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欧美电影 > 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海报

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海报

发布时间:2023-06-04 09:50:30

① 北京电影节海报设计师:“我们也没想到会被骂成这样”

Film Festival /

对于这一切,这张掀起轩然大波的海报背后的设计师们又是怎么看的?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先导海报

最近几天一张北京电影节的海报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激烈讨论。相比对上一届北京电影节海报一边倒的批判,这一次大众对这张海报的意见却呈现出极端的两极分化。

人群像摩西分红海一样分为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派认为,这张海报的设计语言非常当下,甚至代表平面设计的未来;另一派则认为这张海报未经雕琢,简直像业余的学生作品。

Voicer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采访了北京电影节先导海报背后的设计师团队“立入禁止”,意外爆红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刘治治 & 迷盒

刘治治 / 著名平面设计师,立入禁止&拂一个山坡联合创始人。200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平面设计系。2010年至今任中央美术学院讲师。2003年与广煜、何君建立 MEWE设计联盟,2007年与广煜重组吐毛球工作室,2015年重组立入禁止。设计作品曾获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提名奖(2004—2009年),纽约国际艺术指导俱乐部优异奖(2005—2006 年)。2010年成为 AGI(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会员。

迷盒 / 曾担任《新视线》资深设计师及编辑、The New York Times Science Times中文版创意总监、The New York Times中国区艺术总监。2011年创办独立杂志《Cover》。2013年加入吐毛球平面设计,2015年与刘治治重组立入禁止工作室。Editorial design偏好者,极尽以设计传达更多信息。

立入禁止 / 于2015年重组,成员由设计取向完全不同的创意人组成,他们从事平面设计、插图、交互界面、出版、策划展览……几乎涵盖了平面设计的所能接触到的方方面面,艺术、 时尚 、产品、建筑、媒体、互联网、音乐、文学、教育等, 具有极强的跨域性。

立入禁止官网:studionaeo.com

Q&A

VOICER x 立入禁止

Voicer:你们当时接到北京电影节项目的时候,官方的要求是什么样的?

立入禁止: 首先要先明确一点,现在这张海报是先导海报,不是主海报。 虽然我们当时是按照主海报来做的,但是电影节可能还是希望有一个在视觉上更受官方认可的主海报。所以大家在微博上特别踊跃地评价我们做的这张先导海报,其实有点儿把劲儿使过了,希望大家可以等到主海报出来的时候再踊跃。

其实北京电影节主办方对我们很尊重,在设计过程中也没有太多的修改。在做设计之前,他们提出一定要有风车,因为他们的主标是风车;希望有天坛,因为风车和天坛有风调雨顺的含义;另外希望光感、色彩上能够有电影的感觉。

所以基本上他们没有什么太大的修改,尤其动态海报上,没有提什么具体的意见。网上有的设计师朋友们帮我们说话:“哎呀,肯定是被甲方欺负了!”,但其实也没有。甲方有要求,我们作为成熟设计师,肯定不能忽略他们的要求。所以网上说这次的海报是电影节甲方“逼迫”的结果,是完全不实的。

立入禁止设计的 北京电影节海报室外效果图

Voicer:有没有预料到这张海报会掀起巨大的讨论?

立入禁止: 谁也没有预计到一张先导海报会上热搜,我们也没想到能被骂成这样,“公共领域的冒险竟然是如此危险”。我们就在想,大家的反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两极分裂?

设计圈的朋友们都说耳目一新,今天还有设计师朋友说我们是跨时代的设计,这张海报会变成一个新时代的设计标准,但其实并没有。

骂不骂其实无所谓,你做的东西是一个进入公共领域的东西,被骂不是很正常吗?没有引起争论的话也挺没意思的。但我们会去想这些争议的原因。 好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电影海报其实有一个特定的范式。

许多电影海报的字体都做成书法体或者金属效果

就拿别人攻击这张海报最多的部分来说,很多人说这个字怎么没有设计,怎么就用了黑体字,排版也很奇怪。为什么他们会说这话,是因为他们看到的大多数电影海报字体都是书法体;不然就是古装大片海报里常见的那种经过制作的三维字体,把文字都设计成金属质感。他们会认为这样才算是设计,如果你只用了黑体字,那就是没有设计。

还有一点就是大家觉得这张海报里没有高 科技 的炫技感,也没有很多电影海报里会出现的明星大头、剧照之类的图像。所以他们就会觉得:这个海报怎么和我期盼的电影节海报不一样?人们就会因为这种不一样而产生排斥、恐惧、厌恶、焦虑……也就说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美不美的问题。虽然电影海报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一个分支,但它们确实是两种语言。平面设计的语言和电影海报设计的语言之间的不对位才造成了这一次的争论。不在对位关系之中,就无法构成讨论。

字母和天坛宝顶上的交叠细节

很多人说:“这海报做得跟学生作业一样,不会排版,天坛宝顶上的圆球和Film的字都叠到一起了,也不好好处理一下,我们强迫症看着很难受。”难受那就对了。我们的平面设计就是让强迫症看得特别难受,来 探索 视觉的可能性,这本来就是我们的设计语言。你会发现别的地方是没有重叠的,这其实是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做的一个小心思,只是在这两套语言的不对位之下,这种小心思变得无效了。

设计师们看到这种重叠就会觉得这肯定是故意为之,但是没有受过设计训练的人就会觉得别扭,这个交叠就变成一个攻击点了。网友说我们不专业,空出位置都不会吗?我们会呀,我们这些人当年都是做文字设计出身的呀。十几年前我们就做过这么多标题字体的设计了。

但是这种潮流和电影海报这个领域之间是有很大的鸿沟的。在电影海报设计的领域大家就觉得你没有做金属字,没有做特效,你就是个骗子。我们也没有办法辩解,不可能去微博上和网友一个一个解释吧。

打个比方, 时尚 界已经穿老爹鞋穿了五六年了,但是你到了一个地方,那里的人们还在流行穿小白鞋。我们如果在这样的地方设计老爹鞋,他们肯定会说你们怎么设计了一双1980年代流行的鞋子?

虽然我们一直想在公共层面上和大家展开讨论,但是中国现在的状况是:每一拨人都守着这一拨人能理解的范式来排他。人群不应该自我封闭。我们做了一个试探,能不能把平面设计最当下的语言运用到其他行业呢?结果是我们发现:在当代艺术界、音乐界,媒体界、 时尚 界都没问题,到了电影界,就遇到问题了。

北京电影节系列海报

Voicer:设计行业的审美标准和普通大众的平均审美一直以来都是有很大差异的,这一次在公共领域的讨论可能会把这种差异无限放大了。你觉得这样的脱节是一种可以改变的状态吗?或者说你们有意要改变这种脱节吗?

立入禁止: 就是要有脱节呀,要不然怎么改变呢?如果我们现在做出一个大众都觉得喜闻乐见的东西,那就没有任何的可能性了,我们就全被淹没了。

而且何为“大众喜闻乐见”?这也不好说,这块大众和那块大众还不一样呢。罗素说“须知参差百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参差百态才是万物该有的形态。所以这个脱节,反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

大家起码愿意为了一张海报去讨论、去思考,这是一件挺好的事儿,总比讨论一些莫名其妙的八卦要好吧。比如我现在解释说宝顶的球被字压着其实是一个概念,这个解释说出来之后,如果有一两个人恍然大悟,那就是一件很好的事。

立入禁止为海报设计了许多衍生方向

Voicer:当时设计天坛的时候,是为什么会设计成这样一层一层的形式?

立入禁止: 今年是北京电影节十周年,我们的概念就是主打“十”这个汉字,拿这个汉字做成风车,风车转得比较快的时候,就会变成一个圆,然后我们就拿十个圆形“镜片”去组成了天坛。十个镜片堆叠在一起,其实是镜头里的结构。比如说徕卡曾经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镜头Summicron 35mm F2,这个镜头在日本就被称为“八枚玉”。所以说我们设计的天坛就是由一堆镜片组成的,从天坛望出去就相当于拍电影,是这个意思。

立入禁止将汉字“十”做成风车

我们在做的时候不仅有动态的,还把它做成了三维静态,现在发布的这张海报,只是截取了动态海报其中一帧,并不是我们最终的静态海报。动态海报motion graphic在国际上是一种趋势。

Voicer:北京电影节的主办方是怎么会找到立入禁止的?

立入禁止: 很多年前北京电影节举办了一个海报征集的活动,在征集前就请刘治治办了一场讲座,讲一讲海报设计,就这样和北京电影节主办方认识了。他们就一直希望我们来给他们做海报,负责人特别诚恳地邀请了我们很多年,我们一直推脱,直到去年实在是有点儿不好意思了才接了下来。

去年的海报被骂成这样,所以我们当时也就做好准备,今年的海报不管做成什么样都是会招来评论的。

人如果想参与到讨论里,或者是宣泄情绪,那就不会去序列地想问题。比去年海报做得好,太容易了。如果有人夸我们这个海报做得比去年那个好,听着也像骂人。

北京电影节海报衍生品效果图

Voicer:你们给自己的这次海报设计打几分?

立入禁止: 百分制吗?那就难了,93.5吧。我觉得这张海报在我们所有的作品里面也能打到在80分以上。因为它的限制其实在那儿,又要风车又要天坛,在一个画面里我们无法表达,那就只能做动态的,动态怎么变,怎么转场,其实背后有很多思考。这张海报在我们以往的作品里可能不能算是最好的,但它是非常符合要求的。

Voicer:有人说你们这次做的海报特别亚(文化),你们怎么看?

立入禁止: 这个可真不算亚,我们做得亚的可亚了。再说了亚不是挺好的吗?北京电影节本来高高在上,我们就是要亚它一下。

北京电影节系列海报衍生效果图

Voicer:这么多评论里你觉得最可笑的一条是什么?

立入禁止: “这是拿PPT做的吗?”

大家还是在关心所谓的“技术”使用的时长和费工程度。如果一张海报看上去非常简单,他们就觉得不行,没使劲。其实客户也是这个问题,我们最早做的动态海报特别简单,没有五彩缤纷的颜色,就是特别简单的纯色,也给他们看了柏林电影节今年70周年的主视觉,他们还是觉得没有技术含量,所以我们才慢慢地引入了这些色彩变换。

我们还看到一条评论特逗,说海报最关键的是要留白,周边的文字要围绕图形,尤其右上角文字压图,更是大忌!这还弄出平面设计风水学了吗?

Voicer:这件事情出来之后,Voicer的设计师就有一个感慨:如果大众看不懂设计师们做的设计,那很多时候就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在哪里了,她会觉得有一点困惑。

立入禁止: 真正的公众其实和你无关,你仔细想一下,你做一个设计只是服务于两部分人,一个是实的,你的甲方;一个是虚的,也就是可能的观众。不会再有第三个人。

就像广煜说的:“高品质是稀缺的,低品质是常态。挑衅是几乎不可能被接受的,会被理解为比低品质还要低。”

比如说这张海报,在局部上我们解决了几个问题。风车?有了。十年?有了。天坛?有了。镜片暗示镜头?有了。动态海报里,风车是白色的,底色是彩色的,转换之后天坛是彩色的,底色是黑白的,象征电影从黑白到彩色的技术转变。我们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就问心无愧了。

② 历届柏林电影节华人获奖作品有哪些

历届柏林电影节华人获奖作品有:

最佳影片金熊奖

1988年(第38届):张艺谋《红高粱》

1993年(第43届):李安《喜宴》

1993年(第43届):谢飞《香魂女》

1996年(第46届):李安《理智与情感(英语)》

2007年(第57届):王全安《图雅的婚事》

2014年(第64届):刁亦男《白日焰火》

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2000年(第50届):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

2001年(第51届):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

2005年(第55届):顾长卫《孔雀》

评审团特别奖银熊奖

1989年(第39届):吴子牛《晚钟》

1995年(第45届):王颖《烟(英语)》

1997年(第47届):蔡明亮《河流》

最佳男演员银熊奖

2014年(第64届):廖凡《白日焰火》

2019年(第69届):王景春《地久天长》

最佳女演员银熊奖

1992年(第42届):张曼玉《阮玲玉》

1995年(第45届):萧芳芳《女人,四十》

2019年(第69届):咏梅《地久天长》

最佳导演银熊奖

1996年(第46届):严浩《太阳有耳》

2001年(第51届):林正盛《爱你爱我》

最佳剧本银熊奖

2008年(第58届):王小帅《左右》

2010年(第60届):王全安、金娜《团圆》

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

1990年(第40届):谢飞《本命年》

1995年(第45届):李少红《红粉》

2003年(第53届):李杨《盲井》

2005年(第55届):蔡明亮《天边一朵云》

2014年(第64届):曾剑《推拿》

2016年(第66届):李屏宾《长江图》

最佳电影音乐银熊奖

2006年(第56届):金培达《伊莎贝拉》

阿尔弗雷德·鲍尔银熊奖

2003年(第53届):张艺谋《英雄》

2005年(第55届):蔡明亮《天边一朵云》

柏林国际电影节介绍

柏林国际电影节(英文: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德文: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51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

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为“金熊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柏林国际电影节

③ 史上首次!柏林电影节将不再按性别颁发表演奖

第70届柏林电影节现场

1905电影网 8月24日,柏林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宣布从2021年起,柏林电影节将不再设置“最佳男、女演员”奖项,而是合并成一个综合的“最佳主角”银熊奖,并增设一个“最佳配色”银熊奖。这两个奖项均不再区分男女,这也是该奖史上首次不以性别区分和定义的演技类奖项。

第71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将颁发8个奖项,分别为金熊奖、评审团大奖、最佳导演、评审团奖、最佳主角奖、最佳配角奖、最佳剧本奖、最佳技术成就奖。

组委会总监表示:“我们相信,在表演领域不按性别来划分奖项,意味着在电影行业中需要有更敏感的性别意识。”

据悉,第71届柏林电影节将于2021年2月11日-21日举行。

④ 历届柏林电影节华人评审是谁

截至2023年,历届柏林电影节华 人评审有:评审团主 席:2000年(第50届):巩俐;2013年(第63届):王家卫。评审团成员:1983年(第33届):黄宗江;1989年(氏蔽悔第39届):陈凯歌;1992年(第42届):张艾嘉;1993年(第43届):张艺谋;1994年(第44届):徐歼正 枫等。

一、评审团主 席

2000年(第50届):巩俐

2013年(第63届):王家卫

二、评审团成员

1983年(第33届):黄宗江

1989年(第39届):陈凯歌

1992年(第42届):张艾嘉

1993年(第43届):张艺谋

1994年(第44届):徐 枫

1995年(第45届):斯琴高娃、蔡明亮

1996年并尘(第46届):陈冲、许鞍华

1997年(第47届):张曼玉

1998年(第48届):张国荣

1999年(第49届):杨紫琼

2001年(第51届):谢飞

2005年(第55届):白灵

2007年(第57届):施南生

2008年(第58届):舒淇

2009年(第59届):王颖

2010年(第60届):余男

2014年(第64届):梁朝伟

2017年(第67届):王全安

2023年(第73届):杜琪峰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影响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劳德·夏布洛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到了21世纪初,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柏林国际电影节

⑤ 柏林国际电影节简介及详细资料

历史沿革

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电影节始于1951年夏,1978年开始改为在每年的2月举行。

为了树立柏林“世界自由视窗”的形象,在三国盟军撤出柏林的同时,柏林电影节拉开帷幕了,当时的名字是“西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一届的柏林电影节由电影历史学家Dr. Alfred Bauer发起,并于1951年6月6日在柏林的泰坦尼克宫举行。第一届的金熊奖并不是由评审团选出而是由观众决定的。

1956年,柏林电影节与坎城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并列为A类电影节,从此获奖名单改由评审团决定。选举出的评审团来自世界各地,并设立了金熊奖和银熊奖两项大奖。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

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从2002年开始,柏林电影节隶属于商业性质的“柏林艺术展出有限公司”。

奖项设定

金熊奖

金熊奖最佳影片-自1951年起开始颁发

终身成就奖/荣誉金熊奖(Honorary Golden Bear)-自1982年起颁发

银熊奖

评审团大奖银熊奖-自1965年起

最佳导演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男演员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女演员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剧本银熊奖-自2008年起

最佳短片银熊奖-自1956年起

杰出艺术成就奖-自1978年起

最佳电影配乐-自2002年起

其他奖项

水晶熊奖(Crystal Bear)

泰迪熊奖-最佳同志电影

流星奖(Shooting Stars Award)-颁给有才华的年轻欧洲演员

阿弗雷鲍尔奖(Alfred Bauer)-纪念创立电影节的阿弗雷·鲍尔

历届回顾

历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回顾

第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历届之最

历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之最 获得金熊奖的女导演 亚斯米拉·兹巴尼奇 2006年第56届由前南斯拉夫女导演亚斯米拉·兹巴尼奇执导的《格巴维察》获最佳影片金熊奖。 克劳迪娅·略萨 2009年第59届由秘鲁女导演克劳迪娅·略萨执导的西班牙和秘鲁合拍影片《伤心的奶水》获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熊奖。本届电影节第二大奖评审团大奖获奖影片德国影片《其他人》的导演导演马伦·阿德也是一名青年女性。 第一部获得金熊奖的卡通片 千与千寻 日本影片《千与千寻》又名《神隐少女》,于2002年第52届获得金熊奖,是第一部获得最高奖的卡通片。 最年轻的柏林影帝 卢·泰勒·普奇 2005年第55届年仅20岁的卢·泰勒·普奇凭借《吸拇指的人》获得最佳男演员奖,这是柏林影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最年轻的柏林影后 瑞秋·玛瓦赞 2012年第62届年仅14岁的黑人女孩瑞秋·玛瓦赞凭《战地巫师》获得最佳女演员,成为柏林影史上最年轻的影后。这是继第61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男女演员成了集体奖后,今年的这个奖项又爆冷门,这是她第一次出演剧情长片的影坛新人,而本届最佳男演员米克尔·佛斯加德也年仅28岁,也是第一次出演剧情长片的影坛新人。

亚洲获奖

华语影人获奖

时间 获奖情况 1982年 第32届西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短片竞赛最佳编剧)阿达《三个和尚》 1983年 第33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许雷《陌生的朋友》 1988年 第38届最佳影片金熊奖张艺谋《红高粱》 1989年 第39届银熊奖吴子牛《晚钟》 1990年 第40届银熊奖谢飞《本命年》 1991年 第41届国际儿童青年中心大奖 *** 《喔,香雪》 1992年 第42届最佳女演员银熊奖张曼玉《阮玲玉》 1993年 第43最佳影片金熊奖李安《喜宴》、谢飞《香魂女》 1994年 第44届提名表彰奖吴子牛《火狐》 1995年 第45届最佳女演员萧芳芳《女人四十》 、银熊奖(最佳视觉成就)李少红《红粉》 1996年 第46届金熊奖李安《理智与情感》 、最佳导演:严浩《太阳有耳》 1997年 第47届银熊奖徐立功《河流》 2000年 第50届评审团大奖银熊奖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 2001年 第51届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王小帅《十七岁的脚踏车》,最佳导演:林正盛《爱你爱我》,最佳新进男演员:崔林、李滨《十七岁的脚踏车》,最佳新进女演员:李心洁《爱你爱我》 2003年 第53届阿尔弗雷 德·鲍尔特别创新奖张艺谋《英雄》,特别艺术贡献奖:李杨《盲井》 2005年 第55届评审团大奖银熊奖顾长卫《孔雀》,特别艺术贡献奖:蔡明亮《天边一朵云》,阿尔弗雷德·鲍尔特别创新奖:蔡明亮《天边一朵云》,青年论坛沃尔夫冈·斯陶特大奖:严宇/李一凡《淹没》,青年论坛卡里加利奖:刘佳茵《牛皮》,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蔡明亮《天边一朵云》,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青年论坛):刘佳茵《牛皮》 2006年 第56届最佳电影音乐银熊奖:金培达《伊莎贝拉》,杰出电影艺术创新:张元《看上去很美》 2007年 第57届最佳影片金熊奖:王全安《图雅的婚事》,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短片):陈骏霖《美》(同美国一起),独立影评人(全景单元)最佳电影:张杨《落叶归根》 2008年 第58届最佳编剧银熊奖:王小帅《左右》 2010年 第60届最佳编剧银熊奖:王全安、金娜《团圆》,第60届柏林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一页台北》,第60届新生代单元水晶熊最佳影片奖:《岁月神偷》(香港) 2014年 第64届《白日焰火》摘得最佳影片金熊奖(导演为刁亦男)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廖凡,第一位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的中国男演员),最佳艺术成就奖《推拿》(曾剑,摄影师),国际评审团特别提及奖曹保平《狗十三》

中日韩入围

中日韩三国历年入围“主竞赛单元”影片 中国 1957:亡魂谷1981:燕归来1982:乡情1983:陌生的朋友1984:半边人、血,总是热的1988:红高粱1989:晚钟1990:本命年1991:大太监李莲英1992:阮玲玉1993:喜宴、香魂女1994:火狐1995:女人四十、红玫瑰白玫瑰、红粉、归土、日光峡谷1996:太阳有耳、麻将1997:色情男女、我爱厨房、河流、埋伏1998:愈快乐愈堕落、放浪、天浴1999:千言万语2000:我的父亲母亲、有时跳舞2001:十七岁的脚踏车、爱你爱我2003:英雄、盲井2004:20 30 402005:孔雀、天边一朵云

2006:伊莎贝拉

2007:图雅的婚事、苹果2008:左右、文雀2009:梅兰芳2010:团圆、三枪拍案惊奇2012:白鹿原

2014:《白日焰火》、《推拿》、《无人区》

日本

1953:看得见烟囱的地方1954:生之欲1956:白蛇传1957:岚、大菩萨岭1958:纯爱物语1959:战国英豪1960:哥哥、女经1961:懒汉睡夫1962:小早川家之秋、Mitasareta seikatsu1963:武士道残酷物语1964:日本昆虫记、她和他1965:墙中秘事1967:Lost Spring1968:初恋:地狱篇1969:爱奴1970:大地的群像1971:再爱一次1972:约束1973:悲伤的颠茄1974:朝之诗1975:望乡1976:本阵杀人事件1978:遥遥长路1981:流浪者之歌1982:谋杀·下山事件、再见吧,可爱的大地1983:野獣刑事1984:南极物语1985:濑降物语1986:枪之权三1987:海与毒药1989:城市英雄1992:光藓1993:梦中的女人1996:梦之村1997:濑户内月光小夜曲1998:感官新世界1999:刑法第三十九条2000:独立少年合唱团2001:睡莲、狗神2002:千与千寻、绑架金大中2003:黄昏清卫兵2005:隐剑鬼爪2008:母亲2010:芋虫

2014:小小的家

韩国

1959:钟阁1960:云彩流动1961:马夫1962:直到生命尽头1963:烈女门1972:石花村1973:小岛的尊严1985:烈日骄阳1986:吉牛蓬1994:华严经1995:太白山脉1996:美丽青年全泰壹2001:共同警备区2002:坏小子2004:萨玛利亚女孩2007:机器人之恋、边界2008:夜与日2011:爱,不爱2013:惠媛

合作伙伴

宝马、欧莱雅、ZDF、Entega、GLASHÜTTE ORIGINAL、HUGO BOSS、通灵珠宝、ARRI Film 、BARCO、DEUTSCH-FRANZÖSISCHES JUGENDWERK 、GWFF、Kinoton、MOËT & CHANDON、rbb RUNDFUNK BERLIN-BRANDENBURG、SAMSUNG、TV MOVIE

⑥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介绍

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熊奖”。20世纪50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每年一次,原在6-7月间举行,后为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3月间举行,为期两周。其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是柏林国际电影节(德语: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又称Berlinale),和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并列为国际三大电影节,是世界四大艺术电影节之一(德国柏林电影节、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俄国莫斯科电影节)。柏林电影节也是各大传媒的盛事,每年大约有15,000名的专业参与人员,其中来自世界76个不同国家的记者多达3,500名。2004年2月5日到15日举行的第54届柏林电影节参展影片有3,117部。从2002年开始柏林电影节隶属于商业性质的“柏林艺术展出有限公司”。

⑦ 我国都有哪些电影入围今年柏林电影节获奖的几率有多大

蔡明亮导演作品《日子》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单元。第70届柏林电影节近日开幕,三部华语电影入围。《日子》有幸入围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该片由台湾导演蔡明亮指导,讲述了痛苦与安慰之间的故事。该电影全片只有李康生、亚侬弘尚希两位演员。李康生作为出道多年的演员,已与蔡明亮导演合作拍摄作品很多年,另一位主演亚侬弘尚希则是导演在曼谷街头发现的新演员。此次入围柏林电影节最核心的主竞赛单元,导演表示自己年纪不小了,能够入围就非常开心,不奢望获奖。

距离奖项公布还有一段时间,预祝入围的电影都能结果圆满。

⑧ 70戛纳电影节放的什么电影

第70届戛纳电影节放的电影:

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鲁本·奥斯特伦德《自由广场》 瑞典

评委会大奖 罗宾·卡皮洛《每分钟120击》 法国

70周年特别奖 妮可·基德曼 美国

最佳导演奖 索菲亚·科波拉《牡丹花下》 美国

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70th Cannes Film Festival)于法国时间2017年5月17日至28日在法国戛纳举办。

电影节期间,竞赛和展映活动同时进行。电影节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和“会外市场展”。

法国时间2017年4月13日,戛纳电影节组委会宣布了第70届戛纳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及主竞赛单元的首批片单。电影节组委会在报名参赛的1930部电影中,选出了49部影片,其中18部影片角逐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

法国时间2017年5月28日(5月29日),鲁本·奥斯特伦德《自由广场》(瑞典)获得最佳影片金棕榈奖;罗宾·卡皮洛《每分钟120击》(法国)获得评委会大奖;妮可·基德曼(美国)获得70周年特别奖。

与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海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聚影电影网 浏览:612
夺冠空闲电影网 浏览:250
俄罗斯帅哥电影 浏览:478
如何看待花木兰电影引发的热议 浏览:666
2017最新伦理大全电影神马 浏览:462
美国黑人成功的电影 浏览:621
公交车爱情韩国电影 浏览:400
电影你好李焕英最后一段插曲 浏览:251
木村拓哉上海国际电影节 浏览:176
推荐的国产电影喜剧 浏览:484
快乐大本营播出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206
十赌九输电影女主角 浏览:975
绝版电影哪里买 浏览:367
怎样在微信上买电影票 浏览:254
屋大维的所有电影 浏览:42
微电影感人爱情 浏览:336
我的母亲3韩国电影 浏览:796
印度拍电影的时候用英语说话 浏览:813
猪八戒免费电影网 浏览:716
陈坤和刘德华合作的电影 浏览: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