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提高我国电影贸易国际竞争力
中国电影在2012年不断开拓进取,绘就了新的历史篇章。据统计,2012年国内共生产故事影片745部,全年各类电影总量达893部,全国电影总票房达170.73亿元,同比增长30.18%。而国产影片票房,则达82.73亿元,约占总票房的48.46%。其中,类型片创作趋向活跃,电影票房创下纪录。国产影片创作在2012年的变奏、转折与发展,和其它重要艺术现象一样,是其所处的时代、现实和社会的创造物。中国电影创作及市场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革,很显然已经融入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新语境的表现内涵、形式呈现出的交织关系中,中国电影的成就、矛盾与丰富性,蕴涵其中。
但是,就在国内市场快速崛起的同时,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的海外市场在逐年急剧萎缩,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在本土市场上大获全胜,却无法开拓海外市场。《赤壁》、《投名状》、《泰囧》等都成为败走西方主流电影市场的典型例证。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上的弱势地位,亟待改变。
2012年2月中旬,中美间达成了一项扩大中国进口好莱坞3D等特种电影的协议,显示中国电影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趋向。显然,政策由充分发挥护航作用改变为更为开放的情况,类型电影生产、电影产业、市场及技术发展势头不减,迅猛异常。但与此同时,真正实现中国电影和海外市场的无缝对接,却缺乏有效性和持久力的政策举措与策略。
我们看到,一方面,进口大片数量的增加对国产影片和中国的电影市场在票房、技术、艺术以至文化内容上的冲击明显。另一方面,中国电影“走出去”又面临好莱坞的强势话语。好莱坞对国产片创作无疑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国外商业电影,构成了全球化的市场竞争、艺术、技术与文化语境。
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及其实现的关键,是如何实现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转型。它包括对内通过华语电影的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中国电影;对外采取区域化市场开拓的方式,针对不同区域的特性制订不同的竞争对策。电影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力,有力地证明了电影在时代文化复兴与文化建设中的位置。中国电影海外竞争策略可行性所涉议题内容丰富,有着很强的开放性和广阔的探索空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现实针对性和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回望有史以来中国电影在海外发行、海外推广以及两岸多地积极开展合作、推进中国电影实现国际化转型和提升传播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进程,系统、全面、深入探讨其在商业经营、内容、生产、融资、推广及大中华地区的合作与融合诸方面新的发展、互动与创新,努力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尤其实现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意义重大。
2012年11月中旬上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前四天的票房即达1.01亿元,截至12月31日,获得5.71亿元票房。但是李安的这部影片的成功,并非仅仅反映在票房上。影片中,碧海蓝天、发光的鱼、斑斓老虎以至人与虎的离奇故事,它们的故事意涵、影像和被美丽画面所包蕴的人性、神性和东方文化问题,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东西,成为美妙观影的记忆。
李安的电影创作给我们提出重要的参照与警醒。很显然,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改变中国电影内容生产的短板和总体竞争乏力的现状,在世界电影市场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态势,体现了强烈、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果说实现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转型是开拓海外市场的总体战略,那么明确区域化市场开拓、在内容生产、数字技术、投融资及推广等方面实现国际化转型则是具体战术。中国电影需要积极应对社会、产业和文化发展挑战,把握社会和文化发展,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确立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的坐标。面对好莱坞的全球化战略,中国电影要在学习好莱坞国际化的经验的同时开辟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影海外拓展与责任又该如何把握?在电影观念与电影实践发生巨变的当下,如何更好地进行中国电影的生产、经营、融资与推广,华语电影需要做怎样的合作与融合?这些都是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建构中重要的时代性命题。
面对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的问题,需要进行系统、深层的研究,提出海外市场竞争策略的路径。海外电影市场现状与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深层问题联系紧密。随着中国国内电影产业的崛起,拥有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升级为电影强国的重要标志。拥有海外市场关键在于实现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转型,以区域化市场开拓的方式把海外市场划分为北美、欧洲、俄罗斯、东亚及东南亚等地区。另外,从中国电影史的角度也可以看出走向海外市场的经验,比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神怪片、武侠片对东南亚市场的占领以及七八十年代香港功夫片对国际市场的号召力。中国电影目前的海外市场状况相比历史上和好莱坞还有很大的差距,急需在内容生产、融资渠道、推广营销等环节上加强海外市场的观念。
国际化转型涉及电影的内容生产策略。内容生产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观众情感的生产,观众看电影是为了体会他们自己的情感,因此电影作为一种娱乐形式,一定要与观众产生共鸣或被认同。中国电影在类型上比较单一,只有武侠和动作片能够走向海外,拥有较强的竞争力。新型中国电影将以武侠片、动作片为切入点,带动类型多元化实践,拓宽片种,积极进行电影类型美学创新。在影片叙事策略上也需要进一步国际化,用国际流行的电影语言、叙事惯例来讲述中国故事。此外,在商业类型片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也重视艺术片的国际化,进一步巩固艺术片在国际电影节中的位置。
电影的融资形式越来越丰富,电影的工程越来越庞大,这也就给推动、孵化这个产业留出了许多空间与可能。迅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在融资方面的需求、对基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凸显,因此,研究中国电影业融资特点、总体投融资结构以及融资渠道和效果是必要的。推广模式包括政府主办、商业宣传、民间活动和媒体传播等,特别是以互联网为首的技术进步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技术创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国电影应该在创作阶段就结合不同海外市场设定推广方案,用科学的方式来推广和宣传,这是中国电影开拓海外市场的关键所在。
无疑,电影转型中的产业交叉为海外市场竞争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动力。随着新媒体、数字技术及业态的发展,传统电影正在走向“大电影”。无处不在的影像与数字科技互为因果,“大电影”的数字化趋势为其带来质的改变和提升。数字化的全面作用、互动技术的运用,使得胶片电影生产的格局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大电影”通过视觉形象、独特的数字化手段和视觉意义创造出共同的精神世界,进而通过数字化传播与放映使它对业界和社会发生更为广泛的影响。在“大电影”时代,传播形式的多元使电影形态多元化,微电影、手机电影等多种视频形式的兴起,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影院电影形态。与此相对应的是,电影产业也出现复合化趋势,电影与游戏、互联网等其他文化产业的紧密交叉,完全改变了电影的业态特征,这为中国电影的海外竞争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数字电影是新型中国电影的载体,也是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市场的主要类型。
还需要看到,大中华地区电影的合作与融合,包括合拍片在海内外票房市场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份额,并进而成为全球电影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内地电影产业的崛起,两岸三地平行发展的格局被打破,合作与融合成为主流趋势,华语电影无论作为一个文化发展共同体,还是经济产业复合体,在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华语电影的生存依赖于地域文化,要拍出有深度、吸引观众的作品,背后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文化,是价值观的传播。从中国内地电影与香港电影、台湾电影的融合,再到与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携手合作、追求共赢的未来发展格局,这将是新型中国电影拥有海外市场的基本路径。
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竞争与国际传播,促进中国电影业的发展与繁荣,把握中国电影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纬度,对推进中国电影国际化转型和市场竞争乃至世界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逐渐建立起新的多样性的创作格局及新的国际化转型趋向,为明天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藉此推动文化进步,造福人类,受到人们更多瞩目和期待。
2. 为什么国内不引进俄罗斯电影
其实,中国近几年引进的俄罗斯影片并不在少数,甚至民间组织和政府部门也在促进中俄两国文化交流与沟通合作方面下了不小的功夫。只是,俄罗斯引进片在中国电影市场表现上,成绩并不太理想。
截至目前,纯俄罗斯本土引进片票房最高的是《冰雪女王3:火与冰》(豆瓣评分4.7),但票房仅为7400万元,并未破亿。而真正的俄语电影内地冠军,则是2013年上映的《斯大林格勒》,票房不到7200万。
3. 全球十大电影市场
全球十大电影市场:
NO1: 北美
NO2:日本
NO3:英国{大不列颠+爱尔兰+马尔他}
NO4: 法国
NO5: 韩国
NO6: 德国
NO7: 意大利
NO8: 西班牙
NO9: 俄罗斯
NO10:中国内地
4. 国外电影强(世界各国电影综合实力15强排名)
国外电影强(世界各国电影综合实力15强排名)5. 国内很少能看到俄罗斯的影视作品,俄罗斯的文化输出为何如此之少
其实,中国近几年引进的俄罗斯影片并不在少数,甚至民间组织和政府部门也在这方面你做了不少的工作。只是俄罗斯的作品在中国的反响并不理想,俄罗斯《冰雪女王3:火与冰》豆瓣评分才4.7,票房仅为7400万元,《斯大林格勒》,票房不到7200万。
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作品的题才和文化的差异,首先俄罗斯电影没有美国大片气势恢宏的气势,也不像印度片那样接地气、能够引人共鸣。其中一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差异,俄罗斯电影大部分都是关于国家历史战争,因为历史和文化背景都有较大的距离,难以让中国观众产生共鸣。
但是俄罗斯也在这方进行了改变,如今的俄罗斯喜剧电影,基于苏联的基础,拥有大量的传统俄罗斯风情,本土风格十分突出。同时,在故事创意上俄罗斯电影一直关注本土风俗、苏联时代的集体主义精神、运动竞技等大国文化仍能在电影中寻觅踪迹,但比起早期喜剧片来说,俄罗斯电影也在向轻松愉快的喜剧风格逐渐转变,少见阴暗沉重的社会批判内容,风趣幽默的情节开始越来越多。这一点在典型的体育电影《花滑女王》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6. 国外也会播我们中国的电影吗
会的,商业大片就一定会放,而且欧洲影院经常会买我们的文艺片,像贾章柯(不知名字是不是打错了……)他们的电影在欧洲还挺有市场的
7. 2021中国电影的年票房是472.58亿,这在全球处于什么地位
每个国家的电影都有属于他们的辉煌时刻,然而对于中国的影迷朋友们来说,国内的影视市场已经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的影迷朋友们都只认为国内的导演只能够拍摄一些剧情片,然而2021年却打破了大家的固有印象。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国产电影的票房达到了472.58亿元人民币。以此数据霸占了全世界票房排行榜的第1名,这足以说明我们在2021年所做出来的电影成就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办法可以比拟。
当然,虽然在过去一年里面,我国的电影行业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发展,但是在很多的方面却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已经开启了工业化电影的进程,但是在一些科幻片的打造和制作上面和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这个差距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慢慢的被抹平。也期待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电影新人频繁出现。
8. 为什么国内几乎看不到俄罗斯的电影电视剧歌曲动漫
《在那1941年》是一部反映“二战”的连续剧。旷日持久、残酷的“二战”是世界人民心中永远的伤,这段黑暗的历史被以各种方式记录保存下来,当事人为之落泪,后人为之警醒。
央视8台海外剧场已经引进,译制版,并已经播放。
目前在这个商业化的社会上。俄罗斯的软实力确实比不了美国甚至是日本。但是俄罗斯对前独联体国家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巨大的。
俄罗斯是一个有底蕴的国家没理由会这样沉寂下去的。
9. 中国的电影在世界范围是什么水平
我觉得中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就是出于一个上升期,没有特别大的地位。这五部最高水平的中国电影,在全世界影史上也是顶尖的。
霸王别姬,93年戛纳金棕榈让陈大导演的身上镀上了一层金,虽然有人说这是他父亲指导的。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那?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经典佳片。而金棕榈也是实至名归。从影片里我们能看到爱恨情仇,更能看到整个社会的变迁。历史总是这样,带走了时间,把沧桑和思索留给我们。就如程蝶衣的那句“说好一辈子就一辈子,少一天,一分,一秒,都不叫一辈子。”
10. 对俄议员提议引进中国影片替代西方影片,网友是如何回复的
对俄议员提议引进中国影片替代西方影片,网友也都是纷纷持赞同意见的。因为战争确实导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于俄罗斯进行了严重的制裁,大到手机、钱财,小到宠物、影视、文化。可以看出美国的这一做法,势必想要跟俄罗斯抵抗到底,但是俄罗斯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不管怎么样,小编的心还是站在俄罗斯这边的,因为小编认为俄罗斯是中国最好的朋友,所以在俄罗斯遇难的时候,大家也都是希望俄罗斯能够渡过难关,早日取得胜利。小编也是这样想的,希望俄罗斯能够顶住这些困难,从而彰显大国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