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部阿拉伯沙漠中的战争电影
海外兵团
尚格·云顿主演
艾伦·力夫尔是一个强悍机智的比利时人,他在亚洲、非洲及欧洲的阴暗角落里,从事一些肮脏的街头工作。但玩世不恭的艾伦力夫尔被迫加入法国庸兵部队,因为黑社会的老大看上了他美丽的女朋友而想致他于死地……,
但是在一次偶然的事情,几个记者来到军营拍摄宣传照片,艾伦操作重机枪的照片上了头条头版,黑帮老大也知道了,派出了杀手。
但是艾伦的部队奉命进入了沙漠深处的一个要塞,防范阿拉伯人,途中,艾伦的朋友掉队,而军官命令艾伦放弃他,但是艾伦为了朋友,一起落在了后面。等到了要塞,军官不给开门,艾伦翻墙进入要塞,打到了拦路的士兵(士兵还是军官记不住了),打开了大门,带了朋友回来。军官给予艾伦行政处罚,将艾伦绑在了广场上的马槽,让沙漠的太阳暴晒。士兵们虽然同情但是迫于命令没有上去帮忙,后来一位美丽的小姐看不下去,给了艾伦一罐水喝。
后来阿拉伯人来了。要塞被攻破,艾伦却因为英勇的战斗收到了阿拉伯人的优待,放走了艾伦
艾伦随后回国与黑帮做斗争去了、
2. 请一篇电影《阿拉伯人的劳伦斯》的影评
我磨蹭了好久才开始写这篇文章,因为一方面,这部电影已经有太多的人为它写下文字,而电影的主角也早在他那个时代就已成为传奇。但是另一方面,在花了3小时 45分钟后看完这部电影(天晓得,这是我6岁以后第一次看一部有“intermission”中场休息的电影!),并查看了很多资料后,我又确实想写些什 么。而耽误我动笔的最大问题在于:这部篇幅宏大的电影述说的宠大故事,有太多太多可说,我又从何处说起?组织文章是件辛苦的事情,既然又没有稿费拿,那么 我干脆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想到哪里讲到哪里吧。
关键词1:史诗
据说在一次调查中,影迷们选出的最优秀史诗片就是《阿拉伯的劳伦斯》。看完这部电影我一点也不惊讶,实际上,从片头那波澜壮阔的音乐一响起我就清楚,这不会是一部名不副实的电影。对于一部拍摄于六十年代初的电影来说,《阿拉伯的劳伦斯》完美的让人惊叹,那些沙漠中的镜头,让人感到漫漫黄沙,从眼前到天边。在劳伦斯返程去找寻掉队的同伴时,等待他的随从向远处眺望,在炙热太阳的烘烤下,地平线都升腾着热气,一望无际都是沙子沙子沙子,直到一个极小极小的黑点出现……摄影师的功力只能用神乎其技来形容。另外,在几个骑兵团 体作战的场景中,影片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气魄,在沙丘上冒出的一片片阿拉伯骑士,和马踏蹄溅的阵阵漫天黄沙,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这种气魄并非现代电脑 技术做出的0和1可以比拟。
关键词2:英雄
劳伦斯在他自己的时代就已经是一个英雄,影片中的记者本特利,其实就是历史上的美国旅行家兼记者洛维尔·托马斯(Lowell Thomas),他所写关于劳伦斯策动的阿拉伯起义(The Arab Revolt)的轰动一时的报告文学,还有劳伦斯的自传体记录《智慧的七柱》, 都是他成名的原因。在我看来,劳伦斯身上的闪光点有两处,其一是敢于创造奇迹,其二,他是个真正崇尚自由的人。不向命运屈服这一点已经被无数人写过,在劳 伦斯折回沙漠中,孤身一人寻找迷失同伴,他不相信阿里所说的“命运已定注定”,他要向阿拉伯人证明,他能够改写命运,他能够创造奇迹,他冒险尝试,他成功 了,他把同伴救出沙漠的那一刻,才真正的成为“阿拉伯的劳伦斯”,阿拉伯人才真正的接纳、信任他。当然,后来他奇袭阿卡巴,又运用游击战术,袭击铁路,大 大牵制了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力量,并且凭借高超的外交能力,斡旋于阿拉伯各部落间,使得阿拉伯人空前的团结起来,这些赫赫功勋,不但使其真正成为一个英雄,更被希特勒所敬佩。
至于为什么我说,劳伦斯是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原因就在于,他能够帮助一个弱小的民族抵抗强权,争取自由。余光中说过“有两个人帮助弱小的民族抵抗强大的奥 斯曼帝国,一个失败了,一个成功了,他们都毕业于著名学府,他们又都英年早逝,前一个是拜伦,后一个是阿拉伯的劳伦斯。”拜伦的自由精神,看看我BLOG 简介里面的诗就明白,而劳伦斯的自由精神,在于他无分等级,无分国界的为人们争取自由。威廉·华莱士为自己人民的自由而战,可谓无畏,可谓荣耀;而劳伦斯 为了异国他乡人民的自由,向自己的政府讨价还价,呕心沥血,可谓无私,可谓伟大,可谓人杰!在开罗的将军们承诺“英国不想统治阿拉伯”“大马士革可以作为 阿拉伯议会所在地”的时候,劳伦斯真的相信他们会把自由还给阿拉伯人吗?这位牛津的毕业生,真的认为他的祖国以及协约国会让阿拉伯人统一、建国?我认为不,这就是他星夜行军,想要他的阿拉伯部队率先攻下大马士革的原因。他心里其实明白,让英国和法国舍弃自己的殖民地,舍弃自己的战利品,靠他一己之力,虽然他已经是个举世闻名的英雄,却是绝对办不到的。果然,他失败了,败在祖国狡猾的将军们手里,更败在他殚精竭力想要解放的人民手里——阿拉伯人的不团结, 毁了他们的自由。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向任何人,任何权利挑战,为了自己的信念,这就是劳伦斯最光辉的一面。
由于感觉自己争取阿拉伯独立的事业被政治家出卖,劳伦斯在战后拒绝出任总督等职位,而是选择隐居生活。
关键词3:平凡人
在电影中,劳伦斯被俘后受尽折磨,终于回到开罗,而他的长官却又要叫他执行任务,这时劳伦斯已经接近崩溃,他说道:Leave me alone!(这句话其实隐含着更加深刻的暗示,一会再说)劳伦斯希望他是个平凡人,他是个同性恋,而且,用现在的话来说,还是个受虐狂(合上你那张大的嘴巴,我们一会再说),他脆弱而敏感,从秘密和缺点上来看,他是个平凡人,但是从能力上来看,他又是个卓越的人。这样活着,确实痛苦。
对于劳伦斯其人,片中有两句话非常值得注意,一句出自费瑟王子之口:With major Lawrence mercy is a passion, with me it’s merely good manners.另一句出自劳伦斯本人,意思是他杀了一个人,但是却发现自己enjoy it.导演想表达什么暗示什么在这里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电影从神坛上捧下了劳伦斯的塑像,让他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有缺点的人。
当然,顺便提一下,电影中对于劳伦斯的塑造也有不实之处,此处还甚为让人不快,我引用Wiki 上的文字:
The real Lawrence actually shunned the limelight, as evidenced by his attempts after the war to hide under various assumed names. Even ring the war, Lowell Thomas wrote (in With Lawrence in Arabia) that he could only take pictures of Lawrence by tricking him (though he did later agree to pose for several pictures for Thomas' stage show). Thomas's famous comment that Lawrence "had a genius for backing into the limelight" referred to the fact that his extraordinary actions prevented him from being as private as he would have liked to have been, not anything to do with self-promotion or egotism at all.
我简略说一下,大意就是劳伦斯是个非常不喜欢“炒作”自己的人,但是电影中的劳伦斯经常在镜头前摆pose,还被记者称为是“爱现王”,这点不知道编剧是怎么想的。
关键词4:同性恋的暗示
关于劳伦斯是同性恋的问题,很多历史学家、传记作家已经考证已久,但依然是个迷。说实话,我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是:哇,好超前,60年代的片子就已经在同性恋上做文章了!果然一查,电影中有很多同性恋的暗示,比如劳伦斯女性化的举止和瘦弱的体态,碧蓝色的温柔眼神和多愁善感、不注重军人礼节等等,尤其是劳伦斯身边的两位阿拉伯校帅哥,非常明显的在暗示什么,最明显的暗示在那一句“Leave me alone!”要知道将军当时就说:“说出这句话也太柔弱了。”何止是柔弱,一个军人在这种时刻说出这样的话,简直就是纤细敏感到极点。(莫非其劳伦斯还是小受……)
对此,Wiki上是这样说的:
劳伦斯作品中的一些章节,以及他在军中同事的回忆,反映出他有性受虐狂倾向,喜欢鞭打和肉体的痛苦。1917年12 月,劳伦斯曾在汉志铁路沿线的德拉被土军抓获并遭强奸和鞭打。劳伦斯另一个引人争议的话题是其性取向。《智慧的七柱》一书署明“致S.A.”的序言,被认 为是写给一个叫达霍姆(Dahoum全名为谢赫·艾哈迈德,Sheikh Ahmed)的14岁阿拉伯男孩的情诗(见引文)。达霍姆曾于1914年和劳伦斯一起在卡赫美士考古工地工作,两人关系密切,劳伦斯拒绝澄清两人有肉体关 系的传言,并在返回英国时将达霍姆带回国与其同居。1916年,劳伦斯将达霍姆派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阿拉伯北部联系阿拉伯民族主义分子,1917年,达霍姆因斑疹伤寒去世。劳伦斯后来在《智慧的七柱》中说,他的梦想——为阿拉伯人民赢得政治自由——本意就是想作为一份礼物送给达霍姆的。
Wiki上还说:
In Seven Pillars, Lawrence claims that while reconnoitering Deraa in Arab disguise he was captured and tortured. Many critics have read this account as describing homosexual rape, and have used this to suggest that Lawrence was homosexual.
Reports from a man whom Lawrence hired to give him beatings make it clear that he had unconventional tastes, notably masochism.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ose who attest that T.E. Lawrence was possibly a homosexual are primarily biographers and researchers who had never even encountered him.
说了半天等于什么都没有说,不过对于此点,电影中确实有非常多的暗示,比如那个劳伦斯带进英军酒吧的阿拉伯青年,原形应该就是Dahoum。1913年左右在一次南土耳其的考古挖掘中两人相遇,劳伦斯教他摄影,读写,Dahoum成为了他的助手。后来两人搬到一起住,劳伦斯为他塑了一尊裸体像并放到了两人房子的顶上。Dahoum还是一名摔交手(wrestler)。战争爆发时,劳伦斯远在英国,两人再未能会 面,Dahoum1918年死于斑疹伤寒(另一位著名的同性恋亚历山大大帝也是死于此病),终于天人永隔。
电影中还有一处著名的暗示,就是劳伦斯被俘时,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位土耳其省长捏掐劳伦斯的白皙肌肤时,还有那位土耳其士兵行刑时,脸上都浮现出无比猥亵的表情,而劳伦斯被从囚室扔到街上时,第一个动作是把脸转过去,深深地埋进泥水中。这些都暗示了劳伦斯曾被轮奸,上面的资料中也提到了这一点,但我认为这段不幸的经历和同性恋没有关系,因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性取向是先天性的。
关键字5:死亡
电影吧劳伦斯的死亡放在片头,死亡的过程和葬礼都符合史实。劳伦斯死亡的过程如下(Wiki):
He was mortally injured in a Brough Superior motorcycle accident in Dorset, at the age of 46, close to his cottage, Clouds Hill near Wareham (now run by the National Trust and open to the public). The accident occured because of a dip in the road that obstructed his view of two boys on their pedal cycles; he swerved in an effort to avoid hitting them, lost control, and was thrown over the handlebars of his motorcycle. He died six days later.
他的铜像,被摆放在圣保罗大教堂,与最伟大的那些人一起,供后世瞻仰。
下图为他最爱的摩托车Brough Superior,他喜欢追求速度,曾说“对速度的追求是人类的第二兽性。”他死于追求中,如同所有传奇。
最后,用劳伦斯众多名人朋友中的一个给他的评语来结束吧。
I deem him one of the greatest beings alive in our time... We shall never see his like again. His name will live in history. It will live in the annals of war... It will live in the legends of Arabia.
— Winston Churchill
3. 一部关于19世纪末,法国兵在非洲的电影
《March or Die 》, 中文名《前进死亡》。
4. 有没有讲述阿拉伯世界的战争史诗片啊
天国王朝
简介:
《天国王朝》是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奥兰多·布鲁姆、伊娃·格林、爱德华·诺顿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影。
电影讲述了12世纪耶路撒冷王国陷入危机,一个铁匠伊贝林的贝里昂保卫耶路撒冷城并对抗想从基督徒手上重新夺回耶路撒冷的伊斯兰领袖萨拉丁的故事。
中文名:天国王朝
外文名:Kingdom of Heaven
其它译名:天国骄雄(港) / 王者天下(台) / 圣战王朝
出品时间:2005年
制片地区:英国 / 西班牙 / 美国 / 德国
制片成本:$130,000,000/estimated
拍摄日期:2004年1月12日-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编剧:威廉·莫纳汉
制片人:雷德利·斯科特等
类型:动作,剧情,战争
主演:奥兰多·布鲁姆,伊娃·格林,爱德华·诺顿,连姆·尼森,麦克·辛,艾瑞克·艾伯纳尼,大卫·休里斯,杰瑞米·艾恩斯
片长:144分钟 / 192分钟(导演剪辑版)
上映时间:2005-05-06(美国)
分级:USA:R
对白语言:英语 / 阿拉伯语 / 德语
5. 求一部关于阿拉伯部落战争电影
黑金 Or noir (2011)
导演: 让-雅克·阿诺
编剧: 让-雅克·阿诺 / 门诺·迈依杰斯 / 汉斯·鲁斯克 / 阿兰·高德
主演: 芙蕾达·平托 / 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 马克·斯特朗 / 里兹·阿迈德 / 塔哈·拉希姆 / 莉亚·科贝德 / 克里·约翰逊 / 艾瑞克·艾伯纳尼 / 阿金·加齐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意大利 / 卡塔尔 / 突尼斯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2-08-18(中国大陆) / 2011-11-23(法国)
片长: 130分钟
6. 反映阿拉伯帝国时期的电影有哪些
伊拉克电影《血战卡迭西亚》,讲述阿拉伯帝国征服波斯帝国的故事。
巴格达怪杰》(法国)Iznogoud
改编自欧洲非常流行的漫画,讲的是阿拉伯帝国时期,巴格达一个小流氓与哈里法(就是他们的皇帝)斗智斗勇的故事。
7. 法国电影 黑金 的历史背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黑金》讲述的是三十年代早期两大阿拉伯酋长之间的斗争,围绕从小爱好和平的奥达挣扎在亲生父亲和养父之间,最终选择为了百姓的利益而与养父展开背水一战。
剧情:
奥达(塔哈·拉希姆饰)和哥哥从小被寄养在纳萨比门下,纳萨比(安东尼奥·班德拉斯饰)在一次意外的发现了石油开掘后成为富甲一方的首领,逐渐与境外势力勾结,为了“黑金”置百姓于水深火热而不顾,并为了扩大权势将奥达与公主安拉(芙蕾达·平托饰)联姻。
奥达的父亲带领阿拉伯平民,决心向纳萨比宣战,并鼓动自己的亲生儿子奥达的加入,但此刻纳萨比已占有高端军事武器,双方实力悬殊巨大。
生性不好战的奥达挣扎在两个“父亲”、两个族群之间,不得不做出残酷的选择,为了百姓的生存与和平,与“不可战胜”的养父展开背水一战。
大家最为瞧不起的书呆子奥达王子却领导着人民一步步走向成功,联合一个又一个酋长,最终打败了纳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