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欧美电影 > 美国英雄主义电影文化

美国英雄主义电影文化

发布时间:2022-10-19 10:32:32

美国电影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这对青少年有什么影响

强调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是能够激励青少年勇于追求梦想,但亦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即以自我为中心。电影结合了震撼人心的故事以及图像和音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所以观看电影可让人获得真切体验,观众潜移默化中会受到电影的影响。对人心灵产生重要影响的是电影蕴含的文化和价值观,积极正面的电影对人具有塑造所用。

电影中英雄是主角且在整个影片中被突出,其他事物则处于陪衬的位置,受到鼓舞的观众在观看这样的励志电影后斗志满满,相信自己也能像电影主人公一样,使成就十分辉煌。希望他人都能够配合自己则是个人英雄主义电影对人产生的负面影响,反映出电影中英雄无所不能在现实所造成的幻象。

② 为什么美国电影里面总会有一个特别厉害的英雄人物

大概是因为美国比较崇拜英雄主义吧,而且每一部电影里不是都应该有一个主角吗,既然是主角,那肯定要有比配角们高很多的特殊技能才能当上主角了,要不然在危险刚刚来临的时候就有可能已经死在了敌人的抢下,那观众看起来的多没意思啊,有的时候,观众喜欢看的就是大英雄打败坏蛋,拯救世界的桥段。

美国的英雄电影历来也是深受人们的喜爱,我觉得还可能跟观众内心的理想有关,每个人都可以在电影中的英雄身上,找到或多或少的自己身上的影子,他们那种面对困难,绝不认输,为了真理和正义决不放弃,为了保护世界,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都是很多人内心的一种渴望,所以看起来非常的带劲,其实,我们的世界就是由很多小小的英雄组成,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的世界才会如此美好。

③ 美国英雄主义电影 是什么意思

这跟美国的文化有关。他们精神文化的代表是《超人》超人可以失恋,可以辍学,可以遇到事业的低潮,可以留下眼泪,但是绝对不会被人击倒。他永远是不可战胜的。这就是美国英雄片的原则,他们不接受英雄被击倒或者失败,认为这是不可想象的。这点不像中国,在中国,悲情英雄更能吸引票房(如项羽)这样的。所以,简单说,典型的美国英雄主义电影就是主角儿自己拯救世界,虽然会遇到一时挫折,但是会依然战胜邪恶力量,坏人全部得到惩罚(如果要拍续集就不一定),好人结局美满,皆大欢喜的结局,体现主角的个人英雄主义。

④ 《蜘蛛侠:英雄远征》上映后,美国电影个人英雄主义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说起美国的电影,我们能够想到很多比较经典的作品,而且这些作品当中的电影人物都在表达着个人英雄主义。

比方说施瓦辛格系列电影都比较注重个人英雄主义,话题性最高,热议度最高的无非就是《终结者》。作为一个杀人机器,他永远充满了反转魅力,所有的事情自己扛,所有的难题自己解决,这就是这部电影当中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

另外,《铁血战士》也是一部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比较浓重的电影。剧中的施瓦辛格受到了外星不明生物的袭击,一个人突出了重重危机,替自己的队友报了仇。

所以,这些电影都告诉我们美国电影当中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形式,就是突出于个人的努力和付出。

⑤ 有什么关于讨论美国电影文化的书籍,最好是讨论英雄主义电影的

大萧条,二次大战,百老汇和好莱坞
2.
特征:童话,唯美和
乐观主义
3.
结语:关于美国电影的文化反思
附录:
(一)《
电影类型
:775种被界定的种类

⑥ 美国电影的特点有什么啊

1、个人主义是美国价值观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重视个人成就、崇拜个人奋斗,讲究个人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

美国电影是灌输个人主义的主要工具,从《蜘蛛侠》、《超人》再到《2012》,“救世主们”一次次让美国扮演拯救世界的角色,英雄来到地球是“为了美国式的真理和正义”,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认同美国具有拯救并主导世界强权地位的天然能力。

2、美国电影很注重镜头和叙述场景的精雕细琢,自由女神像、星条旗、曼哈顿街道都是时常出现的镜头。

无论是现代科技制作出来的震撼镜头,还是艺术浪漫的日常生活场景的展示,都会激起一部分观众对美国的向往。

3、美国电影善于将精神内核和商业外壳有机结合,价值观倾向被包装在具有强烈视听效果的表层结构之下。

美国影视产业不仅为美国带来巨额经济利益,带动了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推销了美国的价值理念,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国家形象传播的“美国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态”。

(6)美国英雄主义电影文化扩展阅读:

美国电影传播策略:

1、打造产业化的运作模式。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电影便形成企业生产模式,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商业化运作管理,实现生产制作与传播发行的紧密集合。

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条块分割,分工合作,责任明确。电影制片方、发行方与技术团队等通常是长期的固定合作伙伴,利益紧密相关。同时,美国电影的蓬勃发展和融资渠道广、资金雄厚密不可分。

2、实施全媒体的宣传营销。

在传统媒体时代,美国电影按报纸、广播、电视的视听说特点,三管齐下,打造全方位的电影传播路线。在新媒体时代,美国电影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使新旧媒体平台相配合,实施全媒体的营销策略

⑦ 美国电影为什么基本上都是个人英雄主义,而不注重团队

这和他们的文化有关,当然也跟他们在宣传的普世价值有关
美国的历史,本身从来就不是集体概念,都是个体概念,大多都是个人反对政府,反对集体,反对党等等。
而他们宣扬的普世价值,民主自由平等,要求就是人和人是一条线上的绝对平等,而民主要求个人有挑战集体的资格,强调个人价值
所以他们个人英雄主义到处都是,团体精神几乎没有
你看漫威的英雄题材套路,基本都是主角接到任务了,有坏人要破坏XXX,主角要去拯救世界了,然后找了几个人组了个小团队。但这个小团队,一个前女友一个男的,前女友一定会背叛男主角,和其他男的Sex,团队里有反派的人,女友还会反水捅主角一刀。
他们一方面整天强调要信赖,信任朋友。但是却做着各种出卖的事,在他们的文化价值里,朋友就是拿来背叛的
团体精神?不存在的

⑧ 美国式英雄主义的特点(最好来源于可靠资料)

美国英雄文化是个人主义、进攻性和绝对的自信
和欧洲国家相比,美国的英雄文化和这个国家一样年轻。作为移民国家,它的“英雄”不免带有旧大陆英雄文化的影子。但这个年轻国家自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不断开疆拓土,国力急剧膨胀,它所塑造的英雄,不论是“扬基”或是牛仔;不论是向西部扩张的白人移民,还是征战海外的美国大兵;普遍具有一种相似的特质:个人主义、进攻性和绝对的自信。风靡一时的西部片几乎都是一个模式:一个英雄单枪匹马打天下,最后功成身退,悄然消失。现代版美国大片中的英雄固然造型多样,背景各异,但本质上“美国英雄”只有一个造型:美国人自己的造型,只是他有时穿着牛仔的衣服,有时戴着越战的钢盔,有时又打扮成蜘蛛人甚至外星人的模样罢了。

哲学家色诺芬尼说过,如果牛也有上帝,它的上帝一定是牛的模样。在世界上到处充老大的美国人,其所塑造的“英雄”自然也是一副舍我其谁的老大做派。虽然美国内不时有一些人士对此不以为然,推出如《现代启示录》、《拯救大兵瑞恩》这类“把英雄还原成人”的影片,或《生于7月4日》等反思英雄文化影响的作品,但这一切恰恰生动说明了英雄文化和“美国式英雄”,在美国人中有多么大的市场和多么深远的影响。如今美国这样“简单”的英雄文化已深刻影响着世界,正如美国的其他文化一样。
一个英国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美国人落到了一群强盗手中。强盗头子发了善心,允许他 们在被处死前做最后一件事。英国人说他最后的心愿是写份遗嘱,强盗给他提供了桌椅纸笔;法国人说他临死前想再和女朋友亲热一番;美国人却站着不动。强盗头子问他的心愿 是什么。他说,他别的不想,只想让强盗头子在他的屁股上猛踢一脚。强盗头子被他这奇怪的心愿逗得哈哈大笑,毫不犹豫地在他的屁股上踢了一脚。老美挨了这一脚后,转身取出藏在身上的枪,把强盗们统统打死了。英国人和法国人见此情景便问那老美:你既然身上藏着武器,当初为什么不开枪,要乖乖做人家的俘虏?老美大惑不解地搔搔头,说:他们又没伤害我,我怎么能平白无故打死人呢?我之所以要强盗在我屁股上踢一脚,就是为了要取得报复的道义资格。 美国人非常看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他们一致推崇那种受大家喜欢、具有吸引力的人,因此他们总是希望能同别人无拘无束地接触,并结识更多的朋友。美国人互相交往时,不喜欢服从于别人,也不喜欢别人过分客气地恭维自己。美国人所担心的是被别人视为不易亲近的入而受到孤立,这对平民百姓来说,意味着寂寞;对政客们来说,则意味着竞选的失败;因此,美国人交朋友的特点是交情泛泛他们同大家的关系都十分融洽,希望给别人一个好印象,但是却往往缺乏那种可以推心置腹的知交。有位美国人对此曾作过十分中肯的评价,他说:“美国人能够与人一见如故,迅速博得对方好感;但是一周之后,他们会把你忘得干干净净,他们喜欢新东西;如同对待自己的旧车一样,他们也废弃自己的朋友;在结识人方面,没有人比我们更迅速,但在建立一种真正的友谊方面,却没有人比我们感到更为困难。”

美国人性格的第二个特点是独立进取,他们不喜欢依赖别人,也不喜欢别人依赖他们;美国人从小便养成独立奋斗、不依赖父母的习惯,在街上,每天清晨都可以看到十一二岁的男孩挨家挨户送报纸,不论风雷雨雪从不贻误。有些女孩很小便到邻居家去帮助照看小孩;他们的父母都认为让子女从小自强自立,对他们将来到社会上去生活大有裨益;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一生都以独立进取作为为人的宗旨;他们求学时,靠自己的成绩获得奖学金,靠半工半读挣取学费;成年后,他们纷纷离开父母,自立门户;一旦结婚成家,他们更是独往独来,要靠自己的本事在美国社会的生死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年青夫妇生儿育女,也完全靠自己抚育,不指望祖母或外祖母照顾孙儿孙女;当孩子们长大后,家庭就有所分工,一般说,做饭、洗衣、打扫房间是妈妈的事,修理用具、修剪草坪、擦洗汽车是爸爸的事,摆桌、洗碗是女孩子的事,收拾娱乐室及管理小动物等是男孩子的事;不过,在美国这种独立精神往往成为老人的悲剧,一个老年人丧失了生活能力时,他那些自扫门前雪的儿孙们是很少来照看他的;美国有不少老年人便这样在孤独寂寞中郁郁死去,有的甚至死去多日还无人发现。

美国人性格的第三个特点是讲求实际;他们不象法国人那样喜欢漫无边际的幻想,也不象英国人那样讲派头、要面子;美国早期历史造就了他们善于在逆境中不气馁、看准目标、孜孜以求的性格;他们认为,死要面子意味着一事无成,耽于幻想则意味着一无所有。他们钦佩的是那种精明强于的人。他们喜欢一切都自己动手,大小事情都能自己解决,多数美国人都懂得怎样使用机器、修理电气设备、油漆家具和粉刷墙壁;他们认为,做这些生活中的粗活理所当然,绝对无损体面。相反,那些书呆子、假绅士,健谈短行才会被人取笑。

美国人在金钱上也非常务实,付出劳动便要取得报酬,求助他人便当以惠相报,在美国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他们在劳动与报酬方面计算得清清楚楚。搭乘别人的汽车要分担汽油费;使用亲友的电话要交电话费;朋友们一起去吃饭,通常是各付各的钱;甚至小孩子在家帮妈妈洗碗也要索取报酬;父母到儿女家小住还需交饭钱。

美国人性格的第四个特点是格外看重成功的价值,人们常说,美国人的性格是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形成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角逐的社会中,只有强者方能出头,只有打败所有的对手,才是成功者。在美国人眼里,重要的不是一个人的家庭背景,而是他本人的才华和能力;哪怕是个小孩子也要竭力在学校中出类拔萃,才可讨得父母的欢心;他们似乎也明白,受父母之爱并不是天生的权利,而是经过自己努力所获致的战利品。

如果拿美国和英国作比较,就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英国,如果你询问某人的身份时,得到的回答是一长串的祖宗姓名和头衔;在那里,一个人的出身往往决定了他的命运。在美国,别人向你详细介绍某人时,只会说:“这位是畅销书的作者”,或“这位是某某学校的网球冠军”之类,绝对不会大摆其家谱,这与美国的历史有关。北美殖民地时期,不存在固定的地位和传统等级,一个人只有靠成功才能出人头地;美国总统林肯曾经十分幽默地说过:“我不知道我的祖父是何许人,我更为关心的是他的孙子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实在是美国人特点的真实写照;美国人还有—个特点,便是好动不好静,他们总是追求新奇的事物,不断地改变环境,在冒险中寻求刺激;他们从来不满足于稳定的生活和安宁的环境;喜欢运动、旅行。变换职业,和四处迁居,有的甚至喜欢拿生命去冒险;在美国,大学教授可以去当公司经理,银行家也可能、夜之间改行当农场主;美国前总统杜鲁门在跻身政界以前就先后当过农民、杂货店老板、军官和律师,里根总统也曾从事过救生员、播音员和电影演员等多种工作。

你也许注意到美国人很好动,住在美国中部平原和中西部地区的人,往往只为同朋友吃顿晚饭,驾车到120公里甚至160公里外的邻城;他们为了看一场戏或听一次音乐会不惜跑到另一个城镇,许多青年就读的大学,距离自己的家和亲友的住处都很远;他们挑选远的地方,只是想“看看本国的另一个地方”;美国人喜欢在自己的国家里旅行,也喜欢到世界各地旅行,他们总想知道附近山头或邻市以外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

美国人迁居的现象更为常见,据统计:美国每年约有4000万人搬家,平均每五户中就有一家三年迁居一次;这种频繁的迁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不习惯于平淡无奇的生活,渴望看到新地方、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获得新成功的性格;每逢星期六和星期日,到处都可见到要搬家的美国入贴出临时广告,出售家中的大小物品。

有些美国人为了打破生活上的沉寂,甚至采取一鸣惊人的办法,拿生命当儿戏:纽约耸入云霄的摩天大楼,有人敢于从外面攀援而上;奔腾呼啸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也有人敢于躺在铁筒中顺流而下;浩渺无际的大西洋,更有人敢于乘着气球飞越而过,美国人性格中的求新与冒险精神,确实是较之其他民族更为突出。
有点多 .希望对你写论文有帮助

⑨ 蝙蝠侠体现了美国人的什么文化,以及什么样的英雄主义观念

英雄梦
1985年,我还是一个小学生。某天晚上父亲带我去看电影。就是在那个晚上,我望着银幕,吃惊得张大了嘴巴——人,竟然可以在天上飞行!
那部片子的名字叫《超人》。
那时候嘴巴张成O型的不仅仅是我。当时全中国的电影观众,都被这部影片震惊了。后来我知道,这部影片当年在美国公映的时候,美国观众的反应也和我们是一样的:天哪,人也可以在天上翱翔!
通过银幕,许多从未听说过超级英雄的观众,同超人发生了第一次接触。我们知道,超人的真身克拉克•肯特,是个傻乎乎的书呆子。好吧,没那么呆。他没有整天躲在房间里看漫画,或者收藏1000000张DVD,也不会为昆汀•塔伦蒂诺的每一个致敬镜头大呼小叫。他没有在网上开个动画博客,一边吃着pizza一边更新,或者在论坛上发帖和人讨论某片的导演剪辑版。
他基本上是一个正常的普通人,只不过是相对于超人有点呆而已。我们自己和超人比起来,不也显得稀松平常么?
可是,为什么超人这个世上最强的超级英雄,要装做一个腼腆的记者,把他的时间花在挨总编骂、被同事笑话、被心仪的女生瞧不起上面?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他决定在《行星日报》社工作,这样就能知道谁需要超人的帮助。”超人故事连载的《动作漫画》编辑曾经在读者来信栏目中回答。
——可是,谁说想了解第一手情报就得装成记者的?他大可以直接跑到报社或者警察局,对人们说:“嗨,我是超人。万一有恐怖分子炸大楼或者外星人入侵,请打我的手机,或者你们也可以在天上打个大S标志。”或者,他也可以用超级听力听到哪里出了事情。何必跑到电话亭或者储藏室里换衣服呀?
“他想要过普通人的生活。”
——得了吧,一个可以在天上飞来飞去的外星人就不要奢谈什么普通生活了。他每天在离地2万英里的卫星里值班,跟正义联盟的诸位英雄一起解决世界危机,戴几个小时的眼镜假装自己不是超人可不能叫做普通生活,叫做人格分裂还差不多。
“他需要个人的空间。如果他一天24小时都在做超人,会被人们烦死的。”
——一家全国性的大报的编辑部似乎不算是保持个人隐私的好地方。超人在极地不是有一座没人打扰的水晶宫么……再说他既然要以帮助人民为己任,身为大英雄哪有嫌人家烦的啊?
拜托,他是超人耶。他总不能说“我知道东南亚的海啸会夺去几百人的生命,但我必须在30分钟内把稿子交出来,否则主编会杀了我”;他必须溜出去救人,溜回来写稿,还要应付女记者路易丝怀疑的眼光。秘密身份既然这么麻烦,他干嘛还要抓着克拉克•肯特的身份不放?
因为克拉克不是为了超人,而是为了我们读者而存在的。
克拉克是超人眼中的地球人——他心目的芸芸众生,和你我一样的老百姓。超人的表面身份就是我们的真实身份。这正是我们喜欢他的原因:就好像我们自己也能够除下土气的眼镜和廉价的西装,显露出我们真实的自我,并且令世人震惊。
事实上克拉克也不是那么糟糕:他虽然有点差劲,但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身材高大,相貌端正,教养良好,而且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我们可以把自己代入他,但又不必看到一个连我们也觉得无可救药的人。
我们看着克拉克被人轻视,低估,但我们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你们也许认为我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笨拙、孤单,没有什么社会关系。但你们不知道,当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我会脱掉这身难看的外表,化身为世上最强大的人。
谁不曾有过类似的想法?当别人瞧不起我们的时候,谁不想给对方一点颜色看看?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克拉克•肯特——你们不了解我。实际上我要强大得多!
小时候我们曾经梦想过成为大侠,一身少林功夫多少英雄好汉敬仰;或者穿上黑披风戴上面具,用手中的剑留下令敌人闻风丧胆的Z字。尽管我们知道这只是不切实际的梦想,在现实中我们依旧只是一个凡人,但那种热血依然令我们心潮澎湃。
我们说那是个人英雄主义。可是,当《蜘蛛侠3》的镜头牢牢地定格在国旗前的蜘蛛侠身上,我们在笑这又是美国式的主旋律的时候,是否也感到了这是他们的一种国民意识,一种对于英雄的敬仰?
其实,我们自古以来,也有着这样的崇拜。名将、清官,还有侠客,一直是老百姓心中的英雄。人们为他们树碑立传,建立祠堂,甚至将他们神格化(比如关羽);对于侠客的正面描写,见于正史,更不用说诸多的文艺作品。
《史记》里专门列了一章《游侠列传》,里面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其中的“不轨于正义”指的是不守法律。他们自有他们的道德准则:重然诺、轻生死、讲信义。
侠的精神是“义”。任侠,又称为“尚义任侠”“为气任侠”,也就是附带意气,以侠义自任的意思。荆轲刺秦王是为了报太子丹知遇之恩,不是为了燕国百姓;直到整个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武侠才上升到民族道德的制高点,“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但所谓“侠以武犯禁”,侠客自古以来,就不在体制内活动,他们无视既有的法律,不承认权威的力量,以个人自身的原则来行事。因此不容于官府,自《后汉书》以后,游侠事迹就不见于中国的正史。但正史虽然不记载,人民心中依然崇拜侠客,或者说,崇拜这种体制外的正义力量。有很多官府和法律无法制约的坏人,老百姓没有办法,只有寄希望于他们为民除害。
而西方传统的侠义,源自骑士精神。骑士崇尚的美德是:谦恭、诚实、怜悯、英勇、公正、牺牲、荣誉、神圣。亚瑟王组建圆桌骑士时发下的誓言说:“我尊贵的武士们,让我们在此一起立誓。我们只为正义与公理而战,绝不为财富,也绝不为自私的理由而战。我们要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也要互相支援。我们要以温柔对待软弱的人,但要严惩邪恶之徒。”
和东方的侠客一样,他们也崇尚武力,忠诚正直,注重信义,扶助弱小。两者的差别之一在于,游侠是在体制外的力量,而骑士则是体制的一部分。
骑士精神在逐渐的演化中,也为游侠所吸取,不再限于狭义的骑士阶层。流传已久的传说“罗宾汉”“佐罗”故事,都是这样的代表。他们不再是体制的代表,而是反出体制、破坏体制的一员。其中同身份地位密切的谦恭、神圣等特性逐渐淡化,其它的属性则以不同的方式继承下来。
作为在道德上崇高的超级英雄,从中吸取了很多元素,甚至蝙蝠侠本身也被称为“黑骑士”。他们不杀人(至少不主动杀人),帮助无辜;否则的话,如“惩罚者”之流,杀人如麻,虽然杀的是坏人,但只能算是反英雄。
但超级英雄也处在法律和正义之间的灰色地带。蝙蝠侠面对的黑帮和警察、法官沆瀣一气,蜘蛛侠本人就是报社鼓吹的坏蛋,他们只能使用法律之外的手段去解决问题,暴力调查、非法窃听等手段都拿不上台面;但他们不是为了自身的仇恨或者声名、义气,而是为了更多的人能更好的生活而战,明知不可能扫尽世上的罪孽,仍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因为这种心理,国内通常把超级英雄称为某某侠,比如蝙蝠侠、蜘蛛侠、超胆侠……虽然他们的原名就只是某某“man”。我们用一个“侠”字取代了“人”字,点出了他们的英雄身份,也赋予了他们我们的梦想。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眼睛无法发出激光,我们不会穿上奇怪的服装去行侠仗义。我们不会飞檐走壁,也不能赤手空拳以一当百。我们无法举起汽车,也不能跑得比出膛的子弹还快。光是应付工作、房贷、女朋友……就已经足够让人焦头烂额的了。
英雄之所以为英雄,不是因为他或她有神奇的力量,也不是因为他们抓到了多少坏人;而是因为他们的义行。
这不仅仅是英雄们的专利。中国人常讲“时穷节乃现”“乱世出英雄”,但西方对平凡人的英雄更加推崇。在他们看来,在赛场上拼搏获得胜利的体育明星是英雄;现实生活中的警察、消防员、医生……这些全力以赴救人性命的人,是英雄。
将学生培养成材,教导他们做人的教师,是英雄。
不畏强势,为民请命的政治家,甚至普通人,是英雄。
科学家、工程师、程序员,他们解决问题,让生活变得更好,哪怕只有一点点——他们是英雄。
神父、拉比,或者村里的老智者,为人解开心中的疑惑,帮助他们指明方向——他们是英雄。
还有你的父母、家人、朋友,在你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让你可以越过你自己人生中的障碍,走到今天……他们是你的英雄。
超级英雄,不过是他们的化身,是经由人们的想象,在他们的善行上赋予强大力量,让他们能够更有效的济世救人;英雄的价值,不是为真理,为正义,为人类而战这样的口号,而是展示给人们生存的意义。
这并不表示英雄是一个廉价的头衔。即使超人也会遇到能伤害他的氪石,也会遇到想要伤害他的宿敌。每个人一路走来,都经历了无数挫折。贫穷、歧视、不公……有时候是不相信你、想伤害你的人;他们也许是你的同学、同事、老板,甚至你所爱的人……但只要坚持,终会胜利。
这是属于每个人的超能力——追求目标,永不放弃。无论年轻还是年老,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无论什么职业,什么人种,什么信仰。善用你的能力,相信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是英雄的化身。

——《今夜拯救世界》(江业华)

阅读全文

与美国英雄主义电影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6年所以科幻电影 浏览:503
电影华表奖直播2018 浏览:868
小孩观看的十大电影完整版 浏览:473
欧美电影最近在东南亚上映的有哪些 浏览:557
万达电影院今日放映表 浏览:660
桥本电影网 浏览:93
2015小黄人电影简介英文版 浏览:667
如何提前电影里面的台词 浏览:37
宋晓峰走错浴室是什么电影名 浏览:118
法国提琴家的妻子出轨电影 浏览:232
俄罗斯感恩电影大全 浏览:707
韩国电影大赏 浏览:258
地平线动漫电影 浏览:551
潍坊汇金电影城怎么样 浏览:321
日本英雄电影解说图片 浏览:535
2015年中国爱情电影 浏览:472
道士专门抓少女是什么电影 浏览:760
3d电影神笔马良 浏览:392
徐家汇的电影院 浏览:975
2020年的电影电视剧 浏览: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