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张图,有个穿着迷彩服的外国男在敬礼的,是什么电影的啊
出自《兄弟连》
http://ke..com/view/14944.htm
原图: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tn=imagedetail&word=%D0%D6%B5%DC%C1%AC&in=32221&cl=2&lm=-1&pn=13&rn=1&di=33399968055&ln=2000&fr=bk&fm=bk&fmq=1323327621309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3&-1&di33399968055&objURLhttp%3A%2F%2Fpic.vfvg.com%2F122%2F6.jpg&fromURLhttp%3A%2F%2Fpic.vfvg.com%2F122%2Fread_6.html&W950&H713
2. 敬礼动作,在欧美电影看到男士向女士敬礼时,手在胸前做几个动作然后弯腰鞠躬,请问谁知道具体动作细节
没有动作,就是把手放在胸前
3. 谢耳朵经典动作史波克手势的来源
伦纳德·尼莫伊
4. 一部美国片子,和军人有关的
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这个
片名: 深入敌后/天击战线
英文片名: Behind Enemy Lines
IMDB: 0159273
导演: 约翰·摩尔 John Moore
编剧: Jim Thomas
John Thomas
主演: 吉恩·哈克曼 Gene Hackman
大卫·基恩 David Keith
欧文·威尔逊 Owen Wilson
托德·鲍耶斯 Todd Boyce
类型: 战争
级别: PG-13(美)13岁以下慎看
片长: 106分钟
国别: 美国
出品公司: 20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
上映日期: 2001年11月17日
内容介绍 :
剧情简介:
有能力、有干劲的年轻上尉克里斯(欧文·威尔逊)出发执行他复员前的最后一次任务。他和队友兼好友迈克飞越波斯尼亚上空,按惯例进行地面拍照时,不幸被击落。正在克里斯发出呼救信号时,迈克被塞族秘密军事领袖杀害了。克里斯在陌生的土地上逃亡,努力向拯救地靠近。路上,他无意中发现了被塞族屠杀的穆族人的大片墓地。他意识到自己和迈克在飞机上一定无意中拍到了这个秘密,这也是他们被击落、迈克被谋杀的真正原因。
美军指挥官瑞格特上将(吉恩·哈克曼)希望尽一切力量拯救克里斯,但却受到北约司令官出于政治考虑的阻挠。时间一点点过去,克里斯的情况越来越危急,瑞格特决定孤注一掷。
■ 幕后
影片首映礼已于11月17日在北岛海军空军基地举行。主演欧文·威尔逊很特别地乘坐一架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攻击机出席了有关活动。触发《深入敌后》编剧灵感的是一桩真实事件:1995年,美国空军飞行员Scott O'Grady驾驶的飞机在波斯尼亚被击落,Scott被成功营救。
5. 看美国电影时有一种敬礼,好像是敬完礼向前一甩,再放下,这是什么礼
也不是说什么礼,他们敬礼是看人的。跟将军还有首长就是那种礼。
6. 美军飞行员的一个敬礼动作怎么做的就是手指太阳穴往前一挥。看起来挺帅的 什么意思怎么做
敬礼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姿势或行动向对方表示致敬的身体动作或类似行为。
美军在通常敬礼的时候要随意些或者说个性些,所以有平、竖。。。。。看下《护送钱丝》一类的电影或者是美军在国家公墓换岗的视频有不少敬礼的镜头。
一、举手礼
举手礼的起源已经不可考证,通常有两种说法,一是古罗马军团士兵(或欧洲中世纪参加比武的骑士和武士)举手作遮挡阳光状,以表示对上级(或观看比武的贵妇)的尊敬;一是与握手的用意相同,向对方显示自己手中没有武器。不过,比较正确且有根据的说法是:中古时期的欧洲,当骑士在路上交会时,会以右手掀起头盔,让对方看清楚自己,以表示尊敬,而这个动作进而演变为后来的举手礼。
国际上常见的举手礼方式是右手五指并拢、手掌伸平,举至右眉或右太阳穴附近位置,然后放下。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军队中,行举手礼时手掌的方向通常为向下,英国则是手心向前。大多数国家规定,军人在戴军帽时才可行举手礼,但是美国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军队规定在穿军服、不戴军帽的场合也可以行举手礼。波兰军队的敬礼方式为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其他三指握拳。
在法西斯时代的意大利和西班牙,以及纳粹德国,法西斯党徒和党卫军的举手礼方式为右臂平举,略微上抬,手掌平伸,手心向下。这种敬礼方式被认为是源于古罗马的举手礼。
二、注目礼
俄罗斯、中国、美国等国的军事条令中,规定注目礼为军事礼节的一种。注目礼主要用于检阅或仪仗中不便行举手礼或举枪礼的士兵。行注目礼时,敬礼者呈立正姿势,注视受礼者,并目迎目送(通常转动头部的角度不超过左右各45度)。俄罗斯军队中,敬礼者还要将头部抬起约30度左右。
7. 电影大黄蜂 约翰塞纳跟大黄蜂敬礼 大黄蜂举起一只手模仿哪部电影
《早餐俱乐部》
8. 盘点电影《长津湖》令人震撼的三个镜头
“准备买水果手机的,看完《长津湖》就不想买了。”
“看了《长津湖》,我儿子说再也不过圣诞节了。”
这是很多网友看完《长津湖》的心声。还有一部分网友表示不敢看,因为怕忍不住。
70年之后的我们感受都如此心痛,更别提当年那些亲身经历战争的人了。
《血战长津湖》书中提到,中美军人都不愿回忆长津湖之战,因为这一场血战太过于残酷。两个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的惨烈交手,让我们感受到战争对人类的伤害是多么残酷与无情。
电影真实还原了当年的惨烈,真实诠释了志愿军的无畏和勇敢对精神。
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军海陆空全方位作战,有飞机、坦克、装甲车。而志愿军只有单一地面部队,况且很多武器在极寒的天气下都无法正常使用。等于说这是一场平面(陆军)对立体(海陆空三军)之战。
在物资补给方面,美军吃着火鸡、火腿、面包,穿着厚厚的防寒服。而志愿军只有冻硬的土豆,单薄的军衣,还要在冰天雪地里埋伏。
这是一场力量非常悬殊的战役,但最后美军遭受了重创,我们可以想象志愿军们付出的努力。
影片共2小时56分钟,算是很长的一部电影了,但看完后却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们好像并不介意它再长点。有网友说直到看完还不想起身,实在太震撼了。
看完还不想起身,这算是我们对一部电影的最高评价了吧。
真正的好电影不需要什么大美女主角,也不需要跟我们讲太多大道理,真实还原当年的经过就足以震撼观众。而这部《长津湖》还原度相当高,它不同以往的抗战片,拍成大胜利、皆大欢喜的结局。
我认为战争片不管最后结局如何,多少还是得带点“沉重”的味道,因为毕竟有很多人牺牲了性命,这才不乏真实性。
而《长津湖》它最后的结局是胜利,但是我们看到其胜利的代价也是相当大的,这就是真实的历史。这才能让我们后辈体会到胜利的来之不易。
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下,影片中最震撼我的三个片段。
毛岸英通知吴京饰演的伍千里,说有任务,需要迅速赶往长津湖新兴里1100高地。
伍千里问了句:“什么时候出发?”
毛岸英沉默了大约3秒钟。
伍千里没再等什么,给了指导员一个眼神,然后立马站起来,果断而坚定地喊道:“全体都有,五分钟整理装备,准备出发。”
那没有台词的几秒钟,是男子汉们之间神圣的默契,是军人身上无需多言的使命。
杨根思的镜头并不多,但是却被我们都记住了。
当美军坦克冲上来时,杨根思(后被封为特等功臣、特级战斗英雄)大喊谁有手榴弹时,竟然没有任何人回应他。杨根思一回头,发现所有的同胞们都已经倒下了。
那一刻,他没有任何犹豫,抱着炸药包冲向敌人,最终和敌人同归于尽。
正是有杨根思这样的人,这样的忘我的精神和拼搏意志,胜利才能属于我们。
这不仅仅是我,应该是所有人都震撼的一个画面
美军在撤退途中,一个美国士兵报告长官前方有敌人。美军长官便下车查看,当时的画面震撼了这位对手,也震撼了我们每一个人。
一个连的士兵全部被活活冻死,成为壮观的冰雕连。他们的生命以进攻的姿态永远定格在那一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还睁大眼睛,保持高度警惕执行任务。电影中的这个镜头诠释得也相当震撼。
当时长津湖区域的气温最低达到了零下四十度,极度严寒。由于志愿军是从东南沿海紧急抵达朝鲜的,他们身上穿的衣服仅能抵御华北地区的温度,所以当年冻死的人数非常多。
影片中有个细节动作。美国军官看到这些都冻住的士兵,脱帽致敬后说了句:“面对如此有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无法战胜他们。”
这个动作也正呼应了雷排长对新兵伍万里说得那句:“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才是真正的硬气。”
真实历史上或许没有这个脱帽敬礼的动作,但是美国人输得心服口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纵观世界战争史,也只有中国,只有中国的军人才有这样的战斗精神。
志愿军们以超乎人类极限的意志坚持到最后,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狂妄计划。长津湖战役也成了朝鲜战争的拐点。
电影中的台词说得很好:“这场战,如果我们不打,那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我们打完了,他们就不用打了”
此时此刻看此文的我们,正是他们口中的下一代。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
参考文献:
《血战长津湖》
《巨人的较量:抗美援朝高层决策》
9. 有个机器人电影,有一幕是一个男的敬礼,然后一群机器人敬礼,群众欢呼。。然后从天而降了一个很像奥特曼
你要找的电影名字叫做《钢铁侠2》,主人公:托尼
按照你描述的场景来看:美国军部武器供应商贾斯汀.哈曼因为研制出了新式机器人海、陆、空三军部队,而召开了一场武器展览会,由上校詹姆斯.罗茨身着从托尼那穿来的钢铁战衣带领三军机器人向所有观众敬礼,其实这时候舞台上所有机器人包括詹姆斯.罗茨上校都已经被托尼的死敌伊凡远程控制,而这时已经得知事情原委的托尼从会场外飞来化解危机
这部影片确实场景震撼,值得一观!
望楼主采纳!
10. 推荐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
《长津湖之水门桥》讲的就是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在水门桥-一个小片段故事,这个桥的跨度达8.8米,实际情况来说,他并不是一座桥, 而是日本人修建的-一个黄草岭水电站的水坝。顶坝则是公路运输,这场战役是抗美援朝中战争是最艰苦,最顽强,也是最残酷的战斗,就在结束战斗的那天夜晚,由于连日降雪,黄草岭地区气温突然下降到零下40度。志愿军身穿薄棉衣埋伏于冰天雪地之中,最后战士们都被冻死成了”冰雕“,虽然这次战役没有胜利,但是志愿军的精神令人感到特别的震撼。
1950年11月月底。宋时轮指挥的中国志愿军第9兵团。与美国王牌部队展开了异常激烈的战斗,就在中国志愿军战士们取得了非常大的胜利,就要歼灭美国大名鼎鼎的"北极熊团“时,美军撤退到古土里。美军各个部队总得的人数达到1.4万余人,各种的车辆已经1400多辆,他们要想到达真兴里地区,那是要通过两个地方。一个就是古土里西南5.6公里的水门桥,另一个就是黄草岭山谷下2公里"U"行的单车道。
在长津湖战役发起之时,宋时轮就将目光盯在了黄草林和水门桥的地方。志愿军20军早就派出侦察营60师的180团,在这一带地区专门破坏黄草林的铁路桥,公路桥等交通要道。11 月29日夜,师长鹏飞命令郭荣熙急速去往黄草岭地区,负责炸毁水门桥,郭荣喜经过紧张的作战,率领小分队炸桥成功。不料,美国的工兵部队能力很强,很快就又建起了一座木桥。郭荣熙在12月4日夜晚,又带领小分队。第2次将美国建立的木桥炸毁,可是美国的工兵部队速度超出了郭荣启的想象,很快-座简易的钢桥又矗立在水门桥上,上级为了完全消灭美军陆战1师,又派出了两个连,进行第3次炸桥任务。12月6日夜晚,郭荣起经过艰苦的作战,冲破重重关卡,又-次把桥炸飞。但是美国用8架运输机,经过1000多公里的飞行。又- -次投送架桥的物资在美国的防御阵地,一天之后, 水门桥又恢复了通行能力。
虽然水门桥被修复,美军如果想撤退。还要经过黄草岭"U"形的单车道。但是志愿军早在这里埋伏好了60师180团1营2连,美国经过整整一天的进攻。 黄草岭1801高地岿然不动,美国陷入了绝境,但特别让人遗憾的事。就要结束战斗的那天晚上,因为连连天降大雪。黄草岭地区气温骤然下降到零下40度,战士们埋伏在冰天雪地里,硬是被冻成了"冰雕连"!12月9日美军向1081高地发起进攻,出奇的顺利,等到他们占领高地发现,志愿军战士早已牺牲,都被冻死在了阵地。上,仍然保持着战斗的姿势,美国将士也被震撼,纷纷向勇士们敬礼。
战后,宋时轮向志愿军司令部发去电报。毛主席看到"战斗打响之后,该连无一人站起,到打扫战场时发现,全连干部,战士成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上,细查尸体,无任何伤痕与血迹。"毛主席把帽子摘下来,默哀良久。
这就是《长津湖之水门桥》讲述:我们伟大的中国志愿军用最简陋的装备,极少量的兵力,凭借着钢铁一般的意志, 顽强的战斗力,英勇无畏的精神,硬抗美国第一王牌师。差点儿将他们全部歼灭在长津湖。这样可歌可泣的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