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电影的特点有哪些
日本这些作品体现了日本电影题材的多样化,保持了导演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与民族传统,均被列为日本电影史上的佳作。黑泽明的《影子武士》还在第3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与外国合拍影片之风盛行,黑泽明和市川昆均分别与美国合拍过影片,其它艺术家也与欧洲及澳洲等国家合作拍片,这与日本电影事业不景气不无关系。
日本电影发展:
日本评论界认为,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电影在题材的选择及表现手法方面,均有较显著的变化,从而带来电影事业复兴的征兆。
1985年,日本首次举办第一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有来自世界42个国家的137部影片参加展映,观众达10余万人次。这一年电影界涌现出不少初露锋芒的年轻导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为相米慎二,他导演的《台风俱乐部》(1985年)及《雪的断章──热情》,均系采用长镜头摇拍的独特手法,技巧难度较大。
⑵ 日本电影现在在世界是一个什么地位为什么日本人的电影拍摄的内容差异那么大
日本电影,领先亚洲的水准,其中不乏一些好片可以和奥斯卡获奖影片竞争。也许那些所谓的特效大片不如国外,但是日本的电影胜在剧情。可以说如果给世界家庭感情电影排名,十名里面有四名是日本的影片,不是开玩笑的,不谈之前老派导演,就是是枝裕和拍的几部情感片,很少有人能做到那种平凡之中不乏温馨情感,也不会让人觉得有视觉疲惫的效果。
⑶ 日本的电影业那么发达,为什么日本的国际巨星却很少
人才发展的问题是日本影视人才在动画方面相对较大,无论是编剧,配乐还是导演, 但是,来自日本的董事人数很少而且很好, 世界上最权威的电影得分是200,日本有十几部电影和漫画, 其中,黑泽明和宫崎骏占日本人名单的一半, 日本的电影业相当发达, 您提到的日本电影的地位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您的电影巨星也很多,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观看日本戏剧的人数显然比日本电影多, 人们更愿意学习偶像,而不是了解强大的偶像(例如成龙在中国之类的东西), 在一些青年电影中演戏,让他被任命为电影巨星是很奇怪的,因此,他当然只能被称为日本戏剧之王, 至于超级巨星,例如:以金城郎和其他人为例,网络会知道的。
⑷ 日本电影在国际上是个地位有能力排在世界前5里吗
根据该国电影工业实力,比如电影总产值,本土市场占有率,电影海外输出,电影工业体系完整性,电影人才储备等等,2016年排出的电影综合实力15强,日本刚好是第五。
⑸ 日本电影是什么水平
以前不错 现在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了 不过比中国要强一些 因为种种原因 日本人还是比较爱看电影(窃以为是D版不好找的原因)
日本电影在国际上一直有相当影响力,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望乡》、《啊,野麦岭》、《人证》、《追捕》等一批佳作曾迷倒无数中国观众。
不过,WTO之后,日本电影市场没有官方保护的完全自由态势,也令其和中国、印度等许多国家一样遭遇好莱坞大片和“韩流”袭击。本次影展的策展人高秀兰女士说,正因如此,近两年日本官方开始扶持本国电影,拨出19亿日元作为拍摄基金,现在,日本一年拍600部电影(当年上映的约300部),票房收入达800多亿,全日本的票房收入是中国的20倍。
日本电影从1899年拍摄第一部影片开始,已有9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的进步电影创始人是佐佐元十。岩崎昶和佐佐元十根据德文转译的《苏联蒙太奇》一书对日本电影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岩崎昶写的《日本电影史》也在1969年译成中文。岩崎昶是一位中日电影的友好使者。 1920年到1930年期间,日本掀起“倾向文学”和“倾向电影”,在日本电影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者把电影完全当作战争宣传的工具。二次大战后日本电影的主要创作力量,也正是那些与“无产阶级电影同盟”有关系的一批艺术家。有些是与“倾向电影”相结合的佳作。战后日本电影中小津安二郎的《麦秋》等都起了揭露军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专制的积极作用。 到了50年代,日本电影的生产速度明显加快。最突出的是1951年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获威尼斯电影节大奖。日本一跃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电影大国。 到了1960年时,日本生产的影片数和影院数量都达到日本历史上的最高峰。日本的六大影片公司松竹、东宝、东映、日话、大映和新东宝都是垄断性大公司。拍摄了一些节奏明快、格调清新的影片。特别是日本著名的世界级导演黑泽明的《罗生门》、《活着》、《七武士》、《乱》等影片,代表了日本电影的最高水平,屡次在国际上获奖,他本人也被授予奥斯卡终生成就荣誉奖。 从60年代后半期起,日本电影由于受美国电影的倾销以及政治、经济等动荡不安的影响,有“日落西山”之感。为了寻找出路,除了创作思想朝西方电影靠拢以外,在制片路线和方法上也向西方学习:一是采取大公司的“巨片路线”,花大成本,请名导演、名演员等拍摄巨片,并花大资本进行宣传,以求取巨额利润。二是拍摄大量的暴力片和色情片。 在日本电影中,政治片也占一定比重。另一类题材是灾难片,这也是日本崇洋、崇美思想在创作上向西方靠拢的一种典型例子。日本电影以题材的多样性,风格的新颖性、思想的深刻性以及浓厚的民族色彩在世界电影园地中开辟了自己具有特色的一方花苑
⑹ 日本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如何
1920年到1930年日本电影属于一个高涨的状态,因为日本发起倾向文学和倾向电影活动,所以在那个时期使日本的电影骤然增多,大浪淘沙里面的精品也是不少,所以日本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的位置属于比较显著的地位。
⑺ 日剧在亚洲非常流行,为什么日本电影在国际上的受欢迎程度却很低
我蛮喜欢看日剧的 但是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日剧偏当地文化的更多 世界化的就显得少了吧 你其实只要一看到电视剧 只要看到那满满的精神气 和很容易满足的样子就很容易看出来这是日剧了 但是其实说真的 很多日本电影的色彩都有点偏动漫的感觉了,他们叙述的故事有点偏理想化和夸张 但是和其他国家的大片里面看到的那种科幻的动作的又不一样 可能这也是一个原因吧
嗯,其实日本的电影也还是有很多在国际上被看好的 你去看一下 在和你平时看的普通的日本电影比一下 你也许就会有所发现了 有些感觉形容起来是词穷的
国际上比较有名的日本电影:入殓师 楼上说的那个大师,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 情书 多的很 一时想不起来了
还有你的电影巨星也是有很多的,只是对于中国而言 日剧明显比日本电影看的人多 大家更愿意去了解偶像派而不是实力派(比如中国的成龙啊什么的) 偶像派演的都是些青春电影 那么他挂上电影巨星的称号是会很怪的 所以当然只能被称为日剧天王啦 至于巨星 举个例子:金城武 其他的你网络一下就知道了 记住 不要只网络偶像
⑻ 日本电影在国际上处于什么地位
日本电影动漫发展是特别的有优势的,大家都是知道,像热门的海贼王、七龙珠等等都是出自日本,在电影动漫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之前看过几部日本电影动漫,非常的好看,感人,特别的喜欢!
⑼ 日本电影在国际上的地位
说一下个人看法吧,我最早看的日影应该是改编川端康成文学作品的74年版《伊豆的舞女》,里面山口百惠拿着情人送的木梳在码头挥手告别的一幕真是记忆深刻,觉得那个时代拍出的电影很有意思,不同于香港电影那个年代,有黑帮老大恩怨情仇,导演很细腻的塑造一个少女的情窦初开,而且山口百惠的表演还没有现在日影的那种夸张表演方式,只是很淳朴的表达。同种类型可能让我想起另一部高仓健《幸福的黄手绢》同样是改编作品,给人都是一种暖意。黑白电影看得不多,有一段时间看黑泽明系列和一些老片子,多为一些神话鬼神改编作品,有点聊斋的感觉,可能拿到现代来看会觉得挺一般,但是觉得演员说词或者表情表现方式也并不会觉得特别突兀,天朝早期类似《庐山恋》的电影,大家有兴趣可以拿出来对比下…
近代以来的日影除了其擅长的鬼片和反映现代人黑暗面的电影外,美食片占了一部分,除了突出美食与自然界的相生相克外,每季日剧都差不多会有美食剧了,可能霓虹人和我大天朝人民都认同“民以食为天”这句真理吧,举这个例子不是说日本除了吃,电影就开始呈颓势,09年开始看讲都市传说题材的《世界奇妙物语》现在已经到了25周年纪念特别篇了,其中有的故事虽然仍觉得有点无厘头但是好似每一季都会给人留下点印象,然后积累下来其实就会觉得不接着看后续好像少了点什么。个人由于还在念书,所以看的青春片比较多,不可置否的说,觉得有很多青春片有点影响到我的三观,不是傻白甜玛丽苏那种啊啊啊比如《百万元与苦虫女》、《哪啊哪啊神去村》、《横道世之介》、《黄色的眼泪》、《不求上进的玉子》等作品,不会觉得无聊反而能看完反思自己,好像那些主角面对的问题自己也遇到过,解决办法虽然不同,但主线多是要鼓起勇气接受现实,泪眼含笑说:“顽张っ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