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美国能拍出科幻大片,而中国却拍不出来
根据2016年的中国影视报告显示,我国的大量票房正在向着少数的电影聚拢,而这少数电影正是科幻题材的电影!比如《火星救援》在我国斩获了5.8亿,《侏罗纪世界》14亿,《复仇者联盟》拿下了十多亿,《变形金刚系列》更是拿下了几十亿的票房!这些电影拿走了同期票房的1/3左右!
科幻题材电影素有"吸金王"之称,2014年全年5%的科幻电影贡献了30%的票房更是让很多人眼红不已!以科幻大片为主的美国好莱坞,更是成为了全球吸金能力超强的厂商,《阿凡达》为代表的科幻电影票房更是稳稳地坐上了全球第一的票房宝座,其票房则合为人民币大约是180亿元左右!全球电影票房前十名中,科幻电影题材占据了一大半!美国好莱坞越来越偏爱于科幻题材,这一系列动作无疑表明了科幻电影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
为何我国在科幻电影上却总是不温不热?
确实如此,我国的科幻题材电影确实少之又少,我认为换句话说可以这么说,我国的科幻市场还养不活作家们!但是并不是说我国没有科幻市场以及科幻题材的电影,那么为什么不温不火甚至是无人问津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电影技术方面的差距
美国好莱坞众多电影制作团队,经历了多年的历练以及所拥有的成熟团队是其它国家无法比拟和超越的!我国的科幻题材电影其实才成型那么10年左右,加上本身电影技术较为落后等,所以没有能力作出空前逼真的大场面效果来!
2.投入资金方面的差距
不得不说这方面美国电影公司也是大费周章,有时候为了一部电影的呈现效果,甚至不惜投入大资金去改造大自然,以求达到光怪陆离的科幻场景效果!而我国电影侍笑成本投资不大,花老枯含钱做特效还不如拿去拍一部青春偶像剧更来的实际!
3.思想思维方面的差异
这点也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美国人的思维思想比较超前,想象力丰富,民主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情怀等等,让他们选择了科幻奇幻,超级英雄等的大片!然后相对于我国的保守,喜欢墨守,不愿意冒险进取等等败戚!
❷ 我终于知道中国为什么拍不出科幻电影了
原因如下:
1、观众误解
在中国,此类科幻电影常有误解(认为是少儿看的),所以很少拍此类电影。也不如动作片受众多。这就导致导演不愿意拍模扰此类电影。
2、没有底蕴
科幻电影的世界构架、交通工具等,需要美工画出来,而现实是美工人蠢码伏员在学校里根本没有学习相关设计,这种东西凭空想象很困难。
3、资金难以持续科幻电影需要投资比动作片小不到哪去,但是前景缺乏,所以电影人宁可投资动作片,也不投入科幻。
4、历史底蕴强大中国历史悠久,比美国强多了,所以很多人愿意投资历史、动作、文艺、武侠、仙侠等,也反之限制了中国科幻的土壤。其实中国带携读者从80年代才接触外国科幻。而西方从凡尔纳一批人就开始设计科幻,直到现在。
❸ 2022下半年国外高分电影推荐
2022上半年即将完结,下半年就要来了,在下半年里还有很多影片待上映,根据端午节的票房纪录,电影市场似乎在慢慢回春,那么,2022下半年有什么电影值得期待?下面我就带来介绍。
2022下半年有什么电影值得期待
《侏罗纪世界3》《一周的朋友》《你是我的春天》《学爸》《外太空的莫扎特》《惊天救援》《新秩序》《新神榜:杨戬》《独行月球》《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念念相忘》《遇见你》《断网》多部影片待映。
此前撤档的影片中,《人生大事》《神探大战》《保你平安》《哥,你好》《断·桥》等有望回归市场。《无名》《消失的她》《搜救》《五金家族》《想见你》等多数已经官宣制作完成的影片,同样可以用自己的行为,带给市场新的活力。
2022下半年国外高分电影推荐
top1、《阿凡达2:水之道》
时长:未知
类型:动作/科幻/惊悚/冒险
上映日期:2022-12-16(美国)
剧情简介:
《阿凡达2》的剧情承接自第一部的5年之后。曾经的地球残疾军人杰克·萨利,如今已经是潘多拉星球纳美族一方部族的族长,并且与爱妻娜塔莉共同育有一对可爱的儿女,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然而某天,有个部族的兄弟在海岸附近巡逻时遭到利器割喉身亡。通过现场勘查,以及作为前海军陆战队员的敏锐直觉,杰克判断已经有人类的阿凡达混入了部落……
top2、《黑亚当》
时长:未知
类型:动作/科幻
上映日期:2022-10-21(美国)
剧情简介:
DC将为巨石强森的漫画反派“黑亚当”拍摄外传。强森不再会作为“主要反派”出现在《神奇队长》里,DC将为他单独开拍外传电影。
top3、《独行月球》
时长:未知
类型:喜剧/科幻
上映日期:2022年内(大陆)
主演:沈腾,马丽
剧情简介:
2033年,为了抵御小行星的撞击,拯救地球,人类在月球部署了月盾计划。陨石提前来袭,全员紧急撤离时,维修工独孤月(沈腾饰)因为意外,错过了领队马蓝星(马丽饰)的撤离通知,一个人落在了月球。不料月盾计划失败,独孤月成为了“宇宙最后的人类”,开始了他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
op4、《雷神4:爱与雷霆》
时长:115分钟
类型:动作/奇幻/冒险
上映日期:2022-07-08(美国)
剧情简介:
塔伊加·维迪提回归执导并参与编剧《雷神4:爱与雷霆》。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饰)、女武神(泰莎·汤普森饰)重磅回归,星爵(克里斯·帕拉特饰)爆笑加盟,娜塔莉·波特曼化身女雷神首次亮相!
top5、《魔女2》
时长:137分钟
类型:动作/科幻
上映日期:2022-06-15(韩国)
剧情简介:
影片讲述了一名少女在某个巨型秘密实验室里醒来,她逃出实验室,偶然遇到努力从犯罪组织那里守护自己的家的庆熙。闯入庆熙家里的犯罪组织和少女冲突后,少女以压倒性的实力打败了他们。这期间,秘密实验室一直在追踪少女,这名神秘的少女到底是谁?
top6、《侏罗纪世界3》
时长:146分钟
类型:动作/科幻/冒险
上映日期:2022-06-10(美国/中国大陆)/2022-06-01(韩国)
剧情简介:
影片为《侏罗纪世界》系列的完结篇,讲述了自从恐龙进入了人类世界,侏罗纪公园已经不复存在的故事。
❹ 继《少年的你》撤档后,彭昱畅《小小的愿望》也撤档,为什么今年暑假档电影撤档这么多
《少年的你》被撤档是因为题材过于真实,是属于制作方面的原因。
同样遭遇这样情况的还有彭昱畅,魏大勋和王大陆主演的小小的愿望,有不少网友知道这部电影要上映,应该都是通过向往的生活这部综艺吧,几个人来到这档节目中宣传,本来是叫伟大的愿望,后期改成了小小的愿望,并且原定的7月18号上映的也正是撤档,这让这些主创们的心血也都付诸东流。
❺ 科幻片排名前十的电影有什么
1、头号玩家
《头号玩家》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扎克·佩恩、恩斯特·克莱恩编剧,泰尔·谢里丹、奥利维亚·库克、西蒙·佩吉、本·门德尔森、马克·里朗斯、T·J·米勒主演的科幻冒险片,于2018年3月3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根据恩斯特·克莱恩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无所寄托、沉迷游戏的大男孩,凭着对虚拟游戏设计者的深入剖析,历经磨难,找到隐藏在关卡里的三把钥匙,成功通关游戏,并且还收获了网恋女友的故事。
❻ 王思聪撤资《流浪地球》后把钱投向了哪部影片
万达原来是投资《流浪地球》,结果后来撤资转向了《情人2》,《情人1》确实引起热议,还以为《情人2》能延续第一部的好水准,结果因为吴秀波的劣迹艺人的原因被撤档。
在网上广为流传的段子“谈恋爱吗,进监狱的那种”,就是根据吴秀波情人事件而来的。明星的不道德行为,进而影响作品的发布真的是非常遗憾啊。万达必定损失了不少,这么一算真的是得不偿失,差一点就能分《流浪地球》的蛋糕了。但是网友却纷纷给王校长点赞,毕竟没有他的发声便不会有这么大的关注度,至于万达的损失,毕竟是王校长,钱有的是,不差这点钱。
万达撤资其实不难理解,国产科幻片此前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而奇幻玄幻片多数都是烂片,上映前不晓得《流浪地球》会拍成什么样。此外《流浪地球》筹拍到拍摄、后期制作历时数年,圈内普遍不看好这部电影,因此万达撤资是比较正常的。
❼ 国内不上映的科幻电影
科幻:《守望者》,《第九区》,《灭顶之灾 》,《人烟之岛》,《人类消失后的世界》,《地球停转之日 》,人烟之岛2 ,巫山历险记,蝴蝶效应3
死亡飞车,科洛弗档案,天外来菌 ,心灵传输者,戴夫号飞船,X档案2 。
战争:星河战队3,决战末世代,魔兽战场 。
可以说出了《变形》和《特种部队》之外,外国电影根本都没有上映过(光腚没有引进)。。。。
❽ 我曾记得在八十年代看过一部美国科幻影片《难忘的航程》,是这个名字吗曾在正大综艺节目里播放的
1966年的好莱坞科幻电影 神奇旅行(神奇的旅行)
❾ 4个亿拍出的科幻战争电影,还没上映就被下架,怎么回事呢
这部科幻电影耗资5000万美元,人民币4亿左右,预定上映档期被取消,版权最后被Netflix收购,无缘电影院,最后在网站线上播放并且获得了不错的评价,它就是《幽冥》。
《幽冥》的核心是美国传统打怪片,像之前的打外星怪物、外星人、丧尸、变异生物等等,其本质是没有变的,那么《幽冥》这部电影,美国人又去打谁了呢?顾名思义,幽冥又可翻译成幽灵,所以美国人这次打的是幽灵,当然幽冥在电影中还是一种武器。
打怪升级用一句话来说,这货是用分子级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首先你得了解一个东西就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这是玻色子原子在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所呈现出的一种气态的。
3D打印机将这种状态的原子气体打印成人型,然后再将一个人的大脑急冻到绝对温度达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状态,再用打印机将灵魂打印出来,然后将打印出来的身体和灵魂相结合,就变成了幽冥。
这个解释起来比较复杂,影片里幽冥这个东西就是毛熊搞出来的,总之这部电影还是很有质感的,电影里各种武器,战争废墟,科技感,让喜欢这类的电影的朋友能够大饱眼福。大部分人看电影就是图个爽,我想这部电影能够很好的满足你。
❿ 叫板好莱坞,上映3天即撤档,中国动画怎么了
实在是太快了。
好好的“横空出世”,转眼变成“横空出事”。
上映 3天 即撤档,票房收入 787万 ,豆瓣上超过60%的人,都给它打了一星。
再看一眼评论区——
建模随意、台词尴尬、山寨、廉价、奇葩、无脑、幼稚......
如果说《上海堡垒》关上了国产科幻的大门,那《木兰:横空出世》估计就把国产动画的大门锁死了。
《木兰:横空出世》就连制作都一无是处:
你看这草率的建模:
页游般的战场:
木兰反派附体式的微笑:
也难怪编剧能开出, 木兰与敌国王子谈恋爱 这样的神奇脑洞。
《木兰辞》中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果敢和英武,到这儿也只剩网络爽文式的功利。
“我在军中只有一个目标,立下战功,封个大官回去。”
哎
就这改编,上映前导演还发博踩迪士尼的《花木兰》呢。
所幸《木兰:横空出世》出事的快。
要是让迪士尼看到国人拍的这版花木兰,那可真就被笑掉大牙了。
多少还是利用了,大家对国漫的特殊 情感 。
毕竟,面对剧本和人物塑造上有明显瑕疵的《姜子牙》。
不喜欢的人,也常常就是一句:
“吹不出口,骂不出声。”
你有点怀疑,这种 “特殊 情感 ” 到底从何而来?
我随便聊几部,自己比较熟悉的动画电影,大家就能看明白。
>>>>做动画电影有多难?
2002年接拍 《风云决》 时,林超贤 (近期作品《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 在内地的名气,还不像现在这么大。
作为一个拍了10多年真人电影的导演,林超贤能有这份自信。
全凭他是个20年的“风云迷”。
然而,在正式开拍后,摧毁信心的事,却接踵而来。
先是 动作场面。
做动画不比拍真人。
《风云决》是武侠风,想要做好打戏,每个人物的一招一式,慢镜头的演示,每场戏的资金如何分配,都要导演亲自拿捏。
林超贤似乎一夜间变成了新人。
但他也犟。
一场2分钟的打戏,硬生生磨了9个月。
然后是 人物设计。
最开始,每个角色的服装都做得很有质感,表面有很多图案。
这放在真人电影里,很容易做到。
可2d动画,牵一发而动全身。
衣着太华丽只要动起来,工作量就会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最终,林超贤放弃了好看的服装,毁容的第二梦也在《风云决》里改成脸上有胎记。
最后是 细节表现。
当被问到拍动画电影,最难的地方。
拍过10多部真人电影的林超贤,只用了6个字:
“想象不出的难。”
打个比方:
同样拍着火,真人电影只要把火点着,然后控制一下火势就好了。
而动画需要用画面呈现火怎么烧,火苗往哪飘,怎么制作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
更要命的是,很多时间都要消耗在,与各个分工部门的沟通上。
《风云决》从开拍到完成,前后耗时5年,最终豆瓣评分6.6。
当时的中国动画电影,想要摆脱低幼的标签。
没有成熟的团队,没有规范的流程,甚至连导演都要从真人电影领域找。
《风云决》之后林超贤再没碰过动画,但他还不知道中国动画电影即将 “变天”。
>>>>艰难中崛起
2011年暑期档, 《魁拔之十万火急》 问世。
它凭借宏大的世界观,丰满的人物,以及优秀的制作,很快就俘获了无数青少年。
当日本三大民工漫在国内攻城略地时,《魁拔》的出现仿佛在向观众高呼:
中国动画不再只有喜洋洋和熊大、熊二。
庆幸之余,大家应该还不知道,《魁拔》的诞生经历过什么。
7年之前,有一个叫青青树动漫的公司刚在北京成立。
当时在动画行业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
应聘时,动画师向面试官表态:“为了中国动漫事业我可以去死!”
面试官赶忙劝慰:“这可犯不上,你只要能把结构画准就行。”
动画师脱口而出:“那可画不准。”
也正因此,在青青树动漫决定打造工业体系后。
最初200人的团队,很快就锐减到7人。
可青青树动漫并未因此,停下脚步。
从2011到2014年,《魁拔》大电影接连出了3部,评分部部8分+。
《魁拔》当年的野心很大,大电影一下就制定了5部计划。 (第四部原名《魁拔之梅零落》,第五部原名《魁拔之冲天 槊 》)
可惜,影片的受众是青少年群体,这些初高中生根本无法撑起票房。
再加上三部《魁拔》少有宣发投入,又没有周边回血。
前三部的严重亏损,直接让两部续集被无限期搁置。
17年8月,青青树做了个众筹。
4天之间100万的众筹目标,以370多万收入告捷。
随后,第4部正式更名《最后的魁拔》。
这家几乎最早打造工业流程的动画公司,如今终于有了一线生机。
时间到了2015年。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以下简称《大圣》) 经历4年筹备,4年制作,艰难问世。
导演田晓鹏花光投资,用掉积蓄,向父母、岳父岳母全借了个遍。
直到影片上映的前一年多,资金匮乏的《大圣》才只做了10分钟。
此时出品人路伟的加入,帮《大圣》成功完成众筹。
江流儿被山妖追的段落,磨走了N个动画师;
影片超过80%的段落,经过反复润色。
《大圣》中的山妖
在《大圣》上映后,中国动画崛起的呼声达到顶峰。
为了给优质的国产动画撑腰,无数观众报复性的2刷、3刷、4刷......
最终累计票房9.56亿,是这部片给中国动画电影,找到了新出路。
分析起《大圣》的成功,抛开常提到的精心制作和走心剧情。
我认为是它在用热血主题抓住青年观众的同时,并没有放弃低龄观众。
影片的故事简单,剧情通俗易懂,时长也被控制在90分钟以内。
这其实就是为了照顾,儿童观众群体。
另外,三维动画对盗版资源的抗压力更强,这一点也很重要。
然而,后来谈起《大圣》,田晓鹏说过最多的,还是 遗憾。
部分情节太跳跃,许多想法实现不了,插曲混音太突兀......
可也是这部充满遗憾的电影,彻底扭转了中国动画少人问津的僵局。
因为《大圣》的出现,彩条屋与田晓鹏的十月动画达成深度合作。
另一方面,彩条屋也结识了一位鬼才导演——
不思凡。
2017年的 《大护法》 ,凭借暴力的画风,隐晦的内核,直接把动画电影的观众年龄,往上拉了10多岁。
如果说《大圣》是为中国动画,求得了生路;
那《大护法》就为这条路,开辟了分支。
导演不思凡,在开拍前因为动画上的失利,正准备转投漫画。
这部电影,其实是他破釜沉舟的一次尝试。
说起来,意外获得8000多万票房的《大护法》,还真有点野蛮生长的感觉。
不过,它也没那么任性。
比如,片中酷似徐锦江的太子角色,就是为了增加成片趣味性,而后设计的角色。
你可以认为,糙汉外形王子的设计,存在不思凡反类型的恶趣味。
但这个人物,的确为《大护法》的破圈,起到了不小的推动。
一年后的 《女他》 ,触及了国内更小众的定格动画。
从筹备到拍摄,导演周圣崴足足准备了6年。
要问成本?
相机是妈妈送的,场地是家里的小房间,道具基本上都是从同学那搜集来的生活垃圾。
有何付出?
6年间周圣崴累计制作模型268个,拍摄照片58000余张。
这部电影辩证的讨论了男权压制和极端女权,两种均不正常的 社会 形态。
风格上很靠近欧洲超现实艺术家杨·史云梅耶。
思考深度和艺术造诣都挺高,并且还在当年的上影节上拿了奖。
然而过于深刻的议题,以及比较抽象的表达,也让发行公司将《女他》拒之门外。
最后,这部电影只好在爱奇艺低调上线。
我想,它的影响,更多还是在行业内。
《女他》复杂的设计手稿
同时段内,还有黑色风格的 《大世界》。
导演刘健的处女作《刺痛我》就别具一格,被誉为 “中国第一部黑色动画长片” 。
因为风格太独特,一开始根本没人愿意与刘健合作。
而出名后,与他共事过的人,无不讶异于——
这位大佬仅靠一台电脑,一部手写板,就能完成配音前的全部工作。
《大世界》虽然是动画,但它已经彻底改成了写实风格。
别人做动画,都是害怕掉帧,逐帧润色,保证画面的精美。
到刘健这,却常常都是低帧数,有时甚至故意抽帧。
刘健对此,这样解释:
“《大世界》是现实题材,我希望它是有质感、有力量的。”
也正因为这份独特,《大世界》前后拿到柏林、金马、平遥等多个电影节的多项提名。
中国动画电影的这些年——
克服了工业化困难,找到了商业化的出路,开发了不同年龄层的观众,还在艺术 探索 上颇有造诣。
于是,2019年年初,综合实力更强的 《白蛇:缘起》 出现了。
这部动画电影,无论是艺术审美,还是文学改编,不管谈水墨风格,还是画面构图。
与此前的国产动画相比,《白蛇:缘起》都是绝对领先的。
这不仅因为出品公司追光动画,是制作过《小门神》、《阿唐奇遇》和《猫与桃花源》的业内老油条。
也因为,影片大胆启用了赵霁和黄家康两位年轻导演。
毕竟动画电影最主要的观众群体,还是在青年。
更年轻化的审美和内容,会更容易被主流观众接受。
《白蛇》导演:赵霁(左)黄家康(右)
因此,《白蛇:缘起》在档期内,遭遇《大黄蜂》和《死侍2》的前后夹击,却依然砍下4.68亿票房。
年轻化的创作者,更容易接受新理念和新事物,他们也更清楚——
现在的观众,更喜欢看什么。
不过,要论谁更懂观众,赵霁和黄家康肯定还是比不过《哪吒之魔童降世》 (以下简称《哪吒》) 的导演饺子。
称霸2019年暑期档的《哪吒》,豆瓣评分8.4,狂收票房50亿,比《疯狂动物城》票房的3倍还多。
人们总喜欢聊“逆天改命”的热血,谈影片对于《封神演义》的优秀改编。
其实不少人都忽略了,《哪吒》在很多地方,借鉴了 老港片 的风格。
因为请不起动作指导,饺子和团队里的动画师苏叶,几乎看遍了成龙和李连杰,包括洪金宝、徐克以前的武侠片也在参考。
前半段的笑料,本身也有不少港式喜剧的影子。
用饺子的话来说:
“老港片的味道,其实很有中国特色。”
然而在《哪吒》惊人的数据背后,你可能不知道——
饺子也有遗憾,因为结尾混元珠合体部分的特效,曾因为拮据的预算被砍了;
与《姜子牙》几乎同时立项,《哪吒》之所以先完成,其实是因为动画公司就要撑不下去了。
而刚刚提到的《白蛇:缘起》,看起来顺风顺水。
作为一部三维动画,它的成本仅有8000万,是迪士尼项目预算的1/20。
即使已经做出了成绩,中国动画电影与迪士尼、梦工厂的差距依然真实存在。
我们年年都能听到,有人喊“国漫崛起”。
但即使像《哪吒》这样价值观普世、 娱乐 性兼备的作品,在北美也仅拿到369.55万美元票房。
换句话说, 中国动画电影依旧没能成功走出国门。
当然,这篇文章还有很多优秀的动画电影没有提到。
比如玄机 科技 的 《秦时明月》 ,有妖气的 《十万个冷笑话》 ,木头导演的 《罗小黑战记》 ......
其实大家做动画的过程,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既要面对捉襟见肘的制作费用,还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来。
对于许多动画人来说, 游戏 行业的收入往往更高,能留下的基本全凭热爱。
>>>>中国动画人的苦旅
1921年,美术出身的万籁鸣看到美国的动画短片 《跳出墨水瓶》。
这让他一直以来“让画面动起来”的想法,变成现实。
万籁鸣喜出望外,他想做出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并立即向创作者询问技术。
然而美方全面封锁动画技术,始终没给他做答复。
回到家,万籁鸣拉来三个弟弟,决定自己研究方法。
万超尘(左)、万籁鸣(中)、万古蟾(右)
7平方米的住所,被他们改成工作室。
省吃俭用凑钱买的旧照相机,被他们改成摄影机。
几兄弟参考了走马灯、皮影戏,没事就窝在家里,整整研究了5年。
终于在1926年,完成了一部短片 《大闹画室》 。
不久后,迪士尼做出了《白雪公主》,在上海掀起观影狂潮。
万氏兄弟暗中较劲,又在1941年推出了动画长片 《铁扇公主》 。
这部长片动画的票房,超过当时所有故事片的票房之和。
当年的中国动画电影,也是在追赶西方的脚步中艰难成长。
如果没有万氏兄弟的坚持和付出,整个中国动画,都不知道要晚起步多少年。
我们对中国动画电影抱有“特殊 情感 ”,喜欢听到有人说“国漫崛起”。
必须承认,这里的确有中国动画电影,近几年进步迅猛的原因。
但我想更多的,还是大家对中国动画人们的敬佩和喜爱。
他们清楚内地与国际水平上的差距,自己打造工业体系:
他们甘愿面对国产动画的窘境,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为中国动画电影寻求生路;
他们不怕资金短缺,不怕费时费力,只怕 “中国动画” 这四个字,会跟不上时代。
虽然有时候他们的尝试,并不能被大部分观众接受;
偶尔也会出现《木兰:横空出世》,这样跟风蹭热度的烂片。
但我想,大家最期望的,并不是出一部动画电影,就听到那句让人耳朵起茧的“国漫崛起”。
而是有一天,我们能向来自不同地方,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信心十足的说:
“看,这就是中国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