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欧美电影 > 1908年俄罗斯诞生了第一部电影

1908年俄罗斯诞生了第一部电影

发布时间:2023-08-31 07:07:47

A. 简述电影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

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酒店里,斯坦福与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

争执的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方式打赌来解决。他们请来一位驯马好手来做裁决,然而,这位裁判员也难以断定谁是谁非。这很正常,因为单凭人的眼睛确实难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马蹄是如何运动的。

裁判的好友——英国摄影师爱德华·麦布里奇(Edward Muybridge)知道了这件事后,表示可由他来试一试。他在跑道的一边安置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相机镜头都对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边,他打了24个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系上一根细绳,这些细绳横穿跑道,分别系到对面每架照相机快门上。

一切准备就绪后,麦布里奇牵来了一匹漂亮的骏马,让它从跑道一端飞奔到另一端。当跑马经过这一区域时,依次把24极引线绊断,24架照相机的快门也就依次被拉动而拍下了24张照片。麦布里奇把这些照片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

每相邻的两张照片动作差别很小,它们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裁判根据这组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所有蹄子都腾空。按理说,故事到此就应结束了,但这场打赌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却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麦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出示那条录有奔马形象的照片带。

一次,有人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的马叠成一匹运动的马,它竟然“活”起来了!

发展

1888年10月,法国电影发明家路易斯·普林斯(路易斯·艾梅·奥古斯汀·雷·普林斯Louis Aimé Augustin Le Prince)在英格兰西约克郡利兹城进行了一项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

他使用自己的单镜头摄影机和伊士曼柯达公司的纸质胶片接连拍摄了《朗德海花园场景》(Roundhay Garden Scene)和一段利兹大桥的街景。

这比他的竞争者——比如卢米埃尔兄弟和托马斯·爱迪生——要早上几年。他未能在美国按计划完成这项新发明的公开演示,因为他于1890年9月16日在一辆火车上神秘地失踪了。

美国及欧洲的早期电影史是以摄影机专利权之争为标志的。1888年普林斯的一种有16个镜头的设备在美国被授予双专利,它是由一个电影摄影机和一个投影器组合而成的。

他的另一发明——一种单镜头摄影机(即MkI)在美国却被拒绝授予专利,因为已有同类产品持有专利。不过,几年后美国人托马斯·爱迪生申请同类产品专利时却没有被拒绝。

1888年10月14日,使用改进版的单镜头摄影机(即MkII)拍摄了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他在利兹的汉斯莱特区(Hunslet)的惠特利工厂以及惠特利位于朗德海的家——奥克伍德农庄(Oakwood Grange)展出了他这第一部电影。

但他们没有在更广的范围里传播这一电影。他在1887年至1888年同时拍摄了电影《利兹大桥》《绕过墙角者》《拉手风琴者》,每部电影的片长为2秒左右。

接下来的几年,为了使自己和家人移民到纽约去,并进一步进行研究,他取得法国-美国双重国籍。1890年9月,他计划到纽约的聚美大楼举办公开展览,然而他本人却神秘地消失了。因此,普林斯对摄影机的诞生所作的贡献常被人忽视。

(1)1908年俄罗斯诞生了第一部电影扩展阅读

电影是19世纪美国国家生活水平上升大众产生新需求的娱乐产物。

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同时还原声音),用电的方式将活动影像投射到银幕上(以及同步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现代技术。

电影是一种视觉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位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

电影是一种综合的现代艺术,亦正如艺术本身,有着复杂而繁多的科系。电影有很多类型,也有多种分类方法。

电影从有声电影开始发展,目前已经到了电影的特技时代了。运用大量的电脑特技制作出来的电影,受广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欢迎。

国外电影广告在美国和英国的电影广告中,有这样八种标记:

(1)美国X——禁止未成年者观看的影片,G——所有观众可看片,R——十七岁以下禁止观看,PG——一般观众可看。

(2)英国U——内容正派片,A——一般观众可看片,X——18岁以下青少年禁看片,AA——少年儿童禁看的凶杀片。

电影其实就是被人称之为艺术而迂回戏话的一幕联想而已。

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发表了一篇名为《第七艺术宣言》的论著,他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表演艺术,从此,“第七艺术”就成为了电影艺术的同义词。

现如今有3D电影,是视觉的“长宽高”;美国拍摄电影有5D拍摄技术。

其中电影最高的奖项为“美国电影奥斯卡金像奖、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B. 世界电影史概况

世界电影历史备忘录
1895年以前

11世纪
科学家们意识到了将一束光透过小孔可以使一个外部的形象在内部显现出来。

16世纪
雷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概略地描绘出"黑箱"的概念。"黑箱"出现于欧洲文艺复兴前的意大利。它是一个类似镜头式的暗箱,里面射出的光线可以在其对面的墙上形成颠倒的影像。

16世纪中叶一17世纪
1、钱巴蒂斯塔·德拉·波尔塔(意大利)通过"黑箱"放映了一组不长的风光图画。
2、阿塔内休斯·基歇尔(德国)发明了他的"魔灯"。这是一种通过蜡烛和透镜放映画面的方法。

1824年
彼得·马克·罗热(英国)向伦敦的皇家协会提交了名为"关于活动物体的视觉留影原理"的报告。

1826年
约翰·艾尔顿·帕里斯博士发明了"幻影转盘",即在一圆盘上一面画有鸟笼,一面画一只鸟,旋转时产生"鸟在笼中"的感觉。

19世纪30年代
1、 约瑟夫·涅普斯和路易斯·达盖尔(均为法国)发展了照相制版工艺,使被拍下来的影像可以保留在金属板上。
2、威廉姆·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英国)在纸板上制出了正片。

1832年
1、约瑟夫·普拉图(比利时)制造出了"诡盘"。这是一只画有一系列动作分解图形的圆盘,圆盘的边缘有许多齿孔。操作者面对镜子,把眼睛对准任何一个齿孔,转动圆盘,可在镜中看到活动的影像。
2、西蒙·里特·冯·施坦普夫(德国)发明了"圆筒动画镜",这是一种与"诡盘"相类似的玩具。

1834年
威廉姆·乔治·霍纳(英国)发明了"活动连环画转筒"。它在一只圆筒状的内环中贴上画有一系列分解动作的纸片,通过圆筒的旋转使人看到连续活动的影像。

1839年
达盖尔(法国)在巴黎展示了银板照像。

1849年
朗根海姆兄弟在费城试验成功了玻璃板照像。

1877年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美国)发明了留声机录音机。 埃德沃德·穆布里奇(英国)成功地用一组镜头拍下了一匹奔马的分解动作。

1882年
艾蒂安·朱尔斯·马利(法国)发明了"摄影枪"。

1884年
乔治·伊斯曼(美国)把柯达胶卷投放市场。

1888年
伊斯曼为其在一种赛潞瑶片基上使用的胶片乳剂申请了专利。

1889年
爱迪生实验室发明了活动电影摄影机。

1891年
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它放映出的影像只能通过一个小孔来窥视。

1893年
世界上第一个电影制片厂,爱迪生的"黑玛丽"制片厂在新奥尔良的新泽西建成。

juncc 2007-3-10 07:15
电影的开始(1895--1913)

1895年
1、奥古斯特和路易斯·卢米埃尔(法国)发明了手提式电影放映机。
2、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他们的第一部影片《工人离开卢米埃尔工厂大门》。
3、伍德维尔·莱瑟姆(美国)发明了电影放映机上的胶片控制装置,解决了影片胶片在运行时发生画面跳动的现象。
4、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开放映了电影。

1896年
1 罗伯特·威廉姆,保罗(英国)在英国为电影放映机(Biosoope)取得专利。
2 “叙事电影之父”乔治·梅里爱(法国)开始摄制“幻术”(特技)电影。在其后来的电影生涯中,他不断对这一想象的王国进行探索。
3、 4月23日,爱迪生(美国)的放映机(Vitascope)在纽约城中的科斯特和比亚尔音乐厅进行了第一次放映活动。

1900--1905年
布莱顿学校在英国建立。它由一群摄影师组成,他们的试验显示了镜头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传达出不确定的信息。

1900--1910年
出现了数以百计的根据著名舞台剧改编的短故事片。

1902年
1、梅里爱的《登月旅行记》(法国)问世。该片使他获得了国际性名声。
2、埃德温· S·鲍特的《邮递员的罗曼史》(美国)表明对于电影叙述方式的基本因素逐渐增长的意识。
3、查尔斯·百代(法国)建立起自己的制片厂--百代电影公司。

1903年
1、鲍特的《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美国)显示了通过电影的剪辑创造出戏剧性和象征意义的可能性。
2、鲍特的《火车大劫案》(美国)展示出平行剪辑的效果和西部的魅力。

1905年
1、镍币影院在匹兹堡开张。这是美国第一家装备齐全的电影院
2、第一本行业刊物《观看与影片目录》在美国出版。此时,标准的影片长度为一本。
3、塞西尔·赫普沃斯的《被流浪汉所拯救》(英国)使用了一种连续的银幕运动的方式作为保持故事连续的方法。
4、中国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该片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记录了京剧《定军山》的几个演出片断。

1906年
在美国,已经发展到近1000家镍币影院。

1907年
1、"艺术电影公司"在法国建立。该公司旨在生产具有文化价值的影片。
2、芝加哥建立了第一个城市电影审查委员会。

1908年
1、埃米尔·科尔在法国拍摄了他的第一部动画片,与此同时,小斯图尔特·布莱克顿在美国开创了动画事业。
2、百代电影公司(法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帝国,它每年出口到美国的影片是美国本土生产影片的两倍。

1909年
1、35毫米胶片成为国际影片的标准。
2、美国电影工业建立了全国电影审查委员会以对抗州和市政当局干涉电影的企图。
3、“电影技巧之父” D.W.格里菲斯拍出了《囤积小麦》(美国)。该片代表了早期拍摄"辩证电影"的努力。
4、温莎·麦凯拍了《恐龙格蒂耶》,这是美国第一部重要的动画片。
5、全美已有了1万家镍币影院。
6、以第一位女演员弗洛伦斯·劳伦斯(《传记女郎》)在银幕上使用真实姓名为标志,明星制开始在美国出现。

1911年
1、森图尔影片公司在好莱坞建立了第一家制片厂。
2、宾西法尼亚建立了第一个州立评判委员会,以检查电影的道德质量。
3、第一个影迷杂志《电影故事杂志》在美国创刊。
4、格里菲斯的影片《战争》(美国)问世。这部纪录片式的故事影片显示了导演对电影这一媒介日渐成熟的把握。

1912年
1、卡尔·拉莫尔建立了环球影片公司(美国)。
2、阿道夫·朱克尔建立了名演员制片公司(美国)。
3、思里科·瓜佐尼拍摄了《你往何处去?》(意大利)。这部精心摄制的大场面影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井奠定了意大利 电影在史诗性影片上的重要地位。
4、路易斯·梅尔坎顿拍摄了《伊丽莎白女王》(法国)。萨拉·贝纳尔出演了这部根据舞台剧拍摄的长50分钟的影片。

1913年
1、斯特兰·拉伊拍摄了《布拉哥的学生》(德国)。这部表现主义的幻想片成为神秘恐怖电影的雏形。
2、中国生产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导演张石川、郑正秋。电影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包办婚姻中所经历的 一系列繁文褥节。

juncc 2007-3-10 07:17
成长时期之一(1914--1920)

成长时期之一(1914--1920)

1914
1、故事片开始成为电影工业的标准产品。
2、第一座大型影院“滨河剧院”在美国纽约开业。
3、W·W·霍金森建立了派拉蒙影片公司(美国)。
4、查尔斯·卓别林在启斯东的影片中出现。他在一年中拍摄了35部喜剧片,并创造了"小流浪汉"的形象。
5、著名系列片《保琳历险记》(法国)问世。蹈尔·怀特在片中担任女主角
6、乔瓦尼,帕斯德隆纳拍摄了《卡比利亚》(意大利)。这部巨片中华美的服装引起了全世界的喝彩。
7、弗兰克·鲍威尔的《那儿有一个傻瓜》(美国)问世。西达·巴拉第一次扮演了“荡妇”的角色,从此,“妖妇”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语言中。
8、麦克·塞纳特拍摄了第一部故事片长度的喜剧片《蒂利耶被揭穿了的罗曼史》(美国)。

1915年
1、美国最高法院在互助影片公司与俄亥俄州的法律诉讼中判定:电影媒介不享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关于保护言论自由的条款。
2、美国“全国电影审查委员会”改名为“全国电影审议委员会”。
3、威廉姆·福克斯建立了福克斯影片公司(美国)。
4、托马斯·英斯在美国开创了“制片厂制度”。
5、西席· B·第密尔拍摄了《欺骗》(美国)。这是一部精致的关于犯罪、性和牺牲的影片,并用高调摄影表现了心理 的潜流。
6、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美国),这部纪念碑式的、同时引起激烈争论的影片长达近3个小时,它使用了许多以前影片所没有使用过的方法。

1916年
1、塞缪尔·戈德菲斯和艾德茄·塞尔温共同建立了戈德温影片公司(美国)。
2、格里菲斯拍摄了《党同伐异》(美国)。这部片长超过3小时的影片把四条故事的线索交织在一起,通过复杂的叙事呼 吁着世界的和平与友爱。
3、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拍摄了《死之吻》(瑞典)。他在戏剧性的素材中使用了现代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闪回来叙 述事情的经过。

1917年
1、在政府的支持下,德国建立了乌发(UFA)制片厂。
2、卓别林的《安逸街》和《移民》(均为美国)问世。在这两部影片中,小流浪汉已从最初的漫画式的形象发展为一个有着悲喜剧效果的富于人性和社会批判色彩的角色。

1918年
1、格里菲斯拍摄了《世界之心》(英国)。影片在对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几位主人公的表现中,对德国待一种否定态度,获得了成功的宣传效果,欧内斯特· 刘别谦拍摄了《卡门》(德国)。这部由"欧洲豪华电影的大师"摄制的影片以异国绚丽奢华的服装和对性关系的暗示引起了国际影坛的关注。
2、美国的第一部动画故事片,由麦凯执导的《路西塔尼亚的沉没》问世。
3、上海商务印书馆成立"活动影戏部"(后更名为"影片部"),中国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民族电影事业。

1919年
1、苏联电影工业国有化。
2、由玛莉·壁克馥、查尔斯·卓别林、道格拉斯·范朋克和D.W.格里菲斯联合创办的联美公司成立。
3、成套供片法逐渐推广。
4、阿贝尔·冈斯于-“欧洲的格里菲斯”拍摄了长达3小时的大型巨片《战争与和平》。他在影片中把特技、隐喻性的并形象和纪录片片断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反战的主题。
5、格里菲斯的《被摧残的花》(美国)成功地利用制片厂的环境创造出一种动人的气氛。
6、莫里兹·斯蒂勒拍摄了《阿尔纳先生的宝藏》(瑞典)。这部史诗般的影片真实地再现了16世纪瑞典的历史风貌。
7、埃里希·冯·施特罗海姆拍摄了《愚昧的丈夫》(美国)。影片精妙而又坦率地表现了富人之间的三角爱情关系,它 也标志着他导演生涯的开始。
8、罗伯特·维纳的《卡里加里博士》问世(德国)。这部恐怖的幻想片以一个疯医生的故事探索了表现主义的技巧。

1920年
1、乔·布罗姆特和亨利与杰克·科恩共同建立了 CBC影片销售公司(哥伦比亚公司的前身)(美国)。
2、列夫·库里肖夫(苏联)在莫斯科建立了他的工作室,并开始探索剪辑技巧。
3、卡尔·鲍泽斯和保尔·威格纳拍摄了《泥人哥连》(德国)。影片描写一个被注入了生命的泥人反对他的创造者的故事,是有重要影响的表现主义影片。
4、西席·第密尔拍摄《为什么改变了你的妻子》(美国),一部精致的关于两性冲突的影片。

juncc 2007-3-10 07:18
成长时期之二(1921--1925)

1921年
1、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美国)问世。这是他导演的第一部故事片。该片成为他在商业上最成功的影片。
2、雷克斯·英格拉姆拍摄了《启示录四骑士》(美国)。在这部反对战争的寓言中,鲁道夫·瓦伦蒂诺塑造了一个新型的浪漫偶像,这在当时为他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3、斯特罗海姆拍摄了《愚蠢的窃贼》(美国)。影片以一种现实主义风格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一名美国妇女卷入欧洲上流社会的腐败和堕落的故事。
4、中国第一批长故事片《阎瑞生》、《红粉骷髅》和《海誓》问世。

1922年
1、美国有三分之二的州已经或正在制定有关法规,以对电影进行管理。
2、美国电影工业组成了“美国电影制片和发行人组织”,并聘请威尔· H·海斯为主席,以改善好莱坞的形象。
3、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美国)问世。这部产生了重要影响的非故事片捕捉了一个爱斯基摩人家庭的生活。
4、弗立茨·朗拍摄了《赌博者马布斯博士》(德国)。影片描绘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社会的图景。
5、弗利德里希·茂瑙拍摄了《诺斯费拉杜》(德国)。影片在实景中拍摄。这部改编自布莱姆·斯托克的《德拉库拉》的故事的影片虽然并不忠实于原著,但却第一次把吸血鬼的形象带给了电影观众。
6、中国第一家较有规模的影业公司“明星影业公司”在上海成立。它标志着中国民族电影开始进入发展阶段。
7、吉加·维尔托夫拍摄了纪录片《电影真理报》(苏联)。影片通过剪辑把新拍摄的画面和影片资料结合在一起,分为23个标题,描绘出苏联人民生活的真实景象。

1923年
1、华纳兄弟影片公司(美国)正式注册。
2、卓别林完成了《巴黎一妇人》(美国)。影片通过一年轻妇女在被人供养的奢侈生活和真正的爱情之间的选择,显示出对于爱情题材出色的处理技巧。
3、雷内·克莱尔拍摄了《疯狂的雷伊》(法国)。这部短片充分利用了电影这一媒介特技的可能性。
4、詹姆斯·克鲁兹的《大篷车》(美国)问世。这部描绘美国西部边境开拓者生活的史诗性影片引起了众多的模仿者。
5、西席·第密尔拍摄了《十戒》(美国)。这部卖弄视觉技巧和特技的历史巨片为导演赢得了好莱坞“第一流人物”的名声。
6、弗立茨·朗拍摄了《尼伯龙根》(德国)。这部分成两集的风格铺张的影片强调了这个德国传奇中的宿命的色彩。

1924年
1、米特一高德温一梅耶三家电影公司联合组成了米高梅电影公司(美国)。
2、CBC影片销售公司变成哥伦比亚影片公司(美国)。
3、雷内·克莱尔拍摄了《幕间休息》(法国)。影片运用特技和荒诞的动作对现实进行了嘲讽。
4、约翰·福特拍摄了《铁骑》(美国)。影片以激动人心的动作场面积令人怀恋的环境描绘在西部史诗片中独树一帜。 5、费尔南德·莱热的《机械的芭蕾》(法国)问世。这部先锋派短片把机械运动的物体与现实生活的片断并列在一起。 6、保罗·莱尼拍摄了《蜡像馆》(德国)。这部表现主义的幻想片把历史上三个罪恶人物的故事和一位诗人的梦魇联在一起。
7、弗利德里希·茂瑙拍摄了《最卑贱的人》(德国)。这是一部富于创造性并产生重要影响的影片。它利用想象性画面的技巧展示了人物的主观心态。
8、斯特尔海姆拍摄了《贪婪》(美国)。影片通过对物欲横流世界直率的描绘为美国银幕带来一种新的现实主义之风。

1925年
1、卓别林的《淘金者》(美国)问世。当片中的小流浪汉最终找到了爱情、幸福和财富而丧失了自己的个性时,导演所创造的那个悲喜剧的世界获得了实现。
2、E· A·杜邦拍摄了《杂耍场》(德国)。影片讲述了一个嫉妒和谋杀的故事。它以出色的镜头运动使主人公痛苦的内心世界得到戏剧化的表现。
3、谢尔盖·爱森斯坦拍摄了《战舰波将金号》(苏联)。导演所创造的“冲突蒙太奇”理论在这部表现1905年俄国革命的影片中得到了运用。该片对全世界的电影制作者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4、罗伯特·朱利安拍摄了《歌剧院里的幻影》(美国)。朗·钱尼通过这部近10年来最成功的恐怖片爬上了明星宝座。 5、乔治。威廉·帕布斯特拍摄了《没有欢乐的街》(德国)。这部最没有浪漫色彩的"街道片"展现了战后经济混乱的环境里物质的匮乏和社会的绝望。
6、金·维多拍摄了《大阅兵》(美国)。这部在国际上获得成功的影片,描绘了一名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年轻人的成熟。

juncc 2007-3-10 07:18
有声时代之一 (1926-1929)

1926年
1、约翰·格里尔逊在对弗拉哈迪的《莫阿纳--一部黄金时代的罗曼史》(美国)的评论中创造了“纪录片”一词。
2、艾伦·克罗斯兰拍摄了《唐磺》(美国)。影片率先使用了维它风音响系统为影片配制了背景音乐。
3、巴斯特·基顿拍摄了《将军》(美国)。这位“伟大的冷面人”在影片中把插科打浑与对社会的讽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4、阿尔伯特·帕克拍摄了《黑海盗》(美国)。该片是第一部全部使用两色彩色染印法工艺的故事片。
5、弗谢沃洛德·普多夫金的《母亲》(苏联)问世。影片把个人命运与群众运动结合起来,并突出表现了在政治背景中人物性格的发展。

1927年
1、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第一次推出了"学院奖"(奥斯卡奖)。
2、由影片发声的"有声电影"第一次在故事片长度的影片序幕中出现。
3、艾伦·克罗斯兰的《爵士歌王》(美国)问世。第一部带有音乐和部分对话场面的故事片和观众见面。它促使整个电影工业向有声电影冲击。
4、阿贝尔·冈斯拍摄了《拿破仑》(法国)。这部长度超过4小时的史诗片由于其技艺的精良而受到高度的赞誉--其中包括使用三块连接在一起的银幕同时展示四个场面。
5、弗立茨·朗拍摄了《大都会》(德国)。这部在对建筑的描绘上充满生气的表现主义影片考察了未来的技术社会。在那里,科学、工业和劳动者互相冲突的目标导致人类走向毁灭的边缘。
6、茂瑙拍摄了《日出》(德国)。导演运用运动的镜头给予这个三角爱情故事以一种抒情的表现。
7、普多夫金拍摄了《圣彼得堡的末日》(苏联)。影片表现了主人公在历史中的成长和加入革命的经历。
8、沃尔特·鲁特曼拍摄了《柏林--一个大城市的交响曲》(德国)。它通过对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的剪辑捕捉住了柏林的“本质”。
9、约瑟夫·冯·斯登堡拍摄了《底层世界》(美国)。它标志着强盗电影的开始。
10、威廉姆·威尔曼拍出了《翼》(美国)。这部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壮观的空战场面的影片获得了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并为其增添了光彩。

1928年
1、雷电华公司成立(美国)。
2、萨尔瓦多·达利和路易斯·布努艾尔拍摄了《一条叫安达鲁的狗》(法国)。这是法国超现实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影片。
3、瓦尔特·迪斯尼拍摄了《汽船威利号》(美国)。这是第一部配有同步音响的动画片。
4、卡尔·德莱叶完成了《圣女贞德的受难》(法国)。这部影片主要是用特写拍摄的。它的碎片式的形象的并列拼贴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5、布赖恩·富瓦拍摄了《纽约之光》(美国)。这是第一部全部有对白的故事片。
6、普多夫金拍摄了《亚洲风暴》(苏联)。影片描绘了在一场革命风暴中,一位蒙古牧民领导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统治的斗争。
7、斯约斯特洛姆拍摄了《风》(美国)。影片描写了一位拓荒的妇女在新的环境中为生存而奋力挣扎,几乎被风拖人了疯狂之中。

1929年
1、电影放映的速度标准被规定为每秒24格。
2、随着向有声电影转变的完成,全美共生产了300多部有声片。
3、在格里尔逊的领导下,英国的电影工作者开始了一个拍摄与社会密切相关的纪录片运动的10年。这一运动获得了国际的名声,并激发了世界各地的导演们。
4、哈里·博蒙特拍摄了《百老汇歌舞》(美国)。这部“百分之百的全歌、全舞、全对白”影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并在好莱坞掀起了歌舞片热潮。
5、亚历山大·杜甫仁科拍摄了《兵工厂》(苏联)。影片以充满诗意的情调对乌克兰人民不可摧毁的革命精神进行了歌颂。
6、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拍摄了《讹诈》(英国)。这部英国的第一部有声片在创造银幕的悬念中,展示出对音响与画面的关系敏锐的认识。
7、约瑟夫·桑特利和罗伯特。弗洛里拍摄了《椰子》(美国)。这第一部马克斯兄弟的影片为银幕喜剧增添了一种新的荒诞色彩。
8、维尔托夫拍摄了《带着摄影机的人》(苏联)。这是一部生动的关于俄国城市生活的影片,它以对镜头和剪辑富于活力的运用表现出具有哲理的主题。
9、金·维多拍摄了《哈利路亚!》(美国)。第一部全部由黑人演出的有声片。

juncc 2007-3-10 07:19
有声时代之二 (1930-1933)

1930年
1、布努艾尔拍摄了《黄金时代》(法国)。这部超现实主义的影片在引起骚乱后在巴黎被禁映。
2、让·谷克多拍摄了《诗人之血》(法国)。这部导演的处女作把超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经验结合起来,揭示了一个诗人的精神世界。
3、杜甫仁科拍摄了《土地》(苏联)。影片对走上集体化的乌克兰农民为联合起来而斗争进行了富于诗意的表现。
4、默文·莱洛埃拍摄了《小恺撒》(美国)。爱德华· G·罗宾逊因在这部对野蛮的暴力进行了非道德的描写的影片中扮演了一名残忍的强盗而步人明星的行列。
5、帕布斯特拍摄了《1918年的西部前线》(德国)。这部高度现实主义的反战影片追踪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几名在前线的德国士兵的生活。
6、斯登堡拍摄了《蓝天使》(德国)。玛琳·黛德丽在片中扮演了一个把一位老教授引向堕落与死亡的酒吧歌女,并从此进入了明星行列。

1931年
1、一次上演两部影片的节目安排法开始出现。
2、托德·布朗宁拍摄了《德拉库拉》(美国)。贝拉·吕格西在这部经典影片中扮演了他最著名的角色,并引来了众多的模仿者。
3、克莱尔拍摄了《自由属于我们》(法国)。影片对剥夺了个人自由和把人变成机器的现代社会进行了嘲讽。
4、弗立兹·朗拍摄了《M》(德国)。他在这部表现精神变态的儿童杀人犯的影片中出色地运用了声音和画面的交互作用5、威尔曼拍摄了《公敌》(美国)。这部纪录片风格的影片描写了一个出身于下层社会的男孩变成为一个邪恶的杀手的经历,并使詹姆斯·卡格尼成为明星。
6、詹姆斯·惠尔拍摄了《弗兰肯斯坦》(美国)。这部改编自玛丽·谢莉小说的影片借助于鲍里斯·卡洛夫的表演和杰克·皮尔西的化妆技巧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1932年
1、后期配音技术开始应用。
2、威尼斯电影节开始举办。这是这一类型的国际电影节中的第一个。
3、布朗宁拍摄了《畸形人》(美国)。这部引起争议的离奇的影片讲述的是马戏团里的一群畸形人由于受到那些“正常”人的欺骗,而对他们进行复仇的故事。
4、迪斯尼拍摄了《花与树》(美国)。它在动画片中第一次运用了三色染印法工艺。
5、霍华德·霍克斯拍摄了《疤脸大盗》(美国)。这部充满暴力的强盗片引起了对其残暴场景的抗议。
6、莱洛埃拍摄了《我是一个越狱犯》(美国)。这部以佐治亚州为背景拍摄的影片揭露了美国司法制度的不公正,并导致了佐治亚州在此方面的改革。
7、刘别谦拍摄了《天堂里的烦恼》(美国)。该片以著名的“刘别谦方式”在优美和文雅的风格中结束了一个爱情和游戏式的喜剧。

1933年
1、英国电影学院建立。
2、德国电影业被置于纳粹的控制之下。
3、劳埃德,培根拍摄了《第42街》(美国)。影片描写了为一出新歌剧的上演,演、职员们在舞台后做出的巨大努力。由此,巴斯比·伯克利和他整齐划一、高度风格化的音乐小组把一种新的生活注入了这一类型片之中。
4、梅里安· G·库伯和厄内斯特· B·舍德塞克拍摄了《金钢》(美国)。威利斯· O·布莱恩惊人的特技使这部“美人与野兽”的故事片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5、桑顿·弗里兰拍摄了《飞向格兰德》(美国)。弗莱德·阿斯泰尔和金格·罗杰斯开始作为搭档出现,并由此把舞蹈片推向了一个新钠、优美的境界。
6、亚力山大·柯尔达拍摄了《亨利八世的私人生活》(《英富艳史》,英国)。这部在国际上获得成功的浪漫历史片为对这一时期人物的塑造树立了一个典范。
7、古斯塔夫·马切蒂拍摄了《 EXTASE》(捷克)。这部早期的色情片经典之作描写的是一个私通的故事。片中-个裸体游泳的场景引起了观众的轰动。
8、让·维果拍摄了《零分的操行》(法国)。影片通过对声音自由的运用,把现实的和一种象征化的意象结合起来,对法国电影产生了重要影响。
9、弗兰克·卡普拉的《一夜风流》(美国)问世。这部"怪僻喜剧"囊括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以及最佳男女演员奖,并成为类似影片的开端。
10、弗拉哈迪拍摄了《来自阿兰岛的人》(英国)。该片对于远离爱尔兰的一个岛屿上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为生存进行的斗争所做的评价引起了争论。
11、范·戴克拍摄了《瘦人》(美国)。这部深受大众欢迎的喜剧-神秘片描绘了一对随缘自适、幽默恢谐、倾心相爱的夫妇,它为电影中的情侣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层面。
12、维里拍摄了《驳船亚特兰特号》(法国)。在这部描写感受和爱情在一艘驳船上觉醒的影片中,现实主义被融化在一种诗意的影像之中。

juncc 2007-3-10 07:19
有声时代之三 (1935-1939)
1935年
1、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影片图书馆开馆。
2、福克斯影片公司与20世纪影片公司合并建立了29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美国)。
3、福特拍摄了《告密者》(美国)。这部"反英雄"的影片是最早把声音的运用与场面的调度精确d地结合在一起的影片之一。
4、罗伯特·马摩里安拍摄了《浮华世家》(美国)。这是第一部采用了三色染色工艺的长故事片。
5、1935一1951年,新闻片《时代日志》开始按月摄制上映。该片对新闻电影的摄制和观众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6、蔡楚生导演的《渔光曲》(中国)在莫斯科国际电影展上获得荣誉奖。这是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故事影片。

1936年
1、世界上最大的电影资料馆——法国电影资料馆建立。
2、卡普拉拍摄了《第兹先生进城》(美国)。这部最受欢迎的梦幻式影片,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对于腐败和犬儒主义的胜利。
3、卓别林拍摄了《摩登时代》(美国)。影片对于技术对人类生存条件的影响进行了讽刺。
4、沟口健二拍摄了《青楼姐妹》(日本)。这部经典影片通过对生活在一个变化的社会中的妇女的描绘,对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进行了探讨。
5、莱尼·尼佐古奇拍摄了《意志的胜利》(德国)。这部由纳粹资助的巨型宣传片表现了1934年在纽伦堡为纳粹分子打气而举行的集会。它以有意排演的画面渲染希特勒的号召力和声望,并把自己伪装成一部真实的纪录报道片。

这是一部分

可看
http://forum.etgo.cn/archiver/?tid-94396.html

C. 俄罗斯或者是苏联时期的电影

沙皇俄国的电影生产从20世纪初开始。1908年,德朗科夫拍摄了俄国第一部故事片《伏尔加河下游的自由人》(又名《斯捷潘·拉辛》)。1919年8月27日,颁布了列宁签署的法令,决定将照相、电影生产及发行移交人民教育委员会领导。这一天标志着苏联电影的诞生。——常识艺术篇。

D. 苏俄电影发展史

简论苏俄电影
--用影像记录历史
电影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进行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世界电影史上,苏俄电影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前苏联电影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现象之一,也是世界电影两大学派之一。
世界电影创作的发展为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时代和任务要求创立一种新的电影语言。随着1908年俄罗斯第一部长故事片《伏尔加河下流的自由民》拍摄成功,俄罗斯电影诞生。
俄罗斯电影诞生初期的迅猛发展,为世界电影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俄罗斯电影人就创造了俄罗斯电影的多个第一。1903年,建成了第一个公司,销售电影器材和影棚;1908年,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1912年,建成第一个摄影棚;1911年—1912年拍摄了世界上最早的立体动画片;1919年,前苏联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电影学院。
在这一时期,电影成为了一种宣传手段。20年代初,俄罗斯拍摄的宣传鼓动电影在战后建设及生产中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前苏联电影在内容上,以纪录片的形式表现前线战争,用故事片的方式再现革命斗争。如影片《战舰波将金号》、《母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表达革命主题成为了这一时期苏俄电影的主要特点。
尽管创作题材比较狭隘,但是俄罗斯电影人对电影技术,尤其是蒙太奇电影学派的发展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著名的“库里肖夫理论”、“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等等都是这一时期提出来的。库里肖夫效应讲究不同的电影镜头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含义,单靠剪辑就能创造场景。爱森斯坦则强调节奏、音调蒙太奇。库里肖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杜甫仁科等电影大师极具实验性的电影创作使得蒙太奇学派成为了电影理论的一个重要学派。
进入三四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前苏联也从一个农业国家转变成一个工业化国家。前苏联电影界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声音进入电影,纪录片《顿巴斯交响曲》、故事片《生路》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1935年,前苏联召开了全苏第一次电影创作会议,为电影发现提出了明显规划。一批表现生活现实的影片走上银幕。《一个女性》、《金山》、《大地在渴望》、《事业与人们》无一不“真实的描写生活的历史的开放的体系”。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确立,使得30年代现实主义电影创作进入了高潮。影片《夏伯阳》在现今看来仍具有借鉴意义。电影创作题材不仅限于革命主题,革命斗争、领袖人物、普通人物、历史人物等等大大丰富了创作题材。《带枪的人》、《肖尔斯》、改编自高尔基“三部曲”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列宁在十月》、《女朋友》、《七勇士》这些影片都更具现实意义。这一期间的电影作品多采用现实题材,以叙事为主,手法比较朴素,注重突出人物形象,演员的作用大大提高。
法国电影新浪潮,日本电影新浪潮,香港电影新浪潮,电影新浪潮似乎成为了很多国家电影步入新高度的一个有力阶梯。前苏联50-60年代,前苏联电影在经历斯大林后期的低谷之后,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形成了新的创作高潮,掀起了前苏联电影的新浪潮。
宽松的政策和思想的一些松动为文艺创作发展提供了新的有力条件。首先在文学领域出现“解冻”文学,随即这股风潮便漫延的电影创作中,电影界出现了“粉饰现实”的电影。这场“解冻”运动从胡齐耶夫和米隆涅尔的《滨河街的春天》开始,电影创作革新运动愈演愈烈。一批从战争中归来的电影导演拍摄的战争题材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新的创作力量推动了电影艺术走向变革,形成电影创作新高潮。这一其中的代表作品《雁南飞》、《士兵之歌》、《一个人的遭遇》、《伊万的童年》、《给初生者以和平》、《我住过的房子》都体现出前苏联新浪潮电影导演都上过战场,参加过战争和表现战争中的普通人这些特点。
前苏联电影的发展,历经20年代的革命题材,30年代的现实题材,40年代遭遇战争,50-60年代的电影新浪潮,进入70-80年代后,社会生活稳定,创作平稳,各种流派,各种类型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题材探索也日渐多样化。
当代前苏联电影流派主要包括:思想电影、散文电影、作者电影。
思想电影又称为“思考电影”。以米哈伊尔、谢尔盖为代表人物的导演拍摄出《列宁在1918》、《列宁在巴黎》等电影。
散文电影主要表现当代社会,代表人物胡齐耶夫。散文电影既有散文的风格,又有诗的韵味。散文电影的发展,又从中衍生出“小说电影”和“诗电影”,长篇小说电影代表人物移拉西莫夫。中篇小说电影代表人物舒克申都创作出《有这样一个小伙子》、《你的父亲如兄弟》、《红莓》等优秀作品。诗电影则以帕拉让诺夫、阿布拉泽为代表人物,以《被遗忘的祖先的影子》、《祈求》为代表作品。
作者电影以塔尔科夫斯基尤为突出,他的代表作品《太阳系》、《镜子》、《潜行者》、《怀乡》、《牺牲》等都被打上了深深的个人色彩。
抛开电影流派,当代前苏联电影创作的题材主要分为“四大题材”,即战争题材、政治题材、生产题材、道德题材。
战争题材的影片表现战争进程的全景式史诗电影,《解放》、《围困》、《莫斯科保卫战》、《他们为祖国而战》等影片都突出了战争题材的影片规模大,事件多,人物多,战斗场面多的特点。
政治题材和生产题材的电影以影片《外来人》、《奖金》、《伊万的快艇》等为代表,其中一些作品不免有点应景之嫌。
道德题材的电影则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恋人曲》、《个人问题采访记》、《莫斯科不相信眼泪》,70年代以来,以“积极因素”为主。同时与之相对应的,又出现了以“批判因素”为主的影片,《辩护词》、《没有证人》、《出嫁》等。
“问题片”《秋天的马拉松》、《个人生活》、《两个人的车站》等也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
喜剧片在前苏联当代电影中得到了新的发展。涌现出《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办公室的故事》等优秀影片。
如今,电影已成为一种“纪实美学”。回顾苏俄电影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苏俄电影的影像记录不仅仅是一段段影像,更是一段段历史。历史深入到艺术创作中去,深深影响着艺术创作。中国近当代历史与前苏联密不可分,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也深受其影响。学习回顾苏俄历史,对于把握现今中国电影创作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世界电影的长廊艺苑奇葩数不胜数,苏俄电影始终以它独特的自身魅力为世界电影贡献出一个又一个精品佳作。

E. 俄罗斯电影的俄罗斯电影简介

俄国1908年始有电影,第一批艺术片出现于1916年,1919年列宁签署电影国有化法令,这是苏联电影事业的开端。国内战争年代占据苏联银幕中心的是新闻纪录片,主要反映红军的英勇战斗和工农群众的业绩。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联电影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拍摄反映革命历史和苏联现实的新影片。1925年,谢.米.爱森斯坦(1898~1948)导演了,歌颂1905年革命。影片在世界电影历史上首次采用了蒙太奇的剪辑手法,被称为里程碑式作品,在1927年巴黎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

F. 俄罗斯拍的战争电影

俄苏战争电影漫谈
内容提要:

第一章 (1908--1941)俄罗斯电影诞生;苏联蒙太奇学派崛起;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辉煌成就
1908年俄罗斯电影诞生 ,《斯捷潘.拉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二月革命后的俄罗斯军事题材电影
1917年十月革命, 电影产业国有化,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鼓动电影”
20年代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的形成,三位大师的先锋主义理论及其代表作:
爱森斯坦 杂耍蒙太奇与理性蒙太奇 《战舰波将金》
普多夫金 蒙太奇叙事 《成吉思汗的子孙》
杜甫仁科 银幕上的诗 《兵工厂》
声音的出现与“音画对位法”
1934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确立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里程碑之作:《夏伯阳》(1934)
30年代中后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高潮:
《马克辛三部曲》
《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
《十三人》
《带枪的人》
蒙太奇大师将艺术探索精神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思想相结合的作品:
《肖尓斯》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第二章 (1941-1956)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苏联电影;战后初期的战争题材电影
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电影制片厂迁移,电影工作者的艰苦劳动,鼓舞斗志的“战斗电影”
战役纪录片--《战时影片集》:
故事短片 《日尔孟克的宴会》
纪录片《莫斯科城下大败德军》
《在苏联的24小时战斗》
《乌克兰保卫战》
战略反攻阶段的纪录片
战争故事长片 《她在保卫祖国》
战后初年至50年代中期的苏联战争电影:英雄主义主题“纪念碑”电影
《青年近卫军》
《真正的人》
《攻克柏林》
“纪念碑”电影的局限性

第三章 (1956-1970):“解冻”时期的苏联电影“新浪潮”,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电影杰作
1954年“解冻”,1957年苏联战争文学第二浪潮,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思想
“苏联电影新浪潮”的第一部作品:《第四十一》
新浪潮四部代表作:
《雁南飞》 灿烂夺目的“银幕上的诗”
《一个人的遭遇》从肖洛霍夫到邦达尓丘克
《士兵之歌》 纯洁清澈的心灵,人道主义的悲歌
《伊万的童年》 被炮火摧毁的童年的梦
其它优秀作品:
《临风而立》
《生者与死者》
《士兵的父亲》
60年代后期--“停滞”

第四章 (1970--1990) 七十年代初苏联“第三代”战争题材影片的出现;七、八十年代繁荣多样的苏联战争电影
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军事题材文艺创作进入新的阶段,战争文学“第三浪潮”与“第三代战争题材影片”
“全景战争”电影
《解放》
《围困》
《莫斯科保卫战》
“战壕真实”电影
《一寸土》/《永远19岁》
妇女与战争
《战争中没有女性》
《我记着的和我热爱的》
《狙击手》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作家及小说创作背景,导演及其独特的电影语言
儿童与战争
《受伤的小鸟》
《幼儿园》
《自己去看》 苏联最后一部战争题材“诗电影”,诗的艺术与纪实内容完美结合

“改革”时代的喧嚣与躁动;“改革”时期的苏联电影

插入语:经典文学名著改编的苏联战争电影
《苦难历程》三部曲 知识分子与十月革命
《静静的顿河》 顿河悲歌 哥萨克农民与十月革命
《战争与和平》人民英雄史诗 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文学名著改编电影不可超越的里程碑

第五章 (1991--) 解体后的“新俄罗斯”军事题材电影 (未完待续)
解体,电影体制变化,电影性质变化 泥沙中金光闪烁
(一) 对现实的思考:车臣战争
冷漠(《战争》)
沉痛(《高加索俘虏》)
现实(《急行军》)
(二)对历史的认识:
淡化(《太阳灼人》《小偷》)虽然不是军事题材,但前者反映30年代后期战前苏联国内形势,后者描写战后的艰难生活
寓言(《布谷鸟》)
颠覆(《无穷无尽》)
怀念(《我是一个俄罗斯士兵》-未列入名册)
继承(《星》)

参考书目:
《苏联电影史纲》苏联科学院艺术史研究所 编 第一卷,第二卷
《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第一、二、三、四编 俄苏电影部分撰稿人:戴光晰,胡蓉,于培才,李小蒸,孟广钧,王德胜 等
《苏联战争文学评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陈敬咏
《世界电影史》 (法)乔治-萨杜尔
《电影艺术辞典》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主编:许南明 副主编:沈善
《泥沙中金光闪烁--近年来的俄罗斯电影掠影》 戴光晰
《外国电影史》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北京电影学院 郑亚玲 胡滨
《战火中永生--苏联战争影片赏析》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傅保中
《雕刻时光》 (俄)塔尔可夫斯基
《杜甫仁科选集》(苏)杜甫仁科
《世界百部战争影片》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苏联部分撰槁人 连秀凤
《俄罗斯艺术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任光宣
《俄罗斯文化一千年》 东方出版社 孙成木
《苏联网络辞典》等

G. 求~俄罗斯电影的发展史

俄国文化:俄罗斯的电影发展史概述

电影是最年轻的艺术种类,同时它早已被公认为一种最重要的艺术形式。电影制造并驾驭舆论,所以它不仅吸引观众,也会引起当局的密切关注。
拍摄电影所需的各项技术在电影出现以前就已经具备了,但是必须把这些技术变成一种有效的体系,1895年卢米埃尔就做了这项工作。很快在巴黎放映了首场电影。电影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在1896年也举行了首场放映。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了俄国的电影工业。俄国的首批电影公司是1908年出现的。俄国在电影发展中的杰出作用是,它很快就意识到了电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首批出现的艺术片都是为民歌和俄国经典著作配画。1911年至1913年,俄国摄制了头一批篇幅较长的动画片。导演弗拉基米尔·加尔金拍摄了电影《贵族之家》(1915年)。他还同雅科夫·普罗塔扎诺夫一起执导了影片《娜塔莎·罗斯托娃》(1915年)。普罗塔扎诺夫则执导了由著名演员伊万·莫茹欣主演的《黑桃皇后》(1916年)和《谢尔盖神父》(1918年)。由出名的美人薇拉·霍洛德娜娅和薇拉·科拉利主演的《人世戏剧》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苏联时期意识到了电影(尤里·热利亚布日斯基和列夫·库列绍夫拍摄的电影)的宣传作用。私人摄影室拍摄了根据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的剧本改编并由其参与制作的电影《小姐和流氓》(1918年)以及由伊万·莫斯克温主演的列夫·托尔斯泰的《波利库什卡》(1919年)。从1922年起电影业由国家电影局主管。国家组建了电影制片厂,为电影工作者提供了很大的自由,这收到了震撼世界的效果。谢尔盖·爱森斯泰在《战舰“波将金”号》、《罢工》和《十月》(1925年,1927年),弗谢沃罗德·普多夫金在《母亲》(1926年根据马·高尔基的作品拍摄)、《圣彼得堡的末日》(1927年)和《成吉思汗的后裔》(1929年)等影片中塑造了具有巨大感染力的新的艺术形象。形成了以描绘生活的各个侧面而见长的电影艺术学派。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摄制的影片中,突出的有普罗塔扎诺夫的《第四十一》(1927年)、弗里德里希·埃尔姆列尔的《帝国的废墟》(1929年)、尼古拉·艾克的《生路》(1931年)和鲍里斯·巴尔涅特的《边区》(1933年)。
斯大林时期拍摄的影片急剧减少,国家对电影的监督严格化,每拍一部电影都需动员大量资金。新片的上映成了大事。在这种气氛下,出现了瓦西里耶夫弟兄的《夏伯阳》(1934年)、亚历山大·扎尔希和约瑟夫·海菲茨的《波罗的海代表》(1937年)和米哈伊尔·罗姆的《列宁在十月》(1937年)等影片。音乐剧成为电影艺术的另一个重要门类,它在当时的社会属于一种大众文化。音乐剧代表作品有格里戈里·亚历山德罗夫导演的《快乐的人们》(1934年)、《大马戏团》(1936年)和《伏尔加啊,伏尔加》(1938年),伊万·佩里耶夫导演的《拖拉机手》(1939年)和《养猪女和牧羊郎》(1941年)。当时还拍摄了历史史诗影片:爱森斯泰导演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和《伊凡雷帝》。
20世纪60至80年代,战争成了电影艺术的主题,这方面的影片有: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的《雁南飞》(1957年)、格里戈里·丘赫莱伊的《关于一个士兵的叙事诗》(1959年)、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的《伊万的童年》(1962年)和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年)。
20世纪60年代的问题反映在米哈伊尔·什韦采尔的《陌生的亲戚》(1956年)、罗姆的《一年中的九天》(1962年)和瓦西里·舒克申的《有这么一个青年》等影片中。格奥尔吉·达涅利亚的《我阔步在莫斯科》(1964年)和埃利达尔·梁赞诺夫的《小心汽车》(1966年)等喜剧片反映的都是生活问题。这一时期,许多文学作品被搬上银幕,如科津采夫导演的《哈姆雷特》(1964年)和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导演的《战争与和平》(1966至1967年)。
20世纪70年代是导演-哲学家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安德烈·鲁布廖夫》、《镜子》和《思乡》)和格奥尔吉·达涅利亚的创作高峰期。马克·扎哈罗夫和埃利达尔·梁赞诺夫拍摄的大多数影片也集中在这一时期和随后的10年。费奥多尔·希特鲁克和尤里·诺尔施泰因创作了动画片的精品。
20世纪80至90年代的经济动荡摧毁了原有的电影生产和发行体系,但是对电影的需求并没有下降。列昂尼德·盖达伊、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埃利达尔·梁赞诺夫、格奥尔吉·达涅利亚和安德烈·孔恰洛夫斯基等导演在困难的条件下继续进行创作探索。
这期间出现了不少新人。导演·索库罗夫、巴拉巴诺夫、罗戈日金和托多罗夫斯基等人拍摄的影片在俄罗斯国内外均受到观众的好评。

网络找的

阅读全文

与1908年俄罗斯诞生了第一部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院会计如何做合并报表 浏览:908
电影男主角是个摄影师女主警 浏览:466
2015八到12月电影 浏览:427
恐怖变异人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54
成龙大哥拍的最新电影片 浏览:185
关于西藏动画电影 浏览:305
韩国影片中的电影字幕如何翻译 浏览:167
金融电影电视推荐 浏览:247
1905电影如何转格式 浏览:671
英男是日本什么电影 浏览:350
类似爱情电影上映 浏览:226
多a梦哆大电影大全 浏览:584
好看的大侠电影推荐 浏览:740
国内搞笑电影推荐 浏览:998
15电影网电影城宅男 浏览:456
有关音乐与爱情的电影 浏览:167
印度电影主角勇者 浏览:634
电影院基金 浏览:924
苏州大光明电影 浏览:242
浅浅电影网 浏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