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电影名、关于美国禁酒令的影片。
是的楼主,这片子就叫《铁面无私》,这是介绍:
http://movie.mtime.com/12012/,这是在线观看地址: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y-EQ10SbL4/
㈡ 一部外国黑帮电影(好像是美国) 男主靠卖酒(背景是美国禁酒令刚刚颁发时)发家致富 最后娶了一个黑人
片名《夜色人生》
㈢ 2017年电影上映时间表有哪些大片(6)
2017年电影12月上映时间表
星球大战8
上映时间:2017/12/15
演员:黛茜·雷德利 约翰·波耶加 奥斯卡·伊萨克
完美音调3
上映时间:2017/12/22
演员:安娜·肯德里克 瑞贝尔·威尔森 海莉·斯坦菲尔德
地球最强秀
上映时间:2017/12/25
演员:休·杰克曼 扎克·埃夫隆
缩身
上映时间:2017/12/25
演员:马特·达蒙 克里斯汀·韦格 杰森·苏戴奇斯
疯狂原始人2
2017年上映的35部超级大片时间表1、夜色人生 Live by Night(上映时间:2017年1月13日)
《夜色人生》是由华纳兄弟影片公司2017年1月13日上映的一部犯罪影片,该片由本·阿弗莱克执导,由本·阿弗莱克、佐伊·索尔达娜等主演。该片讲述了美国禁酒令时期,一个歹徒来到城镇进行破坏的惊险经历。
2、生化危机6:终章 Resident Evil: The Final Chapter(上映时间:2017年1月27日)
《生化危机:终章》是《生化危机》系列电影的第6部,也是最后一部。改编自日本游戏《生化危机》,主角爱丽丝由米拉·乔沃维奇扮演。影片主题依旧是世界的毁坏和损失,因为在第五部结尾处,整个世界只剩下最后一个,大结局将会循环回到第一部中的人物和主题,将整部系列六部影片串联起来。
3、乐高大电影:蝙蝠侠 The Lego Batman Movie(上映时间:2017年2月10日)
华纳公布三部“乐高”系列电影的档期。其中,最早与大家见面的将是暂未命名的“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4、我们之间的那座山 The Mountain Between Us(上映时间:2017年2月10日)
《我们之间的那座山》 故事 的主角是两个在飞机失事中幸存的男女(伊德瑞斯·艾尔巴和凯特·温斯莱特出演),他们一个急着要回去准备自己的婚礼,另一个急着回去准备明天的手术。由于暴风雪天气,他们所乘坐的航班被取消了,为了赶回去,两人冒险搭乘了一架私人小飞机。谁料飞行员在飞行途中心脏病发作,飞机坠毁在科罗拉多州渺无人烟的荒山野岭,只有这对男女和飞行员的狗幸存了下来,在自救和等待救援的日日夜夜中,他们相爱了。
5、
6、疾速追杀:第二章 John Wick: Chapter Two(上映时间:2017年2月10日)
由基努·里维斯主演的《疾速追杀》因为邪典电影的气质,而受到了影迷的追捧。该片的续集将不会继续在美国国内拍摄,故事将发生在意大利,讲述约翰·维科痛扁意大利黑帮的过程。
7、黑暗塔 The Dark Tower(上映时间:2017年2月17日)
《黑暗塔》又名《黑暗之塔》是改编自改编自斯蒂芬·金同名小说,由尼古拉哈·阿瑟自编自导,伊德里斯·艾尔巴、马修·麦康纳、阿比·丽主演的奇幻、恐怖电影。
8、绝地战警3 Bad Boys for Life(上映时间:2017年2月17日)
9、金刚狼3 Untitled Wolverine Sequel(上映时间:2017年3月3日)
《金刚狼3:暮狼寻乡》是20世纪福克斯制作的一部动作片,休·杰克曼主演。电影改编自漫威同名漫画。影片讲述了《X战警:天启》若干年后的事。这将是休叔和X教授扮演者帕爷的战警谢幕作,呜呜呜,超级不舍!毕竟,狼叔可是我心目中的漫威第二帅!
10、美女与野兽 Beauty and the Beast(上映时间:2017年3月17日)
迪士尼真人版《美女与野兽》由比尔·康顿执导,史蒂夫·奇波斯基担任编剧,艾玛·沃特森饰演贝儿公主。丹·史蒂文斯和卢克·伊万斯确定加盟,他们将分别饰演野兽和反派人物加斯顿。
11、超凡战队 Power Rangers(上映时间:2017年3月24日)
影片改编自上世纪90年代风靡全球的电视特摄剧,原产日本,讲述了一群穿着特殊盔甲拥有超能力的高中生,为了拯救世界联合起来作战的故事。
12、亚瑟王:圣剑传奇 King Arthur: Legend of the Sword(上映时间:2017年3月24日)
13、攻壳机动队 Ghost in the Shell(上映时间:2017年3月31日)
《攻壳机动队》由好莱坞女星斯嘉丽·约翰逊出演女主角草薙素子。电影讲述在未来社会,全世界被庞大信息网络连为一体,人类的各种组织器官均可被人造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犯罪活动也有了新的动向的故事。
14、蓝精灵3:失落的村庄 Smurfs: The Lost Village(上映时间:2017年4月7日)
15、速度与激情8 Fast 8(上映时间:2017年4月14日)
由F·加里·格雷导演,范·迪塞尔、道恩·强森、杰森·斯坦森、卢克·伊万斯等主演的动作电影。
>>>下一页是更多2017年上映的电影
㈣ 一部美国禁酒令电影开头是三个兄弟打死了人,后来哥哥做酒生意,老三当了警察
是燃情岁月
㈤ 好莱坞史诗电影《美国往事》背后隐藏的历史趣闻,改变命运的禁酒令!
1、 咕嘟咕嘟
在禁酒时代大口大口的喝酒并不一定是违法的。实际上,造酒、售酒或者轮船运输酒类才肯定违法的。那个时候想要喝酒,除非通过你的医生开处方以药用的方式彩可以。
2、 如果刚开始没有成功,那就再试一次
第十八修正案,取缔了“酿酒、售酒和运输酒”是违法的,在1920年1月17日开始生效。然而,这一次禁酒并不是美国第一次禁酒。
1851年,缅因州州议会通过了一项州际法案,禁止所有酒类饮品的销售。此后,很多其他州也陆续加入这项法案,制定了他们自己独特的“缅因法案”,大范围的暴乱和反抗让他们不得不取消这一法案。
3、 哦!马里兰!
马里兰州拒绝在禁酒时期制定强制性禁酒法案。他们也因此在美国各州里赢得了“反禁酒”的头衔。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实际上帮助扫除了“禁酒令”的影响。有些人认为,用来酿酒用的大麦如果用来制作面包提供给士兵会比较好。还有一些人认为,美国境内大部分的酿酒厂是一种威胁,因为这是一种“德国军队”入侵美国领土的表现。
5、 鬼鬼祟祟
因为禁酒令,大部分的酿酒厂和作坊不得不关门,有一部分的酒厂不得不转行做其他的工作。比如,库尔斯酒厂开始专做陶器和瓷器。其他的呢,不得不偷偷摸摸的做“类酒”的产品,这些“类酒”产品和酒的味道差不多,但是酒精含量只有不到0.5%,这样是合法的。
还有有一些更有创造性,去做麦芽糖浆,这种东西是合法的,只需要一些啤酒提取物、水和酵母即可完成。“酒砖”与麦芽糖浆类似,由那些依旧想要赚钱的酒商制作出售。
6、 密码是什么?
在禁酒时代地下酒吧火了起来,这些都是出售酒精的非法场所。为什么叫做“地下酒吧(speakeasies)呢?”这么命名是因为方便进入这些场所,因为每次出入都需要说出密码来。
7、 致命的
数以千计人因为饮用污染的酒而死亡。因为太想喝酒,很多人冒险饮用“浴缸杜松子酒”和“月光劣质酒”,这两种酒饮用不当就会导致死亡。
8、 卡彭
卡彭是禁酒令期间出名的酒贩子。他虽然身在芝加哥,却运营着一个可将触手触碰到加拿大的商业帝国。据估计,卡彭在1927年卖酒就赚下6000万美元。
9、 一直影响到现在
直至今日,美国依然还有十个州禁止售酒。
10、自由!
“禁酒令”结束于1933年12月5日,这天被称为“撤销日”。
㈥ 美国《教父》演的内容是什么年代的事情
1972年好莱坞经典电影《教父》作为一部伟大的黑帮史诗,早已成为当代影视作品中的一座丰碑。无论马里奥.普佐一章章小说本身所描述那波澜壮阔的黑帮斗争故事,还是科波拉镜头下所折射出后现代北美洲、西西里半岛的人文经济、社会风貌,无一不使《教父》成为一部极具参考价值的作品。
也正因如此,《教父》作为一部现象级影片影响至今,像北野武的《大佬》、刘伟强的《无间道》系列,以及黄政民、李政宰主演的《新世界》,甚至美剧《毒枭》等影视作品皆有“柯里昂家族”的影子(也有版本译作“科利奥尼家族”)。总的来说,黑帮电影有其固定的规律,“权力争斗”是永恒的话题。
具体而言,柯里昂家族与纽约五大家族所有的斗争皆围绕着“权力”展开。尽管《教父》最终胜利者仍是柯里昂家族,但与第一代教父维托.柯里昂及第三代教父文森.柯里昂相比,整部《教父》命运起伏最大、斗争最为惨烈的当属第二代教父——麦克.柯里昂。
众所周知,青年时期的麦克可谓家族中年纪最小,最没有话语权的一位。甚至有些胆怯的性格,还时常遭到帮派大佬们的讥讽。可为何最终他却成为了家族的接班人?
一是与家族背景格格不入
在世界第二次大战中,军中的麦克有意隐去姓氏柯里昂。当退伍后人们故意尊称他为柯里昂时,他却冷漠地介绍自己名叫麦克而非姓氏柯里昂,足见当年的第二代教父并不想沾黑帮家族什么光,甚至还非常厌恶自己父兄的所作所为。为什么这么说呢?
㈦ 求一部描写美国黑帮电影大背景是美国禁酒时代,就记得老四最后 做警察了,老大走私酒,有一个兄弟被打死了
是《纽约黑帮》吧。
简介
好莱坞一直流传着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执导的这部影片,在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困难不断、麻烦连连,但是这部影片绝对值得我们一等。马丁-斯科塞斯从未在好莱坞拍摄过真正引起轰动的大片,这部影片肯定是他迄今为止最有实力叫板好莱坞的力作。本片的演出阵容强大,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纽约黑帮》剧照
DiCaprio)、卡梅伦-迪亚兹(Cameron Diaz)和丹尼尔-戴-刘易斯(Daniel Day-Lewis)担纲主演,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叶,讲述了今天的黑手党是如何慢慢成长壮大起来。
1840年至1863年的纽约,一位名叫阿姆斯特丹-瓦龙(Amsterdam Vallon,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的年轻人欲向他的杀父仇人"屠夫"比尔-普尔(Bill“The Butcher”Poole,丹尼尔-戴-刘易斯饰)复仇。虽然阿姆斯特丹-瓦龙得到了女贼珍妮-埃弗迪恩(Jenny Everdeane,卡梅伦-迪亚兹饰)的帮助,但这个使命可比他想象中的要危险得多,因为他的父亲是在势力强大的曼哈顿(Manhattan)黑帮火拼过程中被谋杀的。在坦马尼-霍尔(Tammany Hall)时代卑鄙警察和腐败政客中,比尔-普尔是19世纪60年代初曼哈顿下城区(哈德逊大街以南)犯罪最集中地区的流氓政官。
㈧ 如何评价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展现了一袭爬满了虱子的华美的袍!内里掩盖的,是纸醉金迷的上流生活的颓废,是对错误爱情依旧保持信任的无奈悲剧。
影片的故事中心围绕盖茨比买下的一栋大公馆而展开。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公馆里面的红灯绿酒、盛大华丽的晚间聚会。 社会 名流、貌美女士们伴随着音乐烟花翩翩起舞,将上流阶层间的社交暖昧及盛大华丽的排场一一展现。
这些无疑是本片的重头戏,背后映射的却是正处于20年代的美国 社会 上层对享乐的沉迷。人们追逐着“美国梦”,深受金钱的熏陶,沉醉其中,向世界展现藏在华丽舞会下的精神颓废,浮华下的空虚。
盖茨比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心中的女神黛西。他用了5年时间去编织自己的爱情梦想,这个梦想就像宴会上的烟花一样绚丽耀眼,但总要归于幻灭。
黛西追求的,是金钱带来的快乐,美好而优渥的生活。她沉浸在金钱、物质中的,所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带着金钱的味道。盖茨比虽然清楚,但却挡不住对黛西的一片痴心。
这是份完全错位的爱情。虽然在当时一味追求享乐的 社会 环境下,这份爱情也许称得上了不起。但直到最后,当盖茨比被心爱的人抛弃并车祸丧命,都未获得内心中想要的爱情。
在海湾的另一端,黛西家附近那竖立的绿灯,在此片中极具象征意味。
绿灯是盖茨比心灵的寄托。它象征着寂静、纯粹、美好的爱情,更是他心目中黛西的化身。绿灯也是梦想与思念的存在,盖茨比把所有美好的想像都寄托给了绿灯,远远观望,充满了对爱的向往。
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里,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这样写到:
然而,真的能回到往昔那奇迹而美妙的岁月吗?一切都不过是幻想!
0世纪20年代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出品《了不起的盖茨比》。
20世纪70年代英国导演杰克·克莱顿用电影诠释了这部小说。
21世纪10年代澳大利亚导演巴兹·鲁曼翻拍了这部电影。
小说是以时代背景为依托,浓缩了盖茨比的一生。
以及他涉及的友人尼克,他的恋人黛茜。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纽约,城市周围尘土飞扬,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一个庞大的城市已经成型。财富快速的积累,无数的美国由此梦诞生,而盖茨比则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
在纽约郊区,有一座豪华府邸每周末都举办者盛大的派对,这里醉生梦死,无数的名流聚集,金钱像水一样流淌。而这座府邸的主人就是盖茨比。很少有人知道神秘的盖茨比先生是何许人也,而且没人知道他是怎样发财的。有人说他在禁酒期间非法酿酒发财。还有传说说他杀过人,或者他在战争中是德国间谍,众说纷纭。刚到纽约来的尼克是一个股票商,刚好住在盖茨比的府邸旁边,一个偶然的机会收到了盖茨比的派对邀请并与他结识。
盖茨比先生虽然已经成为富翁,但是他的心中一直深爱着一个女人——黛西。五年前,还是一个中尉的盖茨比偶然和黛西相遇,他们一见钟情却为一战所拆散,黛西后来嫁给了上流 社会 的汤姆,住在长岛。盖茨比认为是财富诱惑了黛西,拼命赚钱,终于跻身上流 社会 ,在与黛西家隔海相望的地方买了一个府邸。每每夜深,盖茨比都会眺望黛西家前的一盏绿灯,这盏绿灯成了他的一个信念。
尼克为盖茨比的深情所感动,想邀请他的堂妹黛西去他家和盖茨比相见。盖茨比显然没预料到尼克会主动帮自己这么大的忙,不知所措,一直想要补偿尼克,但尼克回绝了他的好意,说自己只是想帮他而已。
盖茨比在黛西快到时坐立不安,非常紧张,冲进大雨里装作刚刚来到的假象。当黛西说我们多久不见了的时候,盖茨比立刻回答到11月刚好五年,气氛一度尴尬。尼克找了借口出门,让他们单独在一起。等雨停了尼克回去时,他们正在亲密地聊天。
盖茨比一心想要黛西回到自己身边,然而黛西看重只不过是盖茨比的财富给自己带来的刺激。故事的高潮发生在市里的一家酒馆里,盖茨比极力劝说黛西告诉汤姆她从没爱过他,回到自己身边,但黛西始终无法说出口。盖茨比和汤姆激烈地争吵,直到盖茨比无法控制自己,歇斯底里地向汤姆咆哮。这时候黛西再也控制不住转身离开了。在回去的路上,盖茨比让她开自己的车平复情绪,不巧汤姆在加油站的情妇默尔特以为是汤姆开车来了,为逃脱丈夫的殴打想拦住车,可黛西和盖茨比来不及刹车,撞死了默尔特,并驱车逃离。等汤姆回来后,知道了这件事,教唆默尔特的丈夫威尔逊去找盖茨比复仇。可怜的盖茨比,在家等黛西的消息时,被威尔逊枪杀,威尔逊也饮弹自尽。盖茨比在临死时,他的脑海里浮现了他一直深爱的黛西以及深夜里孤独的绿灯。盖茨比死后,他的朋友作鸟兽散,尽管他们经常参加盖茨比的聚会,享受盖茨比给他们带来的欢乐,但没人愿意跟这个可能是非法分子的人撇上关系。出席他的葬礼的除了尼克和盖茨比的父亲别无他人。几年后,尼克重访盖茨比的府宅,荒凉落寞的景象与盖茨比生前盛大华丽的派对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在滂沱大雨中,尼克走上盖茨比的码头,海对岸的绿灯依然在不停闪烁着,他似乎又看见了盖茨比,就像几年前第一次见到他时。其实故事的结局早在尼克跟他说‘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你们不可能再回到过去那样’ 时就已经注定,只是盖茨比拒绝相信,他攥紧拳头说:”不,我一定能让我们回到过去那样“。影片完美地展示了美国“爵士时代”浮华的盛况,然而我却似乎只看到了在那绚烂灯火照耀下的那盛大的派对中孤独的盖茨比。
前言: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小李子,他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之一!
下面进入正题,评价这部电影我会从演员演技,故事情节,画面取景,主题思想上为大家进行一一分享!
一、演员演技: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与导演第二次合作,出演男主盖茨比,颜值虽比上一部出演的美颜正太罗密欧残了不少,但演技还算完美,把初见女主时的无所适从以及被逼到发怒时的失控演的恰到好处。尼克的扮演者托比·马奎尔是导演李安的爱将,此片中的表演更是独具人情味和亲和力。女主扮演者凯瑞·穆里根的气质和颜值真是超美,演技还算中规中矩,偶尔也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惊艳。
二、故事情节:影片说白了就是讲述一个男人为了心中女神成为高富帅,又为了保护这个没素质的女人牺牲了的故事。虽然影片非常忠于原著,就其故事本身就已经把我打动。影片中的每一句台词,都不是废话,空话,都连贯,且可以拿来品味分析。
三、画面取景:从服装到布景,再到音乐,样样值得称道,相当大气华贵又引人入胜!不仅是电影中那些奢华闪耀的场景,那些如人间美好星河般存在的珠宝,也是电影中的一大亮点。 蒂芙尼珠宝中闪耀的钻石、温馨的基调,与该电影所展现的20年代的美国“爵士乐”风潮相映成辉
四、主题思想:盖茨比最伟大的地方是他对梦想的追求,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爱情仅仅是他的题材,盖茨比对梦想的追求才是盖茨比了不起的原因,另外他的重要意义在于以盖茨比的追求和毁灭来表现“美国梦”的破灭,深刻揭露了“美国梦”的虚假实质,盖茨比从白手起家来到失败毁灭的经历,还体现了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前危机四伏的现实!
2013年看过利奥那多主演的大片《了不起的盖茨比》后,写了篇影评,摘录如下:
上网搜索才发观原来是今年八月份的新片,怪不得视觉效果visual effect 做得这么好,真是意外惊喜。画面美轮美奂,富丽堂皇,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烘托着美好的爱情。我不熟悉原著,但还是被Gatesby 对Daisy刻骨铭心的感情深深打动。 当然从这部重拍影片的表现方式上,我还看到几部经典影片的影子。以人物追忆形式导出故事有点像《红磨坊》,以配角长篇铺垫然后主人公忽然出现又像《海上钢琴师》。
对于主人公,利奥那多主演的盖茨比,我只能用"太傻太天真"来形容他,这与他成长环境有关,幼年的贫穷经历和一朝乍富,让他自信又自负,军队战争封闭的氛围让他相信爱情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他暴富后修改身份重新追求黛西,并固执地以为黛西自始自终只爱她一人,所以勾引有夫之妇还想明媒正娶,真是异想天开,刻舟求剑,荒唐透顶,自取其辱。就连黛西也说他"要求得太多了"。他不知道中国有句话叫"一日夫妻百日恩",何况黛西还为Tom生了两个孩子,已经为人妻母,怎么会没感情呢!所以两人偷情私会已属大胆,更何况逼黛西当面提离婚呢,这是全世界无论哪种文化和伦理道德都不会容许的。何况Tom有家有业,名校毕业,出身高贵,硬件很不错,是正常女人从 情感 到物质,从感性到理性都不会轻言分手!
这部片子其实是美国版的《公爵夫人》,公爵夫人跟小帅哥偷情还得瞒着公爵大人,她最终也没能摆脱权贵对她的牵制。盖茨比的悲剧在于太过迷信爱情,不知道青春期的女孩的所谓爱情太短暂也太脆弱,他后来认识的黛西其实是个不甘寂寞的势利妇人而己。
写到这里,我想起高中时代班主任老师曾谆谆告诫多年后重聚的同学们:"旧情只能回忆,不能复燃"!看完电影,更显哲理,老师真是远见卓识,洞察人情,说的就是盖茨比这种不识时务的呆鸟!
就剧情而言,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根本上来说,也不太可能成为一个一流故事,电影也没有把它将成一个一流故事。
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没有搞清楚一件事,他既想要将那个奢靡华丽的时代斥为庸俗肤浅,又情不自禁地想赋予它合理性,既想让盖茨比的精神之光独超众类,与虚伪自私的大多数格格不入,又使盖茨比成为那个庸俗时代的一分子,(财富尽管于他而言只是手段,但却极大的败坏了他品格的亮光)既想要讲一个可归类于高等文体的悲剧故事,又放不下作为中等文体的讽刺态度。这一点在东西方情况是不同的。鲁迅当然可以用辛酸来强化讽刺,这是可能做到的,比如祥林嫂,到西方的悲剧观是壮观式的,不适宜用来强化讽刺,两者往往背道而驰。
而电影同样不能说把这个故事加工得更好了,因为华丽不等于深情,喧嚣也体现不出坚守,美国电影工厂习惯的眼花缭乱的节奏感,可能描绘壮观,但同样很难触及悲剧的深度,它最适宜表达平凡生活之上的壮观,却达不到灵魂深处的悲壮。令人目眩的快节奏是商业片的节奏,而不是剧情片的节奏。
了不起,为爱疯狂,屌丝变老总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终于在国内公映,再度引起了关于屌丝和高富帅的讨论热潮。很多讨论简单粗暴的指向了,屌丝再怎么努力,白富美终究是属于高富帅的。美得让人心碎的悲剧之所以成为悲剧,是因为它不是哪一个人的悲剧。盖茨比的故事不是盖茨比一个人的悲剧,不是盖茨比和黛茜老公的较量,而是其中每一个人物的悲剧。
盖茨比固然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对黛茜炙热而单纯的爱给了他一切:他的前进的动力,他与黛茜相爱的短暂时光,但是也给了他悲剧的结尾。盖茨比为了爱而鲜活,也为了爱而消亡。如果我们把目光从盖茨比身上拿开,更深的悲剧其实发生在黛茜身上。表面上看,黛茜是男人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女神,是女生可望而不可及的白富美。她霸占着一个高富帅老公还不够,还不动声色的成为了逆袭屌丝盖茨比的此生最爱。她出轨都出得那么惹人怜爱。她的一切都是不经心而得的。少女时期爱上的盖茨比一旦离开她,高富帅老公就出现来娶她。高富帅老公出轨了,盖茨比就默默的回来了,还为了得到她不经意的眷顾而夜夜笙歌。当一个富可敌国的帅哥夜夜笙歌,但你却发现那一切对于他来说只是吸引你目光的小把戏,为了你他什么都可以不要,哪个女人能拒绝。更不要提正好婚姻不顺的女神黛茜了。黛茜依旧像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一样坠入爱河。但是越到需要她抉择的时刻,黛茜就越像是个受伤的小鹿一般眨着泛泪光的大眼睛不知所措。最后她跟着害死盖茨比的老公离开,留下了盖茨比死在秋风萧瑟空无一人的城堡里,为黛茜和她老公承担起一切的骂名。这个故事里,看起来她就是那绿茶婊,高贵冷艳的把男人玩弄于鼓掌之中,最后居然全身而退。其实,我总是觉得,在这个故事中,最深层次的悲剧就是黛茜的悲剧。
盖茨比虽然是这个故事中最炫目的人物,但是,能为爱情而犯傻的人是幸福的。可以说,他为爱情而生,为爱情而死。他的一切辉煌,他的迅速崛起,他的传奇,都是因为他心中对黛茜的单纯而炙热的爱。他最后虽然也死于对黛茜的爱,但是他是死于他一生的追求。他虽然悲剧,但是他是过了一个有追求,有所得,当然也必然有所失得一生。电影里他的每一次出场都是绚烂的。从派对上,盛大的烟火辉映下举起酒杯的神秘屋主,到为了心爱的女人布置出美丽的花房,到最后在华丽的泳池里迎接死亡。盖茨比燃烧生命爱,追求,相信他不后悔。
而黛茜呢。黛茜最大的悲剧就是,她一生中两个男人,盖茨比和她老公,没有一个是因为她而爱她。黛茜和她老公的结合是一个门当户对的自然选择。而盖茨比,他对黛茜的爱其实是自私的。他把黛茜看成了他所追求的一切的化身。他所想要的阶级,他所要的美丽,和他所想要抓住的河对岸的绿光。他在和黛茜坠入爱河以后,因为感觉自己给不了她(他想象的)应该有的生活,而执意离开黛茜。在他觉得自己拥有一切的时候,他回来却不敢见到黛茜。他甚至没有试图先了解她五年来的经历,她的性格有没有变化,她的爱好是什么。盖茨比直接举着真爱的大旗冲回了黛茜的生活中。他给黛茜的是,太沉重,太抽象的炽烈的爱。对于黛茜而言,她的老公把她当作一个好看的摆设,盖茨比把她当作一个美丽的奖杯。没有人把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尊重,而没有尊重的爱总是虚浮的。
黛茜的老公一定是爱她的。但是他把黛茜当作一个美丽的摆设。对于他而言,他给了黛茜舒适的生活,奢侈的华服,和名份地位就已足够,黛茜不应该再索求更多。当他在和盖茨比争夺黛茜的时候对黛茜说,我虽然时不时出,但是我总是回来。男人总是把他们的正妻地位当作颁给女人的奖杯,女人应该为此感恩戴德。而盖茨比,他想离开就离开,想回来就回来。他离开的时候黛茜就要理解他是为了她挣钱,他回来的时候黛茜就要全身心的回到他身边。黛茜只不过是他一生追逐目标的一个总代表,一个最大的奖杯。黛茜对于他来讲,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一个想象。黛茜的美好其实是他脑海中一个对乌托邦的美好梦想,一个逆袭成功后的美丽天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其实不是,屌丝再逆袭也没法抵抗高富帅,而是说,屌丝们不应该把金钱和地位上的逆袭当作可以霸道对待爱情的许可。金钱和地位上的逆袭很容易,但是爱情依旧是爱情,是两个平等的人相互尊重的 情感 。屌丝们会发现,逆袭成功后没有乌托邦,金钱不会使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如果你简单粗暴,那爱情也不会偏袒你霸道的痴情。
为什么盖茨比了不起 ?
首先是他极致的浪漫和纯粹的幻化。就像尼克说的“当时草坪和车道上挤满了人,暗地里猜测他的为人是多么的龌龊——而他就站在这些台阶之上,隐藏着他纯洁的梦想”,但“他们是一帮混蛋,他们那一大帮子都放在一堆还比不上你”。在盛世浮华,一片纸醉金迷的20年代纽约,究竟有多少人不在沙滩上穿泳衣戴宽檐帽不互相攀比,一边在没有名字的房间和情妇颠鸾倒凤,一边又在玻璃高脚杯之后极尽揣度身边人的龌龊事。尼克是一个典型的观察者的形象,他置身舞池之中,又抽离狂欢之后,端着酒杯冷静地看待黄金时代发生的一切,他没有批评,在盖茨比的派对上也只是体验,但是他被盖茨比打动了,他被这一时代盛情和冷漠之中一个绝无仅有的形象打动了。他就是盖茨比。没有人象他一样,历经五年打造这一幻境,对派对毫不在乎,对身边人毫不在乎,他对现实的这个世界毫不在乎,他做这一切,仅仅是为了黛西,为了永远回到和她相吻的过去的那一刻。天平的一端是一个梦的粒子,那么小,天平的另一端是五年的光阴,繁复又阴险的生意,是大得空旷热闹得又满是人的梦想中的豪宅,是一遍一遍的设想,坚定和用力过猛,那么不可思议地大。
其次,也是更打动我的,就是他做到了。这不仅仅是一个高度幻想的梦,也作为一个令人惊异的现实永远存在下去。这和写旷世之作的爱情,让人肝肠寸断的戏曲,写“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的诗歌不同,作品是经过演化的,虚构的,扩充出来的想象之物,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青春就那几年,盖茨比不只做梦,还把梦做成了现实。刚刚说道,盖茨比不懂爱,他爱的是黛西的幻象,有一句评论说“特别有才的男人,都会因女人而生,因女人而死。并不仅仅是因为多情,其实往往是因为这些男人都太爱他们自己了。”,盖茨比也确实算是为黛西而生死,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黛西,所以尽管他自私,不懂爱,爱的不是真正的黛西,但是他做到了,他是用他仅有一次,也仅仅允许一次的生命和青春做到的,而不仅仅是那些誓为女人生为女人死,视女人为生命之源,实则又自私的男人,他们憧憬,渴望,陶醉又绝望于自己的幻境,最终却什么也没有做。
盖茨比令人感动的还有,第一次在尼克家见黛西时的那种青春期的郑重和紧张,就像所有生命中的第一次的约会一样。不知道怎么用力,焦灼紧张,四肢显得多余,肌肉总在抽搐,为摆设和出场费劲心思,在心里预想数万遍。他太紧张了,就像我们曾经所体会过,最终也已经黯然消去的紧张一样,可是渐渐地,这种面对心爱的人的对谈,已经变成了一种技巧性的东西,心跳的频率变得稳步,即便充满爱火,也不会对外再具象化这一心悸不已的戏剧。但是盖茨比,他把我们每一个人都曾体会过的面对挚爱的人不能呼吸,不停走动,郑重从前门而入,整一整衣领,又痕迹味极重地制造偶然这一只属于遥远过去的仪式彻底具象化了,这几乎是我边笑边哭看完的一场戏,笑是因为他不随年龄,财产和经历所配比减缩的笨拙和紧张,这部分的他,确实如他所愿的那般,还停留在过去的漩涡之中,加上舞台效果的点缀,莱昂纳多令人全然融于戏中的演技,如同尼克视角般所能体会到的荒谬与新奇,哭是因为,他的可笑,他的可怜,这注定只能成为一场悲剧的伏笔,而又哭又笑也是因为,他青春期般的行为,用力过重的脸谱,点燃了我心中已经奄奄一息的仪式,再也保持不了的慌张和用不尽其所的勇气。
了不起!
㈨ 推荐90年代至今的经典电影
1991年
1. Van Gogh (Maurice Pialat)*
《凡高》
导演:莫里斯·彼亚拉
作家导演彼亚拉的力作,曾经是金棕榈大奖的有力竞争者。
2. Miller's Crossing (Ethan and Joel Coen)
《米勒的十字路口》
导演:科恩兄弟
科恩兄弟的旧作,可能法国人这一年才看到。影片讲述的是美国禁酒时期政权要人和黑帮的纠葛,仍旧沿袭科恩兄弟前两部作品逐渐成熟起来的超现实主义和黑色幽默的情节模式和视觉风格。
3. Barton Fink (Ethan and Joel Coen)
《巴顿·芬克》
导演:科恩兄弟
科恩兄弟黑色妖异风格的辉煌力作,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4. The Godfather Part 3 (Francis Ford Coppola)
《教父3》
导演:弗朗西斯科·福特·科波拉
科波拉试图挽回自己当年声誉的吐血之作,但无非仗着前作的成功而已。
5. Close-Up (Abbas Kiarostami)
《特写》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很多文章评价很高,始终没能看到。
6. J' entends plus la guitare (Philippe Garrel)
《我再也听不见吉他声》
导演:菲利浦·加海尔
威尼斯银狮奖。
前一阵电影手册在中国放映了他的93年作品《爱情的诞生》。
7.Edward Scissorhands (Tim Burton)
《剪刀手艾德华》
导演:蒂姆·伯顿
伯顿早期的黑色浪漫悲喜剧,“恋爱中的弗兰肯斯坦”,当初很有一阵着迷于浪漫而孤独的结尾。影片中对异于正常人类的“双手”的描写,实际上近似于艺术家对自己“思想”的自我评价与认可。最后一幕爱德华用冰雪雕刻出心上人的形象,成为影片中最浪漫的一刻,甚至香港周星驰还把这一幕在《家有喜事》一片中作为爱情片经典场面加以模仿。
8.Rhapsody in August (Akira Kurosawa)
《八月狂想曲》
导演:黑泽明
大师感怀广岛原子弹悲剧的作品,只顾悲悯日本人民,却对日本蹂躏其他国家避而不谈。
9. Les amants Pont-Neuf (Leos Carax)
《新桥恋人》
导演:莱奥·卡拉克斯
激情四溢的绝色作品,还记得第一次看过后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感谢卡拉克斯!
10. Paris s'eveille (Olivier Assayas)
《巴黎苏醒》
导演:奥利维耶·阿塞亚斯
电影手册的编辑制作的半试验电影,当然,作者是张曼玉的老公。
1990年
1a. Petit criminel, Le (Jacques Doillon)
《小罪犯》
导演:雅克·多尔隆
多尔隆在儿童题材方面成就卓著,本片获得多项国内外奖励,尤其是表演方面。
1b. Freeze, Die, Come To Life (Vitali Kanevski)
别动、死亡或活着(别动,死而复活)
导演:维塔里·卡涅夫斯基
苏联解体以后拍摄的,以1947年西伯利亚两个小孩为线索,揭露斯大林时期的丑恶。
3a. Nouvelle Vauge (Jean-Luc Godard)
《新浪潮》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戈达尔90年代最令人注目的作品,印象最为深刻的应该是片头那只雕塑一般伸向天空的手臂。
3b. Goodfellas (Martin Scorsese)
《好家伙》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威尼斯银狮奖,马丁一贯关注的意大利社区黑手党题材三部曲之一,真实而有力的描绘了美国意裔社会黑手党徒的生活。
5a. Alexanndria Encore Et Tojours (Youssef Chahine)
《亚历山大再次和永远》
导演:尤瑟夫·查汉(埃及)
5b. No, Or The Vain Glory Of Command (Manoel De Oliveira)
《拒绝,或者命令愚蠢的光荣》
导演: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
多产高寿的葡萄牙老导演奥利维拉的名作。
5c. Hidden Star (Ritwik Ghatak)
《云遮星》
导演:李维克·吉哈塔克(76年逝世)
印度导演60年的旧作,反映印度中产阶级和普通人的苦难,比雷伊更愤怒、更富挑战色彩。
8a. Dreams (Akira Kurosawa)
《梦》
导演:黑泽明
黑泽大师晚年回顾过去,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华丽篇章。
8b. La Desenchantee (Benoit Jacquot)
《不再着迷》
导演:贝诺特·加奎特
加奎特关于一个贫穷的17岁巴黎女孩的故事。悲哀无奈但又充满活力。
8c. Crimes And Misdemeanors (Woody Allen)
《罪与罚》
导演:伍迪·艾伦
典型的艾伦风格,不能期望太多,但又足够你欣赏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