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评价电影《爱尔兰人》
《爱尔兰人》的三位主创,都是七十多岁的老炮,年龄加在一起,是232岁。这三个老炮,带来的故事,也是关于老炮的。
“爱尔兰人”这个名字,是一个绰号,它属于黑手党曾经最厉害的杀手弗兰克·希拉。弗兰克曾在战争中隶属于最残暴无情的部队,杀人无数。
退役后,他开起了卡车。一次半路加油,他认识了黑帮大佬拉塞尔,简单直接的弗兰克,和拉塞尔成为了朋友。拉塞尔带着弗兰克,踏入了美国的黑帮江湖,弗兰克重新回到了杀戮的世界。
《爱尔兰人》片长达三个半小时,它的剧情如同史诗,时间跨度大,登场角色众多。它的主线故事,围绕着成为黑帮杀手的弗兰克徐徐展开。通过弗兰克的视角,我们重温了美国的肯尼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黑帮风云和政治变幻。
㈡ 请问一个美国电影名:一队人去古巴拆一个核弹头。结果其中一个人牺牲了。电影最后活着的人为这个人鸣枪。
我要是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吴宇森的经典动作片《断箭行动》下附简介和网络链接
狄坚上尉是美国空军一名十分出色的机师,他英勇善战,屡获殊荣,却始终得不到升职。他的好友希尔中尉是他的副手,但在拳台上,希尔每次打赌均输给狄坚。在一次执行飞行任务时,狄坚计划劫持隐型战机上的两枚核导弹,他将希尔打出了机舱,投下核弹,飞机在自然公园坠毁。 希尔的降落伞救了他一命,但他却遭到公园巡警泰莉的拘捕,经过打斗与说服,他终于让泰莉相信了他。狄坚早已有内应和接应,他成功地找到了两枚核弹。希尔和泰莉击毁了直升机,并机智地劫持了运载核弹的汽车,将核弹藏到了一个废铜矿之中。但在慌乱之中,核弹被启动了。狄坚一伙赶到,抢走了另一枚核弹,却将希尔他们关在矿井下,试图让他们被核弹炸死。希尔和泰莉从地下河逃出矿井。地下核爆产生了巨大破坏力,白宫与国防部震惊之余,不得不答应狄坚要求巨款的威胁。希尔与泰莉分头追踪狄坚,泰莉跟上了狄坚的火车,却被抓住。千钧一发之际,希尔找到了政府,并派一架直升机前来营救。但政府的军队并未能阻止狄坚,反以失败告终,希尔只能孤军奋战。他与泰莉破坏了狄坚出逃的直升机,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狄坚困兽犹斗,孤注一掷。他启动了核爆密码,妄图同归于尽。希尔赶到,两人再次打赌,只要希尔赢了他就可以关掉启动装置。斗智与斗勇之后,希尔最终取胜,在两列火车即将相撞之际,他关闭了启动装置,并逃出了车厢,而狄坚则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在一片狼藉之中,核弹安然无事,劫后余生的希尔和泰莉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链接:http://ke..com/view/400391.htm?fromId=474654
㈢ 美国电影 一个老人驾驶改装的一辆破车去看兄弟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大卫.林奇的返朴归真之作
电影情节很简单,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与自己一个略显智障的女儿相依为命生活在一个小镇上。某天,老人接到一个电话,他远在另一个州的弟弟得了中风,病倒在床上。兄弟两人曾因为不和差不多已经有十多年不曾谋面。这么多年了,老人觉得没必要再为此耿耿于怀,于是他决定亲自到那边去看望他。但老人不会开车,而且他这么一把年纪显然也不适合开车,这时他作出了一个既惊人又被周围的邻居看成是笑话的举动,他要开着一辆后面挂了一个斗篷的割草机上路,而且那种割草机估计时速连十公里都不到。第一次,一切似乎应验了邻居们的预测,他的那辆车子没开出多少路就抛锚了,老人连人带车被拖了回来。但他还是不死心,他用枪打爆了那辆破车,又从朋友的二手市场那里新买了一辆差不多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机器,当然还是割草机,然后他又开始重新上路。一路上,白天他慢悠悠地开着割草机赶路,晚上就随便在路边安营扎寨。在途中,他结识了很多人,一个因怀孕而离家出走的少女、一群参加自行车比赛的人(那些自行车可要比他的割草机快多了)、一个为了工作不得不每天来回驱车几十里的中年妇女、一对好心的小镇夫妇、与他一样的退伍老军人以及一个墓地的牧师。最后他终于安全到了他弟弟的家里,兄弟两人坐在门外,十年的恩怨终于冰释前嫌。
简单地说这是一部公路电影,但它却包涵不少的东西。那个离家出走的少女,老人只用一个一根木柴与一捆木柴的形象比喻就让她充分认识到了家的重要性;一个公路上开车撞死一头鹿的看上去情绪有点失控的中年职业妇女,她的举止把现代人面对生活中重重压力的那种浮躁心态完全给表现了出来;那对把自家的院子让给老人住并且主动要送老人最后一段路程的好心夫妇又让人看到了美国人的热情与善良;当然很重要的还有老头与另一个退伍老人的一席对话,更是真实地反映出了战争的残酷性。很简单的几个情节设置,却像万花筒一样把家庭、社会、老年、手足情深、战争等等问题都画龙点睛般地融合在了一起,可以说这些东西在主题上赋予了这部电影更深层和更厚重的现实感。
同时,这部电影关于老人的那条主线又不得不让人想起海明威的一部小说《老人与海》,可以说它们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那个不服老的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孤身一人在远海处与大鱼周旋了好几天才把那条差不多有一千五百镑重的大鱼捕到,虽然最后大鱼在拖回来的途中被鲨鱼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但无疑桑提亚哥在精神上是胜利的,至少他战争了自己的年龄,战争了周围那些已经把他看作是一个无用的老人的人的置疑。我们电影中的主角史崔特老人为了去看望他弟弟,他驾着那辆由割草机改装而成恐怕时速连十公里都没有的车子,花了差不多五个星期还多的时间从美国的依阿华州出发去威斯康星州,以他那样的年龄,这种事情决不是一般勇气和毅力的人敢做和所能做到的。与《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一样,他们都是看上去有点固执的老人,但他们都有自己的追求,他们向我们证明了生命的活力与年龄无关。
最后不得不提的一点是,这部影片居然是出之怪才大卫.林奇之手,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相信也会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因为看上去这绝不是一部大卫.林奇式的影片,在他众多的作品中,这一部看上去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如此的毫无风格。说实话对于大卫.林奇一直以来我都不太感冒,他那几部个人风格浓厚的成名之作一直以为都让我觉得有点隔阂。真是难以想像他居然也会拍出一部如此朴实无华但又精彩之至的电影来。
㈣ 介绍几部关于贩卖黑人的影片
1.《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由Gvéza on Radványi执导的剧情片,John Kitzmiller、赫伯特·罗姆等参加演出。此部电影由美国斯托夫人所著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而成。
这是一部生动描绘19世纪美国黑人奴隶生活的影片。
拓展资料:
黑奴制是指欧洲殖民主义者在拉丁美洲强制黑人从事奴隶劳动的制度。
在15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就在西非海岸掳捕黑人并运往欧洲出售,开始了近代的非洲奴隶贸易。
在拉丁美洲,使用黑人奴隶劳动非常广泛,黑人奴隶除从事各类种植园(甘蔗、棉花、烟草、咖啡)劳动外,也从事放牧、采矿,充当家庭仆役。奴隶主还派遣奴隶从事搬运和手工业生产,但这些奴隶要将自己的收入按规定数额缴给主人。
19世纪80年代,古巴和巴西最后宣布废除奴隶制,奴隶制度在拉丁美洲正式结束。
㈤ 欧美的一部电影,是一家人去欧洲旅行,很搞笑,好像那一家人抽中了什么奖才去旅行的
儿女一箩筐2 吧??!!
《儿女一箩筐2》:12个+8个带你过圣诞
Cheaper by the Dozen 2
片名:Cheaper by the Dozen 2
译名:儿女一箩筐2
导演:亚当·沙克曼Adam Shankeman
主演:史蒂夫·马丁Steve Martin
波妮·亨特Bonnie Hunt
希拉里·达芙Hilary Duff
凯文·施密特Kevin Schmidt
类型:冒险/喜剧/家庭
片长:94分钟
级别:PG-13级(粗鲁和黄色笑话,暴力,粗口,毒品内容)
发行:20世纪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
上映日期:2005年12月21日(美国)
官方网站:www.cheaperbythedozen2movie.com
IMDB评分:4.6/10 (164 votes)
推荐指数:★★☆
剧情简介
时隔两年,称得上美国最热闹幸福的家庭--巴克一家又“回来了”! 此次,他们将在这个令人狂欢的圣诞节里,热闹非凡地与另一个劲道十足的家庭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故事中,汤姆·巴克(史蒂夫·马丁)和他的妻子凯特(波妮·亨特)想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一个令人难忘的暑假,带着他们十二个孩子一同去威斯康星的文奈特卡湖畔一起感受乡村生活的魅力。事实上,这里也是他们经常来此度假的长期据点。不过,这一次他们却迎来了强大的挑战。同样来这里度假的另一个大家庭处处与他们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且,这个有8个孩子的家族的领头人正是平日里汤姆长期以来都看不过眼的死对头吉米·摩德(尤金·里维)。这下,这场争斗更是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两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也都被动员起来,本该是一次合家欢式的大聚会却被两个老头的争风斗气弄得两家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