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拉下帷幕,谁才是真正的电影赢家
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完美落幕,这次电影节被不少媒体称为电影人士的狂欢节。电影节从获得金爵奖的奖项数量来说,最后的赢家就是伊朗和中国。
电影节中最大的赢家是来自伊朗的影片《梦之城堡》,这部电影斩获了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奖三项大奖。中国作为主办方同样也可以称为一大赢家,毕竟包揽了最佳摄影奖,最佳真人短片奖,最佳男演员奖三项大奖。
中国影片《拂乡心》的常枫是最佳男演员奖的获得者,韩京志的《无处安放》获得了最佳真人短片奖,最佳摄影奖由中国影片《春潮》摄影师包轩鸣夺得。
这届电影节的主题是“创生万象,幕后为王”,寓意为传承拓新,展望未来。逐渐壮大我国的电影事业。
㈡ 2021上海国际电影节时间是什么时候
2021上海国际电影节时间是什么时候
6月11日-6月20日
指定展映影院名单
㈢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上海国际电影节始办于1993年10月,每两年一届。电影节宗旨是:增进各国、各地区电影界人士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电影艺术的繁荣。从第5届(2001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届。
每年6月,为期9天的电影节如约而至,已经成为上海文化生活一个重要的景观。创办至今,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吸引了150多万中国观众,总计吸引近万名中外影人造访上海。
电影交易市场,不断发挥吸引世界各地买家、投资人聚焦、合作中国电影的集聚功能。电影项目市场的中国电影项目创投成为华语电影力量的一次集结,自觉将项目置身于国际电影产业的竞争格局中,讲述海内外观众看得懂、听得懂的故事。电影论坛也已成为产业风向标,自觉对焦中国电影,会聚世界业界精英,务虚与务实并重,头脑风暴与方法引领并举,已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专业服务的品牌旗帜。国际影展是亚洲规模最大、也是最多元的电影展映活动,每年都会集中展映数百部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影片,成为最受大众热捧的观影嘉年华。 宗旨是呈现并鼓励多元艺术创作,创办以来在专业架构及服务、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迅速提升,被誉为是“全球成长最快的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红毯不仅集聚世界各国著名电影人,同时完整呈现华语影坛的最新风貌,成为展示年度华语电影力量的最佳窗口,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把参加上海电影节作为重要的影片推广机会。
金爵奖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核心,是电影节赋予优秀电影人最新作品的最高荣誉。
亚洲新人奖则推动亚洲原创力与生产力的结合,同时向世界推荐亚洲电影产业新生力量,关注中国乃至亚洲电影的未来。
㈣ 2017上海国际电影节购票详情
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于2017年6月17日—26日举行。
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从2017年4月17日起,开通媒体线上报名通道。
㈤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现场情况如何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6月16日晚间拉开帷幕,星光熠熠的“亚洲第一红毯”迎来了李冰冰、徐峥、秦海璐、尼古拉斯・凯奇、杰森・斯坦森等中外明星以及《战狼2》《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等剧组。
当天,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9个国家31个机构的代表在上海共同签署关于建立“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的备忘录。联盟签约方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互相推荐影片参加展映,推荐电影人担任评委及大师班、论坛嘉宾,互相推进电影合拍项目等,在交流合作中互学互鉴、共谋发展。
备受关注的“金爵奖”主竞赛单元,今年有美国的《星期五的孩子》、伊朗的《帽子戏法》、中国的《找到你》、古巴与加拿大合拍的《翻译家》等十多部佳片力作入围。中国导演、演员姜文担任主竞赛单元“掌门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
㈥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节流程
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考资料整个影节期间
(2015-06-13至21日) 上海所有参加展映放映活动的影院竞赛单元及展映单元影片展映 2015-06-13晚上海大剧院开幕式,放映开幕片 2015-06-14至18日上海银星皇冠酒店金爵厅、上海展览中心等金爵电影论坛 2015-06-19晚上海文化中心大宁剧院亚洲新人奖红毯仪式及颁奖典礼(第12届) 2015-06-20晚上海中华艺术宫电影频道传媒大奖颁奖典礼(第12届) 2015-06-21晚上海大剧院金爵奖颁奖典礼暨电影节闭幕式,
放映闭幕片《战火中的芭蕾》
㈦ 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是做什么的
电影节许多参展影片会在全市24家指定影院播放,其中上海影城最多;
流程简单说就是部分国家的电影人将一些影片参展,去角逐金爵奖,
还有一些如亚洲新人奖,短片大赛等相关竞赛项目;
另外还有各国电影市场开拓的合作洽谈、包括电影人之间对于未来影片创作等等各自的商讨。
而至于电影节的意义,包括许多其他电影节,最根本的还是为了电影事业的发展
举办类似活动都是为了检验电影相关领域的成绩和,鼓励一批批从业人员;
最终还是为了更好的继续用电影记录生活,升华生活,让人类精神世界更丰富。
㈧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前期筹备
报名时间 竞赛单元: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2014年11月15日正式启动线上征片,参与金爵奖、亚洲新人奖、国际影展等竞争的影片可在2014年11月15日至2015年4月15日期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官方网站参与在线报名。
特别项目:首届“成龙动作电影周”于2014年12月15日启动影片报名。 参赛要求 金爵奖:在2014年1月1日以后制作完成且符合相关条件的长故事影片、动画片、纪录片,可报名参加展映。6月1日以后制作完成且符合相关条件的长故事影片,可报名参加比赛。
亚洲新人奖:要求影片由亚洲籍导演执导、且为导演的前三部长故事片。
电影频道传媒大奖(以下简称传媒大奖):要求影片为2014年6月1日以后制作完成,且尚未公映或2015年4月1日以后刚刚公映。 参赛数量 此次电影节竞赛单元共收到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名影片2096部。
传媒大奖则有《摇滚英雄》《失孤》《十二公民》等11部国产电影参赛。 修复影片:此次电影节的国际影片展映单元增设“4K修复单元”,其中由上海国际电影节与积家合作修复的包括:胡金铨执导的《龙门客栈》、日本电影《青春残酷物语》、前苏联电影《石榴的颜色》等影片。吴宇森执导的《英雄本色》则由电影节官方与意大利博洛尼亚修复实验室合作修复。
联系影院:大约在2015年3月开始,组委会开始和各大影院反复沟通,挑选合适的影院进行为期9天的参赛片展映。其中,制作设备的费用由影院方承担。
台本翻译:由于有的影片没有英文字幕,还需翻译字幕。翻译工作大约在2015年5月开始,台本的前期翻译由复旦大学、华师大等80多名志愿者完成,翻译初稿完成后,字幕和样片会被寄送给专门的公司进行校译,二度确认。
手打字幕:因为电影节不可随意更改拷贝,故电影节组委会制作的翻译字幕无法嵌入拷贝,只能在在每场电影的放映中,由志愿者将台本翻译组已经翻译好的字幕逐行敲上提示屏。此次有近160名志愿者参与。
㈨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发展历程
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申请举办上海国际电影节。
同年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复函同意,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1993年10月举办了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秘书长应邀出席了电影节,并对上海国际电影节按各项国际标准进行了严格的实地考察,于1994年认可上海国际电影节为国际“A”类电影节(即非专门类竞赛型电影节)。当时定为每逢单年举办一届。
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1993年10月7日至14日在上海举行。主会场设在上海影城,大光明等8家电影院为分会场。来自世界各国1,100名来宾出席了这一中国首次举办的国际电影盛会。评委会主席由中国著名导演谢晋担任,美国好莱坞著名导演奥立弗·斯通、日本导演大岛渚、香港导演徐克、澳大利亚导演保罗·考克斯、俄罗斯导演卡伦·沙赫纳扎洛夫、巴西导演赫克托·巴本科出任国际评委。在20部参赛片中评出了4项金爵奖和一项评委会特别奖,中国台湾中影公司出品的《无言的山丘》获最佳影片奖。有20万观众观摩了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167部参赛参展影片和评委个人影片回顾展。国际影片交易市场共有来自海内外16家制片商设展台。电影节还邀请了著名国际影星索菲亚·罗兰、德博拉·拉芬、桃井熏等参加电影节有关活动。共有200余名中外记者对电影节进行了采访报道。 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电影节报名影片数量被刷新,比前一届增加48.4%,并首次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电影节开幕式红毯众星云集,阵容强大:凯瑟琳·德诺芙、西格尼·韦弗、娜塔莎·理查德森、利亚姆·尼尔森夫妇、安迪.麦克道威尔、爱德华·诺顿、罗恩.希尔佛、真田广之、栗原小卷、靳羽西、谭盾、张东健、张国立、徐静蕾、陈豪、黎姿、成龙、周迅、林志玲、周笔畅以及《伯爵夫人》摄制组、冯小刚率领的《夜宴》摄制组等应邀汇聚上海国际电影节,红地毯上展示明星风采,群星璀璨,堪称世界一流。从此上海国际电影节红地毯被誉为“亚洲第一红毯”。
享誉全球的世界顶级导演吕克·贝松担任评委会主席,中国著名导演冯小刚任副主席。电影节“金爵奖”国际评委会9名评委中,3位曾获奥斯卡金像奖。凭借吕克·贝松在世界影坛的权威地位以及冯小刚在国内影坛的超强人气,加上其他国际评委的影响力,评委会阵容更加体现其权威性与国际性,被媒体称为“梦之队”。国际名导李安出席电影节,参加论坛演讲,并荣获本届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式颁奖晚会上另一个特别奖项 ——杰出艺术成就奖则由法国国宝级影后凯瑟琳·德纳芙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