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欧美电影 > 法国电影赏析相关知识

法国电影赏析相关知识

发布时间:2023-03-27 23:01:57

A. 法国电影黑匣子豆瓣解析

法国的悬疑电影《黑匣子》(Black Box)独辟蹊径,将画面指向飞机事故后的数据分析一面,为观众们展现了航运业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针对电影《黑匣子》而言,这一搜集资料,掩盖真相的小盒子好像揭露人的本性的潘多拉魔盒,在其中的实情牵涉了过多权益,令实情中夹杂着成千上万谎话;

乃至会要了探索实情的人的生命,引起成千上万蝴蝶效应,造成一桩又一桩不幸的发生。故事产生于一场空难。

一架从阿联酋迪拜飞到法国巴黎的飞机航班,在安第斯山周边忽然失事。年青又博学多才的航空事故调研工作人员马修参加到了黑匣子的数据统计分析精英团队,尝试根据当场网络收录的响声,推断事故。

一开始,马修将炮口指向旅客中的“外族”者,一些宗教信仰和核心理念上的不一样派系。她们是不是由于自己缘故,导致了这一场意外...

B. 求 法国电影的特点或规律

法国电影——充满艺术气息的另类
法国电影的特点:
法国电影有别于好莱坞,而艺术至上的这种观点长期以来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法国电影多注重内涵,不屑拍过于商业化的东西。

法国电影更加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情感世界和人物内心的表达。

通常来讲法国电影多剧情缓慢,节奏沉闷。(其实换句话就叫细腻)

我们熟悉的一些法国人
让·雷诺 : 代表作品:《暗流2:天使启示录》 《暗流》《浪人》 《事先张扬的身后事件》《职业特工队》 《云上的日子》《我们的故事》 《这个杀手不太冷》《闭嘴》

苏菲·玛索:1966年11月17日出生于法国巴黎 1980年,14岁的苏菲·玛索出演了法国经典影片《初吻》。在影片《初吻》中,凭借独特地青春气息,成为令法国为之骄傲的“法兰西玫瑰”。

吕克·贝松:导演,被誉为法国的斯皮尔伯格。代表作 《地铁》《碧海蓝天》《圣女贞德》《第五元素》。

C. 法国的电影有什么风格或者特色

法国电影的特点就个人性、内涵性、创造性还有政治性。最具有代表性的导演是戈达尔,他的电影政治倾向性很浓厚,同时他的电影在有他的思想。他极力反对好莱坞的拍片体制,他所崇尚的是电影的内涵,而不是“麦当劳”式的快餐电影。基本上他的电影很生涩难懂。如果想真正的了解法国电影推荐你去看看《法国电影60年》。

D. 求教法国电影<香水>鉴赏/影评

电影看似赋予了香水魔力,能让人们找到爱与被爱的感觉。 香水给人的爱就像人们用权利,金钱,地位获得的爱。香水淡了 权利和金钱散了爱就没有了。真正的爱与被爱不是肉体的爱,不是通过香水获得的爱。而只是一刹那爱的气息,只能感受到,却不能封藏。
本人鄙见,电影里用香水来反映生活中人们不择手段获取爱途径! 但却都不能获得真实的爱与被爱的气息! 有多少人却还没有意识到上演着一个一个真实的巴蒂斯特.格雷诺耶!?

E.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赏析

(一)

说实话,我一直对法国电影心存敬畏。没看正片之前看故事梗概,感觉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司空见惯的师生故事而已,而这么乏味老套的架构,大概也脱不了我想象中的法国艺术片惯有的面目可憎。

然而我错了。这是一部轻松愉悦,并给人带来实实在在的艺术享受的电影。它一点也不压抑沉闷,而是活泼轻快的,还略带那么一点诙谐幽默,但它也不会像通常的法国喜剧片如《郁金香芳芳》那样的聒噪吵闹。它是潮湿温暖的记忆,是轻轻飞扬的柔风,你就那样苍白地面对它,不会喜悦,也不会悲伤,只会感动,而且是回味无穷的唏嘘感动,像我,则更会心存感激。

我终于成功而完整地看完一部法国文艺片,这是我的奇迹,而改变我对法国电影的普遍刻板印象,则是《放牛班的春天》的贡献和可喜之处吧。

(二)

这部电影当然也不会是深奥晦涩的了。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师来到一群野性难驯的孩子中间,接下去会发生什么故事,我们基本上可以猜到十之八九。但马修这个人物的独特魅力在于,他的怀才不遇和落拓,他的悲悯和眼底温柔,乃至他暗恋学生的母亲,滑稽幽默的言行举止和非常显眼的秃头,都使他像个善良而和蔼可亲的父亲。他不是完美的,但是立体生动的,是一个说服力很强的可亲可信的老师形象。

至为关键的,是马修真正懂得开启孩子的心灵。

在他到来之前,"池塘之底"是一个典型的专制残暴的寄宿学校和教育制度的缩影。哈珊校长及他以下的教工,都是暴戾而简单片面的,一概地只看到孩子们叛逆、偷窃、抽烟、打架的一面,也习惯了用严厉的惩罚方式如禁闭、毒打虐待学生;而学生在皮球效应下也反弹得更为厉害,总是想方设法地报复整蛊老师,也因此导致师生间日益紧张的关系氛围。从纯粹意义来说,"池塘之底"不像个学校,而是师生间,成人与孩子间冷漠对峙的战场。

马修来了之后也只不过是一个新学监,他无力全面地改变现状,却可以对犯错的学生宽容地放一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挽回孩子的尊严。更重要的是马修懂得尊重每一个孩子,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才能和天赋。他组建合唱团,分析每一个孩子的音色,给他们安排合适的角色,用老话来讲,是懂得因材施教,人尽其才,其实也是在暗示、激发每一个孩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有他人所不可替代的价值,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人生社会中找寻到自己的位置。导演克里斯-巴哈蒂自己解释说这部电影要讲的就是生命的意义。就这点来说,马修可谓是孩子们真正的启蒙导师,也因此马修能够渐渐赢得孩子们的信任,获得他们的真诚依托。影片最感人的桥段是马修离开"池塘之底"时带走了佩皮诺,那一天刚好周六,终于圆了佩皮诺在周六可以等到"父亲"的愿望。佩皮诺跟马修的离去,是对马修所施行的教育方式的最好回报。而莫杭志后来成为著名的音乐家,更是马修教育理念颇有成效的明证。

与之相对照的是,影片还设置了蒙丹这一角色,他被心理学家作为试验品投送到"池塘之底",因为"实验品"的特殊身份和更恶劣的品性,他没有得到应该的关爱,而是遭遇更过分的歧视和虐待,还被误会错怪为盗窃学校10万法郎资产的小偷,怀恨在心的他最终一把火烧了学校宿舍。这种暴力举动可以说是对专制教育制度的最直接而又极端的报复和抗议。如果我们撇开庸俗的教育话题不谈,也可以从中看到导演的人文关怀。

本片导演的叔叔,更著名的导演雅克•贝汉说:孩童时代的面孔,连同内心深处的情感对我们是如此珍贵,以至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中,幼年时期的记忆永远无法磨灭。联系本片那些心灵有着缺陷的孩子,其实他们内心深处记住的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回忆:他们的不幸是他们或者因各种原因(比如"二战","二战"也是成人发起的战争)被成人抛弃,或者逾越了成人世界制定的规则,辜负了成人对他们的暂时期望,就被以哈珊校长为代表的成人世界排斥在自由正常的生活之外,承受粗鲁残暴的辱骂、殴打或者禁闭。这种愚蠢野蛮而形而上的处理方法给孩子们带来的是显然是更大的心灵灾难。蒙丹的纵火,便是最明显的反面教材。孩子们的幸运在于他们遇上了马修。马修的伟大或者说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真正懂得与孩子进行心灵的对话与沟通。他的民主平等意识,他的宽厚仁慈,善良耐心,就像一缕缕春天的阳光,抚慰照耀孩子们残缺受伤的心灵,还给他们一个明媚温暖的未来与世界。这两种记忆,相信也是深植于作者心中的经历感慨和本片的故事来源及情感源泉。

(三)

现在来看,马修的确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教师形象。影片中那个干瘦的数学老师也懂音乐,可是他并没想到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分享音乐带来的快乐,而是一天天麻木下去,到最后连说笑也不会了;哈珊校长也声称他有教育梦想,可是他此刻只是个人人讨厌的自私、虚伪、邀功谄媚(在公爵夫人面前说组合唱团是他出的主意)的暴君。马修之所以赢得尊敬,是因为他在对待孩子问题上有与众不同的足够的信心与耐心。而他慧眼识天才,发掘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和个性,开启他们的音乐智慧,这都不是常人能做到的。眼界再放宽一点,不是每个不幸的孩子都可以遇到马修这样通情达理的而且还是音乐家的老师的,尽管有点落魄。

所以马修终究是一个带有理想色彩的被寄托了美好愿望的人物形象。他也不再是"失败的音乐家,失业的学监",而是心灵救赎者和光明使者。这也许是因为导演自身有几十年的音乐修养的缘故,音乐及音乐家的作用有所美化而夸大。但不可否认的是,本片的音乐也因此运用得出神入化,不仅丝丝入扣地衔接剧情,而且烘托影片氛围,推动剧情发展,是音乐与剧情结合得相得益彰的绝佳典范。

片中共出现三首完整的插曲,都是抒情柔缓的优美之作,分别对应故事叙述的时间与节气,从寒冬到初夏,也逐步反映音乐渐渐融化孩子们冰封的心灵,影片的整体情绪也随之渐趋欢快明朗。如"在回旋的风中转向,展开你的翅膀,在灰色晨曦中,找寻通往彩虹的路,揭开春之序幕""夏日的微熹,驿动的梦,我的心燃起,骤然飞舞飘离大地""欢乐的震颤,一切在跳跃,荣辱恐惧抛诸脑后,远离孩子们的困扰,无穷哀伤全无踪影""黑夜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的热忱,荣耀之巷"等等,从这些歌声中可以听到孩子们对音乐及马修的感恩,也似乎可以闻到他们渐渐开朗乐观的气息。而音乐及马修作为身处"池塘之底"的(黑暗中的)孩子们的指路明灯和希望之光的隐喻,也是昭然若揭。尤其第二首歌响起的时候,整个校园似乎都被空灵悠扬的童声清唱包围,沉浸在圣洁的音乐世界之中,"池塘之底"曾经的阴暗和残酷好像一扫而光,一切都是如此的祥和安乐,连数学老师也跑来为孩子们伴奏,而一向不近人情的校长,竟也自顾自地在办公室里学孩子们折纸飞机玩。可见音乐的感染力之巨大无穷。

如果有这部影片的原声碟,我推荐收藏。

影片在音乐之外的其他方面俱表现出色,尤其是对节奏和整体基调的把握非常纯熟,一点也不像初次出手的作品。导演叙述之流畅,转场之自然,情节之清晰利落有条不紊,都显现出手法娴熟功底深厚,如果不是因为导演出身电影世家,耳濡目染,便是艺术相通,天分过人。要拿华语片来比较的话,处女作即能达到这种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的风范,似乎只有李安的《推手》才有相似感觉。《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首优美抒情的人性赞美诗,就是不知假使离开音乐题材,克里斯-巴哈蒂是否还会有如此过人表现。

F. 为什么说,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时期的电影对现当代电影的影响巨大,分别表现在哪些

当时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是在法国3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电影创作倾向,其基本特征有:
1、题材大多取自现实生活,即使从小说改编的,也往往把时代背景移到现代,以缩短影片与观众间的距离。
2、影片主人公也一改以往被贵族、富豪垄断的局面,出现了一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影片编导对这类小人物的不幸命运都寄予了深厚的同情。
3、在艺术手法上,追求诗情画意的场面。
4、同时,它还存在两方面影响,积极影响是更新了现实观念、景深镜头的确立与使用、发挥电影中的文学力量;消极影响是忽视了电影艺术的视听性以及艺术群体对个体的冲击。

阅读全文

与法国电影赏析相关知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6最好看的伦理电影有哪些 浏览:611
印度电影险爱里的插曲 浏览:892
电影主角是绿乌龟 浏览:837
2017热门动漫电影外国 浏览:214
韩国高颜值女神r电影 浏览:595
俄罗斯电影鲨鱼灾难 浏览:296
重庆江北电影城 浏览:728
太阳神电影网 浏览:266
印度电影战神的名字叫啥 浏览:821
美国两个字电影大全2015 浏览:454
邵氏电影在哪里能看超清 浏览:425
红酒韩国电影 浏览:306
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明星走红 浏览:425
火爆的俄罗斯电影 浏览:65
去电影院的 浏览:310
外国侦探电影2017 浏览:134
西峰电影院哪个好 浏览:591
陕西方言电影大全 浏览:462
仙剑奇谭昭电影2018 浏览:303
周星驰会拍电影吗 浏览: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