林总总的世界各类电影盛事中独辟蹊径,在“国际电影节梯队”中站稳脚跟。
来源: http://ent.sina.com.cn/c/2008-05-09/10242019904.shtmlfrom=814e.com
⑧ 上海国际电影节顺延至明年,会有哪些大牌到场呢
上海国际电影节顺延至明年,届时娱乐圈的很多明星都会出场,比如人们熟悉的演员以及歌手。至于这些大牌究竟是谁,主办方并没有公布名单,所以也不可以乱说,不然就是欺骗网友。不过也有网友猜测,很多一线演员、导演、编剧肯定会出场,毕竟这个电影节是比较重要的,也是很有地位的。还有一些网友回顾了2021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很多女星们都参加了,红毯造型也是非常亮眼的,比如说周冬雨、关晓彤、倪妮、张蓝心。
如果很期待出场的来宾,网友就可以去活动的社交账号下看一看有没有预告。
⑨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日本电影周购票
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于2017年6月17日—26日举行。
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从2017年4月17日起,开通媒体线上报名通道。
⑩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什么时候在哪里多少钱
你好:
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于6月14日-22日举行。
购票指南:
方式一:35家指定影院
影迷可在全市35家指定影院的任意一家购买所有影展电影票。为避开在上海影城、大光明等影院排长龙,可到其他影院联网购买 。
方式二:网络购票
影迷可通过电影节指定互动购票平台“格瓦拉”和指定售票网站“天下票仓”、“一票通”购票。
方式三:电影节官方APP
上海国际电影节官方APP请至APP Store下载。
希望对你有用,谢谢!祝你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