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刺猬的优雅》不平凡的看门人
《刺猬的优雅》是我连续看了三遍的电影,影片塑造的三个主角很动人,满腹才华的丧偶独居看门人荷妮,智力超群却想要自杀的11岁女孩芭洛玛,以及风度儒雅的50多岁的单身日本人小津格朗,三人之间产生的友谊令人动容。
故事从小津格朗搬到那栋法国富人公寓开始,三个人的灵魂开始产生皮轿连接。新户主与看门人的对话中,看门人讲到幸福的家庭大致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让小津格朗隐约了解到藏在刺猬外在下真正细腻且丰富的荷妮,他送她《安娜卡列琳娜》,他们共进晚餐,看《宗方姐妹》,他们的友谊给荷妮带来久违的心灵上的温暖。
芭洛玛这个极其聪明显得有点另类的女孩,她对生活的荒诞以及灵魂稿握弊的桎梏感到绝望,她计划在死前拍一部生活纪录片,在电梯键族里她认识了这个温文尔雅且生活品味极好的日本男人,他们一起下围棋,谈到看起来平庸但不平凡的看门人。芭洛玛想要了解她,在采访荷妮的片段中,她露出少有的与她年龄相符的女孩子的笑容,荷妮也在因她与小津的身份阶层不同而拒绝他的生日邀请而流泪时,得到芭洛玛温暖的怀抱,那一刻孤独被安慰。
虽然影片以荷妮意外之死为结局,有些沉重,但它诉说着,相比于生命的长度,我们面临死亡的那一刻在爱里更重要。芭洛玛也重新思考生命的可能。孤独沉重,了解与爱才是解药。愿爱与宁静永驻内心。
Ⅱ 刺猬的优雅想表达什么
影片依靠其独特的儿童叙事视角以及对现代人生存状况的深刻洞察,自上映以来就在西方电影界引发热烈的讨论和激烈的反响。
电影讲述了一个天才少女帕洛玛试图以自杀的方式来摆脱自己的荒诞宿命,却在完成其人生中最后一项壮举——“拍电影”的过程中遭遇到与她境遇相似的门房夫人勒妮,受其启发和影响顿悟生命的意义,最终获得成长的故事。
刺猬性喜孤独,用尖锐的刺保护弱小的自己,正如影片中的几位角色,他们将波澜的内心世界隐藏在孤寂的外表下,在平凡生活中寻找相似的灵魂世界。“勒妮,帕洛玛,小津格郎”是三个真正优雅的人。他们相互吸引,彼此理解,超越年龄,超越相貌,超越阶层,超越国界。
《刺猬的优雅》充满了隐喻,耐人寻味。对于死亡,对于生命,对于爱和优雅。影片以女性成长主义为主题,同时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隐喻的讽刺手法和出人意料的结构性结局再现了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真实生活境遇以及女性对自身命运,让观众在短时间的电影呈现中探寻孤独境遇中生命个体创伤的疗救之途,找到在艺术和爱中温暖丰富生命之径。
Ⅲ 【电影】《刺猬的优雅》:谁能读懂我们隐藏的内心
勒妮在她隐藏的藏书室里沉浸在阅读之中,一夜未眠。带着柔和的笑容,开始了美好的一天。
流浪汉让·皮埃尔在马路中间翩翩起舞,拖着垃圾箱的勒妮着急大喊:“这是马路中间,危险。”
洗衣店的货车飞驰而过,“彭”的一声响过,勒妮的生命定格。
这是2009年上映的法国电影《刺猬的优雅》,豆瓣评分8.8。
生与死伏陆,优雅和粗鄙,伪装和内涵,有多少我们看不见的存在,随着影片的人物来撞击我们的灵魂,活着才能爱。
刺猬也有优雅,只是少有人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谁来契合我们的灵魂?
11岁的天才少女帕洛玛,聪明、观察力惊人。有钱人的家庭,幸福美满。但她却悄悄计划着,在12岁生日的那一天结束自己的生命。
聪明的人是不幸的,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并不能得到世人的认同。他们格格不入,很少与人交流,显得孤僻冷漠。
你看,妈妈看了十年的心理医生,吃了十年的药物,仍然对着花花草草当人一样与它们对话;爸爸很忙,是下次政府改组受牵连的部长,对事业的关心胜过家庭;姐姐就是一条不折不扣的鱼缸里的金鱼,生活在她看来就是一场战斗,只有摧毁别人才能赢得胜利;家里两只猫的名字叫宪法和国会。大人世界的游戏规则有序却冰冷。
而来做客的客人分不清围棋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发明的,却洋洋得意夸夸其谈。
如果成年人,明知对方有错,是不会像帕洛玛那样当面指出,让人尴尬。
这是成年人的游戏规则。 “人的一生如同在鱼缸里,在这个世界上大人们像窗户上的苍蝇,在窗户上撞开撞去。”
世界如此荒诞,生存和死亡的意义什么呢?
帕罗玛数着自己死亡日子的同时,对这所公寓楼的看门人米歇尔夫人充满了好奇。
54岁的米歇尔太太在这个公寓做看门人已经27年了。完全符合一个看门人的角色:丑滚厅裤陋、年迈、尖酸刻薄。
帕洛玛的姐姐有一份重要的邮件要签收,提早半小时去敲米歇尔夫人的们,还嘲讽米歇尔夫人是交通堵塞了才那么慢吞吞。在米歇尔夫人以八点开门时间未到而拒绝后,她恼怒谩骂米歇尔夫人是“肥猪”。
谁会在意一个冷漠少言、尽忠职守的看门人呢?
她每天的工作十分规律:分发信件,帮助清洁工收垃圾,打扫楼道,在固定的时间开门关门。
她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是打开窗户,将鲜花放在窗台上;桌上放着的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随笔《阴翳礼赞》;忙完了她的职责,泡一壶茶,边吃着黑巧克力边看书;她的身后紧闭着的房门内,是满柜的书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道,在这个公寓里,清晰冷静地运行着,互相的寒暄招呼也透露着距离感。
因为姐姐的拜托,帕洛玛代姐姐传话,帕洛玛得以走近米歇尔太太的生活,成为忘年神交。
如果不是新房客小津格朗的出现,大刺猬米歇尔太太成不了勒妮,小刺猬帕罗玛还拿着摄影机,要死亡之前拍一部生命如何荒诞不经的电影。
当小津格朗第一次看见看门人,在米歇尔夫人脱口而出的“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小津格朗自然接口“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两个人对视的瞬间,有惊讶也有欣喜。
小津格朗是个儒雅的绅士。妻子患癌症去世已有十年,识人有着睿智的锐利和丰富的阅历经验,待人彬彬有礼。
猫狗真是人类亲密的朋友。米歇尔夫人有只猫,名字叫雷昂·托尔斯泰。而格朗先生也有两只猫,分别叫列夫和吉蒂,前者是那部俄国小说中的主人公,后者是他爱上的女人。
爱阅读真是美妙的事情,从猫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主人的喜好。
于是,格朗先生和帕洛玛对米歇尔夫人有共识:看门人是个很不一般的女人。
他也在帕洛玛对自家猫的价值表示否定的时候,对她说:
对帕洛玛来说,小津格朗是师长和朋友。
对米歇尔夫人来说,小津格朗是个温文尔雅,富有魅力的男人。
这个男人由一只猫看出她喜欢读书,送了她一套《安娜·卡列尼娜》。邀请她到他新居做客,她紧张却坦率,他坦诚也欣赏。
小津格朗为米歇尔夫人缓大简缓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忐忑,惶恐,害怕,又充满渴望和憧憬。
他邀请她在他生日那天共进晚餐。
如果看见递过来的橄榄枝,接还是不接?米歇尔夫人,帕洛玛和小津格朗都亲切地叫她的名字——勒妮,勇敢地接了住了。
从一个邋遢丑陋的胖女人,为了约会换了发型、穿了新衣,焕发出成熟女性的优雅。
她也有片刻的自卑,怀疑是否还有拥有幸福的权利。游移不定中她不禁颜面哭泣,帕洛玛抱着她,反复给她肯定:“你很好”。
朋友的肯定和拥抱能给予力量,勒妮接受了小津格朗的邀请,和小津格朗度过了美好的一晚。
有些人一辈子白首如新,有一些人一面之缘却倾盖如故。她挽着他的胳膊,他深深地在她手背上一吻,他说:“我们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甚至让我们的心愿可以成为现实。”
幸福在向勒妮招手,勒妮那一晚未眠,沉默刻板的脸上挂上了温柔期待的微笑。
有时候,命运之手让人憎恶。谁都不能预料,勒妮的生命终止在洋溢幸福味道的第二天清晨。
一个生命的逝去,却唤醒了少女关于生与死新的认识:
我们都是孤独的刺猬,只有频率相同的⼈,才能看见彼此内⼼深处不为⼈知的优雅。我相信这世上⼀定有⼀个能感受到⾃⼰的⼈,那⼈未必是恋⼈,他可能是任何⼈。
在偌⼤的世界中,我们会因为这份珍贵的懂得⽽不再孤独