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交叉点片尾插曲
不想睡
演唱:陈晓东
夜了为什么还不想睡
除了你 我还在思念谁
我并不是害怕黑 寂寞
却喜欢把整个我包围
好想再重新和你爱一回
让伤心的回忆通通都给化成灰
曾对你说没爱无所谓
其实自己脆弱不知道应怎么面对
故意在街上给冷风吹
等著你来温暖我心扉
终于也是掉下眼泪 爱情
不知不觉的不翼而飞
请你永远都把我骂好罪
那不用心痛日日夜夜为你心碎
你的爱曾经是绝对
我一辈子都会为我的愚昧而后悔Oh....
夜了为什么还不想睡
除了你 我还在思念谁
我并不是害怕黑 寂寞
却喜欢把整个我包围
好想再重新和你爱一回
让伤心的回忆通通都给化成灰
曾对你说没爱无所谓
⑵ 介绍一下Sienna Guillory《生化危机2》里的黑发女主角,她都演过哪些电影
米拉·乔沃维奇
英文名:Milla Jovovich
生日:1975年12月17日(星期三)
星座:巨蟹座
身高:5'9'(170公分)
三围:W34:B24:H34
出生地:乌克兰;
眼睛:绿色;
头发:棕色;
居住:洛杉矶
国籍:乌克兰
出生于乌克兰的米拉5岁时,随父母移民到美国加州萨克拉门托。她不仅是一名模特,同时又是一个比较有造诣的歌星和演员。首张专辑《The Divine Comedy》深受好评。米兰目前共出演了7部影片,其中最有成就的是由法国大导演吕克·贝松拍摄的《第五元素》。
星路历程:
1984年,只有9岁的米拉开始参加一部电视剧的拍摄。
1985年,11岁的她步入模特圈。摄影师Richard Avedon为她拍摄的照片,上《Mademoiselle》杂志封面,是美国时尚杂志最年轻的封面女郎。
1986年,被评选为“世界上最令人难忘的女性”。
经常为Banana Republic,Anna Molinari,The Gap,Calvin Klein,Redken以及许多其他大牌设计师进行时装表演和时尚广告宣传。
1994年4月,首张专辑《The Divine Comedy》发行。
演艺生涯:1988初涉影坛,主演《两个月亮》(Two Moon Junction)。;1988电视《开往Kathman的夜车》(The Night Train to Kathman)。;1991《重返蓝色珊瑚礁》(Return to the BlueLagoon)。;1992《卓别林》(Chaplin)。;1992《卡夫斯》(Kuffs)。;1993《迷惑》(Dazedand Confused)。;1997《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电影:
1988初涉影坛,主演《两个月亮》(Two Moon Junction)
1988电视《开往Kathman的夜车》(The Night Train to Kathman)
1991《重返蓝色珊瑚礁》(Return to the BlueLagoon)
1992《卓别林》(Chaplin)
1992《卡夫斯》(Kuffs)
1993《迷惑》(Dazedand Confused)
1997《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1998《He Got Game》
1999《圣女贞德》The Messenger
2000《蛮荒情仇》The Claim
2001《超级名模》Zoolander
2001《百万美元旅馆》Million Dollar Hotel, The
2002《生化危机》Resident Evi
虽然她才20多岁,却说"在我死后,我会以身为一个演员为荣。"尽管对她来主,提"死"似乎还太早了一些,但这句话至今表明了她对自己未来人生之路的设想和信念。她就是米拉·乔沃维奇,就是法国名导吕克·贝松的科幻片《第五元素》的女主角——一个外星人与地球人的混血儿丽洛。 米拉·乔沃维奇生于1975年12月17日,身高170公分,一头棕发,一双碧绿的充满俄罗斯神秘气质的眼睛。她的父亲是一名南斯拉夫的医生,而母亲则是乌克兰籍的演员。从小她就随父母移居洛杉矶,在母亲的帮助下,她克服了陌生环境带来的困难和压力,尽管常爱受国孩子的欺负,却以自己的灵性,展现了一个童星的魅力。 10岁那年, 米拉·乔沃维奇便开始了她的模特生涯,11岁时登上T形台,并成为杂志的封面女郎。虽然有些小男生因为她尚未完全发育而把她讥为"葡萄干",但她那种小大人式的风姿,那种天真中带几分矫饰,幼稚中带几分成熟的模样,却非常招人喜爱。她同时为15本杂志担任模特工作,并成为好几家时装杂志的首席模特和一些知名品牌的专属模特。于是,很快她就成了纽约模特中的顶尖人物。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模特,必须具有多方面的修养。米拉·乔沃维奇也确实多才多艺。她从小便喜欢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巴尔扎克的作品,那种对人性深刻的解剖,对人世透彻的分析,使她显然要比同年龄层次的孩子早熟。当她在模特圈内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她又开始向演艺界进军。13岁时她便开始弹电吉他;15岁时又开始自己作曲。1994年,米拉·乔沃维奇出版了她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唱片《神妙的喜剧》(《The Divine Comeely》),获得相当高的评价。最近,她的第二张专辑唱片又将问世。 然而,米拉·乔沃维奇最为钟情的还是拍电影。1988年她就踏上影坛,拍摄了她的处女作《偷月情》,时年才13岁。1991年,她又以清纯可人的风貌拍摄了《青春珊瑚岛》的续集《重返蓝色
她叫米拉·乔沃维奇,带着外国人的血统野蛮地闯进好莱坞,外星人也演了,圣女也做了,现在她想做救世主了,挽救人类,挽救整个世界。她那深蓝的眸子里散发出鬼魅之光,那曾是吕克·贝松不能自拔的陷井;她那穿梭于各大品牌,频频展现于T型舞台的魔幻身材,才是她的致命诱惑。不过在模特和演员中选择,她说她更钟爱银幕上的表达。
1975年,在一个飘雪的日子里,一个鼻尖、眼细长的女孩出生,与同龄女孩比较,她那小小的脸上写满倔强与不驯。到了5岁,米拉·乔沃维奇的个性开始暴露,家庭从俄国到美国的大迁徙似乎为她找到了合适的借口,乔沃维奇不喜欢美国的小朋友,即使美国是文化大溶炉,却左右不了乔沃维奇过分早熟的心态。她孤僻、不合群,是美国小朋友眼中的“外国人”,“俄国佬”。米拉·乔沃维奇的冷漠与孤独在被排外,受歧视的环境中滋长,她把与朋友交往的大把时间投放在学习舞蹈、表演艺术上,并且她越来越醉心于骑马运动。失去了友情的少年时代为她换来了优雅的气质、标准的身材还有功底深厚的表演技能,这些让乔沃维奇终身受用。
于是出外不会靠朋友的乔沃维奇依然可以闯天下,依然可以红透好莱坞。这里多少承袭她父母的一点儿衣钵。南斯拉夫的医生父亲遗传给她一点儿执着与坚定,再加俄国演员的母亲传染给她一些搔首弄姿的显示欲。接着,人们便看到伸展台上一个11岁的女孩左转右转向大人们炫耀自己的服装,而这些虚荣的心理一旦产生,便是一发不可收拾,4年时间,米拉·乔沃维奇为自己挣得大把钞票。有了这几年闯荡的经历,乔沃维奇不敢懈怠自己,她的头昂得更高,说得话却更少。那微醉的眼神,永远都愿意张着的双唇,除可以弥补这些给人带来的不快,相反却为她招来越来越多愿死在她细腿下的风流鬼。乔沃维奇深知自己的魅力,她急切需要利用一种方式证实自己的魅力。于是延伸了T型舞台,1988年的《穿越地平线》是米拉·乔沃维奇的处女作,《激情交叉点》、《重返蓝色珊瑚礁》、《我的子弹会转弯》、《卓别林》、《少年轻狂》、《单挑》,一部接一部,乔沃维奇过足了表演瘾,而她渴求得到的名气却珊珊来迟,她做模特的表现似乎更出众,要比她当演员更卖座,乔沃维奇以模特身份步入电影界,就要忍受被误认作“花瓶”的一段寂寞时光。
终于,乔沃维奇遇上了慧眼独具的吕克·贝松,《第五元素》使得全球开始关注那个红发外族美女,吕克·贝松——认为“电影是片阿斯匹林”的大师,一位抵制力极强的“圣”人,可自从遇见了这位俄国靓妞,每每摇头慨叹:“她是我的阿斯匹林。”所以娶其至家,天天四目相对,才算康复。
《第五元素》则是米拉·乔沃维奇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转折点。《第五元素》由美国哥伦比亚三星公司投资7000万美元,与布鲁斯·威利斯搭档。影片被法国戛纳电影节选为开幕片,并在全球首映,这些便可见此片非同一般。在影片公映后服装界曾引起了不小的绷袋装潮流,米拉·乔沃维奇是首创。赢得的导演丈夫,继续充当伯乐,夫导妻演,之后把《圣女贞德》搬上了银幕。她像圣女吗?而乔沃维奇眼中的执着不容你抗拒,头发剪成乱蓬蓬的杂草式,脸变脏了,人变丑了,她全都不在乎,想当英雄就得在外表上下功夫。24岁,乔沃维奇得到了极大的荣耀,同时也面临着极重的压力。
圣女贞德生活在15世纪,是法国偏远地区一个小村庄的少女,领导法国人民抵制英军,对外宣传上帝的指示,但最后被视作女巫被活活烧死。一句“Follow me!”充满野性的呼唤,唤起当时法国人民的心声,也感染了米拉·乔沃维奇周遭的人,而吕克·贝松的反映却略显迟缓,闪电式的婚姻闪电式地触礁了。这对才子佳人的分离不能不说是电影本身的一种遗憾。成了名的米拉·乔沃维奇想独立,就像她少年的孤独,缺少情感的世界,却为自身的修养得到满足。
米拉·乔沃维奇从不肯忽略自身素质的培养,她是个顶尖模特,但她头脑里从不空洞,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巴尔扎克的作品,让乔沃维奇百看不厌,看得多了,对人性深刻的剖析,和对人生透彻的分析,使她比同龄人明显显得老成持重。乔沃维奇轻则不动声色,但一旦吐出字来,能把你振得哑口无言。她也爱慕虚荣,13岁时强迫给自己灌输乐音,吉它是她首选的乐器,两年后她可以独立谱曲。1994年,一张凝固了米拉·乔沃维奇汗水的个人专辑——《神妙的喜剧》(The Divine Comedy)出版,获得相当高的评价。2002年,待到她的新片《Rcsident Evil》问世的时候,我们可以欣赏到她那迷人的嗓音。
米拉·乔沃维奇是睿智的,她能从不断的经验总结中洞悉一切,这位来自异乡的美女正踩着时代的步伐,要踏出自己的一片天!
⑶ 致命交叉点怎么样
真实的谎言——记同志影星李察·基尔(Richard Gere)和他的电影 《致命交叉点》(《intersection》)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电影,一个关于丈夫,妻子,丈夫的情妇,——三个人的爱情故事,故事题材本身并无特别的地方,这种涉及婚外恋的故事题材现在也是屡见不鲜,有意思的是结尾——丈夫因为车祸匆忙谢世,在事故之前,他给情妇打了一个电话,在录音电话里,他告诉情妇自己不能离开她,可是挂下电话后,他又在内心激烈的冲突下,给情妇写了一封绝交信……车祸来的太突然,他还来不及给妻子和情妇一个真正的解释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妻子握着他写给情妇的绝交信,在悲伤中却感到了一丝微微的欣慰,她想,自己还是在丈夫生命的终点获得了他完整的爱;而对于情妇来讲,她听到他说的最后的话是他在录音电话里的留言,他说他权衡再三还是不能放弃她。情妇心想,自己在这个男人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还是得到了他完整的爱。——两个在悲痛中却又因不同原因而感到欣慰的女人在医院门口相遇,妻子撕碎了信,情妇也没有讲明自己其实已经得到了男人的承诺。她们相视片刻后各自离去,带着只属于自己的满足,欣慰,悲伤和遗憾。 有时想,人生中的很多事情的确是这样,同样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意义,而生活,常常交织在真实和虚幻之中,看似真实的东西往往是虚幻的,看似虚假的东西却往往是真实的。我们通常也是在自己或者他人的谎言中获得所谓的幸福,而这在另一个人看来却未必是幸福。 《激情交叉点》的主演里察·基尔(Richard Gere)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美国男演员,《漂亮女人》让我记住了这一张带着浓重的男性感触,被岁月修剪得近乎完美的脸,在《第一武士》里面,他扮演一个不被礼仪束缚和放纵爱情的武士,在〈最后的分析〉中,他扮演一个智勇双全的潇洒律师,而在《美国舞男》里面,他让我们惊喜地看到了一个把舞男意义升华了的,形体如此性感优雅的男人,以致于那些为他痴狂的男女FANS在为他做的网站中,竟然如此宣称:“This man is a god!”(这个男人就是上帝!) 爱默生说到,永恒的爱,是从红颜爱到白发,从花开爱到花残。不过,看看李察基尔的样貌变迁,从深栗色覆额下的青春光洁,到银白色飘扬下的含蓄笑纹,似乎一生为之神魂颠倒也并不难――他已皓首如银,却仍勾魂摄魄,在年近五旬时,犹和娇嫩清纯的薇诺纳·赖德卿卿我我,在“纽约的秋天”里爱得死去活来。(《纽约的秋天》)那“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光景,是比夕阳红更叫人惊艳的岁月奇迹。 不过他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最近看到的一则新闻,李察趁着一次为同志基金会募款的场合,在大庭广众上,他主动发表声明:“长久以来,大家都听到了很多关于我的传闻,我想这是个很适合公布真相的场合,我是李察基尔,我也有同志的倾向。”在另外一则加州同性婚姻支持者的电视节目中,Richard Gere坦承弟弟戴维也是一个gay且已和同性伴侣收养了两个小孩,现在是一对幸福的父亲。兄弟两人正为加州同性婚姻权益的活动发出正义的呼声。 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未婚妻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叫了起来——“他也是同志,太可惜了。”未婚妻的话却让我想到了〈激情交叉点〉这部电影,——作为异性恋,我们无法想象同性恋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我们总以为异性恋的生活一定比同性恋的生活更合理更幸福,却很少有人设身处地地为李察想过,这些年来,他是怎样顶着重重的公众压力扮演着一个所谓的“幸福丈夫和父亲”的角色,我们以为,或许他也曾经这样认为,这就是幸福的生活了。但是,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他的内心又在怎样地挣扎,他又是在怎样地爱他的所爱呢。唯一能让我们这些FANS感到欣慰的是,李察终于活出了自己,现在他和原来的妻子克劳蒂亚雪佛离婚了,他终于走出了过去被各种小报包围的流言蜚语,他不必在公众面前扮演讨好的角色,他不必再在自己或者他人的谎言中获得所谓的幸福,他就是他,不管你是否认同。
⑷ 电影可以说是发生在其他艺术交叉点上这一句出自哪里
电影可以说是发生在其他艺术交叉点上这一句出自费雷里赫。费雷里赫在《银幕的创作》一书中说:电影可以说是发生在其他艺术的交叉点上。
电影同绘画和雕塑的相近在于视觉形象的感染力。同音乐的相近在于通过各种音响而构成的和谐感和节奏感;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通过情节反映世界的一切联系和关系;同戏剧的相近在于演员的艺术。
电影其他情况简介。
电影是由特定文化创造的文化文物。它们反映了这些文化,进而影响了它们。电影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大众娱乐的来源,也是一种教育或灌输公民的有力媒介。电影的视觉基础赋予它传播的普遍力量。有些电影已经成为通过采用风靡全球的景点配音或字幕来翻译对话成其他语言。
⑸ 求一部CCTV6曾经播放的法国影片,风格类似《天使爱美丽》,情节是由一系列不相联系人物又处处充满巧合组成
可能是电影《纯属巧合》,有不少巧合片,但法国的我就只知道这部了,要不就是《两生花》了,楼主若喜欢巧合片还可以看看《两杆大烟枪》《偷抢拐骗》《撞车》《21克》《低俗小说》《木兰花》(不是花木兰)《11点14》《暴雨将至》《人生交叉点》《巴别塔》《罗拉快跑》《机遇之歌》《滑动门》《情书》《爱情是狗娘》《向日葵之夜》等等,当然疯狂的石头/赛车也是,每部都挺好看的,都是巧合片中的经典
⑹ 莎朗斯通年轻的时候演过什么电影啊
莎朗斯通
姓名:莎朗斯通
Sharon Stone
出生日期:1958年3月10日
出生地点:宾夕法尼亚州
星 座:双鱼座
身 高:170cm
头发颜色:金黄色
眼睛颜色:蓝色
在1992年的法国戛纳电影节上,有一部影片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由保罗沃霍埃文执导,迈克尔道格拉斯主演的影片《本能》(《Basic Instinct》1992)。 这部影片最终虽然未能获得金棕榈奖,但却使一位女演员从此广为人知。她就是美国影星莎朗斯通。 莎朗斯通于1958年3月出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一个小城,她的故事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典型的好莱坞传奇。由于家境清苦,她从小就具有了一种独立的精神。有这样的一句名言:冒险总比胆小怕事好,不冒险到头来便一事无成。也许就是基于这种思想,她在就读于爱丁堡独立大学时,就曾放弃学业参加选美。她曾经是一名日薪500美元的服装模特。为了寻求发展, 她又舍弃了这一职业,甘愿去做一名电影中跑龙套的小角色。
自1980年从影以来,她已在二十二部影片中演出过各种角色。但直到1992年她已34岁时,才凭《本能》一片而闻名于世。这期间,她苦苦奋斗了十二年之久。如今,她的片酬已达到了近千万美元,身价之高在当前的女明星中已是屈指可数。其实,莎朗斯通在1990年就在施瓦辛格主演的影 片《宇宙威龙》(Total Recall)中担任过重要角色。除此之外还这主演了《杰克逊行动》(《 Action Jackson》1988)、《Blood and Sand》1989等影片,但均未成名。直至《本能》上映,才以一段长达五十五秒的暴露镜头闻名于世。《本能》的票房收入达到了一亿一千万。莎朗斯通也随之一炮走红,从此片约不断。然而在美国国内,莎朗斯通却是一位不很吃香的女影星。她的知名度的确很高,但却不怎么受欢迎,反倒是在“最讨厌的女明星”选举中她常位居榜首。她在《本能》中的表演也不曾获得美国观众的好评,甚至有人斥之为“有如试镜般僵硬”。她主演的影片票房也一再滑落。1992年的《杀手有情天》和1993年与威廉鲍德温主演的《偷窥》(Sliver),票房收入都不甚理想。《偷窥》是一部与《本能》类似的悬念片,然而却只有四千五百万票房。1994年她与李察基尔合作的言情片《激情交叉点》(Intersection)票房收入仅有二千七百万,简直是只能以“惨”来形容。为挽回颓势,莎朗斯通在与史泰龙合作的影片《炮弹专家》中再次大胆暴露,希望能籍此重振声威。但结果却大失所望。影片虽然达到了六千万的票房,便对于一位有两位大明星出阵而又耗资不菲的大制作影片来说,实在不能算很好。对此,莎朗斯通不由得感到有些困惑。于是,她改变戏路,不再以裸露自己去换得影片的上座率。在1995年拍摄的西部片《致命快感》(The Quick and the Dead)中,她扮演了一位英勇聪慧、为父报仇的女枪手,自始至终把自己裹在严严实实的牛仔服中,希望以此改变自己“脱星”的形象,但结果再次惨败。影片在美国的票房总收入仅有二千多万,成为西部片的又一败绩。莎朗斯通在这部影片中不仅担任女主角,还身兼制片之职,这是她第一次参与影片的幕后工作,但却首战便身遭败绩,可谓出师不利。但在此后,莎朗斯通总算时来运转。在影片《魔鬼双妹》中,她扮演一位机智活泼、爱耍手腕的小学教师和杀手,表现总算差强人意。这部影片仿佛是她的一个转折点。在1995年底,她与罗伯特德尼罗搭档合作了影片《赌国风云》(Casino)。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友情与背叛、崇高与堕落的故事。尽管有不少人指责这部影片过分宣扬暴力,但它却为莎朗斯通赢得了当年的金球奖最佳女演员奖和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对从影十多年的莎朗斯通而言,这无疑是她所获得的最大成功。这也可以说是对她十多年来不懈努力的一种肯定和回报。
⑺ 电影<<本能2>>的女主角是谁要档案..
莎朗-斯通
莎朗斯通Sharon Stone
出生日期:1958年3月10日
出生地点:宾夕法尼亚州
星 座:双鱼座
身 高:170cm
头发颜色:金黄色
眼睛颜色:蓝色
在1992年的法国戛纳电影节上,有一部影片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由保罗沃霍埃文执导,迈克尔道格拉斯主演的影片《本能》(《Basic Instinct》1992)。 这部影片最终虽然未能获得金棕榈奖,但却使一位女演员从此广为人知。她就是美国影星莎朗斯通。 莎朗斯通于1958年3月出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一个小城,她的故事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典型的好莱坞传奇。由于家境清苦,她从小就具有了一种独立的精神。有这样的一句名言:冒险总比胆小怕事好,不冒险到头来便一事无成。也许就是基于这种思想,她在就读于爱丁堡独立大学时,就曾放弃学业参加选美。她曾经是一名日薪500美元的服装模特。为了寻求发展, 她又舍弃了这一职业,甘愿去做一名电影中跑龙套的小角色。自1980年从影以来,她已在二十二部影片中演出过各种角色。但直到1992年她已34岁时,才凭《本能》一片而闻名于世。这期间,她苦苦奋斗了十二年之久。如今,她的片酬已达到了近千万美元,身价之高在当前的女明星中已是屈指可数。
其实,莎朗斯通在1990年就在施瓦辛格主演的影 片《宇宙威龙》(Total Recall)中担任过重要角色。除此之外还这主演了《杰克逊行动》(《 Action Jackson》1988)、《Blood and Sand》1989等影片,但均未成名。直至《本能》上映,才以一段长达五十五秒的暴露镜头闻名于世。《本能》的票房收入达到了一亿一千万。莎朗斯通也随之一炮走红,从此片约不断。然而在美国国内,莎朗斯通却是一位不很吃香的女影星。她的知名度的确很高,但却不怎么受欢迎,反倒是在“最讨厌的女明星”选举中她常位居榜首。她在《本能》中的表演也不曾获得美国观众的好评,甚至有人斥之为“有如试镜般僵硬”。她主演的影片票房也一再滑落。1992年的《杀手有情天》和1993年与威廉鲍德温主演的《偷窥》(Sliver),票房收入都不甚理想。《偷窥》是一部与《本能》类似的悬念片,然而却只有四千五百万票房。1994年她与李察基尔合作的言情片《激情交叉点》(Intersection)票房收入仅有二千七百万,简直是只能以“惨”来形容。为挽回颓势,莎朗斯通在与史泰龙合作的影片《炮弹专家》中再次大胆暴露,希望能籍此重振声威。但结果却大失所望。影片虽然达到了六千万的票房,便对于一位有两位大明星出阵而又耗资不菲的大制作影片来说,实在不能算很好。对此,莎朗斯通不由得感到有些困惑。于是,她改变戏路,不再以裸露自己去换得影片的上座率。在1995年拍摄的西部片《致命快感》(The Quick and the Dead)中,她扮演了一位英勇聪慧、为父报仇的女枪手,自始至终把自己裹在严严实实的牛仔服中,希望以此改变自己“脱星”的形象,但结果再次惨败。影片在美国的票房总收入仅有二千多万,成为西部片的又一败绩。莎朗斯通在这部影片中不仅担任女主角,还身兼制片之职,这是她第一次参与影片的幕后工作,但却首战便身遭败绩,可谓出师不利。但在此后,莎朗斯通总算时来运转。在影片《魔鬼双妹》中,她扮演一位机智活泼、爱耍手腕的小学教师和杀手,表现总算差强人意。这部影片仿佛是她的一个转折点。在1995年底,她与罗�氐履崧薮畹岛献髁擞捌�抖墓�缭啤罚–asino)。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友情与背叛、崇高与堕落的故事。尽管有不少人指责这部影片过分宣扬暴力,但它却为莎朗斯通赢得了当年的金球奖最佳女演员奖和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对从影十多年的莎朗斯通而言,这无疑是她所获得的最大成功。这也可以说是对她十多年来不懈努力的一种肯定和回报。
⑻ 莎朗斯通主演过的那些影片
1,《拉芙蕾丝》
《拉芙蕾丝》是由罗伯·爱泼斯坦,杰弗瑞·弗里德曼两位导演共同执导,阿曼达·塞弗里德,彼得·萨斯加德,克里斯·诺斯,莎朗·斯通,罗伯特·帕特里克,亚当·布罗迪,鲍比·坎纳瓦尔,里克·罗伯茨,韦斯·本特利,朱诺·坦普尔,科洛·塞维尼,汉克·阿扎利亚,詹姆斯·弗兰科等主演的传记电影,于2013年上映。
2,《边境执行》
《边境执行》是由Gabriela Tagliavini、Amy Kolquist执导的惊悚片,莎朗·斯通,马诺洛·卡尔多纳,比利·赞恩等参加演出。该片讲述了一位美国女记者寻找她失踪的弟弟的故事,同时反应了当时关于偷渡者的真实状况。
3,《豪门生死恋》
《豪门生死恋》是法国第四电视台出品的爱情片,由吉勒莫·塞勒执导,由托莫·希思黎,莎朗·斯通等主演。该片讲述了继承W集团的拉戈·温奇,因出售企业而被卷入缅甸村庄大屠杀阴谋中,面对陷阱,追杀却巧妙的揪出幕后黑手的故事。
4,《血街》
《血街》是由查理斯温克勒执导,迈克尔·比恩、方·基默,莎朗·斯通等主演的惊悚片,于2009年7月23日在美国上映。
5,《五美元过一天》
《五美元过一天》是尼杰尔·科尔导演,克里斯托弗·沃肯、阿曼达·皮特,莎朗·斯通等主演的电影。
⑼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历届获奖名单
截止至2020年8月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一共有76届(1969年至1979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再遭波折,政治因素导致原有的影片评奖制度被废除,改为观摩放映的方式,直至1980年恢复评奖),主竞赛单元的获奖名单如下:
第一届(1932)
最佳导演:尼古拉.埃克《生路》(苏联)
最佳男演员:弗雷德里克.马区《化身博士》(美国)
最佳女演员:海伦.海斯(美国)《马德隆.克劳德特的罪恶》
第二届(1934)
最佳外国影片:《阿兰岛人》(英国)
最佳导演:吉.马哈蒂 《入谜》捷克 约.罗文斯基《青年之恋》(捷克)
最佳男演员:华雷斯.皮莱 《自由万岁》(美国)
最佳女演员:凯瑟琳.赫本 小妇人 (美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泰雷萨旗手(意大利)
第三届(1935)
最佳外国影片:安娜.卡列妮娜(美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幻影 (意大利)
最佳导演:金.维多 《洞房花烛夜》 (美国)
最佳男演员:皮埃尔.布郎夏尔 《罪与罚》(法国)
最佳女演员:保拉.韦塞利 《插曲》(奥地利)
第四届(1936)
最佳外国影片:加利福尼亚的皇帝 (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利比亚骑兵队(意大利)
最佳导演:杰克.弗德 《弗兰德狂欢节》 (法国)
最佳男演员:保罗.茂尼 《路易斯.巴斯德传》(美国)
最佳女演员:安娜.蓓拉 《战斗前夜》(法国)
第五届(1937)
最佳外国影片:《舞针的册》(法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抗击汉尼拔》
最佳导演:罗.弗拉哈迪《伏象神童》(英国)
最佳男演员:伊密尔.詹宁斯《统治者》(德国)
最佳女演员:蓓蒂.黛维斯《红衫泪痕》(美国)
第六届(1938)
最佳外国影片:《奥林匹克运动会》(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空军敢死队》
最佳导演:卡尔.里特《士兵的假期》(德国)马塞尔.卡内尔《雾码头》(法国)
最佳男演员:李思利.霍华德《卖花女》(英国)
最佳女演员:瑙玛.希拉《绝代艳后》(美国)
第七届(1939)
最佳意大利影片:《阿布纳.梅西阿斯》
第八届(1940)
最佳外国影片:《驿站长》(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阿尔卡扎尔之围》
第九届(1941)
最佳外国影片:《克鲁格总统》(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钢盔》
最佳导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剧演员》(德国)
最佳男演员: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意大利)
最佳女演员:路易斯.乌尔里奇《安奈利》(德国)
第十届(1942)
最佳外国影片:《伟大的国王》(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槟加西》
最佳男演员: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枪击》(意大利)
最佳女演员:克.苏德鲍姆《伟大的国王》(德国)
第十一届(1946)
最佳外国影片:《大地之光》(美国)
第十二届(1947)
最佳外国影片:《罢工》(捷克)
最佳意大利影片:《悲惨的追逐》
最佳导演:亨利.乔治.格卢佐《巴黎警局》(法国)
最佳男演员:皮埃尔.费斯内《文森特先生》(法国)
最佳女演员:安娜.玛格纳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意大利)
第十三届(1948)
最佳外国影片:《王子复仇记》(英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在罗马的阳光下》
最佳导演:格.沃.派勃斯特《审判》(奥地利)
最佳男演员:恩斯特.多伊奇《审》(奥地利)
最佳女演员:珍.西蒙斯《王子复仇记》(英国)
第十四届(1949)
圣马克金狮奖:《曼侬》(法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沼泽的蓝天》
最佳导演:阿.吉尼那《沼泽的蓝天》(意大利)
最佳男演员:约瑟夫.科顿《珍妮的肖像》(美国)
最佳女演员:奥丽薇.迪.哈弗兰《毒龙潭》(美国)
第十五届(1950)
圣马克金狮奖:《裁判结束》(法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员:萨姆.杰夫《夜阑人未静》(美国)
最佳女演员:埃莉诺.帕克《铁窗红泪》(美国)
第十六届(1951)
圣马克金狮奖:《罗生门》(日本)
最佳意大利影片:《自由市街》
最佳男演员:让.加宾《黑夜是我的王国》(法国)
最佳女演员:费雯丽《欲望号街车》(美国)
第十七届(1952)
圣马克金狮奖:《禁止游戏》(法国)
最佳导演:沟口健二《西鹤一代女》(日本)
最佳男演员:弗雷德里克.马区《一个推销员的死》(美国)
第十八届(1953)
圣马克银狮奖:《雨月物语》(日本)《红杏出墙》(意大利、法国)
最佳导演:亚温.李斯《四张广告》(美国)
最佳男演员:亨利.维尔伯特《没有忏悔的神》(法国)
最佳女演员:莉莉.帕尔默《四张广告》(美国)
第十九届(1954)
圣马克金狮奖:《罗密欧与朱丽叶》(意大利、英国)
圣马克银狮奖:《在码头》(美国)《七武士》(日本)
最佳男演员:让.加宾《不要碰珠宝》(法国)
第二十届(1955)
圣马克金狮奖:《诺言》(丹麦)
圣马克银狮奖:《跳来跳去的女人》(苏联)
最佳男演员:肯尼思.莫尔《亲情深似海》(美国)
第二十一届(1956)
最佳男演员:布尔威尔《巴黎横断面》(法国)
最佳女演员:玛丽亚.雪尔《酒店》(法国)
第七十一届(2014)
最佳影片金狮奖:罗伊·安德森《寒枝雀静》(瑞典)
最佳影片评委会大奖:约书亚·奥本海默《沉默之像》(丹麦/挪威/芬兰)
最佳导演银狮奖: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邮差的白夜》(俄罗斯)
最佳男演员:奖亚当·德利弗《饥饿的心》(意大利)
最佳女演员奖:阿尔芭·洛瓦赫《饥饿的心》(意大利)
评委会特别奖:卡昂·穆德西《锡瓦斯》(土耳其)
第七十二届(2015)
最佳影片金狮奖:洛伦佐·维加斯《来自远方》(委内瑞拉)
评审团大奖:查理·考夫曼《失常》(美国)
最佳导演银狮奖:帕布罗·查比罗《犯罪家族》(阿根廷)
最佳编剧奖:克里斯蒂安·文森特《貂》(法国)
最佳男演员奖:法布莱斯·鲁奇尼《貂》(法国)
最佳女演员奖:瓦莱莉·高利诺《为你着想》(意大利)
评委会特别奖:艾明·阿尔珀《封锁》(土耳其)
最佳新演员奖:亚伯拉罕·阿塔哈《无境之兽》(美国)
第七十三届(2016)
最佳影片金狮奖:拉夫·达兹《离开的女人》(菲律宾)
评审团大奖:汤姆·福特《夜行动物》(美国)
最佳剧本奖:诺亚·奥本海姆《第一夫人》(美国)
最佳导演奖: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战争天堂》(俄罗斯)、阿玛特·伊斯卡拉特《野蛮地区》(墨西哥)
最佳男演员奖:奥斯卡·马丁内兹《杰出公民》(阿根廷)
最佳女演员奖:艾玛·斯通《爱乐之城》(美国)
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奖:葆拉·贝尔《弗兰茨》(德国)
评委会特别奖:安娜·莉莉·阿米普尔《劣质爱情》(美国)
第七十四届(2017)
最佳电影金狮奖:吉尔莫·德尔·托罗《水形物语》(美国)
评审团大奖银狮奖:萨缪尔·毛茨《狐步舞》(以色列)
最佳导演银狮奖:泽维尔·勒格朗《倾尽所有》(法国)
最佳男演员:Kamel El Basha《羞辱》(黎巴嫩)
最佳女演员:夏洛特·兰普琳《汉娜》(法国)
最佳剧本奖:马丁·麦克唐纳《三块广告牌》(美国、英国)
评审团特别奖:沃威克·桑顿《甜蜜的国度》(澳大利亚)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演员奖:查理·普拉默《赛马皮特》(英国)
第七十五届(2018)
金狮奖最佳影片奖:阿方索·卡隆《罗马》
银狮评委会大奖:欧格斯·兰斯莫斯《宠儿》
最佳剧本奖:乔·科恩、伊桑·科恩《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
银狮最佳导演奖:雅克·欧迪亚《希斯特斯兄弟》
最佳男演员奖:威廉·达福《永恒之门》
最佳女演员奖:奥莉薇娅·柯尔曼《宠儿》
评审团特别奖:詹妮弗·肯特《夜莺》
新晋演员奖:巴凯里·甘纳巴《夜莺》
第七十六届(2019)
金狮奖最佳影片:《小丑》导演:托德·菲利普斯
评审团大奖:《我控诉》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最佳剧本奖:杨凡《继园台七号》
最佳导演奖:罗伊·安德森《关于无尽》
最佳男演员:卢卡·马里内利《马丁·伊登》
最佳女演员:阿丽亚娜·阿斯卡里德《世界的胜利》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奖(最佳新人奖):托比·华莱士《乳牙》
评委会特别奖:《黑手党不再是曾经》导演:弗兰科·马雷斯科
⑽ 电影可以说是发生在其他艺术交叉点上这一句出自哪里
电影可以说是发生在其他艺术交叉点上这一句出自费雷里赫。
电影是一种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字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起来,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
电影发展:
在1888-1895年期间,法、美、英、德、比利时、瑞典等国都有拍摄影像和放映的试验。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1889年,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后,又经过5年的实验后,发明了电影视镜。
他将摄制的胶片影像在纽约公映,轰动了美国。但他的电影视镜每次仅能供一人观赏,一次放几十英尺的胶片,内容是跑马、舞蹈表演等。他的电影视镜是利用胶片的连续转动,造成活动的幻觉,可以说最原始的电影发明应该是属爱迪生的。他的电影视镜传到中国后被称之为“西洋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