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欧美电影 > 老电影俄罗斯芭蕾舞大师

老电影俄罗斯芭蕾舞大师

发布时间:2023-03-27 10:48:36

『壹』 世界上著名的芭蕾舞者都有谁

1、Polina Semionova,德国国家芭蕾舞团首席之路。

1984年9月13日出生于莫斯科,1994年起进入莫斯科芭蕾舞学校学习,2002年毕业后被“世纪舞神”德国国家芭蕾舞团团长Vladimir Malakhov看中并加盟德国柏林芭蕾舞团任首席独舞演员,以18岁的年纪成为该团最年轻的首席女演员。

(1)老电影俄罗斯芭蕾舞大师扩展阅读:

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故又称脚尖舞。其代表作品有《天鹅湖》、《仙女》、《胡桃夹子》等。芭蕾舞是用音乐、舞蹈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芭蕾艺术孕育在意大利,降生在十七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十八世纪在法国日臻完美,到十九世纪末信纯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代。

芭蕾的历史,最早的肇端可追溯自欧洲文艺复兴鼎盛时代的意年睁团大宫廷,及法国南部的贝根弟处所的宫廷里。每当成婚喜庆,接见外国元首,或其他年夜庆典,即表演这种舞蹈以示祝或助兴。

芭蕾成长史上第一部斗劲完整的芭蕾舞剧——《皇后喜剧芭蕾》上演于1581年,当洛蕾娜(Lorraine)的玛格丽特蜜斯和凡尔赛(Versaills)的姚幼斯公爵成婚瞬息,这场芭蕾舞的音乐曲谱迄今仍保留,可算是最古老的芭蕾音乐。

『贰』 帮忙找一部电影!

呵呵,我看过呀~就是水浒传的智取威虎山嘛!电影挺不错滴

『叁』 请问有哪些好看的关于芭蕾舞电影介绍

跳出我天地(Billly Elliot)
11岁的小男孩比利·艾略特(杰米·贝尔饰)是一位煤矿工人的儿子,从小就和他的父亲、兄长生活在英国的北部小镇。他每周要去上拳击训练课。一天,在上训练课时,他偶然接触了芭蕾舞,这美奂绝伦的艺术立刻深深地迷住了他,而这个男孩也让严厉的芭蕾指导老师威尔金森夫人(朱莉·沃尔特斯饰)眼前一亮,她发现比利是一个很难得的、极具天赋的芭蕾苗子。威尔金森夫人有着一张过于尖刻的利嘴,手里也总是拿着一支香烟,可当她看到比利有如此难得的舞蹈潜质时,也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她甚至放弃其他的芭蕾女弟子,全身心地培养比利...

芭蕾舞学院(韩国)
民载是位高中生,正为选择报读哪间大学而烦恼。另一方面,他一直暗恋着住在同一栋大厦的秀珍,但他因害怕被秀珍拒绝而没有向她表白。其后,民载和他的朋友被逼参加小区中心的芭蕾舞班。民载想不到竟会在班上遇上亦同是被逼上芭蕾舞班的秀珍。 起初他们都对跳芭蕾舞不感兴趣,但渐渐地被班上的同学和导师的热诚所感染,他们也开始对芭蕾舞产生兴趣。民载与秀珍的距离亦渐渐地拉近……

中央舞台(Centre Stage)
一番激烈的竞争后,12个年轻人考入了美国芭蕾舞学院。可是在年底的汇报表演中,只有3男3女能入选国家芭蕾舞团,他们必须精心准备这一决定他们命运的表演。舞蹈指导乔纳森和学院最棒的男芭蕾演员库珀因争夺喜欢的女演员而针锋相对

芭蕾人生(The Company)
蕾是个舞蹈天才,这是她身边的人众所周知的事情,从幼年起,她就开始在舞台上崭露头角。但天才怎样才能顺利地踏上成功的红地毯却是一个难题,作为一个新人,蕾加入芝加哥芭蕾舞团,她遭遇了种种磨难,从舞伴们对天才的排挤到她对艺术进行探索时所遭遇的困难……

转折点(The Turning Point)
讲述两个在当年热爱芭蕾舞的女性好友,其一先成为家庭主妇,另一则继续舞蹈事业成为知名舞星。当她们看到下一代在舞蹈上的成就时,二人不禁为当年的恩怨而重新爆发冲突。通俗剧化的女性友谊故事,内容虽然丰富,但导演手法平凡,只有两位女主角的精采演出和芭蕾舞表演仍维持了吸引力。

芭蕾公主(Aurore)
从前有一个王国那里舞蹈被长年禁止尽管有父亲禁令然而奥荷弟弟赞许目光和帮助下却从未停止过舞蹈就美丽和优雅化身为了拯救王国衰落国王不得不将女儿嫁给一个富有王子并举办三场盛大舞会得知国王计划后王后试图反对丈夫以便女儿能够嫁给真正爱男人:一位除了艺术外一无所有画家。
奥荷要王位和爱情之间做出选择铭记着妈妈忠告:“别忘了跳舞哪怕你很忧伤……”

两个人的芭蕾(国产)
犹如中国版的天堂电影院,母亲和姥姥对芭蕾舞共同的热爱之情直到电影的结尾才真正融合起来,也是那一刻更坚定了母亲对与舞蹈艺术的追逐。姥姥的爱是狂风暴雨,确也直截了当,与南方细腻温柔的表达方式相比这样的爱更显得震撼和鼓舞。抱养、迷信、偏见在姥姥执著的追求下都显得无足轻重,因为她的心理始终坚信着一个信念——她的仙女梦。这个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洋洋自得的母亲有着和普天下所有父母的心,她宁可十几年如一日的遭受相邻的白眼和讥讽,宁可十几年如一日的啃着红薯和土豆,宁可独自守候孤独一生,为了她的梦,当仙儿在街道小巷中跳起真正的仙女舞的那一刻,当仙儿在北京剧院的舞台上翩翩起舞的那一刻,这一切都值得。

戏梦芭蕾(Ballets russes)
纪录片是2005年的制作, 却从1920年说到2005年, 一个艺术历史的记录, 一群芭蕾舞家的一生, 是喜欢芭蕾舞或纪录片的人必看的作品.
说的是一群二十年代的俄国女孩及男孩因著革命而迁徙到他国, 继而加入Ballet Russes芭蕾舞团. 这个芭蕾舞团由俄人於1909年在法国巴黎创办, 然后迁到蒙地卡罗. 纪录片中有当年罕有的精彩舞蹈片段及不少珍贵的人物访问, 他们都是叱吒一时的芭蕾舞蹈家, 包括Irina Baronova, Tamara Tchinarova Finch, 及Tania Riabouchinskaya(以下的黑白照片便是三人当年作为Ballet Russes的支柱时摄), Frederic Franklin, Nathalie Krassovska, Yvonne Chouteau, Maria Tallchief, Alicia Markova等二十多人. 尽管对他们认识不深, 但看著他们的言谈, 对当年往事的忆述, 无不感动. 当中亦有不少具幽默感的舞者, 把生命及所经历的一一公告於世, 十分十分难能可贵.

红菱艳(The Red Shoes)
女主角佩姬是爱舞如命的人。当舞蹈团团莱蒙托夫问她为什么要跳舞时,她的回答是:“就像你为什么活着”。她把自己生命的激情倾注在芭蕾舞剧《红菱艳》的排练之中,结果她的演出大为成功。后来她和作曲家朱利安坠入情网。于是她陷入了爱情与事业的冲突之中,莱蒙托夫认为:“没有一位伟大的舞蹈演员可以去享受常人的爱情”。但是他说服不了佩姬。佩姬离开了舞蹈团并结了婚。但是后来一种强大的诱惑使佩姬决心重返舞台,致使朱利安拂袖而去。走入舞台之后,佩姬忽然想到那个穿红舞鞋跳到生命终点的姑娘,感到不寒而栗,她感到不能失去爱情和丈夫...

红天鹅(国产)
中国第一代芭蕾舞演员们在俄罗斯著名艺术大师古雪夫的严格指导和训练下,开始排练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 女演员乔丹婴自身条件和技术条件都不十分出色,但她凭着惊人的毅力刻苦顽强地训练,出色地完成了高难度动作。她成功地主演了《天鹅湖》,成为新中国第一只舞台上的白天鹅。 芭蕾舞剧团的四位主要演员乔丹婴、朱童、林虹、钟雪阳是童年一起长大的伙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艺术事业的发展,他们之间产生了友谊、爱情和事业的种种矛盾...

累死我了...

『肆』 求一部国产跟芭蕾舞者有关的电影!!!!

《红天鹅》。

《红天鹅》是1995年上映的中国电影,由古榕导演。徐松子,吉洪诺夫,许亚军,邢岷山主演。《红天鹅》讲述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中国第一代芭蕾舞演员们在俄罗斯著名艺术大师古雪夫的严格指导和训练下,开始排练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 女演员乔丹婴自身条件和技术条件都不十分出色,但她凭着惊人的毅力刻苦顽强地训练,出色地完成了高难度动作。

网络介绍:网页链接

望采纳~

『伍』 寻找一部老俄罗斯电影片名:芭蕾舞学院,座轮椅的老太太,下颚说话

血染的舞鞋-美国(上海电影译制厂1993年译制)可惜现在网上很难找到此片的资料,看来只能在光碟店里淘了。

『陆』 瓦斯拉夫·尼金斯基的名作有哪些

在20世纪的芭蕾舞台上,安娜·巴甫洛娃以其纯洁、高贵的“天鹅”形象独占一隅,展示了一片纯洁、安宁的圣地。在这一时代,另有一位同样著名的芭蕾巨星也自创一派风景,他就是享有“空中火焰”美誉的互斯拉夫·尼金斯基。他以自己高超的空中动作抓住了无数观众的心。

尼金斯基的空中动作可以说无与伦比。他可以随时起跳,躯体直立着一次跃入空中,两腿前后交叉八次、十次对他来说不费吹灰之力,充分展示了男性的阳刚之美。

尼金斯基于1890年2月28日在俄罗斯的乌克兰境内的小城基辅出生。这是一个舞蹈世家。父亲福马·尼金斯基是华沙国家芭蕾舞团杰出的性格舞演员,母亲艾丽奥诺拉·贝蕾也是芭蕾演员,而且他的祖父母以及以上几代也都是舞蹈艺术家。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注定要橘悉胡出现伟大的天才。果然,从小在父母的熏陶下,尼金斯基家族出现了两位伟大的芭蕾大师:瓦斯拉夫·尼金斯基与其姐姐布罗尼斯拉瓦·尼金斯卡。

尼金斯基在波兰首都华沙度过了平淡的童年。后来,父母把他送进彼得堡帝国芭蕾舞学校。在学校里,小尼金斯基如鱼得水,很快在学校中崭露头角。于是,学校中的芭蕾大师们更加悉心教导他。

1908年,尼金斯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立即被当时的芭蕾女明星切辛斯卡娅看中,邀请他做了男舞伴。

由于尼金斯基天才的跳跃与旋转,许多名家都邀请他做舞伴。例如,他曾先后为安娜·巴甫洛娃以及卡尔萨文娜等大明星做过舞伴。

不久,尼金斯基被邀请作俄罗斯芭蕾舞团的男主演。1909年5月,这个由“现代芭蕾之父”称誉的编导家福金,以及著名芭蕾女演员巴甫洛娃与卡尔萨文娜以及我们的尼金斯基组成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在巴黎首战大捷。因为尼金斯基的出色表演,他成为最得宠爱的孩子。从巴黎回来之后,俄罗斯芭蕾舞团的领导者佳吉列夫更为赞赏尼金斯基。于是,他有了一个以尼金斯基为首的芭蕾舞团的宏伟蓝图。

1911年,尼金斯基在与卡尔萨文娜合作浪漫芭蕾悲剧名篇《吉赛尔》时,由于忘了在紧身裤上套上一条遮羞的短裤,被当时正在包厢中的杜瓦格尔皇后斥为大逆不道的丑行,玛林斯基剧院让他反省。尼金斯基圆拦随即辞职,却遂了佳吉列夫的心。

由于尼金斯基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声势大增,福金为尼金斯基编写了《玫瑰花魂》与《彼得鲁什卡》两部名作,都获得了巨大成功。

《玫瑰花魂》讲述了一个美好夏夜的故事。一位妙龄少女手里握着一枝鲜红的玫瑰在一所窗户大开的房子里甜甜地睡着。忽然,那朵玫瑰滑落到地上,这时,玫瑰花魂从闪烁的星空出现,他轻轻飞入窗户,在那里轻盈地舞着,如同那凋落的玫瑰花瓣在风中飘动,偶尔才与地面接触。接着,玫瑰花魂飘向了沉睡中的少女,用甜美的香气唤醒她与自己共舞。正当两人舞兴盎然之时,玫瑰花魂突然惆怅地停止了舞动,用嘴唇轻吻过少女的前额,便消失在闪烁的星空中,只留下那可爱的少女在似梦非梦的爱情回忆中徘徊,沉醉。

这个芭蕾舞剧于1911年4月19日在蒙特卡罗首演。由尼金斯基与卡尔萨文娜这两位巨星联手演出,使得剧情更富表现力。几个月之后,在巴黎又演出了另一部《彼得鲁什卡》,着力展示了尼金斯基非凡的演技。

1912年5月29日,由尼金斯基编导的《牧神的午后》在巴黎首演。这是他编写的第一个剧本。

一座绿草覆盖的小山,一潭被绿树环绕的碧绿的湖水。半人半羊的牧神正在树旁沉睡。他内心充满了青春的骚动与幻想。在这个烈日炎炎的午后时分,一群亭亭玉立的仙女向湖边走来,正准备在清澈的湖水中洗去夏日的忧伤。牧神按捺不住本能的冲动,他迅速向美丽的仙女们跑去,这半人半羊的怪物把仙女们惊得四处逃散,慌乱中,有位仙女遗落了一条披巾,牧神欣喜地拾起,把她当作了梦中情人。

这幕展示了人性冲动的剧只有12分钟长,但是却已让传统的观众们目瞪口呆,保守者痛骂,激进者喝彩,剧场里乱成一片。终于人们安静下来,赞成者取得了绝对的胜利,纷纷要求再演一场。佳吉列夫也兴奋异常,满足了观众的愿望。这可是俄罗斯芭蕾舞团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重演。

1913年5月29日,尼金斯基的又一部现代芭蕾舞剧《春之祭》又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幕舞剧着力表现远古人的生命冲动,歌颂的是人类强悍的生命力。那粗厉强劲的音乐,动作热情奔放的舞姿,一开场就引起了巨大的混乱,几乎使得演员没办法演完,因为观众太狂热了。惊叫、愤怒的责骂响成一片。这种现代的气息与传统思想发生了剧烈的冲突,最终在巴黎引起了巨陆并大震动。

这到底是一出什么样的剧作呢?

在苍茫的俄国土地上,遥远的原始部落时代展示在我们面前。全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地崇拜”。春天来临,大地苏醒,一对对男女以性媾动作展示了生命复归的生殖崇拜仪式。第二部分,“祭祀仪式”。山顶上聚集了部落的人群。少女们推选出一位公认为最美的少女去做一年一度的祭祀牺牲。这位幸运的处女一直用最美的舞姿跳着,直到最后慢慢地倒在地上死去。

这种完全现代化的芭蕾舞剧第一次展现在那些在典雅、古老的文明中长大的观众面前,当然不被接受了。但是,从此尼金斯基的名气更大。

1913年,俄罗斯芭蕾舞团远赴南美各国演出。这次出行中,尼金斯基得到了自己的幸福的婚姻,这让佳吉列夫非常生气。于是将这对夫妇全部开除。这样,尼金斯基结束了自己辉煌的时代。

1914年,尼金斯基自己组建了一个小型芭蕾舞团,远赴伦敦演出,但由于经营不善,剧团因亏损而倒闭。不得已,尼金斯基跟随妻子去了奥匈帝国。但此时因为俄国正与奥国交战,尼金斯基被当作敌人关进集中营。后来,在佳吉列夫与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帮助下,死里逃生。

1916年4月12日,尼金斯基再次与佳吉列夫合作,举行了自己的访美首演式。但是佳吉列夫自知已难挽回旧爱,演出之后,便悄然回国,由尼金斯基负责剧团工作。但尼金斯基已身心疲惫。这年秋天,尼金斯基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公演了自己最后一部舞剧《蒂尔·奥伊伦斯皮格尔》,但反映平平。演出之后,尼金斯基率团返回欧洲。这时,尼金斯基已表现出了精神病症状。

1917年夏天,尼金斯基在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作了自己的告别演出。他只在《仙女们》中跳了一段玛祖卡舞,就已身心交瘁了。

回到欧洲之后,尼金斯基与夫人移居瑞士。这时他已患上严重的精神病。1919年初,尼金斯基被送入疯人院。据专家分析,尼金斯基的病来自遗传,其父兄都有这种症状。

1950年4月8日,尼金斯基逝世。他的墓被安排在18、19世纪芭蕾代表人物维斯特里与戈蒂埃两人的墓穴旁边。这位过早地燃烧完自己的芭蕾巨星就这样默默消逝了。

纯美的“天鹅”早已飞去,留下的形象依然清晰。“火焰”焚尽了,没有灰烬,只有观众独自的叹息。

『柒』 谭元元的演艺经历

“她一上台,就会吸引所有的视线。”有人这么评价芭蕾舞台上的谭元元。看体貌,谭元元是为舞蹈而生的人,五官精致、头颅圆而小,身材纤细,身高166cm,体重只有47 公斤。坐在沙发上,谭元元下颌上扬,肩膀下沉,脖颈、手臂修长。
从丑小鸭到天才少女
当5 岁的谭元元看到电视上播放的《天鹅湖》,开始学着立起足尖模仿天鹅的动作时,她并不知道这会对自己将来的人生有怎样的影响。
11岁,谭元元开始学习芭蕾
17 岁,在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学校进修
18 岁,成为美国三大芭蕾舞团之一的旧金山芭蕾舞团最年轻的独舞演员
21岁,成为该团历史上最年轻的首席演员,至今仍是世界顶级芭蕾舞团中唯一的华人首席演员
二十年前的谭元元,是一名舞蹈“后进生”。谭元元10 岁考入上海芭蕾舞蹈学校。父亲不赞成元元学舞,但妈妈坚持认为女儿有天赋,一家人争执不下,只好通过抛硬币来决定。结果还是“去”,但谭元元开始学舞比同学晚了近一年。 由于入学晚,谭元元总跟不上进度,自卑得很。“周围的同学都已经跳得很像样了,我还站不稳,那时我就是丑小鸭。”谭元元回忆道。
谭元元身体条件出众,平常练习中偶然流露的闪光点被当时学校的老师林美芳和陈家年看在眼里。他们每天给她补课,直到谭元元的水平赶上来。陈家年回忆年少时的元元说,“也可能因为我对她太严格,谭元元太爱哭了,整天哭。有一次,她又因为没达到要求掉眼泪,我问她,要哭,还是要练,只能选一样。她选练。”
采访当天,谭元元还与两位恩师见过面。她与舞伴在舞蹈学校的练功房排练舞剧《吉赛尔》选段,两位老师也到场指导。谭元元说,“他们还是火眼金睛,现在还是一眼就看出来我小时候的那些毛病。” 2007年,谭元元与已经移民加拿大的两位老师亲同一家人,几乎每年都会去加拿大的老师家接受“特训”
谭元元一直记着14 岁第一次正式登上台时的情景。那是1991 年在上海本地的比赛,她躲在后台,怕得要命,“觉得脚都不是自己的”。 于是,林美芳把谭元元踢上台。谭元元哆哆嗦嗦地上去了,腿止不住打颤,就这么撑到结束的最后一个动作,音乐都停了,她的腿还要颤两下。2007年的时候,谭元元边说边笑模仿自己当时“颤两下”的样子。当时林美芳的一句话让她记忆深刻,“就你这种水平,出去比赛第一轮就会被刷下来。”“紧张是因为自卑,自卑是因为确实差得远” ,那次比赛是谭元元唯一一次失败经历。
两年之后,谭元元站在了法国巴黎的国际芭蕾舞蹈比赛的舞台上,评委会主席的乌兰诺娃给了她满分。乌兰诺娃一直是谭元元的偶像,“精神上的指引”。当谭元元从乌兰诺娃手中接过金奖的奖杯时,乌兰诺娃通过身边翻译对她心目中的“满分女孩”说,要一直努力,才能继续精进。当时,旧金山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海尔吉·汤马逊坐在观众席上,正为自己的舞团物色新成员。
1995 年,谭元元18 岁,是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蹈学校的一名学生,正打算毕业之后,留在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继续舞蹈生涯。在巴黎与谭元元有一面之缘的汤马逊一直在努力寻找这个中国姑娘。在德国再次相见后,汤马逊力邀谭元元到旧金山芭蕾舞团做表演嘉宾。说是表演,其实是一场考试。一场双人舞和独舞表演下来,旧金山的观众和汤马逊都为她倾倒了。汤马逊拿出一纸合约,“来我们这里,你将是最年轻的独舞演员。”
谭元元说,“我当时想,还不错,就去了”。
一夜替补学新舞
很多人都认为谭元元是“一夜飞上枝头变凤凰”,但其实作为一名舞蹈演员,谭元元也有重要的转折期。18岁那年,她代表上海芭蕾舞团出访美国,被旧金山芭蕾舞团一眼相中。“那时我就按平日里排练的跳,或许是发挥出色吧,后来旧金山的人就来找我了,希望我加入他们,一切都那么自然。”谭元元说道。
谭元元当然没有放过如此好的机会,加入了旧金山舞团,而且是连跳三级,成为独舞演员,这是在舞团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不过,锋芒太露也未必是好事,尤其还是作为一个外乡人来到陌生的环境,“当然被人排挤过,别人都在想为什么一个中国人那么快能成为独舞演员,不过还好,后来我就用自己的实力让这些人改变了看法。”谭元元说道。
随后经过不懈的努力,谭元元渐渐在舞团站稳脚跟,而成为首席,却是一次“意外”。“当时,团里有位首席演员在台上拧断了手指,第二天的演出不能上了,团长就找到我,还递给我一盒录像带,说你能不能一夜之内把它学下来。我那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接了下来,很幸运我的表现还算不错,接下来的你们都知道了。”
完美的传奇与代价
在美国的大型芭蕾舞团,舞者分为四个等级:学徒、群舞、独舞和首席舞者。当时,旧金山芭蕾舞团另外两名首席是花了16 年才从学徒升到首席,最年轻的独舞演员也要23 岁;而谭元元才刚过18 岁生日。
少女谭元元一入团面临的是其他女孩对她的冷眼相待,因为她连跳两级被聘为独舞演员。“上台跳完以后,她们也无话可说。美国人很现实,你确实好,那也没话说。”刚到美国第一年的经历,就被谭元元轻描淡写地翻了过去。确实没有发生过什么戏剧性的情节,像任何一个初到美国、语言不通的中国人一样,谭元元也会跑到中国城的电话局给父母打电话,一听到父母的声音,就哭得稀里哗啦。一年后,谭元元适应了美国的生活,与同事的关系变得融洽起来,也开始用英语跟舞伴顺畅地沟通,还结识了一些在旧金山的中国朋友。谭元元的妈妈也开始常常到美国来探望她;几年后,父母索性就搬去了旧金山,跟谭元元住在一起。
1998 年,演出季的一天,当时旧芭的首席意外扭断手指,第二天的演出面临取消的危险。谭元元临危受命,要在一晚时间内,学会一部巴兰钦的舞剧《斯特拉文斯基协奏曲》。巴兰钦是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编舞大师,他的作品大都节奏快、动作复杂,很难掌握;而有“音乐界的毕加索”之称的斯特拉文斯基,最爱在节奏上做文章。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很难懂,每个小节节奏都在变,这对我来说比较困难。”谭元元说,她之前既没有正式跳过巴兰钦的作品,也对斯特拉文斯基不甚了解。当时大家心里都打鼓,疑虑她能不能在一夜之间把这个半小时的舞剧都学会。结果谭元元办到了,“真是被逼急了,虽然一夜之间全部记了下来,但第二天演出一结束,就全忘了。”演出反响很好,有观众写信给舞团,问那天跳斯特拉文斯基的是谁。从那以后,团长就对谭元元特别信任。之后,谭元元又陆续得到很多机会,跳了巴兰钦的另一些作品和《天鹅湖》全剧。《天鹅湖》跳完以后,谭元元拿到了首席舞者的合同,那是1998 年,她才21岁。成为首席舞者后,她每年都要演出上百场,几乎担纲了舞团所有剧目的女主角,《天鹅湖》、《睡美人》、《吉赛尔》、《胡桃夹子》等;印有她照片的大幅海报常年挂在旧金山芭蕾舞团剧院的门口;她成为前总统克林顿的座上客,朱镕基总理访美时,她坐在艾伦?格林斯潘和朱镕基的中间。
2001 年,旧金山芭蕾舞团的第一次欧洲巡演为谭元元赢得了国际声誉。伦敦舞评家 Covent Garden 称谭元元为“旧芭王冠上最大的那颗宝石”;《纽约时报》舞评家Anna Kisslgoff,称她“结合了精致与大胆的特质”。日本权威《舞蹈》杂志评选20 世纪101 位舞蹈明星,谭元元是唯一的华人;2004 年,谭元元被评为“亚洲英雄”,登上了《时代》封面。在接受采访时,谭元元说她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夸张”,“舞台很大,观众很远,不放大肢体语言观众无法领会你的意思。” 她永远忘不了在巴黎那次比赛,一个评委对她说,“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你必须要为心灵舞蹈,你必须去感知空间、了解角色性格,触碰自己的内在。”谭元元说自己并不一定能达到这个目标,她在努力地尝试。
“别人看上去我跳得很轻松,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 谭元元舞姿轻盈、流畅,而每一个动作下面,都凝聚了一个完美主义者对自己无尽的苛责。“如果在舞台上错了一步,我会懊恼一整天。台下有3000 双眼睛看着你,这让艺术家活得很累。一次你表现得不够完美,那就存在一个软肋。”谭元元腿上有3 次骨折的伤痕,这是她为完美付出的代价。除了3000 双眼睛的压力外,谭元元更多背负了中西方对一个天才少女的期许。芭蕾是西方的艺术,站在西方古典艺术顶峰的中国人少之又少。在美国,舞团的合同都是一年一签,首席并非终身职位,稍不留神就会被人取代。对谭元元来说,成功秘诀是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一次成功不代表次次成功,一旦让人失望一次,很可能就再也不会用你,亚洲人扳回的机会可能更小一些。”谭元元说出一名年轻女人内心的惶惑和矛盾,“其实我自己并没有这样的顾虑,我的顾虑是怎么让自己不失望,怎么让自己满意。”
打开了另一扇门
在美国十几年的生活为谭元元打开了另一扇门。
本以为谭元元是个内向安静的人,但随着谈话深入,沉静的谭元元逐渐活跃起来,不时做出耸肩或双手摊开的“美国”手势,说到兴起时还会开心地大笑,有时说话会突然“卡壳”,因为她想不起那个中文单词该怎么说。到了2007年谭元元朋友很多,朋友圈子里中国人、美国人,艺术圈、非艺术圈的都有,甚至还有律师、法官朋友。谭元元说:“朋友不仅限于艺术圈,对自己是促进,也是件有趣的事情。”
“朋友们觉得我是一个很滑稽的人,因为我有时说话滑稽,喜欢开玩笑吧。”谭妈妈却告诉记者谭元元小时候很内向,不爱讲话,到了美国才逐渐变成现在这样。谭元元对此的解释是:“可能美国的生活环境比较轻松,生活的压力不大。跳舞的压力当然有,不前进就会后退。但是压力这种东西没有必要一天到晚都去想,否则对自己没有好处 。”
谭元元习惯了美国的生活、工作环境以及艺术氛围,旧金山的湿润气候和美景都让她喜欢。除了生活上、性格上,谭元元对艺术的理解也在改变。几年前,谭元元最喜欢的剧目是《天鹅湖》或者《吉赛尔》,但现在问她,她会这样回答:“很多人都问我最喜欢的剧目是什么,但一个艺术家不应该有最喜欢的,这样太偏狭,应该喜欢各个种类的舞蹈。除了芭蕾,爵士、街舞,我都喜欢,虽然我不会跳。”
美国芭蕾舞团的演出季从每年12 月开始,持续到次年5月,这期间几乎天天有演出。作为剧团所有18 个节目,其中包括两个大剧的主演,谭元元每周6天登台,每天工作13 个小时。尽管如此,谭元元还在大学里进修文学艺术,今年是第三年。因为打算在三年时间里拿到本该四年修完的学位,谭元元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写十几页纸的paper上。她说: “门门都想拿A,如果不小心有了一个B,那下次就要拿A+。”
最近刚刚结业的是戏剧课,考试内容演一出戏剧,谭元元选择了格温尼斯?帕特罗主演的舞台剧《证据》,她自己就演帕特罗演的那个角色。虽然不知在舞台上演过多少次戏,但在舞台上讲话却是头一次,这让谭元元觉得既新鲜又过瘾。
谈起未来,谭元元表示并没有想得很仔细,也没有确切的计划。唯一肯定的是,她会在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退下来,“因为这样会比较有成就感。”现在,30岁的谭元元,单身,与父母居住,开一部奔驰上下班。她既没有被荣誉所累,也让人看不出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看上去忙碌、辛苦的生活,她过得像跳舞一样,举重若轻。
没登过北京舞台
谭元元的舞迷遍布世界各地,但是因为档期的问题,在北京的演出一直未能成行。谭元元说有不少国内的演出商邀请她来北京演出。她也十分希望能为国内的观众献艺。但是她有个心愿,希望不是跳着西方的剧目《天鹅湖》或《奥赛罗》来北京,她渴盼能有机会演出中国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剧,能够用她在西方积累多年的表演经验演绎最有传统美感的故事情节。《鹊桥》的演出成就了最完美的契机,憧憬多年的谭元元终于可以一偿夙愿,满怀期待的众多舞迷也终于有机会见到渴慕已久的“芭蕾女皇”。
在2012国家大剧院舞蹈节上,谭元元将再次来到中国,和现代舞大师玛莎·葛兰姆的亚洲弟子、台湾舞者许芳宜,美国纽约城市芭蕾舞团首席演员阿什莉·鲍德共同表演一出《穿越-三个女人的舞蹈》。在这场演出中,她们融合了古典芭蕾、现代芭蕾以及现代舞各舞种不同的舞蹈语汇,在演出中进行了一次特别的跨界,通过她们各具特色的作品和舞姿,展现不同背景下舞蹈女演员的多样魅力。 身高1.67米,体重 47公斤,笑起来嘴角会呈月牙状,喜欢穿旧旧软软的芭蕾舞鞋,走路习惯像天鹅一样挺直脊背和脖颈。来自全美三大芭蕾舞团之一——旧金山芭蕾舞团的上海姑娘谭元元平日就是这般模样。日前,谭元元为了新书《我和芭蕾》的发布专程回到上海。这部前后酝酿了五年的书稿,就像一本回忆录,记录了36岁的她自11岁掷 “硬币”决定命运,从舞25年来的经历。
就像谭妈妈说的,谭元元在芭蕾之路上脚力勤勉,也一路顺遂。11岁考入上海芭蕾舞学校,14岁在芬兰初获国际大奖,15岁在法国巴黎“第五届国际芭蕾舞比赛”首拿金奖。在大多数18岁少女还懵懂不知世事时,在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蹈学院进修的谭元元,便已收到旧金山芭蕾舞团的签约邀请。只用了三年时间,谭元元便从独舞演员连跳两级至首席演员。18年来,谭元元每年演出百余场,担纲主演过包括《天鹅湖》、《吉赛尔》、《奥赛罗》、《小美人鱼》在内几乎所有的经典芭蕾剧目。
谭元元之后,国内能如她这般在西方芭蕾舞界立足的舞者少之又少。常常有人向她讨要秘诀,“可能是我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与自己的勤奋努力肯定也分不开。”谭元元笑着解释,即便当天要开记者会,她也会在设施条件不符的酒店房间练习“把杆”动作,或多或少保持自己的舞蹈感觉。
“我带着扎实的基本功进入国际芭蕾界,在刻画人物时,东方人特有的细腻会使我的表演增色不少。”在接受采访时,谭元元说芭蕾不仅仅是一门有关技巧的艺术,其动作和情感也需细腻切磋糅合,就像阴阳有抑、抑扬顿挫的结合一样。说起自己如何与众不同,谭元元笑称大概在于舞台上的强劲张力,“我们和电影演员不同,要为现场3000个观众服务。舞台很大,观众很远,不放大肢体语言观众无法领会你的意思。”
在跳舞中受伤,对芭蕾舞者来说是家常便饭的事。谭元元在书里也披露了不少平日向父母粗粗遮掩的受伤细节。比如2005年跳《吉赛尔》,她便因右胯骨脱臼想过将舞蹈事业终结,“找不到北,很沮丧,也心有不甘。”在2010年与德国汉堡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约翰·诺伊梅尔合作《小美人鱼》时,谭元元亦曾因脚尖受伤打过三剂封闭针。好在,《小美人鱼》让谭元元学会了怎么用灵魂跳舞,也为她带来事业的转折点,“它延长了我的艺术生命。”约翰·诺伊梅尔则高度称赞谭元元, “她把我的魂都跳出来了。”
芭蕾女伶跳舞的黄金年龄通常是28岁至35岁之间,谭元元将《小美人鱼》视为自己跳舞状态最好的时候,“现在也不错。”“如果没去旧金山,我可能现在不会站在舞台上;如果没有那两次受伤,我可能已从台上退下来了。”这两次受伤的插曲反倒让谭元元决定继续跳下去, “我那时就在想,如果自己能冲过伤痛线,能跳多久,我就要跳多久。”
不跳舞了会做什么?“我还是会做跟芭蕾有关,与‘美’有关的事。”她正色说道,但以后大概不会让自己的小孩再跳芭蕾了,“除非孩子有非跳不可的天赋。舞者在表面光鲜背后付出的苦痛代价,很少人能看到。” 《鹊桥》主演均是首屈一指的世界顶级芭蕾舞蹈家。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的首席舞蹈家阿丽娜·索莫娃和雷奥尼多·撒拉法诺夫以及日本国家艺术院芭蕾舞团的首席舞蹈家依阿罗斯拉夫?撒连格、原岛里会都是当今世界芭蕾舞界极负盛名的舞蹈家。俄罗斯马林斯基芭蕾舞团有着200多年的历史,该团世界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曾经是我国老一代领导人非常喜欢的舞蹈家,多次来华为国家领导人演出,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谭元元表示,“很高兴这次能与世界最顶级的芭蕾演员们合作,他们的艺术水平都是让人敬佩的,也是长期以来我特别希望能同台演出的理想搭档。俄罗斯马林斯基芭蕾舞团的前首席乌兰诺娃是我的精神偶像,在我学习芭蕾的过程中也受到他们很多的影响和鼓励。当年我参加法国国际芭蕾舞比赛时,很荣幸得到了乌兰诺娃大师的赞赏和满分的鼓励,对于15岁的我是巨大的精神激励,当时的场景现在我还记忆犹新。我和俄罗斯马林斯基的首席雷奥尼多-撒拉法诺夫,在日本排练了一段时间的《鹊桥》,感觉棒极了!我们的配合很协调,舞步间也更加纯熟,我对北京的演出有更高的期待了。
在主办方的邀请下,谭元元暂时放下排练,提前来京主持“大师班”,与“谭迷”们见面,指导芭蕾学习者。这将是广大芭蕾爱好者们目睹巨星风采,与谭元元零距离接触的最好机会。
谭元元这次回国演出,既想把在美国定居12年积累的经验带回来,也希望把中国的芭蕾舞剧带出去。大师班的开办正是出于这一考虑。谭元元有长年在外国顶级芭蕾剧团担任首席的丰富表演经验,加上她独有的女性敏感纤细和超凡脱俗的表现力,已经征服了无数舞迷的心。为了给“谭迷”们留下最完美深刻的印象,主办方将租用解放军歌剧院大剧场作为“大师班”的活动现场。选择在解放军歌剧院举办“大师班”,其高昂的花费和良好的现场效果将不亚于一场正式演出。谭元元现场将表演精彩的芭蕾选段,舞迷可以邀请元元一起共舞,甚至“点舞”,让谭元元表演一些自己喜欢的经典片段。机会难得,名额有限,舞迷可以登陆本网站专题报名参加大师班。
谭元元说:“跳了这么多年《天鹅湖》和《吉赛尔》,能跳中国题材的作品最激动。”她表示,中国舞蹈家已经证明自己可以演绎最好的芭蕾,能在世界顶尖芭蕾舞团中挑大梁,但我们要做到的岂止是“和别人一样”?其实人们真正对你刮目相看的,恰恰是你身上独特的东方气质和中国情韵。对于即将要登场的北京首演,谭元元更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第一次能在北京演出,心里非常兴奋。我希望在我最巅峰的状态下,为观众奉献一场完美的表演。”随着《鹊桥》赴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巡演,“要把这个美好的中国爱情故事带到更多国家去,把它打造成我们自己的‘天鹅湖’。” 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芭蕾比赛的闭幕式上,谭元元作为特邀嘉宾演出了《吉赛尔》片断。
演出的前半部分,谭元元以柔缓的舞姿、迷惘的眼神、轻盈的动作表现了乡村天真少女心如止水的内心。谭元元在完成少女向情圣的跨越中,以强烈轻盈的大跳、急速稳健的旋转、举重若轻的表演,很快将观众引入虚幻的异想世界。每个高难度动作,都在诗情画意般的激情中轻松完成。谭元元超乎寻常的感染力,让观众体会到灵魂出窍。
谭元元说:“我带着国内扎实的基本功进入国际芭蕾界,和各国顶尖艺术家的同台表演,使我提高很快。同时东方人特有的细腻表演,使我的创作与众不同。”
谭元元是在小学体育课上爬竹竿时被上海芭蕾舞学校的老师看中的,但当工程师的父亲希望独生女成为医生,因此拿到通知书后迟迟一年没去报到。后来在母亲坚持下,一家三口用投币决定取舍。五分钱硬币从空中落下时正面向上,寓意世界将多了一位芭蕾明星。 第一次奇迹出现在1992年,谭元元参加法国巴黎举办的第五届国际舞蹈比赛。到赛场时,师生俩傻眼了,为便于观看脚尖表演,欧洲的芭蕾舞台都设计成15度倾斜,这对一直在平地跳舞的中国演员,等于宣判出局。老师安慰元元:“就当练习吧。”比赛时,谭元元因膝盖巨疼,哭着不愿出场。情急中,老师一脚踢了过去,没想到借助这一脚的力量,谭元元的出场大跳特别成功。比赛结束,评委主席乌兰诺娃打出满分,评价说:“这是我20年来看到最年轻又最具古典表演风格的好演员,她前途无量。”没想到一场毫无希望的比赛竟让谭元元捧回金奖。
当谭元元第二年在日本名古屋举办的国际大赛中再次获得金奖后,1994年就被聘为旧金山芭蕾舞团最年轻的独舞学员,越过了学徒、群舞两个阶梯。
一次演出,女主角骨折,为了救场,团长问元元:“你行不行?”谭元元没有半点犹豫就接了下来。今天回忆起当初的情景,谭元元依然一脸兴奋:“那是出于本能,我必须抓住机会。”第二天上台竟然大获成功,旧金山各大媒体对这位意外出现的新秀给予很高评价。从此,谭元元成为全美三大芭蕾舞团第一个华裔首席演员,也是最年轻的首席演员。
旧金山芭蕾舞团的首席华裔舞者谭元元,不仅被美国主流媒体芭蕾舞杂志Pointe选为封面人物,美国公共电视台(PBS)的“美国舞蹈名演系列”也在全美各地播放她主演的芭蕾舞剧《奥赛罗》。
美国《世界日报》报道,Pointe杂志封面不仅有她穿戴着金色凤冠和舞衣的妙曼舞姿,而且称她是“旧金山芭蕾舞团的黄金女郎”(SFR''sGoldenGirl)。这本杂志以“谭元元生命中的一天”为题,贴身报道了她3月20日整天的活动,从上午参加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酒会,到晚上10时30分演完芭蕾舞剧《唐吉诃德》后在如雷的掌声中向观众谢幕。杂志中有10多张照片,有她练舞的镜头,站在后台准备入场的身影,化妆的模样,以及走在街上赶场的情景,让人看到这个舞者一整天原汁原味的美丽。
旧金山芭蕾舞团名列美国三大芭蕾舞团,成员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舞者。谭元元1995年从上海来美加盟旧金山芭蕾舞团时,就已经担任“独舞演员”,更在短短3年间跃升为“首席舞者”。她是该团唯一在中国大陆出生的演员,也是美国三大芭蕾舞团唯一的华裔首席舞者。而在“美国舞蹈名演系列”中,PBS用90分钟播映了《奥赛罗》,把谭元元精湛的舞技和脱俗的美,推进了美国大众的视野,各地媒体的艺评家都认为这是一个难得一见的精典案例。
谭元元加入旧金山芭蕾舞团10年了。这10年里,她每天忙着演出、排练,为芭蕾付出所有的精力、体力和能力。“在旧金山,每年1月到5月是演出季,我每年在那里都要演100场以上,而一年一次的欧洲巡演也是雷打不动,一个月我至少要演20至30场。再加上我还要去日本等地演出,所以365天算下来,我几乎都在舞台上。”不过,面对繁重的演出任务,谭元元舞蹈着并快乐着。“如果说苦,就是我经常要在一个星期内演5、6个不同的舞剧,扮演5、6个不同的角色,而且还要在短时间内转换。这时我会觉得很苦。但一旦站在舞台上,这些辛苦就被抛到脑后了。”
除了跳舞,元元的业余生活时间很少,以至于属龙的她到还没男朋友。“个人问题还是顺其自然好。”不过,元元希望示另一半不是圈内人,这样对方会更尊重自己一些,也会更尊重她爱的芭蕾艺术。尽管谭元元在芭蕾舞坛上风光无限,但总有一天她也会离开舞台,那时她又会怎样选择?“如果有那一天,我会从事一些和芭蕾相关的工作。”一年多前,谭元元已开始学习画画、设计和舞台编导。也许,有一天她会从事一些幕后工作或开办一所芭蕾舞学校。谭元元说,虽然她演出任务很忙,但她还是抽空去美国圣玛丽亚大学攻读艺术系学士学位。而且,她打算用3年的时间读完4年的课程,所以除了演出,一个星期她还要交出10页纸的作业,很是辛苦。
提到退出。谭元元稍加思索后说:“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我绝不会跳到跳不动的那一天才离开。我要在最顶峰的时候离开,所谓激流勇退嘛。”

『捌』 俄罗斯最著名的芭蕾舞大师是谁

乌兰诺娃(1910~1998)
Ulanova,Galina Sergeevna
苏联女芭蕾演员。1910年1月10日生于圣彼得堡,出身于舞蹈演员家庭。1998年3月21日在莫斯科病逝,享年88岁。 1919~1928年在列宁格勒舞蹈学校学习,主要教师是她的母亲和 瓦加诺娃 。毕业后先后在基洛夫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1928~1943)和 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1944~1960)任主要演员。1962年退休后,从事排练工作 。她曾两次访问中国(1953、1959),志在世界各地演出,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乌兰诺娃的舞蹈艺术特色是:富于抒情诗意,刻画人物细腻,善于表现复杂的人物性 格。在她的表演中,使舞蹈技艺、戏剧表演、造型姿态三者水乳交融,又都服从于形象塑造的要求。她反对为技术而技术,不单纯雕琢动作,而是追求表现人物内心的激情,即使难度很大的动作也显得自然、流畅,每个日常生活的简单动作则又表演得典雅而富有音乐感。她的舞蹈艺术,从一般的抒情逐渐发展成具有深刻的悲剧性,晚期表演的角色内心世界更为丰富复杂。她困凯和的代表剧目有:《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 乌兰诺娃表演《天鹅之死》 《罗密欧与朱丽叶》 、《灰姑娘》、 《天鹅湖》 、 《吉赛尔》 等,吉赛尔发疯一场的舞 蹈表演,被公认为她悲剧艺术的顶峰。她的学生如 马克西莫娃 等已成为著名芭蕾演员。由于乌兰诺娃对苏联芭蕾事业的卓越贡献,曾两次获得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志多次获得列宁奖金和苏联国孙辩家奖金。1951年,获苏联人民演员称号。她还汪盯曾担任第1~第6届瓦尔纳 国际芭蕾舞比赛 和第1届莫斯科国际芭蕾舞比赛的评委会主席

阅读全文

与老电影俄罗斯芭蕾舞大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主角是绿乌龟 浏览:837
2017热门动漫电影外国 浏览:214
韩国高颜值女神r电影 浏览:595
俄罗斯电影鲨鱼灾难 浏览:296
重庆江北电影城 浏览:728
太阳神电影网 浏览:266
印度电影战神的名字叫啥 浏览:821
美国两个字电影大全2015 浏览:454
邵氏电影在哪里能看超清 浏览:425
红酒韩国电影 浏览:306
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明星走红 浏览:425
火爆的俄罗斯电影 浏览:65
去电影院的 浏览:310
外国侦探电影2017 浏览:134
西峰电影院哪个好 浏览:591
陕西方言电影大全 浏览:462
仙剑奇谭昭电影2018 浏览:303
周星驰会拍电影吗 浏览:678
岛国动作片大电影 浏览:578
南瓜电影电视上看没有字幕 浏览: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