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蒙古帝国西征属于中国历史吗历史上的蒙古帝国属于中国还是蒙古呢
蒙古帝国西征倒底属不属于中国历史呢?这个话题很敏感,如果放在国外那可能扯一大堆,欧美历史学家把蒙古西征看得比元朝都重要,尤其俄罗斯还时不时因为西征这事把他拍成电影,喜欢选择在蒙古国取景,而不是国内有众多名迹的横店,毕竟蒙古历史肯定离不开中国元素。俄罗斯拍了部《拔都汗》挺有意思的,可剧情过于西化,相对于前两部《成吉思汗》哪还是有差距的,俄罗斯在拍,日本也在拍,就连美国也在跟风,拍了部《马可波罗》。为什么国外这样纷纷热捧元剧,而中国却显得很冷淡,《成吉思汗》虽然很成功,可《忽必烈》却一直迟迟未拍,众多元史资料欠缺,断层严重。
而忽必烈元朝被证实,是因为它各方面达到要求,所以被当做中原王朝,忽必烈建立行中书省制,建都北京,建立元朝,统一中原,改年号,称皇帝,祭天,祭祖,朝服礼仪,尊孔儒之道,元帝国南迁农耕地区正好印证它属于中国历史。忽必烈建元后,还把以前几位大汗以中原皇帝定位,采用蒙汉双重身份,成吉思汗为太祖,窝阔台为太宗,贵由为定宗,蒙哥为宪宗,元朝似乎把之前蒙古帝国合法化了,但仍改动不了原有的规则,他和阿里不哥之争就证明他是不合法的,窃取蒙古帝国权利,他只算革新派而已,元朝建立,蒙古帝国分裂就证明这一点。
2. 谁能详细介绍蒙古元帅拔都的资料
拔都(1209—1256),又作八都、巴秃。钦察汗国建立者。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孙,术赤次子。征军事统帅。因对将士宽厚,别号“赛因汗”,意为“好汗”。 初从父西征,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父死后,嗣父封地,据有咸海、里海以北地区。食邑平阳府四万一千三百二户,拖雷监国二年(1229),与诸王共奉窝阔台即汗位。窝阔台汗七年(1235),七年,奉命以诸王之长统领先锋速不台和术赤诸子、窝阔台长子贵由、拖雷长子蒙哥、察合台子拜答儿等,率军15万出征钦察(里海、黑海北之突厥语部族)、斡罗思(俄罗斯)等国,史称“长子西征”。八年秋,与诸王会师于押亦河。遂遣速不台袭占不里阿耳(在今伏尔加河中游)等国;命蒙哥攻钦察;自率诸王征服莫尔多瓦国。九年擒杀钦察首领八赤蛮、阿速首领合赤儿·兀古列。秋,趁江河封冻,合军大举进攻斡罗思,两个月内连续攻占也烈赞(梁赞)、莫斯科、弗拉基米尔等十余城,围歼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符谢伏洛多维奇所部于昔迪河畔。后回师亦的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休整屯牧。十一年,遣蒙哥攻灭阿速国(今高加索山北),自挥师斡罗思南部,连克二城。次年秋,进逼乞瓦(今乌克兰基辅),先取外围数城,再遣使劝降,遭拒绝后,架炮猛攻,尽毁其城。不久,西攻伽里赤国,破其都城。十三年(1241)春,命拜答儿等率一路入孛烈儿(今波兰),以佯退诱敌、突然袭击之策,全歼孛烈儿和捏迷思(日耳曼)联军3万余人。自与速不台率主力攻入马札儿(今匈牙利),直逼其都城马茶(今布达佩斯),诱守军出城,乘夜回师,围之于城外,先用炮弩轰射,继而网开一面,纵其突围溃逃,乘机追歼6万人,占领马茶。太宗后乃马真称制元年(1242),遣兵分掠诸地,所部向秃纳河(多瑙河)上游进军。途中闻太宗死讯,率师东返。次年,抵亦的勒河(今伏尔加河),命速不台和诸王率部东返,自留驻封地,整治本藩,建都萨莱城(今今伏尔加河入里海处),称钦察汗国(又作金帐汗国),辖地东起也儿酌失河(今额尔齐斯河),西至秃纳河(今多瑙河),南尽太和岭(今高加索山),北括斡罗思。成为蒙古最大的宗藩国。将今咸海东北地方分给其兄斡鲁朵,建白帐汗国,将咸海以北之地分给其弟昔班,建蓝帐汗国。因与太宗子贵由有隙,反对贵由即汗位,屡托辞拒赴拥戴大会,致使汗位继承拖延三年之久。定宗贵由死后,于定宗后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以长支宗王的身份,排众议,推戴拖雷子蒙哥即汗位,使汗权由窝阔台系转入拖雷系。因拥戴有功,权力益增。一说其生于1208年,卒于1255年。
3. 拔都和忽必烈谁厉害
拔都是实际上的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忽必烈只是拖雷系造反篡位成功的人而已。
这就是这两人的差别,只是拔都没兴趣直接当大汗,习惯生活在现在的俄罗斯,当俄罗斯沙皇。蒙古帝国第四任大汗蒙哥就是拔都一手扶持上位,但是蒙哥一直听命于拔都,拔都是蒙古帝国实际上的第三任大汗。蒙古大汗蒙哥曾这样对外国使节说过我和拔都的权力共同照耀整个世界。实际上拔都的权力大于蒙哥,而忽必烈则不过是个汗国的国君这就是两人的差别。
直到蒙哥病死,忽必烈造反篡位成功,直接让蒙古帝国分裂成元、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和伊尔汗国,当然这回其实拔都也已经去世了,拔都是同辈人里面的长门长兄,拔都的父亲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是术赤的次子,术赤死后拔都接管术赤部建立了金帐汗国,是蒙古帝国西征的最高统帅,贵由、蒙哥还是忽必烈都是拔都的下属。
4. 拨都攻打俄罗斯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是电影《怒战狂心》
13世纪成吉思汗之孙 拔都汗率领数千勇士征服欧洲大片领土。正当无敌的蒙古大军横扫俄时,却遇到了一个勇敢的战士带领的17位勇士拼死的抵抗。本片故事源自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号称俄版“斯巴达300勇士”。
5. 拔萝卜这部电影怎么样适合幼儿看吗
拔萝卜是一部不错的儿童电影,有不错的教育意义,适合儿童观看。
《拔萝卜》是一部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国产经典儿童动画片,由钱家骏导演,马国亮编剧。《拔萝卜》版权已售出20种语言。著名儿童文学博士,儿童文学推广人王林,著名儿童文学博士,儿童文学理论家谭旭东联袂。
(5)俄罗斯电影拔都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小白兔在地里找到一只大萝卜,用尽全身力气拔不出来。
这时小猴来了,小兔请它一起拔,还是拔不动。
小猴又从草丛里把正在睡懒觉的小猪喊醒,叫它一起拔。小猪没有睡醒,一边拔一边又睡着了。
它们正在发愁,走来一只身材魁梧的小熊,它高傲自大,自以为力气大,把小兔、小猴、小猪一起赶开,独自去拔萝卜,想炫耀一番。
结果萝卜没有拔出,自己却摔得瘫在地上,幸亏小猴帮它,才喘过气来。
小熊接受了教训,和大家一起齐心合力拔萝卜。
最后,连小小的蜗牛也赶来参加,终于把大萝卜拔了出来。
6. 请朋友们介绍几部反映蒙古西征的影视作品,谢谢了
《成吉思汗》
蒙古军西征
在蒙古族发展史上有一位出类拔萃的伟大军事家和政治家,这位不得不提的民族英雄就是成吉思汗,亦即铁木真。他对蒙古族的贡献尤大。他不但对中国领土的蒙古、西夏、西辽、金国、南宋、大理、吐蕃等进行军事及政治的变革,为元朝定下基础,使元朝成为第一个由少数民族执掌中国政权,且国家版图远胜汉唐二朝。
1219~1225年,成吉思汗拉开了蒙古西征的第一幕。他发动第一次蒙古西征,以战争手段严惩杀害蒙古使者和商队的中亚大帝国花刺子模国,此次西征远抵里海与黑海以北、伊拉克、伊朗、印度等地,为日后第二次及第三次的西征定下良好基础。1235~1242年,成吉思汗孙子拔再次率领西征,远至钦察、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国家和地区,并且建立了第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钦察汗国。1252~1260年,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进行第三次西征,远至叙利亚、埃及、伊拉克等国家或地区,并在波斯地区建立了又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伊利汗国。此三次西征,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被人称为世界征服者”。
蒙古三次西征,沟通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联系,把中国的发明,如火药、造纸术、印刷术、罗盘等传到西亚及欧洲等国;同时亦将西方的天文、医学、历算等传入中国。由此可见,蒙古西征确实对中国史有极深远的影响。
这份报告将会从一)蒙古族发动三次西征的原因;二)三次西征的经过;以及三)西征的影响三方面对蒙古西征作深入探讨。
蒙古西征的原因
蒙古原是一个游牧民族,它进行大规模西征,是当时国内和国外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要知道蒙古民族对外征战的原因,首先必须了解蒙古国内的情况。
蒙古帝国是新兴的中央集权奴隶制君主国家。在成吉思汗统治下,开国功臣得到崇高的政治地位,人民亦得到富裕生活,蒙古已不只是纯朴的游牧民族。他们拥有强烈的欲望,希望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所以对外征战成为了最终结果。
另一方面,蒙古人信奉萨满教,认为“长生天”是主宰一切的最高神。凡人的一切都是由“长生天的意志”安排,成吉思汗被看作“长生天的代表”,平民都十分听从他的命令。成吉思汗认为,统治和征服世界是合乎“长生天的意志”,所以蒙古便展开一系列对外的战争。强大的军力亦是促成蒙古西征的重要因素。当时,成吉思汗拥有强大的武装军队,军种齐全,有骑兵、步兵、炮兵和工兵。军队组织严密,纪律性强,官兵平等,不会因为财力或势力而有所差别,所以士兵都忠心爱国,形成一股强大的战斗力,为大规模的西征作好准备。
蒙古帝国有着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政府制度,促成他们有对外征战的野心。然而,真正引发三次西征的原因却是三件不同的事件。
成吉思汗与花刺子模帝国的决裂促成第一次西征。花刺子模帝国是一个新近成立的政治集团。虽然宗主沙或算端摩诃末的统治权很脆弱,但由于它承受了阿拉伯和波斯的辉煌文化,国家面积广大,故令人对她产生错觉。成吉思汗也将花剌子模的势力估计过高,故寻求和她建立最友好的外交和商业关系。正因为这个目的,成吉思汗于1218年派一个庞大的商队和个人的代表前往花剌子模建立帮交。可是,当这些使者和商人抵达花剌子模的管辖区讹打剌时,讹打剌守将指责他们是成吉思汗的间谍,把他们杀了。成吉思汗知道后十分忿怒并要求赔偿,但他的要求遭到拒绝,于是成吉思汗准备攻打花剌子模,展开了第一次西征的序幕。
第一次西征成功后,蒙古帝国又在1235年展开第二次西征。这次西征仍由花剌子模的余孽挑起的。花剌子模国王谟罕默德之子扎剌勒丁,在蒙古灭花剌子模时从印度逃到高加索,成吉思汗认为他没有政治能耐,因而网开一面,没有赶尽杀绝。岂料扎剌勒丁乘蒙古军离去后,又潜回今日伊朗,而伊朗与伊拉克境内的突厥族人竟奉他为领袖,让他重建了花剌子模帝国。在蒙古发动减金战争前一年,扎剌勒丁与邻近的回教国家作战,国力耗虚不少,蒙古军乘时把扎剌勒丁的军队打败。扎剌勒丁遂逃到曲儿忒地方,被当地乡民刺死,花剌子模国才真正灭亡。蒙古军打败花剌子模国后,乘势推进,占领了阿特耳佩占、大阿美尼亚、曲儿忒及谷儿只国。后再进兵中亚细亚,欲使这一地区的国家成为蒙古的外藩,为了这个目的而展开了第二次西征。
蒙古于1253年进行第三次西征。当时,位于里海之南的木剌夷国既不肯对蒙古称臣,也不肯朝贡。这些行为对于当时已经扬威中海的蒙古帝国是极之不尊敬的,为了惩罚这个国家,宪宗蒙哥便派其皇弟旭烈兀担任西征统帅,带同将领布而嘎、不花铁木耳、贝住等出征木剌夷国,展开史无前例的第三次西征。
<西征经过>
第一次西征
第一次由元太祖铁木真率四个儿子御驾亲征,统骑兵二十万(一说六十万),前后用上了八年时间,因为成吉思汗西征,主要是因灭西辽后,接着灭它邻国花剌子模(回回族)而引起的,故西征的时间是八年。
1219年,成吉思汗以花剌子模的剌守杀害蒙古商队和使臣为由,亲领大军西征,分兵四路进攻花剌子模诸城。长子术赤进攻阐河下游,得手后转入咸海北部;察合台、窝阔台围攻讹答剌城,成吉思汗与其幼子拖雷越忽阐河攻入阿母河以北地区,直取花剌子模新都撒麻耳干(今萨马尔罕)和撒曼王朝旧都不花剌(今布哈拉),而后入阿母以南、及今兴都库什山以南诸地。花剌子模国势虽强,但立国时间不长,统治基础并不稳固,加之以其统治集团在蒙古入侵面前采取守势(作长期消耗战),便于为机动性强的、主力作游击战的蒙古军各个击破。花剌子模虽拥兵四十万,但在各方面如军队纪律、训练等等都不及蒙古军。蒙古军每攻破一城,便大肆屠杀。不久,蒙古军进其新都撒麻耳干。花剌子模沙(王)摩诃(或可译作谟罕默德)未己先弃城逃亡,成吉思汗遣哲别、速不合追击。摩诃被逼入里海西岸的阿必思昆岛(atiskun)上,不久病死。1221年,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攻克花剌子模旧都玉龙杰赤。成吉思汗与拖雷分兵攻取呼罗珊各城,继而击败扎阐丁(摩诃之子)的军队,他亦逃至印度。1223年,蒙古军于西域设官置守后,令蒙军退回蒙古。
哲别、速不台的军队在抄掠波斯各地,1223年越过大和岭(高加索山)在阿里吉河战役中战胜了(俄罗斯)罗思诸王与钦察汗的联军,再而进军乌克兹抵黑海北岸,后东返蒙古。回程时并将西夏消灭,以惩其拒出军西征。不久,于1227年成吉思汗病死于六盘山,年享71岁。待蒙军东归后,扎阐丁从印度回到波斯,图谋复兴。花剌子模旧将皆奉其为主。窝阔台继位后,立即派遣(撤)绰儿马罕去征讨企图重新兴起的花剌子模国,扎阐丁从都城挑里寺(今伊朗大不里士)出奔,次年为库尔德人所杀,花剌子模国正式灭亡。绰儿马罕的军队继续留守波斯,攻打诸国。完成了第一次蒙古的大规模西征。
是次西征,蒙古占领了今日的中亚细亚,里海,黑海北岸,并占领乌拉河、伏尔加河流淢。成吉思汗又占领地分封给诸子。将里海一带,花剌子模国及钦察故地封给长子术赤;次察合台则封于西辽故地,改名为「察合台汗国」;二子窝阔台则封于乃蛮,改名「窝阔台汗国」;而和山林派、斡难河流淢蒙古故地,则封给四子拖雷。
第二次出征
蒙古第二次西征是在太宗窝阔台灭金后一年,即太宗七年(1235年)开始。窝阔台会集诸王大臣,定议遣各支宗王长子统兵,是次西征以钦察汗国太祖皇孙拔都为统帅,带领大军十五万(一说五十万)大举出征钦察、斡罗思诸国。拔都又以速不台、鄂尔达、伯勒克、蒙哥等为先锋。
这次进军路线,是沿着阿尔泰山山蒙古灭不里阿儿,钦察,攻入斡罗思(俄罗斯)。三年之后,蹂躏了斡罗思大部分国土,包括了莫斯科,蒙军在莫斯科共屠杀了共27万的俄罗斯人。1241年,拔都分兵三路,北路侵入孛烈儿(波兰)、西路攻马扎儿首都马茶城(匈牙利)。南路渡多瑙河入奥大利,直达意大利的威尼斯大破波兰及日耳曼联军于利格尼兹,北东欧各国震惊于蒙古鞑靼军的勇猛,大呼“黄祸”临头。欧洲各地纷纷组成自救联军,以亨利二世为指挥者,可是北欧及中欧的一抵抗也是徒劳,蒙古大军大破联军及擒杀亨利二世。拔都再进而攻陷匈牙利及俄罗斯,因为当时欧洲国君多是腐败,故此,在拔都西征的战役中东欧各国除了捷克与俄罗一部份国家还和蒙古打了几场硬仗外,其它怕容易攻取,俄罗斯北部尽降,列入蒙古大帝国的地图。
由于在匈牙利蒙古军遭受到巨大的捐失,再无力继续进军,加上于1242年,传来了窝阔台的死讯,拔都遂率军东返,经瓦剌吉亚、穆尔达维亚等地,于1243年初到达并留驻于里河(伏尔加河)下游的拔都斡耳朵。
蒙古大军征服罗斯,侵入波兰、匈牙利和其它地方,在欧洲大地引起一片惊慌。在一段时间内,英国人不敢出海,中断了与欧洲大陆的贸易活动;德国上下为之震恐,统治所征服的钦察、斡罗思等地区人民。
第三次西征
1221至1222年成吉思汗在攻灭花刺子模的战争中,占领了波斯东部及呼罗珊诸地。然而,由于当时的蒙古人于该地所占总人口比例的少数,无力控制当地的人民,使社会秩序出现一片混乱。其中,以呼罗珊地区在战争受害最为严重,甚至到达一个无法收拾的地步。元太宗窝阔台即位后,整个伊朗地区的骚乱尚未平息,更发生了札兰丁于北印度复辟的活动。
于是窝阔台遂遗大将绰儿马罕率军继续西征,消灭了花刺子模算端扎兰丁的残部此动乱到1226年始平息。根据《史集》和《世界征服者史》的记载,绰儿马罕首先到呼罗珊,对叛逆者进行镇压,其结果反而使罗珊呈现一片混乱状态。绰儿马罕攻陷了一些地方,置八思镇守,但另外一些地方尚未臣服。
于是绰儿马罕遂派帖木儿和怯勒孛前去镇压,哈刺察败走罗珊,逃往昔思田堡,后被镇守于阿富汗西北地区的蒙古副统帅塔亦儿把阿秃八所镇压。窝阔台汗命成帖木儿为呼罗珊等地的总督。1235年,成帖木儿死,畏吾儿人阔里吉思继任。绰儿马罕自夷西行,于1230年末抵达阿塞拜强。1240年,阿美尼亚王到林拜见窝阔台,命其仍统领原故地。1241年,绰儿马罕卒,拜住那颜继任其职。最后,终于征服了波斯的大部份地区,并设立了管辖阿母河以西土地的行政机构。
蒙哥为了扩充拖雷家族的势力、征服里海以南的亦思马因派和报答哈里发,曾命各支诸王贵戚从自己的投下属民中抽取十分之二的人,组成一支大军,由其同母弟旭烈兀率领征讨尚未臣服的诸国,1252年八月,怯的不率领先头部队一万二千人出发。次年三月,渡过阿母河,向忽肴思丹发动进攻,占领其大部分地区。五月始围攻亦思马因派的据点之一—吉儿迭苦黑堡,用了两年时间才将该堡攻克。
此外,又命塔塔儿人撒里那颜出征怯失迷儿,以配合旭烈兀的军事行动,拼命为太宗朝时已西征至高加索地区的绰儿马罕所部军队归旭烈兀指挥。蒙哥还征集了一千名中国抛石机手、火炮手、弓弩手和大量武器,交给旭烈兀使用。
旭烈兀的大军长途跋涉,经别十八里、阿母河以北地区抵达波斯。当时,盘踞今伊朗马德兰诸山城的伊斯兰教亦思马因教派,被其它伊斯兰教徒们称之为「木刺夷(Mulahidah),意思为『异端者』」;而立国已五百余年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已经衰落,其直辖地区仅限于都城报达(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周围地区。旭烈兀于1256年,消灭木刺夷国。并于1258年攻陷报达、杀末代哈里发。1259年,西征军兵分三路入侵今之叙利亚地区。汉地的各种火药武器在诸次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威力。次年春,占领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叙利亚算端纳昔儿被蒙古俘虏。战事尚未结束,即传来了元宪宗蒙哥死去的消息,旭烈兀遂退返回到波斯之地,留先锋怯的不花卒两万士兵继续作战。1260年,怯的不花遗劝告埃及国王忽秃思投降。然他们不仅杀死了怯的不花的使者,还率兵出征,怯的不花的军队在阿音扎鲁特被密昔儿(埃及)、算端忽秃思击败,怯的不花的妻子儿女和亲族全被被俘虏,另一方面,各地方的蒙古官员被杀,蒙古西征的锋芒终于被揭制住了,而留叙利亚的一般蒙古居民则退居到木地区。旭烈兀在西征结束后,一直留镇波斯,没有再回到东方,波斯这块肥美的土地就这样落到拖雷家族的手中。
蒙古西征影响
蒙古军三次西征,是一个世界性的、空前的重大历史事件。西征的影响,无论在时间或地域上,抑或是人们的观念上,都是极其深远的。
三次西征开疆拓土,建立了钦察汗国、伊利汗国、察合台汗国及窝阔台汗国,这四大汗国为横跨欧亚的蒙古大帝国奠定了基础。元朝的版图之大,在地图的西、北两个方向上几乎难以描绘,远远胜过汉唐二朝。
三次西征给被侵略的国家和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以畜牧业为生的蒙古人对农业和城市的破坏和摧毁是毫不吝啬的。花刺子模的玉龙杰赤变成泽国,马鲁绿洲变成荒芜地区,都是蒙古军决堤灌城的结果,成吉思汗更因一个孙子战死范延城下,便愤怒下令将该城彻底毁灭,变成一堆瓦砾,这些都使西域人一谈起蒙古军就为之色变。
然而,蒙古西征为被侵略的国家带来极大灾难同时,亦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使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于是,东、西方开始频繁交往,距离逐渐缩短,中国的火药、纸币、活字印刷术也因蒙古西征而传入欧洲;西方的天文、医药传入中国,促进了东西方的陆路交通和文化交流,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中国不但是火药的发明国,更是最早制造各类火器、火炮的国家。十世纪初,中国用于城市攻坚战中的『飞火』,可说是世界上最早的火器。火药和火器在中国发明后,又迅速西传,南宋时期,首都临安盛行『流星』、『花火』,许多侨居该地的阿拉伯人对这种腾空四溅的烟花印象深刻,并将之介绍到自己的故乡。蒙古人在南下中原地区时,掌握了这种科技,并挟之以西征。1260年,埃及马木路克王朝素丹拜尔斯在大马士革一战中,击败了蒙古西征军,俘虏了一些制造火药的匠师,缴获了大量火器,从此,中国的火药与火器技术更直接大规模地西传。火药的西传,使欧洲中世纪王公贵族的城堡在掌握了火器武器的资产阶级革命武装面前,变得不堪一击,同时使欧洲殖民主义者更容易对亚洲、非洲等广大地区进行征服及掠夺,另一方面,火药的出现,摧毁了欧洲封建贵族的堡垒,加促了封建制度的崩溃,使欧洲出现民族国家。
在八世纪至十世纪,雕版印刷术分别由海陆二道传入美索不达米亚及埃及。稍后,在十一世纪到十三世纪蒙古人兴起以前,雕版印刷术经过回鹘人的媒介,传入中亚和西亚,并进入开罗。在十三世纪时,雕版印刷术由于蒙古势力的扩张,再度形成了一股向西传播的浪潮,这一次,波斯显示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并推动着印刷术传入欧洲。蒙古统治者控制下的伊利汗国的首都大不里士曾模仿中国元朝印制纸钞,式样仿自至元宝钞,印有汉文『钞』字和阿拉伯文。但纸币只流通了两个月,便被迫停废。纸钞的发行在伊利汗国历史上虽然成了一场笑柄,但雕版印刷术却在信奉伊斯兰教的盖嘉图汗朝廷里正式得到了使用。印刷术的西传使书籍成本降低,学术普及化,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在中国文化西传时,西方的天文、数学、医药、制炮技术传入中国。元设回回医局女,以阿拉伯药物治病,又颁回回历,以阿拉伯历法作参考。
成吉思汗时,在大汗宫廷中服务的便有信奉景教的回回医生。元代中亚、西亚移民既多,阿拉伯医药也随之传入,由于阿拉伯各地本来盛产各种香药,并能配制具有奇效的良方,所以回回药物在元代享有极大威信。
元代对回回天文十分重视,专设回回司天台,忽必烈登汗位前,已征集回回天文学家,万年历便是第一部正式受政府许可、获准使用的回回历。
结论
蒙古三次西征,不论对中国或是西欧等地方都极具影响。成吉思汗所发动的第一次西征,是由花刺子模国王摩诃末挑起的,同时亦是由成吉思汗那复仇和扩张野心所驱使的结果。蒙古军三次西征,给元朝奠下了根基,亦使中西经济及文化得以文流,东西方频频交往,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缩短,促使了各地的民族大融和,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有蒙古史学家认为“由于成吉思汀及其子嗣的西征行动,将我国的三大发明逐渐传到西方,间接的影响欧洲的文艺复兴,这一份对人类文化的贡献,揭开现代世界的序幕,其功绩则绝非亚力山大可以比拟的。”
然而,尽管西征带给我们很多良好影响,但另一方面,我们亦应当承认蒙古军三次西征给被侵略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害难。朱清泽在《成吉思汗评传--一代天骄》中说:“这种野蛮残暴行为是极不人道的,是应当受到谴责的。”西征使绿洲变成荒芜地区、城镇变成废虚、数以万计战死沙场的士卒将领,以及无数无辜的老百姓流离失所等等都是蒙古军三次西征带来的恶果。
总括而言,蒙古军三次西征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巨大的,对世界历史的前进亦起了推动作用。西征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汲取的。
7. 元代,拔都横扫欧洲,为何他自己不争汗位,反而推举推蒙哥
因为拔都已经在俄罗斯待习惯了,不想再回到蒙古。按道理说拔都作为成吉思汗的孙子,而且曾经带领着西征军扫荡了奥地利和匈牙利,战功赫赫,可以称得上历史上封建战争中的佼佼者。当汗位暂且无人继承时,许多人想推举拨都上位,但是拔都却推荐了和他亲近的蒙哥上位。其实是因为拔都自己知道如今的蒙古,已经不是以前的蒙古了。
对于拔都来说,推荐与自己亲近的蒙哥登上汗位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主要拔都就举荐有功,他的蒙哥自然不会亏待他,而他自己也能继续在俄罗斯自在的生活。
8. 俄罗斯电影《金帐汗国》抵御蒙古人,为什么
蒙古第二次西征结束后,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次子,拔都在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俄罗斯东部,南至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线,北到北极圈的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
当时的还没有俄罗斯这个国家,俄罗斯东南部都在蒙古人统治之下
蒙古人的统治一向带有草原传统,非常宽松
俄罗斯北部的莫斯科大公国得以崛起,在伊凡四世率领进攻蒙古统治,金帐汗国也随之分裂
9. 拔都汗西征是什么电影
这是电影《怒战狂心》。
13世纪成吉思汗之孙 拔都汗率领数千勇士征服欧洲大片领土。正当无敌的蒙古大军横扫俄罗斯时,却遇到了一个勇敢的战士带领的17位勇士拼死的抵抗。本片故事源自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号称俄罗斯版“斯巴达300勇士”。
10. 孛儿只斤·拔都的生平事迹
拔都<蒙古语的“巴特尔”(баатар)与满语“巴图鲁”同源,亦音译作拔都,意为“英雄”、“勇士”>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次子(长子是斡儿答,白帐汗国创始人),是弘吉剌部按陈那颜的女儿兀乞旭真可敦的儿子。能文能武,乃钦察汗国(金帐汗国)的创始人。
1225年术赤去世,拔都受诸兄弟推戴,继承父位。1235年,窝阔台召集忽里台大会,听从二哥察合台建议,决定由各系宗王居长者统兵远征钦察、俄罗斯、波兰等国,而拔都又为诸王之长,遂领衔统率全军西出,因此又称为“长子西征”。1237-1251年,拔都率军征战上述诸国,最后立国于钦察草原,是为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
拔都通过俄罗斯大公的辅佐,管理东俄。1242年弗拉基米尔大公雅罗斯拉夫一世晋见拔都,领取封诰,这是管理东俄的方法,后来也成为定制;至于西俄,拔都命令加里西亚大公丹尼尔把政权交结给一位蒙古将军,将之纳入蒙古辖地。
拔都故后,先传位其子撒里答;撒里答死,蒙哥提名幼王兀剌黑赤代替他,并由拔都遗孀博剌克斤监国。在1257年,由拔都的弟弟别儿哥(Berke)继承钦察汗国的金帐大汗之位。 1225年术赤去世,拔都受诸兄弟推戴,继承父位,统领术赤兀鲁思。1229年,率术赤系诸王赴怯绿连河(今蒙古克鲁伦河)大斡耳朵参加忽里台,推举窝阔台为大汗。1235年,窝阔台召集忽里台大会,决定由
各系宗王居长者统兵远征钦察(今乌拉尔河以西伏尔加河流域)、斡罗思、孛烈儿(波兰)、马札儿(匈牙利)等国,拔都为诸王之长,统率全军。1237-1251年,拔都率军征战以上诸国。
1251年,蒙哥汗即位,拔都因拥立有功,取得更大权力,又将斡罗思、塔剌思及河中地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蒙哥又将谷儿只(格鲁吉亚)授与拔都弟别儿哥为封地。术赤兀鲁思遂成为大蒙古国中领土最大的宗藩之国,其境域东起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西包斡罗思诸公国。斡罗思人称拔都大营为“金帐”,穆斯林史家因拔都家族立国于钦察草原,称之为钦察兀鲁思,金帐汗国、钦察汗国之名即出于此。拔都对部下将卒颇宽厚,不吝赏赐,蒙古人称他为“撒因汗” 蒙古窝阔台汗(太宗)八年至十三年(1236~1241年),窝阔台汗遣拔都等诸王率军征服伏尔加河以西诸国的战争。
1236年秋,拔都统军15万抵达亦的勒河(今伏尔加河)以东。前锋主将速不台先取不里阿耳(今俄罗斯维亚特卡―波利亚纳东)。是年冬,蒙哥率部进攻亦的勒河下游的钦察部。斡勒不儿里克部首领八赤蛮,不时袭击蒙古军。 1237年春,速不台自不里阿耳移师南下,增援蒙哥汗。八赤蛮惧,逃入里海中,蒙哥部进攻里海岛屿,俘八赤蛮处死。秋,蒙古军进入斡罗思。十二月,攻占也烈赞(今俄罗斯梁赞)、科罗木纳(今莫斯科东南科洛姆纳城)等城。
1238年春,分兵攻破莫斯科、弗拉基米尔等十余城,并突袭昔迪河畔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军营,全歼之。随后,向基辅公国古都诺夫哥罗德(今属俄罗斯)前进,离城50余千米,即改道南下向高加索北挺进。 1239年,以蒙哥、贵由率部镇压阿速叛部,拔都则经略伏尔加河以东诸地,并休整军队。这年冬,拔都军长驱直入斡罗思南部,攻克别列思老勒(今乌克兰赫梅利尼茨基)和契尔尼果夫(今乌克兰切尔尼戈夫)等城。1240年秋,进围乞瓦(今乌克兰基辅),遭该城军民顽强抵御,蒙古军架炮猛攻,克之。继而西攻伽里赤国,破其都城弗拉基米尔―沃伦(今乌克兰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和其他城地。
1241年春,蒙古军除留3万兵镇守南斡罗思外,集12万兵分三路向马札儿(今匈牙利)进攻,南北二路先发,分进合击。北路拜答儿军攻陷孛烈儿(今波兰)都城克拉科夫后,进入西里西亚(今波兰西南部),于里格尼茨击溃孛烈儿、捏迷思(日耳曼)联军3万。南路合丹军先后攻取鲁丹、瓦剌丁诸城,与拔都会合。拔都率主力进抵帛思忒(今布达佩斯)城下,攻而不破,遂率军引退,诱敌出城,继于撒岳河畔索尔诺克歼马札儿军6万。蒙古军会攻帛思忒,攻破其城。夏,蒙古军一部进至维也纳附近的诺伊施达,被奥地利、波希米亚联军击退。12月,拔都军过秃纳河(今多瑙河),攻陷格兰城。 1242年,窝阔台死讯传来,拔都率军东还。后来,拔都留镇钦察汗国,都萨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