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欧美电影 > 龙芯法国电影

龙芯法国电影

发布时间:2022-10-02 12:09:23

⑴ 我国研制的首款国产CPU的英文名

11月20日,搜狐IT从龙芯搜狐官方博客获悉,龙芯英文名称已做出变更,正式命名为“loongson”,与此同时,“loongson”字样还将嵌入到其最新发布的LOGO中去。

此前,龙芯的英文名称做“Godson”。此次英文名变更以后,“loongson”将在其品牌推广过程中使用,而学术界会继续使用“Godson”。

业内人士认为,“Godson”中文音译是“狗剩”,而英文就成了“天子”,这两种名字“解释”对于进入国外市场不利。此次英文更名看出龙芯正在为进入国际市场做准备。

事实上,龙芯进军国际市场早有打算。据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院士透露,作为中国自主创新的品牌,业界知名的半导体巨头意法半导体公司已经购买了龙芯2E的生产和全球销售权。

李国杰指出,龙芯2E在法国流片成功以后,中科院计算所和意法半导体公司签订技术许可协议,该公司计划每年销售龙芯芯片1000万片以上。

⑵ 龙芯1号造假吗

不是造假。


有两族芯片被冠以“龙芯1号”的名字。

第一族是指2000年左右项目立项到结题为止期间开发的龙芯,英文名字是“Godson-1”。

第二族是指现在龙芯公司针对嵌入式领域的产品线,英文名是“Loongson-1”,目前市场上有LS1A,LS1B和LS1C三款产品,针对用户需求特别定制的有LS1D和LS1E。

不论是哪个“龙芯1号”,都是真的。


另外:我2012年就买到了基于龙芯1B的开发板[1]。附图就是我当时拍的照片。


电影票原价25元一张,如果降价后观众增加一倍,收入增加60%,那么电影票是打几折

自建国后,20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先后掌握了“两弹一星”技术;1973年,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出了“籼型杂交水稻”,该水稻亩产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因此获得了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86年3月,在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下,时任中顾委主任邓小平作出批示,要求“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863计划”就因上述时间而得名。半年后,《863计划纲要》形成,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和海洋高技术八个领域列为中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5年5月,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3)龙芯法国电影扩展阅读:

中国政府为了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设立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规格最高的奖项当属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每次选出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公民,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并颁发荣誉证书和高额奖金。每位获奖者的奖金总额均为人民币500万元,其中50万元直接授予个人,另外450万元作为科学研究经费由获奖人全权管理具体用途。

国家自然科学奖是授予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中国公民的奖项,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奖不授予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奖设一、二等两个奖励等级。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国家最高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是授予在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中国公民,同时国家技术发明奖不授予组织。国家技术发明奖设一、二等两个奖励等级。国家技术发明奖表彰的是当年中国国民经济中新的、先进的、效益好的新技术。

参考资料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

1、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
员费俊龙、聂海胜自主出舱。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
大胜利,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2、
青藏铁路全线铺通
青藏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和建设者按照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目标,在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的雪域高原上,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
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青藏铁路全线铺通任务,这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辉煌壮举。装载着大批援藏物资的列车10月15日陆续抵达
拉萨。
3、我国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
中科院计算所研制的龙芯2号,其单精度峰值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20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10亿次,最高频率为500MHz,功耗为3瓦至5瓦,
远远低于国外同类芯片,其标准测试程序的实测性能是1.3GHz的威盛处理器的2倍至3倍
。信息产业部、科技部、中科院和江苏省合作,建立“中科梦龙”龙芯产业化基地,一条以龙芯产业化为目标的高科技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
4、
中国科考队首次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
北京时间1月18日3时16分,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1200多公里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登上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
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按照计划,冰盖科考队将在最高点建立科学观测站,开展气候环境监测,进行冰雷达测厚、高精度GPS定位和综合气
象观测。我国科考队成功登上冰盖最高点,是人类南极考察历史上的一次壮举,表明我国南极事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5、
全球记载种类最多的《中国植物志》全部出版
与世界上同类著作相比,126卷册的《中国植物志》收载植物种类和所含卷册最多,总体编研水平高,是我国近百年来第一部最全面、最系统的全国植物志。《中
国植物志》是关于中国维管束植物(包括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的全面、系统、科学的总结,它记载了中国3万多种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共
5000多万字,9000多幅图版。
6、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
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人员利用低温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巧妙地对吸附于金属表面的钴酞菁分子进行“单分子手术”,成功实现了单分子自旋态的控制。这是
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并利用局域的化学反应来改变和控制分子的物理性质,从而实现重要的物理效应,为单分子功能器件的制备提供了一个
极为重要的新方法,揭示了单分子科学研究的广阔前景。《科学》杂志发表了这项研究的论文,并在同期的“透视”栏目中对该成果进行了评价。
7、
我国测定珠峰新“身高”8844.43米
国家测绘局宣布了2005年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获得的新数据: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高程测量精度±0.21米,峰顶冰雪深度3.50
米。这组数据是迄今为止国内乃至国际上历次珠峰高程测量中最为详尽、精确的数据。与1975年所测得的珠峰高度相比,最新公布的珠峰高度降低了约3.7
米。此次精确测定珠峰高程的活动,反映了我国测量珠峰高程的技术水平和权威性,对于体现国家综合国力和测绘科技水平、促进地球科学研究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8、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深入地下5158米 经过近4年努力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胜利竣工,在江苏省东海县毛北村成功深入地下5158米,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这标志着我国“入地”计
划获得重大突破。这也是当前正在实施的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20多个项目中最深的科学钻井。
9、
能在血管中通行的“药物分子运输车”研制成功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直径只有200纳米,装载的药物在沿途不会泄漏,直到引导到了某一个特定的疾病靶点、在人们需要的
时候才释放出来,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完成用“运输车”装载消炎、止痛、抗癌药物的装载控制释放和定向传输的实验。这项成果发表在《美国
化学学会会志》和德国《应用化学》上。
10、最高分辨率“中国
数字人男1号”诞生
南方医科大学构建完成的“中国数字人男1号”,高效数码相机像素达2200万,图像分辨率为4040×5880,是目前世界上0.2毫米虚拟人切削中分辨
率最高的数据集。此外,按60兆一帧释放,该数据集的数据量超过540千兆,为世界之最。“数字人”在医学、航天、航空、影视制作乃至军事等领域都有着广
泛的应用价值。
另外:
1.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06
年9月26日,由国家发改委投资建设的国家大科学工程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在进行的首日物理放电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获得了电流大于200千
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已在中国首先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
2.纳米量子结构可控性实验和理论研究新进展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组围绕纳米电子器件的基础问题,在纳米结构的探索、组装规律和单元器件的物性等方面,在过去的几年里已产生国际影响。2006年更是取得系列重要进展,并逐步形成了系统性的工作。
3.绘制出天空中的宇宙线分布图,发现宇宙线分布是各向异性的和宇宙线的运动规律

《科学》杂志2006年10月20日刊上,依据在我国西藏羊八井宇宙射线观测站的“西藏大气簇射探测器阵列”所获得的、积累近九年之久的近四百亿观测事例
的实验数据的系统分析,中国和日本两国物理学家合作发表了有关高能宇宙线各向异性以及宇宙线等离子体与星际间气体物质和恒星共同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最新
结果,这些实验观测的前沿进展被审稿人誉为宇宙线研究领域中“里程碑”式的重要成就。
4.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开发及工业性试验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合作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开发”工业性试验项目取
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在日处理甲醇50吨的工业化试验装置上实现了近100%甲醇转化率,乙烯选择性40.1%,丙烯选择性39.0%,低碳烯烃(乙烯、丙
烯、丁烯)选择性达90%以上的结果。试验装置的成功运转,对我国综合利用能源、拓展低碳烯烃原料的多样化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
5.龙芯2E通用64位处理器

芯2E通用64位处理器是目前全球除美日之外性能最高的通用处理器,也是祖国大陆地区第一个采用90纳米设计技术的处理器。中科院计算机所研制的龙芯2E
处理器最高主频达到1.0GHz,实测性能超过1.5GHz奔腾IV处理器的水平,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高安全性等特点,在不同工作条件下龙芯
2E处理器的功耗在3瓦~8瓦范围内。“十一五”期间,龙芯处理器将为推进我国信息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6.水体污染的激光诱导荧光非接触监测技术装备系统

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我国江河湖库和近海海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水体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
研究所采用激光诱导荧光监测技术实现水体污染遥测,系统集光学遥感技术、光谱学、分析化学、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利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实现对
水体多组成份有机物的在线遥测,发展和提高了我国水体污染在线遥测的技术水平。
7.我国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机制
2006
年11月1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医学》网络版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组关于β淀粉样蛋白产生过
程新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这项成果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机制,并且提示β2-肾上腺素受体有可能成为研发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药物的新靶点。
8.我国抗糖尿病新药研究取得开创性进展

科院上海药物所科学家2006年在非肽类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于2007年元月第一周发表在国际权威科
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美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在向媒体的书面新闻发布中指出,这类口服有效的非肽类小分子激动剂有可能成为糖尿
病、肥胖症和其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一种新型疗法。
9.揭示果蝇记忆奥秘,探索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组关于果蝇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果蝇的脑中并不存在一个通用的记忆中心,而是不同感觉记忆储藏在不同的区域里,并且像人类能记住
图像的高度、大小、颜色等不同参数一样,果蝇的图像记忆也有对应的不同参数。通过对果蝇记忆基因的研究,可进一步运用到小白鼠、哺乳动物甚至人类身上,从
而解决人类失眠、老年痴呆等精神性疾病。
10.饮用水质安全风险的末端控制技术与应用

及时评价水质状况及应对突发事件,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发出适合末端水质监控的生物在线监测与预警技术,建立并完善生
物毒性测试方法,在分子、细胞水平上形成一套适用于水质评估的技术体系。研究中开发的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共产生发明专利22项,发表论文61篇,

⑷ 我是爱国的,我喜欢龙芯,可以花更少的M用到国产的电子用品我想是非常理想和让我激动地

同感啊,没有家用系列的产品啊

⑸ 电影《我的中国芯》里研制的中国第一款芯片叫什么名字

电影中的叫华芯一号。现实中有龙芯一号,龙芯二号的E、F共三种型号。龙芯2F相当于奔四的性能。

⑹ 龙芯的市场前景如何

尽管今天的“龙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目前主流CPU相比性能上还有不少差距,还不能与Intel和AMD的CPU在PC市场上竞争,但坦率讲,今天“龙芯”的境遇已经比当年的“联想汉卡”好多了。回想当年的“联想汉卡”是由做大型机出身的毫无产业经验的科研人员一块一块的手工焊接而成、又一块一块的人工检测。据说1986年,联想第一线销售人员每天接到的投诉电话和定货电话几乎一样多----每卖出100块“汉卡”,就有30块出问题;而今天的“龙芯”不仅获得了中科院重大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和国家863计划的支持,通过了严格的成果鉴定、基准程序测试和产品测试,可进入商品化生产;还得到了各地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已在北京、重庆、江苏、广东等地建立了产业化基地。

“龙芯” 也要对Intel说“不”了
众所周知,CPU是决定电脑性能的核心部件,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其负责整个系统指令的执行、数学与逻辑的运算;数据的存储与传送;以及对内对外输入/输出的控制。而在这个电脑核心部件市场领域里,人们最为熟悉的两个品牌无疑是Intel和AMD,他们在处理器市场的强势地位似乎无人能撼动。在CPU技术上,我们跟国外厂商有着较大的差距,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芯片,是我国计算机产业的一大“芯”病,也是我们这些电子工作者、网络人胸口永远的痛。

过去,代表着国际IT顶尖技术的CPU芯片一直被英特尔等国外巨头所垄断,中国企业及消费者为之付出了巨额版权费。好在神州龙芯公司先后推出了“龙芯1号”、“龙芯2号”,打破了中国无“芯”的历史。“龙芯”的诞生被业内人士誉为民族科技产业化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商品化的“龙芯”1号CPU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已打破国外垄断,

初步掌握了当代CPU设计的关键技术,为改变我国信息产业“无芯”的局面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对我国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产业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的CPU核心技术、国家安全、经济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有信心:“龙芯” 对Intel说“不”
“龙芯”的产品

龙芯1号(英文名称Godson-1)于2002年研发完成,是一颗32位元的处理器,内频(也称:主频)是 266 MHz。

龙芯2号(英文名称Godson-2)于2003年正式完成并发布。
龙芯2号是64位元处理器,内频为300MHz至500MHz,500MHz版约与1GHz版的Intel [[Pentium III]]、Pentium 4拥有相近的效能水平。

最初版本
龙芯2号最初的版本是用0.13微米的制程技术,往后也会使用更精细的制程技术。事实上龙芯2号当称为一个系列,过程中经过数次步阶进化,已知的有2、2A、2B、2C、2E、2F等型号,目前龙芯2号处理器已用于黄羊河公司(YellowSheepRiver,简称:YSR)的低价型Linux桌上型电脑(也称:台式机):Municator中,最初的售价约为1200元人民币。其电脑皆有在 2006 年3月德国汉诺威CeBIT及6月的台北国际电脑展览会中展出。

龙芯2E
2006年6月,龙芯2E继成功在法国流片成功后,全世界排名第五位的集成电路生产商--意法半导体公司与中科院计算所签订技术许可协议,购买龙芯2E的生产和全球销售权。意法半导体计划每年销售龙芯芯片1000万片以上。
2006年9月13日,中国科学家宣布研制成功通用中央处理器芯片龙芯2E。它是一款采用64位元MIPSⅢ指令集的RISC处理器,采用90纳米的CMOS工艺,晶体管数目是4700万个,芯片面积是6.8mm×5.2mm。最高主频达到1.0GHz,一般频率是800MHz,功耗大约是5-7瓦。实际运行频率定于660MHz。规格方面,龙芯2E处理器有128KB一级缓存、512KB二级缓存。性能方面,它的单精度浮点运算速度是每秒80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是每秒40亿次。龙芯2E在1.0GHz主频下,SPEC CPU2000的得分为500分,综合性能达到Pentium III和Pentium 4的水平。

可以说 中国的前景很好 可是 得需要很长的路去走

⑺ 龙芯1号和龙芯2号分别诞生于几几年

“龙芯”的产品

龙芯1号(英文名称Godson-1)于2002年研发完成,是一颗32位元的处理器,内频(也称:主频)是 266 MHz。

龙芯2号(英文名称Godson-2)于2003年正式完成并发布。
龙芯2号是64位元处理器,内频为300MHz至500MHz,500MHz版约与1GHz版的Intel [[Pentium III]]、Pentium 4拥有相近的效能水平。

最初版本
龙芯2号最初的版本是用0.13微米的制程技术,往后也会使用更精细的制程技术。事实上龙芯2号当称为一个系列,过程中经过数次步阶进化,已知的有2、2A、2B、2C、2E、2F等型号,目前龙芯2号处理器已用于黄羊河公司(YellowSheepRiver,简称:YSR)的低价型Linux桌上型电脑(也称:台式机):Municator中,最初的售价约为1200元人民币。其电脑皆有在 2006 年3月德国汉诺威CeBIT及6月的台北国际电脑展览会中展出。

龙芯2E
2006年6月,龙芯2E继成功在法国流片成功后,全世界排名第五位的集成电路生产商--意法半导体公司与中科院计算所签订技术许可协议,购买龙芯2E的生产和全球销售权。意法半导体计划每年销售龙芯芯片1000万片以上。
2006年9月13日,中国科学家宣布研制成功通用中央处理器芯片龙芯2E。它是一款采用64位元MIPSⅢ指令集的RISC处理器,采用90纳米的CMOS工艺,晶体管数目是4700万个,芯片面积是6.8mm×5.2mm。最高主频达到1.0GHz,一般频率是800MHz,功耗大约是5-7瓦。实际运行频率定于660MHz。规格方面,龙芯2E处理器有128KB一级缓存、512KB二级缓存。性能方面,它的单精度浮点运算速度是每秒80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是每秒40亿次。龙芯2E在1.0GHz主频下,SPEC CPU2000的得分为500分,综合性能达到Pentium III和Pentium 4的水平。

⑻ 请各位大虾们帮找一部电影,好像叫《我的中国芯》,介绍龙芯的,在CCTV6放过,万分感激!

是不是这个。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I2lYrrQu_s/

⑼ 龙芯处理器是由哪个公司生产的

(1)“龙芯”出自“北京龙芯中科技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之手

(2)龙芯发端于中科院计算所知识创新工程,2001年龙芯课题组正式成立,最初是拿国家经费搞研发,经过7年发展,于2008年成立了北京龙芯中科技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龙芯进入产业探索阶段,自负盈亏,不再享有国家经费支撑,仅有政策支持(这仅仅是理论层面)。

详细资料:http://ke..com/view/3625.htm

⑽ 关于龙芯的几个问题

1.属于中科院计算所
新华网北京7月29日电(记者俞铮)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9日正式澄清:由该所科学家自主研发并已投入批量生产的“龙芯二号”处理器的所有设计,不存在对外国公司持有专利的侵权

2。不知道

3。到目前为止意法半导体和龙芯2E的合作是在2004年中法两国关于科技合作的大框架内的合作,最终的结果是龙芯授权意法代工并包销

2006年19月25日,胡锦涛主席和法国总统希拉克会谈后签署了中法联合声明,并共同出席了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此次中法合作涉及空间合作、核电项目开发、购买空客飞机等14个项目,其中中科院计算所和意法半导体公司关于多核处理器开发的战略合作文件。

龙芯处理器的研发和制造上,中科院和意法半导体公司一直有着紧密的合作。龙芯处理器的后端设计由中科院课题组负责,随着中法合作的推进,龙芯的产业化指日可待。 事实上龙芯一号、二号即将批量生产,此次合作的法方代表法意半导体就是龙芯二号样品的代生产厂家,法意半导体为全球第六大晶片生产商,实力强大,今年5月份法意半导体宣布和现代集团共同投资20亿美元在我国建厂,考虑其和神州龙芯的关系,不能不让我们联想此次投资和龙芯的产业化有一定关系。

4。 新华网 2006年11月15日报道

龙芯出口国外 意法半导体公司决定购买龙芯2E的生产和全球销售权

Godson,中国狗剩的神话故事还在继续,根据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院士透漏,作为中国自主创新的品牌,业界知名的半导体巨头意法半导体公司已经决定购买龙芯2E的生产和全球销售权.李国杰院士认为,作为中国自有研发的"穷人 CPU",能够成功输出到国外先进国家,这无疑是一个创举:
"据李国杰院士介绍,龙芯2E在法国流片成功以后,在全世界排名第五的集成电路生产厂商——意法半导体公司决定购买龙芯2E的生产和全球销售权.今年6月,中科院计算所和意法半导体公司签订技术许可协议,该公司计划每年销售龙芯芯片1000万片以上.

“这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在信息领域只有从国外引进核心技术的局面,第一次向国外大公司有偿发售CPU核心技术的使用许可,这是近年来计算所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突出成绩.”李国杰院士指出,龙芯有可能先在国外打响.

据了解,龙芯是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通用处理器,这改写了我国无“中国芯”的历史.“十五”期间,中科院计算所在863计划支持下,继2002年研制成功龙芯1号处理器芯片后,近年分别研制成功龙芯2的不同型号——龙芯2B、龙芯2C、龙芯2E,每个芯片的性能都是前一个芯片的3倍,实现了通用处理器设计的跨越发展."

阅读全文

与龙芯法国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6孙悟空电影大全 浏览:269
比一比电影网 浏览:201
南京德基广场电影院 浏览:115
抖音送的电影票在哪 浏览:830
日本末日前的电影 浏览:976
文艺男欧美电影 浏览:33
电影婴儿2017 浏览:300
国产早期神话电影大全 浏览:111
印度电影奇葩 浏览:449
2016剧情电影有哪些 浏览:973
成龙在龙胜拍的电影 浏览:774
17年5月有什么电影 浏览:694
世界上第一部原创电影音乐的影片是 浏览:102
怎么下电影腾讯 浏览:34
大乳裸体动漫电影图片 浏览:528
平遥国际电影节风平浪静 浏览:877
钢铁机甲2017电影 浏览:50
电影大菊花 浏览:538
哪个软件看电影电视剧最全还免费可以投屏 浏览:801
电影票不小心过期了怎么办 浏览: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